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合金相图
铁碳相图和铁碳合金(白底+简化)

2020/11/4
12
铁素体的显微组织
铁素体的显微组织与纯铁相同,用4%硝 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 亮的多边形等轴晶粒。
2020/11/4
13
奥氏体的组织
奥氏体的组织与铁素体相似,但晶界较为 平直,且常有孪晶存在。
2020/11/4
14
(3)Fe3C(渗碳体) cementite
2020/11/4
4
(1)纯铁pure iron(多型性)
2020/11/4
➢ 纯铁熔点1538℃,温度变化 时会发生同素异构转变。
➢ 在912℃以下为体心立方 , 称α铁(α-Fe);
➢ 低温的铁具有铁磁性,在 770℃ 以 上 铁 磁 性 趋 于 消 失 。
➢ 912℃—1394℃ 之 间 为 面 心 立方,称为γ铁(γ-Fe);
称为铸铁 ➢含碳量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则称为工
业纯铁
2020/11/4
25
根据组织特征可将铁碳合金分为以下七种
①工业纯铁(<0.0218%C); ②共析钢,0.77%C; ③亚共析钢(0.0218%—0.77%C); ④过共析钢(0.77%-2.11%C); ⑤共晶铸铁(4.30%C); ⑥亚共晶铸铁(2.11%-4.30%C); ⑦过共晶铸铁(4.30%—6.69%C)。
G 912
2020/11/4
0
α与γ同素异构转变点(A3)
17
2、 Fe-Fe3C相图分析
特征点
符号 H J K N P S Q
2020/11/4
温度/℃ 1495 1495 727 1394 727 727 室温
含碳量/% 含义
0.09 碳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
第04章 铁碳合金相图

铁和碳的合金称为铁碳合金, 如钢和铸铁都是铁碳合金。要掌握各种钢和铸铁的 组织、性能及加工方法等,必须首先了解铁碳合金中的
化学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组织与成分、温度关 系的重要图形,了解和掌握它对制定钢铁的各种加工工 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4.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在铁碳合金系中,可配制多种成分不同的铁碳合金,它们
γ -Fe的最大空隙半径 4-3所示。由于 γ -Fe是面心立方晶格,而
略小于碳原子的半径,其晶格的间隙较大,故奥氏体的溶碳能
力较强,溶解度比铁素体高得多。在1 148℃时溶碳量可达 2.11%的最大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下降,溶解度逐渐减小,在 727℃时溶碳量为0.77%。
4.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应该指出的是:稳定的奥氏体属于铁碳合金的高温组织,当铁
碳合金缓冷到 727℃时,奥氏体将发生转变,转变为其他类型 的组织。
4.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图4-4
奥氏体的显微组织
4.1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
4.1.3
渗碳体
渗碳体(Fe3C)是指晶体点阵为正交系、分子式为Fe3C的一 种金属化合物。渗碳体碳的质量分数是6.69%。渗碳体具有复 杂的斜方晶格结构,如图4-5所示,与铁和碳的晶格结构完全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织是各不相同的,但它们总是由几个基 本相所组成。 在液态,铁和碳可以无限互溶。在固态,碳可溶于铁中,
形成两种间隙固溶体——铁素体和奥氏体。
当碳的质量分数超过其固态溶解度时,则会出现化合物—
—渗碳体(Fe3C)。因此,在铁碳合金中,碳可以与铁组成化合
物,也可以形成固溶体,还可以形成混合物。铁碳合金在固态 下的基本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等,
第三章铁碳合金相图详解版

第 二 节 铁碳合金状态图
铁和碳可形成一系列稳定化合物: Fe3C、 Fe2C、 FeC,它们都可以作为纯组元看待。
含碳量大于Fe3C成分(6.69%)时,合金太脆, 已无实用价值。
实际所讨论的铁碳合金相图是Fe- Fe3C相图。
Fe
Fe3C Fe2C
FeC
C
C%(at%) →
一、Fe - Fe3C 相图的建立
4. 铁碳合金分类
(1) 工业纯铁 <0.0218% C 亚共析钢 <0.77% C
