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_课后答案
智慧树答案会“上瘾”的创意设计(山东联盟)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作为设计师,其根本的创意动机就是(),认清问题之所在。
答案:分析问题2.“大众汽车公司”于()年诞生。
答案:19383.设计的价值包括()。
答案:体现实际需求;体现情感人文;追求生活的艺术化;关注使用功能4.设计师进行创新思维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和()两个阶段。
答案:发散思维;收敛思维5.不同来源的元素产生了关联。
形成了创意。
这种关联不只是物与物之间的关联,也可能是()、()之间的关联。
答案:人与人;物与人6.设计师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艺术。
答案:错7.在产品设计上,现代主义追求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理念,使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对第二章1.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
答案:鸡蛋2.中国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发现了鸡蛋的()使命。
答案:孕育3.“一公升光线”活动在哪个国家首先推行?答案:菲律宾4.作品《Face to Face》是一款()海报。
答案:反战5.创意可以像水一样风雅,也可以像水一样能够()。
答案:自在流淌6.创意如果偏离生活体践,就会()。
答案:不具真实感;无法感动用户;不具真诚感;如无源之水7.苹果笔记本的优点有()。
答案:职业要求;系统快;色彩逼真;颜值高8.作品《Face to Face》表达的是哪两个国家的问题。
答案:巴勒斯坦;以色列9.创意源自于生活体验。
答案:对第三章1.自我要觉醒,离不开(),这要求我们有-颗触即能点亮的有准备的头脑,能举-反三、生发联想来打通壁垒。
答案:触发2.2008北京()开幕式四季片段的创作,是受到一本翻转就立体呈现建筑模型书籍的影响,而联想到的表现形式。
答案:残奥会3.设计的本质其实就是设计师通过( ),然后由内而外,借由相应的媒介,将这种感受传递给受众。
答案:自我的觉醒4.樱花杯是日本产品设计师()设计的。
答案:坪井浩尚5.对设计师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知识不是理论知识,也不是观察外部存在对象而得到的体会,而是产生于我们自身,由我们的()的深处孕育的知识。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_金陵科技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汽车车身结构与设计_金陵科技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汽车行驶时受到的横风将会对汽车产生一个()力矩。
答案:侧倾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车身覆盖件的特点()。
答案:形状简单3.为了提高轿车车身的扭转刚度,车身结构件的截面形状通常设计为()。
答案:闭口异形4.汽车行驶时,在汽车表面存在着一个相对薄的空气层,该层内气流速度有急剧变化,存在着速度梯度,该气流层称为()。
答案:附面层5.承载式车身与非承载式车身相比,其特点的是()。
答案:安全性更高6.若车身承受的静载荷过大,在危险断面处,则会产生超过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的应力,导致车身结构变形过大或断裂,属于以下哪种失效形式()答案:静强度失效7.下列选项属于汽车被动安全性内容的有()。
答案:安全气囊抗撞性8.轿车常用的车门结构形式有( )()和()。
答案:全尺寸内外板结构滚压窗框结构半开放式结构9.承载式车身在受到侧面碰撞主要吸能的部件有()()和()。
答案:中立柱车顶纵梁门槛梁10.鱼形车尾部的“鸭尾”,所起的作用是干扰空气阻力。
答案:错误11.前置前驱汽车的前纵梁比前置后驱汽车的相应构件强度要大。
答案:正确12.同样大小的汽车,承载式车身比非承载式车身的内部空间要大。
答案:正确13.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发生碰撞时能保持汽车其他部件的正常位置。
答案:正确14.非承载式车身通常用螺栓固定在车架上。
答案:正确15.承载式车身前部板件承受的载荷更大,要求前部车身的强度要好些。
答案:正确16.为了提高轿车车门刚度,通常在车门外板上焊接抗侧撞梁。
答案:错误17.H点装置有两种:H点测量装置和H点设计工具。
答案:正确18.转向盘前后位置和座椅高度是影响眼椭圆中心位置的主要因素。
答案:正确19.白车身主要包括车身结构焊接总成、车门闭合件焊接总成和车身附属设备。
答案:正确20.车身闭合件包括车门、发动机罩和挡风玻璃。
答案:错误21.汽车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有效手段对汽车产品进行优化设计,或使用新材料以尽可能降低汽车自身重量,以达到减重、降耗、环保、安全的综合指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汽车设计师》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汽车设计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汽车设计师》。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一辆独特的汽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掌握绘画汽车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分享和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汽车结构的描绘和创意设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汽车模型、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投影仪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汽车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汽车的基本结构,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汽车。
