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测真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合集下载

上海省考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

上海省考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

上海省考行测历年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A.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B.中华传统文化C.社会公德D.八荣八耻【答案】:A2.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一般会导致()。

A.企业融资成本降低B.银行盈利能力增强C.银行信贷规模扩张D.居民存款愿望减弱【答案】:C3.宣布国家或地方立法、行政及司法机关重要领导人的选举结果或任免事项用()。

A.批复B.通知C.公告D.决定【答案】:C4.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资本价值在其运动中所采取的不同形式C.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D.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1/ 14【答案】:D5.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较为系统、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甲骨文的著作《铁云藏龟》是由谁编著的()A.王懿荣B.高鹗C.刘鹗D.李宝嘉【答案】:C6.公共产品的提供和消费往往伴随着免费搭车现象。

下列成语故事中,存在免费搭车行为的是()A.掩耳盗铃B.守株待兔C.刻舟求剑D.滥竽充数【答案】:D7.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实,名字里蕴藏着许多信息②所以,触摸一个个名字,其实是在品味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③尤其是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其中更蕴含着抱负,襟怀和节操④人们常说,名字是个符号⑤呼唤一个个名字,其实是在咀嚼一段耐人寻味的人生A.④①③②⑤B.⑤④③①②C.④③①②⑤D.⑤②④③①【答案】:A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的基础是()A.企业的盈利目标B.供求关系C.商品价值D.购置者的承受能力【答案】:C2/ 149.古代“子时”指的是()。

A.晚上9点~晚上11点B.晚上12点~凌晨2点C.晚上11点~凌晨1点D.晚上10点~晚上12点【答案】:C10.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A.《纪效新书》B.《司马法》C.《孙子兵法》D.《孙膑兵法》【答案】:C11.许多动物定时长途迁徙的原因不包括()。

上海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

上海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

上海省考2024行测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童红宁团队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发现水稻关键基因(),从基因层面揭示了复粒稻"三粒一簇"的遗传机制。

A.BRD3B.BDR4C.RBD3D.BRD2【答案】:A2.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7945亿元,同比()。

A.增长7.48%B.增长7.2%C.增长6.58%D.增长6.5%【答案】:B3.近日,我国新型储能领域内首个十兆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正式投运,这是我国钠离子电池储能技术首次实现规模化应用。

A.湖北B.湖南C.广西D.广东【答案】:C4.2024年()前,我国将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从单个机构的发展转向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整体发展,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A.5月初B.5月底C.6月初1/ 14D.6月底【答案】:D5.中国气象局2024年1月12日公布,我国气象信息化建设已全面提速,新一代气象超算系统建成,在全球同化预报系统中,北半球可用预报天数首次稳定突破()天,达到了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成为重要的里程碑。

A.5B.7C.6D.8【答案】:D6.()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具有“纸黄金”之称的记账形式,用以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

A.强势货币B.世界货币C.自由兑换货币D.特别提款权【答案】:D7.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遗传的研究和理解。

下列哪项技术须以该发现为基础?A.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B.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籽西瓜C.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无病毒马铃薯D.利用杂交技术培育抗倒伏水稻【答案】:A8.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基本目标的是()。

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贸易顺差D.价格稳定【答案】:C9.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其应有部分各为1/3。

2024省考上海行测真题

2024省考上海行测真题

2024省考上海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我国海上首个特超稠油规模化热采油田——旅大5-2北油田累产原油突破()万吨大关。

A.50B.60C.40D.100【答案】:A2.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A.1.29%B.1.09%C.1.39%D.1.59%【答案】:D3.春节假期,电影市场红红火火,文化消费活力旺盛。

有观众将“吃饺子、见亲朋、看春节档”总结为春节“三件套”,春节观影成为新年俗。

根据国家电影局初步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全国电影票房为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

关于春节假期全国电影票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比2023年春节假期人次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B.相比2023年春节假期票房创造了同档期新的记录C.相比2023年春节假期票房和人次均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D.相比2023年春节假期票房和人次低于同档期的纪录【答案】:C4.2024年4月15日12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发射升空。

A.风云四号B星B.天绘-4号卫星1/ 14C.四维高景三号01星D.云海一号03星【答案】:C5.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健全选育管用机制,实施()。

A.新时代村党支部改革三年行动B.基层干部队伍培训提升三年行动C.村级干部异地交换学习三年行动D.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答案】:D6.下列属于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的是_____。

A.杭州西湖B.钱江大潮C.黄山云海D.苏州园林【答案】:D7.下列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A.梁启超一一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B.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C.林则徐一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曾国藩一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答案】:D8.清朝前期疆域辽阔,西北到达巴勒喀什池,整个新疆地区都在清朝的统治之下,为了更好地管理该地区,朝廷设置的机构是()。