(2) 碳钢 共析钢 0.77% C 过共析钢 >0.77% C 亚共晶白口铸铁<4.3% C
(3) 白口铸铁 共晶白口铸铁 4.3% C 过共晶白口铸铁 >4.3% C
三、典型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
1 1)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1 3)过共析钢的结晶过程
T12钢组织
室温组织:P+Fe3CⅡ
1
补充:工业纯铁的结晶过程
4)共晶白口铁结晶过程
室温组织为: Ld‘ ( P+ Fe3C共晶+ Fe3CⅡ )
1
5)亚共晶白口铁的结晶过程 室温组织为P+Fe3CⅡ+Ld’。
1
6)过共晶白口铁的结
晶过程
室温组织为:Fe3CⅠ +Ld‘ Ld‘( P+ Fe3C共晶+ Fe3CⅡ )
1
第三节 含碳量对碳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一 、含碳量对碳钢室温平衡组织的影响 含碳量与缓冷后相及组织组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为:
钢铁 分类
工
钢
业
共析钢
纯
铁 亚共析钢 过共析钢
白口 铸 铁
共晶白口铸铁
铁碳合金相图(超清楚版)

特性点符号 温度/ ℃ ω c(%) 含义
A 1 538
0
熔点:纯铁的熔点
C 1 1 48
4. 3 共晶点:发生共晶转变L4. 3→Ld( A2. 1 1 %+Fe3C共晶)
D 1 227
6. 69 熔点:渗碳体的熔点
E 1 1 48
2. 1 1 碳在γ- Fe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G 91 2
0
同素异构转变点
温度/ ℃
A1 538 L+δ
1 500
δ
B( 1 495/ 0. 53) δ +γ
1 400 N1 394
1 300
00
L+γ
E 2. 1 1
1 1 48
900 G91 2
A+Fe3CⅡ+Ld
800 700
α
α+γ P
0. 0218
A+Fe3CⅡ S
0. 77
600Q F+P P P+Fe3CⅡ
P+Fe3CⅡ+L' d
L C 4. 3
L' d
1 227 D L+Fe3CⅠ
F
Fe3CⅠ+Ld 727 K
Fe3CⅠ+L' d
F+Fe3CⅢ
Fe
1
22. 1 1 3
4 4.3 5
6 6. 69 C( %)
Fe- Fe3C合金相图
1 、铁素体:碳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用符号F或α表示。碳在 α - Fe中的溶解度很低,因此,铁素体的机械性能与纯铁相近,其强度、硬度较低, 但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
S 727 P 727
铁碳合金相图图文解析

铁碳合金相图图文解析一、铁碳图相简介:Fe-C合金相图实际上是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的基本组元也应该是纯铁和Fe3C。
铁碳合金相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工具,是研究碳钢和铸铁成分、温度、组织和性能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制定各种热加工工艺的依据。
1、Fe-C相图中重要的点2、Fe-C相图中重要的线3、Fe-C合金平衡结晶过程Fe-Fe3C相图中的相:Ⅳ、过共析钢(0.77%<2.11%)Ⅴ、共晶白口铁(C%=4.3%)Ⅶ、过共晶白口铸铁(C%>4.3%)二、钢中常见组织分类:奥氏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γ-Fe中的固溶体,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特征: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铁素体:碳与合金元素溶解在a-Fe中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格,溶碳能力极差;特征: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塑性;呈明亮的多边形晶粒组织;马氏体:碳溶于α-Fe的过饱和的固溶体,体心正方结构;常见的马氏体形态:板条、片状;板条马氏体:在低、中碳钢及不锈钢中形成,由许多成群的、相互平行排列的板条所组成的板条束。
空间形状是扁条状的,一个奥氏体晶粒可转变成几个板条束(通常3到5个);片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常见于高、中碳钢及高Ni的Fe-Ni合金中;当最大尺寸的马氏体片小到光学显微镜无法分辨时,便称为隐晶马氏体。
