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中国旅游地理概说61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三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1.互补性 • 2.替代性 • 3.可进入性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四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二)旅游流主要流向附近国家和地区,同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一 旅游行为 (一)旅游决策行为 • 1.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 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 • (二)旅游空间行为 •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完整版ppt课件
21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3)中国旅游区划; •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其中包
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线路设 计、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利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方法及意义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文献资料法 • 4.地理图表法 • 5.分类对比法 • 6.信息技术法
完整版ppt课件
17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通 过旅游景点和风俗习惯解释,使旅游者触摸到远古祖先的 足迹,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心理。 • 3.长白山传说与尝试参与心理
游客们往往由于传说的激发,产生一种积极尝试参与 当地各种民俗事项的心理愿望。 • 4.长白山传说与求知心理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 旅游地理概述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  旅游地理概述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旅游者的研究 旅游者的研究,包括旅游动机的产生与发展趋势的地理
因素,客源数量与流向的时空分布与发展预测等。 2.旅游资源的研究 旅游资源的研究,包括旅游资源的概念、形成、分类、
时空分布、调查与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观赏等。 3.旅游地的研究 旅游地的研究,包括旅游地的形成、吸引范围、分类和
Page 12
二、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文物古迹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游人过
多,其中部分游客文化修养不高,不认识文物古迹的珍 贵和不可替代性,盲目地手摸脚踏文物。在文物上题字 留名、坐卧在著名景物或文物上拍照等,都会不同程度 地造成文物的损伤和破坏。二是由于人多,环境污染严 重,对文物古迹形成各种腐蚀损坏或磨损。 7.对正常社会环境的冲击 一个旅游区旅游人口的剧增,除会发生各种污染和自然 环境破坏问题外,还会对正常的社会环境有所冲击,引 起当地交通运输紧张、住房拥挤、用水缺乏、副食品价 格飞涨、环境卫生恶化、传染疾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
密不可分。所谓人文环境(也称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 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意识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所创造的 地理景观,如农田、工厂、城市、乡村、道路、建筑等。 人文环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劳动的硕果。
Page 9
二、旅游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旅游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1.旅游活动加深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改造了原有
3.气候与旅游 气候是自然环境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深刻影响着自然
环境的其他各要素,在自然景观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 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生物与旅游 生物是自然环境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一个地区风 光特色的主要因素。
Page 8
一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05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CHAPTER
中国旅游地理发展趋势
旅游需求多样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呈现多样化趋 势,包括休闲度假、探险 体验、文化教育等。
旅游产品个性化
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产品将更加个性化 ,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 等。
旅游方式自由化
随着自由行的兴起,越来 越多的游客选择自由行的 方式出游,对旅游服务的 需求也更加个性化。
中国旅游地理
目录
CONTENTS
•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 中国旅游资源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地理环境与文化 • 中国旅游地理未来发展
01 中国旅游地理概述
CHAPTER
旅游地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的 地域影响以及旅游地的演化过程。
山等。
华东地区
01
02
03
04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著名 景点,是中国现代化大都市的
代表。
江苏省
以园林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为 主,如苏州园林、南京明孝陵
等。
浙江省
以山水风光和古镇古村为主, 如杭州西湖、乌镇等。
安徽省
以黄山等自然风光和徽派建筑 文化为主。
华南地区
广东省
以珠江夜游、广州塔等为主要特色,是中国 南方经济中心。
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等。这些古迹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历史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民族地区,了 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如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年等。

