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北京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博士买驴李国文“邮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

”这段话,源自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古代的博士,系对文化人的敬称。

博士,学问广博之士;另有茶馆、堂馆的别称,如茶博士者。

古之所谓博士,与现代学位级别的博士,根本不是一回事。

文化人,读书多,有学问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有学问的人,未必“世事洞明皆学问”,也有因其学问太多而疏于应对世事的书呆子“邺下谚云”所说的,正是这样一位博士。

这位博士先生,赶到牲口市上买一头毛驴,银货两讫,也就拉倒,牵走就是了,他偏不,要立一字契,无非免得悔约而已。

这位博士,为显示其学问深厚,洋洋洒洒,写上三大篇纸,密密麻麻地写满以后,硬是没有接触到这篇契约的主人公,也就是正在牲口市里嚼着刍豆的毛驴。

颜之推,字介,祖籍琅琊临沂,南渡后,迁湖北江陵,他本人曾为南梁湘东王萧绎部属,官至散骑侍郎。

后因战乱,遂居北国,先任周,后仕隋,史称其“博览群书,无不该洽”“善于文字,监校缮写,处事勤敏,号为称职”。

《颜氏家训》这部典籍,因其内容丰富,超出一般家庭的伦理范围,涉及社会、风俗、礼仪、道德、文化、教育、知识与修养等方面,对于了解南北朝的人文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且篇幅短小,平白如话,遂成为古今学子的必读书。

南北朝对峙的一个半世纪,既有杀得天昏地暗的拉锯战争,也有相安无事的短暂和平。

在此期间,南北两地都同样地风花雪月,歌舞升平,吟诗唱和,欢宴不断,既忘记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灾难,也忘记铁蹄所至、血肉横飞的痛苦,而好了疮疤忘了疼的江南诸朝,斯风犹盛。

君主带头,豪族助兴,文人凑趣,马屁轰鸣。

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还大力提倡写淫艳的“宫体诗”,缠绵悱恻,无病呻吟;颜之推对这种颓废浮艳的文风,深恶痛绝,《颜氏家训》就是他一生愤怒的厚积薄发。

他的老上司萧绎,最后失败时,竟奇怪地总结经验,归咎自己读书太多,才丢了江山。

2019-2020学年顺义区北小营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顺义区北小营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顺义区北小营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煮雪烹茶聂鑫森天一亮,雪光和曙光如瀑布般从窗外奔泻而入,洁白如羊脂。

昨夜的雪下得真大,飘飘洒洒,如鹅毛如柳絮。

北风微微,雪花落地的声音,如柔弦轻抚,入耳入心。

石上泉和夫人何洁早醒了,披着棉袄靠在床头。

空调喷吐着热气,暖融融的。

何洁说:“你昨夜总是翻身,睡不实。

”石上泉笑了,说:“这样的大雪,隔了十年才下一次,稀罕哩。

天气预报,分毫不差。

我们的北斗卫星,真是个好玩意儿。

”“怪不得你昨日黄昏,在园子里把那块青石板用清水洗了又洗,为的是干干净净地承接雪花。

”“对。

往年下雪,稀稀落落,敷衍了事。

我总想煮雪烹茶,过过瘾,这回可以如愿了。

”“也学《红楼梦》里的妙玉?”“那学不了。

园子里有梅树,也开了花,但要搭梯子去采撷梅蕊里的雪,一点点地收集。

可儿子家都在外地,我敢登梯取雪吗?古稀之人,不敢为风雅而冒险,伤了腿脚,不是苦了夫人吗?”何洁忍不住哈哈大笑。

“我该去舀雪了,你再休息会儿。

”“我得去为你准备早餐了,这叫同起同落。

”石上泉曾供职于市里的环境保护监测所,当了好多年的所长,职称是正研究员,得到同行赞誉的学术著作是《工业城市的环境治理》《大气污染的排放控制与净化》。

退休十年,石上泉不再管所里的事,侍花种草,读些闲书。

他虽是学工的,但兴趣却很宽泛,也练字也写诗。

曾有一家《老年报》的年轻记者打电话来预约采访,一听石上泉问是“哪位”,以为是他的儿子,忙礼貌地说:“请你爸爸接电话。

”石上泉一听,将错就错,说:“爸爸来不了啦!”记者又问:“他怎么啦?”石上泉说:“他早归山了,我是他的儿子石上泉!”记者一听,笑得差点儿掉了下巴。

石上泉提了一只细篾编织的小竹篮,拿了一把用南竹片削制的长竹刀,走到园子里去。

黑色的羽绒长大衣,黄色的羊毛围巾,枣红色的绒线老人帽,从上到下,饱满而明丽。

北京市2020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北京市2020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最新文档欢迎下载高三统一测试语文本试卷共10 页,共150 分。

