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第1讲 功和功率
《功和功率》课件

步骤2:使用速度计测量 小车的速度,记录数据 。
步骤3:改变小车上砝码 的质量,重复步骤1和步 骤2,至少进行5组实验 。
步骤4:将实验数据输入 数据采集器,分析数据 ,绘制功与速度变化的 图像,验证动能定理。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 据和图像分析,可以得 出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验证动能定理的正确 性。同时,通过实验操 作和数据采集,培养学 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 力,加深对功、功率和 动能的理解。
若求瞬时功率,需考虑力的冲量,公式为
$P = Fv$,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v$表示瞬时速度。
功率的单位
01 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简称 瓦。
02 其他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马力等。
02 换算关系为:1千瓦=1000瓦,1马力=735.5瓦。
03
功和功率的关系
功和功率的联系
功的计算公式
总结词
功的计算公式是 W = Fscostheta,其中 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 ,theta 是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详细描述
功的计算公式是物理学中用于计算力对物体所做功的公式。公式中的 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s 表示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theta 表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该公式适用于恒力做功的 情况,当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时,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THANKS
感谢观看
02 自行车
骑自行车时需要克服阻力和重力,这需要消耗体 能并产生功和功率。自行车的功率取决于骑行者 的体重、踏频和速度。
03 飞机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消耗燃油,从而产生功和 功率。飞机的功率取决于发动机的推力和速度, 推力越大,速度越高,功率越大。
功和功率课件pptx

表达式
W1=-W2
总结词
适用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计算,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说明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可以运用该公式计算做功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功率的计算方法
03
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瞬时功率的表达式:P=Fvcosθ
θ为力F与速度v之间的夹角
瞬时功率的特点:反映了某一时刻运动的功率
节约能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经济成本,提高生活质量。
节能的方法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能源使用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宣传和教育等。
节能的意义和方法
功率与环境的关系
功率越大,能量消耗就越大,排放的污染物也会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
环保措施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推广可再生能源,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高环境意识等。
家电分类
根据调查统计,常用家用电器的功率一般在几十瓦到几百瓦之间。
常用家电的功率
为了降低能耗,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节能家电,如节能冰箱、节能空调等,其功率相对较低。
节能家电
家用电器的功率估算
节能与环保
06
能量的来源和消耗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以及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节能的意义
动力学的功和功率
在热力学中,功和功率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物理量。热力学中的功与物质性质有关,而功率则与物质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等有关。
热力学中的功和功率
在电学中,电能可以通过电路中的电流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电功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而电功率等于电流与电压的乘积除以电阻。
电学中的功和功率
能量转换中的功和功率
高考物理第五章-第1课-功功率课件课件

提醒探究
2.功的计算. (1)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 W=Flcos α,其中 F 为恒力,l 是物体相对 地面的位移,而不是相对于和它接触的物体的位移. (2)变力做功的计算: ①用动能定理 W=ΔEk 计算. ②当变力做功的功率一定时,用功率和时间计算:W=Pt. ③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 (3)总功的计算:①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②先求 每个力做的功,再求各功的代数和.
提醒探究
题型3 机车启动问题分析
1.机车两种启动方式的比较.
提醒探究 (续上表)
提醒探究 (续上表)
提醒探究 2.三个重要的关系式. (1)无论哪种运行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的速
度,即 vm=FPmin=FP阻(式中 Fmin 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 F 阻). (2)机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
答案:(1)16 s (2)P1=m(μg+a)at (3)12 m/s
与运动方向垂直,故不做功,即 WFT=0. 重力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不变,小球在重力方
向上的位移为 AB 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 L,所以 WG =mgL.F 阻所做的总功等于每个小弧段上 F 阻所做功的 代数和,即:
WF 阻=-(F 阻Δx1+F 阻Δx2+…)=-12F 阻πL.
提醒探究
故重力 mg 做的功为 mgL,绳子拉力做功为零,空气阻力所做 的功为-21F 阻πL.
得下滑的时间: t= 2as=2 s.
