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显示技术课程主要讲述的是有关各种显示器件的...
#《电子显示技术》教学大纲

《电子显示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讲述电子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和使用。
主要内容有:绪论;视觉特性和光度学、色度学原理;显示系统的要求和图象质量评价;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投影显示等。
教学大纲: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子显示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使用,对现有的电子显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比较,重点介绍了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并介绍了和显示技术有关的人眼生理学、光度学、色度学及显示系统参数、图像质量评价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1电子显示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内容2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3电子显示技术的分类4 电子显示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前景第二章视觉特性和光度学、色度学原理;(2学时)1 人眼的生理特性2 光度学原理3 色度学原理第三章显示系统的要求和图象质量评价;(4学时)1显示系统的构成2显示图像的组成、象素3 显示系统的寻址4 发光单元的亮度调制5 图像质量的评价6 图像分辨率的测量方法第四章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4学时)1 阴极射线管显示概述2 彩色显像管发展历史3 彩色显像管工作原理4 彩色显像管的类型5 彩色显像管的前景第五章液晶显示;(8学时)1 液晶显示的发展和特点2 液晶的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3 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及主要参数4 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件5 液晶材料及分子结构6 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7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及制造工艺8 液晶技术的新进展第六章等离子体显示;(8学时)1 概述2 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3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4 彩色AC-PDP(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5 彩色AC-PDP的制造材料和工艺6 彩色AC-PDP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7 彩色AC-PDP电路系统8 直流等离子体显示板9 PDP的使用第七章电致发光显示;(4学时)1 电致发光显示的分类和特点2 电致发光机理3 粉末型交流电致发光板4 薄膜型交流电致发光板5 电致发光用的材料6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7 电致发光板的使用第八章发光二极管显示;(4学时)1 概述2 半导体及p-n结注入发光3 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4 发光二极管的制造工艺5 发光二极管的材料6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7 发光二极管使用领域的拓展8 LED的使用及相关电路第九章激光显示;(4学时)1 激光显示系统及其分辨率2 激光光源3 光调制器4 光偏转器5 扫描激光彩色电视6 脉冲激光的声光成像第十章投影显示(2学时)1 投影机的分类2 投影管式投影机3 液晶投影显示4 数字光路处理器投影机测试方式:开卷测试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习题讲解和答疑的方式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该门课程。
显示技术导论ppt课件

4、 响应时间、余辉时间 上升时间:从施加电压到图像显示的时间
余辉时间(下降时间):从切断电源到图像消失的时间 电视图像显示需要小于1/30s
主动发光型: 小于0.1ms 非主动发光型 5、 显示色 10~500ms
发光型显示器件发光的颜色和非发光型显示器件投射或反射光 的颜色称作显示色
黑白、单色、多色、全色
1. 节能:使用OLED照明,到2020年,预计可减少670 万吨,约2.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2. 有利身体健康: OLED不含汞,且无紫外线
3. OLED为自然平面光源,无光线集中刺眼的问题, 无眩光问题 4. OLED几乎不放射红外光,又称为冷光 OLED光源和白炽 灯泡、荧光灯管与 LED光源的比较 5. OLED的显色性极佳,适合 摄影、美术馆或博物馆之使用 6. OLED灯具可以任意调整亮度 7. OLED轻薄易散热
在我国,显示技术及其相关产业约占信息产业总产值的45%
多媒体时代对显示器的需求
支撑多媒体的三大关键技术: 数字技术、网络、人机界面(包 括显示器) 1 适应多媒体 适应电子媒体:高显示性能 • 动态: 动画效果 色纯度 再现性好 • 静态: 静画无闪烁 高清晰度
适应非电子媒体: 需要较高的分辨率 很多非电子媒体分辨率远高于电子媒体 2 真实传情 高临场感、高图像画质 3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均可使用 便携、节能、寿命长
工作机制采用的是6英寸分辩率为svga800600的电子纸张4灰度等级greyscale黑白显示ebr1000ep采用四节7号碱性电池或附属ac电源供电四节碱性电池可阅读超过10000页特点精选ppt25厚度比较4级灰度时的效果翻页只需1秒精选ppt26显示漫画效果精选ppt27激光显示技术光能利用率高能耗低寿命长以高饱和度的红绿蓝三基色激光作为显示光源解决了显示技术领域长期难以解决的大色域色彩再现难题其色域可覆盖接近90人眼可识别色彩从而最完美地再现自然色彩
平板显示技术课程