在生产中正常淬火得到的马氏体,一般都是隐晶马氏体。
回火马氏体:低温(150~250oC)回火产生的过饱和程度较低的马氏体和极细的碳化物共同组成的组织。
这种组织极易受腐蚀,光学显微镜下呈暗黑色针状组织(保持淬火马氏体位向),与下贝氏体很相似,只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极细小的碳化物质点。
渗碳体:碳与铁形成的一种化合物Fe3C;特征:含碳量为6.67%,具有复杂的斜方晶体结构;硬度很高,脆性极大,韧性、塑性几乎为零;珠光体:铁碳合金中共析反应所形成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片层相间的机械混合物;特征:呈现珍珠般的光泽;力学性能介于铁素体与渗碳体之间,强度较高,硬度适中,塑性和韧性较好;片状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以薄层形式,交替重叠形成的混合物;根据珠光体片间距的大小不同可以分为:珠光体(片间距450~150nm,形成温度范围A1~650℃,在光学显微镜下能明显分辨出来)索氏体(片间距150~80nm,形成温度范围650~600℃,只有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才分辨出来)屈氏体(片间距80~30nm,形成温度范围600~550℃,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出来)粒状珠光体:由铁素体和粒状碳化物组成。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5 铁碳合金相图应用简介
1.为选材提供成分依据 2.为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1.为选材提供成分依据
若零件要求塑性,韧性好,如建筑结构和容器等, 应选用低碳钢(0.10~0.25%C);若零件要求强 度、塑性、韧性都较好,如轴等,应选用中碳钢 (0.25~0.60%C);若零件要求硬度高、耐磨性 好,如工具等,应选用高碳钢(0.6~1.3%C)。
晶过程的简明图解称为相图,又称状态图或
平衡图。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2铁碳合金基本相
一.组元的性质 ——多晶型性
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室温~912℃ 体心立方(b、c、c)称 Fe
912℃~1394℃面心立方(f、c、c)称 Fe 1394℃~熔点体心立方(b、c、c)称 Fe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图4-16 过铁共碳合晶金白相图口及铁应用结晶过程示意图
过共晶白口铁组织金相图
铁图碳4合-金1相7图及应用
§4 合金成分、组织与性能关系
含碳量对平衡组织的影响 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含碳量对平衡组织的影响
铁碳合金随含碳量增高,其组织发生如下变化:
F F 3 C Ⅲ F e P P P F 3 C Ⅱ P e F 3 C Ⅱ L d ‘ e L d ‘ F 3 C Ⅲ L d ‘ e
白口铁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脆性,应用很少,但因其 具有很高的抗磨损能力,可应用于少数需要耐磨而 不受冲击的零件,如:拔丝模、轧辊和球磨机的铁 球等。
铁碳合金相图及应用
2.为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依据
对铸造:确定铸造温度;根据相图上液相线和固相 线间距离估计铸造性能的好坏.
§4铁碳相图

二.典型合金结晶过程 1)共析钢(≈0.77%C) 共析钢的结晶过程如图
共析钢结晶过程的基本反应: [匀晶反应、共析反应]
σ b σ 0.2 硬度 180~280MN/m 2 100~170 MN/m 50~80HBS
2
ψ δ ak
70~80% 30~50% 2 1.8~2.5MJ/m
2)试比较纯铁(<0.02%)的性能:
σ b σ 0.2 硬度 250MN/m (MPa) 2 120MN/m 80HBS
2
ψ δ
85% 50%
②在铸造工艺方面的应用 根据相图可以合理确定合金的浇注温度,为制定铸造工艺提供依据。
③在热压力加工(锻造)方面的应用 钢为奥氏体状态的强度较低,塑性较好,便于塑性变形。
④在焊接加工方面的应用 在焊接方面,利用相图也可近似分析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的组织。 ⑤在热处理工艺方面的应用 Fe-Fe3C相图对于制定热处理工艺有着特别重要意义。如退火、 正火、淬火等热处理工艺的加热温度都是依据相图确定的。这将在 后续章节中详细介绍。
