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附加题解析总复习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附加题解析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附加题解析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

第二单元:两位数乘一位【例1】猜猜每种水果各代表哪一个整十数°•0- X 3=1-0. )x6=3^.)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点是运用转化法把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成一位数乘一位数 进行分析。

从题目要求可知,每种水果各代表一个整十数,两个算式的右边都是 由一个数字和一个水果组成的,那么算式的右边就是一个三位数。

第一个算式中,一个整十数乘以3,得到一个三位数,并且这个三位数的百位上的数字是1,说明3与这个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字相乘得十几,并且这个十几的数的个位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字相同,2二代表的数是50, 几,回想乘法口诀, 题意要求,所以/代表的数字是60.回想3的乘法口诀,知道只有3X5=15,才符合要求,所以同理,第二个算式中,6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字相乘得三十 可知只有6X6的得数是三十儿,因此有60X6=360,符合解答:・=50 =60【例2】张爷爷是退休职匚,他回到老家,搭建了一个鸡棚,养起了家禽。

他养 T 21只小鸡,养的小鸭的只数比小鸡的4倍多4只,养的鹅的只数比小鸭的2 倍少3只,张爷爷家养了多少只鹅?0 r 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画示意图法解决“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多)几”的 问题。

如下图所示:用一段线段的长表示小鸡的只数,根据“小鸭的只数比小鸡 的4倍多4只”可画出表示小鸭只数的示意图,根据“鸠的只数比小鸭的2倍少 3只”可画出表示鹅只数的示意图,这三个示意图明确地表示出了题中的数量关 系。

21只多4只少3只鹅:I -------------------------1---------------------U------------------y ------------------小鸭的2倍根据示意图中的数量关系可知,小鸭的只数二小鸡只数X 4+4,鹅的只数二小鸭只数X2-3。

解答:小鸭的只数:21X4=84(只)84+4=88(只)鹅的只数:88X2=176 (只)176-3=173(只)答:张爷爷家养了173只鹅。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期末应用试题(全) 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期末应用试题(全) 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期末应用试题(全) 含答案解析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学校举办“小小才艺”绘画作品展览。

共有304幅作品参与展览,其中共有三个展区,分别为“地球家园”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

三个展区分别有多少幅作品?解析:“科技在身边”区:166幅;“地球家园”区:51幅;“神奇动物”区:87幅【分析】根据题意:“地球家园”区和“神奇动物”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地球家园”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神奇动物”区把138和253相加,它们的和去三个区共有的展品,就是“神奇动物”区有有多少幅作品;再根据“地球家园”区和“神奇动物”区共有138幅作品,可求出“地球家园”区有多少幅作品,同理求出“科技在身边”区有多少幅作品。

【详解】“神奇动物”区:138+253-304=391-304=87(幅)“地球家园”区:138-87=51(幅)“科技在身边”区:253-87=166(幅)答:“神奇动物”区有87幅作品,“地球家园”区有51幅作品,“科技在身边”区有166幅作品。

【点睛】解决本题要注意分析题意,得出“神奇动物”区有多少幅作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一种细菌,经过1分钟就由原来的1个变成3个。

经过3分钟这种细菌数量会变成多少个?解析:27个【详解】1×3=3(个)3×3=9(个)9×3=27(个)3.书店、超市和学校在解放街的一旁。

书店距学校370米,超市距学校260米。

书店距超市多少米?解析:110米或630米【分析】求书店距离超市的距离,需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中间;第二种是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同侧,据此解答。

【详解】(1)方法一:超市学校书店学校在超市和学校中间,此时书店距离超市370+260=630(米)(2)方法二:学校超市书店学校在书店和超市的一旁时,书店距离超市:370-260=110(米)答:书店距超市110米或630米。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含答案解析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笑笑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最近几天晚上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如下。

(单位:千米)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530649649773890(1)星期二与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相同,说明了什么?(2)星期四,笑笑的爸爸开车行驶了多少千米?(3)最近几天,笑笑的爸爸星期几开车行驶的里程最多?解析:(1)说明了笑笑的爸爸星期三没有出车。

(2)124千米(3)星期四【详解】(2)773-649=124(千米)(3)星期二:649−530=119(千米)星期三:649−649=0(千米)星期四:773-649=124(千米)星期五:890−773=117(千米)124>119>117>0 星期四行驶的里程最多2.(1)小猴有多少个气球?(2)如果小猴给小松鼠一个气球,那么小猴的气球数是小松鼠的多少倍?解析:(1)36个(2)7倍【详解】(1)9×4=36(个)(2)36-1=35(个)4+1=5(个)35÷5=73.马小虎计算40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丢了,算出的得数是4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解析:43-40=3 40+30=70【解析】【详解】略4.妈妈带980元钱去超市购物。

