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75490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 AB卷及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 AB卷及参考答案

中药药剂学A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 D )2 ( C )3 ( B )4 ( E )5 ( E )6 ( E )7 ( C )8 ( C )9 ( B )10 ( A )11( E )12( C )13 ( B )14 ( E )15 ( C )二、多项选择题:1(CD ) 2 (ABCDE ) 3 (ABE )4(ADE ) 5 (ABCD )三、配伍选择题:1( A ) 2 ( E ) 3 ( A ) 4 ( C )5( E )6( C )7 ( A )8 ( B )9 ( D )10( C )11( B )12 ( A )13 ( D )14 ( C )15( C )16( E )17 ( B )18 ( A )19 ( B )20( D )四、判断题:1(√) 2 (×)3 (√) 4 (×)5(√)6(×)7 (×)8 (×)9 (×)10(√)五、处方分析1、为肠溶衣液丙烯酸树脂Ⅱ号醇溶液包衣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ml 疏水增塑剂蓖麻油6ml 疏水增塑剂吐温-80 2ml 润湿剂、增溶剂硅油2ml 抗粘剂、消泡剂滑石粉6g 分散剂钛白粉6g 掩蔽剂胭脂红适量色素6.利血平注射剂利血平 2.5g 主药乙二胺1g 助溶剂PEG-300 50 ml 非水溶剂二甲基乙酰胺100ml 非水溶剂苯甲醇10ml 防腐剂、止痛剂抗坏血酸0.5g 抗氧剂亚硫酸钠0.1g 抗氧剂EDTA-2Na 0.1g 金属络合剂注射用水至1000ml 溶剂六、名词解释1、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规定(疗效确切,性质稳定,应用广泛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并标明主治功能、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

包括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2、灭菌:是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全部杀灭的技术。

3、低共熔现象:两种以上药物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4、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5、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中主药被吸收入血的程度和速度,即药物被生物体利用的程度七、简答1、试述片剂制粒的目的与中药片剂制粒方法类型。

中药药剂学B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B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B)一、名词解释:1、中药注射剂:就是指从药材中提取得有效物质制成得可供注入人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与静脉滴注使用得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得无菌粉末或浓溶液等注入人体得制剂。

2、栓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得具有一定形状得供人体腔道内给药得固体制剂。

3、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得时间内自动以预定得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得制剂。

4、气雾剂:指含药、乳液或混悬液与适宜得抛射剂共同装封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得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得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物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粘膜、皮肤及空间消毒得制剂。

