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铜重金属废水处理
含铜废水处理技术汇总

含铜废水处理铜的冶炼、加工以及电镀等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含铜废水,其含铜浓度高达几十mg/L,这种废水排入水体中,会严重影响水的质量,对环境造成污染。
水中铜含量达0.01mg/L 时,对水体自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超过3.0mg/L,会产生异味,超过15mg/L,就无法引用。
因此,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达到环境要求。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含铜废水处理方法。
1.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是铜和大多数重金属的常规处理方法,一般酸性含铜污水经调整ph值后,再经沉淀过滤,能达到出水含铜<0.5mg/L。
化学法处理含铜镀废水具有技术成熟、投资少、处理成本低、适应性强、管理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优点,在适当的条件下,处理后的废水中铜离子的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国标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
化学沉淀法不足之处在于产生含重金属污泥,若污泥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还会产生二次污染,用化学法处理含铜废水,首先必须破除络合剂,使铜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清洗废水中,否则会形成铜络合物,处理后的出水铜含量依然很高,其次固液分离效果对出水铜含量影响较大,所以设计处理工艺时要加重力澄清池和砂滤,这样占地面积就很大,此外,只有ph值控制适宜,澄清池设计合理,沉渣沉淀性能良好或用过滤进行三级处理,出水铜含量才能稳定达到0.5mg/L以下。
2.电解法电解法在处理硫酸盐镀铜废水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特别是电解法—离子交换法组合,或是使用电解法----化学沉淀法组合。
3.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材料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作用去除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方法,该法应用广泛,活性炭,沸石分子筛,粉煤灰,矿物等对铜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应用均有报道,吸附法处理含铜废水,吸附剂来源广泛,成本低,操作方便,吸附效果好,但吸附剂的使用寿命短,再生困难,难以回收铜离子。
4.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适用业含铜浓度在50~200mg/L的废水.浓度过高,废水PH势必较低,若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很难吸附铜离子;若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则较小,再生时要用较多的酸.用阳树脂处理含铜量较低废水,铁离子也会被树脂吸附,洗脱后难以分离.。
如何去除污水中的铜

如何去除污水中的铜目前,对于含铜电镀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生物法等,这些方法也是处理其它重金属废水常用的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在含铜电镀废水中的具体应用。
1化学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1.1中和沉淀法目前国内常采用化学中和法、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铜综合电镀废水,在对废水中的酸、碱进行中和的同时, 铜离子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然后再经固液分离装置去除沉淀物。
单一含铜废水在pH值为6.92时,就能使铜离子沉淀去除而达标, 一般电镀废水中的铜与铁共存时, 控制pH值在8~9,也能使其达到排放标准.然而对既含铜又含其它重金属及络合物的混合电镀废水,铜的去除效果不好,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主要是因为此方法的处理实质是调节废水pH值,而各种金属最佳沉淀的pH值不同,使得去除效果不好; 再者如果废水中含有氰、铵等络合离子,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 铜离子不易离解,使得铜离子不能达标排放.特别是对含有氰的含铜混合废水经处理后,铜离子的浓度和CN-的浓度几乎成正比,只要废水中的CN-存在,出水中的铜离子浓度就不会达标[1]。
这就使得利用中和沉淀法处理含铜混合废水的出水效果不好,特别是对于铜的去除效果不佳。
1.2硫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弱络合态重金属不达标的问题,硫化铜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铜的溶解度低得多,而且反应的pH值范围较宽,硫化物还能沉淀部分铜离子络合物,所以不需要分流处理[2]。
