某电子厂含铜废水处理初步研究
含铜废水处理方法

含铜废水处理方法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化学工业等领域。
然而,铜废水的排放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铜离子对水生生物有毒性,会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对于含铜废水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铜废水处理方法。
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处理铜废水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沉淀,将废水中的铜离子转化为固体沉淀物,从而实现铜离子的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包括氢硫酸铵、氢氧化钠等。
具体步骤如下:1.调节废水的pH值,使其适合沉淀剂的加入。
2.将沉淀剂逐渐加入废水中,并搅拌混合。
3.等待一段时间,待沉淀物充分形成。
4.使用过滤等方法将沉淀物与废水分离。
5.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化学沉淀法具有简单易行、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其沉淀生成物的处理也是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废物的后续处理方式。
二、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铜离子的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可逆吸附废水中铜离子的材料。
在废水中通入含铜离子的溶液时,树脂将吸附铜离子,使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降低。
当树脂饱和后,通过水或盐溶液再生树脂,将吸附的铜离子释放,再次得到可用于处理废水的树脂。
离子交换法具有高效去除铜离子的能力,同时可以循环使用的优点,但对于废水中其他成分的影响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三、电解法电解法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去除废水中铜离子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电极上施加电压,使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阳极处氧化生成固体沉淀,从而实现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
电解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等优点,但其能耗较大,对电极材料的要求也较高。
四、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半透膜隔离废水中铜离子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等。
通过适当选择膜孔径和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铜离子的分离和去除。
膜分离法具有高效分离、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对于含有高浓度铜离子的废水处理效果可能不理想,同时对膜的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
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摘要:随着电子、半导体、汽车、航空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电镀工艺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毒金属,其中铜是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
因此,开展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一、引言电镀工艺是一种通过电化学方法将金属覆盖在其他材料表面的技术。
然而,电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铜废水,其中含有铜离子、有机酸、有机添加剂、鞣制剂等有毒物质。
这些有毒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技术。
沉淀是将废水中的溶解物和悬浮物以固体形式剥离出来,进而降低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
过滤则是通过滤纸、滤网等材料对废水进行过滤,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吸附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其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等。
物理处理方法简单易行,但仅能去除一部分有害物质,对铜离子的去除效果较差。
三、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和电化学方法等。
化学沉淀是通过加入适量的化学试剂,使废水中的有毒物质与试剂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去除铜离子。
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替代废水中的有害离子,达到除去铜离子目的。
电化学方法是利用电流在电解槽中引起的化学反应,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淀物,并将金属沉积在电极上。
这些化学处理方法去除铜离子效果较好,但存在副产物产生、设备复杂等问题。
四、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转化或吸附。
微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滤池法和生物膜法等。
活性污泥法是将厌氧污泥加入废水中,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
生物滤池法是通过装填有微生物的物质,利用微生物的降解能力进行废水处理。
含铜废水的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_李博