5、置换价:就是指药物得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得比值。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药典叙述错误..得就是DA、药典就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与标准得法典B、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C、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D、药典中收载已经上市销售得全部药物与制剂E、一个国家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国家药品生产、医疗与科技水平2、由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得多项分散体系 EA、低分子溶液剂B、高分子溶液剂C、溶胶剂D、乳剂E、混悬剂3、关于液体制剂得防腐剂叙述错误得就是DA、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在酸性溶液中作用最强,而在弱碱性溶液中作用减弱B、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几种酯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作用,防腐效果更好C、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霉菌与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内服也可外用D、苯甲酸其防腐作用就是靠解离得分子E、山梨酸对霉菌与酵母菌作用强4、下列各物具有起昙现象得表面活性剂就是EA、硫酸化物B、磺酸化物C、季铵盐类D、脂肪酸山梨坦类E、聚山梨酯类5、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得目得就是:CA、沉淀胶液中得胶原蛋白B、便于凝结C、沉淀胶液中得泥沙等杂质D、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6、栓剂制备中,模型栓孔内涂软肥皂润滑剂适用于哪种基质CA、Poloxamer B、聚乙二醇类C、半合成棕榈酸酯D、S—40E、甘油明胶7、下列关于凝胶剂得叙述错误..得就是CA、凝胶剂就是指药物与适宜得辅料制成得均一、混悬或乳剂得乳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B、凝胶剂有单相分散系统与双相分散系统C、氢氧化铝凝胶为单相分散系统D、卡波普在水中分散形成浑浊得酸性溶液E、卡波普在水中分散形成浑浊得酸性溶液必须加入NaOH中与,才形成凝胶剂8、关于干胶法制备乳剂叙述错误得就是BA、水相加至含乳化剂得油相中B、油相加至含乳化剂得水相中C、油就是植物油时,初乳中油、水、胶比例就是4:2:1D、油就是挥发油时,初乳中油、水、胶比例就是2:2:1E、本法适用于阿拉伯胶或阿拉伯胶与西黄耆胶得混合胶作为乳化剂制备乳剂9、注射剂得制备流程 DA、原辅料得准备→灭菌→配制→滤过→灌封→质量检查B、原辅料得准备→滤过→配制→灌封→灭菌→质量检查C、原辅料得准备→配制→滤过→灭菌→灌封→质量检查D、原辅料得准备→配制→滤过→灌封→灭菌→质量检查E、原辅料得准备→配制→灭菌→滤过→灌封→质量检查10、升丹得主要成分就是:AA、氧化汞B、三氧化二砷C、氯化汞D、氯化亚汞E、硫化汞11、对维生素C注射液错误..得表述就是 B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使成偏酸性,避免肌注时疼痛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D、配制时使用得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与E、采用100℃流通蒸汽灭菌15min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定处方得就是:BA 部颁药品标准处方B 药厂制剂处方 C医院协定处方D药典处方13、下列那组中全部为片剂中常用得崩解剂 CA 淀粉、L-HPC、CMC-NaB HPMC、PVP、L—HPCC PVPP、L—HPC、CMS-NaD CMC-Na、PVPP、CMS-Na14、口服药品得卫生标准之一就是大肠杆菌在每克每毫升中 AA、不得检出B、不得超过50个C、不得超过100个D、不得超过1000个15、在凡士林作为基质得软膏剂中加入羊毛脂得目得就是:AA.促进药物吸收B改善基质稠度C、增加基质得吸水性D调节HLB值16、下列关于药物粉碎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CA.提高生物有效性B.提高药物制剂得稳定性C。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2 A.氯化汞r B.氯化亚汞仁 C.氧化汞c D.氧化铅c E.氧化铁4.采用升法制备的是:[1分]仁. A.锭剂B.白降丹低 C.红升丹r D.钉剂r E.丹药5.标签应标明“服时摇匀”的剂型是:[1分]A.合剂p B.混悬剂c C.乳剂|n D.胶体溶液c E.露剂6.一般要进行乙醇含量检查的是:[1分]A.浸膏剂B.流浸膏剂C. 露剂M_D.糖浆剂E. 口服液7. 麝香宜采用下列那种粉碎方式:[1分]H A.串料粉碎冋B.串油粉碎G C.水飞法l J l D.加液研磨法E.低温粉碎8. 采用冷压法制备的是:°A.锭剂B. 白降丹C.软膏D. 钉剂E.栓剂9. 采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是利用热原的:[1分]A. 耐热性.不挥发性C.水溶性D. 滤过性E.被吸附性10.下列对膜剂的论述,错误的是:[1分]c A.生产工艺简单,易于生产自动化和无菌操作.. B.多采用压制法制备叵C.体积小,重量轻D.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叵E.常用的成膜材料为PVA11.适于湿粒性物料干燥的方法是:[1分]p A.沸腾干燥f7 B.喷雾干燥c C.冷冻干燥f* D.鼓式干燥b E.减压干燥12.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是:[1分]A.180nm匮B.200nm( T C.254nm叵D.290nmc E.365nm13.下列对注射剂的论述正确的是:[1分]A. 只能是溶液和乳浊液辽B.制成注射剂的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 C.疗效高,使用方便D. 中药注射剂易产生刺激性,不易产生澄明度问题* E.应无菌、无热原14. 需要调节渗透压的是:[1分]l J l A.滴眼液B. 合剂C. 口服液乂_D.糖浆剂E. 酒剂15. 可作为软膏、滴丸、栓剂基质的是:[1分]L A.聚乙二醇B. 液体石蜡—C.甘油明胶R D.可可豆脂二E.羊毛脂参考答案为:A,您选择的答案为:C16.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1分]A. 本草纲目B. 太平惠民和局方U C.汤液经* D.新修本草<2 E.皇帝内经17. 醇溶液调PH法可驱除:[1分]* A.鞣质G B.热原二C.色素D侈糖E. 粘液汁18.为祛除注射剂中的氧气,常采用的措施除了:A. 通入二氧化碳B.通入氮气C. 通入空气D.加入抗坏血酸G E.加入焦亚硫酸氢钠19.只实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的是:[1分]A.湿热灭菌法B. 干热灭菌法C. 滤过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匱 E.紫外线灭菌法20.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不包括:[1分]f7 A.延缓水解r B.采用GM厂房生产仔 C.改进制剂工艺D.制备稳定的衍生物f* E.防止氧化参考答案为:B,您选择的答案为:D21.一般多用作制备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中间体:[1分] r A.