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镜头的MTF值及其对市场流行镜头的实际指导意义
镜头的主要参数及对成像质量有什么影响?

镜头的主要参数及对成像质量有什么影响?中国网络摄像机专业网(内参资料)镜头分不同类型,但即使对于同一类型的镜头,其成像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材质、加工精度和镜片结构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同时也导致不同档次的镜头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的巨大差异。
比较著名的如四片三组式天塞镜头、六片四组式双高斯镜头。
对于镜头设计及生产厂家,一般用光学传递函数OTF(Optical Transfer Function)来综合评价镜头成像质量,光学系统传递的是亮度沿空间分布的信息,光学系统在传递被摄景物信息时,被传递之各空间频率的正弦波信号,其调制度和位相在成实际像时的变化,均为空间频率的函数,此函数称为光学传递函数。
OTF一般由调制传递函数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与位相传递函数PTF(Phase Transfer Function )两部分组成。
像差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方面,常见的像差有如下六种:·球差:由主轴上某一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若原光束不同孔径角的各光线,不能交于主轴上的同一位置,以至在主轴上的理想像平面处,形成一弥散光斑(俗称模糊圈),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球差。
·慧差: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若在理想像平面处不能结成清晰点,而是结成拖着明亮尾巴的慧星形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慧差。
·像散:由位于主轴外的某一轴外物点,向光学系统发出的斜射单色圆锥形光束,经该光学系列折射后,不能结成一个清晰像点,而只能结成一弥散光斑,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像散。
·场曲:垂直于主轴的平面物体经光学系统所结成的清晰影像,若不在一垂直于主轴的像平面内,而在一以主轴为对称的弯曲表面上,即最佳像面为一曲面,则此光学系统的成像误差称为场曲。
当调焦至画面中央处的影像清晰时,画面四周的影像模糊;而当调焦至画面四周处的影像清晰时,画面中央处的影像又开始模糊。
镜头性能表MTF浅显叙述

用浅显的说词让你看懂所谓的镜头性能表"MTF"正文开始这次说的是看镜头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参数曲线MTF他是模量传导函数的简称可以用十分直观的方式来表示一个镜头的反差以及分辨率这些性能我们在一些镜头厂商的官网上经常可以看见这种MTF标示图一般它以这样的XY轴的网格形式出现如下图那么他们分别代表什么意义呢? 不需要显摆和故作高深的解释看下图我们知道一般来说镜头的镜片是正圆形的这个表格的X轴就代表了镜头的圆心->半径Y轴则表示了分数指标(1为满分越高越好)也就是说通过XY轴的定位你可以轻易读出在镜头半径某处的该区域表现出的分数指标(小学数学难度)既然我说过分数越高就越好那么显而易见最理想最牛逼最完美的镜头的表现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这是现实完美是可以无限接警但又遥不可及的出于设计冶炼提纯加工组装各环节之间的极细小误差的累积最终的成品镜头是不可能达到如此素质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降低标准让数值这样呢?