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科研

合集下载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与方法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取得成就,中医药科研同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但是中医药在实现现代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科研思路以及方法等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主要阐述了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

关键词: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科研设计科研思路与方法在科研设计占有重要作用,而科研设计是科学研究是否成功的关键。

同时科研的发展还需要各个学科以及先进的技术、方法的帮助。

本文主要对于中医药科研的思路以及方法进行了阐述。

1 科学研究的灵魂-创新性、科学性创新能够使科学成果新颖、引人注意,创新就是对于自然或者理论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的结论进行再次论证。

科研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内容科学性和表达科学性。

内容科学性是科研内容真实、先进可行;而表达科学性是论点要正确科学,论据要真实充分,严谨周密。

对于不同的研究人员创新性和科研型要去不同,对于中医药科研人员有下面几点要求:①要推动科学的创新,处理好创新以及继承之间的关系;②中医药的科研人员,在进行创新时候要注重临床实际,在临床实践中去捕捉新的灵感,发现规律,创立出科学性的创新学说;③提出的科学性的创新要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中医药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临床疗效,同时也是科研的目的,只有创新具有相应的临床疗效,才能够继续进行相关研究;④在进行研究时候需要将传统的研究方法同现代研究方法有效的结合,作为中医药研究不仅需要继承传统的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合理的运用现代的技术。

2 科学研究成功的前提-选题正确中医药科研的中心就是选题。

科研是否可以立项、是否可以获得成功,主要取决于选题是否切合实际、是否满足中医药发展的要求,是否具有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及是否具有可行性。

选题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①需求性原则:选择的题目的出发点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定要面向临床、生产和现代化,同时还要满足"统筹全局,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文章标题:科学研究对中医药发展的关键作用一、引言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中医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中医药行业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例如临床证据不足、标准化程度低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研究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1. 科学研究可以提供有效的临床证据,帮助中医药走向临床规范化。

中医药自古以来就以“辨证施治”为特点,疗效多基于临床经验。

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科学研究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临床试验结果,提供更为客观的临床证据,帮助中医药走向更规范、更科学的临床实践。

2. 科学研究可以促进中药品种的创新和开发。

通过对中药材的成分和药效进行科学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中药资源,并为中药的创新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中医药传统药物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三、科学研究对中医药发展的具体作用1. 科学研究为中医药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持。

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科学研究为中医药的提取、精炼、制剂和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 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与西医的结合。

通过科学研究,中医药的疗效和机制得到科学解释,有助于中医药与西医的结合,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四、总结与展望科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科学研究将为中医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新突破。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医药行业需要充分重视科学研究,加强对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力度,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的发展,让中医药造福更多的人群。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中医药的爱好者,我深知科学研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科学研究,中医药才能在现代社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并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我希望未来可以看到更多的科学研究成果应用到中医药领域,让中医药真正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造福全球人类。

浅谈中医药研究的误区

浅谈中医药研究的误区
它 原 因导 致 的咳 嗽 ? 可 以说 概 念 不 清 楚 ,怎 么 是一个模糊 概念 。高血压是个 症状还是一个病
能谈疗效 的确切性呢?故在咳嗽用药上 ,正是 也 没搞清 ,按理说 血压高应该 是果 而不是 因 。 民间流行 的一句俗话 “ 只能是听命碰 ,碰对 了 连 因果关 系都不讲 ,你说能研究 出什么来。我 吃药就效 ,没碰 上就该倒霉 ” 。 们经过多年 的研究 ,收集 了大量 资料 ,进行 了 对于这 个 问题 ,我 曾在上世 纪 9 O年 代就 系统研究 ,证明血压高不是 因而是果 。那 么血 向 国家负 责 药物 审批 的主 要负 责人 提 出 了意 压只能是一个临床表现 ,对高血压 的处理应该
不 清 ,选 题 不 准 ,方 法 不 当 。正 因 为 处 在 这 样 门外 。

