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研究进展

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研究进展张弓; 张小猛【期刊名称】《《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年(卷),期】2019(019)005【总页数】4页(P366-369)【关键词】黄斑劈裂; 高度近视; 玻璃体黄斑牵拉;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作者】张弓; 张小猛【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长春 130000【正文语种】中文黄斑劈裂(foveoschisis,FS)是高度近视的主要并发症。
Kamal-Salah等[1]提出高度近视是黄斑劈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随着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的发展,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myopic foveoschisis, MF)在1999年由Takano等[2]首次提出,并被定义为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分离。
据统计,其发生率为9%~20%[3-4]。
SD-OCT提供了更加准确的视网膜三维结构,对黄斑劈裂的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手术效果的分析逐渐敏感准确[5]。
MF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视网膜前膜、不全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以及后巩膜葡萄肿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
M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式,包括玻璃体切除术与巩膜扣带术,但是手术时机及具体术式的选择尚无定论。
1 病理改变1.1 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增长,眼球壁拉伸,引起一系列组织学改变:巩膜、脉络膜厚度降低,视神经、玻璃体改变等[7]。
因此高度近视多伴有后巩膜葡萄肿、脉络膜新生血管、黄斑劈裂以及视网膜微褶皱等病理改变。
巩膜变薄与巩膜组织、胶原纤维直径减少有关[8]。
Hayashi等[9]研究发现,后极部巩膜厚度与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成反比。
眼轴长度和年龄是影响脉络膜厚度的两大因素。
脉络膜变薄可引起许多高度近视相关病理改变,如脉络膜新生血管、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7]。
高度近视与并发症作文

高度近视与并发症作文《高度近视与并发症》哎呀呀,同学们,你们知道高度近视有多可怕吗?我呀,可太清楚啦!我有个邻居哥哥,他就是高度近视。
每次看到他那厚厚的眼镜片,我都忍不住想,那得多重呀!他经常跟我讲一些因为高度近视而发生的事儿。
有一次,他说他走在路上,居然把一个垃圾桶看成了一个人,还跟它打了招呼呢,这可把我们笑得前仰后合。
他还无奈地说:“我这眼睛呀,真是让我闹了不少笑话。
”这高度近视就像是给眼睛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看什么都模模糊糊的。
我就问他:“哥哥,那高度近视就只是看不清东西这么简单吗?”他皱着眉头说:“哪有那么简单哟,妹妹。
高度近视还可能会带来很多并发症呢!”我好奇地追问:“啥并发症呀?”他叹了口气说:“像视网膜脱落呀,那可吓人了!就好像眼睛里的东西要掉出来一样。
”听到这,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天哪,这也太可怕了吧!还有黄斑病变,这会让眼睛看东西变形,本来直直的线条都会变得歪歪扭扭的。
这不就像是我们看世界的窗户被扭曲了一样吗?那得多难受呀!而且高度近视的人还容易得青光眼呢,那可是会让眼睛又疼又胀,多遭罪呀!我着急地问他:“哥哥,那怎么办呀?怎么才能避免这些并发症呢?”他摸摸我的头说:“所以呀,你们这些小孩子一定要好好保护眼睛,可别像我这样成了高度近视。
平时要多去户外运动,别老是盯着手机、电脑看,写作业看书也要注意姿势和距离。
”我用力地点点头,心里想着:我可一定要保护好我的眼睛,我才不要像哥哥那样呢!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眼睛,以后变成高度近视,那得多不方便呀!我们就不能自由自在地奔跑玩耍了,连看个东西都得小心翼翼的,这多痛苦呀!难道我们就想这样吗?当然不呀!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让它们一直明亮清晰。
所以呀,大家一定要记住,保护眼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别等变成高度近视了再来后悔哟!。
近视的调查报告(6篇)

