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形成的七个阶段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结节疾病的专业知识PPT课件

乳腺结节疾病的专业知识PPT课件

乳腺结节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避免乳房刺激:避免过度刺激乳房,如 过度按摩或剧烈运动 定期体检:定期到医院进行乳腺检查, 及时发现和治疗乳腺PT课件
目录 乳腺结节疾病概述 乳腺结节的良性疾病 乳腺结节的恶性疾病 乳腺结节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乳腺结节疾病 概述
乳腺结节疾病概述
乳腺结节疾病的定义:乳腺组织中 形成的肿块或团块 乳腺结节的分类:良性结节和恶性 结节
乳腺结节疾病概述
乳腺结节的症状:乳房肿块、疼痛、乳 头溢液等 乳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体检、乳 腺超声、乳腺钼靶、穿刺活检等
乳腺结节的良 性疾病
乳腺结节的良性疾病
乳腺增生:乳房组织增生引起 的结节,常见于青年女性 乳腺囊性增生:乳房内腺体囊 肿的增生,常见于40岁以上女 性
乳腺结节的良性疾病
乳腺纤维瘤:乳房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的 结节,常见于青年女性 乳腺导管扩张症:乳房导管扩张引起的 结节,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
乳腺结节的恶 性疾病
乳腺结节的恶性疾病
乳腺癌:乳房恶性肿瘤,常见于40 岁以上女性 乳腺导管癌:乳房导管内恶性肿瘤 ,常见于50岁以上女性
乳腺结节的恶性疾病
乳腺间质癌:乳房间质组织恶性肿瘤, 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
乳腺结节的预 防和注意事项
乳腺结节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定期自检:每月自我检查乳房 ,观察是否有异常肿块或其他 症状 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规律的运动和充足的休息

病理生理学PPT课件

病理生理学PPT课件

肿瘤的病理生理学
总结词
肿瘤是一种异常增生的疾病,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个方面。
详细描述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细胞周期失调、基 因突变、信号转导异常等。这些机制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块,并可能向周围组织浸润和转移。
学科建立
19世纪中期,随着实验医学的兴起和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发展,病理生理学逐渐成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学者们开始通过实验研究和动物模型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
现代发展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病理生理学的研究领域 不断拓展和深化。如今,病理生理学已经成为医学科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为人类健康事 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信号转导异常 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能影响细 胞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 某些癌症与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 有关。
疾病发生的过程
起始阶段
结局阶段
在这一阶段,损伤或异常因素导致细 胞或组织发生改变,触发一系列反应。
在这一阶段,疾病达到稳定状态或发 生恶化,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或死亡。
进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损伤或异常因素持续存 在或加重,导致疾病状态进一步发展。
VS
详细描述
肝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包括慢性肝 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引起的肝细胞 损伤,以及损伤后肝细胞的再生和纤维化 。这些机制会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 果。
05
病理生理学研究方法
实验性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
利用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疾病,通过观察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及 转归过程,探讨疾病机制。
深入研究基因和蛋白质在疾病发生发 展中的作用,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 治疗提供新思路。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PPT课件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PPT课件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1,胃炎
5, 肝炎
2,消化性溃疡
6, 肝硬化
3,肠炎
7, 肝癌
4 ,胆囊炎
1
认识消化系统结构与功能
消化系统由 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构成,
主要功能是 消化食物、 吸收营养、 排出粪便。
2
胃炎(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一,急性胃炎 概念:胃粘膜的急性炎症,有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改变,
49
(二)致病性
1. 传染源:主要为急、慢性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2. 传播途径:
最主要途径是注射或粘膜接触含HBV
的血液及分泌物
水平传播
性传播:不少见。 密切接触:有可能
饮食传播:可能性较小。
垂直传播是我国HBV感染的主要模式
50
临床表现
• 急性肝炎 • 慢性肝炎 • 重型肝炎 • 慢性HBsAg携带者 • HBV与原发性肝癌
类型: 胃溃疡(gastric ulcer,GU)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DU)
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有关, 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
16
病因和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胃、十二指肠黏膜的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 和侵袭(损害)因素平衡失调 GU:自身防御-修复(保护)因素减弱为主 DU:侵袭(损害)因素增强为主
• 胃酸刺激溃疡面的神经末梢
疼痛性质:
饥饿样不适感、钝痛、胀痛、灼痛(烧心)或剧痛
疼痛部位:
GU—剑突下正中或偏左
DU—上腹正中或偏右
20
疼痛特点
疼痛的节律性: • DU:进食→疼痛缓解→疼痛
(多为空腹痛、可伴有夜间疼痛) • GU:进食→疼痛→缓解