2. 新课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各种汽车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了解汽车的不同造型和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描绘汽车,讲解绘画技巧,强调汽车结构的表现。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辆独特的汽车,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幼儿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汽车设计师》2. 内容:汽车基本结构:车身、车轮、车窗、车灯等。
绘画技巧:线条、颜色、比例等。
创意设计:独特造型、色彩搭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独特的汽车,并涂上美丽的颜色。
答案:根据幼儿的想象力,设计出不同的汽车作品。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汽车,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如制作汽车模型、举办汽车设计大赛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汽车结构的描绘和创意设计。
2. 例题讲解:绘画技巧的演示和指导。
2024年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汽车设计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综合教案《汽车设计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综合活动教材第四章《小小创造家》,详细内容围绕“汽车设计师”主题,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引导幼儿探索汽车的构造和设计,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构造和基本组成部分,认识各种类型的汽车。
2. 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让幼儿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设计汽车。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汽车构造的理解,创新设计汽车的构思。
重点:认识各种汽车类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汽车模型、图片、视频、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汽车视频,让幼儿观察各种类型的汽车,引导幼儿说出汽车的名称和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见过的汽车,讨论汽车的用途和构造。
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通过汽车模型和图片,让幼儿了解汽车的构造,包括车身、车轮、车窗、车门等。
讲解不同类型汽车的特点,如轿车、卡车、救护车等。
3. 例题讲解(5分钟)演示如何设计一辆汽车,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不同部件组合在一起。
邀请一名幼儿上台,共同完成一辆汽车的设计。
4. 动手操作(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合作设计一辆汽车,鼓励幼儿发挥创意,用画纸、彩笔、剪刀等材料制作汽车。
教师巡回指导,协助解决幼儿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汽车构造和设计知识的掌握。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讨论如何改进自己的汽车设计。
六、板书设计1. 汽车构造图:用图示展示汽车的基本构造,包括车身、车轮、车窗、车门等。
2. 汽车类型:列出本节课所学的各种汽车类型,如轿车、卡车、救护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辆独特的汽车,用画纸、彩笔、剪刀等材料完成。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汽车。
汽车设计第四版课后答案

汽车设计第四版课后答案【篇一:汽车设计课后题答案】(前)视图上的投影线,作为标注垂直尺寸的基准线(面),即z 坐标线。
②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纵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x坐标线。
③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的投影线。
作为标注横向尺寸的基准线(面),即y坐标线。
④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
⑤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1-2 答:①前桥轴荷大,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
②前轮驱动,越过障碍的能力强。
③主减速器和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中,动力总成结构紧凑,且不需要在变速器与主减速器间设置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提高乘坐舒适性。
④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汽车的轴距可以缩短,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
⑤汽车的散热器布置在汽车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可以得到足够的冷却。
⑥有足够大的空间布置行李箱。
①隔绝发动机的气味和热量。
②客车前、中部基本不受发动机噪声和工作振动的影响。
③检修发动机方便。
④轴荷分配合理。
⑤后桥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比增大,提高乘坐舒适性。
⑥作为城市间客车使用,可在地板下方和客车全宽范围,设立体积很大的行李箱。
1-3 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载质量、质量参数、汽车总质量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稳定操作性参数、舒适性。