考试时长150 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可以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英雄史诗当中。

有研究表明,书中提到的一部分灾难,从所描述的特征或影响来看,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由有害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而导致的疫病。

根据研究,大约从公元前 500 年开始,因病原微生物而起的疫病,就开始影响到欧洲文明的发展进程。

而 1347-1353 年间在欧洲流行的黑死病,更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疫病,它的爆发竟然使欧洲人口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一。

当时,民众的恐慌情绪急剧增长,以至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抚平与此相关的痛苦记忆。

由于大量人口死亡、劳动力分布严重不均,社会结构开始出现变化,农奴从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由劳动者。

应该说,黑死病、麻风病等疫病从多方面影响了欧洲社会和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如果说欧亚之间的疫病传播最初还受到距离限制的话,那么当历史进入到欧洲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时期,病原微生物才真正开始了全球传播的旅程。

1519 年,西班牙人试图征服位于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

阿兹特克人最初抵挡住了西班牙人的攻势,但战争形势随着感染过天花病毒的西班牙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不久,肆虐的天花就杀死了阿兹特克帝国的大量人口,这也成为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重要原因。

当然,在与肆虐的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医学事业也在不断进步。

16 世纪解剖学的发展,17 世纪生理学的进步,18 世纪病理解剖学的创立,加上 19 世纪细胞学、细菌学等学科的建树,以及 20 世纪初临床医学的巨大飞跃,共同成就了现代医学。

而现代医学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政府职能改善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全球的普遍开展。

可以说,人类正在以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捍卫着自身的安全与幸福。

2020届顺义区俸伯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顺义区俸伯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顺义区俸伯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意象所呈现的是一个有情感、有意蕴的感性诗意世界,是以“象”为载体、以“意”为主导的即景会心、以形写神的心灵创造。

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

意象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的提出,与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密不可分,意象范畴亦是对中国古代各门艺术美感与实践经验的总结。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

王夫之正是在诗歌艺术创造实践中总结出“诗”既不等于“志”(意)也不等于“史”,而是情与景的融合,即“诗”的本体是意象的观点。

这实际上也是中国诗歌美学的普遍看法。

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

另如中国戏曲艺术、书法、音乐、舞蹈、绘画、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意象作为美和艺术本体的构成,反映了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的特色,同时它也可以作为一个现代美学和艺术范畴,进入到现代人的视野中。

张世英先生说,弘扬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之美,首先要发掘、展示传统“意象说”的现当代意义。

学术界在这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一种有价值的思路是吸收现象学美学的理论成果来阐释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

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存在论现象学美于“美”有一种解读,那就是“美"是从显现的、在场的东西让你体会到背后无限不在场的东西,这与中国意象美学的精神是相通的。

2020届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士人的苏轼,为何要躬耕?倘若细究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因缘。

苏轼是以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任黄州团练副使之职贬居黄州的。

谪黄之初的经济状况,何忠礼先生做过专门的研究。

何先生说,检校官为非正式任命的加官,而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实乃贬官的代名词。

作为加官,是没有俸禄的,仅有一些额外收入。

“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这一虚衔没有现金收入,唯一福利就是可以得到一些官酒,喝完酒之后,卖掉酒囊可得些许现金。

至于团练副使是否有收入,历来众说纷纭。

困境的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成员众多。

苏轼到黄州后不久,一家老小在苏辙的护送下也来到黄州。

其家庭人口数量,虽比不过富家巨室,然有二十余口。

正因为收入锐减,加之食口又多,“平生未尝作活计”的苏轼,在以前阔绰的时候,“俸入所得,随手辄尽”,而今“禄廪相绝,恐年载间,遂有饥寒之忧,不能不少念”。

苏轼内心一直存在着归隐躬耕的夙愿,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而已。

早在熙宁年间倅杭时期,他就曾经萌生过此种念头。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诗中有“欲求五亩宅,洒扫乐清净”的表达。

“五亩宅”即孟子笔下的“五亩之宅”,是古代农耕的一种理想模式。

苏轼当时希望能够得到五亩宅地,表明他归隐躬耕的愿望早就存在,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