种 思 维状 态 ,无 法 走 出 以 下 一 些 误 区。 病 与 证 研 究 的 误 区
前 面 谈 了 咳 嗽 的 问题 ,我 们 就 谈 研 究 治 咳 嗽 的药 物 ,现 在 对 于 治 疗 咳 嗽 的药 物 是 采 用 西
从 事 中 医药 研 究 者 要 认 真 思 事 。凡是 咳嗽 的病 人都知 道 ,只有 咽喉部 干 、 考 的问 题 。 中 医 药 研 究 应 走 痒 或 咽 喉 有痰 粘 不适 则 咳 ,或 是 一 般 气从 腹 部
什 么 路 .是 沿 用 西 医 的方 往 咽 喉 上 冲而 出 现 咳 。 从 解 剖 学 上 看 ,咽 喉 部 法 ,还是 走 自主创 新 之路 ? 是呼吸和消化二个 系统的共 同通道 ,到底是呼
医 的病名 而设计 的。例如现在临床 上常用的急
中 医药 的研 究 是从 证 去 找 因 ,还是 从 病 去 支糖浆 ,其组方 全部 是 中草药 ,它的功能是清

浅谈中医药科研

浅谈中医药科研


造些

中薹 利用麓力黼 舅游湎 非 常搜簟 且影 囊其 蛋量的因素很多 伪k蠢地 品疆 探收!事 }簟 加 工 炮 疆 奠 劐 工 瞢 崩 型 等)








中蔡 虞方 的成 份 十分 祓 鞋 髓成份 形 成 鲜 明 的封 比

-

舆 西 蔡 有效 单
逼 用研 究 西 檠罩 髓 有效 性 的 寅验 毅 卦 柬 谕 恙 中檠的有效 性 其方法 孕上 尚存 在 朦 重 的不 足


封 中羹蔓晶的 羹 量控 翻 佑I括奠 翔 盼 ■定 性 和 不 同批冀份组 盼 辱 胜 晨 薹残留量 重 佥■台量 等濉哽 球地 棍 毫非常高




保麓
超大 多救 中蘩囊 床研究都忽视封|Ir ■奠品 羹 置的 以致影●| I|■精果 的可俏度幂嘎龇
。 。
3
中臀 蕖 研 究 的 展 望
充份 信 心
特 曩性受髓
微 板 澍 控 寅跫 攥 犟 横 式

大部份 中臀工作者监不 顾意花大量 的畴同和 精 力去造行循恙 臀孕的研究 ,以现代概念去 恙寅中臀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檠物愿用 秸果测量 螽展模式
合成化合物 化黢分析 前瞻性

辨箍 治 ,三 因制宜是中臀酶床治瘵的精 髓 。逭倜原则要求根撩不 同的 自然社 舍和 心理 因素以及患者 的不同髓耍裂定不 同的 治法 ,逶择不 同的方檠 、穴位或 手法等 。 中臀酶床表现揭倜性化 突出、囊活性强 、
圜 内外 中臀 檠基 磁科 研 取得 了不少 劁 新的成果 ,整髓科研水平大大提高。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撰写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撰写

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撰写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撰写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中医药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视以及科技的发展,中医药的科研思路和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二、中医药科研思路1. 概述中医药研究的意义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医学领域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深入解析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中医药研究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如以整体观念为核心、重视个体差异和辨证施治等。

这些特点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挖掘和研究。

3. 探讨中医药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在进行中医药研究时,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和路径,结合传统理论和现代技术,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验证。

只有在严谨的科研思路指导下,中医药的研究成果才能够得到认可和应用。

三、项目申请书的撰写1. 项目背景与意义在撰写中医药项目申请书时,需要清晰准确地介绍项目的背景和意义,阐明该项目对于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引起评审人员的兴趣和关注。

2. 研究内容与方法项目申请书需详细陈述研究内容和方法,包括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计划、使用的技术和工具,以及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这有助于评审人员全面了解项目的可行性和科研价值。

3. 预期成果与影响项目申请书还应对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对中医药领域的影响进行描述和展望,以展现项目的研究意义和社会价值。

