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迟日江山丽)》

合集下载

绝句(迟日江山丽)_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_杜甫
天的太阳称为“迟日”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泥融:泥土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 鸟和雌鸟常双双出没。
迟日/江山/丽,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春风/花草/香。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被春雨滋润,引得燕子飞来飞去,衔湿筑巢。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绝句唐杜甫绝句唐杜甫迟日迟日江山江山丽丽春风花草春风花草春风花草春风花草香香香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杜甫,字子美,自号 少陵野老,盛唐时期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 尚,在中国古典诗歌 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世尊称为“诗 圣”。
迟日江山丽,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把春
绝句
唐 杜甫
Hale Waihona Puke 迟 日 / 江 山 / 丽 , 春 风 / 花 草 / 香 。 泥 融 / 飞 / 燕 子 , 沙 暖 / 睡 / 鸳 鸯 。

【小学文言文阅读】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全诗翻译赏析

【小学文言文阅读】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全诗翻译赏析

【小学文言文阅读】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全诗翻译赏析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小学生必背古诗鉴赏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人们称春天的太阳为迟日,因为春天来了,日照时间长了,所以为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融:滋润。

飞燕子:燕子飞来飞去。

沙:沙滩。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译诗]春天的太阳映照得江山如此秀丽,随风吹来了各种花草的芳香。

湿软的泥土引来只只飞燕,温暖的沙滩上睡着对对鸳鸯。

赏析:杜甫的这首五绝,四句两两相对,平朴如话,因此有人认为跟小孩子对对子没有什么区别(参见《鹤林玉露》)。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绝句二首》杜甫.拼音版

《绝句二首》杜甫.拼音版

绝ju é句j ù二èr 首sh ǒu【唐t án ɡ】杜d ù甫f ǔ迟ch í日r ì江ji ān ɡ山sh ān 丽l ì,春ch ūn 风f ēn ɡ花hu ā草c ǎo 香xi ān ɡ。

泥n í融r ón ɡ飞f ēi 燕y àn 子z ǐ,沙sh ā暖nu ǎn 睡shu ì鸳yu ān 鸯y ān ɡ。

江ji ān ɡ碧b ì鸟ni ǎo 逾y ú白b ái ,山sh ān 青q īn ɡ花hu ā欲y ù燃r án。

今j īn 春ch ūn 看k àn 又y òu 过ɡu ò,何h é日r ì是sh ì归ɡu ī年ni án。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注 释】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鸟:指江鸥。

花欲燃:花红似火。

【白话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碧绿的江水把鸟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诗意】其一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绝句杜甫迟日①一江一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一燕子,沙暖睡鸳鸯。

①迟日:《诗·豳风·七月》中有“春日迟迟”,以后就以“迟日”指春日。

②泥融:泥土消融,天气变暖。

在温暖一温一暖的春一光下,绵延的山川和澄澈的一江一河都披上了漂亮的色彩。

春风吹来,夹杂着花草的幽香。

河面的冰雪已经融化,泥土变得潮一湿而松一软,回来的燕子忙着含泥筑巢,一温一暖的沙子上,正偎依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暖意之美】绚烂春一光、艳丽一江一山、渐渐清风、芳香花草,这些是春季常有的美景;这首诗的传神之处在于,燕子在忙着筑巢、鸳鸯在沙中栖息。

泥土之“融”、沙砾之“暖”,固然不可以直接感觉,经过春季的一陽一光明媚、惠风和畅、桃红柳绿,不必触一摸,自然想象得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一温一暖;而泥融与沙暖,让燕子和鸳鸯的行动更加暖意融融。

【赏析】人的感觉不单是在味觉、嗅觉、视觉、触觉和听觉上,更是在联想上。

或许我们素来没有见到过海洋,可是看见碣石暗礁和丰富的水产,我们也能联想到海洋的壮阔和神奇。

杜甫写春季,用诗意的心曲想象春季的泥土和沙砾,除了燕子和鸳鸯,还有哪些动物或许事物能够表现出暖和和的感觉呢?【启迪】这首绝句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从诗文中,我们看到的不过诗人对美景和生命的赞叹,但当时,杜甫正经历了“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走流浪。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 年),杜甫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的浣花溪畔建成草堂,茅檐低矮,生活困苦。

有人经历劫难以后,不免对生活产生诉苦的情绪,但也有人经历了各种困难困苦,反而更为珍惜生活,在平庸中找到知足。

杜甫的这首诗,正是返璞归真以后的单纯之作,他对生活的热情一直不变。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出自唐朝人的《绝句》迟日江丽,春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抓住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

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

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

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赏析其二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绝句迟日江山丽扩写作文

绝句迟日江山丽扩写作文

绝句迟日江山丽扩写作文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春,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春,一个欣欣向荣的季节。

她像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姗姗走进了人间。

啊!春天的太阳升出来了,多么美丽,多么寒冷,太阳照亮下的山川也那么美丽,仿佛镀上了一层金,手挥着夺目的光泽。

那温暖的春风也轻轻唤醒了花草,花儿们在碧绿的草坪上争奇斗艳,散发着芳香,瞧!有的红,有的黄,有的蓝、有的紫……美丽极了!它们挺着身子,在阳光下张开如花似玉的笑脸,向小朋友们预报着春天的来临。

那燕子也毫不寂寞,为温暖的巢到处奔走:“叽咕,叽咕,春天来了,泥软了,天气好了,我们作窝了,叽咕,叽咕!”它们这儿衔点泥,那儿叼根草,放上柔软的羽毛,“叽咕,叽咕,窝做好了,窝做好了!”鸳鸯趁着这大好时光,成双结对地到沙地上去晒太阳,一边晒一边唱:“呜呜,呜呜,沙子暖又湿,躺着刚刚好。

太阳照曝光一照曝光,来年再去蹲!呜呜,呜呜。

”它们睡觉在坚硬的沙地上,受到着阳光的洗澡,无人知晓存有多快意,真是期中考活神仙,怪不得他们在我看来年还要蹲!啊!春!一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它把地球变为了一个多么美丽的世界。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写下赏析吗?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

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

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

只因为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你看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衰退,万象更新。

古代诗歌赏析杜甫《绝句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杜甫《绝句二首》(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11.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迟日江山丽”的“迟日”即快要落山的太阳,第一句写景远近结合,一个“丽”字将太阳照耀下的锦江和岷山写的明媚多彩。

B.第二句“春风花草香”是近景,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芳香的百草,清新的春草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C.“泥融飞燕子”写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南归的燕子正在轻盈的飞来飞去,繁忙的衔泥筑巢,显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情状。

D.第四句“沙暖睡鸳鸯”写江岸的沙滩被太阳晒得暖融融的,慵懒的鸳鸯睡在上面,享受这怡人的春光。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两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等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

B.诗的后两句则是工笔描绘的特写画面。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闲适的慵睡则透出温柔的春意。

C.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但却用语贴切、生动,音韵和谐,在杜甫诸多描绘春天景物的诗中,无疑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D.全诗既有全景,又有特写,从多种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明快、富有生命气息的立体春景图。

11.A项,“‘迟日’即快要落山的太阳”错,“迟日”指的是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迟日江山丽”的意思是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12.C项,“全诗虽然对仗不够工整”错,全诗对仗工整。

如“迟日”对“春风”,“江山丽”对“花草香”,“泥融”对“沙暖”,“飞”对“睡”,“燕子”对“鸳鸯”。

绝句(迟日江山丽)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

绝句(迟日江山丽)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

绝句(迟日江山丽)原文拼音版注音及带拼音朗读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从景物的描写来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和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

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