提醒探究
重力的功率为:P1=Wt =25 W. (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瞬时速度为:v=at=10 m/s. 而 v 与 mg 的夹角为 60°, 所以 P2=mgv cos 60°=50 W. 答案:(1)25 W (2)50 W
高中物理课件-第1讲 功 和功率1

3、只能用来计算恒力做功。
三、判断力做正功还是负功的方法:
(1)看F与l的夹角α W = F l cosα
α<90°,力做正功;
Ft
α>90°,力做负功;
(2)看F与v的夹角α
F
α<90°,力做正功;
Fn
α>90°,力做负功;
(3)看 v 是增大还是减小, A
C
若在力作用下速率增大, 此力做正功,反之做负功.
例2:动能定理、图象法、平均值法
第1讲 功和功率
一、做功的两个条件:(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位移。
二、功的计算:1)、公式:W = F l cosα 2)、国际单位: 焦耳(焦)单位符号:J
对公式“W = F l cosα”的进一步理解:
1、L是作用点相对地面的位移。
2、力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 l 、 α三者有关,与物体
说明:功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的效果. B
四.总功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算:
求多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有两种方法:
(1).分别求出每个力所做的功,然后求出所有功的代数和。
即:W总=W1+W2+……+Wn
(2). 先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然后再求出合力的功. 即:W总=F合Lcosα
五、变力做功的问题:
见《金牌教程》P98考点2及对应的例2和变式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机械能 第1讲 功和功率 教科版

第五章 机械能高考目标复习指导功和功率Ⅱ 1.考情分析:高考对本章知识点考查频率最高的是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单独考查,多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有选择题,也有计算题. 2.高考热点:(1)功和功率的理解与计算.(2)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常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电磁学知识进行考查.(3)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定律与生产、生活、科技相结合进行综合考查.动能和动能定理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Ⅱ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Ⅱ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1讲 功和功率一、功1.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功的大小(1)公式:W =Fl cos α(α为力和位移的夹角) (2)功的正负夹角功的正负物理意义0≤α<90° W >0 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 W <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α=90° W =0 力对物体不做功功是标量,正功表示对物体做功的力是动力;负功表示对物体做功的力是阻力,功的正负不表示功的大小.二、功率1.定义:功与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 3.公式(1)P =Wt,P 为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2)P =Fv cos α(α为F 与v 的夹角) ①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 ②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 4.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名称 意义 二者联系额定功率动力机械长时间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实际功率长时间大于额定功率时会损坏机械实际功率动力机械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功率1.关于功率公式P =W t和P =Fv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P =W t知,只要知道W 和t 就可求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B .由P =Fv 只能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C .从P =Fv 知汽车的功率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 .从P =Fv 知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解析:P =W t是对应一段时间内的功率,是平均功率,在P =F ·v 中,若v 为平均速度,则P 为平均功率.若v 为瞬时速度,则P 为瞬时功率.当P 一定时,F 与v 成反比.答案:D2.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匀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 )A .等于零,对人不做功B .水平向左,对人不做功C .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D .沿斜面向上,对人做正功解析:人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该力与人的水平位移方向相同,故该力对人做正功.答案:C3.如图所示,力F大小相等,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的位移x也相同,则F做功最小的是( )答案:D4.物体受到两个互相垂直的作用力F1、F2而运动,已知力F1做功6 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 J,则力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 )A.14 J B.10 JC.2 J D.-2 J解析: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F1对物体做功6 J,物体克服F2做功8 J即F2对物体做功为-8 J,因而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6 J-8 J =-2 J,因而选项D正确.答案:D5.