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害怕时教学提纲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当我害怕时》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当我害怕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主题活动·情感》的一篇课文,课文为《当我害怕时》。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孩子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害怕情境,以及他们应对害怕的方法。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童趣,旨在帮助孩子们正确面对恐惧,培养他们勇敢、自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正确的态度面对恐惧。
2. 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表达力和沟通能力。
3. 增进孩子们对生活的关注,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熟练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
难点:理解课文含义,学会正确面对恐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道具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关勇敢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恐惧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课文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孩子们朗读课文,边读边解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让孩子们理解课文内容。
随后,教师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在害怕时的应对方法。
3. 角色扮演(5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境,尝试用正确的方法应对恐惧。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帮助害怕的朋友?”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并提出建议。
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5.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分发画纸和彩笔,邀请孩子们画出自己在害怕时的样子,并写上相应的感受。
孩子们完成后,教师组织展示和分享。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课文《当我害怕时》2. 关键词语:恐惧、勇敢、应对方法3. 学习目标:正确面对恐惧,培养勇敢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课文内容,讨论如何在害怕时保持勇敢。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孩子们的掌握情况。
在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勇敢的小卫士、克服恐惧比赛等,以进一步提高孩子们面对恐惧的能力。
当我害怕时大班语言教案

当我害怕时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主人公面对害怕时的情绪变化和应对方式。
2. 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学会面对恐惧和困难。
3.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当我害怕时》:讲述主人公在遇到害怕的事物时,如何勇敢面对和克服的故事。
2.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害怕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3. 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幼儿学会在面对害怕时保持勇敢和坚强。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当我害怕时》。
2. 角色卡片: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3. 情感卡片:表示害怕、勇敢等情绪的卡片。
4. 教学素材:相关绘本、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害怕时的经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2. 故事讲解:通过课件展示,讲述故事《当我害怕时》,让幼儿了解主人公在面对害怕时的情绪变化和应对方式。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在害怕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学会在面对害怕时保持勇敢和坚强。
5.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品质。
五、作业: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自己在害怕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2.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下一次面对害怕时的经历,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
3. 家长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参加勇敢挑战活动,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表达能力,观察他们能否勇敢地分享自己的经历。
3. 评估幼儿在情景模拟活动中的表现,检验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应对害怕的情绪。
4.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面对害怕时的表现和变化。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勇敢小卫士”评选活动,鼓励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勇敢面对困难。
2. 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勇敢挑战,共同培养幼儿的勇敢品质。
中班语言当我害怕时教案

中班语言当我害怕时教案中班语言当我害怕时教案(精选11篇)中班语言当我害怕时教案1活动目标:1、懂得害怕是人的一种正常反应,能够积极尝试寻找解决害怕的办法。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与表述。
3、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4、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ppt课件、纸、记号笔、绘本《当我害怕时》活动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1、围绕"害怕"进行讨论:你害怕过吗?遇到什么事会害怕?2、害怕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怎么想?怎么做)二、现场采访,尝试记录1、小朋友会害怕,你觉得大人会害怕吗?(爸爸妈妈老师)2、鼓励幼儿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师交流,询问她们是否有害怕的时候,并尝试记录。
3、交流:大人们会害怕吗?什么时候会害怕?4、介绍调查结果:——共同交流,调查的人害怕什么?第一个老师害怕什么,第二个老师又害怕什么——你害怕的时候会怎么样?幼儿:哭、躲藏、躲在床底下三、寻找解决害怕的方法1、害怕的时候,有些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我们勇敢一些,让害怕变的很小很小?(你会有什么好办法)?2、观察课件,帮助幼儿归纳与梳理。
教学反思: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
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中班语言当我害怕时教案2活动目标:1、能进入意境,感受诗歌所表现的内容。
2、学习诗歌,能迁移已有生活经验表达喜欢。
3、愿意用动作、语言等进行大胆表现,体会表现乐趣。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6、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7、通过讨论、猜测等多种方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活动准备:每句一个背景挂图,翻跟头的卡片,荡秋千的卡片,蚂蚁搬家的卡片,朵朵小水花的卡片,小点心的卡片,牵爸爸的大手的卡片,配音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当我害怕时》教案

