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理论阐述及碰撞事故再现

汽车碰撞理论阐述及碰撞事故再现
汽车碰撞理论阐述及碰撞事故再现

汽车碰撞理论阐述及碰撞事故再现

摘要:受出行车辆与日俱增、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以及驾驶人员道德素质和驾车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因而需要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再现,以为安全评价对其作一个公平而科学的鉴定。对此,本文从汽车碰撞理论出发,就碰撞事故进行再现。

关键词:汽车碰撞;理论阐述;事故再现

我国每年因汽车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不仅数量惊人,损失严重,而且屡禁不止,居高不下,这无疑对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而通过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可明确事故责任归属,对事故加以科学鉴定,同时基于对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评价,既利于车辆设计的优化,也可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足以见得,再现汽车碰撞事故的意义重大。

1. 汽车碰撞的理论阐述

1.1.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发生汽车碰撞后,车辆之间并不存在相对运动可被视为塑性碰撞,且经试验证明,当汽车碰撞速度相对较高时属于塑性碰撞,此时会涉及能量损失,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从而汽车碰撞过程符合和,又因汽车发生塑性碰撞后速度相同,发现汽车碰撞的严重程度与车辆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车辆质量为反比关系,与碰撞前汽车速度没有关系,

但塑性碰撞下的能量损失与两车碰撞前相对速度的平方为正比关系,与碰撞汽车自身质量为反比关系[1]。

1.2.刚体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发生碰撞后,大部分车体基本完好,且能量损失较小并局限于变形位置,故可将其视为刚体碰撞,如汽车交通事故中的正面碰撞便属于刚体碰撞,因能量和动量守恒,故有,而在碰撞后有,由于人体伤害度主要取决于减速度,所以根据上式可以发现,汽车碰撞作用下的伤害度与两车碰撞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其质量为反比关系,而与撞前速度没有关系,进而得知质量较小的汽车在碰撞事故中受伤较重。

1.3.弹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在碰撞过程中既发生了弹性变形,也发生了塑性变形,需要同时将两者纳入考虑范围较为合理[2]。为便于汽车碰撞性质的区分,在此提出了这一恢复系数,且当=0时代表塑性碰撞,当 =1时代表刚体碰撞,当0< <1时代表弹塑性碰撞,同时其能量损失满足条件,可见其与汽车质量、碰撞性质、撞前汽车的相对速度有关。

2.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及安全评价分析

2.1.获取汽车碰撞参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汽车碰撞参数的获取是事故再现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参考,所以掌握参数获取的步骤和方法尤为关键。具体包括

下述几点:

首先收集汽车碰撞事故现场的物证,基于整体后局部的原则进行现场勘查和车辆勘查,对于车辆则要在前后左右和对角45°加以拍照,查看龙门架、前横梁、方向盘等细节,并做好与事故相关的信息笔录,在此基础上对车辆碰撞参数等进行绘图;然后计算碰撞前的汽车车速,此时以汽车碰撞理论为基础支持,结合轮胎痕迹、抛落体、汽车变形量、路面积水等信息对汽车速度进行合理的计算,并借助轮胎印迹法或车痕啮合法定位碰撞点,为划分事故责任提供科学依据[3];最后分析计算汽车碰撞的其他价值信息,如根据被撞车体的凹陷形状、位置、附着物确定碰撞事故的中心坐标,综合运用实验法和计算法其确定碰撞事故的质心位置,同时还要准确读取汽车碰撞数据记录仪参数,结合碰撞过程中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和回弹系数获取更为全面、科学的汽车碰撞参数,以供事故再现应用。

2.2.汽车碰撞事故再现案例仿真

案例主要信息:交通事故为一车辆与摩托车相撞,其中车辆自东向西行使沿新安四路至公交站台路段,摩托车则在公交路段的十字路口由北向南行使,当车辆左前车头第一次碰撞摩托车后仍向前直冲,直至正面撞击隔离带树木后停止,经勘查,事故现场为状况良好的干燥沥青路面。

交警部门获悉案情后即刻赶往现场并对汽车碰撞事

故进行详细勘查,然后绘制了相应的事故图,并结合事故现场的车辆和摩托车照片信息以及车体痕迹数据,对车辆的一次和二次碰撞变形和位置作计算和描述。经读取车辆碰撞时空气囊的数据得知其二次碰撞速度为78Km/h;然后根据事故现场数据分析结果以十字路口为坐标原点构建三维模型,得到一次和二次的碰撞点坐标分别为(13.8,-5.7,0.55)和(51.00,-6.3,0.65),同时结合车辆最大变形位置得出其碰撞中心点为(51.6,-6.5,0.65),并根据车辆参数得其质心高度和质心距离车辆前端的距离分别为0.6m和1.38m[4];最后经测量分析得到车辆碰撞的接触面摩擦系数和回弹系数分别为1和0.1,而且车辆在撞击摩托车后采取了加速操作,在碰撞大树前采取了制动动作,其中转向角度为8°右转。