两者性能与晶粒大小、杂质含量有关
2.奥氏体 奥氏体是碳 在γ-Fe中的固溶体,用符 号“A”表示。高温奥氏 体的显微组织如图所示。 奥氏体的特点: ① 在1148℃时有最大溶解度 2.11%C,727℃时可固溶0.77%C; ② 其力学性能与含碳量及晶粒 大小有关,一般170~220HBS、 δ=40~50%; ③ 形变能力好,形变抗力小。 3.渗碳体 渗碳体是铁和碳的化合物, 含碳量为6.67%,用“Fe3C”或“Cm” “Cem”(Cementite)表示。 渗碳体的特点: 硬度近800HBW,塑 性几乎为零;一般认为其熔点1600℃ (有资料介绍其计算值为1227℃)。
铁碳合金相图25959

▪ 莱氏体性能:莱氏体的力学性能与渗碳体相似,硬度很高, 塑性极差,几乎为零。
精选ppt课件
18
精选ppt课件
19
γ
精选ppt课件
▪ 转变产物为珠光体,用符号
P表示。组织中的Fe3C称为共
析渗碳体。
20
珠光体
▪ 珠光体:珠光体是奥氏体冷却时,在727℃发生共析转变的 产物,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用符号“P” 表示。显微组织为由铁素体片与渗碳体片交替排列的片状 组织。
▪ 铁素体性能:铁素体的力学性能特点是塑性、韧性好,而强
度、硬度低。(δ=30%~50%,AKU=128~160J),
σb=180~280MPa,50~80HBS)
精选ppt课件
4
奥氏体
▪ 奥氏体:是碳溶于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用符号“γ”(或 A)表示,呈面心立方晶格。碳在γ-Fe中的溶解度要比在 α-Fe中大,在727℃时为0.77%,在1148℃时溶解度最大, 可达2.11%。奥氏体是一种高温组织,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 为727~1394℃,显微组织为多边形晶粒。
是国际通用的,不能 随意更换。
精选ppt课件
11
▪ 单相区5个 ▪ 双相区7个 ▪ 三相区3个
精选ppt课件
12
精选ppt课件
13
γ L+γ
包晶转变线(HJB):含碳0.53%的液相与含碳0.09%的δ铁素
体发生反应,生成含碳0精.选1p7p%t课件的奥氏体。
14
▪ 碳含量小于2.11%的合金在冷却的历程中,都可在一个温度区 间得到单相的奥氏体。
铁碳合金二元相图
海洋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刘LO伯G洋O
精选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碳量越高,钢的强度、
硬度越高,而塑性、韧性 越低,这在钢经过热处理 后表现尤为明显。
四、Fe-Fe3C相图的应用
在焊接工艺上的应用
1、在钢铁材料选用方面的应用
Fe-Fe3C相图反映了铁碳合金的组织、性能随成分的变化规律,为钢铁材 料的选用提供了依据。如各种型钢及桥梁、船舶、各种建筑结构等,都需要强度 较高、塑性及韧性好、焊接性能好的材料,故一般选用含碳量较低(WC<0.25%) 的钢材;各种机械零件要求强度、塑性、韧性等综合性能较好的材料,一般选用 碳含量适中(WC=0.30%~0.55%)的钢;各类工具、刃具、量具、模具要求硬 度高,耐磨性好的材料,则可选用含碳量较高(WC=0.70%~1.2%)的钢。纯 铁的强度低,不宜用作工程材料。白口铸铁硬度高、脆性大,不能锻造和切削加 工,但铸造性能好,耐磨性高,适于制造不受冲击、要求耐磨、形状复杂的工件, 如冷轧辊、球磨机的铁球等。
二、选择题 1、奥氏体是具有( )晶格的铁。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 无规则几何形状 2、合金发生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 )。 A晶格类型发生了变化 B 晶粒细化 C 晶格发生畸形 D 晶界面积发生变化 3、铁碳合金相图上的共析线是( )。 A、ACD B、ECF C、PSK 4、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物质称为( )。 A、相 B、组元 C、组织 5、单晶体的滑移变形是在( )的作用下发生的。 A、切应力 B、拉应力 C、压力
第三章
铁碳合金
学习目标:
一、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
二、Fe-Fe3C相图中特性点的含义
三、铁碳合金相图中特征线的含义及各区域内
的组织。
三、单相区、二相区和三相区分析
一、铁碳合金相图的组成
铁碳合金相图——表示在缓慢冷却(或缓慢加热)的条件下,
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状态或组织随温度变化的图形。