呵呵这也很困难原因也是同样的设计冶炼提纯加工组装各环节之间的极细小误差的累积从圆心一直到边缘的素质不可能是完美均一的一般来说边缘的数值肯定是略低于或者大大低于圆心以及靠近圆心区域的数值也就是说从圆心出发向着边缘数值一般来说是逐渐下降的如图这时有人会说我在官网上看到的MTF 可不止一条线啊确实官网上的MTF表格会有多道曲线有实线也有曲线那么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呢?我刚才说过镜片一般是正圆形的是正圆形的也就意味着它有半径如图在官方检测机构测量镜头的反差与解析度性能时通常会使用黑白线对来进行测试如下图取一个水平线半径R垂直于半径的称为子午曲线(简称M)平行于半径的称为弧矢曲线(简称S)粗俗地理解为横线竖线也可以通过对纯竖线/纯横线的拍摄检测得出数值在MTF表格中一般来说M为虚线S为实线也就是说通过MTF表格的XY轴可以读出该镜头对于M线以及S线在特定位置的拍摄性能如下图这算是素质很不错的镜头可以看到曲线相对平坦从圆心到边缘衰减较为缓慢作为对比这是一个低价劣质镜头可以看出和上上图的明显差异吧衰减快且数值较低这时候基友们可以大致理解含义了吧然后我们继续下一步在镜头的反差与解像度测试里不止会测试一种密度的S/M线对而是测试两次分别是低密度线对的S/M线性能测试(10线对/mm 数值表现出该镜头的反差素质)和高密度S/M线性能测试(30线对/mm密度数值表现出该镜头的解析度素质)如下图(红色线表示低密度线对)(蓝色表示高密度线对)那么同样在MTF表格里表示为了显示区别官方就是用了不同颜色表示(红蓝或绿蓝等) 低密度S/M线一种颜色(红)高密度S/M线另一种颜色(蓝)如下图最为对比低价劣质镜头的参数这下我相信很多朋友应该开始清除MTF表格表达的含义了吧总的来说看MTF的图1.曲线尽量高这意味着分数高2.曲线的衰减尽量要缓慢这意味着成像均一性好3.实线虚线的贴合度尽量要高一些这意味着该镜头的描写性能优异且背景虚化能力好下面就是范例(来自Nikon官网的截图)提供大家对比参考(Nikon的MTF曲线为光圈全开时测得非该镜头最佳素质)最便宜的在产变焦镜头18-55可以看到中心解析度以及边缘解析度都还不错衰减也较为平缓但广角端(上图) 高密度线对的虚实线分离较大望远端(下图)画质会略有起色高密度线对的虚实线开始拉近但总体差异不大属于素质均衡的高性价比镜头然后就是作为对比的重磅炸弹~Nikon家顶级炮群中的两员大将有着空气切割机之称的200定焦以及看家炮300定焦可以看到即使全开光圈其数值依旧极高200定焦在最大光圈即展示了超犀利超恐怖的中心解析度且虚实线无论是高密度还是低密度线对都十分贴合虚化一级棒300定则无愧于看家大炮的称号全开光圈时无论中心还是边缘的画面解析度反差就已经达到超一流素质虚实线的贴合更如同热恋中的情人一般几乎交织在一起虚化水准想想就流口水------------------------------注:如何看一个镜头在APS幅面机器上的素质表现?其实很简单看下图由于APS幅面相比全副小只需要看我标注的绿色面积即可(0-15的半径区域)全贴完花了半天时间画的图和写的文案希望大家能喜欢*/-52。
(整理)浅说镜头的MTF值

浅说镜头的MTF值及其对市场流行镜头的实际指导意义作者:江少军镜头的MTF值在分析判断一个镜头的成像质量上的作用,已经被于琪林等人在不同的杂志报纸上给予了详尽的阐述。
但是,由于其图表复杂,每个镜头在不同光圈和不同焦距处都有一个曲线图,因此,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常感到无所适从。
不象对于分辨率指标那样,简单明了,一眼就可看出某镜头在中心分辨率是××线对/毫米,在边缘是××线对/毫米。
但是,分辨率数据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是不可比较的,并且所测结果的离散率很大。
因此就出现了“英国数据”、“美国大众摄影数据”、“德国测评”、中国的“钱元凯数据”、“于琪林数据”等,令读者眼花缭乱。
某一镜头在这个数据中表现非凡,位列前茅,而在另一个数据中则表现平平,评价一般,令欲购买者无所适从。
好在瑞典哈苏实验室从1991年开始,使用MTF专用测试设备,固定专职检验员,八年来已经测试了400多款35mm相机镜头,分别给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使用者和制造商提供了指导性数据。
浅谈MTF值的含义MTF值(模量传递函数)是对镜头的锐度,反差和分辨率进行综合评价的数值。