然而,由于硫化物沉淀细小, 不易沉降,限制了它的应用, 另外氰根离子的存在影响硫化物的沉淀,会溶解部分硫化物沉淀。
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应用最为广泛,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方法之外,很多研究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了重金属沉淀剂的开发上。
用淀粉黄原酸酯(ISX)处理含铜电镀废水,铜脱除率大于99%。
YijiuLi等利用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作为重金属捕获剂, 当DDTC与铜的质量比为0.8~1.2时, 铜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6%[3],该捕获剂已经工业应用。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铜废水试验

1mL,新铜试剂1mL,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后静置5分钟,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457 nm,用2 cm玻璃比色皿比色。以试剂空白作参 比测定溶液吸光度,以吸光度-铜含量(μg)绘制 标准曲线
铜含量的计算
定时( 0,5,10,20,30,45,60,90分钟)收集
出水,吸取2mL到刻度试管,其它试剂加入同标准 溶液测定 水样中铜离子含量Y(μg/mL)的计算 Y=A*X/V 式中: A 从标准曲线查得的铜离子含量,微克; X 稀释倍数; V 测定时取处理后水样的体积,毫升。
子交换柱,不同时间在出水口收集出水
采用比色法测定出水中铜离子浓度
显色反应
盐酸羟胺+Cu2+
Cu+
新铜试剂 +Cu+
黄色
样品分析- 新铜试剂比色法
准确吸取铜标准溶液0,0.2,0.4,0.8,1.0,1.6,
2.0mL分别放入7支10 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 至5mL
依次加入10%盐酸羟胺0.5mL,柠檬酸钠溶液
剂、盐酸羟胺分别起什么作用?试剂加入顺
序是随机的还是有序的?
六、思考题
3. 比色反应中参比溶液是水,还是包含柠
檬酸钠、新铜试剂、盐酸羟胺的溶液?
4. 比色法和火焰原子吸收法在原理和分析
过程中有什么差别? 5. 新树脂的活化过程是怎样的?污染树脂 的再生过程是怎样的?
行的。在处理之前,一般先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
可溶性有机碳(DOC),防止对铜吸附的干扰。
二、实验原理
常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铜废水,首先 将001阳离子交换树脂转型为H型树脂。 树脂活化:NaCl;盐酸;氢氧化钠 离子交换所遵循的原则和顺序
含铜废水处理方案

含铜废水处理方案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水是不可避免的产物之一。
其中,含铜废水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水,由于铜离子对环境有潜在的危害,因此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本文将介绍一种含铜废水处理方案,以解决这一环境问题。
一、问题描述如前所述,含铜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铜离子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的铜离子可能来自于金属加工、电子制造或其他相关工业中的废水排放。
含铜废水的排放对于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潜在危害,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来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处理方案针对含铜废水的处理,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案:1. 预处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首先应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重金属沉淀物。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调节pH值、搅拌沉淀或过滤等。
这些预处理步骤有助于提高后续处理过程的效果。
2. 化学沉淀:在预处理后,可以采用化学沉淀方法来将溶解态铜离子转化为固态沉淀物。
一种常用的化学沉淀剂是氢氧化钠。
通过调节pH值和添加适量的氢氧化钠,可促使铜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物。
该沉淀物可以通过沉淀、过滤等操作进行分离。
3. 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浓缩金属离子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含铜废水中的铜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之间的亲和力差异,使用离子交换树脂将铜离子吸附和浓缩。