近视的调查报告(6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6篇《近视的调查报告》,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近视调查报告篇一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班有好多同学都陆续带上了眼镜,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有多少人近视了?他们又为什么近视了?我做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普通人是怎么近视的。
2.调查询问同学,了解他们是怎么近视的。
3.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我班一共有多少人近视了。
4、通过班级博客发表问卷。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我班共有11个人近视。
我国的。
近视率已接近30%,小学生22.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5.8%高中生70.3%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0%。
近视成因较多,据我们猜想,造成近视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个体因素,营养体质因素和睡眠因素。
导致小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做作业看书时姿势不正确,有时熬夜到太晚,使睡眠不足,过度地看电视、玩电脑,摄入大量的德和蛋白质。
现在小学生近视率很高。
虽然近视存在某种的遗传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响。
目前除了配戴眼镜外,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唯有持久地开展预防措施。
中学生极高的近视率和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更多的是因为用眼习惯而导致近视的发生。
近视预防的重点也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四、结论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发现:1、从整体来看,作业负担较重的同学占大多数,作业负担随年级的升高而加重。
2、无论是哪个年级在做作业时都没有好好的让眼睛得到休息;而在校休息时间又一次随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
3、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都是对眼睛有治疗作用的,但却没有引起同学的高度重视。
4、近视人数虽然远远高于非近视人数,但不佩戴眼镜的人却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
这表明同学们对近视的问题还不够重视!5、看来,对同学们进行爱眼知识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
近视眼有4大并发症 如何预防(专业文档)

近视眼有4大并发症如何预防(专业文档)近视眼有4大并发症如何预防1、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眼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比常人高6至8倍,但由于青光眼临床症状不明显,视功能下降又往往被高度近视的症状所掩盖,易被忽略。
高度近视眼并发晶状体后极部皮层混浊者亦多见,且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后,影响视细胞的光化学变化的反应过程,因而使其暗适应时间相对延长。
2、飞蚊症高度近视眼可以发生真正的玻璃体变性或液化,引起明显的飞蚊症。
自觉眼前光芒、火星、闪光或黑影漂动。
3、后巩膜葡萄肿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是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发生率越高。
4、视网膜变性、出血、裂孔和脱离由于眼轴变长,眼球后半部变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变性,出现裂孔,引发出血和范围不等的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丧失。
另外黄斑区变性也是高度近视眼的最大危险,表现视物变形,视力下降,最终导致失明。
如何预防近视眼?1、看书或看电脑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不放,应该多转动眼球,多运动,眼球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是要锻炼的。
2、多看绿色,附近如果有绿色植物的话,可以时不时看看绿色植物,绿色对眼睛有舒缓的作用。
经常近距离看书或者看电脑,需要偶尔望一望远处,放松下眼肌。
3、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对于缓解眼部疲劳和干涩有很好的帮助,经常看书或者看电脑可以隔两三个小时做一次眼保健操,按摩眼部穴位。
4、眨眼睛:眨眼睛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和干涩,对眼睛很有益,而且这个方法什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做,非常方便。
5、冰袋敷眼:睡觉前用冰袋敷眼,不但可以消肿,对缓解眼部疲劳也很有帮助。
6、不要在昏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关灯看电脑,更加不要背光或在太阳下看书。
7、食疗:多吃紫色的水果和蔬菜以及鱼类,平时多喝菊花茶,对视力有很大的帮助。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
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
近视眼手术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近视眼手术常见并发症有哪些?*导读:在很久以前,近视的人不是很多,人们曾经形容那些戴眼镜的都是“有文化的人”,“真正的读书人”。
现在,满街都……在很久以前,近视的人不是很多,人们曾经形容那些戴眼镜的都是“有文化的人”,“真正的读书人”。
现在,满街都是戴眼镜的人,近视已经成为了全球问题,近视其危害很大。
近视不是一副眼镜的问题,近视眼手术的并发症也有很多,只是因个人近视程度的轻重而轻重,那么近视眼手术的并发症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讲解吧。
近视者眼底常发生多种病理变化,如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严重者会导致视网膜脱离,造成失明。
近视眼常见的并发症如下:*并发症一:黄斑出血、黄斑变性多见于中年以上的高度近视患者。
此症对中心视力损害极明显,且不能矫正。
*并发症二:白内障表现为棕黑色的核性白内障,如若及时摘除混浊晶体或同时值入人工晶体,常可同时摘掉眼镜,提高视力。
*并发症三:青光眼高度近视有些会并发单纯性青光眼,眼压常不高,视力逐渐减退。
凡遇此种病人,应强调检查视野和眼底,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并发症四:视网膜裂孔(包括黄斑裂孔)除黄斑部外,常发生于眼底的赤道部或周边部,多为马蹄形或圆形孔。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视网膜脱落。
据统计,近视者占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的8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手术或激光)可致不可逆转的永久性失明。
玻璃体病变。
几乎所有近视眼患者至中后期,都有轻重不一的玻璃体混浊。
病者可呈条状、块状、网状或膜状改变,有的发生玻璃体液体、浓缩或脱离。
以上是关于近视眼手术常见并发症有哪些的一些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我们都知道,近视除了是遗传因素,其他大多是由于人们不注意用眼,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引起的。
近视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眼睛也容易疲劳,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做下眼保健操,不要长时间用眼,最后衷心祝愿大家生活安康。
近视眼应该警惕四种并发症

