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易混词语汇总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之100组高频成语辨析

言语理解与表达之100组高频成语辨析A1、【爱财如命vs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意轻一些。
2、【安分(fèn)守已vs循(xún)规蹈矩(jǔ)】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3、【安之若素vs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随遇而安”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4、【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异:“按部就班”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班:门类,次序。
就:遵照);“循序渐进”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5、【暗箭伤人vs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
“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6、【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7、【跋(bá)山涉(shè)水vs风尘仆仆vs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8、【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9、【半斤八两vs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10、【半途而废(fèi)vs浅尝(cháng)辄(zhé)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及易混淆含义成语

公务员考试常见成语1、【爱憎分明】【泾渭分明】个都有界限清楚的意思。
前者专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2、【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后者偏重力量相当。
3、【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4、【比比皆是】【俯拾皆是】都表示相同的事物很多,到处都是。
前者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
其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后者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其对象只能是物,并且是能捡拾的较小的东西。
5、【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前者侧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侧重在“生面”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6、【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消除,删改);后者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7、【不翼而飞】【不胫而走】都比喻流传迅速。
前者多指东西突然丢失;后者多指消息传得快。
8、【不负众望】【不孚众望】前者意为“不辜负众人的期望”;后者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
9、【不名一钱】【不值一钱】前者形容“极为贫穷”(名:占有);后者形容“毫无价值”,也比喻地位卑贱,受人鄙视。
10、【不期而至】【不期而遇】前者意为“没有预料地来到了”,用于事;后者意为“没有预先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用于人。
11、【不忍卒读】【不堪卒读】前者意为“不忍心读完”,常用于形容文章写得凄凉感人,使人不忍心读完;后者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
12、【不容置喙】【不容置疑】前者意为“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喙:嘴)”;后者意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疑:怀疑)”,多指绝对可信。
13、【不胜其烦】【不厌其烦】前者意为“繁琐得使人受不了(胜:忍受)”;后者意为“不嫌繁琐,不嫌麻烦(厌:嫌)”。
14、【不以为然】【不以为意】前者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后者意为“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常考词汇

公考言语理解重点词汇(整理版)1.层出不穷一、释义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二、用法“层出不穷”侧重强调不断出现,数量很多。
三、示例例句:从买菜购物到远程办公,从在线教育到远程问诊,各类创新在线技术、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
2.大相径庭一、释义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也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大不相同。
二、用法“大相径庭”形容相差很大,不同之处很多。
三、示例例句:近二十几年来,人类已发现数千颗围绕其他恒星公转的行星,其中绝大多数与地球大相径庭。
不过,《发现》杂志曾预测,观察大约 150 个邻近星系,就应该会找到一个类似地球的小型行星。
3.不可或缺一、释义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二、用法“不可或缺”侧重强调不能缺少。
三、示例例句:在长期积累中,传统媒体在新闻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方法、流程、标准和机制,虽然有单一乃至僵化的缺陷,但不可否认,对保证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有高度专业水平的内容对任何媒体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媒体安身立命之本。
4.历久弥新一、释义经历的时间长久而更加新鲜,更显价值二、用法“历久弥新”侧重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新、更有价值。
三、示例例句: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始终充满文化创新的能量和动力。
5.理所当然一、释义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二、用法“理所当然”侧重应当如此。
三、示例例句: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说,19 岁的他,已经不再是未成年人,不能再理所当然地享有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政策。
6.相辅相成一、释义两种事物互相配合,互相促成,缺一不可。
二、用法“相辅相成”指两者形成互补,重在缺一不可。
三、例句:例句:怀疑与相信,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如果一味选择质疑、不愿相信,就会滑向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边缘。
相反,如果总是偏听偏信,则会陷入他人的陷阱,被人牵着鼻子走。
7.不言而喻一、释义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浅显。
二、用法“不言而喻”侧重道理浅显,不用说就明白。
2022年国考行测必看:言语理解最易混用的20组词语

