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家国天下》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
综合性学习
信阳市一中
井正云
教学目标:
1、通过讲爱国故事,诵读爱国诗词,展示 爱国名言,激发我们对民族英雄的景仰, 对中华民族热爱。
2、关心政局时势,激发爱国热忱,立志为 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
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第一篇章:
爱国人物故事会
你是否曾读到某个爱国英雄故事时热血沸腾? 是否曾被某些爱国人物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 讲述一个你熟悉或喜欢的爱国故事,与大家分享
第三篇章:
爱国名言展示会
名言虽是只言片语,却阐述了爱国的精神 实质,思索个人与国家休戚相关的命运。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 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 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 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国?家? 国家 家国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 力没有正义是暴政。
(法国· 巴斯卡)
今天的我们该以什么实际行动爱国? 如果你是工人,好好的工作; 如果你是商人,好好的服务社会; 如果你是军人,好好的戍边; 如果你是当权者,清白、秉公;
今天我们是学生,奋发学习,报效祖国!
——这是最有效的爱国
祝福你,祖国!
日本野兽们疯狂的杀戮和淫虐
让我们记住历史,勿忘国耻
美丽的南海蓝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海:35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
“萨德”系统的技术起点高、风险性强,是唯一能 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拦截弹道导弹的地基系统。 世界上所有的核大国均拥有可靠的第二次核打击 能力,即在对方首先实施核打击后,己方仍能生存下来, 并具备完全摧毁对方的核报复能力。因此,任何一方发 动核袭击,肯定会遭到报复性回击。只要保持这种“稳 定的恐怖和平”,就可威慑双方都不敢发动战略核袭击, 避免核战争。否则,双方就有可能同归于尽。 所以说一旦美国掌握了实用了导弹防御系统,那 么中国的导弹就很难对美国产生安全威胁,导致中国对 美国核打击之后,美国不再担心中国的核报复。

《家国天下》教案

《家国天下》教案

《家国天下》教案.doc教案内容: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国天下”的概念,认识到家庭、国家和天下之间的联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国家和天下的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重要性:家庭的角色、家庭的价值观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

2. 国家的概念:国家的定义、国家的组成、国家的责任等。

3. 天下的观念:天下为公、和谐共生、世界和平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庭、国家和天下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家庭、国家和天下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家国天下》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和图片。

3. 纸笔:供学生记录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国家和天下的重要性。

2. 新课内容:讲解家庭、国家和天下的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展示具体的家庭、国家和天下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家国天下的理念。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深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合作态度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思考题的回答是否具有深度。

七、课程扩展活动1. 家庭访问:组织学生参观家庭、社区,了解不同家庭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2. 社会服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亲身体验国家和社会责任。

3. 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探讨家国天下理念在当代社会的实践。

八、教学反馈与改进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家国天下》教案

《家国天下》教案

《家国天下》教案.doc一、第一章:家国的概念与重要性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国的概念,并认识到家国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国与家的关系b. 国在家中的体现c. 家国的重要性3. 教学方法:a.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家国的概念。

b.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国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家国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国的重要性。

二、第二章:家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家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认识到保护和发展家国文化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a. 家国文化的传承b. 家国文化的发展c. 保护和发展家国文化的责任3. 教学方法:a. 讲解:教师讲解家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

b.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和发展家国文化。

c.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家国文化保护和传承案例。

三、第三章:家国情怀的培养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家国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家国情怀。

2. 教学内容:a. 国在家中的体现b. 培养家国情怀的方法c. 学生如何践行家国情怀3. 教学方法:a. 讲解:教师讲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和培养方法。

b.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培养和践行家国情怀。

c. 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家国情怀。

四、第四章:家国和谐与社会发展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家国和谐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能力。

2. 教学内容:a. 家国和谐的意义b. 影响家国和谐的要素c. 维护家国和谐的方法3. 教学方法:a. 讲解:教师讲解家国和谐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b.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维护家国和谐。

c.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维护家国和谐的过程。

五、第五章:家国未来的展望与责任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家国未来的建设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2. 教学内容:a. 家国未来的挑战与机遇b. 学生在家国未来发展中的角色c. 承担家国发展责任的方法3. 教学方法:a. 讲解:教师讲解家国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秀丽研讨主题:教材重构下的主题式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材分析:
《天下国家》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第一项语文综合性学习,编排于第二单元课文后。

