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课后答案
汽车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新产品开发的一般程序?答:汽车新产品开发流程;概念设计;目标本钱;试制设计;样车设计与试验;生产准备阶段;销售2.汽车的型式?汽车的布置型式?各举一列你熟悉的轿车、客车、货车的型式与布置型式。
答:乘用车与商用车。
乘用车:发动机前置前驱,发动机前置后驱,发动机后置后驱;商用车布置形式:客车,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货车,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发动机前置中置后置;越野车,按照驱动桥数的不同4*46*68*83.汽车的主要尺寸是指什么?答:外廓尺寸,轴距,前轮距后轮距,前悬与后悬,货车车头长度,货车车厢尺寸4.汽车质量参数有哪些?汽车轴荷分配的根本原那么是什么?答:整车整备质量,汽车的载客量与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轴荷分配对轮胎寿命与汽车的使用性能有影响。
从轮胎磨损均匀与寿命相近考虑,各个车轮的载荷应相差不大;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与通过性,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载荷,而从动轴载荷可以适当减少;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轴的载荷不应过小。
5.汽车总体设计中汽车性能参数要确定哪些?答:动力性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比转矩〕,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系数,舒适性。
6.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是什么?答:发动机最大功率与相应转速;发动机最大转矩与相应转速7.汽车整车布置的基准线有哪些?其作用?请用图表示出。
答:车架上平面线,前轮中心线,汽车中心线,地面线,前轮垂直线8.车身设计中的H点与R点是什么?9.总体设计中应进展哪些运动校核?答:从整车角度出发进展运动学正确性检查,对于有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展运动干预检查。
10.掌握如下根本概念:汽车的装载质量、汽车整车整备质量、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轴荷分配、商用车、乘用车。
11.我国公路标准规定:单轴最大允许轴载质量为多少?总质量小于19t的公路运输车辆采用什么汽车?答:10t;双轴。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_金陵科技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_金陵科技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汽车行驶时受到的横风将会对汽车产生一个()力矩。
答案:侧倾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车身覆盖件的特点()。
答案:形状简单3.为了提高轿车车身的扭转刚度,车身结构件的截面形状通常设计为()。
答案:闭口异形4.汽车行驶时,在汽车表面存在着一个相对薄的空气层,该层内气流速度有急剧变化,存在着速度梯度,该气流层称为()。
答案:附面层5.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相比,其特点的是()。
答案:安全性更高6.若车身承受的静载荷过大,在危险断面处,则会产生超过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的应力,导致车身结构变形过大或断裂,属于以下哪种失效形式()答案:静强度失效7.下列选项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性内容的有()。
答案:安全气囊抗撞性8.轿车常用的车门结构形式有( )()和()。
答案:全尺寸内外板结构滚压窗框结构半开放式结构9.承载式车身在受到侧面碰撞主要吸能的部件有()()和()。
答案:中立柱车顶纵梁门槛梁10.鱼形车尾部的“鸭尾”,所起的作用是干扰空气阻力。
答案:错误11.前置前驱汽车的前纵梁比前置后驱汽车的相应构件强度要大。
答案:正确12.同样大小的汽车,承载式车身比非承载式车身的内部空间要大。
答案:正确13.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发生碰撞时能保持汽车其他部件的正常位置。
答案:正确14.非承载式车身通常用螺栓固定在车架上。
答案:正确15.承载式车身前部板件承受的载荷更大,要求前部车身的强度要好些。
答案:正确16.为了提高轿车车门刚度,通常在车门外板上焊接抗侧撞梁。
答案:错误17.H点装置有两种:H点测量装置和H点设计工具。
答案:正确18.转向盘前后位置和座椅高度是影响眼椭圆中心位置的主要因素。
答案:正确19.白车身主要包括车身结构焊接总成、车门闭合件焊接总成和车身附属设备。
答案:正确20.车身闭合件包括车门、发动机罩和挡风玻璃。
答案:错误21.汽车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材料以尽可能降低汽车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