国考行测必看:言语理解最易混用的20组词语神秘VS奥妙、傲然VS傲物......你们知道这些词语有什么区分吗?有些词意思是相近的,但用法与语境却截然不同,假如没有分清晰,考试就简单失分。
为此,我整理了20组最易混用词辨析,行测肯定用得上,备考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小伙伴们抓紧保藏学习!1、傲然、傲物、傲人【傲然】指傲岸地;傲岸不屈的样子。
例:~直立。
【傲物】释义为傲岸自负,轻视他人。
例:恃才~。
【傲人】(成果等)值得傲慢、骄傲。
例:业绩~。
2、神秘、奥妙、奥义【神秘】浅显的尚未被熟悉的隐秘。
例:探究宇宙的~。
【奥妙】(道理、内容)浅显微妙。
例:~无穷。
【奥义】浅显的义理。
例:深得其中~。
3、暴发、爆发【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
例:~户。
②突然发作。
例:山洪~。
【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
例:火山~。
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例:~革命。
4、悖论、悖谬【悖论】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悖谬】荒谬;不合道理。
例:~的行为。
5、背书(多义)【背书】背诵念过的书。
例:每天早晨要~,背不出书要挨罚。
【背书】持有票据的人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批注并签名盖章。
经过背书的票据,付款人不能付款时,背书人负付款责任。
6、本原、本源、本体【本原】哲学上指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或构成世界的最根本实体,事物的最重要部分。
【本源】事物产生的根源。
例:想象力是制造力的~之一。
【本体】①德国哲学家康德唯心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与现象对立的不行熟悉的“拘束之物”。
②机器、工程等的主要部分。
7、比肩、比美、媲美【比肩】①并肩。
例:~作战。
②指相当;比美。
例:他虽然是票友,水平却可与专业演员~。
【比美】美妙的程度不相上下,足以相比。
【媲美】表达意思是美妙的程度可以相比,类似比美之意。
一般都用于一种东西可以和另一种东西相比较。
例:敢与西施~8、彼岸、彼此、此岸【彼岸】①(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对岸。
2022年公考高频词汇手册(含100易混熟语)

2022年公考高频词汇手册(含100易混熟语)实词近义词辨析1、【爱惜爱护】爱护:用于对人或物的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
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如“爱惜粮食”。
例:周总理正亲切的注视着我,目光中充满了爱护。
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的衣服,穿着格外舒服,也格外爱惜。
2、【傲慢高傲骄傲】同:都是形容词。
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高傲:着重指思想情绪上把自己看得过高。
用于褒义时表示自豪而又高尚。
骄傲:泛指满足已有的成绩,自以为了不起。
用于褒义时多表示自豪。
也可以作名词。
例:他的四方的脸孔,冷如铁块,带自信、傲慢和威严难犯的神气,使左右不敢正视。
继而微微又觉得那些目光里更含有高傲的意思,似乎不屑将他容进去。
李白、杜甫和他们的诗,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B3、【包含包涵】包含:包容含有,着眼于事物的内在关系。
对象常是抽象的事物。
包涵:包含。
这个意义现在不用,以前用过,现指原谅、宽恕。
例:在一个社会机体内,可能包含同时并存的各种类型的生产关系。
如有不对之处,请您多多包涵。
4、【暴发爆发】同:两个词都强调突然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例:我在延安遇到一次洪水暴发,把所有的衣被都冲到延河里去。
革命爆发起来,第一炮当然要瞄准皇帝。
5、【颁布公布】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
公布:指(法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以及成绩、结果、分数等)公开发布。
例:鲁宣公十五年,鲁国也颁布了“初税亩”的法令。
这些年,公司先后分了6次2000户住房,每一次都是干群一律按条件打分,张榜公布,按照分顺序分配。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题常考的50个重点词汇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题常考的50个重点词汇言语理解题常考的50个重点词汇!“要想行测高分,必须拿下言语!”熟悉国考行测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言语理解与表达,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分值方面都占据公考行测的近半壁江山,重要性不言而喻。
题量上,国考中言语模块一般为40道题,占比达3成,是题数最多的模块。
难度上,该模块出题趋势是文段越来越长,层次越来越多,考察点越来越多元。
因此,想拿下行测高分,每位考生都必须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重点复习言语模块,这是必须攻克的一关。
华公教育特此为广大考生整理了一些资料。
言语理解50对极易混淆的“熟面孔”词语弥漫与迷漫、施行与实行、审定与审订、历程与里程……别看这些词看着很稀松平常到用时一不留神极就可能会写错多看有益施行与实行从词语的适用对象上来看“施行”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其适用对象较为具体,如法律、法规、手术等;“实行”的适用对象较为抽象,如纲领、政策、原则等。
例:会议决定,《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经过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审定与审订从词义的侧重点来看,“审定”侧重于“定”,即审查决定,如审定计划;“审订”侧重于“订”,即审阅修订,如:审订书稿。
例:这几项职工福利待遇,是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审定的,任何人无权随意改动。
历程与里程“历程”指经历的过程,用在表示过去的句子中。
“里程”指具体的路程,还指发展的过程,用在表示将来的句子中或用在时间不明确的句子中。
例:回顾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他感慨万千。
学生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里程。
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不孚众望”指未符合大家的期待,含有贬义;“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例:我们一定不负众望,把这团希望之火,带回桐乡,去开启、点亮乡村每位学生的心灵。
措手不及与猝不及防“措手不及”指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猝不及防”指事情来的突然,来不及防备。
例:站在人生的拐点,迷茫地眺望未来,即使离开这里是我们无数次反复期待的时刻,但它突然的到来依然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易错成语辨析