浸膏剂F B.流浸膏剂贬C.煎膏剂仁 D.糖浆剂E.软膏剂22.下列对等渗溶液论述错误的是:[1分](TA. 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f* B.经常用氯化钠调节C.按冰点数据法计算调节D.与血浆具有相同的渗透压仁 E.与泪液具有相同的渗透压23.下列属于动态浸出的是:[1分]叵 A.浸渍法fr B.渗滤法r C.煎煮法仁 D.回流法E.超临界流体提取法24.含有Nacl、K2SO4 Ca(HCO3)2的水经过阳树脂后,树脂上吸附的离子是:[1分](7 A.只吸附了K+ Na+ Ca2+B.只吸附了( HC03 -r C.吸附了( SO4 2-f* D.只吸附了CL-匮E.吸附了K+25.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不包括:[1分]A.延缓水解B.采用GMP^房牛产c C.改进制剂工艺D.制备稳定的衍生物E.防止氧化参考答案为:B,您选择的答案为:D26.益母草膏属于:[1分]A. 酒剂B. 流浸膏* C.煎膏剂|J I D.糖浆剂E.合剂27.成品要检查溶化性的是:[1分]* A.颗粒剂<2 B.散剂C. 胶囊剂旦D.片剂E.丸剂28.含不饱和碳链的油脂、挥发油等易:A. 氧化L_B.水解C. 聚合D. 变性上一E.变旋29. 用于消化道溃疡散剂,其细度应通过:[1分]L;A.4号筛B. 5号筛C. 6号筛l J lD.7号筛D. 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单体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r33. 适于无菌操作室空气环境灭菌的是:[1分]E.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有效部位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 A.环氧乙烷灭菌法B. 辐射灭菌法H C.微波灭菌D. 辐射灭菌G E.干热空气灭菌34. 属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1分]l J l A.西土马哥亡B.洁尔灭昱C.卵磷脂l J l D. 土耳其红油G E.氯化十六烷基吡啶35. 对滴丸冷却剂的要求不包括:[1分]A. 不与主药发生作用B. 对人体无不良反应jJ_C.有适当的相对密度:亠D.有适当的粘度E. 与药物产生协同作用36. 下列采用高压浸出的是:[1分]A. 浸渍法L L B.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 煎煮法D. 回流法二 E.渗滤法37. •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对于有引湿性、易溶性或酸性药物的片剂,需要: * A.隔离层B. 打光C. 粉衣层旦D.糖衣层回E.有色糖衣层38. 注射剂的pH值为:[1分]足;C.4〜9D. 7—8E. 8 〜1039. 属于特殊散剂的是:[1分]翌—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B. 含固体药物散剂C. 儿科用散剂e D.外用散剂E. 内服散剂40. 低温间歇灭菌法属于:[1分]l J l 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G C.滤过灭菌法二D.微波灭菌法E. 紫外线灭菌法41. 孔径规格以相对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的精制方法为:。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A型题:1. 在注射液中可作为止痛剂和抑菌剂的是: [1分] B.苯甲醇2. 水蜜丸的溶散时限为: [1分] A.1小时3. 白降丹的主要成分为: [1分] A.氯化汞4. 采用升法制备的是: [1分]C.红升丹5. 标签应标明“服时摇匀”的剂型是: [1分] B.混悬剂6. 一般要进行乙醇含量检查的是: [1分]B.流浸膏剂7. 麝香宜采用下列那种粉碎方式: [1分] D.加液研磨法8. 采用冷压法制备的是: [1分] E.栓剂9. 采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是利用热原的: [1分]B.不挥发性10. 下列对膜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1分] B.多采用压制法制备11. 适于湿粒性物料干燥的方法是: [1分]A.沸腾干燥12.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是: [1分] C.254nm13. 下列对注射剂的论述正确的是: [1分]E.应无菌、无热原14. 需要调节渗透压的是: [1分] A.滴眼液15. 可作为软膏、滴丸、栓剂基质的是: [1分] A.聚乙二醇16.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1分]D.新修本草17. 醇溶液调PH法可驱除: [1分] A.鞣质18. 为祛除注射剂中的氧气,常采用的措施除了: [1分] C.通入空35. 对滴丸冷却剂的要求不包括: [1分] E.与药物产生协同作用36. 下列采用高压浸出的是: [1分] B.超临界流体提取法37. .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对于有引湿性、易溶性或酸性药物的片剂,需要: [1分] A.隔离层38. 注射剂的pH值为: [1分] C.4~939. 属于特殊散剂的是: [1分]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40. 低温间歇灭菌法属于: [1分]A.湿热灭菌法41. 孔径规格以相对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的精制方法为: B.超滤42. 滴眼剂的制备流程为: [1分]A.药物+附加剂-溶解-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43. 加入冰糖、黄酒在胶剂制备中的操作过程为: [1分] E.浓缩收胶44. 下列错误论述胶囊剂的是: [1分] A.胶囊剂只能用于口服45. 薄荷水制备时加入滑石粉的目的是: [1分] E.分散46. 属于二相气雾剂的是: [1分] A.溶液型气雾剂47. 中药注射剂生产时,采用胶醇法是为了除去: [1分] B.鞣质48. 下述丸剂中不能用塑制法制备的是: [1分]B.水丸49. 疏水胶体的稳定性主要靠 [1分] C. 胶粒表面带相同电荷50. 滴丸的制备流程为: [1分] D.药物+基质→熔融→滴制→冷凝→洗涤→干燥→成品51. 采用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 [1分]D.固化剂52. 水丸的制备方法为: [1分] B.泛制法53. 热原的性质不包括: [1分] E.水不溶性54. 下列属于湿法制粒的是: [1分] D.挤出制粒法55. 物料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当表面水分所产生的蒸汽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相等时,其所含的水分称为: [1分] B.平衡水分56. 下列不属于肠溶衣材料的是: [1分]B.丙烯酸树脂Ⅳ号57. 使用时,能够产生温热刺激性的是: [1分]D.熨剂58. 需检查融变时限的是: [1分]A.栓剂59. 无菌、无热原是对下列哪个剂型的要求: [1分]A.注射剂60. 薄荷水为: [1分]B.真溶液61.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这一概念指的是: A.置换价62. 属于亲水胶体的是: [1分] A.高分子溶液63. 一般药物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 [1分] C.20g64. 中药材中药物成分浸出的过程为: [1分]C.浸润与渗透、解吸与溶解、扩散65. 不能作为片剂糖衣物料的是: [1分] B.丙烯酸树脂IV号66. 