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动物学分析
(整理)浮游动物学重点总结

浮游动物学重点——静影藤绒绪论1.浮游生物的一般特征①生物体缺乏发达的游泳器官,活动受水流或风浪支配,营随波逐流式漂浮生活,但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垂直移动的能力②除部分水母类外,身体体型小,对它们形态结构的研究,需要借助于解剖镜和显微镜③除生活于气水交界和深海的部分种类具色彩外,一般身体趋向于透明无色④浮游生物能以各种不同方式适应漂浮生活2.真光层(euphotic layer):水层中能照到光的部分,通常为水深0米到100-200米范围。
3.浮游生物按个体大小的分类group Body-size representatives Femtoplankton超超微型0.02-0.2µm 病毒,细菌Picoplankton超微型0.2-2µm 细菌,金藻Nanoplankton微型2-20µm 硅藻.甲藻.chrysophyta,绿藻,黄藻Microplankton小型20µm-1mm 硅藻,蓝藻,原生动物,甲壳动物,轮虫,幼虫Mesoplankton中型1-5mm 水母,桡足类,cladocera,介形亚纲,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acroplankton大型5-10mm 水母,桡足类,磷虾,hyperiidae,sergestinae,毛颚动物,翼足目,异足亚目,被囊动物Megaplankton巨型>1cm 水母,甲壳动物,被囊动物4.按生活史中浮游时期的长短Holoplankton 永久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 阶段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 暂时性浮游生物5.生物海洋学Biological Oceanography研究海洋生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和海洋水体、基底结构及各种动态过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物海洋学是一门研究海洋生物种群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状态,以及各生物群落之间和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不难看出,生物海洋学主要涉及的领域是生物分类学和生态学。
实验动物学重点总结版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论1.概念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
比较医学: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和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3R原则:即动物实验的三大原则:替代原则、减少原则、优化原则。
2.实验动物的特点。
答:实验动物具有以下几大特点:①遗传限定:遗传动物必须是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动物,即是人为遗传限定的动物。
②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③适宜环境和均衡营养保证其健康生长繁育。
④应用于科学研究。
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答: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而广义的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警卫动物、观赏动物,也包括实验动物等。
现在实验用动物则特指不符合实验动物的定义,即非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4.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的5项要求。
答: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如下5项要求:①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的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状态;②尽可能的采用代替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③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的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④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⑤要爱护动物,对因实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谢之情。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1.概念近交系:近交系是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
封闭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种,只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繁殖,为经常提供实验动物而进行生产的群体叫做封闭群。
动物学实习总结及心得

暑期实践活动心得——记天堂寨夏令营活动生科院1103班乐花花作为一名已经在大学校园生活了一年的大学生,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
在大学的第一个暑假里,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
在这个时候,学校提供了参加实践活动的建议这是一种磨练,对于学生来讲,实践的机会真的是很难得。
在中国的教育里,我们学的都是理论知识,真正用到的却不多。
理论加实践才是最科学的学习方法。
今年暑假,我们11级生物科学专业三个班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动物学课程野外实习活动,还有黄石七中的学生也来参加了我们的夏令营。
活动内容及收获1.动员准备阶段通过夏令营动员、天堂寨实习情况介绍,我们了解活动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达到的目标,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1)每班按8—9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2)检查野外用品(捕捞器械、标本桶、标本瓶)及其它劳保装备;(3)购买室内标本制作的药品、器具等;(4)了解野外生物记录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内容有:(1)各种动物标本野外采集;(2)室内标本制作;(3)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