对于一个平面黑(白)色物体,它的线对频率是0。
此时,任何一个最简易的镜头都可以完整的体现出这一反差。
即MTF 值等于1。
而对于纯黑和纯白相间的线条(反差为100%)来说,随着线对频率的提高,通过镜头表现的反差就相应减少(反差小于100%)。
当线频达到一个很高的数值时(例如1000线对/毫米),则任何镜头也只能把它们记录成一片灰色。
这时镜头的MTF值就接近于0。
因此,MTF值是一个界于0到1之间的数值。
这个数值越大(越接近1),说明这个镜头还原真实的能力越强。
例如在35mm底片上,10线对/毫米的线对频率时,优质镜头的MTF值为95%左右,而业余镜头的MTF值也在90%左右,这样在普通5寸片上的差别就几乎看不出来。
而对于40线对/毫米的线频时,优质镜头的最高MTF值可达70%以上,而业余镜头此时的最高MTF值却只有40%左右。
画幅越大越好吗

画幅越大越好吗林诒洪研究不同画幅相机成像质量的方法图1是许多文章用来说明底片画幅大小对图片质量的影响依据。
按这些文章的观点,照相机一次曝光能记录的信息是与底片的面积成正比的。
我一直对此存在怀疑,首先我知道,相机镜头传递信息的能力与其在制造时的参数复杂度相关。
就是说如果只用了相同的镜片数,镜片表面的复杂程度相同(都是球面或具有同样可控参数数量的非球面),相对制造精度相同,可传递的信息量应该是差不多的,而在这方面,135和120相机并没有什么差别。
唯一的差别是当通过镜头的信息被记录在胶片上时,由于胶片对信息的承载密度有限,造成高密度的135镜头信息丢失得多一些,120镜头的信息丢失得少一些。
为此我们进行了“数字135大战传统图1 135与几种120底的面积之比120”的对比测试。
其间我发现在去掉后期制作的差异后,这两者在彩色负片(FUJI SUPERIA100)上记录的信息量差别是120比135多100%,而从面积上看,120比135多了168%。
可见不同规格的相机可记录的数据量并不是与画幅面积成正比增加的。
特别是在参考了90x120(4x5")和8x10"的片子后,更可以发现再加大面积后总信息量的增速递减的规律(图2)。
正当我准备根据这条曲线做一番信息量、用途、代价和画幅选择的分析时,一个新的观点打破了我的思维定式。
因为某杂志登了某人的一篇文章,其中引用了大量怡泓网站的数据却只字不提数据的来源,其文章的分析方法使我觉得似曾相识。
于是到怡泓网站查阅了江少军的一篇文章“浅说镜头的MTF值及其对市场流行镜头的实际指导意义”,果然是使用了与其相似的分析方法。
无论如何,两年后再炒此饭,总应该提一句别人在前面做过的工作才是。
不声不响,好像自己多么有首创精神。
在这篇文章的下面,恰好是江少军的译作“35mm,中画幅还是大画幅”,是由瑞典的拉尔斯. 捷尔伯格所著。
以前看过这篇文章,但好象不得要领。
解读单反相机镜头MTF图

解读单反相机镜头MTF图
解读单反相机镜头MTF图
在细节显示、解像力部分,目前做得的最好,而且同时是最多人采用的就是以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为基础的测试程序;MTF是使用反差对比的概念来检定镜头解像力,所谓的反差对比就是1mm的宽度中,正弦浓度变化反复有几次的意思(请想象空间频率如同海浪一样的波型变化);原本充足的反差可以很容易辨识出两条线来,而当空间频率加大时,也就是线条越紧密时,反差也逐渐缩小,终于反差衰减到全部变成灰色,再也分辨不出黑白条纹来,就表示镜头的解像力已到极限,因此,藉由拍摄MTF测试图,可以得到两种数据:对比和锐利度,而藉由计算线条密度和MTF之间的关系,大概会呈现MTF随着空间线条的.增加而减少的情形;通常MTF曲线的趋势,若斜率越大,代表镜头分辨率越糟,另外代表的意义是镜头所能表现的细节有限,而MTF的曲线所包围的区域越大,相对斜率也较小,镜头分辨率也越好,数字摄影技术会针对镜头的MTF曲线设计算法则,使影像的细节呈显出来。
MTF曲线代表的意义

MTF曲线代表的意义
MTF曲线代表的意义:
1. 任何线条都是越高越好,下降的趋势越慢越好。
2. 粗线的位置越高,说明该镜头的反差和对比越高。
3. 细线的位置越高,说明该镜头的锐利度越高。
4. 蓝线的位置越高,证明该镜头在全开光圈时表现越好。
5. 红线的位置越高,证明该镜头在光圈收缩到8的时候表现越好。
6. 红线如果和蓝线很接近,说明这支镜头表现很出色,只有比较少的镜头有这种表现。