买食品花24元,买衣服花480元。

现在妈妈还剩多少元?方法一:先求(),再求()列式:答:方法二:先求(),再求()列式:答:解析:方法一:先求买食品和衣服一共花多少钱,再求还剩多少元;980-(24+480)=476(元)答:妈妈还剩476元。

方法二:先求买食品后还剩多少元,再求买完衣服还剩多少元。

980-24-480=476(元)答:妈妈还剩476元。

【详解】略5.小剧场共有500个座位.先算一下小剧场的座位够不够坐.如果够坐,空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坐,还差多少个座位?解析:够 5个【详解】248+247=495(个)495<500够坐500-495=5(个)6.小红家离学校有254米,她从家出发上学,走到168米时发现数学书忘了拿,又回家拿数学书,小红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多少米?解析:590米【详解】走了168米的路程时,发现数学书忘在家了,于是他又回家拿书,拿到书后再去学校,则一去一回又多走了两个168米,全程为254米,则这次小明上学一共走了254+168+168,据此计算即可解答。

完整版三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三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三年级小学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含答案解析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儿子今年6岁,爸爸今年30岁,几年后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年龄的4倍?解析:2年【分析】爸爸始终比儿子大2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的时候,把儿子的年龄看成1份,爸爸的年龄看成4份,3份对应24岁,求出此时儿子的年龄,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详解】()()-÷-30641=÷243=(岁)8-=(年)862答:2年后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年龄的4倍。

【点睛】两个人的年龄差不变,是求解年龄问题时最关键的一点,尤其是涉及到差倍问题的年龄问题。

2.奶奶和小红爬楼梯比赛,小红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当奶奶从一楼爬到六楼时,小红爬到几楼?解析:11楼【详解】6-1=5(层) 2×5+1=11(楼)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时,不小心把被减数个位的3抄成8,减数十位的5抄成2,算出来的得数是72。

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呢?解析:37【分析】假设:被减数的十位是方框,减数的个位是圆圈,根据题意列出算式,推算出方框和圆圈各代表多少,进而推算出正确的被减数和减数,从而得出正确的得数。

【详解】□8-2○=72,那么○=6,□=9,则正确的被减数是93,减数是56。

93-56=37答:正确的得数是37。

【点睛】准确找出被减数的十位和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弟弟有卡片27张,如果哥哥给弟弟13张他们就一样多,哥哥有多少张卡片?解析:53张【详解】27+13+13=53(张)答:哥哥有53张卡片。

5.丽丽家和亮亮家与学校在同一条街上,丽丽家距学校530米,亮亮家距学校460米,丽丽家距亮亮家有多少米?解析:990米或70米【详解】530+460=990 (米)或 530-460=70(米)6.图书馆、体育馆和小华家在中山大道的一旁。

小华家距图书馆450米,小华家距体育馆900米。

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数学常考应用 附答案

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数学常考应用 附答案

完整版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卷数学常考应用附答案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笑笑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最近几天晚上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如下。

(单位:千米)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530649649773890(1)星期二与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相同,说明了什么?(2)星期四,笑笑的爸爸开车行驶了多少千米?(3)最近几天,笑笑的爸爸星期几开车行驶的里程最多?解析:(1)说明了笑笑的爸爸星期三没有出车。

(2)124千米(3)星期四【详解】(2)773-649=124(千米)(3)星期二:649−530=119(千米)星期三:649−649=0(千米)星期四:773-649=124(千米)星期五:890−773=117(千米)124>119>117>0 星期四行驶的里程最多2.同学们布置庆六一文艺演出会场,需要搬8张桌子和16把椅子,若搬法如下图.那么一次搬完需要多少名同学?解析:24人【详解】搬椅子:16÷2=8(人)搬桌子:2×8=16(人)16+8=24(人)3.小红、小敏和邮局在人民路一旁,小红家离邮局360米,小敏家离邮局250米。

小红离小敏家有多远?解析:110米或610米【详解】当小红、小敏家位于邮局同一侧:360-250=110(米)当红、小敏家位于邮局两侧:360+250=610(米)答:小红离小敏家位于邮局同一侧时有110米,位于两侧时610米。

4.马小虎计算40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丢了,算出的得数是4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解析:43-40=3 40+30=70【解析】【详解】略5.从体育场到学校500米,从公园到学校有多少米?解析:1080米【详解】略6.下面是“北京——南京”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里程/千米北京——天津西137北京——济南497北京——徐州814北京——蚌埠979北京——南京1160(2)979-814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3)济南到蚌埠与天津西到徐州这两段铁路,哪段长?长多少千米?解析:(1)677千米;(2)徐州到蚌埠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3)天津西到徐州这段铁路长;195千米;【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北京到徐州的距离为814千米,北京到天津西的距离为137千米,所以天津西到徐州的距离是这二者的差值即可。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和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和答案解析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全册单元期末应用试题和答案解析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1.笑笑的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最近几天晚上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如下。