要求有: (1)每天及时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及采集的标本;(2)每天要作实习小结;(3)每天预习与第二天实习有关的内容。
3、活动+学习阶段在天堂寨的那些日子里,每天要上山采集标本,但是那些中学生也跟我们一起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性,还有特征。
我们学习了昆虫纲等的很多动物的生活习性。
昆虫纲鳞翅目:体表及翅上都被有鳞片及毛,虹吸式口器,复眼发达,完全变态,幼虫为毛虫型。
代表有:蛱蝶科(豹纹蛱蝶,电蛱蝶),粉蝶科(菜粉蝶),凤蝶科(麝凤蝶)。
蜻蜓目:咀嚼式口器,触角短小刚毛状,复眼大;翅两对,膜质多脉,前翅前缘有一翅痣;腹部细长;半变态。
代表有:蜻科(白粉蜻,黄蜻),科蜓(大粉白蜓),蟌科(河蟌)。
实验动物学 总结2

1. 定购实验动物时需要了解:品种,品系,近交系、封闭群,级别,包装,年龄、体重,性别2. 生命科学研究必备的四大支撑条件AEIR:动物animal,设备equipment,信息information, 试剂reagent3.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清楚、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用于科学实验、教学、检定及药品、生物制品生产的动物。
4.实验用动物(experimental animals)包括:实验动物 (Laboratory animals),家畜 (Farm animals),野生动物 (Wild life animals),伴侣动物 (Pets)5. 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及其应用的科学,以生物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医学、药理学、毒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发展形成的一门覆盖面极广的边缘学科。
6.实验动物科学内容: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7.1988年,国家科委发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1996年10月,《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出台8.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基因修饰技术运用,实验动物福利,“3R”原则,实验动物商品化、社会化,SPF动物广泛应用9.实验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的一种康乐状态。
在此状态下,其基本需求得到满足,而痛苦被减至最小。
10.实验动物五项基本福利一,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二,提供适当的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三,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四,保证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安乐死),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五,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11.动物实验需要考虑实验动物伦理的几个环节:实验目的确定和必要性评估实验设计遵循3Rs原则实验操作过程避免或减轻动物疼痛及恐惧日常饲养及护理安乐死12.《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linical trial & Preclinical research AAALAC认证(国际实验动物管理评估和认证协会)软硬件要求实验动物微生物与寄生虫控制•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1.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C.V)2.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C.L)3.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4.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 G.F)普通级动物:饲养在普通环境中,不携带人畜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体的动物。
动物实验心得体会

动物实验心得体会(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个人汇报、心得体会、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report, work plan, personal report, experience, contract agreement, document, planning plan, speech,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动物实验心得体会动物实验 (Animal Experiment)指在实验室内,为了获得有关生物学、医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或解决具体问题而使用动物进行的科学研究。
实验动物学总结

进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AEIR:动物、设备、信息、试剂。
1.实验动物:是指经过人工定向培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并在相应的环境设施内饲养,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所有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统称为实验用动物。
包括实验动物、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观赏动物。
3实验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区别:实验动物具有一下特点:1实验动物是遗传限定的动物;2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人工控制;3实验动物的目的用于科学研究。