王望予汽车设计课后题复习资料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1-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1)尺寸参数: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
3)性能参数:①动力性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距;②燃油经济性参数;③汽车最小转弯直径;④通过性几何参数;⑤操纵稳定性参数;⑥制动性参数;⑦舒适性1-4: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发动机及各总成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答:在绘总布置图时,按如下顺序:①整车布置基准线零线的确定②确定车轮中心(前、后)至车架上表面——零线的最小布置距离③前轴落差的确定④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布置⑤车头、驾驶室的位置⑥悬架的位置⑦车架总成外型及横梁的布置⑧转向系的布置⑨制动系的布置⑩进、排气系统的布置⑪操纵系统的布置⑫车箱的布置1-5:总布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运动校核,运动校核的内容与意义是什么?答:内容: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的检查;对于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检查意义:由于汽车是由许多总成组装在一起,所以总体设计师应从整车角度出发考虑,根据总体布置和各总成结构特点完成运动正确性的检查;由于汽车是运动着的,这将造成零、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并可能产生运动干涉而造成设计失误,所以,在原则上,有相对运动的地方都要进行运动干涉检查。
816汽车设计_答案

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816 科目名称:汽车设计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整车整备质量m0:整车整备质量m0是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士的整车质量。
2、比功率:比功率P b是汽车所装发动机功率的标定最大功率P emax与汽车最大总质量m a的比值。
或: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两种说法均可得分。
3、质量系数ηm0:质量系数ηm0是指汽车载质量m e与整车整备质量m0的比值,即ηm0=m e /m04、轴荷分配: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撑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5、离合器的后备系数: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即:β=T c/T emax。
β必须大于1。
二、单项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的序号。
每小题2分,共30分)1、D;2、B;3、C;4、D;5、C;6、D;7、D;8、C;9、A;10、A;11、B;12、C;13、C;14、C ;15、A三、判断题:(正确的画√,不正确的画×每题2分,共10分)1、√;2、×;3、√;4、×;5、√四、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评分时,每题若有多个填空,所填次序不论;若需要填写是物理量,写文字或物理量符号均可。
1、短头、平头2、iωiω’3、2f F0R4、车轮滚动半径r r、主减速器速比i0。
5、外经D6、左旋7、产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和零件设计标准化8、百公里油耗(L/100km ) 9、最高车速v max 、加速时间t 、上坡能力五、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传递同样转矩T c 的变速器,若齿轮的齿宽一定,其中心距A 的大小对啮合齿轮的接触应力有何影响?答:齿轮所传递的转矩是齿轮所受的圆周力与节圆半径的乘积,中心距越小节圆半径也就越小,而所传递的转矩是恒定的,所以齿轮所受的圆周力必然增大,而在齿轮的齿宽一定的情况下,必然会使啮合齿轮的接触应力增大。
汽车设计第四版课后答案

汽车设计第四版课后答案【篇一:汽车设计课后题答案】(前)视图上的投影线,作为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线(面),即z 坐标线。
②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x坐标线。
③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y坐标线。
④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⑤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1-2 答:①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