参数的确定:①整车整备质量m: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②汽车的载客量:乘用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不超过9座。
③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④质量系数: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⑤汽车总质量:装备齐全,且按规定满客、满载时的质量。
汽车设计期末笔记总结

汽车设计期末笔记总结1. 汽车设计的背景和发展
-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的历史
- 汽车的设计与技术发展
2. 汽车的基本构成部分
- 底盘
- 发动机
- 传动系统
- 悬挂系统
- 制动系统
- 电气系统
- 空调系统
- 内部空间设计
- 外观设计
3. 汽车的设计原则
- 功能性
- 安全性
- 美观性
- 舒适性
- 环保性
- 省能性
4. 汽车设计的流程
- 汽车设计的概念阶段
- 汽车设计的初步设计阶段
- 汽车设计的详细设计阶段
- 汽车设计的样车制造阶段 - 汽车设计的量产阶段5. 汽车设计的技术要求
- 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 制造工艺和成本
- 人机工程学
- 车身动力学
- 风阻和空气动力性能
- 安全性能和碰撞试验
- 环保性能和能源消耗6. 汽车设计的趋势和展望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 汽车。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汽车设计师》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汽车设计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周围的交通工具》,详细内容为“汽车设计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学会设计并绘制一辆独一无二的汽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了解各种汽车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学会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3. 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汽车构造的掌握,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绘画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汽车模型、图片、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汽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及原因。
2. 新课导入(10分钟)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如车身、车轮、车窗等,并讲解各种汽车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辆简单的汽车为例,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颜色进行绘画创作。
4. 学生实践(15分钟)学生在画纸上设计并绘制一辆独一无二的汽车,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汽车设计师1. 汽车的基本构造2. 汽车的特点3. 绘画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并绘制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课堂活动?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汽车各部分的比例关系?3. 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完成汽车设计作品。
2.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展览,了解更多的汽车知识和设计理念。
3. 开展“我最喜爱的汽车”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参与课堂活动?2. 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是否注意到了汽车各部分的比例关系?3. 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一、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1.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汽车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工大版汽车设计课后题及答案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设计》课后题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答:汽车的主要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性能参数。
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m、载质量、质量参数、汽车总质量和轴荷分配。
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最小转弯直径、通过性几何参数、稳定操作性参数、舒适性。
参数的确定:①整车整备质量m: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的整车质量。
②汽车的载客量:乘用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不超过9座。
③汽车的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④质量系数: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⑤汽车总质量:装备齐全,且按规定满客、满载时的质量。