4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学。
前者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其驯养、育种、繁殖、饲养、管理、解剖、生理及动物各种疾病的表现和防治,以及对野生动物的开发和应用;而动物实验则是应用实验动物进行生命科学的研究,包括各种实验方法、技术操作及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复制等。
5实验动物的研究方向:1推广“3R”实验(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2转基因动物研究;3动物疾病模型的开发和利用;4动物组织器官的克隆研究;5实验动物福利。
1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动物福利包括物质(身体)和精神2个方面。
物质方面很简单,一般指食物和饮水,只要供给及时、量足、营养丰富、清洁卫生就可以了。
精神方面包括:适宜的生活环境,免受疼痛之苦,免受惊吓、不安和恐惧等精神上的刺激。
当必须处死时,采用安乐死的措施等。
2动物福利的“五项基本福利”,“五大自由”,“五项标准”: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免受饥饿的自由)。
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生活舒适的自由)。
动物植物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 一、引言 作为一名热爱大自然的学生,我对动物植物课程充满了期待。在动物植物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动物和植物的知识,还领略了它们的奇妙之处。通过这门课程,我对生命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自然界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以下是我对动物植物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动物植物课程的主要内容 1. 动物学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进化、生态等方面的一门科学。在动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动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殖发育、生态习性等知识。通过学习,我对动物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生存状态和演化历程。
2. 植物学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进化、生态等方面的一门科学。在植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殖发育、生态习性等知识。通过学习,我对植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解了它们的生长环境、繁殖方式和与人类的关系。
三、动物植物课程的心得体会 1. 丰富了知识储备 动物植物课程让我对生命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动物和植物的知识,如动物的分类、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繁殖方式等。这些知识让我对自然界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2. 增强了环保意识 动物植物课程让我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在课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动植物正面临着生存危机,这使我更加关注环保问题。我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3. 培养了观察能力 在动物植物课程中,老师经常带领我们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通过观察,我学会了如何细致观察事物,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这种能力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4. 激发了探索精神 动物植物课程让我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心。在课程中,我了解到许多未解之谜,如动物的迁徙规律、植物的适应性等。这激发了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让我渴望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5. 增进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动物植物课程中,我们经常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这使我学会了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团队协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实验动物学总结(1)

名词: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 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Animal for research用于实验研究的各种动物。
包括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家畜/禽Domestic Animals/Fowls和野生动物Animals Obtained From Nature。
3、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实验动物及其培育和应用的科学。
实验动物学包括了实验动物培育和实验动物应用两部分内容。
4、ICLAS: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ICLAS)195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医学组织联合会(CIOMS)、国际生物学协会(IUBS)共同发起成立了实验动物国际委员会(ICLA)。
这是一个以促进实验动物质量、健康和应用达到高标准的非官方组织。
1961年,ICLA的活动得到WHO的合作,并于1979年改名为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ICLAS)。
