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沈圩中学2020至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未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安徽淮北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

2020-2021学年安徽淮北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一、默写题1. 默写。
(1)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王绩《野望》)(2)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3)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4)八方各异气,_______________。
(曹植《梁甫行》)(5)《与朱元思书》中,作者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飞蓬比喻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7)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运用比喻,描写江水平静、江岸辽阔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读写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雨天,竹林里的细雨在枝叶上凝成雨珠往下滴,发出嘀嘀嗒嗒响,空气里溢着浓浓的竹木气息,透过雨帘的空 xì,那些竹木全像淋了一层总说不出的蓬 bó。
雾天,那白色的浓雾飘来荡去,给竹林披上一袭硕大的飘逸的纱巾,竹林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气氛里,忽而雾笼竹林如海市蜃楼,忽而露出竹园似绿色海洋,一会儿竹影婆娑荡绿滴翠,还没来得及把这一切尽收眼底,她们已像捉迷藏似的隐身在浓雾之中了,如梦如幻,迷离奇异,恍如仙境。
雪天,竹园银装素裹,琼枝玉叶,雪竹轻摇。
千姿百态的竹林凇花,编织成一个冰清玉洁的琉璃世界,那千棵银树万株雪竹,凝筑了一个透明清丽、晶莹剔透的仙境,令人感叹大自然造化之神奇。
(1)给画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空 xì()蓬 bó()海市蜃楼()婆娑()(2)“恍如仙境”中“境”的意思是()A.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B.品行学业的程度C.疆界D.地方,区域(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模拟试卷: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卷(安徽)(解析版)

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1卷注意事项:1.注意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孟子》二章)(2),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3)闻天语,。
(李清照《渔家傲》)(4)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
(欧阳修《采桑子》)(5)《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6)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悠闲的生活的句子是:,。
(7)杜甫的《春望》一诗中,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表现作者悲苦沉痛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1)贫贱不能移(2)角声满天秋色里(3)殷勤问我归何处(4)隐隐笙歌处处随(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每空1分)【解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
“殷勤”“笙”“篱”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1分)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期间,天鹅湖周围群楼持续上演主题为“合肥之心祝福祖国”的灯光秀,用璀càn灯光向祖国深情告白。
夜幕下,变换的灯光幕墙,舞动的激光线条,滚动的五色字幕,共同构筑一场爱国主题灯光秀,每晚吸引数万市民前来观看。
天鹅湖灯光表演以多元共融、合肥之心、宾礼四海、安徽之门为设计定位,以提升城市夜景环境质量、丰富市民夜间活动内容、展现合肥未来发展趋向为设计目标。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7)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1.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请考生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正确答案选项涂黑。
一、积累及运用(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遒.劲(qiú)鲜腴.(yú)震耳发聩.(kuì)B.濒.临(bīn)罅.隙(xià)杳.无消息(yǎo)C.汴.京(piàn)嶙峋.(xún)张目结.舌(jié)D.俯瞰.(kàn)差.使(chāi)坦荡如砥.(dǐ)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狼藉络驿不绝连棉不断B.格调自出心栽殚经竭虑C.喧嚣无动于中触目伤怀D.古朴俯仰生姿交头接耳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超市开业第一天,闻讯而至的人们聚集在门口,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B.书法比赛的赛场,选手们自信满满,妙手偶得....,令观众由衷赞叹。
C.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工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D.警方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全市发动大规模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B.“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C.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就永远不能飞到天空。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兴趣。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活得洒脱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拘谨的人,容易烦恼。
安徽省濉溪县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卷及答案.doc

安徽省濉溪县八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名句默写(共1题)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宋·苏轼.《浣溪沙>)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____________7.“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3分)____________8.“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地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放意避免似的”。
这两句中的“都有”、“可绝不”可否删去?(3分)____________10.请将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两个情节,按顺序填入下列空格。