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的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称为: [1分]D.剂型67. 常用于毒性及刺激性药物的丸剂为: [1分]A.糊丸68. 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为: [1分] B.PVA69. 藿香正气水属于: [1分] B.酊剂70. 一般用作O/W的HLB值宜为: [1分] B.8-1671. 又称升华干燥的方法是: [1分] C.冷冻干燥72. 片剂药物需要包衣的原因,除了: [1分] E.减少服药次数73. 水化膜是下列哪个剂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分] C.胶体溶液74. 炉甘石洗剂属于: [1分] C.混悬液75. 应用时有起昙现象的是: B.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76. 采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做囊材制备微囊的方法是:[1分] B.复凝聚法77. 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是; [1分]B.平衡水分78. 咀嚼片、口含片宜选用的稀释剂是: [1分] E.甘露醇79. 采用滴制法制备的是: [1分]B.软胶囊80. 外用药品每克或每毫升可以检出: [1分] E.霉菌B型题:1. 火焰灭菌法属于 [1分] B.干热灭菌法2. 可用于无菌操作室的空气灭菌 [1分] E.紫外线灭菌法3. 水丸的制备 [1分] B.泛制法4. 滴丸的制备 [1分] C.滴制法5. 微囊的制备 [1分] E.凝聚法6. 蜡丸的制备 [1分] A.塑制法7. 使片衣表面光亮,且有防潮作用 [1分] E.打光8. 包衣材料只用胶浆 [1分] A.隔离层9. 适于湿粒性物料干燥 [1分] A.沸腾干燥10. 用于粉针剂的制备 [1分] E.冷冻干燥11. 又称升华干燥 [1分] E.冷冻干燥12. 适于液态物料瞬间干燥 [1分] B.喷雾干燥13. 检查沉降体积比的是 [1分] A.混悬液14. 水化膜是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分] D.高分子溶液15. 为安全起见,剧毒药不宜制成 [1分] A.混悬液16. 薄荷水为 [1分] B.真溶液17. 膜剂的制备方法 [1分] C.涂膜法18. 制成品含无机汞 [1分] A.升法与降法19. 丹药的制备方法 [1分] A.升法与降法20. 注射剂中采用家兔试验检查的是 [1分] C.热原21. 会引起动物体温异常升高 [1分] C.热原22. 一般要进行乙醇量测定: [1分] B.流浸膏剂23. 常用渗滤法制备: [1分] B.流浸膏剂24. 一般多用作制备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的中间体: A.浸膏剂25. 一般多用作制备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中间体: B.流浸膏剂26. 成品检查融变时限 [1分] C.栓剂27. 成品检查均匀度 [1分] B.散剂28. 成品检查溶化性 [1分] A.颗粒剂29. 室温下为固体,体温下易软化或溶解 [1分] C.栓剂30. 嫩蜜 [1分] B.105-115℃31. 老蜜 [1分] A.119-122℃32. 中蜜 [1分] E.116-118℃33. 按冰点数据法计算调节 [1分] A.等渗34. 采用溶血法调整的是 [1分] B.等张35. 经常用氯化钠调节的是 [1分] A.等渗36. 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1分] B.等张37. 栓剂常用的基质 [1分] A.聚乙二醇38. 滴丸常用基质 [1分] A.聚乙二醇39. 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浸膏,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 B.全浸膏片40. 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有效部位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 [1分] C.提纯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B》平时作业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B》平时作业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B》平时作业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B》平时作业1包衣材料只用胶浆A:隔离层
B:粉底层
C:糖衣层
D:有色层
E:打光
答案:A
下列对膜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A:生产工艺简单,易于生产自动化和无菌操作B:多采用压制法制备
C:体积小,重量轻
D: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
E:常用的成膜材料为PVA
答案:B
炉甘石洗剂属于:
A:真溶液剂
B:乳浊液
C:混悬液
D:微粒体系
E:胶体溶液型制剂
答案:C
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的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称为:
A:新药
B:处方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B》平时作业1【答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学B》平时作业1【答案】
17.一般多用作制备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中间体: A.浸膏剂 B.流浸膏剂 C.煎膏剂 D.糖浆剂 E.软பைடு நூலகம்剂
18.水丸的制备方法为: A.塑制法 B.泛制法 C.压制法 D.滴制法 E.凝聚法
19.应用时有起昙现象的是: A.洁尔灭 B.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C.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 D.卵磷脂 E.肥皂类
32.需检查融变时限的是: A.栓剂 B.糊丸 C.薄膜衣片 D.颗粒剂 E.气物剂
33.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这一概念指的是: A.置换价 B.亲水亲油平衡值 C.热原 D.生物利用度 E.溶解度
34.采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做囊材制备微囊的方法是: A.单凝聚法 B.复凝聚法 C.界面缩聚法 D.辐射化学法 E.喷雾干燥法
10.一般要进行乙醇含量检查的是: A.浸膏剂 B.流浸膏剂 C.露剂 D.糖浆剂 E.口服液
11.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是; A.自由水分 B.平衡水分 C.结合水 D.非结合水 E.总水分
12.属于亲水胶体的是: A.高分子溶液 B.溶胶 C.乳浊液 D.混悬液 E.真溶液
13.适于少量单纯提取低沸点挥发油而不收集水溶性成分的叶、花、全草: A.水中蒸馏法 B.水上蒸馏法 C.通水蒸气蒸馏 D.共水蒸馏 E.减压蒸馏
6.采用升法制备的是: A.锭剂 B.白降丹 C.红升丹 D.钉剂 E.丹药
7.属于特殊散剂的是: 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
B.含固体药物散剂 C.儿科用散剂 D.外用散剂 E.内服散剂
8.标签应标明“服时摇匀”的剂型是: A.合剂 B.混悬剂 C.乳剂 D.胶体溶液 E.露剂
9.藿香正气水属于: A.酒剂 B.酊剂 C.露剂 D.糖浆剂 E.合剂

