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有机化学第四章 炔烃

合集下载

第4章 炔烃

第4章 炔烃
在醋酸锌-活性炭的催化下,气相,170~230℃,乙炔 可与醋酸加成生成醋酸乙烯酯。醋酸乙烯酯是生产聚乙烯 醇和醋酸乙烯酯的原料。
O
HC
CH + CH3C
OH
Zn(OAc)2/活性炭 170~230 °C
O H2C CH O CCH3
乙酸乙烯酯
二、聚合反应 乙炔也能聚合。在不同条件下乙炔可生成链状的二聚
物或三聚物,也可生成环状的三聚物或四聚物。
乙炔的二聚物与氯化氢加成,得到2-氯-1,3-丁二烯 。是合成氯丁橡胶的单体。
三、氧化反应 与C=C双键相似,C≡C三键也被高锰酸钾烟花。
最终的产物是二氧化碳(C≡C三键断裂),高锰酸钾被 乙炔还原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
如果是非末端炔烃,氧化的最终产物是羧酸(C≡C三键 断裂)。如: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
有机化学
(第六版)
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 编
Organic Chemistry
第四章 炔 烃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修订版
主要内容
炔烃的通式、同分异构和命名; 炔烃的结构; 炔烃的物理性质; 炔烃的化学性质; 炔烃的制法。
学习目标
了解炔烃的制备方法及炔烃的物理性质; 了解不同杂化状态碳原子电负性的比较; 理解碳原子sp杂化及直线形的空间构型; 理解炔烃的结构; 掌握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掌握炔烃的命名、烯炔的命名; 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CH3-CH=CH-C CH
3-戊烯-1-炔 (不叫2-戊烯-4-炔)
第二节 炔烃的结构
一、乙炔的结构 乙炔(CH≡CH)分子是一个直线形结构,四个原子
都排布在同一直线上。X-光衍射和电子衍射等物理方法 测定,分子中各键的键长与键角如下式所示:

4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4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H2O
RCCR` KMnO4 RCOOH + R`COOH
H2O
(2) 缓慢氧化——二酮
OO
CH3(CH2)7CC(CH2)7COOH
KMnO4 H2O
CH3(CH2)7-C-C-(CH2)7COOH
pH=7.5
92%~96%
•利用炔烃的氧化反应,检验叁键的存在及位置
•这些反应产率较低,不宜制备羧酸或二酮.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一) 炔烃
定义:分子中含有碳碳叁键的烃叫做炔烃,它的通式:
CnH2n-2 官能团为: -CC-
4.1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1)异构体——从丁炔开始有异构体.
•同烯烃一样,由于碳链不同和叁键位置不同所引起的.由 于在碳链分支的地方不可能有叁键的存在,所以炔烃的 异构体比同碳原子数的烯烃要少. •由于叁键碳上只可能连有一个取代基,因此炔烃不存在 顺反异构现象.
炔烃和烯烃一样,也能和卤化氢、卤素等起亲电加成反
应,但炔的加成速度比烯慢
(A) 和卤素的加成
Br2
RC CR
Br
+
RC CR
Br-
反式加成
Br
R
CC
R
Br
卤素的活性F2>Cl2>Br2>I2
Br Br Br2 R C C R
这一反应可用于炔烃的鉴别。
Br Br
控制条件也可停止在一分子加成产物上.
❖加氯必须用FeCl3作催化剂。
•含有双键的炔烃在命名时,一般 先命名烯再命名炔 .
碳链编号以表示双键与叁键位置的两个数字之和最小
为原则。在同等的情况下,要使双键的位次最小。

有机化学4-5章重、难点提示和辅导

有机化学4-5章重、难点提示和辅导

有机化学4-5章重、难点提示和辅导有机化学4-5章(炔烃、二烯烃、脂环烃)重、难点提示和辅导一.命名1.炔烃的命名原则与烯烃相似,只要把名称中的“烯”字改为“炔”就可以了。

2.二烯烃的命名原则也与烯烃相似,所不同的有两点:一是选择含有两个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二是书写名称时要标明两个双键的位置,称某二烯。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体的命名与烯烃相似,要把两个双键的构型分别表示出来。

例如:分析:对于C2和C3的双键,按照“次序规则”,两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的同侧,为Z 型;C4和C5双键,两个较优基团在双键碳原子的两侧,为E型。

因此,化合物被命名为:2Z,4E-2,4-庚二烯3.脂环烃:不含取代基的脂环烃根据碳原子数叫“环某烷”或“环某烯”;含有取代基的环烷烃,命名时应使取代基的编号最小;含有取代基的不饱和环烃,命名时从不饱和键开始编号,使取代基的位次数最小;含有两个取代基的环烷烃,存在顺、反异构体,命名时应表示出来,取代基在环平面同侧的称顺式,反之,为反式。