幼儿园大班社会《当我害怕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在面对害怕时的情绪反应,培养幼儿面对恐惧的勇气和信心。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害怕情绪,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寻求帮助,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
4. 通过活动,让幼儿明白害怕是正常的情绪,学会面对和处理害怕的情绪。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害怕情绪,学会表达和处理害怕情绪。
2. 培养幼儿面对恐惧的勇气和信心。
3. 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害怕情绪。
2. 引导幼儿学会寻求帮助。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书《当我害怕时》,相关图片,害怕情绪表情卡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当我害怕时》,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主人公在面对害怕时的情绪和表现。
2.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害怕时的情绪和表现,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景模拟: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拟害怕时的情绪和行为,引导幼儿学会面对和处理害怕情绪。
4. 情绪卡片游戏:教师出示害怕情绪表情卡片,让幼儿识别并表达相应的情绪。
5. 寻求帮助:教师引导幼儿学会在害怕时寻求帮助,如找朋友、老师或家长等。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次害怕的经历,并一起讨论如何应对。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害怕情境,让幼儿学会应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害怕情绪的认识和表达。
2. 关注幼儿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评估他们面对和处理害怕情绪的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对害怕情绪的情况。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根据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反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3. 根据教学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幼儿的需求。
大班绘本《当我害怕时》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大班绘本《当我害怕时》教学设计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绘本《当我害怕时》,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情感与态度”以及第六节“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学会表达和调节害怕的情绪,培养幼儿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2. 培养幼儿在遇到害怕的事物时,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我调节,增强勇气和自信。
3. 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表达和调节害怕情绪。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害怕是正常的,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当我害怕时》、教学挂图、情绪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2. 学具:彩笔、画纸、情绪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讲述一个关于害怕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人物的情绪变化,讨论害怕时的感受。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害怕的经历,让幼儿认识到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绘本《当我害怕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面对害怕的做法。
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表达和调节害怕情绪。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张情绪卡片,讨论卡片上的情绪,分享调节害怕情绪的方法。
创作环节:让幼儿用彩笔和画纸创作一幅表达自己害怕情绪的画作。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调节害怕情绪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当我害怕时2. 板书内容:害怕是正常的情绪反应表达和调节害怕情绪的方法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笔画出自己害怕的事物,并写下一句安慰自己的话。
2. 答案示例:画一个黑暗的房间,写下“不要害怕,黑暗只是暂时的,勇敢面对就能找到光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让幼儿认识到害怕是正常的,是否学会表达和调节害怕情绪。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当我害怕时》教案(1)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当我害怕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表达与交流》,详细内容为《当我害怕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敢于说出自己害怕的事物,并学会如何克服恐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害怕的事物;2. 培养幼儿克服恐惧的勇气和信心;3. 提高幼儿在集体中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害怕情感;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克服恐惧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幼儿可能害怕的事物,如黑暗、怪物等,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害怕的事物。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故事《当我害怕时》,让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害怕情感,并学会克服恐惧。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害怕的问题,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展示自己害怕的事物,并鼓励其他幼儿为其加油鼓劲。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害怕的事物,并讨论如何克服恐惧;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5. 创作环节(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画出自己害怕的事物,并标注出克服恐惧的方法;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相互欣赏、学习。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勇敢面对恐惧的重要性;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当我害怕时》2. 重点内容:害怕的事物表达害怕情感的方法克服恐惧的勇气和信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害怕的事物,并标注出克服恐惧的方法;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下在课堂上分享的害怕事物及克服方法。
2. 答案:依据幼儿个体差异,无统一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幼儿在表达害怕情感方面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
《当我害怕时》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

《当我害怕时》幼儿园大班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当我害怕时》。
具体内容包括:1. 认知章节:了解害怕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2. 情感章节:培养幼儿面对恐惧的勇气和自信,懂得关爱他人。
3. 技能章节:掌握克服害怕的方法,学会自我安慰。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到害怕是正常的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2. 培养幼儿面对恐惧的勇气和自信,懂得关爱同伴。
3. 掌握克服害怕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安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害怕是正常的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害怕情绪。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面对恐惧的勇气和自信,掌握克服害怕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书、情景剧道具。
2. 学具:彩笔、画纸、心情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故事角色,演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害怕情景,引导幼儿关注害怕情绪。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和故事书,生动讲述故事《当我害怕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面对害怕的情绪变化和应对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与害怕情绪相关的问题,如:“故事里的小兔为什么会害怕?它是怎么克服害怕的?”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心情卡片,让幼儿画出自己害怕时的情绪,并与同伴分享。
6. 情景剧表演(15分钟)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幼儿将所学方法运用到实际情景中,培养幼儿面对害怕的勇气和自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当我害怕时》2. 内容:害怕是正常的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害怕情绪面对恐惧的勇气和自信克服害怕的方法:深呼吸、勇敢面对、寻求帮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害怕时的情绪,并写出克服害怕的方法。
2. 答案示例:画出害怕的表情,旁边写上“深呼吸、勇敢面对、寻求帮助”等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害怕情绪的认知和应对方法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大班语言《当我害怕的时候》教案

大班语言《当我害怕的时候》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能够表达自己害怕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通过图片或场景描述故事情节。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面对害怕时的应对方法。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能够理解他人的害怕感受。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故事名为《当我害怕的时候》,讲述了一个小动物在夜晚感到害怕,并通过寻找妈妈和其他朋友的帮助来应对害怕的故事。
2.2 教学资源:故事绘本《当我害怕的时候》图片或场景卡片记录表或画笔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谈话,询问他们是否曾经感到害怕,并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3.2 故事分享:朗读故事《当我害怕的时候》,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在故事分享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3 观察与讨论:展示图片或场景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故事中的情节。
与幼儿讨论故事中小动物是如何应对害怕的,并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应对害怕的方法。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体验和表达害怕时的情感。
4.2 故事续编:让幼儿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小动物,当遇到害怕的情况时,他们会选择怎样的方法来应对?让幼儿用绘画或记录表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幼儿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中的参与程度,倾听和表达能力。
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5.2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幼儿在讨论中的情绪表现,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评价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同理心。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环境创设:准备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区域,布置温馨的灯光和柔软的坐垫。
在教室内张贴故事相关的海报或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6.2 材料准备:准备故事绘本《当我害怕的时候》若干本,确保每个幼儿都能有自己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