②前轮驱动,越过障碍的能力强。
③主减速器和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中,动力总成结构紧凑,且不需要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提高乘坐舒适性。
④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汽车的轴距可以缩短,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
⑤汽车的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以得到足够的冷却。
⑥有足够大的空间布置行李箱。
①隔绝发动机的气味和热量。
②客车前、中部基本不受发动机噪声和工作振动的影响。
③检修发动机方便。
④轴荷分配合理。
⑤后桥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比增大,提高乘坐舒适性。
⑥作为城市间客车使用,可在地板下方和客车全宽范围,设立体积很大的行李箱。
1-3 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载质量、质量参数、汽车总质量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稳定操作性参数、舒适性。
参数的确定:①整车整备质量m: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②汽车的载客量:乘用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不超过9座。
③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④质量系数: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⑤汽车总质量:装备齐全,且按规定满客、满载时的质量。
汽车设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交通学院

第一章测试1.在国标规定的汽车分类中,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3500Kg,但不超过12000Kg的载货车辆应属于M3类。
()A:对B:错答案:B2.国标规定:汽车顶窗、换气装置开启时应不超过车高()A:350 mmB:300 mmC:250 mmD:200 mm答案:B3.我国法规规定,汽车高不应超过()A:4.5米B:3.5米C:4米D:5米答案:C4.一般说来,减小轴距L,就会增大()A:万向节传动轴的夹角B:整备质量C:纵向通过半径D:最小转弯半径答案:A5.质量系数指汽车装载质量与整车最大总质量的比值。
质量系数反映了汽车的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
()A:对B:错答案:B6.为了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要求转向轴的负荷不应过小。
()A:错B:对答案:B7.我国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机动车比功率不小().A:不大于4.8B:不大于4.0C:不小于4.0D:不小于4.8答案:D8.减少汽车的最小转弯直径的办法有加大转向轮转角,缩短轴距,缩短轮距,增加转向轮的轮数。
()A:对B:错答案:A9.汽车质量系数ηm0数值越小,说明该车型的材料利用率和设计制造水平越低。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双片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较大,径向尺寸较小,踏板力较大,接合较为平顺。
()A:错B:对答案:A2.离合器压紧弹簧有圆柱弹簧、矩形弹簧、圆锥弹簧和膜片弹簧。
()A:对B:错答案:A3.推式膜片弹簧是以中部与压盘相压,压盘尺寸相同的条件下可采用直径较大的膜片弹簧,提高了传递转矩的能力,且不增加踏板力。
()A:错B:对答案:A4.挂车离合器的后备系数β一般取()A:1.50 ~ 2.25B:1.80 ~ 4.00C:1.80 ~ 3.25D:1.20 ~ 1.75答案:B5.对于乘用车及最大总质量小于3.5t的商用车,后备系数β一般取()A:0.90 ~ 1.45B:1.00 ~ 1.55C:1.10 ~ 1.65D:1.20 ~ 1.75答案:D6.发动机缸数越多,转矩越平稳,离合器后备系数越大。
0965]《汽车设计》第5次作业答案
![0965]《汽车设计》第5次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43acbfd1f34693daef3ec7.png)
0965_作业_5判断题(共5题,共50.0分)(10.0 分)1. 增加钢板弹簧长度,能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平顺性。
正确正确错误桥壳来承受。
