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能力提升,方法培养
国际环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知识拓展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外联系
材料一: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 的如火如荼。它提高了生产力,更加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 全球扩张。而此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清政府的投降政 策,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甲午战火刚刚熄灭,列强 便纷纷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 的权利,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 实业救国精神推动; 一战列强放松侵略 业和卷烟业迅 速;重工业和 化学工业有所 发展;
继昌隆缫丝厂
阶级
迅速萧条 较快发展
19191927 19271936
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列强卷土重来,加强经济侵略 纷纷倒闭,难 碍 以为继 (根源),三座大山压迫。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工业产值年增 因 2.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 长率1936年达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稳定的社会环境。 素 最高水平;面 群众性的提倡国货运动
(3)举措:民族工业的内迁(客观上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
工业的发展,客观上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一定程度上保存了 我国的民族工业,为抗战的胜利打下了物质基础。
梳理知识,夯实基础
【巩固训练】
1.下表反映了1936-1938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年 为100)。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1)材料一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什么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
材料二: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技术力量 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 ,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9.日伪政权对沦陷区的破坏采取的措施有 ( ) ①对工矿业掠夺和控制 ②垄断控制金融 ③实行物资管制制度 ④掠夺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 4、(2011· 广东五校高三二联)以下事件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促进作用 的是( ) • ①列强经济侵华 • ②洋务运动 • ③辛亥革命 •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5、右图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线图。 其中,X次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提高了资C地位,激发 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B.政府颁布有利政策 C.倡导使用国货 1913年的指数为10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18年
②列强忙于一战,暂 时放松经济侵略(主要)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货都被烧了、 材料5:清华大学学生抵制并烧毁日货 被抵制了,那我 们用什么呢?
②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经济侵略(主要)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2)特点
(2)特点
①时间:
②分布:
③工业体系: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④地位:
纺织业
面粉业Βιβλιοθήκη 一、黄金时期(1912-1937) 1、短暂春天(1912-1919) (1)原因 (2)特点
①时间:短 ②分布:沿 海 ③工业体系:轻重失衡 ④地位:从属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1938
=
= = =
=
人民生活 极其艰难
1939
1943 人们不得不携带大 捆大捆的钱前往抢 购日用品…… 1945 1948

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一、夹缝产生1、时间:2、原因:①②③3、特点:①②4、影响:促进、、二、初步发展1、时间:2、原因:年代客观条件:(1)欧洲列强加紧向中国,进一步瓦解中国的。

直接原因:(2)清政府放宽了对的限制。

主要原因:(3)资本家的热潮掀起(4)群众运动3、代表人物:、、、等,数量增加,向内地扩展。

业发展尤为迅速,三、短暂春天1、时间:2、原因:(1)外因: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3)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倡导使用。

(4)群众斗争3、概括:工业等;南张北周、荣氏兄弟4、影响:运动;壮大四、迅速萧条1、原因:后,欧洲列强,加紧了对华的和。

2、启示:在的近代中国,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前提.五、较快发展1、时间:2、原因:①全国基本②“运动”的推动,政策3、概括:4、影响:为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六、沉重打击1、时间:2、原因:①的侵略;②排挤;七、陷入绝境1、时间:2、原因:①;②经济掠夺(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③压榨;④苛捐杂税, 。

八、获得新生1、时间:2、原因:①合理调整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③成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利因素:(1)列强经济侵略的客观作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政府的政策鼓励。

(3)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抵制洋货、提倡国货)(4)实业家自强不息爱国精神。