(2分)拾提包——( )—— ( )11.本文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请从文中任选…例,对此加以简析。
(3分)例句:____________13.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用一句话写出你阅读本文后最深的一点感悟。
(3分)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另一个丢包人的无端猜忌,怀疑与丢包的女士形成对比(说对丢包的女士起“衬托”、“反衬”或“烘托”作用亦可)(1分)。
突出了丢包的女士的真诚待人和尊重他人的鲜明的个性(1分)10.(2分)还空包送票据(每空1分)11、【示例】“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
”(例子典型1分)天色逐渐变晚,而丢失的 提包毫无着落,烘托了丢包的女士焦急的心情。
(分析突出了景物特色和人物心理特征2分。
下同) 【示例】“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
”月色以“清凉”来形容,给人的感觉是“冷”“心寒”,很好地烘托了“她”心灰意冷、情绪低落的心境。
12.【示例】题目:小纸条上的内容对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两个情节起何作用?(1.5分)答案:对先还空包后送票据的原因作了必要交代。
安徽省濉溪县沈圩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未质量检测卷

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港荻.(dí)平畴.(chóu)辚.辚(lín)锃.亮(zhèng)B.挟.着(jiá)瞥.见(piē)刀鞘.(qiào)窒.息(zhì)C.解剖.(pāo)缥.碧(piǎo)弧.形(hú)诘.责(jié)D.锁匙.(chí)鸢.飞(yuān)裹.脚(guǒ)深渊.(yuān)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
②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文件强调,要将思想、道德、心理教育和依法惩戒威慑相结合,切实做好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方面的工作。
③微信等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
A.适合防治因而B.适合防止却C.契合防止因而D.契合防治却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杭州特有剧种——“杭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4.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情境]临近中考,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
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影响中考,小川对小枫说:。
淮北市濉溪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淮北市濉溪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 (8分)(2017·沈阳) 诗文填空(1)锋火连三月,________。
(2)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3)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4)造化钟神秀,________。
(5)芳草鲜美,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2. (5分) (2020八上·马鞍山期末) 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幼虫爬出洞来后,在附近徘huái()一阵,寻找一个空中支点,诸如细荆条、百里香丛、禾蒿竿儿、灌木枝杈什么的。
一旦找到之后,它便爬上去,用前爪牢牢地抓住,脑袋昂着。
其余的爪子,如果树枝有地方的话,也撑在地面;如果树枝很小,没多少地方,两只前爪钩住就足够了。
然后便休息片刻,让悬着的爪臂变硬,成为牢不可破的支撑点。
这时候,中胸从背部裂开来。
蝉从壳中蜕变而出,前后将近半个小时的工夫。
蝉从壳中蜕变出来后,与前后的模样儿大相径庭!双翼湿润,沉重,透明,上面有一条条浅绿色脉络。
胸部略呈褐色。
身体的其余部分呈浅绿色,有一处处的白斑。
这脆弱的小生命需要长时间地沐浴在空气和阳光之中,以强壮身体,改变体色。
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却未见有明显的变化。
它只是用前爪钩住旧皮囊,稍有点微风吹来,它就飘荡起来,始终是那么脆弱,始终是那么绿。
最后,体色终于变深了,越来越黑,终于完成了体色改变的过程。
(1)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姓名)。
(2)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徘huái ________蜕变 ________ 褐 ________ 色(3)“诸如细荆条、百里香丛、禾蒿竿儿、灌木枝杈什么的”这句话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
(4)解释“大相径庭”在文中的意思:________(5)本段是写________的蜕变过程,________描写突出。
安徽省淮北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安徽省淮北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2分)1. (2分)下列注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寒噤(jìn)恪守(kè)拮据(jù )襁褓(qiǎng)B . 狡黠(xiá)陨落(shǔn)聒噪(ɡuō)繁衍(yǎn)C . 恣睢(suì)嗤笑(chī)戮(chuō)破嘻(xī)闹D . 鄙夷(bǐ)喑哑(yīn)亵渎(dú)谮害(zèn)2. (4分)为下列划线词选择正确的释义。
(1)仲夏()A . 第二个B . 一季的第二个月C . 地位居中的(2)炙晒()A . 烤B . 热C . 烤熟的肉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
B . 这一事件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议论。
C . 考古学家曾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现一处元代墓群,其中发掘出土的卧鹿纹金马鞍,令人啧啧称奇。
D . 净化网络语言,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交流,也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尊重。
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
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A . ①②⑤④③B . ③⑤④①②C . ④①⑤②③D . ④①③②⑤5. (2分) (2019七下·大庆期末)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安徽省淮北市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安徽省淮北市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书写 (共1题;共2分)1. (2分)给下列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诧()异②蹒()跚③重luán()叠嶂④闲情yì()致二、单选题 (共2题;共4分)2. (2分) (2020九上·沈丘期末)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朱自清先生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人的救济粮,这种不受嗟来之食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B . 投票的结果一出来,众人都傻眼了,面面厮觑,就连当事人杨林也没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C . 他的作文写得很风骚,特别是在遣词造句方而堪称一绝。