例如:二.结构1. 碳原子的杂化炔烃分子中叁键碳原子是sp杂化。

sp杂化是由s轨道和一个p轨道杂化形成两个能量均等的轨道,两个sp杂化轨道对称轴之间的夹角是180º(成一条直线)。

两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互相垂直,并且都与两个sp杂化轨道对称轴组成的直线垂直。

二烯烃的双键碳原子与烯烃相同,都是sp2杂化。

2.炔烃中的碳-碳三键是由一个sp- sp重叠的σ键和两个π键所组成。

3.同分异构炔烃只有碳架异构和位置异构,无顺反异构;二烯烃与烯烃相同,有碳架异构、顺反异构、(双键)位置异构;脂环烃有(取代基)位置异构,如1,2-二甲基环丁烷与1,3-二甲基环丁烷,顺反异构,如顺-1,2-二甲基环丁烷与反-1,2-二甲基环丁烷,碳架异构,如甲基环丁烷与乙基环丙烷。

在环己烷的构象中,椅式比船式稳定;在一取代环己烷的构象中,取代基在e键的比在a键的稳定;在多取代环己烷的构象中,取代基尽可能多的在e 键。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云 更靠近核)
4.1 炔烃
二、炔烃的命名 1. 衍生物命名法
衍生物命名法只适用于简单的炔烃。以乙炔为母体,将其它的炔 烃看作乙炔的衍生物。
例如:
4.1 炔烃
2. 系统命名法
与烯烃的命名类似 ① 要选择含有 C≡C 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 编号从最距离叁键最近的一端开始,并用阿位伯数字表示叁键的 位置。例:
837KJ/mol 0.120nm
611KJ/mol 0.134nm 0.108nm
( 3x347=1041)
347KJ/mol
0.154nm 0.110nm
H C C H H2C CH H
H3C C H2 H
原因: ① -C≡C-中有1个σ和2个π键; ② sp 杂化轨道中的 s 成份多。(s 电子的特点就是离核近,即 s 电子
CNa CNa + 2CH3I
CH3C CC2H5 + NaBr
CH3C CCH3 + 2NaI
炔化物作为亲核试剂,也可以与醛酮 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 羟基炔化合物:
4.1 炔烃
(3) 过渡金属炔化物的生成及炔烃的鉴定
CH CH + 2Ag(NH3)2NO3 CH CH + 2Cu(NH3)2Cl
4.1 炔烃
③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参键时,先叫烯后叫炔,编号要使双键和
参键的位次和最小。
1 2 3 45
CH C-CH=CHCH3
3-戊烯-1-炔
6 54 3 2 1
CH C-CH=C-CH=CH2
3-乙基-1,3-己二烯-5-炔
CH2CH3
④若双键、叁键处于相同的位次供选择时,优先给双键以最低编号。
4.1 炔烃

炔---烃获奖课件

炔---烃获奖课件
a. 炔烃和氢氰酸旳加成
CHCH + HCN CuCl2H2O, 70oC
CH2=CH -CN
聚合,催化剂
[ CH2-CH ]n 人造羊毛
CN
炔烃亲核加成旳区域选择性:优先生成稳定旳碳负离子
b. 炔烃和含活泼氢旳有机物反应
乙炔或其一元取代物可与带有下列“活泼氢”旳有 机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具有双键(乙烯基)旳产物。
*2 HCCH
Cl2 FeCl3
H
Cl Cl2
Cl
CC
H FeCl3
反应能控制在这一步
CHCl2-CHCl2
*3 加氯必须用催化剂,加溴不用。
(2) 与氢卤酸旳加成
HCl CH3C CH
Cl HCl
CH3C CH2
CH3CCl2CH3
*1 与不对称炔烃加成时,符合马氏规则
*2 与HCl加成,常用汞盐和铜盐作催化剂
(CH2)7COOH
CC
H
H
油酸(顺型)
b.碱金属和液氨还原
反应式 反应机理
R-C C-R' Na, NH3
R
H
H C C R'
Na + NH3(液)
Na+ + e(NH3)
eR-C C-R'
_
R C C R'
NH3
R
e- R
NH3 R
H
H C C R'
H C C R'
H C C R'
上述反应是制备反式烯烃很主要旳措施。
CH3CH=O
烯醇式
酮式
RCCH H2O, HgSO4-H2SO4
互变异构
[ CH2=CR-OH ]