旅游地理第一PPT课件

旅游地理第一PPT课件

-
14
一、旅游资源
❖㈠概念: ❖旅㈡旅游旅游资游资源资源:源的一分特般类点认及为:,评凡价是能激发旅游 ❖❖者旅和㈢㈣的环游综地垄世世旅境业域合断界界游效所性性性旅主动 益利游要机 的用资旅, 现,源游对 象并旅 和由地--世游 事此国界者 物产家有 ,生遗吸 均经产引可济P力称、166,为社为旅会
1908年,斯塔特勒在美国纽约的步法罗建造了 第一座商业饭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飞 机和汽车的普及,使人们出游更加方便快捷,缩短 了旅行的时间距离,旅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旅 游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消费活动,甚至成了人们日常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13
第2节 旅游的空间分布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者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 ❖四、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
3
二、旅游业的Biblioteka 起与发展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众多云游 四方者向往的去处
-
4
二、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
狮 身 人 面 像
像高21米,长57米,耳朵就有2米长。除了前伸达15米的狮爪是用
b大a石c块k 镶砌外,整座像是在一块含有贝壳之类杂质的巨石上雕成。
面部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即国王)海夫拉的脸型。
游资易源损。性 可创新性
-
15
二、旅游者
❖(一)国际上的定义 1.国际旅游者 2.国内旅游者
❖(二)中国对游客的定义 1.游客 2.海外旅游者 3.海外一日游游客 4.国内旅游者 5.国内一日游游客
-
16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
旅游表现为客流和信息流在客源地和目的地之 间的流动,反映了一种特殊的区域关系。 1 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 2 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 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 目的区域。世界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地中海、 加勒比海、东南亚、肯尼亚、阿尔卑斯山等地。 3 交通连接:交通是联系客源地和旅游区的桥梁。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绪论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绪论
引例:我国早期旅游活动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黄帝就曾游过五 山;清明远足踏青、九九重阳登高,更 历来是民间惯常的旅游活动;魏晋南北 朝时期,文人雅士以观赏风景和怡情悦 性为主要目的的山水游蔚然成风,并由 此出现了“旅游”一词。
这说明我国的旅游源远流长,而且与地 理环境密不可分,绪论就是探讨旅游与 地理环境的关系。
■本章小结
旅游作为一种人类休闲性的空间地域活动,决定了其突 出的异地性、流动性及综合性的地理特征。旅游活动的 总体过程又是以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所 构成的旅游系统为支撑的,也由此决定了现代旅游活动 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 旅游业(旅游媒介)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与地理环境的 紧密联系。对现代旅游活动三要素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 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产生了旅游地理学这门新兴的应 用性、边缘性人文地理分支学科。而中国旅游地理则是 在旅游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体系统帅下,关于中国 旅游发展的实用区域旅游地理知识体系。中国旅游地理 作为中国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知识领 域,使学好这一系统知识成为提高旅游从业所需意识水 平与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0.2.2 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1)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资源、客源、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 、旅游开发的 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信息系统与旅游地图 等。
2)旅游地理学的主要任务
运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解 决与旅游有关的各种地理问题,尤其是要研究解 决如何使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规划与开 发中的系列问题。
区域旅游地理专著 东晋高僧法显著成规模空前的旅行巨著《佛国记》 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域取经,归国后著成内容丰富的
《大唐西域记》
0.3.2 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1)中国旅游地理环境 2)中国旅游资源地理 3)中国旅游客源与客流地理 4)中国旅游服务业地理 5)中国区域旅游开发 6)中国旅游区划 7)中国分区旅游地理

第1章 绪论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第1章 绪论 《 旅游地理学》PPT课件
第1章
1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2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4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1旅游的概念
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1.3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业务链接1-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近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 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 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 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 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 业国际化的实践,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属性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5 旅游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4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属性
1.4.2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图1-6 旅游地理学者转入旅游地理学前的专业背景来自1.1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1.1.2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1.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_绪论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_绪论课件