自由下落的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 ) A.1∶1∶1 B.1∶2∶3C.1∶3∶5 D.1∶4∶9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第1 s末、2 s末、3 s末的速度分别为v1=gt1=g,v2=gt2=2g,v3=gt3=3g,则第1 s、2 s、3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分别为P1=mg v12=12mg2,P2=mgv1+v22=32mg2,P3=mgv2+v32=52mg2,所以P1∶P2∶P3=1∶3∶5,故C选项正确.答案:C正、负功的判断及大小的计算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使斜面水平向左匀速移动距离l.(1)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物体与斜面相对静止)( )A.0 B.μmgl cos θC.-mgl sin θcos θ D.mgl sin θcos θ(2)斜面对物体的弹力做的功为( )A.0 B.mgl sin θcos2θC.-mgl cos2θ D.mgl sin θcos θ(3)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A.0 B.mglC.mgl tan θ D.mgl cos θ(4)斜面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多少?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m受到重力mg、摩擦力F f和支持力F N的作用,物体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F f为静摩擦力,位移l的方向与速度v的方向相同.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有F f=mg sin θ,F N=mg cos θ.由功的计算公式W=Fl cos α有:(1)摩擦力F f对物体做功W f=F f l cos(180°-θ)=-mgl sinθcos θ,故C对.(2)弹力F N对物体做功W N=F N l cos(90°-θ)=mgl sin θcos θ,故D对.(3)重力G做功W G=mgl cos 90°=0,故A对.(4)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即F N和F 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W斜=F合·l cos 90°=mgl cos 90°=0.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是求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总=W f+W N+W G=0.答案:(1)C(2)D(3)A(4)0 01.功的正负的判断方法(1)恒力做功的判断: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依据力与位移的夹角来判断.(2)曲线运动中功的判断:若物体做曲线运动,依据F与v的方向夹角来判断.当0°≤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90°<α≤180°,力对物体做负功;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3)依据能量变化来判断: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若有能量转化,则必有力对物体做功.此法常用于判断两个相联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的判断.2.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1-1:一根木棒沿水平桌面从A运动到B,如图所示,若棒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f,则棒对桌面的摩擦力和桌面对棒的摩擦力做功各为( )A.-F f x,-F f x B.F f x,-F f xC.0,-F f x D.-F f x,0解析: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也就是说,只有力或只有位移,是不符合做功条件的,故A、B错误;若物体发生位移的同时也受力的作用,当力与位移垂直时,此力并不做功,故C对、D错.答案:C对功率的理解及计算(2011·海南卷)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 N 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 N 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94 WB .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54 JC .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秒内与第2秒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5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在第1 s 内的加速度a 1=F 1m=2 ms 2,在第2 s内的加速度a 2=F 2m =11ms 2=1 ms 2;第1 s 末的速度v 1=a 1t =2 ms ,第2 s 末的速度v 2=v 1+a 2t =3 ms ;0~2 s 内外力做的功W =12mv 22=92 J ,功率P =W t =94 W ,故A 正确.第2 s 内外力所做的功W 2=12mv 22-12mv 21=(12×1×32-12×1×22)J =52J ,故B 错误.第1 s末的瞬时功率P 1=F 1v 1=4 W .第2 s 末的瞬时功率P 2=F 2v 2=3 W ,故C 错误.第1 s 内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12mv 21=2 J ,第2 s 内动能的增加量ΔE k 2=W 2=52 J ,所以ΔE k1ΔE k2=45,故D 正确. 答案:AD计算功率的基本思路1.首先判断待求的功率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 2.(1)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①利用P =W t;②利用P =F ·v ·cos α. (2)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P =F ·v ·cos α,v 是t 时刻的瞬时速度.2-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从A 点水平抛出,正好垂直于斜面落在斜面上B 点.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α.