也需要指出项目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前景。

四、总结与展望中医药科研思路与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对于推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中医药研究的意义、特点和优势,以及项目申请书的撰写要点进行了探讨。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促进中医药领域的持续发展。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中医药领域的研究者,我深切认识到中医药的重要性和需求。

中医药 与科学的联系

中医药 与科学的联系

中医药与科学的联系
中医药与科学有以下几个联系点:
1. 经验总结与科学实证:中医药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包括诊断方法、治疗方
案等。

科学方法可以对中医药的经验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等手段验证中医药的
疗效和安全性。

2. 植物药物的分析与验证:中草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大量植物成分。

科学方
法可以对草药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并通过实验验证其药理作用和机制,为中草药的
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3. 整体观念与系统思维:中医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阴阳平衡、整体观念和系
统思维。

这与现代科学的生态学和系统生物学等领域有一定的契合点,可以融入中医药理论中。

4. 研究方法的借鉴:中医药的研究方法虽然与现代科学方法有所不同,但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也可以运用临床试验、实验室研究等方式进行研究。

同时,中医药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为其他领
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启示,例如通过综合、个体化等方法进行健康管理与诊疗。

总的来说,中医药与科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方法可以对中医药进行验证与优化,同时中
医药的理论与经验也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这种结合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关于中药新药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中药新药研究的几点看法

关于中药新药研究的几点看法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我国医药事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中药新药研究开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研究和开发中药新药已成为国内众多医药企业的未来立足之本和当今风险投资的热土。

现在美国颁发了《植物药新药研究指南》,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还委托我国起草国际植物药质量标准,这一方面说明植物药作为治疗药品开始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另一方面说明我国中药研究的水平和地位也逐步得到国际的认可。

中药新药研究开发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中药新药研究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是不利于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

这里就笔者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中医药理论在中药新药研究中的指导意义从很大程度上讲,中药新药研制是假中医药理论指导之名,行植物药或天然药物开发之实。

几乎所有的小药新药研究开发都声称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但主要的研究工作与中医药理论的结合不是很紧密,甚至是脱节的。

在中药新药研究指南或技术要求中,提取工艺、质量标准、药理试验、临床试验等实质性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都是参照甚至是沿用西医西药或国际天然要药物研究的模式和要求来制定的。

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一类、二类新药研究的指导意义是很难体现的。

如中药一类新药制剂实际上为单一化学成分(纯度要求90%以上),二类新药也是比较纯化的有效部位(可测成分达50%以上),对这一、二类新药的研制和应用,中医理论的指导和阐释是差强人意的。

非中医专业出身的新药研究人员对”中医药理论”一般比较陌生和发怵,有的干脆采取”规避”的方式,即不走”中药一类新药”,而按”化学药一类新药”研制申报。

多年来中药一类新药的研发极为缓慢,这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研究中,复方的优势和配伍关系常常难以得到有效的表达。

多数中药提取路线的制定和工艺条件的筛选,往往”惟有效成分论”。

这里所指的”有效成分”往往是单味药的与复方功效相同或相似的某些药效作用,如保肝药的复方药物,不管是君药还是臣药,不管是佐药还是使药,都是注重提取其中具有保肝降酶作用或与此作用直接关联的成分。

中医药科研的意义

中医药科研的意义

中医药科研的意义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阔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基础。

中医药科研的意义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中医药科研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拥有2500年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总结。

通过科研,可以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

其次,中医药科研对于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了古代医学学问的高度成就。

通过科研,可以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遗产。

第三,中医药科研对于创新中医药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疗效。

通过科研,可以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中医药产品,拓展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和保健领域的应用。

此外,中医药科研对于提升国家医药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作为我国特色医疗和科研领域之一,对于提高国家医疗水平、推动医药创新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中医药科研,可以提升我国在医药科研领域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最后,中医药科研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具有“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注重调理整体,维护健康平衡。

通过科研,可以推动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临床选择,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综上所述,中医药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包括丰富和完善中医药理论体系、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创新中医药产品、提升国家医药科研水平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需求等方面。

