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认识更大的数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3 认识更大的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3 认识更大的数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3 认识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读法
和写法|冀教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的概念;
2.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理解亿与千万、百万之间的关系。

二、学习重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学习难点
1.理解亿与千万、百万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学习方法
1.观察和思考:观察书中例题和练习题,思考数的规律;
2.练习:完成书中的练习题。

五、学习过程
1.小组合作,观察课本上示例数字,探讨亿与千万、百万之间的关系。

2.借助课本上的示例,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练习: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六、注意事项
1.亿是亿万的意思,1亿=1亿万,是由十万个一万组成的,可以用1亿=10000万表示。

七、练习题
1.写出9000万9千7百的数字形式。

2.8243万是天数还是年数?为什么?
3.把50亿写成数字。

4.将850万拆成千万和百万组成的数。

八、实际应用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很多用处,比如在财务方面,用于计算资产、负债和利润等;在经济方面,用于统计人口和GDP等;在科学方面,用于表示天文现象和物理现象的数值等。

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了亿与千万、百万之间的换算关系,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单元第2节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第2节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第一单元第2节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能够识别和读写更大的数。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掌握整数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

2. 能够读写更大的数。

教学难点:1. 理解整数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

2. 读写更大的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用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整数知识,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的基本概念,那么你们知道整数还有哪些位数和数位名称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更大的数,如:1000、10000、100000等。

2. 引导学生总结出整数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如:千位、万位、十万位等。

3. 解释整数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的概念,如:千位表示的是整数的第四位,万位表示的是整数的第五位,以此类推。

4. 引导学生进行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的练习,如:写出整数123456789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

三、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让学生进行读写更大数的练习,如:写出整数987654321的读写方式。

2. 让学生进行数位顺序和数位名称的练习,如:写出整数987654321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

3. 让学生进行整数比较大小的练习,如:比较整数123456和654321的大小。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整数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

2. 提问:你们能够读写更大的数吗?你们能够比较整数的大小吗?3. 引导学生思考整数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量长度、面积、体积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更大的数,让他们总结出整数的位数顺序和数位名称,并通过实践与应用环节进行巩固。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认识更大的数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认识更大的数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一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课前热身活动1:数数游戏1.让学生轮流数数,每个人只能说出一个数字,当数字是7的倍数或者含有7时,需要说“拍掉”。

2.如果数错了或者没有按照规则说话,就需要回到起点重新数数。

3.最后数到100的人算赢。

活动2:数的配对1.把数字卡片分成两份,让学生尝试将相同数字的卡片配对。

2.学生可以用手抓、放置或者移动数字卡片。

3.此任务的目标是让学生实现对数字的了解和识别。

二、导学内容1. 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学生应该能够识别数字中各位数的数值,例如241有2个百位数、4个十位数和1个个位数。

2. 比较数字大小学生应该能够识别数字大小的关系(例如比较大小、数字前后的位置等)并能用符号“>”、“<”、“=”表示。

例如8<12。

3.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学生应该能够用数字表示物品或数量并能够将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形式书写。

例如:__四十__个苹果,__41__个苹果。

4. 数值的进位和退位学生应该能够识别数值的不同位数(例如个位数、十位数、百位数等),并能够将一个数值从一个位数移动到另一个位数,例如把74的十位数变成百位数,结果是__704__。

反之,把542的百位数变成十位数,结果是__42__。

三、导学过程1. 认识更大的数•让学生看一下数字“1,10,100,1000,10000”,然后反复读出每个数字,并让学生按顺序说出它们的读音。

•然后询问学生“哪一个数最大?”让学生思考问题后,可以总结从1到10000数以增加倍数,增加比例是1:10:100:1000:10000。

因此,10000最大。

2. 识别数值大小•给学生几个三位数或四位数,让学生识别它们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然后比较中间的数。

例如:472,684,305,754,304。

学生可以用比较大小的符号(“>”、“<”、“=”)进行比较。

•到了最后,你可以问他们这个问题:如果你要把这些数字按升序排序,最后是什么数字?他们会发现要把数字从小到大排序,应该是__304, 305, 472, 684, 754__。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2012)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2012)一、知识目标和要求本次学习的内容是“认识更大的数”。

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达成以下目标要求:1.能够读写千以内的整数;2.能够理解和运用千以内的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3.能够将千以内的整数分拆、组合并比较;4.能够初步理解千以内的数码的规律和特点。

二、重点难点1.需要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准确的千以内数码的概念,并且能够将这些数码进行分拆和组合;2.需要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千以内整数大小关系的概念,从而更好地进行比较和排序;3.需要注意学生对于“千”这一数量级的理解,让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比之前学习的数码要大得多。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问问题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引入本次学习的主题:“认识更大的数”和千以内的整数。

2. 感性理解通过讲解、举例、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感性理解千以内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和数码结构,并在黑板或者白板上进行记录和标注。

3. 理性探究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自主思考和探究千以内整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和组合方法,进一步夯实学生对于千以内整数的认识。