(1)小球落到斜面上B 点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多少? (2)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解析:(1)将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进行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 y =v 0cot α, 所以,小球落到斜面上B 点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 =mgv y =mgv 0cot α.(2)小球从A 到B 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 =mg v y =mg ×12(0+v y )=12mgv 0cot α.答案:(1)mgv 0cot α (2)12mgv 0cot α机车的启动问题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额定功率是80 kW 的无轨电车,其最大速度是72 k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开出,阻力大小一定,则( )(1)电车匀加速运动行驶能维持多少时间?(2)又知电车从静止驶出到增至最大速度共经历了21 s ,在此过程中,电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少?解析: F f =P 0v m代入数据解得F f =4×103N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f =ma 解得F 牵=8×103N 匀加速末速度v t =P 0F 牵=10 ms匀加速持续时间t 1=v 1a=5 s 匀加速过程的位移x 1=12at 21=25 m从车速v t 加速到v m 由动能定理有P 0(t -t 1)-F f x 2=12mv m2-12mv 2t解得x 2=245 m总位移x =x 1+x 2=270 m. 答案:(1)5 s (2)270 m三个重要关系式(1)无论哪种运行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v m =P F min=P F f(式中F min 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F f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速度不是最大,即v =P F <v m =P F f.(3)机车以恒定功率运行时,牵引力做的功W =Pt .由动能定理:Pt -F f x =ΔE k .此式经常用于求解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过程的位移大小.3-1:修建高层建筑时常用到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 =5×103kg 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0.2 ms 2,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 m =1.02 ms 的匀速运动.取g =10 ms 2,不计额外功.求:(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2秒末的输出功率. 解析:(1)设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为P 0,重物达到最大速度时,拉力F 0等于重力P 0=F 0v m ①F0=mg ②代入数据:有:P0=5.1×104W.③(2)匀加速运动结束时,起重机达到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设此时重物受到的拉力为F,速度为v1,匀加速运动经历时间为t1,有:P0=Fv1 ④F-mg=ma ⑤v1=at1 ⑥由③④⑤⑥,代入数据,得:t1=5 s⑦t=2 s时,重物处于匀加速运动阶段,设此时速度为v2,输出功率为P,则v2=at⑧P=Fv2 ⑨由⑤⑧⑨,代入数据,得P=2.04×104W.答案:(1)5.1×104W(2)5 s 2.04×104W功的计算方法1.恒力及合力做功的计算(1)恒力做的功:直接用W=Fl cos α计算.公式中的F是恒力,l是指力的作用点的位移,α指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如典例1(1)(2)合外力做的功①先求合外力F合,再应用公式W合=F合l cos α求功,其中α为合力F合与位移l的夹角.一般适用于整个过程中合力恒定不变的情况.②分别求出每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做的功.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在整个过程中,某些力分阶段作用的情况.③利用动能定理求解.2.变力做功的计算(1)用动能定理W=ΔE k或功能关系.(2)当变力的功率P一定时,可用W=Pt求功,如机车恒功率启动时.(3)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①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力做的功等于力和路程(不是位移)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做功等.如典例1(2).②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做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对位移的平均值F=F1+F22,再由W=Fl cos α计算,如弹簧弹力做功.如典例2.(4)作出变力F随位移l变化的图象,图象与位移轴所围的“面积”即为变力做的功.如图所示,质量m=1.0 kg的物体从半径R=5 m的圆弧的A 端,在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沿圆弧运动到顶点B.圆弧AB在竖直平面内,拉力F的大小为15 N,方向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若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v=5 ms,圆弧AB所对应的圆心角θ=60°,BO边在竖直方向上,取g=10 ms2.在这一过程中,求:(1)重力mg做的功.(2)拉力F做的功.(3)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F N做的功.(4)圆弧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 f做的功.名师点拨: (1)计算恒力的功可由公式W=Fl cos α直接进行计算.(2)计算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的功,可用力与路程的乘积进行计算.(3)动能定理既可求恒力的功,也可求变力的功,既适用于直线运动,又适用于曲线运动.解析: (1)重力mg做的功W G=-mgR(1-cos θ)=-25 J.(2)因拉力F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所以W F=Fx=F×π3R≈78.5 J.(3)支持力F N始终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所以W N=0.(4)由动能定理知W F+W G+W f=12mv2-0得摩擦力F f做的功W f=12mv2-W F-W G=12×1.0×52J-78.5 J-(-25)J=-41 J.