中医药科研的推动和发展,对于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和创新发展,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中医药科研应得到高度重视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香港衛生署管理和統籌研究計劃 ,由大學進行科研,結果由政府化 驗所驗證並作試行性檢驗。
性狀特徵 顯微鑒別 理化鑒別 薄層色譜鑒別 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
檢查:
重金屬、農藥殘留、霉 菌毒素、雜質、灰分、 水分
浸出物
指標成分含量
U.S.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NCCAM)
以現代醫學尺度來硬套中醫,則只能讓中醫放棄 其臨床特點和精髓,難為大多數傳統中醫接受。
目前的中醫臨床科研設計較難讓中、西醫兩種範 式都滿意和接受。
2中医药临床研究面临的一些挑战
設計方案:隨機、雙盲、對照 固定藥方 證型分組 安慰劑 病例數目 受試者的依從性 結果評價 西醫合作伙伴
辨證論治,三因制宜是中醫臨床治療的精髓。 這個原則要求根據不同的自然社會和心理因素 以及患者的不同體質製定不同的治法,選擇不 同的方藥﹑穴位或手法等。
中醫臨床表現為個性化突出﹑靈活性強﹑重複 性低的特點。
以現代醫學模式的臨床研究要求隨機﹑對照﹑盲 法和可重複。實驗設計方法上要盡量使其餘實驗 參數一致,以證明一個治療手段是否有效。
加速中醫藥研究成果向臨床實踐轉化,創 造實用價值,造福人群,同時為中醫藥研 究獲取更多的資助和注入新的動力。
三冬茶 – 從科研到市場
三冬茶以涼茶、泡茶袋、沖劑等型式作 藥理及臨床實驗顯示,三冬茶
為保健飲料上市。具有治療藥效的膠囊 對上呼吸道感染有抑制作用,
劑型正在研製中。
可用於感冒初起、喉痛聲瘖。
3中医药研究的展望
充份信心 滿懷希望 迎接未來
3.1 加強中醫藥循證研究,以現代科學技術手段 證明中醫藥的效用
· 循證醫學科研方法已經在主流醫學界內實施多
年,並得到世界範圍的認可。中醫藥界不能對此 醫學潮流視而不見。
· 循證科研方法在中醫藥研究中的運用能獲取高可
信度的有關療效評價的證據,有助提高中醫藥療 效,促進中醫藥臨床的整體發展。
中醫界和西醫界放開心懷,相互合作,分享其 人力、技術資源的優勢,使中醫循證醫學在較 短的時間內達到較高的水平,促進中醫學從經 驗醫學向循證醫學的過渡。
基於中西醫學在理論、本質、操作上,都存在 差異,因此在研究設計、數據收集、評核準則 上,都需要調整配合,不宜將現時西醫標準完 全套用於中醫研究。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CAM (ICRC)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in Chinese Medicine
To establish the pharmacological potential, safety, and preliminary therapeutic effect of a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in particula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an animal model. To conduct a pilot clinical trial on a Chinese medicinal prescription.
試驗中藥的質量標準和控制問題
中藥利用複方治療,其成份非常複雜,且影響其 質量的因素很多 (如產地﹑品種﹑採收季節﹑加 工炮製﹑製劑工藝﹑劑型等)。
對中藥製品的質量控制 (包括製劑的穩定性和不 同批號份組的一致性、農藥殘留量、重金屬含量 等)的要求也相應非常高。
絕大多數中藥臨床研究都忽視對實驗藥品質量的 保證,以致影響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重複性。
中醫界對循證醫學研究意識的滯後
基於中醫傳統的慣性,中醫界的發展一直以來都 是以臨床經驗、個人經驗、病例報道為基礎,且 以古人記載及專家經驗為最高標準。