• 目前应用的铁碳合金状态图是含碳量为0~6.69%的 铁碳合金部分(即Fe-Fe3C部分),因为含碳量大 于6.69%的铁碳合金在工业上无使用价值。
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及分类:
合金类别 纯铁 钢 亚共析钢 白口铸铁 过共析钢 0.77~2.11
共析钢
0.0218~2.11 0.77 P
亚共晶铸铁
2.11~4.3
P+Fe3CⅡ+L'd
共晶铸铁 2.11~6.69 4.3 L'd
过共晶铸铁
含碳量 <0.0218 (%) 0.0218~0.77 室温组织 典型的 显微组 织相片 F F+P
共晶成分的铁碳合金熔点最低,结晶温度范围最小,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3、在锻造方面的应用
碳钢在室温下塑性较差,变形较困难, 只有将其加热到单一奥氏体状态,才具 有较高的塑性和较低的强度,容易产生 塑性变形。所以,锻、轧温度通常选在 单相奥氏体区内。一般始锻(或始轧) 温度控制在固相线以下100~200℃范围 内,温度不宜太高,以免钢材严重氧化 或发生奥氏体晶界熔化(过烧)。终锻 (或终轧)温度,一般亚共析钢控制在 稍高于GS线,过共析钢控制在稍高于 PSK线。温度不能太低,以免钢材因塑 性变差,导致产生裂纹。
铁 碳 合 金 相 图
第二节:铁碳合金相图的工艺分析
一、铁碳合金的分类 二、典型铁碳合金结晶过程分析 三、铁碳合金的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关系 四、Fe-Fe3C相图的应用
一.铁碳合金的分类:
按含碳量的不同,铁 碳合金的室温组织可 分为工业纯钛、钢和 白口铸铁。其中,把 含碳量小雨0.0218% 的铁碳合金称为纯铁; 把含碳量大于 0.0218%而小于2.11% 的铁碳合金称为钢; 把含碳量大于2.11% 的铁碳合金称为铸铁。
四.Fe - Fe3C 相图的知识点
• 五个重要的成份点: P、 S、E、C、K。 • 四条重要的线: EF、ES、 GS、FK。 • 二个重要转变: 共晶转变、 共析转变。 • 二个重要温度: 1148 ℃ 、 727 ℃ 。
四.Fe - Fe3C 相图的知识点:
课题练习检测:
1、铁碳合金相图是表示在缓慢冷却或加热条件下, 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 状态或组织)随( 温度 ) 变化的图形。 2、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 二次渗碳体 ),从 液体中结晶出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 )。 3、铁碳合金相图上的共析线是( PSK )。 4、亚共析钢冷却到PSK线时,要发生共析转变,奥氏 体转变成( 珠光体)。
2)AECF线(结晶温度终止 线) 固相线,由各成分合金结 晶结束温度点所组成的线。 在此线以下,合金完成结晶, 全部变为固体状态。
二、相图中的特性线
3)ECF水平线 共晶线,Wc>2.11%的铁碳合 金,缓冷至该线(1148℃)时, 均发生共晶转变,生成莱氏体。 4)ES线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曲线, 通常称为Acm线。碳在奥氏体 中最大溶解度是E点(wC= 2.11%),随着温度的降低,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减小, 将由奥氏体中析出二次渗碳 体Fe3CⅡ。
二、相图中点的含义
1)A点 纯铁的熔点,温度 1538℃,Wc=0
2) G点 纯铁的同素异晶转变点, 冷却到912℃时,发生γF→α-Fe 3) Q点 600℃时,碳在α-Fe中的 溶度,Wc=0.0057%
二、相图中点的含义
4) D点 渗碳体熔点,温度 1227℃,Wc=6.69%
5)C点 共晶点,温度1148℃, Wc=4.3% 成分为C的液相,冷却到此 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 Lc→A+Fe3C 6)E点 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温度1148℃,Wc=2.11%
二、相图中点的含义
7)S点 共析点,温度727℃, Wc=0.77% 成分为S点的奥氏体,冷却 到此温度时,发生共析反应: As→P(F+Fe3C)
8) P点 碳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度, 温度727℃,Wc=0.0218%
二、相图中的特性线
1)ACD线(结晶温度开始线) 液相线,由各成分合金开 始结晶温度点所组成的线, 铁碳合金在此线以上处于 液相。
纯铁、钢和铸铁的含碳量:
