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地理科学专业大学名单

合集下载

210806475_专业评估视角下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10806475_专业评估视角下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0引言教育部高校专业评估是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培育专业特色,提高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1]。

根据专业评估精神,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积极推进专业综合改革,重点抓好“五个对接”[2]。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科学合理构建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做到这“五个对接”的基础,决定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对于高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在安徽省普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总共24项)中,实践教学单独作为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实践教学体系被作为一个单独的观测点),被评估专家视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评估的重要核心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地理科学人才应具有更强的实践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基本都是在地理教育专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过去仅仅注重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人才[3]。

在教育部专业评估指导建议下,伴随着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校应积极探索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及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因此,本文在专业评估视角下,分析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所存在的不足,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实际情况,探索如何完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1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1.1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软硬件资源缺乏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各方支持力度有限,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软硬件资源缺乏问题突出。

首先,专门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人数较少,野外实习收稿日期:2022-03-03※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019jyxm1109,2020xsxxkc492);宿州学院校级质量工程项目(szxy2021ksjy03、szxy2021jyxm18)。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021年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上海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完善的办学资源和学科群优势,同时拥有横跨环境科学、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5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并依托城市发展研究院、城市大数据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城市生态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实验仪器先进,实验设备完善,拥有齐全的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实验数据与配套的软硬件。现有导师9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5名,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塞勒姆州立大学建立“1+1+1中美GEO-GIS硕士研究生双学位项目”,联合培养GIS硕士研究生。城市遥感与GIS应用方向以服务我国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需求为着力点,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围绕中国城市群、长三角一体化和国家生态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研究;并突出数据科学的引领,以地球大数据为手段,综合空间观测、地面监测、实验室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为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先进的方法论和技术,为资源与环境管理及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近5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重大科技专项和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等国家级/省部级目数十多项,在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Scientific Data、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Remote Sensing、Ecosystem services、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Ecological Indicators、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Software、地理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5部,教材2部。已在城市生态与环境遥感、环境关键要素监测与生态安全、环境大数据处理算法与开发、环境遥感建模与地理国情监测、空间信息技术与灾害风险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信息系统开发形成了研究特色,并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系列成果。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专业简介学科:理学门类:地理科学类专业名称:地理科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企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规划与开发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运用地图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与资源环境实验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熟悉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法规;◆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现代地貌学、环境演变、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计量地理学、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区域地理等。

实践教学: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12周。

主要专业实验: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原专业名:地理学、地理学教育、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

2021年度拟申报新增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材料公示

2021年度拟申报新增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材料公示

2021年度拟申报新增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材料公示2021年度拟申报新增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材料公示【导言】本文将探讨2021年度拟申报新增本科地理科学专业的相关材料公示。

我们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介绍这一主题,以使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地理科学专业的申报材料。

本文还将分享对该专业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背景介绍】地理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理科学在解释自然现象、研究环境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拟申报新增本科地理科学专业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二、申报材料公示】1. 专业目标及定位申报地理科学专业时,需要明确该专业的目标和定位。

地理科学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地理学理论基础、熟悉地理技术和方法、具备地理信息系统运用能力、善于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2. 课程设置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广泛涵盖地理学的核心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等。

还可考虑设置与地理学相关的跨学科课程,如环境科学、地球物理学等,以提供学生全面的知识背景。

3. 实践教学环节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地调查能力。

安排实地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讲座和实验、地理学实验室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教学团队和师资力量申报地理科学专业时,教学团队和师资力量是关键因素。

需要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能够教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师团队。

还可以考虑邀请业界资深专家来担任客座教授,以提高教学水平。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地理科学专业在探索地球的奥秘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习地理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地理科学专业还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例如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城市规划等领域都需要地理科学专业人才的支持。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2021年度拟申报新增本科地理科学专业的材料公示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
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气象学、生态学、 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
专业硕士培养点:农业管理(农业硕士)、农业工程信息技术(农业硕士)、资源与环境(工程硕士)
截至2022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有在读研究生1019人(博士生705人、硕士生314人, 其中外国留学生37人),在站博士后216人。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教学建设
2018年3月,科睿唯安发布了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以下简称“ESI”) 数据。据统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位居中国科学院院属单 位前列。5个学科分别是“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工程学”。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学术刊物
பைடு நூலகம்
截至2021年底,地理资源所新争取各类项目563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 3项、课题10项,新疆三次科考项目2项、课题1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6项(面上34项,青年26项,外青3 项,创新研究群体1项,杰青1项,优青2项,重点基金4项,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碳中和专项项目3项,组 织间国际合作项目3项);新增先导A类专项项目2项、课题10项,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院STS项目2项,院科研仪 器设备研制项目1项。目前主持在研的重大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32项,课题 97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2项、专题13项;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 考察研究任务2项、专题18项;基金重点项目20项,重大项目课题8项,杰青5项,优青10项,创新群体1项,仪器 研制项目1项;院先导专项项目8项,课题38项;院新疆特别专项项目2项;院重点部署项目2项;STS计划项目3项。