(单位:千米)(1)星期二与星期三里程表的读数相同,说明了什么?(2)星期四,笑笑的爸爸开车行驶了多少千米?(3)最近几天,笑笑的爸爸星期几开车行驶的里程最多?解析:(1)说明了笑笑的爸爸星期三没有出车。

(2)124千米(3)星期四【详解】(2)773-649=124(千米)(3)星期二:649−530=119(千米)星期三:649−649=0(千米)星期四:773-649=124(千米)星期五:890−773=117(千米)124>119>117>0 星期四行驶的里程最多2.丽丽准备买一些橡皮,她所带的钱买2盒还剩36元,买3盒还差12元,已知每盒装8块橡皮,你知道丽丽带了多少元钱吗?解析:132元【详解】36+12=48(元)48×2+36=132(元)3.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去2分米,剩下的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几分米?解析:6分米【详解】2米=20分米20-2=18(分米)18÷3=6(分米)答:每段长6分米。

4.有22名同学在公园游玩,游园面包车每辆限坐6人,游园小轿车每辆限坐4人。

怎样租车没有空座位?如果租一辆游园面包车6元,租一辆游园小轿车5元,哪个租车方案最省钱?解析:(1)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或者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

23元【分析】(1)面包车和小轿车的载客人数分别为6人和4人,可以只安排一种车,也可以两种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坐满。

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分别求出各方案花费的钱数,再进行比较解答。

【详解】(1)(2)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3×6+1×5=18+5=23(元)租1辆面包车和4辆小轿车:1×6+4×5=6+20=26(元)23<26答:租3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时总费用最少,为23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附加题解析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附加题解析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

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例1】婷婷早上起床时,看见镜子里钟面上的时刻是6时45分了,她以为快要迟到了,就急匆匆地背起书包快步跑到学校,看门的老大爷见了她说:“婷婷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早?”你知道婷婷实际起床是什么时刻吗?解析:从镜子里看到的钟面与实际钟面上的指针的方向正好相反,表示的时刻是不同的,但是两根针间的夹角大小是相同的。

如果从镜子里看到的时刻是6时45分,即不到7时,那么实际时刻就5时多,从镜子里看到的时刻是45分,即分针指着左边的9,那么实际就指着右边的3,合起来的实际时刻就是5时15分。

解答:婷婷实际起床是5时15分。

【例2】一只青蛙想从深6米的井底往上跳,每跳2米要用3秒,然后停3秒,你能帮青蛙算一算,从井底跳到井口需要多少长时间吗?解析:因为青蛙每跳一段距离就要停一段时间,可以用分段计时法来解决该问题。

这只青蛙每跳2米就要用3秒,再停3秒,也就是跳第一个2米总共要用6秒的时间,那么跳4米要用2×6=12秒,最后剩下6-4=2米,跳这个2米只需要3秒的时间就够了,不需要再算停的3秒了。

解答:3+3=6(秒) 6×2=12(秒) 12+3=15(秒)答:从井底跳到井口需要15秒。

【例3】6路公交车每8分钟发一次车。

早上5:35第一辆6路公交车从客运总站出发,到早上6:15为止,6路公交车从客运总站一共开出了多少辆?解析:要求到早上6:15为止,6路车总共开出了几辆,需要先算出早上5:35到6:15经过了多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每过一个8分钟,就开出一辆车,看看这段时间里有几个8分钟,就有几辆开出来。

根据分析的题意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5:35 5分钟 5分钟 6:15第一辆 +1 +1 ……这段时间内有几个8分钟就有几辆车解答:6:15-5:35=40(分钟) 40÷8=5(辆) 5+1=6(辆)答:从客运总站一共开出了6辆.【例4】25路公交车每15分钟循环发出一班车,李阿姨想乘7:25的那一班车到市人才中心办事,但是到达车站时已经是7:36了,她需要再等多少分钟才可以搭乘下一班25路车?解析:此题的考查点是“循环”发车。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附加题解析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附加题解析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

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例1】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图。

已知每步台阶宽4分米,高3分米。

你能算出这个楼梯侧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吗?解析:此题考查点是不规则图形的周长的求法,实际还是考查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可以把原图变化一下,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可以把每层台阶的宽度向上平移到和最上层台阶同样高的地方,把每层台阶的高度再向右平移到台阶的最右侧(如图2),这样原图就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原图和现在的长方形的周长是一样的,原楼梯侧面的周长就可以求出来了。