中醫界不少人仍未意識到循證醫學對現代醫療實 踐的影響,中醫界普遍缺乏循證醫學的思想觀念 。
大部份中醫工作者並不願意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去進行循證醫學的研究,以現代概念去證實中醫 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醫循證研究人才不足和基礎設施薄弱
目前從事中醫藥臨床試驗的科研人員主要是臨床 醫生,需加強科研人員在實驗統計﹑實施﹑資料 收集和統計分析等方面的訓練。
現時國內中醫醫院的研科基礎設施,相對西醫醫 院來說,顯得比較薄弱。
很少有從事專門臨床研究的機構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or Clinical Trial Unit) 作中醫藥臨床研究 。
中西醫學的不同範式
醫學概念
診斷基礎 治療目標
臨床方式
藥物應用 結果測量 發展模式
中醫學
整體觀 和諧協調 強於預防 證候 多層次多靶點 宏觀調控 經驗 個體性診治 天然產物 臨床證狀 回顧性
西醫學
還原法 對抗治療 強於治療 疾病 特異性受體 微觀調控 實證 標準模式 合成化合物 化驗分析 前瞻性
中西醫不同範式對中醫藥科研的困擾
多學科合作
中醫學
臨床醫學
藥理學
植物學
化學
3.3加強培養中醫藥科研人才,營造中 醫藥科研文化的氛圍
加強現有中西醫臨床醫生對科研方法、流行病 學等方面的培訓,並鼓勵參與中醫藥研究。
對在校中醫學生開設臨床科研方法課程,為培 養未來臨床醫師的科研理念和質素打好基礎。
加強宣揚中醫藥科研成果,提高科研人員和學 生對中醫藥研究的興趣。
浅谈中医药科研
2020年7月19日星期日
中醫藥科研
基礎研究 Basic Science Research
– 多學科、跨學科研究
– 包括療效機理、藥物品質、品種繁植保育…等多方面
– 利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
臨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療效
– 循證醫學
應用研究 Applied Research
中醫藥研究的研討會議數目可觀。
國際上重視中醫藥的發展潛力,激起 研究熱潮。
100,147 7,971
1987 – 2007年間發表的 中醫藥研究論文
中醫藥研究的現狀 –憂
中醫藥的總體科研質量,無論在基 礎研究或臨床研究方面,與現代醫 藥仍存在很大差距。
– 中醫界對循證醫學研究意識的滯後 – 中西醫不同範式對中醫藥科研的困擾 – 中醫藥研究人才不足和基礎設施薄弱 – 中醫藥臨床研究的複雜性 – 試驗中藥的質量標準和控制問題
中醫藥臨床研究的複雜性
一般認為,中醫治病是通過多種有效成份對人體 多環節、多層次、多靶點的整合調節而起效。
中藥常用於治療一些複雜的慢性病。這些疾病多 具有多因素致病的特點。
中藥處方的成份十分複雜,與西藥有效單體成份 形成鮮明的對比。
運用研究西藥單體有效性的實驗設計來論證中藥 的有效性,其方法學上尚存在嚴重的不足。
3.2加強多學科合作,促進科研成果的快速 實現
· 科研專才通力合作,建立合作平台和模式,
體現跨學科合作精神。 · 應按步就班,先從基礎探研著手,不宜單盲
目追求科學前沿高新科技。
文獻資料
動植物學
多學科、跨學科合作研究
藥物學、藥理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化學、生化
分子生物學
臨床醫學
「香港中藥材標準」研究課題
經過研究工作,提供科學數據,用 以製定香港中藥材標準。
3.4爭取政策扶持,以及社會對中醫藥 發展的積極支持
由於中醫臨床研究尚處於初期,亟需國家或地區 有關部門政策上的支持。
集合國家或區內各級醫院對一些常見和嚴重危害 人民健康的病種進行大型多中心的中醫循證臨床 研究。
政府及有關團體加強資助中醫藥研究項目,提升 中醫藥學術水平。
3.5加速中醫藥研究成果向臨床應用的 轉化
– 研發產品 (藥品或保健品)
– 研發新技術 (如針灸及治療器材) – 研發支緩平台 (如文獻資料庫)
品質
安全 藥效
1 中医药研究的现状 - 喜
國內外中醫藥基礎科研取得了不少創 新的成果,整體科研水平大大提高。
在國內外科學雜誌上發表的有關中醫 藥的科研論文為數不少。
中醫藥研究的學者越來越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