一. 平板显示技术(Flat Panel Display,FPD) 的发展史及其特点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 各种显示器件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显示器件的主要参量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社会(信息产生、传输、接收显示)
人类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视觉,听觉, 触觉,味觉和嗅觉)
显示技术的重要性(人机对话的窗口,应 用领域:娱乐,工业,军事,交通,教育, 航天,医疗等) 最早的显示器件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发明于1897年
按照颜色可分为: 黑白显示器 单色显示器 多色显示器 彩色显示器 按显示内容、形状分: 数码显示器 字符显示器 轨迹显示器 图表显示器 图形显示器 图像显示器
引言
光电显示器件的分类
按显示原理分类: 按所用显示材料分: 阴极射线管显示(CRT) 固体(晶体和非晶体)显示 液晶显示(LCD) 器 等离子体显示板显示 液体显示器 (PDP) 气体显示器 等离子体显示器 电致发光显示(ELD) 液晶体显示器 发光二极管显示(LED)
1. 显示技术的发展史
早期的显示器(~1970年) 与半导体、计算机技术共同发展(1970~1990) 风靡一时的平板显示器 (FPD)时代(1990~今) 平板显示器与阴极射线管 当前平板显示的最新进展 展望-各种平板显示技术的未来
显示技术-第1章-绪论

03
02
第1章 绪 论
01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的视觉堕性 实验证明,人眼的主观亮度感觉与客观光的亮度不是同步的。 当一定强度的光突然作用于视网膜时,不能在瞬间形成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而是按近似指数规律上升;当亮度突然消失后,人眼的亮度感觉并不立即
第1章 绪 论
1.2.2 人眼的视觉特性
环境条件
光照度
环境条件
光照度
八级星光
0.000000019
读书必须照明度
30
黑夜
0.001 ~ 0.02
晴天
100 ~ 500
月夜
0.02 ~ 0.2
晴天室外
1000 ~100000
阴天室内
5 ~ 10
演播室照明度
300 ~ 2000
第1章 绪 论
1.2.1 光的基本特性
(d)亮度: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上的发 光强度称为亮度。单位尼特(cd/ ), 用L表示。(描述发光体表面的明亮程度) L = (d Φ /d ω)/ ds (1-3) 图1-2 视在面积
图1-7 标准视敏度曲线
相对视敏度
1.0
0.8
0.6
0.4
0.2
0
V(λ)
VG(λ)
20VB(λ)
VR(λ)
*
第1章 绪 论
人眼的视觉特性
三条曲线的总和等于相对视敏函数曲线(λ),三条曲线是部分交叉重叠的,很多单色光同时处于两条曲线之下。 例如:600nm的单色黄光就处在VR(λ)、VG(λ)曲线之下,所以600nm的单色黄光既激励了红敏细胞,又激励了绿敏细胞,引起混合的感觉。
图1- 4 新型彩色平板显示器
显示技术的发展过程
显示器件基础知识