第5期2008年10月 矿产综合利用Mu l t i p u r p o s e 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N o.5O c t.2008含铜废水的处理技术及研究进展李博,刘述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随着冶金、电子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含铜废水,给人和环境带来了危害,但这些废水又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因此,其排放前必须净化处理并回收金属铜,以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
本文综述了化学法、物化法及生物法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情况,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笔者认为,生物法处理技术具备简单、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在有效解决生物体颗粒化、固定化、更强的吸附及整治修复能力的条件下,生物法处理技术可望成为工业化处理含铜废水最有效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含铜废水;化学法;物化法;生物法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532(2008)05-0033-061 前 言随着冶金工业和电子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铜粉洗涤废水、电镀废水和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的碱氨蚀刻废液,这些含铜废水具有较高经济价值,但对人及环境都有危害。
相关研究表明,作为生命必须的有益元素,铜本身毒性较小,但人体吸入过量的铜后,就会刺激消化系统,引起腹痛呕吐,长期过量可造成肝硬化。
铜对低等生物和农作物毒性也较大,对鱼类达0.1~0.2m g/L即可致死;对农作物,铜是重金属中毒性最高者,它以离子的形态固定于根部,影响养分吸收机能,使农作物出现病害。
土壤中含铜量20m g/k g时,小麦会枯死;达到200m g/k g 时,水稻会枯死。
用含铜废水灌溉农田,将使作物受害,大大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氨蚀刻废液中铜离子超标14~16万倍,对水、土均会产生严重污染。
当水中含铜0.01m g/L时,水的生化耗氧过程会受到抑制,对水体自净有明显的影响;超过3.0m g/L时会产生异味。
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引言:电镀工业是金属制品表面处理的重要工艺。
然而,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其中,含铜电镀废水是主要的废水来源之一。
因此,研究发展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传统工艺和新兴技术的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传统工艺的应用1. 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含铜电镀废水处理方法。
通过添加适当的药剂,例如氢氧化钠、氧化性氯等,使废水中的铜离子与药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
然后,通过过滤、沉淀、洗涤等步骤,得到含铜废水的净化。
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但处理效果不稳定,存在药剂消耗、废水碱度升高等问题。
2. 电解还原法电解还原法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废水中的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的方法。
通过在阴阳极间通入电流,在阴极上形成金属铜沉积物。
该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较好,但存在电能消耗高、阴极腐蚀等问题。
二、新兴技术的应用1. 吸附法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含铜电镀废水的处理中。
常用的吸附材料包括活性炭、陶瓷、纤维素等。
通过将吸附材料与废水接触,使吸附剂上的活性位点吸附铜离子。
吸附法具有选择性强、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吸附材料的再生和回收仍然是一个挑战。
2.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半透膜将溶质从溶剂中分离的技术。
在含铜电镀废水处理中,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纳滤、超滤、反渗透等。
膜分离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高等优点,但存在膜污染、膜阻力增大等问题。
三、问题与发展趋势尽管传统工艺和新兴技术在含铜电镀废水处理中有一定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传统工艺处理效果不稳定,需要进一步改进。
其次,新兴技术如吸附法和膜分离法需要解决吸附剂再生和膜污染等问题。
同时,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如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等,以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含铜废水处理方法

安峰环保目前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大量含铜废水处理和排放问题,因为大量的电镀部件积累,导致许多电镀部件镀铜。
如果废水中铜离子的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它还可能给环境带来难以估量的危害。
接下来,简单介绍了几种电镀含铜废水处理技术。
目前,处理镀铜废水的主要方法有化学沉降、离子交换、膜分离、吸附和生物等。
化学法主要有中和法和硫化物沉淀法。
1、硫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是指电镀含铜废水处理设备和处理工艺具有较大的优势,一般而言,利用硫化钠等硫化物的加入,形成较稳定的硫化物沉淀,能有效去除铜离子。
实际上,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可以有效地处理一些不符合标准的弱铬重金属,与氢氧化铜溶解度相比,硫化铜的溶解度要低得多,ph值范围也较宽。
然而,硫化物沉淀法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硫化物沉淀量小,不易沉淀,使用时间有限,氰离子的存在会影响硫化物沉淀,溶解部分硫化物和沉淀。
一般来说,两种化学沉淀法都具有较成熟的处理技术,应用广泛,需要添加大量的化学剂,用于生产大量的二次污染。