基础有机化学 炔烃与二烯烃

基础有机化学 炔烃与二烯烃

在液氨中用Na或Li还原,主要得反式烯烃。
R C C R
Na-NH3( l ) R
H
C C
H R
烯烃和炔烃的混合物加氢,炔烃先被氢化。
CH2 CH C CH +H2
Pd-BaSO4 喹啉
CH2 CH CH CH2
(2) 亲电加成
首先生成二卤化物,为反式加成,继 加卤素: 续和卤素作用生成四卤化物。
3 共轭效应C(conjugatve effect)
(1) 共轭效应的产生 由于分子中电子离域而产生的电子效应。
共轭体系中,由于轨道间的互相交盖,使共轭
体系中电子云产生离域作用,键长趋于平均化, 分子内能降低、更稳定的现象,称为共轭效应。 静态共轭效应是分子固有的,动态共轭效应 是在发生反应时表现出来的。
CH3CH2Br CH3CH2C CNa 液NH , o CH3CH2C CCH2CH3 C , 3 -33 75%
端炔:
炔烃的鉴定
HC CH 2Ag(NH3)2NO3
AgC CAg
乙炔银(白色)
CH3CH2C CH Ag(NH3)2NO3
HC CH 2Cu(NH3)2Cl
CH3CH2C CAg
丁炔银(白色)
CH2 C CH3
2-甲基-1,3-丁二烯 2-methyl-1,3-butadiene
CH
CH2
CH2 CHCH CHCH CH2
1,3,5-己三烯 1,3,5-hexatriene
两端离双键等距时,从构型为Z的一端开始编号。
2 1 3 4 5 6 (2Z,4E)-2,4-己二烯 (2Z,4Z)-2,4-hexadiene
2p 180°
sp杂化轨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炔烃的命名和结构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炔烃的命名和结构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炔烃的命名和结构炔烃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叁键。

炔烃可以进一步分为单炔烃和多炔烃两类。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炔烃的命名规则以及结构特点。

一、单炔烃的命名单炔烃是指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碳叁键的炔烃。

根据命名规则,单炔烃的命名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确定烃的主链,其次标记炔烃叁键的位置,最后确定炔烃的名称。

为了更好地理解单炔烃的命名规则,我们以乙炔为例进行说明。

乙炔是由两个碳原子构成的炔烃,它的分子式为C₂H₂。

首先,我们确定主链长度为两个碳原子,因此它的名称为“乙”。

接下来,我们需要标记炔烃叁键的位置,乙炔中的碳原子编号为1和2,其中编号1上连接有炔烃叁键,因此我们用数字1来标记它的位置。

最后,将这两步结果结合起来,乙炔的名称就是“1-乙炔”。

二、多炔烃的命名多炔烃指的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碳-碳叁键的炔烃。

与单炔烃的命名类似,多炔烃的命名也分为三个步骤:确定主链、标记叁键位置和确定名称。

以丙炔为例来介绍多炔烃的命名规则。

丙炔是由三个碳原子构成的炔烃,其分子式为C₃H₄。

首先,我们确定主链长度为三个碳原子,因此它的名称为“丙”。

接下来,我们需要标记叁键的位置。

丙炔中的碳原子编号为1、2和3,其中编号1和3上连接有炔烃叁键。

我们用数字1和3来标记这两个位置。

最后,将这两步结果结合起来,丙炔的名称就是“1,3-丙炔”。

三、炔烃的结构特点炔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叁键,这赋予了它们许多特殊的化学性质。

与其他有机化合物相比,炔烃的化学反应更为活泼,更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

由于叁键的存在,炔烃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使其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

这也导致了炔烃在常温下多呈现为气体或液体的状态。

在物理性质方面,炔烃还具有较强的燃烧性和较高的燃烧热。

由于炔烃分子中碳原子间含有叁键,燃烧时叁键的断裂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因此炔烃是优良的燃料。

此外,炔烃还常用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如合成橡胶、塑料和医药品等。

有机化学-炔烃和二烯烃

有机化学-炔烃和二烯烃

完成下列转化
1° R’ X
RC CR’
CH3C CH
CH3C CCH 2CH CH 2
CH3C CNa + XCH2C CH2
第五节、二烯烃
一、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 隔离二烯烃(isolated diene)
H2C CHCH2CH CH2
•累积二烯烃(cumulated diene)
H2C C CH2
双烯合成是共轭二烯烃的特性反应之一
四、聚集二烯烃
H H
CCC
H
H
丙二烯分子的中间碳原子为sp杂化,分别与两 边碳(sp2杂化)形成了两个互相垂直的π键。
H
H
CCC
H
H
丙二烯的两端碳原子连有不同取代基的化 合物有一对对映体。
a
a
CCC
b
b
手性分子
五、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共轭体系── 是指能造成电子离 域的体系。
共轭二烯烃的特性
• 键长趋于平均化。
1,3-丁二烯分子中的双键键长(134pm),比 乙烯的(133pm)稍长,而C2 —C3 单键的键长 (146pm)比乙烷的C—C单键的键长(154pm) 短,而且围绕C2 —C3 键的旋转有一定的限制作 用,已观察到S-反式1,3-丁二烯是一个很占优势 的构象。
一、炔氢的酸性
CH CH+ Na 110℃ NaC CNa + H2
2RC CH+ 2Na △ 2 RC CNa + H2
乙炔的酸性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它的 酸性比水和醇小得多。
HC CNa+H2O
NaOH +CH CH
H2O > CH C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