正确正确错误正确论述题(共1题,共10.0分)(10.0 分)1.问答题1、汽车制动系设计要采用双回路控制系统,请分别绘出X型、HI型和LL型的双回路布置方案的回路图?2、膜片弹簧工作点最佳位置应如何确定(画出特性曲线加以阐述)?3、绘出动力转向器的静特性曲线,并说明各段意义?4、汽车为什么要采用刚度可变的非线性弹性特性悬架?货车为什么?轿车又是为什么?5、简述汽车设计的过程?6、相比中间轴式变速器,两轴式变速器有何特点?适用什么场合?7、为什么汽车要采用变速比转向器?8、驱动桥主减速器根据减速形式不同有哪几种结构形式?9、相比两轴式变速器,中间轴式变速器有何特点?适用什么场合?10、简述汽车设计的一般步骤?11、变速器的倒挡和一挡通常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承处,为什么?有些方案将一挡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承处,为什么?此时在一挡和倒挡工作时有何区别?12、简述制动系设计要满足哪些要求?1、汽车制动系设计要采用双回路控制系统,请分别绘出X型、HI型和LL型的双回路布置方案的回路图?答:2、膜片弹簧工作点最佳位置应如何确定(画出特性曲线加以阐述)?答: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特性曲线如下:拐点H:对应着膜片弹簧的压平位置,而且λ1H= (λ1M+λ1N)/2。
新离合器在接合状态时:膜片弹簧工作点B一般取在凸点M和拐点H之间,且靠近或在H点处,一般λ1B=(0.8~1.0) λ1H,以保证摩擦片在最大磨损限度△λ范围内压紧力从F1B到F1A变化不大。
新离合器在分离时:膜片弹簧工作点从B变到C,为最大限度地减小踏板力,C点应尽量靠近N点。
3、绘出动力转向器的静特性曲线,并说明各段意义?答:动力转向器的静特性曲线如下:A段:输入转矩不大,直线行驶位置附近小角度转向区,油压变化不大;C段:汽车原地转向或调头时,输入转矩进入最大区段,要求助力转向效果应当最大,油压曲线呈陡而直状上升;B段:属常用快速转向行驶区段,要求助力作用要明显,油压曲线的斜率变化应较大,曲线由较为平缓变陡;D段:表明是一个较宽的平滑过渡区间。
汽车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汽车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1: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问为神马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结果会怎样?答:绘制整车总布置图的过程中,要随时配合、调整和确认各总成的外形尺寸、结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机构的布置要求,悬置的结构与布置要求、管线路的布置与固定、装调的方便性等。
因此要有五条基准线才能绘制总布置图。
A、车架上平面线车架上平面线:车架上平面线即纵梁上翼较长的一段平面在侧(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垂向尺寸的基准线;B、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上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C、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D、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作为标注汽车高度、货台高度、离地间隙、接近角和离去角等尺寸的基准线。
E、前轮垂直线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1-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究竟是神马?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神马?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1-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1)尺寸参数: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1-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1)尺寸参数: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
3)性能参数:(1)动力性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距(2)燃油经济性参数(3)汽车最小转弯直径(4)通过性几何参数(5)操纵稳定性参数(6)制动性参数(7)舒适性1-5:总布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作运动校核,请问运动校核的内容是什么?并简要进行这些校核的意义?答:内容: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的检查;对于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检查意义:由于汽车是由许多总成组装在一起,所以总体设计师应从整车角度出发考虑,根据总体布置和各总成结构特点完成运动正确性的检查;由于汽车是运动着的,这将造成零、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并可能产生运动干涉而造成设计失误,所以,在原则上,有相对运动的地方都要进行运动干涉检查。
1-6、具有两门两座和大功率发动机的运动型乘用车(跑车),不仅仅加速性好,速度又高,这种车有的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和后桥之间。