旅游系统
(据Leiper,转引自Boniface学习B交G流P&PT Cooper C P, 1987, p. 4)
11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1、闲暇、游憩和旅游
闲暇(leisure)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
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即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 消磨的时间。 游憩(recreation)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 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 泛,如家庭休闲(包括阅读、园艺、社交、看电视等);日 常休闲(如看戏、上餐馆、运动、看球赛等),也包括一日 游或旅游等。
学习交流PPT
9
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 学生异地读书 • 农民异地打工 • 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 三峡大移民 •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 外籍教师来农大任教 •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 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 •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学习交流PPT
10
一、旅游与地理的关系
闲暇时间
闲暇 游憩
工作时间
各种娱乐活动
家庭休闲:阅读、 日常休闲:看 一日游:游览
园艺、看电视社 戏剧、上餐馆、 观光、野餐等
交活动
观看比赛等
旅游:离开常住 地
家庭
本地
地理范围 市内、省内 国内 国际
商务旅行
学习交流PPT
14
三、旅游地理学的概念
“旅游现象是在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场合下发生的, 它同地理学科有最直接的联系,所以就由专门的地理学来研 究旅游,这种地理学就是年轻的旅游地理学。”
学习交流PPT
12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章课件

二、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一)自然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环境是地貌、水 文、气候、植物、动物等要 素组成的。
(四)环境质量背景
暂时摆脱严重污染的环境,到少 污染或无污染的地方去恢复健 康、增强体质,越来越成为人们 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
旅游者产生的地 理背景
(二)文化地理背景
文化地理环境是人类在利用自 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自然 环境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创造的, 也是激发旅游者产生的一个重要 的客观因素。
按1992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 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个大类,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 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求知、健身和购物六类。每一类又包括 众多基类。
(三)旅游资源的形成
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性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千 差万别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必然存在于—定的地 理环境之中,也可以说,丰富多彩、分市广泛且各具特色的 旅游资源源于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种类
1.按旅游资源本身的属性及成因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 (2)人文旅游资源 2.按旅游资源的市场特性和开发现状进行分类 (1)潜在旅游资源 (2)现实旅游资源 (3)人工旅游资源
3.按旅游资源的级别及管理分类 (1)国家级旅游资源 (2)省级旅游资源 (3)市(县)级旅游资源 4.按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分类
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所作出的总体部署以及规 划实施具体项目的技术方案和措施。
系统性
B
协调性 A
旅游资源开 发规划的特点
C 客观性
技术性 E
D 综合性
(二)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
1.现状分析 2.规划范围 3.规划依据和原则 4.旅游资源状况和评价 5.旅游规划开发方向及旅游项目创意 6.景区和功能区划分 7.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8.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9.交通规划 10.绿化规划 11.管理规划 12.效益分析 13.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4/5 15
第1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说
关键词:
旅游、旅游学、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2020/4/5 16
一、什么是旅游?
2020/4/5 17
■旅游的词源-1
古汉语中的“旅”和“游”都是分开独立使用 的。《易经》中专讲商客贾旅的一卦称之为 “旅”卦,表明自古“旅”就和经商联系在一 起,意思是在“在外”、“出行”。“游”, 古文亦写作“逰”,本义是“饰于旗帜上下垂 的飘带”,在生活中被引申为“游行”、“游 玩”、“游观”等。 “游,观也”、“游,
■旅游的定义
近代国际上普遍接受的艾斯特(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 会)定义(1942年):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 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 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瑞士学者汉沃 克尔和克拉普夫提出)
2020/4/5 23
■旅游的定义
当今具有权威性的WTO(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1991 年):“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休闲、商务以及其他目的, 短期(历时不超过一年)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 的旅行活动以及在该地的停留访问活动。”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指旅游者的活动,而不是指旅游业的 经济活动或经营活动。强调和明确了旅游活动的目的性、 空间性和时间性。
2020/4/5 18
■旅游的词源-2
朱熹《论语集注》云:“游者,玩物适情之谓。” 古代的“游”,就是指由旅游而达到的那种自在 逍遥的精神境界,也是人的本质、人的理想的体 现。 “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南朝诗人沈约 (441-513)的《悲哉行》一诗中:“旅游媚年春, 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时嘤起 稚叶2020/,4/5 蕙气动初频。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 。19
2020/4/5 12
课程目标
(1)掌握一定的旅游地理学基础知识 (2)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旅游资源 (3)加深对旅游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4)提高旅游文化素养和旅游欣赏水平
2020/4/5 13
教学计划
第1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说 第2章 中国旅游资源特征 第3章 旅游资源的评价与观赏 第4章 旅游交通、旅游线路与旅游地理区划 第5章 东北旅游资源区 第6章 华北旅游资源区 第7章 内蒙古旅游资源区
2020/4/5“旅”是旅行,外 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 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 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 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 且有观光、娱乐含义。
2020/4/5 22
旅游?
2020/4/5 1
2020/4/5

