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保护文物》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 保护文物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 保护文物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

第十二课保护文物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1)收集当地的文物图片和文字资料。

(2)就事先了解当地博物馆或文物保护单位,以便组织学生参观。

学生准备:铅笔、彩色水笔、颜料、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工具材料或陶土等手工制作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图片中央电视台鉴宝现场,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俗话说盛世藏宝,乱世藏金。

现在国家安定、人民富足,喜欢收藏的人也多了起来。

有人说现在是全民收藏的时代,全国有七千多万藏友,电视上也有众多的鉴宝节目,这里说的宝大多数时候指的都是历朝历代的文物,文物,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自己民族的文物。

引出课题——《保护文物》发展阶段(1)教师讲解一些资料展示卡、宣传小报和实物仿制的方法,为学生更好地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

(2)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二、讲授新课:说到保护文物,你们知道什么是文物吗?阅读课本P26第一、二两节。

了解文物的范围。

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教师边引导看图,边讲解。

(1)中共一大会址 1920年和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谁能举一下我们自己身边的例子?绘画大师李可染的故居,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2)五彩鱼藻纹瓷罐明(3)黄花梨圈椅明(4)玉凤商各个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5)龙门石窟大佛唐(6)齐景帝陵墓麒麟南北朝齐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物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举个身边的例子:狮子山汉墓兵马俑,楚王山千佛洞,东坡黄楼,云龙山放鹤亭,兴化寺北魏佛像,徐州汉画像石……2、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12课保护文物》人教版
本节课依据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我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认识文物的价值,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2.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如减少人为破坏、避免自然灾害、加强日常维护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b.掌握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如防止人为破坏、自然损害和日常维护。
c.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欣赏文物,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
a.文物价值的深入理解:学生需要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从而深入体会文物的价值。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这也使得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更加专注。但同时,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物保护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物保护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文物,传播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六年级上册
5.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文物保护活动,自觉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了解文物的概念、分类和价值,掌握文物的基本知识体系;
-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明确文物保护的核心要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举例:
-通过讲解和图片展示,使学生掌握文物分类及其代表性,如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等;
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六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12课保护文物(教案)人教版(2023)美术六年级上册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物的概念、分类和价值;
-学习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分析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了解文物的特点和价值;
-以小组合作形式,研究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物的概念、分类、价值以及保护方法。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文物保护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对文物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激发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4.教材关联性:
-本节课内容与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相关,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学会保护文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12课 保护文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 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 保护文物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12) 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欣赏文物、了解文物历史价值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简单的文物修复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文物的定义与价值2.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3. 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4. 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2. 教学难点: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文物图片、修复工具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引发学生对保护文物的思考。

2. 新课内容:讲解文物的定义、价值以及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通过实例介绍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了解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文物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文物保护的成果。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文物修复实践,让学生动手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掌握简单的修复技巧。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文物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保护文物2. 副珍爱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3. 内容提纲:a. 文物的定义与价值b. 文物保护的重要性c. 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d. 文物修复的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保护文物的宣传海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2. 调查身边文物,了解其历史背景,撰写调查报告。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合适,教学过程是否顺畅,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等。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以及对教学方法和过程的建议。

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文物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文物保护的方法与技巧。

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文物”是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称为文物。

所以本课的首页结合欣赏作品给出了“文物”的定义。

后面的三页可以理解为“找一找”,关键词是“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关键词是“了解”;“做一做”,关键词是“喜爱”。

理解“文物”的概念,再把关键词串起来,本课就可以轻松掌握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汉玉文化,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玉器的文化内涵、造型和审美特点。

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做到初步了解玉石的常识;课堂上通过简短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玉器的艺术和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教学充分体现美术的学科特色;使用分组教学,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竞赛激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提出课后知识拓展,有利于知识的实践和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玉石精品的欣赏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知道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教学难点】绘制文物,制作宣传小报。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结合影片,情景导入首先,播放圆明园历史视频作为本课的导入部分。

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感官刺激,引导学生认识那段历史,了解文物的珍贵价值,触动学生心灵,提升爱国热情和对文物保护的潜意识促进。

二、自主探索,欣赏巩固(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文物资料的搜集和对文物资料师生共同欣赏,教师对文物资料添加说明并夸奖学生(2)引导学生欣赏教师收集的文物资料图片分小组讨论交流,感觉文物的美感。

老师提出文物的重要性和引起对其保护的意识。

并根据学生的总结提出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引出从自身做起,保护文物的行为意识。