答案:(1)-25 J (2)78.5 J(3)0 (4)-41 J计算功应首先明确力是恒力还是变力,若是变力,大小、方向有何特点,然后再根据力的特点选择功的计算方法.用铁锤把钉子钉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F与钉进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已知铁锤第一次将钉子钉进d,如果铁锤第二次敲钉子时对钉子做的功与第一次相同,那么,第二次钉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是( )A.(3-1)d B.(2-1)dC.5-1d2D.22d解析:在将钉子钉入木板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阻力成正比地增加,这属于变力做功问题,由于力与深度成正比,可先求出平均力、再用功的计算公式求解.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F与钉进木板的深度d的关系满足F=kd,由题意得,第一次做功W=F1d=kd2 d,第二次做功W=F2d′=kd+k d+d′2d′,联立以上两式得d′=-(2+1)d(舍)或d′=(2-1)d.答案:B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的力,求力的平均值时要对应位移,其大小为这段位移内力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和的一半.1.下面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B.由P=Fv cos α可知只要F、v均不为零,F的功率就不为零C.额定功率是在正常条件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最大功率D.汽车行驶时牵引力越大,功率就越大解析:由P=Wt可知,机器做功的快慢(功率的大小)由功W和时间t两者共同决定,故选项A错误;由P=Fv cos α可知,尽管F、v均不为零,但只要α=90°,一定有P等于零,故选项B错误;额定功率是在正常条件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最大功率,选项C正确;由P=Fv可知,牵引力的功率P由牵引力F和汽车的行驶速度v 共同决定,故选项D错误.答案:C2.如图所示,一辆玩具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挂在小车上,由图中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则小球在下摆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B.绳的拉力对小球做正功C.小球的合力不做功D.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解析:在小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小车的动能增加,即小车的机械能增加,由于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所以小球的机械能一定减少,故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A、B、C错误,D正确.答案:D3.(2012·上海单科)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1作用下,做速度为v1的匀速运动;若作用力变为斜向上的恒力F2,物体做速度为v2的匀速运动,且F1与F2功率相同.则可能有( )A .F 2=F 1 v 1>v 2B .F 2=F 1 v 1<v 2C .F 2>F 1 v 1>v 2D .F 2<F 1 v 1<v 2解析:设F 2与水平方向成θ角,由题意可知:F 1v 1=F 2·v 2·cos θ,因cos θ<1,故F 1v 1<F 2v 2.当F 2=F 1时,一定有v 1<v 2,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当F 2>F 1时,有v 1>v 2、v 1<v 2、v 1=v 2三种可能,故选项C 错误.当F 2<F 1时,一定有v 1<v 2,故D 选项正确.答案:BD4.出租车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的欢迎.在平直公路上,一辆质量为m =1.5 t 的出租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 =2 ms 时发现有一乘客招手,于是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设出租车所受阻力F f 大小不变,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汽车克服阻力做功分别为W 1和W 2,出租车牵引力做功为W ,则( )A .W =W 1+W 2B .W 1=W 2C .在第1 s 内出租车所受合外力对出租车做功为W 合=3×103J D .出租车的额定功率一定为P =8×103W解析:对全程由动能定理得W -W 1-W 2=0,A 正确;从图象可得位移x 1<x 2,而摩擦阻力F f 恒定不变,由功的概念可知W 1<W 2,B 错;由动能定理得第1 s 内出租车所受合外力对其做功为W 合=12mv 2=3×103J ,C 正确;不能求出其额定功率,D 错.答案:AC5.一列火车总质量m =500 t ,机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P =6×105W ,在水平轨道上行驶时,轨道对列车的阻力F f 是车重的0.01倍,g =10 ms 2,求:(1)列车在水平轨道上行驶的最大速度;(2)在水平轨道上,发动机以额定功率P 工作,当行驶速度为v 1=1 ms 时,列车的瞬时加速度a 1;(3)在水平轨道上以36 k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这一过程维持的最长时间. 解析:(1)列车以额定功率工作,当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 =F f =kmg 时列车的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则v m =P F =Pkmg=12 ms. (2)当v 1=1 ms<v m 时,列车加速运动,F 1=P v 1=6×105N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1=F 1-F f m=1.1 ms 2. (3)当v =36 kms 时,列车匀速运动,则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P ′=F f v =5×105W . (4)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牵引力F ′=F f +ma =3×105N ,在此过程中,速度增大,发动机功率增大,当功率为额定功率时速度大小为v ′=PF′=2 ms 又因v ′=at ,所以t =v′a=4 s. 答案: (1)12 ms (2)1.1 ms 2(3)5×105W (4)4 s。
高考物理复习 五 功 功率 动能定理

分析机车启动问题时应注意的三点 (1)机车启动的方式不同,机车运动的规律就不同,因 此机车启动时,其功率、速度、加速度、牵引力等物理量化所描述的规律.