2、中和沉淀法中和沉淀法主要以废水中的酸碱元素为主,铜离子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然后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将沉淀去除。
单一含铜废水通常PH值为6.92,能去除铜离子,达标。
铜、铁同时存在时,其ph值可控制在8~9之间。
在此基础上,调整了含重金属和铜铬混合物电镀废水中铜的去除效率,铜的去除效率普遍低于排放标准,主要原因是:处理废水中ph值的有效调节、不同金属的去除、沉淀废水中铬络合物的形成、沉淀废水中铬络合物的形成、铬络合物的形成、铬络合物的形成、铜离子的分离,以达到排放目标。
尤其在处理含氰铜混合废水后,铜离子浓度与废水中氰离子的含量成正比。
用中性沉淀法处理含铜废水,尤其是对有害铜废水的处理。
3.高效组合两级沉淀法经试验和工程实践,高效复合沉淀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本文研究了一种高效除铬剂,能够破坏金属铬化合物,使其形成游离金属。
实际上,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不完全切问题。
含铜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一、含铜废水的性质含铜废水中存在的铜离子按照价态有二价态铜离子和一价态铜离子,按存在形式有游离铜(如Cu2+)和络合铜(如铜氰配离子、铜氨络合等)。
在染料、电镀等行业含铜废水中,铜离子往往以络合形态存在,如铜氰配离子。
2++2+3+42-、Cl-水中铜离子含量而达到排放标准。
其处理工艺为:重金属酸性废水→沉砂池石灰乳混合反应池→沉淀池→净化水→外排。
该法处理后的净化水有较高的pH值及钙硬度,和严重的结垢趋势,需采用合适的水质稳定措施进行阻垢后才能实现回用,而且不适于处理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中的含铜络合物废水。
硫化沉淀法是利用添加Na2S等能与重金属形成比较稳定的硫化沉淀物的原理,其工艺为:含铜废水→硫化物沉淀处理→中和处理→外排。
该法用于常规的中和沉淀法无法处理的铜络合物的废水,但加入了大量的化学药剂,因此存在二次污染。
案例:氢氧化钠中和沉淀酸性含铜电镀废水,当溶液pH值达到8.5左右时,水中Cu2+质量浓度为367mg/L,滤液中铜的质量浓度小于1mg/L。
pH3.电解法Cu2+向阴极迁移并在电极表面析出。
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不仅在理论上较为成熟,而且平板电极电解槽、流态化电解槽等处理装置均在生产实际中广泛应用。
案例:对氰化镀铜漂洗废水的亚铜离子进行电解处理,在阴极电流密度为0.4A/dm2,电极面积比(阴:阳)为2:1,极距为3cm,温度为55℃,pH值为10.5,电解质氯化钠加入量为0.5g/L的条件下,电解废液2h可以使Cu+质量浓度从450mg/L降至48mg/L。
采用电解法对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碱氨蚀度废水中的铜离子,并可以回收金属铜,在极距为28mm,电流密度100~300A/m2时,铜离子的去除率在99%以上3~13、电导率达到。
含铜废水处理工艺分析

含铜废水处理工艺分析铜废水是指含有铜离子(Cu2+)的废水,通常是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如电镀废水、冶炼废水等。
铜离子对环境具有一定的毒性,超过一定浓度时会对水体生物产生危害,因此需要进行处理。
本文将对含铜废水处理的工艺进行分析。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方式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
其中,沉淀是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之一、通过添加草酸、硫化氢等沉淀剂,能够使铜离子与沉淀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上清水分离的方式将沉淀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过滤则是通过滤料将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截留下来。
一般采用砂滤器、活性炭滤器等滤料进行过滤。
吸附则是利用活性炭、树脂等材料对废水中的铜离子进行吸附,使其从废水中被固定,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化学处理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处理含铜废水。
一种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是氢化、电还原法。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加入还原剂,如氢气、电流等,将废水中的铜离子还原成金属铜,从而使废水中的铜离子得到去除。
此外,还可以采用络合剂法、离子交换法等进行处理。
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结合使用。
例如,先通过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铜离子,然后再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残余铜离子进行吸附。
这种处理方法不仅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还可以减少处理过程中的化学药剂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
除了物理和化学处理外,还可以采用生物处理方法来处理含铜废水。
生物处理是利用一些细菌、藻类等生物体对废水中的铜离子进行转化、吸附等方式达到去除的目的。
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但操作难度较大,且处理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含铜废水处理可以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式进行。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组合进行处理,能够高效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保护环境安全。
含铜废水处理方案

含铜废水处理方案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是不可避免的产物之一。
其中,含铜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由于铜离子对环境有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含铜废水处理方案,以解决这一环境问题。