被贬黄州之后,苏轼的处境变得艰难,他试图借助陶渊明来宽慰自己,经常口诵手抄渊明诗文。

不过,陶渊明虽然归隐之后生活也较为艰难,但毕竟有自己的田产,而苏轼仅是一员迁客。

后来,好友马梦得深知他处境的艰难及内心的夙愿,出手相助,给他谋得一大片荒地。

苏轼苦盼的机会终于来临,他绝无推辞的理由。

苏轼所得之地,在离黄州府治东边不远的东坡。

“东坡”这个名称,注定在苏轼的思想深处要撞击出悠远的历史回音,因为苏轼的偶像白居易被贬忠州后,曾在东坡经营,且东坡有文化美名。

2024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顺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顺义高三一模语文(第二次统练)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诗史”一词从晚唐《本事诗》开始正式成为文学批评概念。

何为“诗史”?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普遍的看法认为杜甫的诗具有“史”的认识价值。

除对现实生活的记录和描写外,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杜诗中都有真实的反映,其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

因此,杜诗不仅可以证史,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史书未载的史实,可以补史之阙。

于是,众多的学者开始走上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不归之路”。

晚唐李肇《唐国史补》、郑处诲《明皇杂录》等书多引杜诗以证史。

近代的陈寅恪先生将以诗证史的方法系统化、完善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半个世纪以来,诗史互证已成为学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诚然,杜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论者从杜诗中可以寻绎出天文史、地理史、民俗史等丰富的相关史料。

但归根结底,以诗证史是一种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诗史的史料价值,却忽略了诗史在历史学研究之外的意义。

正如郭绍虞先生所说:“大抵自诗史之说兴,而注杜者多附会史实之论。

于是杜诗之真面目、真精神反变得不易理解了。

”从根本上说,诗歌是诗人具有独特魅力之情感的凝结与投射,它与客观、理性见长的历史著作之间有不可混淆的区别。

黑格尔指出:“最完美的历史著作毕竟不属于自由的艺术,甚至用诗的辞藻和韵律来写成历史著作,也不因此就变成诗。

”诗史是诗而不是史,是诗史之诗,是诗人以仁者心观照当下社会现实,从而创作的具有天下意识、忧患意识及其相应艺术特征的诗歌,故不能仅仅把诗歌看成以诗证史的材料。

对诗史的误解之二是将诗史之诗视为政教的工具。

在封建时代,众多学者认定杜甫是忠君的典范。

为了证明杜甫每饭不忘君,一些古代学者在阐释杜甫诗史性作品时,往往肆意歪曲,削足适履。

2020年顺义区沙岭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顺义区沙岭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20年顺义区沙岭学校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

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

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

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

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

人很老实。

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

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

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

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

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

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

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

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

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

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

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

学生离不开纸。

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

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

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

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

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2019-2020学年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建安风骨,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不仅指代汉魏之际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也一直是南朝以讫宋明批评家品评文学的主要标准。

千年以来,这枚鲜活而真实的文化种子,历经流变,由狭入广,自道德而审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族群认同与生活想象,成为了解我们文化特性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折射出时代迁移与诗学理念的复杂关系。

自汉末延至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漫长的阵痛时期。

社会的动荡和分裂,政权的瓦解和崩溃,以及儒学衰微和玄风炽盛,共同构成了士人人格裂变与心灵超越的主要原因。

人才选拔的标准在悄然发生变化,“德”不再是唯一的尺度,而“才”或与才华相伴的性灵之美得到重视。

这显然就是“风骨”脱颖而出的时代背景。

“风”,指风姿、风韵和风神,用于品鉴人物的姿态和气质;“骨”,指骨相,用于赞赏人物的体格和形象。

而这种评判风骨的视角与标准一旦形成,迅速影响到魏晋时代的审美自觉,并对绘画、书法以及文学的鉴赏与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建安风骨”进行理论总结并提炼其美学精神的,首推南朝齐梁时代文学理论家刘勰。

众所周知,《文心雕龙》的基本立场是从儒学古文派的视角审视文学的起源与创作。

由此出发,刘勰首先将“风骨”概念从带有玄学色彩的人物品藻功能拓展至“明道”“宗经”的文学批评尺度。

他继承曹丕所揭橥的“文以气为主”的理念,既强调作家的生命体悟对创作的关键作用,又鲜明地突出文学与时代的内在关系。

刘勰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来概括建安文学的美学特征,在时代的大脉动中突出生命的悲剧意识,进而推送出“建安风骨”这个中国诗歌美学的批评典范。

唐王李世民在平定隋末社会大动乱之后即位,逐渐建立起一个统一、稳定和强大的新王朝。

毫无疑问,帝国的繁盛对诗歌创作与品评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刚健、雄壮而又辞采华茂的诗风成为诗人自觉的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
②后之君子,争一阶半级,虽杀人亦为之。
答:
10.本文在写法上,多用类比或对比,以突出作者的观点。试结合文章具体 内容,对此做简要分析。( 5 分)
答:
2020年最新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共 6 分)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回答( 1)( 2)题。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取材于《新京报》社论)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实体书店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一项是( 3 分)
A.出版物销售商