详细描述
OLED是一种自发光显示器件,利用有机材 料在电场作用下发光。具有自发光的特性, 可以提供更好的对比度和色彩表现。同时, OLED还具有轻薄、可弯曲的优点,适用于 各种形态的产品。
QLED显示器件
总结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
详细描述
QLED是一种基于量子点技术的显示器件, 通过量子点材料在电场作用下的发光实现显 示。QLED具有高亮度、高色域和长寿命等 优点,是当前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基 板上沉积所需的薄膜材料, 如金属、半导体、绝缘体 等。
薄膜处理
对沉积的薄膜进行热处理、 光刻、刻蚀等加工,以实 现所需的图案和结构。
薄膜质量检测
使用各种检测手段对薄膜 的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 确保薄膜的均匀性、致密 性和附着力等。
器件封装工艺
元件贴装
将各种电子元件(如芯片、电阻、电 容等)按照设计要求贴装在基板上。
03
显示器件的关键技术
高分辨率技术
总结词
高分辨率技术是提高显示清晰度和图像质量的关键。
详细描述
通过提高像素密度和减少像素间距,高分辨率技术能够呈现更加细腻、逼真的图像。这有助于改善用 户的视觉体验,特别是在观看影片、玩游戏或进行图形设计等需要高清晰度显示的任务时。
色彩管理技术
总结词
色彩管理技术是确保显示颜色准确性 和一致性的重要手段。
引脚焊接
将元件的引脚焊接在基板上,实现电 气连接。
密封与保护
使用密封材料和保护涂层等手段对器 件进行密封和保护,以提高其稳定性 和可靠性。
性能测试与可靠性验证
对封装好的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和可靠 性验证,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 寿命。
信息显示技术原理2.2-PPT文档

8
2019/2/5
光电子系光电工程专业
第二章 显示参量与人的因素
2.2.3 颜色的混合
色彩混合定义 三原色理论 (色光)加色法 (色料)减色法 空间混合理论 色彩混和规律
R
Y
G
W
C
M
B
9
2019/2/5
光电子系光电工程专业
一、色彩混合定义
所谓色混合是指某一色彩中混入另一种色彩。经验表 明,两种不同的色彩混合,可获得第三种色彩。在颜 料混合中,加入的色彩愈多颜色越暗,最终变为黑色。 反之,色光的三原色能综合产生白色光。
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于人眼
,视觉会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这种色光混合 产生综合色觉的现象称为色光加色法 或称为色光 的加色混合。 在视网膜上的同一个部位,同时射入两种 以上的色(光)刺激,感觉出另一种颜色的现象。
15
2019/2/5
光电子系光电工程专业
色光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红R( 700nm )、绿 546.7nm )、蓝(435.8nm)
11
2019/2/5
光电子系光电工程专业
三基色的确定
牛顿色散实验:认定七色为原色; 物理学家David Brewster认为原色只是红、黄、蓝三 色; 1802年,生理学家T.Young根据人眼的视觉生理特征 提出红、绿、紫(蓝紫) CIE将色彩标准化,正式确认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蓝紫色),色料三原色红(品红)、黄(柠檬黄)、 青(湖蓝)
《电子显示技术》教学大纲.doc

《电子显示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程讲述电子显示技术的基本原理,各种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相应的电路技术、特性与应用。
主要内容有:绪论;视觉特性与光度学、色度学原理;显示系统的要求与图象质量评价;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电致发光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投影显示等。
教学大纲:本课程重点介绍电子显示技术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对现有的电子显示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比较,重点介绍了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激光显示等显示技术,并介绍了与显示技术有关的人眼生理学、光度学、色度学及显示系统参数、图像质量评价等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1电子显示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内容2电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历史3电子显示技术的分类4电子显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第二章视觉特性与光度学、色度学原理;(2学时)1人眼的生理特性2光度学原理3色度学原理第三章显示系统的要求与图象质量评价;(4学时)1显示系统的构成2显示图像的组成、象素3显示系统的寻址4发光单元的亮度调制5图像质量的评价6图像分辨率的测量方法第四章真空阴极射线管显示技术;(4学时)1阴极射线管显示概述2彩色显像管发展历史3彩色显像管工作原理4彩色显像管的类型5彩色显像管的前景第五章液晶显示;(8学时)1液晶显示的发展与特点2液晶的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3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及主要参数4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件5液晶材料及分子结构6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技术7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材料及制造工艺8液晶技术的新进展第六章等离子体显示;(8学时)1概述2气体放电的物理基础3交流等离子体显示板4彩色AC-PDP (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5彩色AC-PDP的制造材料与工艺6彩色AC-PDP制造技术的发展状况7彩色AC-PDP电路系统8直流等离子体显示板9 PDP的应用第七章电致发光显示;(4学时)1电致发光显示的分类与特点2电致发光机理3粉末型交流电致发光板4薄膜型交流电致发光板5电致发光用的材料6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7电致发光板的应用第八章发光二极管显示;(4学时)1概述2半导体及p-n结注入发光3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4发光二极管的制造工艺5发光二极管的材料6发光二极管的特性7发光二极管应用领域的拓展8 LED的应用及相关电路第九章激光显示;(4学时)1激光显示系统及其分辨率2激光光源3光调制器4光偏转器5扫描激光彩色电视6脉冲激光的声光成像第十章投影显示(2学时)1投影机的分类2投影管式投影机3液晶投影显示4数字光路处理器投影机考试方式:开卷考试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同时辅以课堂讨论、习题讲解和答疑的方式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该门课程。
《信息显示技术原理》课件