不利因素:(1)“双半”社会,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迫和束缚。

(2)政局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3)缺乏与西方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竞争力(4)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地位:作用: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1、促进近代化 2、推动进程3、促进解放4、促进变迁始终未占主导地位难以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900 2040 606080 95近代经济结构示意图40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产生时间:19世纪70年代原因:外贸企业的影响和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影响:对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一定的作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促使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二、初步发展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因: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掀起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列强的经济侵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影响: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和崩溃三、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时间:一战期间(1914—1919)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影响: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四、快速发展时间:1927—1936原因:中国基本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列强忙于治理本国危机,无暇理华影响: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五、沉重打击时间:1937—1945原因:日本侵华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压榨六、日益萎缩时间:1945—1949(三年解放战争期间)原因:美国经济侵略加剧;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对民族工业进行渗透;国民政府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话膨胀;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工厂纷纷倒闭七、重生及消失时间及原因:1949—1952,合理调整工商业1953—1956,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1、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下产生2、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未形成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3、分布不合理,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4、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缓慢,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它们5、与外国资本经济、本国封建自然经济相比较,仍居于弱势地位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应全面发展工业部门,形成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布局要合理,不能忽视中西部的经济发展。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民 迅速萧条 族 短暂的春天 1936年 日益萎缩 工 1919年 曲 业 初步发展 折 发 发 1912年 展 展 产生 水 1927年 1895年 1949年 显著发展 平 19C70年代前后
时间
1、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是
A.自然经济的抵制 B.封建统治的阻碍 C.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官僚资本的压迫
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
(2)根据材料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
最大因素是什么?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
四、沉重打击(1937-1945)
日本全面侵华 原因:
五、日益萎缩(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致命打击) 三座 官僚资本主义 大山 封建主义
日军放火焚烧中国 的招商局
日本将掠夺的大量物 资,源源不断地运往 国内
C
2、鸦片战争前,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是 A.自然经济 B.自然经济和中国的资本主义 C.中国的资本主义 D.外国的资本主义
A
3、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春天短暂的原因:一战结束, 列强卷土重来
三、显著发展(1927-1936) 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统一货币,实
行关税自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铁厂积货如山, 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 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为什么一战后中国会出现“积货如山”、“大
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
第11课
民 族 工 业 的 曲 折 发 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国民政府统治前十 年 (发展较快) (1)全国基本统一 (2)国民政府推行 有利的经济政策
法币
法币,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 1935年11月4日,规定以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 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 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 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 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 取代银本位的银圆。1948 年8月19日被金圆券替代。
= = =
1943
= 思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 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1945 =
1948
=
大米0.00000000185两
官僚资本
1936年以后,近现代历史文 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 是指中国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 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 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 力量,通过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 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四大家 族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和战时经 济统制手段大发横财,进而控制 了国家经济命脉。
1912-1928
1928-1949
一、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1912年-1919年) 1.原因
(1)民国政府倡导使 用国货,鼓励实业 (2)反帝爱国运动的 推动,实业救国 (3)欧洲列强暂时放 松对华经济侵略 (主要原因)
材料:1914-1922年8年间,荣氏 材料三: 英法德等国对华资本和 面粉系统发展为 12个厂,占当时 商品输出量 1918年同 1913 年相比 全国面粉总产量的 29 %,荣氏企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清华大学学生抵 业已稳操“面粉大王” ﹑“棉纱 材料一:“奖励和保护工商业, 制并烧毁日货 大王”的桂冠。可是,好景不长。 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 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 100 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废 90 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 80 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卷土重来。荣氏企业的产销在下 70 年 降,从盈余转为亏损。 60 的 —— 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50 指 40 思考: 20世纪初的20年间荣氏企业 数 30 为 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0年代后, 20 荣氏企业怎么会走下坡路呢?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考点名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工业: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

中国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造船业是中国最早的民族工业,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历史。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1.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本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而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中国人向西方人学习相结合的产物。

2.发展不均衡;(后天畸形)(1)地域:集中于沿海地区;(列强的侵略,自然经济解体早,交通方便,洋务企业多集中于此。

)(2)部门: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a.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投资;b.资金周转慢,产出时间长,不愿投资;c.更重要的是,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矿产,无法投资。

)3.地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小。

(在近代中国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主体)4.前途:深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和压迫,发展艰难。

(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中夹缝中艰难发展)5.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6.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的特征和表现:1、特征: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就决定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必然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