7. 如果红线的位置都比较低,说明这支镜头相当差劲。
8. 0.6以下一般画面就很糟糕了,0.6-0.8画面还可以,0.8-0.9可以算良,0.9以上算非常优秀了,只有优秀镜头在适合的状态下才可能达到,但是具体的情况还是要看各位自己判断了。
9. 实线和虚线越接近,表示这支镜头的焦外成像越柔和自然,反之,差得越远,焦外成像就越差,差太多就会斑斑驳驳一块一块的很难看。
解读衡量镜头的权威指标—-—MTF曲线

如何解读衡量镜头的权威指标 MTF 曲线 MTF = 模量传递函数 MTF 测试是目前最精确和科学的镜头测试方法 .瑞典权威的 《摄影》杂志对它的解释是: "MTF 测试使用的是黑白逐渐过渡的线条标板 ,通过镜头进行投影 .被测量的结果是反差 的还原情况 .如果所得影像的反差和测试标板完全一样 , 其 MTF 值为 100%. 这是理想中 的最佳镜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如果反差为一半 ,则 MTF 值为 50%.0 值代表反差完全丧失 ,黑白线条被还原为单一的灰 色.; 当数值超过 80%(20lp/mm 下)则已极佳; 而数值低于 30%则即使在 4X6 英寸扩印片下影 像质量仍较差。
测试分径向和切向两种方向 .如果两者相差较大,说明镜头遭受较严重的像散 .较高的空 间频率值 (即 lp/mm 值,可理解为分辨率 )如 30lp/mm 与 20lp/mm 相比 , 其 MTF 值通常 较低。
注:这里的反差表现在画面中的表现相当于我们所说的 注:这里的反差表现在画面中的表现相当于我们所说的 明锐度 ”。
明锐度 ”。
如何解译 MTF 值:反差 /明锐度:5(或 10)lp/mm 的读数反映镜头的反差表现 画面中体现出来 !.即使微小的差别 (2.5% !)也能在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种最基本的 "锐度 ".一枚好的镜头在光圈收小后应该在 和切向同时高于 95% .低于 90%即表明镜头表现不佳 . 5lp/mm 下径向 一枚明锐度好而锐度差的镜头通常比明锐度差而锐度高的镜头看上去更锐利 和明锐度两项指标通常相辅相成 . !不过,锐度 锐度:10至 40(或更高 )lp/mm 表明一枚镜头的锐度 ——即再现细节的能力 镜头再现物体非常细微细节(如人像摄影中的头发丝)的能力 .此时即使 较大(如10%)也无法直接在画面中辨认出来.按照人眼的辨别力和 35mm 胶卷的片幅,如 果要得到质量非常理想的 7英寸的照片,镜头20lp/mm 下的MTF 值必须大于50%.而要想 在 16 英寸下仍有非常理想的画面质量 ,其 70lp/mm 下的 MTF 值竟须超过 63 %!几乎没有 镜头可以达到这样好的表现 !辨别好镜头的简易法则 (收小两档光圈 ):.40lp/mm 表明 MTF 值的差距5 15 16 20Dis tancc center Qtun)401 p/mm曲线(红色)须位于边缘>20%(图形右侧)中心>65%(图形左侧).20lp/mm曲线(紫色)须位于:边缘>45%中心>80%101 p/mm曲线(绿色)须十分接近5lp/mm曲线.5lp/mm曲线(蓝色)须于整个X轴上>95%以上的MTF曲线评价方法参考自德国的《彩色摄影》杂志.其它杂志或机构的评价标准可能会不同.根据MTF曲线对镜头作评价时还须考虑到镜头的不同种类,如对超广角镜头的边缘成像质量不能苛求。
有关MTF的深刻见解

再谈MTF值与镜头成像质量作者:佚名来源:综合汇编责任编辑:YT日期:2007年04月19日编者按:MTF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概念,为了让大家对之有更多的了解,我们搜集了另外一些资料,从另一个角度讲解有关知识。
关键字:MTF 曲线分辨率反差锐度模量传递函数空间频率 MTF 曲线分辨率反差锐度模量传递函数空间频率【按:上篇我们介绍了有关镜头MTF值方面的知识,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兴趣。
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模量传递函数)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概念,并非仅仅应用在光学领域,并不是特别容易理解,为了让大家对之有更多的了解,我们搜集了另外一些资料,从另一个角度讲解有关镜头的MTF值方面的知识。