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用酸或盐溶液洗脱吸附的铜离子,得到高浓度的铜溶液。
4. 电化学处理:电化学处理是一种将金属离子转化为金属沉积或其它化合物的方法。
在含铜废水处理中,可以利用电解槽中的阴阳极反应将铜离子还原成固态铜或固态铜化合物。
通过调节电流密度、阴阳极材料和电解液成分等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经济的铜离子去除。
5. 后处理:在处理过程结束后,还需要对废水进行后处理,以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
后处理可以包括进一步的沉淀、过滤、中和、消毒等操作,以使处理后的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三、方案优势采用以上含铜废水处理方案的优势如下:1. 综合性:该方案针对含铜废水的特点,结合了各种处理工艺,综合考虑了不同废水成分的处理需求,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化工专业实验“离子交换处理含铜废水”实验报告

化工专业实验预习报告“离子交换处理含铜废水”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实验组号:同组姓名:实验时间:任课老师:撰写实验报告时间:20 年月日一.实验目的1.掌握离子交换法的基本原理;2.通过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铜废水,了解离子交换法处理工业废水的基本过程、装置及操作方法;3.通过实验绘制穿透曲线了解固定床交换柱中交换带的推移过程;4.确定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5.学习废水中铜的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离子交换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方法之一。
重金属离子吸附过程是在离子交换树脂上进行的。
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主体网格结构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它与一般塑料不同,树脂结构由骨架和活性基团组成。
树脂上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树脂的总交换容量和选择性。
例如,聚苯乙烯磺酸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就是苯乙烯和一定量的二乙烯苯的共聚物,经过浓硫酸处理,在共聚物的苯环上引入磺酸基(-SO3H)而成。
其中的H+可以在溶液中游离,并与金属离子进行交换:R:聚合物的本体;–SO3:与本体联结的固定部分,不能游离和交换;M+:代表一价金属离子。
阳离子交换树脂可表示为:若在共聚物的本体上引入各种胺基,就成为阴离子交换树脂,例如,季胺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R–N+(CH3)3OH–,其中OH–在溶液中可以游离,并与阴离子交换。
交换容量表示树脂中可交换离子总量的多少,是衡量树脂交换能力大小的指标。
可分为:①全交换容量,表示每单位数量(重量或体积)树脂能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的化学基团的总量;②平衡交换容量,指交换树脂与水溶液达交换平衡时的交换容量;③工作交换容量,指树脂在交换过程中,实际起到交换作用的可交换离子总量;④再生交换容量,表示在一定的再生剂量条件下所取得的再生树脂的交换容量,量与实际运行条件,如原水中所含杂质种类、浓度,交换树脂层厚度,进水pH 值、温度、流速,树脂再生程度等,有密切关系。
离子交换反应具有三个主要特征:①与其他化学反应一样按摩尔质量进行定量反应;②是一种可逆反应,遵循质量作用定律;③交换剂具有选择性,交换剂上的交换离子优先和交换势大的离子交换。
含铜废水处理、回收实验报告

重金属处理剂实验报告--------2013.12.31一:方法提要用晨源生产的重金属处理剂吸附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并保持稳定;在磁场作用下,使重金属处理剂与铜离子的复合物定向移动,进行分离,从而达到铜离子去除的目的。
同时考察了负载了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材料用酸溶液处理后循环利用的吸附效率,以及处理剂将重金属离子吸附后转移并释放从而达到回收重金属的能力。
二:试剂和材料1硫酸铜溶液:(铜离子含量100ppm)。
2重金属处理剂:自备。
3稀硫酸:1%。
4氢氧化钠溶液:1%。
三:仪器和设备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空阴极灯管分析波长324.7nm,光普通带宽带0.5nm,灯电流4mA,燃烧器高度 5.0nm,乙炔气流量 1.1L/min,原子化方法空气-乙炔火焰法,背景校正氘灯2、超声仪3、烧杯、量筒、试管、镊子、移液管、容量瓶等。
四:实验步骤1、配置浓度为100ppm的实验铜离子水样2、取400ml水样于烧杯中,分别用硫酸和NaOH调节PH至7、83、加入重金属处理剂后,室温下超声震荡2h4、磁力分离底部沉淀,上清液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所含金属离子的浓度。
5、取底部沉淀(重金属处理剂吸附重金属),经磁分离干燥后,加酸酸化调节PH至3,超声30min,测量溶液重金属浓度6、重复上述步骤测量重金属处理剂二次吸附和解吸附、三次吸附和解吸附的重金属浓度7、计算。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磁性纳米材料去除铜离子效率。