⑴ 工业纯铁(组织为单相铁素体) (<0.0218% C) 铁碳合金 ⑵钢(高温组织为单相 A,易于 (按成分可 变形) 分为三类) ① 亚共析钢 (0.0218 ~ 0.77%C) ② 共析钢 (0.77%C) ③ 过共析钢 (0.77 ~ 2.11%C)
(3)白口铸铁(在液态下结晶时,全部 ① 亚共晶白口铸铁 (2.11 ~ 或部分液相会发生共晶变,获得全部或 4.3%C) ② 共晶白口铸铁 (4.3%C) 部分莱氏体组织) ③ 过共晶白口铸铁 (4.3 ~ 6.69%C)
课堂练习:
1、共析钢冷却到S点时,会发生共析转变,从奥氏体 中同时析出( 铁素体)和( 渗碳体 )的混合物,称 为( 珠光体 ) 。 2、过共晶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是( 一次渗碳体 )加 ( 低温莱氏体 )。 3、共晶白口铸铁的含碳量为( 4.3 )%
一、 填空题
1、常见的金属晶体类型有( )晶格、( )晶格和( )晶格三种。 2、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包括( )、( )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分为( ) 和( )两种。 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 )和( ) ,属 于金属化合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和莱氏体。 5、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物体叫( );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 列的物体叫( )。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 6、常温下金属的塑性变形方式主要有( )和( )两种。 7、变形一般分为( )变形和( )变形两种,不能随载荷的去除 而消失的变形称为( )变形。 8、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 )及( )。 9、只有经过( )的金属才会发生再结晶。
6、金属在固态下随着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 现象称为( )。 A、再结晶 B、同素异构转变 C、共晶转变 7、冷加工是指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温度为( )。 A、常温不加热 B、500°C以下 C、再结晶温度以下 8、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弹性极限 9、金属的强度越低、塑性越好,其( )越好。 A、铸造性 B、压力加工性 C、焊接性 10、测定半成品、毛坯、铸件的硬度,一般选用( )。 A、洛氏硬度计 B、维氏硬度计 C、布氏硬度计
4、在热处理方面的应用
Fe-Fe3C相图是制订热处理 工艺的依据。应用Fe-Fe3C 相图可以正确选择各种碳钢 的退火、正火、淬火等热处 理的加热温度范围。由于含 碳量的不同,各种碳钢热处 理的加热温度和组织转变也 各不相同,都可从状态图中 求得。
5、在焊接方面的应用(补充)
焊接时由焊缝到母材各区域的温度是不同的,根据Fe-Fe3C 相图可知,受到不同加热温度的各区域在随后的冷却中可能 会出现不同的组织和性能。这需要在焊接之后采用相应的热 处理方法加以改善。
三、判断题
1、金属化合物晶格类型完全不同于任一组的晶格类型。( ) 2、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小。( ) 3、亚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为珠光体。 ( ) 4、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 中心。( ) 5、洛氏硬度值无单位。( ) 6、一般说,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 7、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 8、所有金属在拉伸试验时都会出现显著的屈服现象。( ) 9、固溶体的晶格类型与溶剂的晶格类型相同。( ) 10.体心立方晶格的塑性和面心立方晶格一样好。( )
4.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组织的变化顺序:
5.共晶白口铸铁的组织的变化顺序:
L--->L+Ld--->Ld (A+Fe3C共晶)--->Ld (A+Fe3C共晶+Fe3CII)--->L'd(P+Fe3CII+Fe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