一、问题描述如前所述,含铜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铜离子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的铜离子可能来自于金属加工、电子制造或其他相关工业中的废水排放。
含铜废水的排放对于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来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处理方案针对含铜废水的处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案:1. 预处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首先应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重金属沉淀物。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调节pH值、搅拌沉淀或过滤等。
这些预处理步骤有助于提高后续处理过程的效果。
2. 化学沉淀:在预处理后,可以采用化学沉淀方法来将溶解态铜离子转化为固态沉淀物。
一种常用的化学沉淀剂是氢氧化钠。
通过调节pH值和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钠,可促使铜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物。
该沉淀物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等操作进行分离。
3.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浓缩金属离子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亲和力差异,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铜离子吸附和浓缩。
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用酸或盐溶液洗脱吸附的铜离子,得到高浓度的铜溶液。
4. 电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是一种将金属离子转化为金属沉积或其它化合物的方法。
在含铜废水处理中,可以利用电解槽中的阴阳极反应将铜离子还原成固态铜或固态铜化合物。
通过调节电流密度、阴阳极材料和电解液成分等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经济的铜离子去除。
5. 后处理:在处理过程结束后,还需要对废水进行后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后处理可以包括进一步的沉淀、过滤、中和、消毒等操作,以使处理后的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方案优势采用以上含铜废水处理方案的优势如下:1. 综合性:该方案针对含铜废水的特点,结合了各种处理工艺,综合考虑了不同废水成分的处理需求,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科技的发展,生产电子线路板是当今社会主流行业之一。
某电子厂从事镀铜电子线路板生产,它是通过电镀化学技术进行处理。
当经过电镀化学药水置换、侵蚀等等反应,就形成——含铜废水。
本课题从其来源种类、处理药物、处理条件等,以探究如何更有效的处理电镀含铜废水,最大限度减少废水中含铜量,最优的保护环境、绿色生产。
本课题源于含铜废水处理是通过吸附、絮凝以及物理沉淀等进行处理的,因此从废水处理过程中温度、pH值、PAC、PAM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它们对除铜率的影响,通过对比探求最佳条件处理含铜废水。
关键词:电镀含铜废水吸附絮凝Summary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duction electronics circuit plank is one of the social essential professions nowadays.The some electronics factory is engaged in to plate the copper electronics circuit plank production, it is to pass to electroplate a chemistry technique to carry on a processing.When has been electroplated the chemistry medicine water displacement and eroded etc. reaction, form-contain copper waste water.This topic is from its source category, processing medicine, processing condition etc. with investigate how more effective processing electroplate to contain copper waste water, the biggest limit reduces to contain amount of copper in the waste water, and the superi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produces.This topic comes from to contain a copper liquid waste processing is pass to adsorb, flocculation and physics precipitates etc. carry on the processed, therefore the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pH, PAC and PAM...etc. starts experiment to study them from the liquid waste processing process to in addition to the copper leads of influence, investigate the best condition processing to contain copper waste water through a contrast.Keyword: Electroplate to contain Copper waste Adsorb Flocculation目录1.前言 (1)1.1电镀废水的危害物分类 (2)1.2电镀镀铜废水的由来 (3)1.2.1电镀镀铜废水的产生原理 (3)1.2.2电镀镀铜废水的细部产生环节 (3)1.3电镀含铜废水中铜存在形式及处理原理 (4)1.3.1废水中铜存在的形式 (4)1.3.2废水中不同存在形式铜的处理原理 (5)1.4国家对电镀污水排放的标准 (6)2.实验部分 (7)2.1实验仪器和药品 (7)2.2实验步骤 (12)2.2.1 操作部分 (12)2.2.2计算部分 (14)3.实验结果 (15)3.1温度的影响 (16)3.2PH的影响 (17)3.3聚丙烯酰胺(PAM)的影响 (18)3.4聚合氯化铝(PAC)的影响 (19)5.结论 (20)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前言电子线路板从发明至今,其历史60余年。