近视眼应该警惕四种并发症*导读:当下不断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还有大批不断增长的近视眼的患者们。
因为近视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一个疾……当下不断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还有大批不断增长的近视眼的患者们。
因为近视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一个疾病,所以大家都不会太过于关注,大不了就是配一个眼镜。
但是你不知道近视眼是会有并发症的。
一般近视眼到成年后不再发展,25岁以后仍继续发展者称为进行性近视眼。
从屈光度来说,超过6.0D(600度)者称高度近视眼。
几乎所有高度近视眼都有眼轴增长及眼球后极部巩膜的显著变薄,主要病理变化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萎缩和变薄,逐年加重,因而可能产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大部分可以致盲,是我国位居第6位的致盲性疾病。
*其主要的并发症有:白内障、青光眼高度近视眼发生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比常人高6至8倍,但由于青光眼临床症状不明显,视功能下降又往往被高度近视的症状所掩盖,易被忽略。
高度近视眼并发晶状体后极部皮层混浊者亦多见,且由于高度近视患者的色素上皮细胞发生病变后,影响视细胞的光化学变化的反应过程,因而使其暗适应时间相对延长。
飞蚊症高度近视眼可以发生真正的玻璃体变性或液化,引起明显的飞蚊症。
自觉眼前光芒、火星、闪光或黑影漂动。
后巩膜葡萄肿主要表现为眼球后极部向后扩张,是神经和黄斑周围视网膜变性、萎缩,矫正视力下降,近视度数越高,发生率越高。
视网膜变性、出血、裂孔和脱离由于眼轴变长,眼球后半部变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变性,出现裂孔,引发出血和范围不等的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丧失。
另外黄斑区变性也是高度近视眼的最大危险,表现视物变形,视力下降,最终导致失明。
对于因为近视眼而出现的眼睛的并发症,大家是否心理因为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呢?所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患有近视的情况之下,一定要及时的纠正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眼睛。
爱眼护眼知识讲座发言稿

爱眼护眼知识讲座首先非常感谢各位家长百忙之中带孩子我是山东德州英翔视力康复的工作职员****,今天来给大家讲一下如何爱眼护眼方面的知识。
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一生只有一双眼睛,他承载着我们看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的重任。
所以眼睛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现有近视患者已超过三亿人,占世界近视人数的33%,远远高于世界均匀22%的比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有盲人4000万—4500万,低视力是盲人的3倍,约1.4亿人,其中75%即1亿多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及屈光矫正得以恢复或进步视力,尚有25%的低视力患者需要低视力保健,如需配戴助视器及视觉康复仪等。
而在我国每年会出现新盲人大约45万,低视力135万,即约每分钟就会出现一个盲人,三个低视力患者。
假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20年我国视力残疾人数将为目前的4倍,估计会达到5000余万。
全世界每年视力损害的花费已高达250亿美元。
据官方媒体报导,16至18岁的中国青少年中近视率高达70%以上综上所述,视力损害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严重公共卫生题目。
这时候有的同学就会说了近视眼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又不疼那么你们错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近视眼的危害:孩子戴眼镜后,视力有可能持续下降,等到18岁的时候,他已可能是高度近视,而且还可能伴有并发症,比如玻璃体混浊、青光眼、晶状体混浊等等,这些都不是手术能解决的。
所以,青少年近视必须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由于现在学生近视的普遍性,多数家长、学生已习以为常了,并没有搞清楚近视眼的危害性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实际上近视已经确确实实危害到了我们的眼睛健康:一、近视的普遍影响:视力低下的眼睛经常会干涩和疲惫,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
长期戴眼镜,还会使本是假性近视迅速发展为混合性近视再而变成真性近视,给生活学习带来不便。
中度近视,甚至会影响到以后升学、参军和找工作。
二、高度近视的危害:高度近视会引发很多并发症。
比如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
不同程度近视眼眼轴长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观察