D . 家教家风如种子破土,不可见却有千钧之力。
3.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球拍、球衣、球鞋和衣柜等乒乓器材。
B . 当亲民党访问团来到长沙时,受到了长沙人民的热情接待与热烈欢迎。
C . 在政协会议上,人大附中校长呼吁:不要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当成品德问题。
D .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三、填空题 (共1题;共4分)4. (4分)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正确读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槽枥不外见食之不能尽其材四、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5. (4分)(2019·重庆) 名著阅读。
(1)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________,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里。
(2)《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
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微信等新媒体能够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 无法代替诵读经典所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收获。
A.适合 防治 因而B.适合 防止 却
C.契合 防止 因而D.契合 防治 却
3.下列句子中无语病的一项是()
D.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著称,这两首诗在意境创造上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二、句子默写
7.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
4.下列语境中,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临近期中考试,小枫同学有些烦躁紧张,想在课余时间去打篮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好友小川,小川担心他打篮球时意外受伤会影响期中考试,小川对小枫说: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燕然。
汉江①临泛
王维
楚塞②三湘接,荆门九派③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注释)①汉江:即汉水。②楚塞:指古代楚国地界。③九派:长江干流及其支流的统称。
A.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四川特有剧种——“川剧”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C.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在华留学生,评选出中国“新四大发明”:高铁、网购支付宝和共享单车。
C.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就业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以及职业学校学习,最终以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等打工者的身份融入城市。
D.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主要是通过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实现的,而这些是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获得的。
6.阅读下面两首诗。
B.挟着(jiá)瞥见(piē)刀鞘(qiào)窒息(zhì)
C.解剖(pāo)缥碧(piǎo)弧形(hú)诘责(jié)
D.锁匙(chí)鸢飞(yuān)裹脚(guǒ)深渊(yuān)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一带一路”抓住互联互通这个关键,聚焦经济合作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 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的共同需要,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创造崭新的机遇。
A.你笨手笨脚的,就不要打篮球了,免得被别人笑话,不如去网吧打游戏,那还不会受伤。
B.我才发现你这么蠢,这时候还打篮球,万一把腿摔折了,不能参加期中考试,这辈子就完了。
C.现在到了冲刺阶段,你上课时间就不要去打篮球了,我们还是把精力都用到学习上吧。
D.运动确实可以减压,不过万一受伤影响期中考试可就不值了,你这段时间就不要打篮球了。
(3)《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自然规律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慨叹,被称为千古奇句。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首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闲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月食
[明]顾炎武
李鲈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日,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或曰:“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子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①中,前之却之②,不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其浮于水面者鱼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何疑哉。”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使至塞上》首联写了诗人奉使出征,独当重任,到边疆察看,过居延属国的内容。
B.《汉江临泛》尾联通过具体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也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
C.《使至塞上》用一“直”一“圆”展现了边塞的壮阔;《汉江临泛》用一“浮”一“动”渲染了水势的磅礴。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沈圩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未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港荻(dí)平畴(chóu)辚辚(lín)锃亮(zhèng)
5.下面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途径示意图”的表述,最符合简明、连贯、准确要求的一项是( )
A.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农民通过到城市打工,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二是农村人口通过进入大学、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成为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人城市。
B.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打工或就业,成为农民工或知识人士、技术工作者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