中职病理学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ppt课件

中职病理学第一章绪论与疾病概论ppt课件

1.尸体剖验
autopsy (A)
2.活体组织检查 biopsy (B)
3.细胞学检查 cytology (C)
.
1、尸体剖验: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 剖验。
方法:肉眼观察和显微镜观察。
.
2020/4/22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4
2、活体组织检查
方法 :手术 (钳取、切除、摘除等)
.
2020/4/22
几天之后,病人出现昏迷不醒。 这又是为什么?
.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学
研究对象不同
研究角度不同
正常机体 患病机体 功能代谢 形 态
.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 能的相互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部分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 能都会发生种种改变,这是研究和认识疾病的重要依据。
如何学好病理学 ?

紧张的工作



不良人际关系
.
不良生活方式
.
不良生活方式
.
自然环境
.
社会因素
.
倡导健康生活
.
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
疾病种类繁多。每一种疾病的 发展过程都有其自己的规律,但不 同的疾病却有一些共同规律。掌握 了疾病发展变化的规律,不仅可以 了解当时所发生的变化,而且可以 预计它可能的发展和转归,及早采 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
(一) 疾病发生的条件(condition)
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外因素。 如: 营养不良 结核病; 婴幼儿 呼吸道传染病
precipitating factors(诱因) —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risk factors(危险因素) —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但暂时分不清是原因还是条件。

龋-病PPT课件

龋-病PPT课件
龋 病
龋病
概述 病因及发病过程 临床特征和诊断 龋病治疗
第一章 龋病概述
第一节 龋病的概念
定义: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 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牙体硬组织 的细菌感染性疾病) 致病因素:细菌和牙菌斑、食物及牙所处的环境 基本变化: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
非特异性免疫:粘膜屏障、唾液和龈沟液成分 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唾液抗体和血清抗体) 变链与龋病:以变链各种抗原成分作为疫苗进行主动免疫防龋
三、免疫
第四节 影响龋病发生发展 的其他因素
影响龋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
年龄 性别 种族 家族与遗传 地理因素
第五节 病因学说
一、内源性理论 二、外源性学说 三、蛋白溶解学说 四、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五、Miller化学细菌学说
血链球菌
分型: 按菌壁抗原成分分8种血清亚型:a- h 按生化反应分为5种生物型:Ⅰ-Ⅴ 按碱基(G+C)成分分型 变链(c、e、f)和茸毛链球菌(d、g、h)与人类龋病关系密切 致龋性:产酸性、耐酸性和吸附作用(蔗糖)
变形链球菌组
轻链球菌
无研究证实其与龋病正相关 轻链球菌贮存胞内多糖,使菌斑在缺乏碳水化合物情况下继续产酸
乳杆菌属
包括G+兼性和专性厌氧杆菌 龋活跃者口腔内乳杆菌数量大,患龋严重程度加重,数量增加 饮食中蔗糖含量增高,有蔗糖滞留部位或有龋洞存在的部位数量增加 某些乳杆菌导致动物窝沟龋,对人类致龋作用弱,牙本质龋
G+杆状或丝状,主要有内氏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和衣氏放线菌 在龈下菌群和人类根面龋菌斑中最常分离到 在龈上菌斑中所占比例大
龈上菌斑是未矿化的细菌性沉积物,由粘性基质(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和嵌入其中的细菌组成 牙菌斑可视为是细菌的微生态环境