铜离子去除效率根据如下方程计算:q=(Co-C1)/Co式中,Co: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初始浓度,mg/L;C1: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平衡浓度,mg/L。
五:实验数据编号重金属处理PH重金属浓度(ppm)重金属回收率重金属去除率剂用量1(空白)0N/A112.853520.04g(100ppm)70.255699.77%3(一次解吸附)3109.384296.93%4(二次吸附)70.302099.72%5(二次解吸附)3104.478595.52%6(三次吸附)7 4.940898.14%附注:1#为所配置的原铜离子水样的浓度2#为经过添加重金属处理剂处理后的铜离子浓度3#为将2#水样经重金属处理剂处理后,取下层经磁分离后的重金属沉淀重新加酸酸化后释放出的重金属浓度4#为重金属处理剂经回收后的二次处理重金属浓度5#为二次处理后吸附的重金属沉淀重新加酸酸化后释放出的重金属浓度6#为重金属处理剂经回收后的三次处理重金属浓度六:实验结论:1、晨源生产的重金属处理剂在PH为7时,对铜离子有较大的吸附效率,可达99.77%;2、负载了重金属铜离子的处理剂经酸化至PH为3时,可将所携带的重金属重新释放出来,一次回收率达96.93%,二次回收率达95.52%3、重新回收利用的重金属处理剂在三次使用中,铜离子去除率有微小的减小,三次重金属处理率分别为99.77%,99.72%,98.14%,处理能力均保持在98%以上。
含铜废水处理方法

含铜废水处理方法
一、催化氧化处理
催化氧化处理以金属氧化物形式除去重金属是一种经济、安全、环境友好的催化除污技术。
催化氧化主要由催化剂和氧化剂组成,在催化剂和氧化剂相结合的反应条件下,发生氧化作用,使有害物质以水溶性的有机或无机物形式分解,既能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又能改善水质,实现废水的资源化效果。
催化氧化过程中,催化剂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
常用的催化剂有铂催化剂和钯催化剂,铂催化剂能够产生一系列酶反应,活性催化剂的选择有利于废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进而改善水质。
氧化剂则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效分解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二、膜分离处理
膜分离处理是一种溶质的物理分离技术,它采用一层特殊的膜分离系统,可以实现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清除、电解去除、浓缩、回收以及改性处理。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有渗透膜分离技术、滤膜分离技术等,其中渗透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有利于改善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废水的排放力度。
重金属螯合剂在含铜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基本内容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含铜废水是其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为了有效处理含铜废水,许多 方法已经被研究出来,其中包括化学沉淀法、生物法、离子交换法等。近年来, 重金属螯合剂在含铜废水处理中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将详细探讨重 金属螯合剂在含铜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3、农业废水处理:农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主要来自农药、化肥和污灌水。 使用重金属螯合剂可以降低农业废水中的铜离子浓度,减轻对环境的危害。
为了更好地展示重金属螯合剂在含铜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我们选取了以 下几个案例进行分析:
1、某电镀企业含铜废水处理案例:该企业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铜废水, 但处理后的水质不稳定,铜离子浓度时高时低。采用重金属螯合剂后,处理后的 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铜离子浓度稳定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减少了沉淀剂的用量。
为了更好地发挥重金属螯合剂在含铜废水处理中的作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重金属螯合剂的研发力度,开发出更多高效、环保、低成本的重金 属螯合剂;
2、针对不同种类的含铜废水,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筛选出适用的重金属 螯合剂种类和工艺参数;
3、探索重金属螯合剂与其他废水处理方法的联合应用,提高处理效率;
4、深入研究重金属螯合剂的生物降解性等环保性能,为开发环保型重金属 废水处理技术提供支持;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重金属螯合剂制备和应用技术, 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感谢观看