D.文化聚集场所
B .城市文化高地
C.夜间经济标
材料二
第 16 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2018 年,包括纸质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 内的中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 80.8%,较 2017 年的 80.3%有所提升,其中以 网络、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 76.2%,比 2017 年的 73.0%上升了 3.2 个百分点。 在人们感叹互联网销售模式冲击实体书 店、电子阅读冲击实体书阅读的同时, 实体书店也利用最新科技开启了 “反击”: 无人书店通过“无人售卖”的新模式向消费者提供便捷获取纸质书的途径。
答:
2020年最新
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一)阅读下面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8 分)
伊尹 ①,禄之以天下,不顾也;赐马千驷,弗受也。天下信之久矣,故事汤 事桀,废辟复辟 ②,不唯天下不以为疑,而桀与太甲亦无一毫疑忌之心。东坡论 之曰:“办天下之大事者, 有天下之大节者也。 立天下之大节者, 狭天下者也。 ” 此论甚当。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不顾也
顾:看重
②故事汤事桀
故:旧,先前
③此论甚当
当:允当
④薄田十五顷
薄:肥沃
⑤左右非无谗慝也
谗慝:邪恶奸佞之人
⑥后主倚信
倚:倚重
⑦亦卒无纤芥之疑
纤芥:细小
⑧其谁能信之
其:表反问语气
A.①⑦ ⑥
B .⑤⑧ D.②④
C.③
7.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2020年最新
2019 年 7 月初,全国首家 24 小时 5G无人智慧书店在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正 式开门迎客,给读者带来全新购书体验。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 5G高速网络,还 能 24 小时随时进店阅读选购,让读者每时每刻都能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之中。
在 5G无人智慧书店的门口设置有人脸识别设备,读者注册会员后可直接刷 脸进入书店。未注册的读者,可通过刷本人身份证进入。为提高服务质量,防止 盗书行为发生, 5G无人智慧书店实行会员制,读者可在书店的专用机器上完成 会员注册和人脸信息识别。 会员制的另一好处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会员读 者阅读偏好, 更好地开展精准营销, 提供给读者符合阅读口味的好书。 读者将书 放到书店门口的机器识别区即可实现自助借书、 还书、购书, 通过扫码支付实现 “一键买单”,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论语·卫灵公》) 子曰:“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 ①者乎?为之, 犹贤 ②乎已。”
后世唯诸葛武侯有伊尹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耕莘聘币 ③,已略相类。 其告后主曰: “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臣身在 外,别无调度,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库有余帛,廪有余粟,以 负陛下。”观此言,则其视富贵为何等物!故先主临终谓之曰:“嗣子可辅,辅 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非先主照见孔明肝胆,其肯发此言?虽然,先主、 孔明鱼水相得,发此言无难也,此言之发,后主与左右固皆闻之矣。后主非明君 也,左右非无谗慝也,孔明所谓诸有作奸犯科者,宜付外廷论刑,所以绳束左右 者,非不甚严也。而当时曾无一人敢兴单辞 ④之谤,后主倚信,亦卒无纤芥之疑, 何哉?只缘平时心事暴白, 足以取信上下故也。 自三代而后,可谓绝无而仅有矣。 后之君子,争一阶半级,虽杀人亦为之。自少至老,贪荣嗜利如飞蛾之赴烛,蜗 牛之升壁,青蝇之逐臭,而曰“我能立大节,办大事”,其谁能信之?
(取材于王慧颖文章)
4.根据材料三,下列行为不属于实体书店创新手段的一项是( 3 分)
A.加强其品牌宣传,实现品牌效应 便捷性
B .开发数字技术终端,增强
C.实现特色化经营,满足读者需求 务质量
D.成为文化体验空间提升服
5.学生会准备向学校申请在校园内开设一家 5G无人智慧书店,为此请你根 据以上三则材料阐述开办书店的理由。( 6 分)
物联网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图书的精准定位。而 5G高速网络是这 些“黑科技”完美呈现的保障。书店内覆盖 5G信号,读者可在购书过程中体验 5G网络带来的惊喜,切身感受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等 5G网络特性。
24 小时 5G无人书店的经营新模式也为拉动夜间消费、促进书香中国建设提 供了新思路。继 2014 年三联韬奋书店挂牌“ 24 小时书店”、被赞为北京的“深 夜书房”后,不打烊书店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 24 小时书店走进人 们视野,在便利人们阅读的同时, 对拉动源自间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 用。
A.赐马千驷,弗受也
赐给他一千匹马,他也不接受。
B.已略相类
已经大致相似
C.不别治生,以长尺寸 的收入
不另外置办产业,来增加自己丝毫
D.只缘平时心事暴白
只因平时心里的算计都已经暴露
8.下面对本文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2020年最新
A.作者和苏轼都认为伊尹是有大节、办大事的人,所以不会被人猜疑。 B.正因为诸葛亮一生不追求财富,先主刘备临终时才能与他推心置腹。 C.作者认为后主刘禅并不是一位明君,后主的周围也有很多奸佞小人。 D.诸葛亮的高尚品节,在夏、商、周之后,是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的。 9.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①立天下之大节者,狭天下者也。