历年国考行测真题特点及命题趋势_0

历年国考行测真题特点及命题趋势_0

---------------------------------------------------------------最新资料推荐------------------------------------------------------ 历年国考行测真题特点及命题趋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公共科目笔试的两大考试科目之一,要想取得高分,需要进行有深度的复习和训练。

高效的备考必须以深入了解考试为基础。

下面总结分析了近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真题特点,并对2019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命题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

年份题量位置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 2019 年 135 常识判断(25)言语理解(40)数量关系(15)判断推理(35)资料分析(20)2019 年 135 常识判断(25)言语理解(40)数量关系(15)判断推理(40)资料分析(15)2010 年 140 常识判断(25)言语理解(40)数量关系(15)判断推理(35)资料分析(25)2009 年 140 常识判断(25)言语理解(40)数量关系(20)判断推理(35)资料分析(20)2008 年 140 常识判断(25)言语理解(40)数量关系(20)判断推理(35)资料分析(20)一、行测五大部分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一)常识判断 1. 总题量在 25 道,内容庞杂,包括科技常识、人文常识、政治常识、国情社情、法律常识、经济常识等。

2. 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

综合管理基本素质,就是指对政治、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1 / 5常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强调这方面的考查,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 总题量稳定在 40 道,逻辑填空与阅读理解各占大壁江山。

2. 逻辑填空主要是对实词与成语的考查,其中对成语的考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从考查形式上看,一空、两空、三空都有,两空为主要考查形式,而它又以实词+实词、实词+成语的组合形式为主。

2024年上海公务员行测(A类)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公务员行测(A类)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公务员行测(A类)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社会公德大多是生活经验的积累和风俗习惯的提炼,往往不需要做更多的说明就能被人们理解。

这体现了社会公德的()特点。

A.全民性B.简明性C.渗透性D.稳定性【答案】:B2.下列有关我国四大名著及其相关介绍,错误的是()。

A.《红楼梦》属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等B.《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办公地点武侯祠在四川成都C.《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现在的新疆D.《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李逵和武松【答案】:B3.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巫、陶等姓氏应源自()。

A.行业B.官名C.爵名D.谥号【答案】:A4.某银行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时向其亲属推荐某股票,并同期在其管理的基金上进行相似的交易,这一事件属于()。

1/ 13A.灰犀牛事件B.老鼠仓事件C.独角兽事件D.黑天鹅事件【答案】:B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

A.大学B.孟子C.中庸D.论语【答案】:A6.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的总要求。

A.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B.要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C.“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D.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答案】:C7.下列文种中,可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是()。

A.会议纪要B.公报C.议案D.条例【答案】:C8.旦角是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等,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属于()。

A.刀马旦B.老旦C.青衣D.花旦【答案】:A2/ 139.2003年5月,SARS疫情还未解除时,我国政府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这对以后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来说,属于:()。

A.事后控制B.事中控制C.反馈控制D.事前控制【答案】:D10.()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

2024上海省考行测笔试真题

2024上海省考行测笔试真题

2024上海省考行测笔试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A.创新B.开放C.绿色D.协调【答案】:C2.“以德治民,取信于民”体现了()的思想。

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答案】:D3.()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政治改革B.经济发展C.制度创新D.阶级斗争【答案】:D4.狭义的公务文书指的是()。

A.通用公文B.技术公文C.内部公文D.专用公文【答案】:A1/ 135.甲有一部汽车,赠与其友人乙,未附任何条件。

乙接受赠与后,非常高兴,开着汽车沿路兜风。

但在行使过程中,因汽车故障致该车与另一车相撞。

损失6万元。

乙要求甲赔偿损失,甲拒绝赔偿。

后经查明,该汽车确有故障,但甲因事务繁忙,忘记告诉乙此故障。

试问甲是否应当承担乙的损失?()A.甲未告诉乙汽车有故障,致乙驾车与另一车相撞,有过失,应当承担全部损害责任B.甲未告诉乙汽车有故障,致乙驾车与另一车相撞,有过失,应当承担公平责任C.赠与为无偿合同,甲未告诉乙汽车有故障,虽有过失,但不存在故意,不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D.甲未告诉乙汽车有故障,致乙驾车与另一车相撞,有过失。

应当承担适当的赔偿责任【答案】:C6.下列措施属于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的是()。

A.加强薪酬管理B.加强个人所得税调节C.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D.促进就业的机会公平【答案】:B7.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的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普罗泰格拉【答案】:A8.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③①⑤④②B.⑤④①③②C.⑤①③②④D.⑤③①②④【答案】:D9.“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

”这是因为()。

2/ 13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适用范围B.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C.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D.真理和谬误可以任意转化【答案】:A10.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规划是指()。