】分辨率和反差是摄影镜头的两大重要指标分辨率(Resolution)又称分辨力、鉴别率、鉴别力、分析力、解像力和分辨本领,是指摄影镜头清晰地再现被摄景物纤微细节的能力。
显然分辨率越高的镜头,所拍摄的影像越清晰细腻。
它的单位是“线对/毫米”。
它的优点是可以量化,用数据表示,使结果更直观、更科学、更严密。
反差(Acutance)又称鲜锐度、明锐度,是摄影镜头鲜明地再现摄景物中间层次、暗部层次、低反差影纹细节、微弱亮度对比和微妙色彩变化的能力。
反差高的镜头,所成影像轮廓鲜明、边缘锐利、反差正常、层次丰富、纹理细腻、影调明朗、质感强烈、色彩过渡柔合、彩色还原真实、自然。
显然以上这些特性是优质摄影镜头不可缺少的素质,然而摄影镜头的反差,很难简单地用数据表示,也很难用普通的仪器测试出来,人们通常是只凭主观感觉,定性地进行评述。
佳能EF 85mm F1.2 L 实拍效果(EOS 5D)点击可看大图(图片来源:)分辨率和反差的综合表现,被称为清晰度(Clarity)。
很明显,分辨率和反差是全面评价一只摄影镜头成像质量的两大重要因素。
分辨率高而明锐低的镜头,所成影像轮廓不鲜明,边缘不锐利,反差灰暗、影调平淡,给人的视觉感受反而不清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花 缭 乱 。某 一 镜 头 在 这 个 数 据 中 表 现 非 凡 , 位 列 前
茅 , 而在 另 一 个数 据 中则 表 现 平 平 , 评 价 一 般 , 令 欹
购 买 者 无 所 适 从 。好 在 瑞 典 哈 苏 实 验 室 从 199 1年 开 始 , 使 用 M F 专 用 测 试 设 备 , 固 定 专 职 检 验 员 ,八 T 年 来 已经 测 试 了4 0 款 3 mm} 机 镜 头 , 分 别 给 出 了 0多 5 t  ̄
但 是 , 分 辨 率 数 据 在 不 同 的 实 验 条 件 下 是 不 可 比 较
的 , 并 且 所 测 结 果 的 离 散 率 很 大 。 因此 就 出 现 了 “ 英 国 数据 、 “ 国 大 众 摄 影数 据 ” 、 “ 国 测 评 ” 、 美 德 中 国 的 “ 元 凯 数 据 ” 、 “ 琪 林 数 据 等 , 夸 读 者 钱 于
来 。 对 于 分 辨 率 高 而 明 锐 度 低 的 镜 头 , 虽 然 能 把 一 个
浅谈M F 的含 义 T值
M T F值 ( 量 传 递 函 数 )是 对 镜 头 的 锐 度 , 反 模
黑 发 白肤 女 郎 的 眉 毛 ( 差 较 大 )拍 的 清 晰 可 辩 , 而 反
对于 一个德 国北部 ( 发 白皮 肤 )或 印度 灰 ( 发 棕 皮 黑
维普资讯
镜 头 的M F 值 在 分 析 判 断 一 个 镜 头 的 成 像 质 量 T 上 的 作 用 , 已 经 被 于 琪 林 等 人 在 不 同 的 杂 志 报 纸 上 给
差 和 分 辨 率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的 数 值 对 于 一 个 平 面 黑 ( )色 物 体 它 的 线 对 频 率 是 o 。 此 时 , 任 何 一 个 白 最 简 易 的 镜 头 都 可 以 完 整 的 体 现 出 这 一反 差 。 即 M TF值 等 于 l 而 对 于 纯 黑 和 纯 白 相 间 的 线 条 。 ( 差 反
图 中 给 出 了 Ca lZ is T※ 2 r es 8~8 /33 ~4 头 5 镜
BO lc on-p E e tr ubl h i s
维普资讯
分 别 在 2 mm 、 5 m m 和 8 i m . 距 段 , 分 别 对 最 大 光 8 0 5n  ̄
圈 和 光 圈 值 为 8 的 M TF值 线 图 。 每 个 图 上 有 三 对 曲 时
暗 苏 实 验 室 在 测 定 了各 镜 头 的 M F值 曲线 后 , T 制 定 了M F侧 重 平 均 值 的 计 算 方 法 .首 先 对 预 定 焦 T
距 , 分 别 对 镜 头 的I " f 时 的 M TF值 , 分 别 乘 以 o. 4和 8 4 和 o 6 的 侧 重 系 数 , 相 加 得 到 某 一 线 频 下 的 M TF值 , .