在含铜废水处理中,重金属螯合剂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场景:
1、工业废水处理: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含铜废水,如电镀、冶炼、 化工等。重金属螯合剂可以与铜离子反应,使其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从而去除废 水中的铜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
对于含铜电镀废水的处理主要采用化学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生物法等,这些方法也是处理其它重金属废水常用的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在含铜电镀废水中的具体应用。
1化学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
1.1中和沉淀法
目前国内常采用化学中和法、混凝沉淀法处理含铜综合电镀废水,
在对废水中的酸、碱进行中和的同时,铜离子形成氢氧化铜沉淀,然后再经固液分离装置去除沉淀物。
单一含铜废水在pH值为6.92时,就能使铜离子沉淀去除而达标,一般电镀废水中的铜与铁共存时,控制pH值在8~9,也能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然而对既含铜又含其它重金属及络合物的混合电镀废水,
铜的去除效果不好,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主要是因为此方法的处理实质是调节废水pH值,而各种金属最佳沉淀的pH值不同,使得去除效果不好;再者如果废水中含有氰、铵等络合离子,与铜离子形成络合物,铜离子不易离解,使得铜离子不能达标排放。
特别是对含有氰的含铜混合废水经处理后,铜离子的浓度和CN-的浓度几乎成正比,只要废水中的CN-存在,出水中的铜离子浓度就不会达标[1]。
这就使得利用中和沉淀法处理含铜混合废水的出水效果不好,特别是对于铜的去除效果不佳。
1.2硫化物沉淀法
硫化物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很大的优势,
可以解决一些弱络合态重金属不达标的问题,硫化铜的溶解度比氢氧化铜的溶解度低得多,而且反应的pH值范围较宽,硫化物还能沉淀部分铜离子络合物,所以不需要分流处理[2]。
然而,由于硫化物沉淀细小,不易沉降,限制了它的应用,另外氰根离子的存在影响硫化物的沉淀,会溶解部分硫化物沉淀。
沉淀法处理电镀废水应用最为广泛,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方法之外,
很多研究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到了重金属沉淀剂的开发上。
用淀粉黄原酸酯(ISX)
处理含铜电镀废水,铜脱除率大于99%。
YijiuLi等利用二乙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钠(DDTC)作为重金属捕获剂,当DDTC与铜的质量比为0.8~1.2时,铜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6%[3],该捕获剂已经工业应用。
重金属沉淀剂的研究将更有利于化学沉淀法的发展。
1.3电化学法
电化学方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高效、可自动控制、污泥量少等优点,
且处理含铜电镀废水能直接回收金属铜,处理时对废水含铜浓度的范围适应较广,尤其对浓度较高(铜的质量浓度大于1g/L时)的废水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低浓度时电流效率较低。
该方法主要用于硫酸铜镀铜废水等酸性介质的含铜废水,
是较为成熟的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方法之一,国内有商品设备供应。
目前,常用的除平板电极电解槽外,
还有含非导体颗粒的平板电极电解槽和流化床电解槽等多种形式的电解槽。
近年来的试验研究该方法也能用于氰化铜、焦磷酸镀铜等电镀废水处理。
L.
Szpyrkowicz等利用不锈钢电极在pH值为13时直接氧化氰化铜废水,在1.5h内使得含铜废水中铜的质量浓度由470mg/L降到0.25mg/L,回收金属铜335.3mg[4],同时指出不锈钢电极的表面状态对氧化铜氰化合物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水力条件对电化学反应器破铜氰络合物的影响,
并提出了新的反应器的动力和电流效率的精确数值[5]。
研究者又不断地改进电极,
大大提高了电流效率和回收能力,然而由于电极很容易污染,耗能、处理费用高等缺点限制了电化学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应用。
2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
离子交换法是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各种离子交换剂不断推陈出新。
离子交换剂种类很多。
近年来,
纤维素物质开始受到青睐;络合剂对该方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的影响较小。