4. 练习和拓展引导学生在纸笔上或者口算中多次进行计算和比较,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于数码规律的发现和探究,拓展学生对于数码和数量关系的认知。

四、巩固作业1.默写千以内的整数;2.画出100~1000的百位、十位和个位之间的连线,并在图中标出300、423、658、810;3.计算:948-726=? 443+295=? 497-198=?五、教学反思及下一步打算本次教学主要通过让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和理性认知千以内整数之间的规律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且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地合作和交流。

下一步打算将更多的练习和拓展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2课时导学案

第2课时导学案
学习重点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亿级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课前准备
计数器、课件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案补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学校升旗仪式图片及问题
城关小学有学生1000名,我们淳化县有10所这样的学校,你知道淳化县大约有小学生多少名?10个淳化县大约有多少名小学生?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
认识更大的数
周次
1
节次
2
课型
新授
课时
总第2课时
主备人
富兵
学习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千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制计数法。
3.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数、万级数、亿级数所具有的特征。
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万”,还有没有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课件出示教学情境图
(1)指名说说
①人大约有多少根头发?
②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③你知道截止2010年世界上的人口有多少吗?
(2)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处处也有大数,大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你还收集了哪些生活中的大数?
2.操作感知:认识“百万”
(1)课件出示:北京鸟巢能容纳十万名观众,那么十个鸟巢能容纳多少人?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第二课时 认识更大的数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更大的数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使用数位及数位名称。

2.能够读出比千更大的数的数位名称。

3.能够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并正确写出。

教学重点1.数位及数位名称。

2.更大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1.两个两位数大小比较。

教学准备1.课件。

2.学生活动手册。

3.白板、笔。

4.面值为5元、10元、20元人民币、计算器。

教学内容1. 自主学习互助讨论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认识更大的数。

让学生自主翻阅学生活动手册P12-13页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了解了多少个数位及数位名称?2.认识的最大数是多少?可以用怎样的数位名称来表达?2. 导入新知识1.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更大的数的读法,提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数位及数位名称。

例如:万、十万、百万、千万等。

2.让学生围绕百万这个概念,自己想象百万元会买到什么?交流一下不同的看法。

3. 拓展练习1.随机向学生出示两个两位数,让学生尝试比较大小并写出结果。

多次出题,让学生加深记忆。

2.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完成表格中的填空:数字数位名称1,000,000一百万753,0005,432,10020,000300,000600,0004. 数学游戏让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拥有500元人民币。

在计算器的帮助下,让每组学生尝试购买小学生活必备用品及食品,并记录所有购买所需的花费。

最后比较每组花费的多少,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更大的数的读法,记忆了数位及数位名称,并能够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

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购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教案:认识更大的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认识更大的数》。

本节课主要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大数,学习认识和比较更大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大数,初步认识和比较更大的数。

2. 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比较更大的数,培养数感。

难点:理解数位的概念,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2. 教学新课(15分钟)我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数字,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它们是什么数位?从高位到低位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我讲解数位的概念,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读出这些数字。

接着,我拿出两组数字,让学生比较大小。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数字123比数字45大。

我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123比45大吗?”学生回答后,我讲解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3. 课堂练习(10分钟)我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上台展示答案。

我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并让学生跟随我一起口头解答。

我让学生课后思考:“你们能想到一些方法,让我们更容易地记住大数吗?”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认识更大的数1. 数位:从高位到低位2.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a. 先比较数位,数位多的数大b. 数位相同,从高位开始比较,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七、作业设计1. 请写出数字5的数位和每个数位的数字。

a. 5 和 6789b. 5 和 53. 思考:如何记住大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培养数感。

同时,加强对数位概念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

我还将继续寻找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

教案标题: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更大的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读写更大的数。

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更大的数:亿以上的数。

2. 大数的读写方法。

3. 大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更大的数的读写方法,能够识别和读写更大的数。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更大的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大的数。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提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大数,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内容。

2. 新课:讲解更大的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更大的数。

然后讲解大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读写更大的数。

3. 实践: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更大数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让学生读写一些更大的数,或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小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更大的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培养他们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和学习。

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更大数概念和读写方法的重要环节。

在“实践”环节中,教师应该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互动交流中深化对更大数的理解。

以下是对“实践”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1. 读写练习: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更大数的卡片,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导学案认识更大的数
年 级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7、15--8、15
总课时
2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认识更大的数
学习目标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
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
学习难点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习准备
计数器,课件。
集体备课
二度备课




温故互查:
1、10个一千是( )。
2、10个一万是( )。
自学感悟:
认识“百万、千万、亿”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呢?让学生说出想法后用计数器验证。
合作探究: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验证
学生先在计数器的十万位上拨一个珠子,然后十万十万的数,得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以此类推,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




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汇报点评:
1、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和以前学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2、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关系。
3、出示十进制数位顺序表,让学生观察。(1)认识数位(2)介绍数位顺序表。(3)认识数位分级。
巩固训练:
P5第1、2、3、4题:
拓展延伸:
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更大的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导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