(2)恒定功率下的加速一定不是匀加速,这种加速过程 发动机做的功可用 W=Pt 计算,不能用 W=Fl 计算(因为 F 为变力).
(1)B 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a; (2)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 A 做的功 W; (3)A(包括传感器)的质量 m 及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4)求在 0~0.75 s 内摩擦力对 A 做的功.
【审题指导】 (1)物体 B 落地前,A、B 的加速度相同, 利用 a=ΔΔvt 求其值.
答案:A
考点 3 动能定理的应用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动能定理表达式:W 合=Ek2-Ek1 2.两点说明: (1)W 合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外力的总功. (2)动能增量 Ek2-Ek1 一定是物体在末初两状态动能之 差.
答案:B
4.(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 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 的变化如图所 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 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解析:在 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代表汽车运动时的加速 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在 0~t1 时间内,Pv1-f=ma,①当 速度 v 不变时,加速度 a 为零,在 v-t 图象中为一条水平线; ②当速度 v 变大时,加速度 a 变小,在 v-t 图象中为一条斜率 逐渐减小的曲线,选项 B、D 错误;同理,在 t1~t2 时间内,Pv2 -f=ma,图象变化情况与 0~t1 时间内情况相似,由于汽车在 运动过程中速度不会发生突变,故选项 C 错误,选项 A 正确.
第1讲 功 功率 课件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1讲 功 功率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微知识 1 功 1.做功的两个要素: 力 和物体在 力的方向上 发生的位移。 2.公式:W=Fxcosα,α 代表 力 的方向和 位移 的方向间的夹角。 3.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 正负 。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二、对点微练 1. (功的正负判断)(多选)如图所示,木块 B 上表面是水平的,当木块 A 置于 B 上,并与 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 在下滑过程中( )
A.A 所受的合外力对 A 不做功 B.B 对 A 的弹力做正功 C.B 对 A 的摩擦力做正功 D.A 对 B 不做功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解析 AB 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加速度为 gsinθ。 由于 A 速度增大,由动能定理,A 所受的合外力对 A 做功,B 对 A 的摩擦 力做正功,B 对 A 的弹力做负功,选项 A、B 错误,C 正确;A 对 B 的作 用力垂直斜面向下,A 对 B 不做功,选项 D 正确。
2019高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轮总复习 • 物理
题|组|微|练 1. (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 θ 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劈上用固定的竖 直挡板挡住一个光滑的质量为 m 的小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以速度 v 向 左匀速运动时间 t 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的重力做功为零 B.斜劈对小球的弹力做功为mcogsvθt 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做功为零 D.合力对小球做功为零
始移动 x,平均功率为 P,如果将水平拉力增加为 4F,使同一物体从静止
开始移动 x,平均功率为( )
专题五 第1讲 功和功率—最新高考总复习物理学科配套课件

【基础检测】 1.(多选)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沿 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距离 s,如图 5-1-1 所示,物体 m 相对 斜面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5-1-1
A.重力对物体 m 做正功
B.合力对物体 m 做功为零
C.摩擦力对物体 m 做负功 D.支持力对物体 m 做正功
答案:BCD
2.(2017 年新课标Ⅱ卷)如图 5-1-2 所示,一光滑大圆环固定
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
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
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图 5-1-2
答案:A
3.物体受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恒力作用而运动.已知力 R 做功
3 J,力 F 做功 4 J,则力 R 和 F 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A.7 J C.1 J
B.5 J D.-1 J
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A
二、功率 1.概念: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 2.功率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___做__功__的__快__慢___.
专题五 机械能
课标要求
热点分析
1.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 1.关于功和功率的考查,多以选
度,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 择题形式出现.
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 2.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能量
其意义.