中药药剂学作业习题完整版.doc(1)

中药药剂学作业习题完整版.doc(1)

《中药药剂学》作业第一章绪论1、试述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2、试述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中药调剂1、中药处方调配程序是什么?2、试述处方与非处方药在使用上的主要区别。

甲类非处方、乙类非处方药在销售上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制药卫生3、简述物理灭菌法的含义、并写出5种常用的物理灭菌法。

4、简述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

5、简述防腐剂的含义,并写出5种中药制剂常用的防腐剂。

6、试述各类物理灭菌法的特点及选用要点。

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7、湿法粉碎的原理及应用特点是什么?8、试述低温粉碎的特点与方法。

9、试述“等量递增”混合的含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0、试述药物微粉化可采用的方法。

11、试述球磨机的粉碎原理、适用范围及影响其粉碎效果的因素。

第五章散剂12、散剂的特点是什么?13、散剂的制备工艺过程是什么?14、试述散剂制备过程中“打底套色”和“等量递增法”的区别。

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15、对具有完整细胞结构的药材来说,其成分的提取须经过几个阶段?16、影响药效成分浸提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7、单渗漉法的工艺流程是什么?18、重渗漉法有何优点?19、试述浸渍法与渗漉法的异同点。

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20、浓缩与蒸馏有何不同?21、薄膜蒸发有何特点?22、物料中水的存在方式有几种?23、什么是减压蒸发?其有何特点?24、试述干燥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干燥的因素。

第八章浸出药剂25、影响汤剂质量的制备因素有哪些?26、在汤剂处方中,特殊中药的处理方法有哪些?27、简述制备中药合剂的工艺流程。

28、简述制备煎膏剂的工艺流程。

29、简述中药流浸膏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第九章液体药剂30、液体制剂的优点与不足有哪些?31、什么是表面活性剂?按照其水中解离性可分为哪几类?32、简述制备高分子溶液的溶解过程。

33、简述乳剂常用的制备方法。

第十章注射剂(附眼用溶液剂)34、简述注射液按分散体系和给药途径的分类。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教程文件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教程文件