为l 00% ) 来 说 , 随 着 线 对 频 率 的 提 高 , 通 过 镜 头 表 现 的反 差 就 相 应 减 少 ( 差小于 l 反 00% ) 当线 频 达
到 一 个 很 高 的 数 值 时 ( 如 l 0 对 /毫 米 ) , 则 任 例 00 线 何 镜 头 也 只 能 把 它 们 记 录 成 一 片 灰 色 。 这 时 镜 头 的 M TF 就 接 近 于 0 因 此 , M TF 是 一 个 界 于 0 l 值 。 值 到 之
客 观 公 正 的评 价 , 为 使 用 者 和 制 造 商 提 供 了 指 导 性 数 据。
的 线 频 时 , 优 质 镜 头 的 最 高 MTF 可 达 7 %以 上, 而 值 0
业 余 镜 头 此 时 的 最 高 M TF值 却 只 有 4 %左 右 将 底 片 O
放 大 到 2 寸 时 , 被 摄 体 的细 节 表 现 差 别 就 充 分 豆 映 出 4
予 了详 尽 的 阐述 。 但 是 , 由于 其 图表 复 杂 ,每 个 镜 头 在 不 同光 圈 和 不 同 焦 距 处 都 有 一 个 曲 线 图, 因 此 , 对
于 一 般 读 者 而 言 常 感 到 无 所 适 从 不 象 对 于 分 辨 率 指 标 那 样 , 简 单 明 了 , 一 眼 就 可 看 出某 镜 头 在 中心 分 辨 率 是 x ×线 对 / 毫 米 , 在 边 缘 是 x x线 对 / 毫 米 。
肤 )的 女 郎 而 言 , 由于 体 现 不 出 来 反 差 , 其 眉 毛 也 只 能 是 模 糊 一 团 了 。 举 一 个 灰 发 女 郎 在 白 背 景 前 的 散 发
为 例 ( 定 反 差 为 04 假 .5): 通 过 优 质 镜 头 后 其 反 差 仍
然 为 04 7 %= . , 而 通 过 业 余 镜 头 后 反 差 则 降 .5 0 0 3 1 5
低 为 0 4 4 %=0 1 我 们 知 道 , 在 白纸 上 印刷 灰 .5 0 . 8 字 时 , 两 者 的 反 差 小 于 0. 况 此 时 的 发 丝 只 有 01 8的 反 差 昵 。
如 何 判 读镜 头 的M F T 值
间 的 数值 。这 个 数 值 越 大 ( 接 近 1 ) ,说 明 这 个 镜 越
头还 原 真 实 的 能 力 越 强 。例 如 在 3 m m底 片 上 , l 线 5 0 对 /毫 米 的 线 对 频 率 时 , 优 质 镜 头 的 M TF值 为 9 %左 5 右 , 而 业 余 镜 头 的 M TF值 也 在 9 %左 右 . 这 样 在 普 通 0 5 片 上 的 差 别 就 几 乎 看 不 出来 。 而对 于 4 线 对 / 米 寸 0 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