5、AAALAC:AAALAC International 是一个总部位于美国的私营的、非政府组织,它通过自愿评估和认证计划促进在科学领域人道对待动物。
AAALAC International 代表“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管理委员会(Association for Assessment and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y Animal Care International)。
”(下面4个知道立法)1.实验动物许可证;2,实验动物国家标准;,3.猕猴实验应用的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学:基础学科,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
规律。 一、绪论 1、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该系统反映纵向的三个主要的生物进化的阶段(原核、真核单细胞阶段、真核多细胞阶段),横的方面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个方向:植物、真菌和动物。 2、六界系统:非细胞总界(病毒界)、原核总界(细菌界和蓝藻界)、真核总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3、动物学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 4、分类等级:界:Kingdon 门:Phylum 纲:Class 目:Order 科:Family 属:Genus 种:Species 5、双名法:这一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前面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属名,后面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属名+种名 三名法:属名+种名+亚种名 6、物种: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能相互繁殖、享有一个共同基因库的一群个体,并和其他种生殖隔离。双名法 7、亚种:是指种内个体在地理和生态上充分隔离后,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群体,但仍属于种的范围,不同亚种之间可以繁殖。三名法 8、品种:人工选育的动植物种下分类单元称为品种。
二、动物体的基本结构和机能 1、四大组织:上皮(被覆、腺、感觉)、结缔(疏松、致密、脂肪、软骨、骨)、肌肉、神经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构成的 器官: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结构 系统: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成为系统
三、原生动物门(最原始、最低等) 1、主要特征: 1)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群体原生动物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聚集而成 2)缺乏组织和器官 3)原生动物的功能分化是靠细胞器完成 4)包囊形成很普遍 5)除包囊外,均生活在含水或潮湿的环境中。 2、分四个纲: 鞭毛纲(眼虫)、肉足纲(大变形虫)、孢子纲(间日疟原虫)、纤毛纲(草履虫)
3、利什曼原虫:黑热病,生活史(有鞭毛时在白蛉子寄住体内,无鞭毛时在脊椎动物体内) 4、痢疾内变形虫:生活过程分为三型(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包囊) 5、间日疟原虫:打摆子或者发疟子,无性世代在人体内,有性世代在按蚊体内 6、眼虫的主要特征 7、草履虫的主要特征 四、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1、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受精与受精卵—卵裂—囊胚的形成—原肠胚的形成—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胚层分化 2、卵裂:完全卵裂(海胆、文昌鱼)、不完全卵裂(鸡卵) 3、原肠胚的形成方式:内陷、内移、分层、内转、外包 4、体腔形成方式:端细胞法(裂体腔法)、体腔囊法(肠体腔法) 5、胚层分化:内胚层分化为消化道的大部分上皮、肝、胰、呼吸器官及排泄器官与生殖器官小部分。中胚层分化为肌肉、结缔组织(骨骼和血液等)、生殖与排泄器官大部分。外胚层分化为皮肤上皮、神经组织、感觉器官和消化道的两端 6、原口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原肠胚时期的原口成为成体的口的一类动物。如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7、后口动物:胚胎时期的原口封闭或发育成成体的肛门,而在相对一端重新开口形成动物的口,这类动物称后口动物。如棘皮动物、半索动物和所有脊索动物。 8、生物发生律:生物的个体发育简单而迅速地重演了其系统发展的主要过程,这个规律称为生物发生律。
五、多孔动物门或海绵动物门(最原始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侧生动物) 1、主要特征: 1)体制不对称、辐射对称; 2)细胞没有组织分化; 3)身体由皮层、胃层两层细胞构成: 4)皮层 单层扁平细胞 5)胃层 领鞭毛细胞。 6)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 7)具有独特的水沟系统; 8)没有神经系统。 9)海绵动物固着生活在水中物体上,而且看不出它们的运动——1857年以前,被视为植物。
2、逆转:海绵动物在发育成两囊幼虫后,动物极的小细胞内陷成为内层,而植物极细胞留在外层,与其他多细胞动物正常形成原肠的过程相反,这种现象称为逆转。
六、腔肠动物门(真正后生动物) 1、主要特征: (1)辐射对称。 (2)二胚层、原始消化循环腔。 (3)有组织分化,特点:①上皮组织占优势;②上皮肌肉细胞兼有上皮和肌肉的功能。 (4)网状神经系统。 (5)具刺细胞。 (6)海水或淡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 (7)多数雌雄异体。 2、水螅的主要特征: 3、分纲:水螅纲(薮枝虫)、钵水母纲(海月水母)、珊瑚纲(海葵)
七、扁形动物门(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动物) 1、主要特征: (三角涡虫的主要特征) 1)两侧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两个相等的部分。 2)中胚层的形成 3)具有皮肤囊:上皮与肌肉紧密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体壁。 4)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但已分化为肠道。 5)排泄系统属原肾管型:只有排泄孔通体外,另一端为由焰细胞组成的盲管。 6)梯式(或梯型)神经系统:开始出现原始的神经中枢。由“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形状如梯。 7)生殖系统: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