2

2020/4/5 3
2020/4/5

4

2020/4/5 5
2020/4/5

6

2020/4/5 7
行 游
2020/4/5
住食 购娱
8
你知道中国旅游图形标志吗?
2020/4/5 9
中国旅游图形标志的来历
1984年国家旅游局决定把天马作为旅游图形标志。它是根据 1969年10月甘肃武威出土的一件东汉年间的青铜雕塑设计的。 该青铜雕塑称为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后经考证,该马所踏 并非燕子,而是古代传说中龙雀(即风神),而马也并非马而 是神马,故正名为天马。该马高34.5厘米,头短颈长,身体浑 圆,躯干粗实,头戴璎珞,尾梢打结,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天马奔驰,象征着蓬勃发展的中国旅游事业。
■旅游的词源-3
国外的“旅游”(tour)一词,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的 《牛津词典》,意思是“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 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后来《韦伯斯特大字典》 中进一步解释成“一个人回到其出发地所经历的旅程;是 一次出自商务、娱乐或教育目的所作的旅行,旅行期间通 常按计划的线路访问不同的地方。”很显然,这一释义与 当时的流行活动远航、漫游或圈游的意思相近,和中国古 时的暂时离家寻求娱乐的精神目的有所不同。
25
■旅游的本质
(1)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 (2)旅游是人类一种积极而健康的社会交往活动 (3)旅游是人类生活高层次的需求和消费活动
第8章 西北旅游资源区 第9章 青藏旅游资源区 第10章 华中旅游资源区 第11章 华东旅游资源区 第12章 东南旅游资源区 第13章 西南旅游资源区 第14章 亚洲旅游景观猎奇
(以日本迪斯尼为例)
2020/4/5 14
中国旅游地理的 主要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调查法 (2)分类比较法 (3)区域综合分析法 (4)资料统计分析法 (5)旅游图表分析法 (6)数量分析模型法
2020/4/5 20
■旅游的词源-4
旅游(tour)则来源于拉丁语的“tornare”和希腊语的 “tornos”,其含义是“车床或圆圈;围绕一个中心点或 轴的运动。”这个含义在现代英语中演变为“顺序”。 后缀—ism被定义为“一个行动或过程;以及特定行为或 特性”,而后缀—ist则意指“从事特定活动的人”。词 根tour与后缀—ism和—ist连在一起,指按照圆形轨迹 的移动,所以旅游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 到起点的活动;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
2020/4/5 10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课程设置:18周×2节=36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为主(讨论、实践活动) ■考核方式:闭卷 ■教 材:任课教师推荐
2020/4/5 11
学习目的
本课程主要研究中国的各种旅游资源以及它们的空间 分布、地域组合、发展演变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形式与 分布规律、旅游区划、旅游景区景点的知识,为关注 旅游和提高旅游质量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020/4/5 24
■国内学者的旅游定义
▲于光远的定义(1985年):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 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 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
▲谢彦君的定义(2019):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 审美和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 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曹诗图的定义(2019年):旅游是一种以获得精神享 受和物质享受为目标、以跨时空的审美经历为核心的 2综020/合4/5 性休闲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