A.苯甲酸B.苯甲醇C.盐酸普鲁卡因D.苯甲酸钠E.山梨酸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E.5小时A.氯化汞B.氯化亚汞C.氧化汞D.氧化铅E.氧化铁A.锭剂B.白降丹C.红升丹D.钉剂E.丹药A.合剂B.混悬剂C.乳剂D.胶体溶液E.露剂A.浸膏剂B.流浸膏剂C.露剂D.糖浆剂E.口服液A.串料粉碎B.串油粉碎C.水飞法D.加液研磨法E.低温粉碎A.锭剂B.白降丹C.软膏D.钉剂E.栓剂A.耐热性B.不挥发性C.水溶性D.滤过性E.被吸附性A.生产工艺简单,易于生产自动化和无菌操作B.多采用压制法制备C.体积小,重量轻D.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E.常用的成膜材料为PVAA.沸腾干燥B.喷雾干燥C.冷冻干燥D.鼓式干燥E.减压干燥A.180nmB.200nmC.254nmD.290nmE.365nmA.只能是溶液和乳浊液B.制成注射剂的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C.疗效高,使用方便D.中药注射剂易产生刺激性,不易产生澄明度问题E.应无菌、无热原A.滴眼液B.合剂C.口服液D.糖浆剂E.酒剂B.液体石蜡E.羊毛脂A.本草纲目E.皇帝内经D.多糖E.粘液汁A.通入二氧化碳B.通入氮气C.通入空气D.加入抗坏血酸E.加入焦亚硫酸氢钠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滤过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E.紫外线灭菌法A.延缓水解B.采用GMP厂房生产C.改进制剂工艺D.制备稳定的衍生物E.防止氧化A.浸膏剂B.流浸膏剂C.煎膏剂D.糖浆剂E.软膏剂A.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B.经常用氯化钠调节C.按冰点数据法计算调节D.与血浆具有相同的渗透压E.与泪液具有相同的渗透压A.浸渍法B.渗滤法C.煎煮法D.回流法E.超临界流体提取法A.只吸附了K+、Na+、Ca2+B.只吸附了(HCO3)-C.吸附了(SO4)2-D.只吸附了CL-E.吸附了K+A.延缓水解B.采用GMP厂房生产C.改进制剂工艺D.制备稳定的衍生物E.防止氧化A.酒剂B.流浸膏C.煎膏剂D.糖浆剂E.合剂A.颗粒剂B.散剂C.胶囊剂D.片剂E.丸剂A.氧化B.水解C.聚合D.变性E.变旋A.4号筛B.5号筛C.6号筛D.7号筛E.8号筛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B.眼用散剂C.儿科用散剂D.外用散剂E.内服散剂A.水中蒸馏法B.水上蒸馏法C.通水蒸气蒸馏D.共水蒸馏E.减压蒸馏A.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浸膏,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B.药材干浸膏与部分药材细粉压片C.处方中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赋形剂制成的片剂D.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单体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E.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有效部位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A.环氧乙烷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微波灭菌D.辐射灭菌E.干热空气灭菌A.西土马哥B.洁尔灭C.卵磷脂D.土耳其红油E.氯化十六烷基吡啶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B.对人体无不良反应C.有适当的相对密度D.有适当的粘度E.与药物产生协同作用A.浸渍法B.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煎煮法D.回流法E.渗滤法A.隔离层B.打光C.粉衣层D.糖衣层E.有色糖衣层A.1—3B.5~6C.4~9D.7~~8E.8~10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B.含固体药物散剂C.儿科用散剂D.外用散剂E.内服散剂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滤过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E.紫外线灭菌法A.微孔滤膜滤过B.超滤C.水醇法D.醇水法E.吸附澄清法A.药物+附加剂-溶解-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B.药物+附加剂-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C.药物+附加剂-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D.药物+附加剂-质检-滤过-灭菌-无菌分装-溶解-包装E.药物+附加剂-溶解-滤过-无菌分装-灭菌-质检-包装A.原料选择与处理B.辅料的选择C.煎取胶液D.滤过澄清E.浓缩收胶A.胶囊剂只能用于口服B.囊材中含有明胶、甘油、二氧化钛、食用色素等C.充填的药物可以是颗粒D.充填的药物可以是液体E.可以制成不同释药速度和方式的制剂A.增溶B.助溶C.乳化D.混悬E.分散A.溶液型气雾剂B.混悬型气雾剂C.乳剂型气雾剂D.粉末气雾剂E.泡沫气雾剂A.热原B.鞣质C.色素D.多糖类成分E.杂质A.浓缩丸B.水丸C.糊丸D.蜡丸E.蜜丸A.溶剂化作用B.胶粒水化层C. 胶粒表面带相同电荷D.胶粒周围的吸附膜E.助溶与乳化A.药物→过筛→熔融→滴制→干燥→成品B.药物→过筛→混合→滴制→包装C.药物→混合→冷凝→洗涤→干燥→成品D.药物+基质→熔融→滴制→冷凝→洗涤→干燥→成品E.药物→熔融→滴制→冷凝→洗涤→干燥→成品A.囊材B.囊心物C.基质D.固化剂E.凝聚剂A.塑制法B.泛制法C.压制法D.滴制法E.凝聚法A.耐热性B.不挥发性C.被吸附性D.滤过性E.水不溶性A.大片法B.滚压法C.融合法D.挤出制粒法E.直接筛选法[1分]A.自由水分B.平衡水分C.结合水D.非结合水E.总水分A.丙烯酸树脂Ⅰ号B.丙烯酸树脂Ⅳ号C.丙烯酸树脂ⅡD.丙烯酸树脂Ⅲ号E.洋干漆A.糕剂B.丹剂C.散剂D.熨剂E.锭剂A.栓剂B.糊丸C.薄膜衣片D.颗粒剂E.气物剂A.注射剂B.膏药C.气雾剂D.口服液E.混悬剂A.混悬液B.真溶液C.胶体溶液D.乳浊液E.固体溶液A.置换价B.亲水亲油平衡值C.热原D.生物利用度E.溶解度A.高分子溶液B.溶胶C.乳浊液D.混悬液E.真溶液A.5gB.10gC.20gD.30gE.40gA.浸润、解吸与溶解B.浸润、渗透C.浸润与渗透、解吸与溶解、扩散D.浸润、溶解与过滤、浓缩E.浸润、扩散与置换A.胶浆B.丙烯酸树脂IV号C.滑石粉D.糖浆E.虫蜡[1分]A.新药B.处方药C.中成药D.剂型E.制剂A.糊丸B.蜜丸C.水丸D.微丸E.浓缩丸A.液体石蜡B.PVAC.可可豆酯D.甘油E.聚乙二醇A.酒剂B.酊剂C.露剂D.糖浆剂E.合剂A.3-8B.8-16C.15-18D.20以上E.8—15A.沸腾干燥B.喷雾干燥C.冷冻干燥D.微波干燥E.减压干燥A.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B.增加药物的稳定性C.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D.控制药物释放E.减少服药次数A.混悬液B.真溶液C.胶体溶液D.乳浊液E.固体溶液A.真溶液剂B.乳浊液C.混悬液D.微粒体系E.胶体溶液型制剂A.洁尔灭B.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C.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D.卵磷脂E.肥皂类A.单凝聚法B.复凝聚法C.界面缩聚法D.辐射化学法E.喷雾干燥法A.自由水分B.平衡水分C.结合水D.非结合水E.总水分A.糖粉B.糊精C.乳糖D.淀粉E.甘露醇A.硬胶囊B.软胶囊C.肠溶胶囊D.蜜丸E.微丸A.绿脓杆菌B.大肠杆菌C.活螨D.破伤风杆菌E.霉菌A B C D E A B C D E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剂学B》第1次作业您本学期选择了“中药药剂学B”说明:本次作业的知识点为:1-24,总分为120分,您的得分为117分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在注射液中可作为止痛剂和抑菌剂的是: [1分]A.