最全汇总>>>福建公务员历年真题通过最新福建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福建中公教育整理了福建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题型中选项的考点重在词义的辨析,尤其是成语之间辨析一定要准确,才能真正做对题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公教育专家特此为各位考生归纳了20组考题中常见的近义成语,希望对广大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2.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
亦作“趁火抢劫”。
浑水摸鱼:比喻乘混乱的机会攫取不正当利益。
3.心满意足:心愿满足。
亦作“心满愿足”。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意。
亦作“趁心如意”。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5.三五成群:三个五个结成一群。
成群结队:聚集到一起,结成一群一伙。
亦作“成群结伙”。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8.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
积虑,积久考虑。
早已千方百计地谋算。
多含贬义。
9.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马虎。
粗枝大叶:指文字或话语简略概括,也指做事不认真,不细心,马虎大意。
10.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
雷厉风行:厉,猛烈。
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
比喻政事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
历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题常见易错成语盘点

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题常见易错成语盘点无论哪一类公考,想要成功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尤其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去积累成语。
今天主要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理解的成语,各位考生可以作为自己考试的积累。
1.不绝如缕【错误用法】被误用来形容“持续不断,经久不息”,人多而纷杂。
【词语解析】比喻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用于声音、书信、情绪。
【正确示例】音乐会上,演员的歌声不绝如缕。
2.鱼目混珠【错误用法】被误用来形容人。
【词语解析】拿鱼眼睛冒充珍珠。
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用作贬义。
【正确示例】在饮水机行业过快发展过程中,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鱼目混珠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3.良莠不齐【错误用法】被误用来形容成绩、水平等。
【词语解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专指人,侧重于品质。
【正确示例】有些小的培训机构缺乏规范的课程设置,那里的师资也良莠不齐。
4.南辕北辙【错误用法】与“背道而驰”易混淆。
“背道而驰”指某人的做法方向和应遵循的大众化目标相反。
【词语解析】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指自身的行动与自己的目标相反。
含贬义。
【正确示例】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那么再刻苦认真也只能是南辕北辙,收效甚微。
5.求全责备【错误用法】“责备”易误解为“埋怨他人或自责”,误用为“求全责备自己”。
【词语解析】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含贬义。
后面不带宾语。
【正确示例】80后作家毕竟在很多方面与传统观念有冲突,对于他们的某些过激言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6.首当其冲【错误用法】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应当先做某事。
【词语解析】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正确示例】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有着鲜明反抗意识的晴雯必然首当其冲地成为统治阶级迫害的对象。
7.无可厚非【错误用法】误解为跟“无可非议”意思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11
逻辑填空是公务员考试的常考题型,其中实词是重要考点。在考查中经常
会出现一些易混词需要辨析,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一些易混词汇列举出来希
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爱护 爱惜】
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如“爱护公物”。
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如“爱惜粮食”
【安置 安顿 安排】
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
处置各得其所。如“安置人员”、“安置行李”等。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如“安顿住处”等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
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如“安排任务”等。
【包含 饱含 包涵】
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爆发 暴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22