上海2024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上海2024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上海2024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比2022年提高1.21个百分点。

A.24.14%B.44.14%C.34.14%D.14.14%【答案】:D2.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城市国际传播论坛1月26日在北京举行。

A.新城市叙事,提升国传效能B.数字时代的国际城市创新传播C.互通互融互鉴传播提质增效D.推动国际传播,提升城市形象【答案】:C3.国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发布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初步判断,武王墩墓系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王级墓葬。

A.齐国B.越国C.吴国D.楚国【答案】:D4.交通运输部消息,3月4日至10日,全国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31.27亿件,环比()。

A.增长8.42%B.增长8.08%C.增长8.25%D.增长8.92%【答案】:D1/ 185.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2024年3月17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和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星箭组合体垂直转运至发射区,以下关于长征八号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可以将5吨的有效载荷送入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B.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中型中低轨道两级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C.是一型针对新型太阳同步轨道设计的运载火箭,主要面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卫星发射任务D.2020年12月22日12时37分,长征八号首次飞行试验,在中国西昌航天发射场取得圆满成功【答案】:D6.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爵位B.官名C.溢号D.行业【答案】:B7.与公共事务及企业事务相比,准公共事务的特点是()。

A.营利性B.私人性C.中介性D.政治性【答案】:C8.杰克韦尔奇对经理人说:“别沉于管理了,赶紧领导吧!”以下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上海市考行测 题型

上海市考行测 题型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题型:
1.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能力,包括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等。

选词填空涉及实词、成语和关联词的辨析;语句表达包括病句辨析、词语使用、语句排序等;阅读理解则包括主旨观点题、细节理解题等。

2. 判断推理能力: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包括科学推理、图形推理、分析推理等。

科学推理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原理的应用;图形推理考查考生对图形规律的识别和推理;分析推理则要求考生对文字材料进行理解、比较、演绎和归纳。

3. 数理能力: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理解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字推理、数学应用和资料分析。

数字推理涉及数列规律的识别;数学应用包括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资料分析则要求考生对数据进行快速查找、列式并准确计算。

4. 常识应用能力: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以及公共管理的基本素质,涉及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及其应用能力。

5. 综合分析能力: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社会科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题目通常为不定项选择题。

考生在备考时,应根据这些题型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历年行测真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近年来,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一直采取独立命题的方式,其行测题型和题量相对稳定,但试题的综合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灵活性和所要求的能力上。

试卷按照对考生不同能力的考查,分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五个部分。

中公教育专家在深入研究上海真题的基础上,总结了上海考试行测各个部分的命题特点,并结合公务员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分析未来上海考试行测部分的命题趋势,帮助考生从整体上认识上海考试,把握备考方向,提升学习的效率。

上海市公务员行测部分的总题量是140题,时间为120分钟,近三年考试题型、题量都比较稳定(见下表)。

一、试题特点分析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总题量为25题,考查题型相对稳定,包括选词填空、语句表达、阅读理解三种题型。

其中对文章阅读的考查是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的一大特色。

2.选词填空题量为5题,主要考查实词和成语,考查形式以多词型为主,在2012年更是增加了对诗句和虚词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试难度。

3.语句表达题量为5题,但考查范围更加广泛,地方特色更加鲜明,包括语句排序、病句辨析、成语运用、多义词语含义等。

4.阅读理解题量为15题,考查的题型包括片段阅读和文章阅读,片段阅读的考点集中在主旨观点型题目和细节理解型题目,文章阅读材料主要以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为主。

(二)判断推理能力
1.总题量为30题,设有科学推理这一题型,为上海的特色考查题目。

2.科学推理题量为5题,主要考查物理学知识,涉及光学、力学、电磁学。

3.定义判断题量为5题,都属于单定义判断。

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但题干和选项的长度相对较长,考查学科范围较广。

4.图形推理总题量为10题,考查题型多样,灵活性较强,其中图形的转化和空间图形推理是考查的重点。

5.分析推理总题量为10题,其中可能性推理为4题,所占比重较大;综合分析类题目和必然性推理题目也是重点题型,分别都考查了3题。

(三)数理能力
1.数理能力总题量为25题,考查数学应用和资料分析两类题型,题量分别为10题和15题,整体难度稳定。

2.数学应用整体难度不大。

考查题型以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利润问题、行程问题等传统题型为主,计算的方法更具灵活性。