苯甲酸B.苯甲醇C.盐酸普鲁卡因D.苯甲酸钠E.山梨酸2. 水蜜丸的溶散时限为: [1分]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E.5小时3. 白降丹的主要成分为: [1分]A.氯化汞B.氯化亚汞C.氧化汞D.氧化铅E.氧化铁4. 采用升法制备的是: [1分]A.锭剂B.白降丹C.红升丹D.钉剂E.丹药5. 标签应标明“服时摇匀”的剂型是: [1分]A.合剂B.混悬剂C.乳剂D.胶体溶液E.露剂6. 一般要进行乙醇含量检查的是: [1分]A.浸膏剂B.流浸膏剂C.露剂D.糖浆剂E.口服液7. 麝香宜采用下列那种粉碎方式: [1分]A.串料粉碎B.串油粉碎C.水飞法D.加液研磨法E.低温粉碎8. 采用冷压法制备的是: [1分]A.锭剂B.白降丹C.软膏D.钉剂E.栓剂9. 采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是利用热原的: [1分]A.耐热性B.不挥发性C.水溶性D.滤过性E.被吸附性10. 下列对膜剂的论述,错误的是: [1分]A.生产工艺简单,易于生产自动化和无菌操作B.多采用压制法制备C.体积小,重量轻D.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E.常用的成膜材料为PVA11. 适于湿粒性物料干燥的方法是: [1分]A.沸腾干燥B.喷雾干燥C.冷冻干燥D.鼓式干燥E.减压干燥12.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波长是: [1分]A.180nmB.200nmC.254nmD.290nmE.365nm13. 下列对注射剂的论述正确的是: [1分]A.只能是溶液和乳浊液B.制成注射剂的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C.疗效高,使用方便D.中药注射剂易产生刺激性,不易产生澄明度问题E.应无菌、无热原14. 需要调节渗透压的是: [1分]A.滴眼液B.合剂C.口服液D.糖浆剂E.酒剂15. 可作为软膏、滴丸、栓剂基质的是: [1分]A.聚乙二醇B.液体石蜡C.甘油明胶D.可可豆脂E.羊毛脂参考答案为:A,您选择的答案为:C16. 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1分]A.本草纲目B.太平惠民和局方C.汤液经D.新修本草E.皇帝内经17. 醇溶液调PH法可驱除: [1分]A.鞣质B.热原C.色素D.多糖E.粘液汁18. 为祛除注射剂中的氧气,常采用的措施除了: [1分]A.通入二氧化碳B.通入氮气C.通入空气D.加入抗坏血酸E.加入焦亚硫酸氢钠19. 只实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的是: [1分]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滤过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E.紫外线灭菌法20. 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不包括: [1分]A.延缓水解B.采用GMP厂房生产C.改进制剂工艺D.制备稳定的衍生物E.防止氧化参考答案为:B,您选择的答案为:D21. 一般多用作制备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中间体: [1分]A.浸膏剂B.流浸膏剂C.煎膏剂D.糖浆剂E.软膏剂22. 下列对等渗溶液论述错误的是: [1分]A.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B.经常用氯化钠调节C.按冰点数据法计算调节D.与血浆具有相同的渗透压E.与泪液具有相同的渗透压23. 下列属于动态浸出的是: [1分]A.浸渍法B.渗滤法C.煎煮法D.回流法E.超临界流体提取法24. 含有Nacl、K2SO4、Ca(HCO3)2的水经过阳树脂后,树脂上吸附的离子是: [1分]A.只吸附了K+、Na+、Ca2+B.只吸附了(HCO3)-C.吸附了(SO4)2-D.只吸附了CL-E.吸附了K+25. 提高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方法不包括: [1分]A.延缓水解B.采用GMP厂房生产C.改进制剂工艺D.制备稳定的衍生物E.防止氧化参考答案为:B,您选择的答案为:D26. 益母草膏属于: [1分]A.酒剂B.流浸膏C.煎膏剂D.糖浆剂E.合剂27. 成品要检查溶化性的是: [1分]A.颗粒剂B.散剂C.胶囊剂D.片剂E.丸剂28. 含不饱和碳链的油脂、挥发油等易: [1分]A.氧化B.水解C.聚合D.变性E.变旋29. 用于消化道溃疡散剂,其细度应通过: [1分]A.4号筛B.5号筛C.6号筛D.7号筛E.8号筛30. 需通过九号筛的是: [1分]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B.眼用散剂C.儿科用散剂D.外用散剂E.内服散剂31. 适于少量单纯提取低沸点挥发油而不收集水溶性成分的叶、花、全草: [1分]A.水中蒸馏法B.水上蒸馏法C.通水蒸气蒸馏D.共水蒸馏E.减压蒸馏32. 中药全粉末片是指: [1分]A.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浸膏,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B.药材干浸膏与部分药材细粉压片C.处方中药材粉碎成细粉,加适宜赋形剂制成的片剂D.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单体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E.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有效部位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33. 适于无菌操作室空气环境灭菌的是: [1分]A.环氧乙烷灭菌法B.辐射灭菌法C.微波灭菌D.辐射灭菌E.干热空气灭菌34. 属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 [1分]A.西土马哥B.洁尔灭C.卵磷脂D.土耳其红油E.氯化十六烷基吡啶35. 对滴丸冷却剂的要求不包括: [1分]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B.对人体无不良反应C.有适当的相对密度D.有适当的粘度E.与药物产生协同作用36. 下列采用高压浸出的是: [1分]A.浸渍法B.超临界流体提取法C.煎煮法D.回流法E.渗滤法37. .片剂包糖衣的工序中,对于有引湿性、易溶性或酸性药物的片剂,需要: [1分]A.隔离层B.打光C.粉衣层D.糖衣层E.有色糖衣层38. 注射剂的pH值为: [1分]A.1—3B.5~6C.4~9D.7~~8E.8~1039. 属于特殊散剂的是: [1分]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B.含固体药物散剂C.儿科用散剂D.外用散剂E.内服散剂40. 低温间歇灭菌法属于: [1分]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滤过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E.紫外线灭菌法41. 孔径规格以相对分子量截留值为指标的精制方法为: [1分]A.微孔滤膜滤过B.超滤C.水醇法D.醇水法E.吸附澄清法42. 滴眼剂的制备流程为: [1分]A.药物+附加剂-溶解-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B.药物+附加剂-滤过-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C.药物+附加剂-灭菌-无菌分装-质检-包装D.药物+附加剂-质检-滤过-灭菌-无菌分装-溶解-包装E.药物+附加剂-溶解-滤过-无菌分装-灭菌-质检-包装43. 加入冰糖、黄酒在胶剂制备中的操作过程为: [1分]A.原料选择与处理B.辅料的选择C.煎取胶液D.滤过澄清E.浓缩收胶44. 下列错误论述胶囊剂的是: [1分]A.胶囊剂只能用于口服B.囊材中含有明胶、甘油、二氧化钛、食用色素等C.充填的药物可以是颗粒D.充填的药物可以是液体E.可以制成不同释药速度和方式的制剂45. 薄荷水制备时加入滑石粉的目的是: [1分]A.增溶B.助溶C.乳化D.混悬E.分散46. 属于二相气雾剂的是: [1分]A.溶液型气雾剂B.混悬型气雾剂C.乳剂型气雾剂D.粉末气雾剂E.泡沫气雾剂47. 中药注射剂生产时,采用胶醇法是为了除去: [1分]A.热原B.鞣质C.色素D.多糖类成分E.杂质48. 下述丸剂中不能用塑制法制备的是: [1分]A.浓缩丸B.