纵观第一、二单元,《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黄河颂》《土地的誓言》《木兰诗》《最后一课》等篇目,无不与“爱国”这一主题紧密相连,同时通过学习这些文章,也让学生明白了:爱国主义情感自古有之,而且并非中国有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都怀有对自己祖国的深切热爱之情,因此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一二单元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爱国人物、爱国诗歌、爱国名言等角度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整理资料并交流展示,同时注重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指导学生理性爱国,并将爱国行动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从上个学期开始每两个单元结束后就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上学期共有三次活动,已经基本了解了一些综合性活动的方式及特色,已经掌握了一些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再加上本次综合性活动由于有了前两个单元课文的熏陶,对“爱国”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次活动经过前期的准备,今天主以小组为单位,以故事会、分享会交谈会的形式将自己小组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展示,深入理解爱国情感,并做到理性爱国。

学习目标:
1、根据“爱国”这一主题,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2、在活动中,积累爱国名人故事、爱国诗词等相关内容。

3、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学会理性爱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爱国行动。

学习重难点:
重点:在参与爱国故事会、诗歌分享、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爱国情感,学会理性爱国,并将爱国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教学流程:。

初中作文写作教案家国天下

初中作文写作教案家国天下

初中作文写作教案家国天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国天下”的含义,认识到个人与家庭、国家、世界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国家、世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创作出富有情感、具有思想深度的作文。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家国天下”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家庭、国家、世界的关系。

2. 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教授作文写作技巧。

3. 布置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家国天下”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家庭、国家、世界的关系。

(1)讲解“家”的意义: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港湾,亲情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力量。

(2)讲解“国”的意义:国家是我们生活的土壤,爱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3)讲解“天下”的意义:世界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需要关心全球事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分析优秀作文特点,教授作文写作技巧。

(1)选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己熟悉的、能打动人心的素材。

(2)构思:明确作文主题,围绕主题展开构思,突出思想深度。

(3)表达: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场景,表达情感。

(4)结构:合理布局,层次分明,过渡自然。

3. 布置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1)题目:以“家国天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要求:表达自己对家庭、国家、世界的热爱,体现思想深度,运用想象力。

(3)时间:课后作业,下周二前交稿。

四、课后作业:1. 完成作文:以“家国天下”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总结本次课程所学,整理笔记。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初中作文写作指导——以“成长感悟”为主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作文,评价作文的思想深度、表达技巧、结构布局等方面。

2. 课堂反馈:学生对“家国天下”主题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自我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收获,提出自己在作文写作中的不足之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家国天下”的含义,认识到个人与家庭、国家、世界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国家、世界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

家国天下

家国天下
考纲要求及
分析
1、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表达对祖国热爱的文章,本节“天下国家”的综合学习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的爱国人物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爱国意识至关重要。
学习目标
通过学生讲故事和听故事了解爱国人物的故事、诗词及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评价
任务
学生能否在情感上与伟大人物产生共情共鸣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
要点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说明:该教学设计模板中的教学流程,主要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知识经验、应用知识经验、检测教学效果六个主要环节,也可以对应导、思、议、展、评。
目标导向式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完整版)
课题
家国天下
时间
节次
第节
主备人
来源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七年级
授课教师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摘录及
分析
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综合课的认识的相关要求是: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学设计 (3)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学设计 (3)

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学设计授课人:包钢十二中宫健教学目标:1、搜集整理爱国故事和爱国诗歌,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

2、积极参加诗歌朗诵活动,学习朗诵技巧,能用一定的朗诵技巧表达诗歌的情感。

3、激发爱国意识,陶冶爱国情操。

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教学重点:激发爱国意识,陶冶爱国情操。

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教学难点:学习朗诵技巧,能用一定的朗诵技巧表达诗歌的情感。

教学准备:制作微课、PPT、评价量表等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从课前活动“每日名言”开始。

由学生介绍,阐发感想,导入课程。

每日名言: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孟子·离娄上》教师补充: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都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今天就让我们回顾历史,寻找那些最令人热血沸腾的爱国故事、爱国诗歌,一起感受古今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

让我们来学习今天的课程: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二、具体环节:(一)请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搜集整理爱国故事和爱国诗歌,理解“天下国家”的含义。

2、积极参加诗歌朗诵活动,学习朗诵技巧,能用一定的朗诵技巧表达诗歌的情感。

3、激发爱国意识,陶冶爱国情操。

懂得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二)进入第一篇章:难忘的爱国故事:1、PPT展示活动要求:活动要求:1)、请以小组为单位,整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所有课文,整理出学过的爱国作品。