中国最顶尖八所大学中国大学2021最新排名

中国最顶尖八所大学中国大学2021最新排名

中国最顶尖八所大学中国大学2021最新排名中国最顶尖八所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这8所国内“顶级名校”都是985大学,只有“学神”才考得上。

国内顶尖两所牛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大学向来都是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在985大学里面都属于超一档级别得了。

即便是现在许多大学的名气已经上来了,这两所大学仍旧暂居在国内数一数二的位置。

能够考上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佼佼者或者尖子生了。

国内顶尖六名校:1、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就业率始终在95%以上,研率约为40%;2、中国人民大学:同样也是一所家喻户晓的名校,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6.7%、本科生92.3%;3、上海交通大学: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了,毕业生就业率96.76%左右,研究生就业率97.96%左右;4、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实力也是非常强悍了,近些年的就业率一直近96%以上;重点优势专业非常多;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生就业率为96.56%、考研生率为80%;很牛了!6、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综合实力也非常高,近些年的就业率一直都在93%左右,基本上毕业生就业容易;第一名:中国人民大学曾经,有这样一个段子:在北京,如果有人自我介绍来自top3,人大的同学总要抬起眼来看看是不是校友。

当时人大在北京的地位便可见一斑。

如今,听到这样的开场白,他们恐怕内心已经毫无波澜了。

作为一所以人文社科类见长的全国重点大学,理科领域的先天不足是限制人大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虽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身怀一技之长也足以令人羡慕不已。

但在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下,金融、IT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想要跻身前列的高校,如果只善“无用之用”,未免显得有些窘迫。

更何况,学科建设渐趋老化,成为人大退步的又一重大因素。

虽然在2021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并且手握十多个“双一流”建设学科,但提到科研,就没有人大的位置了。

202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10名

202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10名

202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10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前10名北京大学(排名第1)、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2)、华东师范大学(排名第3)、南京大学(排名第4)、南京师范大学(排名第5)、武汉大学(排名第6)、首都师范大学(排名第7)、东北师范大学(排名第8)、福建师范大学(排名第9)、河南大学(排名第10)。

地理信息科学属于哪个大类地理信息科学属于理学类。

其中包含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遥感原理与技术、数据库结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工程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摄影测量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理论与应用、GIS设计与开发、网络GIS、计算机图形学。

地理信息科学前景怎么样地理信息科学的就业前景还不错,毕业生可在与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工作。

该专业可以去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相关部门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

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外的许多大学,而我国现有140所高校开设有该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

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壮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

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好就业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在国外的许多大学,而我国现有140所高校开设有该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

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壮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

信息革命的浪潮方兴未艾,信息社会正朝我们一步步走来,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

师范专业认证通过名单

师范专业认证通过名单

师范专业认证通过名单摘要:一、引言二、师范专业认证名单概述1.2021年认证名单2.2023年认证名单3.2022年认证名单三、认证名单中的高校及专业1.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的高校及专业2.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的高校及专业四、认证结论的有效期及中期审核1.认证结论的有效期2.中期审核的具体要求五、对认证专业的后续发展要求1.重视状态保持,不断整改提高2.发挥带动作用,持续推动发展六、结语正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对师范专业的认证工作愈发重视,为了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确保教师队伍的素质,对师范类专业进行认证。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2023年及2022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

二、师范专业认证名单概述1.2021年认证名单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等6个专业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等256个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

认证结论有效期六年,自2021年9月起至2027年8月止。

2.2023年认证名单2023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经高校申请、教育评估机构组织专家考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审定,认证结论有效期六年,自2023年9月起至2029年8月止。

3.2022年认证名单2022年,教育部公布了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及通过中期审核的专业名单。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化学专业等5个专业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等381个专业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

认证结论有效期六年,自2022年7月起至2028年6月止。

三、认证名单中的高校及专业1.通过第三级专业认证的高校及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等。

2.通过第二级专业认证的高校及专业北京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伙伴们都选择了什么样的专业呢,有没有自己非常喜欢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大学排名及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地理科学专业大学名单
地理科学专业主要研究地球表面资源环境以及它们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知识的积累,这门学科逐步成为了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的学科,简单说就是研究人与地理关系的学科,近现代以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快速发展,它不再局限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究,而是逐步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特征。

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纷纷涌现,如环境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资源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其科学价值也越来越高。

可以说,随着经济开发以及环保的需要,加之地理学本身古老而又深厚的底蕴,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日益受到关注。

地理科学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理学类中的地球物理学类,其中地球物理学类共4个专业,地理科学专业在地球物理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理学大类中排名第27位。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生中,83%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6%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

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8.4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