3.资料分析的每个资料后有3~4个问题需要解答。

所给材料包括文字性材料、文字+图形综合材料、文字+表格综合材料、表格型材料,主要涉及经济、文化科技、人民生活等方面。

其中计算题是考查重点。

(四)常识应用与综合分析能力
1.常识应用总题量为40题,综合分析题量为20题,均以不定项选择题形式考查。

2.常识应用中,政治、管理、人文、科技为考查重点。

其中政治常识的考查又以时政热点形式考查居多,考生平时需多积累时政常识。

3.综合分析强调考生的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是对政治、管理、经济、法律等知识的综合考查,这就对考生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它不仅要求考生能识记这些知识,还要能理解这些知识,更要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二、命题趋势分析
从2012年上海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来看,上海考试试卷的地方特色十分明显,中.公教育专家预计在2013年公务员考试中,上海市将继续延续这种命题趋势,题目特点与2012年不会有太大差别。

行测部分将具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保持稳定
2012年上海行测考试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五大部分,预计2013年的考试中也会涉及到这些部分的考查,但其试卷的题型顺序和各部分题量可能会有略微的调整。

考生在实战中应根据自身备考情况,参照试卷的自然顺序,灵活选择答题顺序。

(二)地方特色题型凸显
上海的考试中涉及到科学推理和综合分析类题型这两种比较特殊的题型,这些题型在国家和其他各省市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几乎没有涉及到。

预计在2013年的考试中仍然会考查这两种类型的题目,考生应认真掌握这两种题目的相关知识,在考试中适当运用解题技巧答题。

(三)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部分题型将保持稳定
近年来,上海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已考查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为主,是比较经典的题型搭配;资料分析部分也稳定考查文字资料、表格资料、图形资料、综
合资料,在强调计算技巧的同时兼顾考查应试者的计算能力、信息提取能力,这也是资料分析的一贯命题思路。

(四)判断推理注重考查能力
预计2013年的考试对分析推理、定义判断和图形推理这三种题目考查相对稳定,题型变化也不会太大,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各种技巧,快速解题。

上海市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真题特点及趋势分析
上海公务员考试即将隆重开场,对于想要在这个战场上拼杀到底的考生来讲,掌握了上海的真题特点和规律才算掌握了战斗的必杀武器。

上海申论具有申论的普遍特点,但也有其独有的特点。

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梳理了特点的三方面及相关趋势分析,期望能够帮助考生更清楚地认识上海申论,做好应试准备。

一、主题交叉特征显,政治社会引关注
从近几年的申论主题来看,主题的选择不再单一化,同时涉及多种领域的主题愈加增多。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类的考查主题是收入差距和财富观问题。

其中财富观属于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问题,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材料从收入差距,延伸至财富观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呈现出交叉性的特征。

【中公分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政治建设是这一阶段上海申论主题选择的最大热门,5年内总共出现了4次,而且,所涉内容均是政府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政治题材”倍受命题者青睐,是上海公考申论的测查重点。

【中公分析】
从2011年开始,上海公务员申论考试开始分为A、B类两套试卷,分别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职位和“基层工作年限不限”的职位,而大纲中却没有区分不同职位的能力要求,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考试主题上。

从近两年的考试情况来看,上海公务员申论考试的主题依旧热衷于“社会”和“政治”领域,考生在这方面应该多加关注,有重点地进行复习。

二、稳中有变题型多,大胆创新深研究
与往年相比,2012年上海申论考试题型可以说是“稳中有变”,作答要求在稳定中有所变化,不断创新。

从以上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申论试卷题量较为稳定,题目结构上和去年相比也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但是如果具体到题目的考查方式,就能明显体现出区别。

【真题链接】
如何理解健全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的十六字方针“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15分)
要求: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2012·上海·A类·第二题)
【中公分析】
对于政策的把握,以往的试卷中往往都是借助提出对策题目或者文章论述题目来进行考查,这对于政策的直接理解题型,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真题链接】
《庄子·至乐》中说:“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所下者,贫贱夭恶也;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若不得者,则大忧以惧。

其为形亦愚哉。

”请将这段话译为白话文,并简要概括这段话给你的启示。

(15分)
要求:语言简明扼要,观点鲜明准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2012·上海·B类·第二题)
【中公分析】
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题型在上海申论还是第一次出现,这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考试有些类似。

这种创新,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三、小现象含大视角,全局把握胜券稳
申论主题的材料通常由某一或某些事件入手,而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论述和挖掘,以小处而观大局。

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必须是比较广泛的,申论所反映的问题必须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并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深度性和持久的影响力。

过于具体、低层次、只涉及一时一地的问题以及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都不会成为上海市申论命题的选择。

所以考生的关注点要尽量宏观些、全局些,以便对可能的申论主题有所了解。

例如: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A类试卷的主题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与即将入职的公务员自身素质及工作情况紧密相关,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012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B卷的考查主题是收入差距和财富观问题。

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明确了各项改革措施。

这与当前政府倡导的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相契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