信息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脑显示器、电视、智能手机屏幕、VR/AR等领域,为人们提供直 观、清晰的信息展示。
信息显示技术的发展历程
从CRT显示器到液晶显示器、LED显示器,信息显示技术经历了长足的发展,不断提升显示 效果和用户体验。
传统信息显示技术
CRT显示器
CRT显示器是信息显示技术的传统代表,采用电子 束和荧光屏幕来显示图像和文字。
智能手机屏幕
VR/AR显示技术
智能手机屏幕通过液晶或OLED技术实现图像的显示, 使用户能够轻松操作手机。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显示技术以液晶或OLED为基 础,提供沉浸式的视觉体验。
结论
1 信息显示技术的趋势
信息显示技术将继续发展,更加注重图像质 量、能耗和环保等方面。
2 未来展望
未来的信息显示技术可能会涉及更多新材料、 新结构和新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完美的视觉 体验。
液晶显示器主要由液晶层、 驱动电路和背光源组成,通 过电场调节液晶分子的排列, 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液晶显示器利用液晶分子在 电场作用下的调整来控制光 的透过度,从而实现图像的 显示。
OLED显示技术
OLED的基本原理
OLED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简称,它通过有机材料的发光特性来实现图像的显示。
色彩空间与色温
色彩空间标识了显示器能够显 示的颜色范围,色温影响图像 的色彩偏冷偏暖。
校准调整
通过色彩校准和调整,可以使 显示器呈现准确、自然的图像 色彩。
显示器的应用
电脑显示器
电脑显示器是信息显示技术的主要应用,为用户提 供直观、清晰的计算机操作界面。
电视显示技术
电视显示技术包括液晶电视、OLED电视等,为用户 带来更逼真的视觉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显示技术》课程主要讲述的是有关各种显示器件的结构、工作机理、器件的特性、器件的制作工艺、相关材料、器件应用等。
故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在于各种显示器件的物理基础、器件结构及器件的特性等相关内容。
绪论显示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发展现状
1、显示技术的分类
2、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动向
3、显示技术的常用参量
4、发光的几个基本物理概念
第一章电致发光显示
1、ACPEL(交流粉末电致发光)发光现象;
ACPEL的发光原理(碰撞离化模型、双极场模型、纯位错模型)
2、DCPEL的发光原理
3、平板显示技术的寻址扫描、灰度调制的、交叉效应
4、ACTFEL(交流薄膜电致发光)的极化效应、滞后特性;原子层外延术
5、小分子OLED的结构、原理、LUMO及HOMO的概念、OLED材料、发
光过程、OLED器件的设计与制作技术、OLED的封装技术
6、PLED的结构、原理、器件的制作技术、封装技术
第二章发光二极管显示
1、LED的发光原理、LED的物理基础—复合理论、辐射复合与非辐射复合、
两种带间复合、俄歇效应
2、同质PN结与异质PN结的能带结构
3、LED的制作工艺、几种LED发光效率的定义、提高LED发光效率的措
施
4、常用LED材料
第三章场发射显示
1、FED的工作原理、结构、表面势垒与电子发射、Fowler-Nordheim方程
2、FEA的种类
3、FED的制作技术
第四章等离子体显示
1、气体放电的基本性质、气体放电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气体放电的伏安
特性、辉光放电、汤生放电理论、Penning效应
2、ACPDP的结构、工作原理、ACPDP单元电压转移特性
3、AC-PDP的制作工艺
第五章其它显示技术
1、VFD
2、投影显示
3、D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