的转化和守恒是解决物理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的重要途径.从近几年高考来
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 看,经常以多过程、多状态形
3.公式 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正确;F3 与 v 方向相反,做负功,C 错误;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时,合外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故 D 正确. 答案:BD
2.如图 5-1-1 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用长 L 的细线悬
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现在用水平恒力 F 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
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 F 做的功是(
代来求.
【跟踪训练】
1.(双选)某物体同时受到三个力作用而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其中 F1 与加速度 a 的方向相同,F2 与速度 v 的方向相同,
F3 与速度 v 的方向相反,则(
A.F1 对物体做正功 B.F2 对物体做正功 C.F3 对物体做正功 D.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
)
解析:因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 的方向与 v 的方向相反, 故 F1 对物体做负功,A 错误;F2 与速度 v 方向相同,做正功,
能守恒定律
相结合的情景中考查,要求学生从实际
情景中找出物理过程和状态,并正确运
用物理原理来解决问题.
第 1 讲 功和功率
考点 1 功
力的方向上 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____________
发生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公式:功是标量,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
图 5-1-2
A.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 Mgv B.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C.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 mgv D.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m)gv 解析:人的重心不移动,即人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 f
和拉力 F 相等,重物 m 也保持静止,即绳的拉力F=mg,由牛
顿第三定律可知,人给传送带的摩擦力 f=mg,根据P=f v可 知,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 mgv,选择 C. 答案:C
做功.
②当α>90°,则 W<0,力对物体做负功,力充当的是阻力.
③当α<90°,则 W>0,力对物体做正功,力充当的是动力. 注意:力对物体做负功又可以说物体克服力做功.
4.计算功的常用方法
(1)用公式 W=Fscosα计算功.该方法只能求恒力的功.该
公式可写成 W=F· ( s· cosα)=(F· cosα)· s,即功等于力与力方向
答案:CD
6.(2011 年广州增城中学检测)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 60 kW, 若其质量为 5×103 kg,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所受阻力恒为车 重的 0.1 倍,取 g=10 m/s2.求: (1)汽车保持其额定功率不变,从静止启动后能达到的最大 速度是多大?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 0.5 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 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1 速度变为 v2=72 km/h.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的5用于轿车的牵
4 引,5用于供给发电机工作,发动机输送给发电机的能量最后有
50%转化为电池的电能.假设轿车在上述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 保持不变.求: (1)轿车以 90 km/h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 F阻 的大小;
(2)轿车从 90 km/h 减速到 72 km/h 过程中,获得的电能 E电; (3)轿车仅用其在上述减速过程中获得的电能 E电 维持 72 km/h 匀速运动的距离 L′.
1 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 F 与对应的速度 v, 并描绘出 F-v图象,
如图 5-1-4 所示(图中 AB、BO 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 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则(
)
图 5-1-4 A.在全过程中,电动车在 B 点时速度最大 B.BA 过程电动车做匀加速运动
C.CB 过程电动车做减速运动
D.CB 过程电动车的牵引力的功率恒定 答案:BD
(3)根据题设,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仍
为 F阻=2×103 N.此过程中,由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可知,仅
有电能用于克服阻力做功 E电=F阻 L′
代入数据得 L′=31.5 m. 备考策略:处理车辆启动问题时,要分析属于哪种启动, 属于启动中的哪个阶段,并要运用好对应的规律.在车辆功率
加速度启动,由 F-Ff=ma,F 不变,只有当功率达到额定功
率之后,力 F 才变小做变加速运动,所以 B 项错误;汽车加速 启动,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由 F-Ff=ma、a=0,可 知牵引力等于阻力,C 项正确;汽车以最大速度行驶后,减小 功率,由 P=Fv,F 减小,汽车做减速运动,所以 D 项正确.
(1)额定功率:机械正常工作时能输出的最大功率.
(2)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输出的功率.P实≤P额.
【跟踪训练】
3.如图 5-1-2 是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运动员质
量为 M,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质量及摩
擦),下悬一质量为 m 的重物,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移 动,使传送带以速率 v 匀速向右运动.下面是人对传送带做功 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动、圆周运动、电场、磁场、电磁感应 等知识结合出题,考查的综合性强,能 力要求较高.