⑥轴荷分配: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时,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而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又是什么'答: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点: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3.何为轮胎的负荷系数,其确定原则是什么答:汽车轮胎所承受的最大静负荷值与轮胎额定负荷值之比称为轮胎负荷系数。
确定原则:对乘用车,可控制在这个范围的上下限;对商用车,为了充分利用轮胎的负荷能力,轮胎负荷系数可控制在接近上限处。
前轮的轮胎负荷系数一般应低于后轮的负荷系数。
4.在绘总布置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问为什么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结果会怎样答:在绘制整车总布置图的过程中,要随时配合、调整和确认各总成的外形尺寸、结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机构的布置要求,悬置的结构与布置要求、管线路的布置与固定、装调的方便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汽车总体设计1-2:前置前驱优点:前桥轴荷大,有明显不足转向性能,越过障碍能力高,乘坐舒适性高,提高机动性,散热好,足够大行李箱空间,供暖效率高,操纵机构简单,整车m小,低制造难度后置后驱优:隔离发动机气味热量,前部不受发动机噪声震动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改善后部乘坐舒适性,大行李箱或低地板高度,传动轴长度短。
1-3: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尺寸参数,质量参数和汽车性能参数1)尺寸参数:外廓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汽车总质量、轴荷分配。
3)性能参数:(1) 动力性参数:最高车速、加速时间、上坡能力、比功率和比转距(2) 燃油经济性参数(3)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4) 通过性几何参数(5) 操纵稳定性参数(6) 制动性参数(7) 舒适性1-6、具有两门两座和大功率发动机的运动型乘用车(跑车),不仅仅加速性好,速度又高,这种车有的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和后桥之间。
试分析这种发动机中置的布置方案有哪些优点和缺点?(6分)优点:(1)将发动机布置在前后轴之间,使整车轴荷分配合理;(2)这种布置方式,一般是后轮驱动,附着利用率高;(3)可使得汽车前部较低,迎风面积和风阻系数都较低;(4)汽车前部较低,驾驶员视野好缺点:(1)发动机占用客舱空间,很难设计成四座车厢;(2)发动机进气和冷却效果差第二章离合器设计2-3后备系数β:反映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
选择β的根据:1)摩擦片摩损后, 离合器还能可靠地传扭矩2)防止滑磨时间过长(摩擦片从转速不等到转速相等的滑磨过程)3)防止传动系过载4)操纵轻便2-4膜片弹簧弹性特性有何特点?影响因素有那些?工作点最佳位置如何确定?答;膜片弹簧有较理想的非线形弹性特性,可兼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
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高速旋转时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而圆柱螺旋弹簧压紧力降低明显;以整个圆周与压盘接触,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通风散热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与离合器中心线重合,平衡性好。
影响因素有:制造工艺,制造成本,材质和尺寸精度。
2-5今有单片和双片离合器各一个,它们的摩擦衬片内外径尺寸相同,传递的最大转距Tmax也相同,操纵机构的传动比也一样,问作用到踏板上的力Ff是否也相等?如果不相等,哪个踏板上的力小?为什么?答:不相等。
因双片离合器摩擦面数增加一倍,因而传递转距的能力较大,在传递相同转距的情况下,踏板力较小。
第三章机械式变速器设计3-1分析3-12所示变速器的结构特点是什么?有几个前进挡?包括倒档在内,分别说明各档的换档方式,那几个采用锁销式同步器换档?那几个档采用锁环式同步换档器?分析在同一变速器不同档位选不同结构同步器换档的优缺点?答:结构特点:档位多,改善了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以及平均车速。
工友5个前进档,换档方式有移动啮合套换档,同步器换档和直齿滑动齿轮换档。
同步器换档能保证迅速,无冲击,无噪声,与操作技术和熟练程度无关,提高了汽车的加速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
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轴向尺寸大。
3-2、为什么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中间轴上齿轮的螺旋方向一律要求取为右旋,而第一轴、第二轴上的斜齿轮螺旋方向取为左旋?答:(1)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
(2%)(2)在设计时,力求使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以减小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
(2%)3图为中间轴轴向力的平衡图(2%)(4) 中间轴上齿轮的螺旋方向取为右旋,而第一轴、第二轴上的斜齿轮螺旋方向取为左旋后,图中轴向力Fa1和Fa2可相互平衡,第一轴、第二轴上斜齿轮所产生的轴向力由箱体承担。
(2%)3-3为什么变速器的A对齿轮的接触强度有影响?并说明是如何影响的?答:中心距A是一个基本参数,其大小不仅对变速器的外型尺寸,体积和质量大小都有影响,而且对齿轮的接触强度有影响。
中心距越小,齿轮的接触应力越大,齿轮寿命越短,最小允许中心距应当由保证齿轮有必要的接触强度来确定。
第四章万向传动轴设计4-2什么样的转速是转动轴的临界转速?影响临界转速的因素有那些?答:临界转速:当传动轴的工作转速接近于其弯曲固有振动频率时,即出现共振现象,以至振幅急剧增加而引起传动轴折断时的转速;影响因素有:传动轴的尺寸,结构及支撑情况等。