试分析这种发动机中置的布置方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6分)优点:(1)将发动机布置在前后轴之间,使整车轴荷分配合理;(2)这种布置方式,一般是后轮驱动,附着利用率高;(3)可使得汽车前部较低,迎风面积和风阻系数都较低;(4)汽车前部较低,驾驶员视野好缺点:(1)发动机占用客舱空间,很难设计成四座车厢;(2)发动机进气和冷却效果差2-0、现有一款车型采用的是周置弹簧离合器,由于市场要求的改变,要将此离合器改为膜片弹簧离合器,改装后的离合器有哪些优缺点?答:改装后的优点:(1)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2)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结构简单、质量小(3)高速旋转时,性能稳定(4)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5)散热好,使用寿命长(6)平衡性好缺点:传递的最大转矩不大膜片弹簧的制造工艺较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膜片弹簧的基本参数和工作点位置的选择膜片弹簧基本参数1、H/h和h的选择H/h(H为自由状态内截锥高度),此值对弹簧的弹性特性影响极大。
H/h取1.5-2.0,h(板厚)取2-4mm→保证压紧力变化不大和操纵轻便。
2、R/r和R、r选择R/r越大,弹簧越硬,应力越高,按结构布置和压紧力的要求,R/r一般为1.20—1.35推式取R≥R c,R c为摩擦片平均半径拉式取r≥R c3、底锥角α:α=a r c t g(H/(R-r))≈H/(R-r)一般9—15O工作点B位置的选择:1)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曲线:拐点H对应压平位置,且位于凸点M和凹点N的横坐标中间2)工作点B位置:取M,H之间靠H处,λ1B=(0.8~1)λ1H,使摩擦片在最大磨损限度△λ内压紧力变化不大。
即从B→A,F1变化不大。
分离时,工作点从B→C,C以靠近N好,这时F1小,∵F2正比于F1,F2也小→分离轴承推力↓→踏板力↓。
2-1离合器设计要求?1、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并有储备,防止传动系过载2、接合平顺3、分离要迅速彻底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减轻换档冲击5、吸热和散热能力好,防止温度过高6、应避免和衰减传动系扭转共振,并具有吸振、缓冲、减噪能力7、操纵轻便8、作用在摩擦片上的总压力和摩擦系数在使用中变化要小9、强度足,动平衡好10、结构简单、紧凑,质量轻、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2-2、单双多传递转矩小较多多结构简单较复杂复杂轴向尺寸小中长散热好较差(油中)好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中大分离彻底居中不彻底接合平顺不平顺居中平顺踏板力大较小小应用轿车、中、小货车中、重型货车自动变速器条件:转矩一样;盘尺寸一样;操纵机构一样。
二、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1周置弹簧离合器:多用圆柱弹簧,一般用单圆周,重型货车用双圆周。
优: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缺:弹簧易回火,发动机转速很大时,传递力矩能力下降;弹簧靠在定位座上,接触部位磨损严重。
应用:广泛2中央弹簧离合器:离合器中心用一至两个圆柱(锥)弹簧作压紧弹簧。
优:压紧力足,踏板力小,弹簧不易回火缺:结构复杂、轴向尺寸大应用:转矩大于400~450N·m的商用车上3斜置弹簧:优:工作性能稳定,踏板力较小缺:结构复杂、轴向尺寸较大应用:总质量大于14t的商用车2-3后备系数β:反映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
选择β的根据:1)摩擦片摩损后,离合器还能可靠地传扭矩2)防止滑磨时间过长(摩擦片从转速不等到转速相等的滑磨过程)3)防止传动系过载4)操纵轻便3-2、为什么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中间轴上齿轮的螺旋方向一律要求取为右旋,而第一轴、第二轴上的斜齿轮螺旋方向取为左旋?答:(1)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
(2%)(2)在设计时,力求使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以减小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
(2%)3图为中间轴轴向力的平衡图(2%)(4)中间轴上齿轮的螺旋方向取为右旋,而第一轴、第二轴上的斜齿轮螺旋方向取为左旋后,图中轴向力F a1和F a2可相互平衡,第一轴、第二轴上斜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由箱体承担。
(2%)5-1、主减速器设计一、结构型式按齿轮类型,减速形式和支承分类2)双曲面齿轮优点:与弧齿锥齿轮比A、尺寸相同时,双曲面齿轮传动比更大。
B、如传动比一定,从动齿轮尺寸相同,双曲主动齿轮直径大,齿轮强度高,齿轮轴和轴承的刚度大C、如,主动齿轮尺寸相同,双曲从动齿轮直径小→↑离地间隙。
Δ其他优点:D、有沿齿长的纵向滑动,改善磨合,↑运转平稳性E、啮合齿数多,重合度大,↑传动平稳,↑约30%F、双曲主动齿轮直径及螺旋角大,相啮合齿的当量曲率半径大,↓G、双曲主动齿轮β1大,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可少H、主动齿轮大,加工刀具寿命长I、布置:主动轴在从动齿轮中心水平面下方:↓万向节传动高度,↓车身高度,↓地板高。