2、分3个纲:涡虫纲(三角涡虫)、吸虫纲(华支睾吸虫)、绦虫刚(猪带绦虫) 3、中胚层出现的意义: (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 (2)为动物体的结构复杂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3)是动物体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条件之一。
4、出现两侧对称的意义: (1)促进了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分化; (2)定向运动,感应更准确、迅速、有效; (3)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条件之一。
5、原肾管:低等三胚层动物的排泄器官,是外胚层内陷形成的,由焰细胞、毛细管和排泄管组成。 后肾管:相对与前肾管的一类排泄系统。一些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其排泄系统为来源与中胚层的管状结构,一般两端都开口,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
6、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第一中间寄住(沼螺、毛蚴)、第二中间寄住(鲤科鱼、囊蚴)、终寄住(人肝胆管、成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
7、血吸虫生活史:中间寄住(钉螺、胞蚴)、中寄住(人、成体)。卵—毛蚴—胞蚴—尾蚴—囊蚴—成虫
8、猪带绦虫及生活史:头、颈部、节片(幼节片、成熟节片、孕卵节片)。中间寄住(猪)、终寄住(人)。孕卵节片—卵—六钩蚴—囊尾蚴—成虫
八、假体腔动物(原腔动物) 1、原体腔:是原腔动物体壁围成、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的空腔,由胚胎时期的囊胚腔发展形成。 次生体腔(真体腔):环节动物体壁和消化管之间的广阔空腔。由中胚层中间形成的腔。 2、假体腔出现的意义: 3、人蛔虫的主要特征: 5、轮虫动物属于假体腔。 九、环节动物门(高等无脊椎动物) 1、主要特征:(环毛蚓的主要特征) 1)分节现象 2)次生体腔(真体腔) 3)疣足与刚毛 4)闭管式循环系统:血液自始至终都在血管和微血管网中流动,不流入组织间隙。 心脏和血管内腔留下的残迹,是残存的原体腔。 5)排泄系统后肾管:典型的后肾管两端均有开口,即一端开口于体腔,另一端开口于体表。 6)索式(链索状)神经系统:由一对咽上神经节(“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和纵贯全身的腹神经索构成。 7)个体发育经过担轮幼虫:幼虫的前期不分节、原肾管、原体腔。
2、出现分节的意义: ①内部器官重复排列,促进动物的新陈代谢,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②节与节之间形同关节,增强了运动机能。 ③是动物生理分工的开始。
3、真体腔出现的意义: ①消化管壁有了肌肉层,增强了消化机能。 ②消化管与体壁分开,促进器官的发生。 ③体腔液在体腔内流动,辅助物质运输和体节伸缩。
4、分3个纲:多毛纲(沙蚕)、寡毛纲(环毛蚓)、蛭纲(蚂蝗) 5、同律分节:除前2节和末一体节外,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同。 异律分节:动物身体不同部分的体节,其形态和功能都不相同的分节形式。
十、软体动物门(不分体节的真体腔动物) 1、主要特征:(中国圆田螺、无齿蚌的主要特征) 1)体制和分部:两侧对称,身体柔软不分节,具有外套膜和贝壳,真体腔和假体腔并存 2)消化系统:齿舌是软体动物特有的器官 3)呼吸器官 :最早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鳃 4)循环系统:有开管式循环和闭管式循环 5)排泄器官:属于后肾,由腺体部(肾体)和管状部(膀胱)构成。围心腔腺也有排泄作用。 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有集中的趋势 7)生殖系统和发育:大多数雌雄异体,不少种类雌雄异形。不少种类有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中经过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淡水蚌类有特殊的钩介幼虫。 2、分7个纲:无板纲(龙女簪、毛皮贝、新月贝)、多板纲(石鳖)、单板纲(新碟贝)、腹足纲(中国圆田螺)、头足纲(乌贼)、双壳纲(无齿蚌)、掘足纲(大角贝、海角贝)
十一、节肢动物门 1、主要特征: 1)体被外骨骼,横纹肌、相互拮抗 2)身体分部,异律分节,附肢分节 3)混合体腔,开管式循环 4)呼吸器官多样,水生种类:鳃和书鳃 陆生种类:气管和书肺。 5)排泄器官多样,基节腺、颚腺和触角腺、马氏管。 6)索式(或链索状),有神经节愈合的现象,感觉器官发达 7)生殖方式和发育类型多样化。生殖方式:卵生、卵胎生、孤雌生殖、幼体生殖、 两性生殖等。发育类型:直接发育、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等。
2、分类:三叶虫亚门(三叶虫)、甲壳亚门(中国对虾)、螯肢亚门(鲎、蜘蛛)、多足亚门、六足亚门(飞蝗)
3、中国对虾的主要特征:19对附肢:头5对(2对触角,3对口肢(1对大颚,2对小颚));胸8对(3对颚足和5对步足(步足为单肢型));腹6对(5对游泳足和尾肢)
4、飞蝗主要特征:口器:1片上唇、1片下唇、1对上(大)颚、1对下(小)颚、1个舌 5、口器类型及代表动物:虹吸式(蝶、蛾)、舐吸式(雌家蝇)、刺吸式(雌蚊)、嚼吸式(蜜蜂) 6、变态的类型 变态:动物幼体和成体相比,除大小不同外,还有其他差别,需经过一定的形态结构变化才能发育为成体的发育过程。 1)完全变态:幼体和成体的形态完全不同,生活环境与食物也各异,要经过蛹期才能变为成虫。(如甲虫、蜂、蝶,其幼体称为幼虫) 2)不完全变态:渐变态和半变态 渐变态:若虫和成虫形态相似,生活环境也相同,只是翅还处在翅芽阶段,性腺还未发育成熟,这种变态称为渐变态。(如蝗虫,其幼体称若虫) 半变态:稚虫的形态和成虫的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不相同,幼虫生活于水中,成虫生活于陆地上,这种变态称为半变态。(如蜻蜓,蜉蝣) 7、昆虫纲常见目 (1)缨尾目 衣鱼 (2)蜉蝣目 蜉蝣 (3)蜻蜓目 蜻蜓和豆娘 (4)直翅目 蝗虫、蟋蟀(蛐蛐)、螽斯(纺织娘、蝈蝈) (5)螳螂目 螳螂 (6)等翅目 白蚁 (7)虱目 人虱 (8)同翅目 蝉、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