4-3说明要求十字轴向万象节连接的两轴夹角不宜过大的原因是什么?答:两轴间的夹角过大会增加附加弯距,从而引起与万向节相连零件的按区振动。
在万向节主从动轴支承上引起周期性变化的径向载荷,从而激起支撑出的振动,使传动轴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从而降低传动轴的疲劳强度。
为了控制附加弯距,应避免两轴间的夹角过大第五章驱动桥设计5-1、主减速器设计一、结构型式按齿轮类型,减速形式和支承分类2)双曲面齿轮优点:与弧齿锥齿轮比A、尺寸相同时,双曲面齿轮传动比更大。
B 、如传动比一定,从动齿轮尺寸相同,双曲主动齿轮直径大,齿轮强度高,齿轮轴和轴承的刚度大C 、如ol os i i =,主动齿轮尺寸相同,双曲从动齿轮直径小→↑离地间隙。
Δ 其他优点:D 、有沿齿长的纵向滑动,改善磨合,↑运转平稳性E 、啮合齿数多,重合度大,↑传动平稳,↑w σ约30%F 、双曲主动齿轮直径及螺旋角大,相啮合齿的当量曲率半径大,↓j σG 、双曲主动齿轮β1大,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可少H 、主动齿轮大,加工刀具寿命长I 、布置:主动轴在从动齿轮中心水平面下方:↓万向节传动高度,↓车身高度,↓地板高。
主动轴在从动齿轮中心水平面上方:↑离地高度(贯通式驱动桥)3) 缺点A 、纵向滑动使损失↑,η↓B 、抗胶合能力低,要特种润滑油4)应用:广泛,i>4.5且尺寸限制时,双曲i<2,弧齿锥齿轮2 < i < 4.5,弧齿锥齿轮和双曲两均可(三)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1、主动锥齿轮支承:1)悬臂式(图5-14 a)A、结构特点:a、圆锥滚子轴承大端向外,(有时用圆柱滚子轴承)b、为↑支承刚度,两支承间的距离b应>2.5a(a为悬臂长度)c、轴颈d应≮ad、左支承轴颈比右大B、优缺:结构简单,刚度差C、用:传递转矩小的2)跨置式(图5-14 b)A、结构特点:a、两端均有支承(三个轴承)→刚度大,齿轮承载能力高b、两圆锥滚子轴承距离小→主动齿轮轴长度↓,可减少传动轴夹角,有利于总体布置c、壳体需轴承座→壳体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d、空间尺寸紧张→B、用:传递转矩大的2、从动锥齿轮支承(图5-14 c)1)圆锥滚子大端向内,↓跨度dc+2) dc+≮70%2D3) c≥d →载荷平均分配4) 大从动锥齿轮背设辅助支承销, 间隙0.25mm(图5-15)5)齿轮受载变形或位移的许用偏移量(图5-16)5-3 P162-P1635-4 P170-P1715-5 汽车为典型布置方案,驱动桥采用单级主减速器,且从动齿轮布置在左侧,如果将其移到右侧,试问传动系的其他部分需要如何变动才能满足使用要求,为什么?可将变速器由三轴改为二轴的,因为从动齿轮布置方向改变后,半轴的旋转方向将改变,若将变速器置于前进挡,车将倒行,三轴式变速器改变了发动机的输出转矩,所以改变变速器的形式即可,由三轴改为二轴的。
第六章悬架设计6-2、汽车悬架分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两类,独立悬架又分为几种形式?它们各自有何优缺点?答:(1)双横臂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低,轮距变化小,轮胎磨损速度慢,占用较多的空间,结构稍复杂,前悬使用得较多。
(1.5%)(2)单横臂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高,轮距变化大,轮胎磨损速度快,占用较少的空间,结构简单,但目前使用较少。
(1.5%)(3)单纵臂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低,轮距不变,几乎不占用高度空间,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目前也使用较少。
(1.5%)(4)单斜臂式侧倾中心高度居单横臂式和单纵臂式之间,轮距变化不大,几乎不占用高度空间,结构稍复杂,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目前也使用较少。
(1.5%)(5)麦弗逊式侧倾中心高度比较高,轮距变化小,轮胎磨损速度慢,占用较小的空间,结构简单、紧凑、乘用车上用得较多。
(2%)6-3 影响选取钢板长度,厚度,宽度及数量的因数有哪些?答:钢板弹簧长度指弹簧伸直后两卷耳中心之间的距离。
在总布置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将L取长些,乘用车L=(0。
4-0。
55)轴距;货车前悬架L=(0。
26-0。
35)轴距,后悬架L=(0。
35-0。
45)轴距。
片厚h选取的影响因素有片数n,片宽b和总惯性矩J。
影响因素总体来说包括满载静止时,汽车前后轴(桥)负荷G1,G2和簧下部分荷重Gu1,Gu2,悬架的静扰度fc和动扰度fd,轴距等。
6-4、以纵置钢板弹簧悬架为例说明轴转向效应。
为什么后悬架采用钢板弹簧结构时,要求钢板弹簧的前铰接点比后铰接点要低些?答:轴转向效应是指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行驶时,内侧悬架处于减载而外侧悬架处于加载状态,于是内侧悬架缩短,外侧悬架因受压而伸长,结果与悬架固定连接的车轴的轴线相对汽车纵向中心线偏转一角度,对前轴,这种偏转使汽车不足转向趋势增加,对后桥,则增加了汽车过多转向趋势。
(4%)使后悬架钢板弹簧前铰接点(吊耳)比后铰接点(吊耳)低,是为了使后桥轴线的偏离不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的趋势。
由于悬架钢板弹簧前铰接点(吊耳)比后铰接点(吊耳)低,所以悬架的瞬时运动中心位置降低,处于外侧悬架与车桥连接处的运动轨迹发生偏移。
6-5、解释为什么设计麦弗逊式悬架时,它的主销轴线、滑柱轴线和弹簧轴线三条线不在一条线上?答:(1)、主销轴线与滑柱轴线不在一条线上的原因:在对麦弗逊悬架受力分析中,作用在导向套上的横向力F 3=))((1c d b c ab F -+,横向力越大,则作用在导向套上的摩擦力F 3f 越大,这对汽车平顺性有不良影响,为减小摩擦力,可通过减小F 3,增大c+b 时,将使悬架占用空间增加,在布置上有困难;若采用增加减振器轴线倾斜度的方法,可达到减小a 的目的,但也存在布置困难的问题。
因此,在保持减振器轴线不变的条件下,将图中(图6-49)的G 点外伸至车轮内部,既可以达到缩短尺寸a 的目的,又可获得较小的甚至是负的主销偏移距,提高制动稳定性,移动G 点后的主销轴线不再与减振器轴线重合。
(5%)(2)、弹簧轴线与减振器轴线在一条线上的原因:(3%) 为了发挥弹簧反力减小横向力F 3的作用,有时还将弹簧下端布置得尽量靠近车轮,从而造成弹簧轴线成一角度。
6-6后悬架主、副簧刚度的分配货车后悬架多采用有主、副簧结构的钢板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