2)、找出最令你难忘的爱国故事,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为什么。

示例: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这篇课文讲了__________,我认为这篇课文______________,因此这个故事最让我难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回顾学过的课文,找出以“爱国”为主题的课文,并用示例的方式说说为什么。

3、教师明确:一共有7篇,分别是《邓稼先》、《黄河颂》《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木兰诗》、《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家国情怀”的基本概念。家国情怀是对祖国、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强烈责任感。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个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篇具体的课文《黄河颂》。这篇课文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个案例展示了家国情怀在实际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家国为主题的学习研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分组研讨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课文中家国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理解,如《黄河颂》、《长江之歌》等,通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
此外,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觉得在引导与启发环节还有待加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讨论效果。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感悟有所加深,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一理念,部分学生还存在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家国情怀的实际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出具体行动。
(3)家国主题的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举例: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家国”为主题进行写作,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个人情感的能力。
(4)实地参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家国之美,激发爱国情怀。
举例: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家国文化的魅力。
2.教学难点
举例:《黄河颂》一文中,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生需理解文中“母亲河”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悠悠千古诗 殷殷爱国情
——品味经典诗文中的家国情怀
【学情分析】
本课受教的学生是七年级的学生,学情分析可分以下五方面:
(一) 班上有10个西藏生,班级成分多元,但相处和睦,对多民族国家有更深的认识。
(二) 他们的好奇心强,还保留小学时的表现欲,然而自我意识的成长也使一部分学生不
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生怕引起同班同学的嘲笑。
(三) 他们对古代诗歌及诗人有一定了解,但未对爱国诗歌进行归纳也未更全面和更深刻
了解过爱国诗人的经历。
(四) 班上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积极做笔记,但朗读能力较弱。
(五) 班上分6个学习小组,课代表及小组长有很好的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综合性学习课,主题是“天下国家”,核心是“爱国”。一、确定教学内容。爱国的形
式多样,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确定从爱国诗歌入手,带领学生朗读、赏析爱国诗歌,了解
爱国诗人,培养家国情怀。二、学生分小组搜集爱国诗人的生平资料。
【教学目标】
1、 学习家国情怀的诗词典故
2、 感受亘古不变的家国情怀
3、 培养爱国爱家的使命感
【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家国情怀的诗词典故。
2、 理解家国情怀的古今演变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忠”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我国涌现许许多多忠君报国之士,屈
原、岳父、文天祥、陆游、林觉民……英雄已逝,但他们的诗歌中流露的殷殷爱
国情义,仍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弦。

二、为国捐躯
(一)屈原:滚滚东逝的汨罗江旁,那个形容枯槁孑孑而行的屈原。
(二)岳飞: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
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
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今武昌)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
江红》。面对奸佞小人的种种陷害,面对南宋朝廷的种种猜忌,不由得冲冠一怒。令敌人闻
风丧胆的一代名将,以一己之力独立支撑南宋半壁江山的赤胆忠臣,耿耿丹心,唯有苍天可
鉴。
(三)文天祥:国之既亡,为国捐躯,虽死犹荣。明知不可为而痴心不改,耿耿丹心怎不令
人为之动容呢?

三、忧国忘家
每一个国民,在自己的国家危难之际,都应当挺身而出。爱国是每一个人的本能。但是,爱
国之人,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 然而家国的关系发生冲突之时,
该如何抉择?歌曲《国家》。
(一)林觉民:《与妻书》百年情书,感人至深
(二)诗圣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遭遇了亲人离散、滞留战地、仓皇奔命的境地,杜甫辗
转流离,后经亲友帮助,在成都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在狂风猛
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
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还有那炽热的爱国情感。

四、和平年代的爱国情
(一)名人
邓稼先 、女排
(二)普通人
工人、交警、司机、铁路工人
小结:和平时期,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是家国情怀。
(三)中学生
努力学习,做好小事,维护家国尊严是爱国情怀。

五、总结
你们朝气蓬勃,好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从小事做起,努力
学习,做好本分,心怀国家,自强不息。

六、作业
各小组选择两个爱国诗人,收集故事及诗文,设计制作手抄报。

【教学资源】1、鲍国安朗诵《满江红》视频 2、现代版《与妻书》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