2、表现:(1)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发展是比较缓慢和艰难;(2)发展不平衡,集中于轻工业和沿海地区;3.受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整体水平落后。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及形成原因: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原因:第一个阶段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2.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征时间原因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特征时间原因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原因、代表 人物 1、特点: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集中发展轻工
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2、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3、代表人物——张謇 ﹝1﹞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2﹞创办大生纱厂等民族工业 考点二民国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时间、变化表现)
“物竞天择 4、都向西方学 适者生存” 习等。
考点四、近代教育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 2、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 3、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建立新式教育体制 4、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补充: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1、文学巨匠鲁迅 2、美术大师徐悲鸿 3、人民音乐家聂耳《义勇军进 行曲》和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渔光曲》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上海《申报》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是 189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
4、郭沫若的历史话剧《屈原》
反映抗战 作品
姓名:张謇(ji ǎn) 身份:状元实业家
生平事迹: 提出“实业 救国”的口号并回乡创 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 列企业,又把挣来用
于兴办文化教育机构。 结果:最后被吞并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淞沪铁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补充近代交通通讯的变化和文化生活的变迁
考点三近代科技
梳理归纳
名称 人 物
著作
主要思想 或成就
相同品质
科学 技术
詹天佑 侯德榜 《制
设计修建 京张铁路
碱》
“侯氏制 碱法”
1、崇高的爱国 品质;2、强烈 的创新意识;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了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和特点。

【温故互查】
洋务运动的评价。

【知识链接】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16岁中秀才,32岁中举人,41岁中状
元。

考中状元后,他没有去当官,而是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兴建学校,还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博物院。

1899年建成大生纱厂,后形成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曾担任民国初年的实业部长和农商总长等职,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

【动动脑筋,做一做】
1.阅读课本P115“民族工业的兴起”板块,思考:民族工业兴起的时间、表现(代表性企业)、产生地点及部门?
【合作交流,议一议】 一、发展历程
我们以“艰难破茧”、“初步发展”、“黄金时期”、“无奈凋零”来形容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破茧”]
材料一:1866年,广东中山人方举赞和同乡孙英德在上海开设“发昌号”,三开间门面,为发昌五金店,店后是厂房。

初,专为虹口老船坞锻铸轮船零件,而承接的主要是外资船厂和来华暂泊的货轮的修理,获利颇丰。

材料二:1878年轮船招商局会办朱其昂在天津开了一家牌号“贻来牟”的机器磨坊,是为天津第一家近代化私人面粉工厂,其实真正使用机器的部分只是由蒸汽机代替了驴马牲口来推磨,但仅仅这一个改变就让朱其昂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原因。

[“初步发展”]
材料三: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2.材料反映了张謇的什么主张?他是如何践行这一主张的?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謇投资实业的其他有利条件?
4.结合课本“张謇的创业活动”板块,思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精神?
[“黄金时期”]
材料四:1912年辛亥革命的爆发, 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锐减。

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不遗余力。

他还独出心裁使用促销手段。

材料五: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

材料六:1914—1922年8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申新纺织系统陆续增加了五个纱厂。

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5.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1912年以后,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无奈凋零”] 材料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6.根据材料回答为什么一战后不久中国会出现“铁厂积货如山”、“(纱厂)大多无利”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的现象?
7.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八:1927年至1931年间,荣家企业已在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创办面粉工厂和棉纺织工厂21个。

尤其在1932年,荣家企业的日产面粉能力达10万包,这一数字约占当时除东北地区之外的全国民族面粉工业总生产能力的1/3;同时拥有52万余枚纱锭和5300多台布机,分别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设备总数的1/5和1/4以上。

8.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荣氏企业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快速壮大的因素?
材料九:荣家的工厂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损失巨大,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废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2/5的粉磨被破坏。

幸存下来的大都被日军 “军管”劫夺。

9.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集团在这一时期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

材料十:抗战结束后,到1949年,荣氏企业面临着重重困难,不仅资金紧张,原料也供应不足。

荣氏集团很多企业不得不被迫停产。

10.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本P118,概括这一时期荣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
………○…………订…………○……在※※装※※订※※线※※内※※答※※题※※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依据上述图表并结合所学,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从发展趋势,地域分布,行业结构三方面总结)
【收获平台】
结合上述图表和本课所学,列出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知识框架(发展历程和特点)。

【赛一赛,谁最棒】
1.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最大阻力是( ) A .自然经济的抵制 B .封建统治的阻碍
C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 .人民的旧观念
2.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A 、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 、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 、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并创办大生纱厂的实业家是( ) A .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张骞 4.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鼎盛时代是指 ( )
A .19世纪初
B 20世纪初
C .19世纪末
D .20世纪末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原因是( )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
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人物是谁?如何评价他?
(2)1895年后,他在人生道路上有一次重要的转变,请你说一说
这个转变是什么?
(3)从他的人生道路的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答案第1页,总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