历史表明:没有线路板,没有电子线路,飞行、交通、原子能、计算机、宇航、通信、家电……这一切都无法实现。
道理是容易理解的,芯片、IC、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工业的粮食,半导体技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水平,引导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而半导体(集成电路、IC)的电气互连和装配必须靠线路板。
日本《线路板集》作者小林正所说:“如果没有电脑和资料,电子设备等于一个普通箱子;如果没有半导体和线路板,电子元件就是块普通石头。
” PCB在中国是充满希望的产业,每年会有二位数字的增幅,许多国外订单投入中国,机遇是存在的。
正如以上所说电子行业的正飞速发展,但事情那个都是两方面的。
电子行业的生产同样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电子行业的污染多种多样,包括水、大气、土壤等都涉及到。
既然有污染,就有预防、治理和环境保护。
因此本文就电子行业其中一类污染问题——电镀含铜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
从而寻求其最佳处理条件,更有效的处理电镀含铜废水,最大限度减少废水中含铜量,最优的保护环境、绿色生产。
研究对象为某电子厂从事镀铜电子板的生产(下图为镀铜电板样图)过程中所产生的含铜废水。
图1 镀铜电子板样板1.1电镀废水的危害物分类该电子厂所生产的镀铜电子板表面的金属物质,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以及电镀等方法镀到板表面。
电镀的废水有害物质如下:(1)氰化物:氰化物是极毒物质,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它变成剧毒的氢氰酸。
含氰废水必须先经过处理,才可排入水道或河流中。
人的口服致死量氰化钾为120mg、氰化钠为100mg;长期饮用含氰0.14mg/dm3的水会出现头疼、头晕、心悸等症状。
(2)六价铬和三价铬:铬有三价(Cr3+)和六价(Cr6+)之分。
实验证明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高100倍,可在人、鱼和植物体内蓄积。
六价铬对人体皮肤、呼吸系统以及内脏都有伤害,能致呼吸道癌,主要是支气管癌。
(3)铅和铅化物:铅及其化合物对人体是有害元素。
水体中铅会引起鱼类、水生物等中毒,严重者甚至死亡。
铅经饮用水或食物进入人体消化道后,有5%-10%被人体吸收,当蓄积过量后,在骨骼中的铅会引起内源性中毒。
当血铅到60-80μg/100cm3时,就会出现头疼、疲乏、记忆衰退、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4)镍和镍化合物:镍进入人体后主要存在于脊髓、脑、五脏中,以肺为主。
其毒性主要表现在抑制酶系统。
镍及其镍盐类对电镀工人的毒害主要是镍皮炎。
(5)铜和铜化合物:铜是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的铜对人体和动、植物都有害。
皮肤接触铜化合物,可发生皮炎和湿疹,在接触高浓度桶化合物时可发生皮肤坏死。
(6)锌和锌化合物: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锌10-15mg。
过量的锌会引起急性肠胃炎症状,如恶心、呕吐,同时伴有头晕、周身无力等。
[1]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第(5)条废水中铜和铜化合物,它是通过PAC、PAM等药物的吸附、絮凝,再通过物理沉淀、过滤等过程降低废水中含铜量。
实验是从出水口取样测验出水含铜量来确定除铜效果。
1.2电镀镀铜废水的由来电镀镀铜废水中铜的主要来源是电镀或酸洗的拖带液,污染物经金属漂洗过程又转移到漂洗水中。
1.2.1电镀镀铜废水的产生原理电镀镀铜是指在含有欲镀铜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这样多余的金属离子和电镀化学反应、置换、侵蚀等金属离子就存留在槽内药液中。
[2]图2 电镀废水中铜产生原理图1.2.2电镀镀铜废水的细部产生环节ⅠCu(一次镀铜)流程:上料→酸浸(1)→酸浸(2)→镀铜→双水洗→抗氧化→水洗→下料→剥挂架→双水洗→上料ⅡCu(二次镀铜)流程:上料→清洁剂→双水洗→微蚀→双水洗→酸浸→镀铜→双水洗→(以下是镀锡流程)[2]从上面一次镀铜和二次镀铜的详细环节可以看出电镀镀铜废水主要由:酸浸(1)、酸浸(2)、镀铜、抗氧化、清洁剂、微蚀、酸浸等环节产生。
1.3电镀含铜废水中铜存在形式及处理原理该电子厂的含铜废水的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非络合废水,铜是以离子态形式存在;二是络合废水,铜是以金属络合物形式存在的。
不同形态的含铜废水其处理的过程也有不同之处。
1.3.1废水中铜存在的形式(1)非络合废水的定义与分类凡废水中含有需要去除的重金属离子(如Cu 2 +、Ni 2 +、Sn 2 +等等),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沉淀(中和沉淀)方法加以去除,而无需用其他特殊手段去除的废水统称为非络合废水。
[3]根据某电子厂成产工艺以及所用的化学溶液,非络合废水中铜废水主要由磨版含铜废水和其他含铜非络合废水组成。
详细分类请见表1《废水中离子态铜来源分类表》。
表1 《废水中离子态铜来源分类表》序号工序名称Cu 2 +(PPM)PH1. 化镀除油12.8 92. 化镀微蚀50 <23. 化镀浸酸10 <24. 化镀活化8.3 55. 化镀加速12.4 3.56. 加厚铜镀铜36 27. 显影<0.5 98. 蚀刻 5.2 99. 去膜<0.5 1010. 图电除油 3.5 311. 图电微蚀30 212. 图电镀铜50 313. 图电退夹具0.4 7.414. 图电酸平前处理20 415. 图电酸平后处理<0.5 7(2)络合废水的定义与分类凡废水中含有需去除的重金属离子(如Cu 2 +、Ni 2 +、Sn 2 +等等)与水体中所含有的有机络合物(络合剂)能形成金属络合物,无法通过简单的中和沉淀方法加以去除,而需要采用其它特殊手段去除的废水统称络合废水。
[3]根据某电子厂的生产工艺以及所使用的化学溶液,其络合废水主要来自于化学镀铜工序。
详细分类请见表2《废水中铜络合物的来源分类表》。
表2 《废水中铜络合物的来源分类表》PH 序号工序名称所属系统Cu 2 +(PPM)1. 化镀沉铜化铜线<15 112. 显影显影<5 >133. 退膜蚀刻<5 >134. 电镀线漂洗水一次铜或电镀线<40 2-31.3.2废水中不同存在形式铜的处理原理根据废水中铜的存在形式不同,其处理方法及原理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