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

循环系统疾病ppt课件

循环系统的疾病分类
总结词
了解循环系统疾病的分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预防这些疾病。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疾病可分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 常等,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梗塞、脑出血等,周围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这 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正确的分类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及时治疗
一旦出现循环系统疾病症 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 业治疗和管理,控制病情
发展。
04
循环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新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新型抗凝药物
随着对循环系统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成为热 点。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活性,有效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为心 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或游泳
等,增强心肺功能。
控制体重
保持BMI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肥 胖,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3
戒烟限酒
04 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限 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天不超过 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
定期健康检查
血压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状况,及早发现 高血压。
血脂检查
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了解胆固醇和甘油三 酯水平,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调控基因表达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循环系统疾病领 域,基因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纠正导致疾病的基因突变、调节心血管相关基因 的表达等方面,为遗传性心血管疾病的根治提供了可能。
循环系统疾病研究的未来展望
精准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精准医学的进步,未来循环系统疾病的研究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方面 的研究,为患者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pt课件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pt课件
规范行为:挤眉弄眼、上肢抖动、动作过 大。眼动异常。 5 言语功能受损:用词不当,用较偏词汇。
三、晚期:
思维贫乏 情感淡漠 意志行为缺乏
Bleuler提出的主要症状破裂、中断、插入等)②情感障碍③ 矛盾症④自闭症⑤行为及意向障碍⑥自我 主观体验障碍
一、历史沿革
1. 19世纪以来欧洲精神病学家便有散在报 道
2. 1896德国Emil Kraepelin首次将这些散在 报导的上述症状归纳为同一疾病的不同 类型,并命名为早发痴呆(dementia praecox)
Kraepelin
1855—1926
Emil .Kraepelin在对大量患者进行了敏 锐的观察后提出: 1 本病的共同点是发病 于青少年期。 2 疾病过程有趋向痴呆的近 似表现。因而提出早发性痴呆(dementia praecox)的命名。1913 年在其所著的精神病
5 许多病人具备广泛的发育成熟不良表现: 如骨骼发育不良、2岁大的儿童出现轻微 手运动障碍和短暂的舞蹈症、多动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社交能力失常。
6 胚胎发生学:妊娠4-6个月神经细胞发生迁移 ,由此确定皮质神经元的层状排列、定位以及其 内部关系,上述结构维持一生不变。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轻微的多局灶或弥漫的解剖变异。这种 变异发生在发病以前,且较为恒定。精神分裂症 病人存在前额叶、边缘叶皮质及两者之间的联络 结构的遗传性缺损,成年早期表现为无法在环境 性应激时恰当的调节皮质下多巴胺活性。
精分病人妄想的特点: 原发 泛化 荒谬 隐蔽
精分病人特有症状群: 自动症综合症 紧张综合症 衰退三联症 思维逻辑症状 内向性思维 被动体验
精分病人症状维度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情感症状 认知症状 攻击与敌意
原发妄想

国际疾病分类(ICD-9-CM-3)PPT课件

国际疾病分类(ICD-9-CM-3)PPT课件
– 内固定: 78.5 查“固定”
21
• (2)伴复位的骨固定术均编码到“骨折的复 位术(79.—)”中 常规外固定:夹板、石膏绷带、 – 外固定 牵引无需另外编码 外固定装置:78.1和84.7,查 “使用”或“插入”
– 内固定:79.1和79.3,查“复位”
22
骨固定术编码小结
• 不伴骨折复位的固定,查“固定”
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的结构:骨膜、骨质、 骨髓。
4
2骨连接——关节 ·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
关节腔。
·辅助结构:韧带、关节唇、 关节盘、滑膜 襞。
5
3 骨胳肌: · 肌腹和肌腱组成。 ·肌的辅助装置:筋
膜、腱鞘和滑液囊。
6
二.本章内容(结构76—84)
• 1.骨和关节(76—81)
– 面部:76
– 内固定 78.5
查“固定”
– 常规外固定 93.4和93.5 查“固定”
• 伴有骨折复位的固定——骨折复位中,查“复 位”
– 内固定 79.1和79.3 查“复位” – 常规外固定 无需编码
• 无论是否伴有复位,只要用了外固定装置,均编
码 78.1和84.7,查“使用”或“插入”
23
病例摘要1(466685)
L1、L2椎体左侧横突闭合性骨折 第11、12左侧肋骨闭合性骨折 • 手术过程:后路(椎弓根内固定) L4椎体滑 脱复位、L4/5神经根粘连松解和椎管扩大减 压,L4/5椎间植骨融合。术中使用上海三友 公司的钛合金脊柱后路内固定钉棒系统和美 国强生牌Depuy Spine 椎间融合器Cage。
30
编码分析
查:关节固定术 473页
10.膝关节半关节置换术
81.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