主动轴在从动齿轮中心水平面上方:↑离地高度(贯通式驱动桥)3)缺点A、纵向滑动使损失↑,η↓B、抗胶合能力低,要特种润滑油4)应用:广泛,i>4.5且尺寸限制时,双曲i<2,弧齿锥齿轮2<i<4.5,弧齿锥齿轮和双曲两均可(三)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1、主动锥齿轮支承:1)悬臂式(图5-14a)A、结构特点:a、圆锥滚子轴承大端向外,(有时用圆柱滚子轴承)b、为↑支承刚度,两支承间的距离b应>2.5a(a为悬臂长度)c、轴颈d应≮ad、左支承轴颈比右大B、优缺:结构简单,刚度差C、用:传递转矩小的2)跨置式(图5-14b)A、结构特点:a、两端均有支承(三个轴承)→刚度大,齿轮承载能力高b、两圆锥滚子轴承距离小→主动齿轮轴长度↓,可减少传动轴夹角,有利于总体布置c、壳体需轴承座→壳体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d、空间尺寸紧张→B、用:传递转矩大的2、从动锥齿轮支承(图5-14c)1)圆锥滚子大端向内,↓跨度2)≮70%3)c≥d→载荷平均分配4)大从动锥齿轮背设辅助支承销,间隙0.25mm(图5-15)5)齿轮受载变形或位移的许用偏移量(图5-16)5-2、主减速器中,主、从动锥齿轮的齿数应当如何选择才能保证具有合理的传动特性和满足结构布置上的要求?答:(1)为了磨合均匀,主动齿轮齿数z1、从动齿轮齿数z2应避免有公约数(1.5%)(2)为了得到理想的齿面重合度和高的轮齿弯曲强度,主、从动齿轮弯曲强度,主、从动齿轮齿数和应不少于40。
(2%)(3)为了啮合平稳、噪声小和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对于乘用车,z1一般不少于9;对于商用车,z1一般不少于6。
(1.5%)(4)主传动比i0较大时,z1尽量取得少些,以便得到满意的离地间隙。
(1.5%)(5)对于不同的主传动比,z1和z2应有适宜的搭配。
(1.5%)6-1、悬架设计要求:1)良好的行驶平顺性:簧上质量+弹性元件的固有频率低;前、后悬架固有频率匹配:乘:前悬架固有频率要低于后悬架尽量避免悬架撞击车架;簧上质量变化时,车身高度变化小。
2)减振性好:衰减振动、抑制共振、减小振幅。
3)操纵稳定性好:车轮跳动时,主销定位参数变化不大;前轮不摆振;稍有不足转向(δ1>δ2)4)制动不点头,加速不后仰,转弯时侧倾角合适5)隔声好6)空间尺寸小。
7)传力可靠、质量小、强度和寿命足够。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要求1、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1)悬架上载荷变化时,轮距变化不超过±4mm,太大会使轮胎早期磨损2)悬架上载荷变化时,前轮定位参数变化要合理,不应产生纵向加速度3)转弯时车身侧倾角小。
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6°~7°,要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同向,以增强不足转向4)制动时车身抗“点头”,加速抗“后仰”2、后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1)悬架上载荷变化,轮距无显著变化。
2)转弯时,侧倾角小,并使车轮与车身反向倾斜,以减小过度转向效应此外,强度足够,可靠传力6-2、汽车悬架分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类,独立悬架又分为几种形式?它们各自有何优缺点?答:(1)双横臂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低,轮距变化小,轮胎磨损速度慢,占用较多的空间,结构稍复杂,前悬使用得较多。
(1.5%)(2)单横臂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高,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速度快,占用较少的空间,结构简单,但目前使用较少。
(1.5%)(3)单纵臂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低,轮距不变,几乎不占用高度空间,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目前也使用较少。
(1.5%)(4)单斜臂式侧倾中心高度居单横臂式和单纵臂式之间,轮距变化不大,几乎不占用高度空间,结构稍复杂,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目前也使用较少。
(1.5%)(5)麦弗逊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高,轮距变化小,轮胎磨损速度慢,占用较小的空间,结构简单、紧凑、乘用车上用得较多。
(2%)6-4、以纵置钢板弹簧悬架为例说明轴转向效应。
为什么后悬架采用钢板弹簧结构时,要求钢板弹簧的前铰接点比后铰接点要低些?答:轴转向效应是指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行驶时,内侧悬架处于减载而外侧悬架处于加载状态,于是内侧悬架缩短,外侧悬架因受压而伸长,结果与悬架固定连接的车轴的轴线相对汽车纵向中心线偏转一角度,对前轴,这种偏转使汽车不足转向趋势增加,对后桥,则增加了汽车过多转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