2020年最新
2020 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一模试题
语文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据报道,2019 年北京市共计有 239 家书店获得实体书店项目扶持, 其中包括 特色书店 85 家、最美书店 10 家、最具影响力书店 2 家,扶持资金共计近 1 亿元。 截至 2019 年 9 月底,全市实体书店增加了 285 家,同比增长 28.1%。
2020年最新
比如,在北京市的近 1 亿专项补贴里,有 14 家 24 小时书店得到了扶持,以 部分弥补书店延长运营时间所产生的成本, 鼓励更多不打烊书店点亮北京城市夜 空。这实际上是将 24 小时书店视为繁荣夜间经济的最佳“文化 IP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大都市正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 位。在充满物质欲望和繁忙的大都市里, 如果要建设一个个可供人们灵魂安宁休 憩、补充精神食粮、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文化聚集场所,至少在目前看,还没有 其他比实体书店更合适的主体。 这决定了即便在网络时代, 实体书店仍有其不可 替代性。
(取材于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诸葛武侯》) 注: ①伊尹:夏末商初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②废辟复辟:指伊 尹放逐太甲(商朝第四位君主,商汤长孙)又使其复位。③耕莘聘币:指商
2020年最新
汤任用伊尹。《孟子· 万章上》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而乐尧舜之道焉…… 汤使人以币聘之。”④单辞:指单方面言辞。
事实上,在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大趋势的当下, 实体书店不但不会亡于互联网, 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跨界融合发展而获得新生。线下的实体书店可以利用互联网、 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创新经营业态, 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 打造新一代 “智慧书 城”;而线上的图书电商也可以通过开设实体店面,建立阅读体验互动中心。线 上线下齐发力,实体书店将有可能迎来一番全新的繁荣局面。
A.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可杜绝顾客偷窃图书现象的发生。
2020年最新
B.采集、分析会员大数据可实现精准个性化定制服务。 C.扫码支付模式可降低读者时间成本,改善购物体验。 D.通过新零售模式的改造,有效降低了店家人力成本。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介绍北京实体书店数量增加,体现政府扶持显现积极效果。 B.材料二中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越高,越对实体书店的生存构成威胁。 C.两则材料对不打烊书店的出现及意义,均持肯定意见,表示支持。
实体书店获近亿元扶持,数目增加近三成,这显示今年北京市对实体书店的
扶持工作已顺利完成并初见成效。 根据去年 7 月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支持实体书
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将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实体书店建设发展,到
2020
年,逐步建立起遍布京城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实现“一区一书城”。
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日趋发达,网络出版物海量涌现,通过手机看书也更 加方便,城市为何还要扶持实体书店?这不是要通过行政手段挽救一个夕阳产 业,而是在新的时代里, 实体书店不但仍有其存在价值, 且被城市赋予了更多意 义——它不再只是单纯的出版物销售商,还兼具起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角色。
D.两则材料中对于新技术手段是否有利于实体书店生存,看法相似。 材料三
新时代下,实体书店要想实现新发展, 最根本的还是创新实体书店经营模式, 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新需求,开创实体书店新的美好前景。
互联网平台对实体书店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但互联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实体书店在当前互联网销售的冲击下必须积极转型依托互联网优势。 首先,利用 互联网对受众进行市场细分, 满足读者更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其次, 善于运用互 联网广开渠道, 建立线上线下互相贯通的立体营销, 提升服务能力, 满足读者不 断增长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化效益。最后,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品牌宣传,持之 以恒地经营品牌,以品牌拉动读者,形成品牌效应,实现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7 月 12 日,北京市商务局提出继续扶持 24 小时实体书店。从长远角度看, 应用 5G、物联网、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技术的无人书店更适合夜间经营模式, 减少了因营业时间延长导致的人力成本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