2.1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除铜效果颇佳,树脂法处理含高浓度氨铜漂洗液已见报道;也有工厂采用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酸性硫酸盐镀铜漂洗废水;有些企业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焦磷酸盐镀铜废水,使部分水循环利用[6]。
另外鳌合树脂具有选择性好、吸附容量大、快速等优点受到水处理专家的青睐,许多研究者合成了多种多样的鳌合树脂用于铜的去除和回收,宋吉明等[7]利用钠型氨基磷酸鳌合树脂使得处理后的出水Cu2+的质量浓度不大于0.015mg/L,M.R.Lutfor等[8]通过将聚丙烯晴嫁接在淀粉上制备含氨基功能团的鳌合树脂,在pH值为6时对铜的吸附能力高达3.0mmol/g,并且交换速度快。
然而由于这些鳌合树脂价格昂贵,大多停留在试验阶段,较少在工业中大规模应用。
2.2离子交换纤维
离子交换纤维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离子交换新材料,
在重金属废水处理领域也有较大的发展。
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对电镀废水中铜的吸附研究表明,含铜电镀废水经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吸附后,铜离子的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9]。
近年来天然纤维研究成为热点,天然纤维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离子交换剂,利用椰子外壳,棕榈纤维和稻米外壳等天然纤维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研究效果很好。
3膜分离技术处理含铜电镀废水
膜法处理工业废水一般选用反渗透、超滤及二者的结合技术,膜法处理工业废水的关键是根据分离条件选择合适的膜。
利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对含铜电镀废水的处理已见报道很多[10],该方法对含铜络合物的电镀废水处理效果也不错,有的已应用于工业,并与其它水处理技术连用取得很好的效果。
另外,
液膜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在美国、日本、德国均有报道,有的已获得经验性规律,F.valenzuela等[11]利用Span-80-水杨醛肟液膜体系对酸性采矿废水中的铜进行处理,并建立了搅拌条件下去除铜的动力模型。
4吸附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
吸附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具有很多优点,成为水处理研究的重点,开发了许多性能良好的吸附剂,特别是利用工业废弃物和农作物余物作吸附剂,
并且对现有的吸附剂改性提高其吸附性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沸石和麦饭石价格低廉,应用较广泛,麦饭石对铜离子的吸附可以达到95%以上;蓝晶石在适当的条件下对铜离子可以达到100%的吸附效果;烟煤灰、炉渣等可以用作吸附剂处理含铜电镀废水,而且从烟煤灰中合成4A沸石可以吸附多种重金属,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很好[12]。
另外对现有的吸附剂进行改性可以大大提高交换容量和效率。
李爱阳等[13]对斜发沸石改性,提高了吸附性能,有效去除铜,并同时去除锌、隔、铅等重金属离子,工业运行效果良好;SelvaajRengaraj等[14]对多空渗水性钒土进行氨化和质子化改性,实现了对含铜的质量浓度为100mg/L的废水去除达到95%,为低浓度的含铜废水的处理开辟了道路。
目前研究重点转向了一些植物和动物的废弃物作为吸附剂,为了增大吸附量和吸附选择性,进行改性,改性后的吸附剂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显著提高。
经酒石酸改性后的谷壳大大提高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15],通过碱液处理后的鸡羽毛吸附铜离子的容量大大提高,吸附效果很好[16]。
利用木屑吸附混合电镀废水中的铜离子,
效果优于单一废水中铜的处理[17]。
5生物法处理含铜电镀废水
生物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最大的特点是在运行过程中微生物能不断地增殖,
生物质去除金属离子的量随生物质量的增加而增加。
生物法在应用上具有很多优点,
如综合处理能力较强,
使废水中的铜、六价铬、镍、锌、隔、铅等有害金属离子得到有效的去除;处理方法简便实用;过程控制简单;污泥量少,二次污染明显减少。
然而生物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存在着功能菌繁殖速度和反应速率慢,处理水难以回用的缺点。
目前一些微生物已经应用于含铜电镀废水的净化,生物吸附是利用一定种类的生物群积聚废水中的重金属,
生物群可以被认为是生物吸附的离子交换剂。
微生物有机体属于不同的种属,
如细菌、真菌、酵母菌、藻类等,
这些天然的、丰富的、价廉的微生物可以用作有效的生物吸附剂选择性地去除废水中的铜离子,
有关利用微生物去除铜离子的报道很多[18-20]。
虽然活性微生物的吸附量和吸附效率高于非活性微生物,通常仍选用非活性微生物,主要是非活性微生物不受环境毒性、营养物、生长介质的限制,解吸容易,微生物可以再利用,过程控制简单,生物体停留时间较长,生物吸附迅速。
采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废水的研究已成为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