不同程度近视眼眼轴长度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观察高瑞新;卫玉彩;李朝霞【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的近视眼进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眼轴长度测量,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收集不同程度近视患者55例(90眼),分为低、中、高度近视3组,同时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30眼),分别进行眼轴长度测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进行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时将黄斑区分为9个区域.结果低度近视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个区域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视网膜厚度出现区域性变薄(P<0.05),高度近视组的视网膜厚度明显变薄(P<0.01).高度近视的黄斑中心凹及鼻侧内圈的视网膜厚度较低、中度组未见明显变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度近视组的眼轴较正常对照组变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近视组及高度近视组的眼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近视眼眼轴随近视程度的加深逐渐延长.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随屈光度的增加出现区域选择性变薄,高度近视眼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在旁中心凹区,而不是在中心凹.【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33)012【总页数】4页(P1452-1455)【关键词】近视;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视网膜【作者】高瑞新;卫玉彩;李朝霞【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一科,河北,沧州,06100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河北,石家庄,050000;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一科,河北,沧州,06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8.11近视眼是最常见的眼部疾病之一,对多个眼部组织结构均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中,病理性近视的影响最重,其又称高度进行性近视,患眼屈光度≥-6.00D,眼轴>24mm且合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变性、后巩膜葡萄肿等病理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近视按程度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下面就跟着Gunnar小编一起来具体了解下吧!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近视,中医病名。
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
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症,至《目经大成》始称近视。
由先天生成,近视程度较高者又称近觑。
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确切的发病机理仍在研究中。
近视按程度分,近视度数大于600度(儿童》400度)的屈光不正叫高度近视。
因这类近视眼多有眼部的病理变化,故将高度近视等同于病理性近视眼或退
行性近视眼。
高度近视眼底视网膜有漆裂纹及萎缩灶预示视力预后不良,因为这些眼有发生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危险,中心视力会急剧下降。
高度近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
(1)由于眼结构异常、营养障碍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网膜变性。
(2)由于眼轴延长、巩膜伸长、生物力学异常作用所致的黄斑变性萎缩及后葡萄肿。
(3)由于视力低、调节辐辏功能失调所致的弱视和斜视等。
而且,据调查研究发现,约有5%的近视眼患者与遗传有关,通常度数在600度以上。
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遗传后代的可能性会为90%;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者,遗传后代的可能性为50%,但也有显现不全的表现。
可见,近视如果不能引起高度重视,很可能会发展为高度近视,进而遗传给下一代,成为一种遗传疾病。
从近两年的报道看,这种遗传的近视病正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
因此,治疗近视从一定程度上讲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
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那么,眼睛近视怎么办?高度近视患者不宜剧烈运动。
据调查,1/3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人同时有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近视600度以上)发生视网膜脱离几率较常人高很多,如果加上剧烈运动等诱因,很可能导致此类眼伤,所以是运动眼伤的高危人群。
受到同样外力冲击,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是正常眼球的4~5倍。
有高度近视或病变基础的群体中发生过不少极端例子:被婴幼儿打到眼睛、做眼保健操揉按太过用力,都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现象。
这说明高度近视者眼睛非常脆弱,他们的眼球较常人扩大、眼球壁变薄、视网膜也随之变脆弱,甚至视网膜本身就可能存在破损,此时如有外力作用就很容易受伤。
有高度近视者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和进行重体力劳动,避免眼睛受伤,主要是预防视网膜脱离。
专家建议,高度近视人群可以选择一些避免正面对抗、运动幅度较温和的项目进行体育锻炼。
有些人还戴着框架眼镜上场打球,这样更加危险,不少患者都是运动撞击后玻璃碎片扎入眼中,导致受伤严重,所以运动时应选择隐形眼镜。
高度近视人群最好每半年定期检查眼底、视力和验光,排除潜在隐患。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也应谨慎对待剧烈运动,因为此群体很容易导致运动过程中眼底出血,从而引起视网膜脱落。
相对成年人而言,青少年儿童眼睛受伤往往损失更惨重。
年纪越小愈合越差,对视神经功能的损害也越重,而且眼睛机体反应强烈导致手术并发症比成年患者多。
中小学生又是热爱球类运动的主力人群,运动损伤常有发生,在激烈对抗中应学会自我保护眼睛和头部。
除此,家长应提防孩子玩耍注射器、尖锐物品等以免刺伤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