解答:(4×6+3×6)×2=84(分米)答:这个楼梯侧面的周长是84分米。

【例2】把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这个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解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如何根据题意来剪开正方形,在由大正方形剪成小正方形的过程中,正方形的边长数量有怎样的变化。

根据题意可以如下图所示,把这个大正方形剪成小正方形。

1010厘米即把正方形沿中线竖直方向剪一刀,周长和就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2个边长,再把正方形沿中线水平方向剪一刀,周长和又增加了2个边长,一共增加了2×2=4(个)边长,所以这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大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10×4=40(厘米)。

解答:10×(2×2)=40(厘米)。

答:这个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40厘米。

【例3】一块长方形的玻璃的周长是24厘米,把3块这样的长方形玻璃恰好可以拼成一块正方形的玻璃(如图),正方形玻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解析:此题的考查点实际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关键是找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

根据“把3块这样的长方形玻璃恰好可以拼成一块正方形的玻璃”可知,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长,也就是3个长方形宽的和,因此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

而长方形的周长已经知道是24厘米,可以求出长方形一组长与宽的和:24÷2=12(厘米),又知道长是宽的3倍,根据和倍关系求出长方形的宽和长,由此就能知道正方形的边长,把正方形的边长乘以4就能知道正方形的周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
【例1】一辆货车自重2600千克,车上装有3800千克的货物,现在要通过一座承重6吨的桥,安全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千克、吨。

关键是要求出货车和货物的质量之和是多少,再与桥的承重进行比较。

在计算过程
中要注意千克和吨的换算。

解答:货车及货物的总质量:2600+3800=6400(千克)
桥的承重:6吨=6000千克 6400>6000
货车及货物的总质量超过了桥的承重,不安全。

答:不安全
【例2】信佳水果超市从市场批发的香蕉是8元/千克,售价是12元/千克。

(1)今天超市一共卖出105千克香蕉,一共赚了多少钱?
(2)上周超市卖香蕉赚了924元,上周超市一共卖了多少千克香蕉?
(3)本周一、周二、周三一共卖了242千克香蕉,平均每天大约卖出多少千克香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两、三位数乘以(除以)一位数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认真分析题意,哪部分用乘法,哪部分用除法,哪些计算需要估算,哪些计算需要准确计算。

还要正确理解“赚了”的含义,本题中“赚了”是指售价减去批发价之后剩余的钱。

(1)先求出每千克香蕉赚了多少钱,再求105千克能赚多少钱。

(2)先求出每千克香蕉赚了多少钱,再求一共卖了多少千克香蕉。

(3)用估算解决,求出平均每天大约卖出多少千克香蕉。

解答:(1)12-8=4(元) 105×4=420(元)
(2)12-8=4(元) 924÷4=231(千克)
(3)242÷3≈80(千克)
答:(1)一共赚了420元钱。

(2)上周超市一共卖了231千克香蕉.
(3)平均每天大约卖出80千克香蕉.
【例3】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第一个问题是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把做衣服用去的和做床单用去的加起来就是一共用去的;第二个问题是同分母分数的减法,把这块布看作整体“1”,写成分子、分母是9的分数,再减去做
衣服用去的和做床单用去的,剩余的就是问题的答案。

解答: 1- 答:做衣服和做床单一共用去这块布的 ,还剩下。

【例4】下面是某书店一天的营业时间,你知道这个书店一天营业多少时间吗? 早上:8:00-晚上:6:10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求经过时间的长短。

可以把营业时间分成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
分别求出上午和下午营业多长时间,再把
两次的营业时间加起来就是一天的营业时间。

解答:12时-8时=4小时 4小时+6小时10分=10小时10分
答:这个书店一天营业10小时10分。

【例5】参观博物馆。

(1)叮叮想从家去博物馆怎么走?
(2)贝贝从自己的家去星星家怎么走,中间经过了几个地方?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方向的确定,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确定观察点。

要注意方向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位置发生变化时,观察点也发生变化。

解答:(1)叮叮从家出发向北走到华华家,再向西就可以走到博物馆。

(2)贝贝从家出发向南走到电话亭,再向东走到博物馆,再向南走到街心花园,再向西就可以再走到星星家,中间经过的地方有电话亭、博物馆、街心花园。

【例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关键是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花坛的周长和细绳的长有什么关系。

由题意可知,这根细绳正好能绕一个长方形花坛一周,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这个细绳的长,由“用这根细绳围一个正
一根细绳正好能绕一个
长方形花坛一周,这个
长方形花坛的长是22米,宽是8米。

如果用这根细绳围一个正方形花坛,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需要多少米?
方形花坛”可知,正方形的周长也就是这个细绳的长,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相等的,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就知道正方形的周长,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就可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解答:(22+8)×2=60(米) 60÷4=15(米)
答:这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需要15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