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
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
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
“暴发户”。
【变换 变幻】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
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
一下位置”。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的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
测”。
【不耻 不齿】
不齿:是不愿意提到的意思,如“出卖师友者,君子不齿”。
不耻:是不感到羞耻的意思,如“身居显位,却有如此贪心,别人尚羞,
他自己却不耻”。
【部署 布置】
二者都与安排有关事情有关。
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
排配置,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作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
作”,“布置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33
【充斥 充满】
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是贬义词。
充满:泛指填满或充分具有,可指具体事物。
【篡改 窜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
窜改:指改动文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不
含贬义,如“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
篡改:指把正确的东西强行或暗中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的,含
贬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度过 渡过】
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如“度过春节”、“度过假期”等。
渡过:专指从此岸至彼岸,也引申至“渡过难关”等。
【独力 独立】
独力:指单独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如“独力经营”。
“独立”,①指单独地站立,如“独立山巅”;②指自主地存在,如“他们宣
布独立”;③指不隶属于某高一级单位的,如“独立师”;④指不依靠他人,如
“独立完成作业”。
【遏止 遏制】
遏止:指用力阻止,如“不可遏止的革命洪流”。
遏制:指制止,如“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44
【反映 反应】
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党内的
斗争反映着社会上的阶级斗争”;②把客观情况或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有关
部门,如“他把情况反映到县里”。
反应:主要有三种用法:①名词,有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化学
上一物质与另一物质发生作用,产生了新物质的过程,如“化学反应”;②名
词,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的思想活动,
如“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走远了,头也不回”。
【抚养 扶养 赡养】
抚养:兼指保护、教养和供养,一般指长辈对子女或晚辈的保护和教养。
扶养:指帮助、扶助、养活,一般用于平辈之间。
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进行的帮助。
【沟通 勾通】
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褒义,如“沟通感情”。
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如“他经常勾通土匪来村里骚扰”。
【国是 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如“每个公民都应关心国事”。
【化装 化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55
化装:指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而修饰容貌,或者假扮另外一种身份,
如“他化装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到处打听情况”。
化妆: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如“她不化妆脸倒好看些,越化脸越难看
了”。
【精密 严密 周密】
精密:指准确精细,常形容仪器、机械、语言、测量、计算等。
严密:指客观事物间结合得毫无空隙,也指人们做事毫无疏漏,或形容组
织、逻辑、结构等,又形容防卫性的行为,如封锁、防守、注视等。
周密:着重指处处照顾到,没有遗漏,不疏忽大意,常形容人的行为,如
计划、部署、安排等。
【截至 截止】
截至:表示停止于某个时间,强调“时间”,后面必须带时间宾语。如“截
至昨天”、“截至某月某日”。
截止:表示到某个时间停止,强调“停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
如“报名工作已于昨日截止”。如果“截止”后面加上“到”,就与“截至”的意思
相同了,可以在后面带宾语。例如“截止到昨天”、“截止至某月某日”。
【偶尔 偶然】
偶尔:指有时候,跟“经常”相对。
偶然:指事情发生意外,跟“必然”相对,它还有形容词用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66
【品味 品位】
品味:是动词,品尝、欣赏的意思。
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的百
分数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对艺术品等或人的行为的评价。
【圣地 胜地】
圣地: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如“佛教圣地”。
胜地:名胜之地,如“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