水丸C.糊丸D.蜡丸E.蜜丸49. 疏水胶体的稳定性主要靠 [1分]A.溶剂化作用B.胶粒水化层C. 胶粒表面带相同电荷D.胶粒周围的吸附膜E.助溶与乳化50. 滴丸的制备流程为: [1分]A.药物→过筛→熔融→滴制→干燥→成品B.药物→过筛→混合→滴制→包装C.药物→混合→冷凝→洗涤→干燥→成品D.药物+基质→熔融→滴制→冷凝→洗涤→干燥→成品E.药物→熔融→滴制→冷凝→洗涤→干燥→成品51. 采用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加入甲醛的目的是: [1分]A.囊材B.囊心物C.基质D.固化剂E.凝聚剂52. 水丸的制备方法为: [1分]A.塑制法B.泛制法C.压制法D.滴制法E.凝聚法53. 热原的性质不包括: [1分]A.耐热性B.不挥发性C.被吸附性D.滤过性E.水不溶性54. 下列属于湿法制粒的是: [1分]A.大片法B.滚压法C.融合法D.挤出制粒法E.直接筛选法55. 物料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当表面水分所产生的蒸汽压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相等时,其所含的水分称为: [1分]A.自由水分B.平衡水分C.结合水D.非结合水E.总水分56. 下列不属于肠溶衣材料的是: [1分]A.丙烯酸树脂Ⅰ号B.丙烯酸树脂Ⅳ号C.丙烯酸树脂ⅡD.丙烯酸树脂Ⅲ号E.洋干漆57. 使用时,能够产生温热刺激性的是: [1分]A.糕剂B.丹剂C.散剂D.熨剂E.锭剂58. 需检查融变时限的是: [1分]A.栓剂B.糊丸C.薄膜衣片D.颗粒剂E.气物剂59. 无菌、无热原是对下列哪个剂型的要求: [1分]A.注射剂B.膏药C.气雾剂D.口服液E.混悬剂60. 薄荷水为: [1分]A.混悬液B.真溶液C.胶体溶液D.乳浊液E.固体溶液61. 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之比,这一概念指的是: [1分]A.置换价B.亲水亲油平衡值C.热原D.生物利用度E.溶解度62. 属于亲水胶体的是: [1分]A.高分子溶液B.溶胶C.乳浊液D.混悬液E.真溶液63. 一般药物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 [1分]A.5gB.10gC.20gD.30gE.40g64. 中药材中药物成分浸出的过程为: [1分]A.浸润、解吸与溶解B.浸润、渗透C.浸润与渗透、解吸与溶解、扩散D.浸润、溶解与过滤、浓缩E.浸润、扩散与置换65. 不能作为片剂糖衣物料的是: [1分]A.胶浆B.丙烯酸树脂IV号C.滑石粉D.糖浆E.虫蜡66. 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的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医疗应用的形式,称为: [1分]A.新药B.处方药C.中成药D.剂型E.制剂67. 常用于毒性及刺激性药物的丸剂为: [1分]A.糊丸B.蜜丸C.水丸D.微丸E.浓缩丸68. 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为: [1分]A.液体石蜡B.PVAC.可可豆酯D.甘油E.聚乙二醇69. 藿香正气水属于: [1分]A.酒剂B.酊剂C.露剂D.糖浆剂E.合剂70. 一般用作O/W的HLB值宜为: [1分]A.3-8B.8-16C.15-18D.20以上E.8—1571. 又称升华干燥的方法是: [1分]A.沸腾干燥B.喷雾干燥C.冷冻干燥D.微波干燥E.减压干燥72. 片剂药物需要包衣的原因,除了: [1分]A.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B.增加药物的稳定性C.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D.控制药物释放E.减少服药次数73. 水化膜是下列哪个剂型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分]A.混悬液B.真溶液C.胶体溶液D.乳浊液E.固体溶液74. 炉甘石洗剂属于: [1分]A.真溶液剂B.乳浊液C.混悬液D.微粒体系E.胶体溶液型制剂75. 应用时有起昙现象的是: [1分]A.洁尔灭B.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C.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D.卵磷脂E.肥皂类76. 采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做囊材制备微囊的方法是: [1分]A.单凝聚法B.复凝聚法C.界面缩聚法D.辐射化学法E.喷雾干燥法77. 干燥过程中不能除去的是; [1分]A.自由水分B.平衡水分C.结合水D.非结合水E.总水分78. 咀嚼片、口含片宜选用的稀释剂是: [1分]A.糖粉B.糊精C.乳糖D.淀粉E.甘露醇79. 采用滴制法制备的是: [1分]A.硬胶囊B.软胶囊C.肠溶胶囊D.蜜丸E.微丸80. 外用药品每克或每毫升可以检出: [1分]A.绿脓杆菌B.大肠杆菌C.活螨D.破伤风杆菌E.霉菌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A.湿热灭菌法B.干热灭菌法C.辐射灭菌法D.微波灭菌法E.紫外线灭菌法1. 火焰灭菌法属于 [1分]A B C D E2. 可用于无菌操作室的空气灭菌 [1分]A B C D EA.塑制法B.泛制法C.滴制法D.压制法E.凝聚法3. 水丸的制备 [1分]A B C D E4. 滴丸的制备 [1分]A B C D E5. 微囊的制备 [1分]A B C D E6. 蜡丸的制备 [1分]A B C D EA.隔离层B.粉底层C.糖衣层D.有色层E.打光7. 使片衣表面光亮,且有防潮作用 [1分]A B C D E8. 包衣材料只用胶浆 [1分]A B C D EA.沸腾干燥B.喷雾干燥C.微波干燥D.减压干燥E.冷冻干燥9. 适于湿粒性物料干燥 [1分]A B C D E10. 用于粉针剂的制备 [1分]A B C D E11. 又称升华干燥 [1分]A B C D E12. 适于液态物料瞬间干燥 [1分]A B C D EA.混悬液B.真溶液C.乳浊液D.高分子溶液E.溶胶13. 检查沉降体积比的是 [1分]A B C D E14. 水化膜是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分]A B C D E15. 为安全起见,剧毒药不宜制成 [1分]A B C D E16. 薄荷水为 [1分]A B C D EA.升法与降法B.熔和法C.涂膜法D.热熔法E.热压法17. 膜剂的制备方法 [1分]A B C D E18. 制成品含无机汞 [1分]A B C D E19. 丹药的制备方法 [1分]A B C D EA.澄明度B.刺激性C.热原D.鞣质E.起昙20. 注射剂中采用家兔试验检查的是 [1分]A B C D E21. 会引起动物体温异常升高 [1分]A B C D EA.浸膏剂B.流浸膏剂C.糖浆剂D.合剂E.煎膏剂22. 一般要进行乙醇量测定: [1分]A B C D E23. 常用渗滤法制备: [1分]A B C D E24. 一般多用作制备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的中间体: [1分]A B C D E25. 一般多用作制备酊剂、合剂、糖浆剂等的中间体: [1分]A B C D EA.颗粒剂B.散剂C.栓剂D.胶囊剂E.丸剂26. 成品检查融变时限 [1分]A B C D E27. 成品检查均匀度 [1分]A B C D E28. 成品检查溶化性 [1分]A B C D E29. 室温下为固体,体温下易软化或溶解 [1分]A B C D EA.119-122℃B.105-115℃C.80-100℃D.60-80℃E.116-118℃30. 嫩蜜 [1分]A B C D E31. 老蜜 [1分]A B C D E32. 中蜜 [1分]A B C D EA.等渗B.等张C.等压D.等质E.等效33. 按冰点数据法计算调节 [1分]A B C D E34. 采用溶血法调整的是 [1分]A B C D E35. 经常用氯化钠调节的是 [1分]A B C D E36. 与红细胞张力相等的溶液 [1分]A B C D EA.聚乙二醇B.液体石蜡C.凡士林D.甘油E.羊毛脂37. 栓剂常用的基质 [1分]A B C D E38. 滴丸常用基质 [1分]A B C D EA.半浸膏片B.全浸膏片C.提纯片D.全成分片E.全粉末片39. 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浸膏,加适宜辅料制成的片剂 [1分]A B C D E40. 以处方中药材提得的有效部位为原料,加适宜的赋形剂制成的片剂 [1分]A B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