(3)领学生一起看课本上的知识窗什么是文物和文物包括哪些?(4)说一说,我们所居住省份或城市有哪些历史文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作答:(5)文物有着这么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要重点保护今天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文物宣传小报,同学们先来欣赏一些其它同学制作的小报。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美术《保护文物》教案

《保护文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文物”是一个专有名词,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称为文物。

所以本课的首页结合欣赏作品给出了“文物”的定义。

后面的三页可以理解为“找一找”,关键词是“生活的地方”;“看一看”,关键词是“了解”;“做一做”,关键词是“喜爱”。

理解“文物”的概念,再把关键词串起来,本课就可以轻松掌握了!二、教学目标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学会欣赏、绘制文物。

3、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文物,知道保护文物是我们的责任。

2. 教学难点:绘制文物,制作宣传小报。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播放图片(精美文物图片)教师语言:同学们,看看下面的图片,你知道这些都是什么吗?教师语言:对,这些精美的工艺品以及建筑都是我们国家的文物,但是它们却遭到了外国侵略者的破坏。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保护文物课题:《保护文物》(二)探究新知1. 视频介绍文物知识教师语言:你们了解文物吗?中国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哪些东西可以称为文物呢?文物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又是什么?请你观看下面的视频了解一下。

2. 文物的分类出示图片(中共一大会址 1920年)教师语言: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人物有关的,具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出示图片(齐景帝陵墓麒麟、龙门石窟大佛)教师语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

出示图片(五彩鱼藻纹瓷罐、玉凤)教师语言:各时代有价值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出示图片(康熙词典)教师语言: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资料出示图片(黄花梨圈椅)教师语言:反映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教师语言:原来文物的种类有这么多呐,可见我国历史之悠久。

3. 巩固新知,寻找文物教师语言: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文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怎么样?请你观察出示的图片,找一找哪些是文物,哪些不是文物呢?1)第一组(现代花瓶、彩陶船形壶、现代图书)教师语言:这一组中,彩陶船形壶是文物(出示图片)2)第二组(公园游船、日晷、儿童画、长城)教师语言:这一族中,日晷和长城属于文物(出示图片)3)第三组(现代裙子、龙袍)教师语言:第三组中,很明显能看出龙袍是文物(出示图片)教师总结:通过练习,你已经能够很准确地找出文物的特点了。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2课保护文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保护文物》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文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文物。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对文物有更直观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文物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对文物的认识,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培养审美情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文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文物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物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文物的基本概念,知道文物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文物。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物的价值,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文物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文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文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文物的基本概念,讲解文物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文物实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物的价值。

4.保护文物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文物,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

5.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份关于文物保护的手抄报,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文物的基本概念、文物的重要性、文物保护方法等内容,通过板书,使学生对文物保护有更清晰的认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12保护文物 课件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12保护文物 课件
基本原则: 保持原样!
(很重要哦,请用心记住)
每人亲手制作一份宣传保护 文物的手抄报。小提Βιβλιοθήκη :回忆课前的手抄报制作方法的微课!
课后拓展
回家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 尽力寻找生活所在地的历史文物,增 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 文物的责任意识。
课后小结
文物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 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可 珍惜之处在于不可再生性,一旦毁 坏则不可能复原。因此我们要特别 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它们是古代文 明幸存的见证,妥善地保护它们是 我们的责任。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保护文物
自主学习
1、什么是文物?
2、文物一般包括哪几类?
(很重要的哦请认真找答案)
1、什么是文物?
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文化 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
2、文物一般包括哪几类?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重要任务有关的, 具有纪念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
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 墓葬、古建筑、古窟寺、石刻等;
走时请带走您的 “随身物品”!!!
四羊方尊是商 朝晚期青铜礼器, 祭祀用品。四羊方 尊是中国仍存商代 青铜方尊中最大的 一件。
( 它们就在我们生活的地方!)
平遥古城 日昇昌票号
太岳军区 司令部旧址
灵空山圣寿寺
花馍
鞋垫
石磨
思考
为什么要保护文物?
讨论
为什么要保护文物?
文物是研究各时代艺术史 的珍贵实物!
讨论
我们该怎样保护文物?
黄花梨圈椅 明
玉凤 商
明末清初胡正言编辑的《石竹斋书画谱》
《十竹斋书画谱》把不同的素材,如梅、菊、 竹等加上题诗和解说等内容,图文并茂的编织 在一起刻版,并使用了水印套色技术,墨与色 都体现了国画色彩浓淡参差的特点,此外还有 简单的画史介绍,技法样式论述,成为以前人 们初学中国画的必备课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