续表
考点内容
5.实验五:探究动能
要求
热点考向 3.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产、生活实际
相结合是一种命题趋势.本专题知识与 实际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所以高考题 往往将本专题知识,放在一些实际问题
定理
6.实验六:验证机械
上位移的乘积或等于位移与位移方向上力的乘积. (2)用公式 W=Pt 来计算.该式一般用于求功率恒定但力变 化的情况,例如以恒定功率启动的汽车牵引力的功. (3)利用 F-s 图象求功.F-s 图象与 s 轴所包围的面积即 为力 F 的功的数值.该方法可求变力的功,尤其是 F 与 s 成非 线性变化关系时,例如弹簧弹力的功.
热点 2 功和功率的计算
【例2】(2011 年海南卷)一质量为 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
水平面上,从 t=0 时起,第 1 s 内受到 2 N 的水平外力作用, 第 2 s 内受到同方向的 1 N 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9 A. 0~2 s 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4 W 5 B.第 2 s 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 J C.第 2 s 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 4 D.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5
AB 段
运动规律
P fvm⇒vm= f
匀速直线运动 —— ——
P额 F-f v↑⇒F= v ↓⇒a= m ↓
变加速直线运动
BC 过程分析 段 运动规律
P F=f⇒a=0,P=fvm⇒vm= f
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对比 vm 和 vm′的不同,vm′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过
程的最大速度.
【跟踪训练】
5.(双选)关于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达到最大时,车辆匀速运动的速度vm 和车辆以恒定的加速度运
动时的最大 vm′是不同的,vm′小于 vm.计算匀加速运动能维
vm′ . 持的时间 t= a
【触类旁通】
1.(双选,2011 年广州模拟)2009年12月19日下午,联合 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哥本哈根协议》,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城市公交推出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 能的实验中,质量为 8×102 kg 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 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15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
A.FLcosθ B.FLsinθ C.FL(1-cosθ) D.mgL(1-cosθ)
图 5-1-1
B)
解析:由题知 F 为水平恒力,物体的位移为 s=Lsinθ,则
W=Fs=FLsinθ.
考点 2 功率 快慢 的物理量. 1.功率:描述做功________
2.定义:功跟完成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功率.
专题五
机械能
考点内容
要求 Ⅱ Ⅱ Ⅱ 式出现.
热点考向
1.功、功率
2.动能和动能定理 3.重力做功与重力 势能
1.关于功和功率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形
2.功和能的关系、机械能守恒、能量
的转化和守恒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
重要途径.从近几年高考来看,经常以 多过程、多状态形式出现,常与平抛运
4.功能关系、机械能
解析:由动量定理或牛顿运动定律求出 1 s 末、2 s 末速度分别为 1 2 v1=2 m/s、v2=3 m/s,故合力做功为 W=2mv2=4.5 J.1 s 末、2 s 末 1 2 功率分别为 4 W、3 W,第 1 s 内与第 2 s 内动能增加量分别为2mv1= 1 2 1 2 2 J、2mv2-2mv1=2.5 J,比值为 4∶5.
解:(1)设汽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vm,达到最大速度时
F 牵=F 阻=kmg. P P 由 P=Fv 得 vm= =kmg=12 m/s. F牵
(2)设汽车以加速度 a=0.5 m/s2 做匀加速运动时的牵引力为
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kmg=ma
所以 F=kmg+ma=7.5×103 N 设汽车匀加速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则 P=Fvm′ 设匀加速时间为t,由运动学规律vm′=at
(4)利用功能原理求功.该方法在考试中最常用,注意功是 能量转化的量度,某个力做功对应某一种能量的转化,例如合 外力的功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做功对应电势能的变化.
(5)等值法求功.当求某个力的功比较困难(一般是变力),
且该力做功与某一力做功相同(一般是恒力)时,可以用等值替
4.如图 5-1-3 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都是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移动同样的距离.第一次拉力
F1 方向水平,第二次拉力 F2 与水平方向成α角斜向上拉,在
此过程中,两力的平均功率分别为 P1、P2,则(
A.P1>P2 B.P1=P2 C.P1<P2 图 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