在掌握车辆碰撞参数后,则在PCCRASH软件的作用下结合车辆信息构建了车辆模型,并根据道路参数构建了道路环境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将车辆、摩托车以及被撞树木的参数输入到了相应的窗口中,并分别设置了车辆转向、碰撞速度、减速度、摩擦系数等顺序参数,确定并输入了碰撞点坐标、能量变化量、回弹系数等参数,完成车辆碰撞前的参数设置后(见图2),经PCCRASH软件处理得到了车辆碰撞结果(见图3,从上至下依次为t=0、t=0.18s、t=0.705s时的碰撞情况),而且该软件的三维视图功能,可对车辆碰撞

汽车碰撞虚拟仿真

(一)研究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飞速得更新,汽车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然而,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汽车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如何更好地了解事故原因减少汽车事故成为了重点。由于现如今的大学生汽车事故试验实验涉及到的人身安全、汽车设备昂贵,汽车操作危险性高,实验损坏后不易修复等问题,使得学生实验操作机会很少,而且不敢深入实验,达不到预定的实验效果。通过软件仿真,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二)研究内容 “汽车碰撞”虚拟实验仿真汽车爆胎,汽车正碰、侧碰、追尾、汽车刹车不及时等实验。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和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上近20年来,汽车碰撞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迅速。进入80年代,欧美等先进国家推出了用于汽车碰撞仿真的商业化软件包,这些功能强大的软件包在安全车身开发、事故鉴定分析、碰撞受害者保护、碰撞试验用标准假人开发和人体生物力学等研究工作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正在积极从事汽车碰撞理论与仿真技术的研究。尽管总体上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预计不久的将来,在我国会有适于工程应用的仿真软件问世,汽车碰撞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将会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车辆碰撞计算机仿真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方面就是交通事故的再现,辅助事故处理人员快速、高质量地进行现

场勘察、参数计算和事故分析,进而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探求避免事故、减少损失的策略。 (四)创新点与项目特色 “汽车碰撞”虚拟实验项目是基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机械操作虚拟实验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实验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机械安全工程虚拟实验平台项目的开发、建设与应用彻底打破空间、时间限制,提高实验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减少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避免真实实验和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 (五)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效果 1、“汽车碰撞”虚拟实验仿真汽车爆胎,汽车正碰、侧碰、追尾,汽车刹车不及时等实验。 重点解决以上实验的计算机虚拟仿真的软件实现,以及足够的容错、纠错能力。 2、前期工作关于有关被仿真实验项目、要求、注意事项、实验过程等都已经确定;马上要开展的工作重点在于有关开发软件的确定以及相关编程技巧的掌握与熟练。 3、预期成果与形式: 虚拟实验平台实现以下基本功能: 1.完全基于Web:分布在各地的用户只要访问特定的地址或者在实验机房进行实验。

浅谈汽车碰撞安全研究

汽车碰撞与安全研究 车辆工程陈国强 摘要:汽车的碰撞安全性问题是当今世界汽车工业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提高汽车碰撞性能的最基本的途径是发展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技术。文中主要介绍了汽车碰撞技术的发展现状,国内外相关的法规,并对汽车碰撞安全性的设计方法,如经验法、解析法、多刚体动力学法、试验法以及有限元方法进行了归类和总结。 关键词:汽车碰撞;安全;现状与发展 Abstract: Vehicle passive safety issue is a big and urgent problem for world-wide automobile industry to solve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basic approach of protecting people from being hurt or killed in an accident is to improve crashworthiness of vehicle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discuss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vehicle passive safety design, which included experiential methods, analytic methods, multi-body dynamics methods, crash test methods an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Key words: Auto collision; safety; current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0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己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在汽车交通事故中每年的死伤人数,常常超过世界的局部战争,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公害之一。从全世界的统计数字来看,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已高达50多万人[1]。与世界其他各国相比,我国的汽车总拥有量只占5%,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100%[2],并且碰撞事故中的死亡率也大大高于欧美、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其中除了人为的因索外,车辆本身的碰撞安全性达不到要求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汽车的碰撞安全性问题,已成为近十多年来汽车工业的主要研究问题和攻关方向,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对汽车碰撞安全性做出强制性要求,并建立了各自的法规。 1 汽车碰撞国内外法规 最早的汽车碰撞安全性法规诞生于60年代中期的美国[3],在此之前,世界上并没有任何对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进行要求限制的法规,一些有关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依赖于汽车生产厂家的自觉性及对公众的责任感。1965年,美国汽车工业部门拨款一千万美元给密西根大学建立公路交通安全研究所[4]。1966年,设立了运输部,并颁布了公路安全法规和国家交通与汽车安全法规,其中的汽车安全法规即著名的FMVSS系列法规[5],它提

汽车碰撞传感器原理

安全气囊系统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1碰撞传感器 碰撞传感器是安全气囊系统和座椅安全带收紧系统必不可少的传感器,其工作状态取决于汽车碰撞时的减速度大小。因此碰撞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减速度传感器,其公用是收紧电控单元(ECU),以便ECU确定是否引爆气囊点火器和安全带收紧点火器。 1.1碰撞传感器的分类 碰撞传感器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常用的碰撞传感器可按用途与结构进行分类。 ⑴按碰撞传感器的用途分类 按传感器用途不同,碰撞传感器可分为碰撞信号传感器和碰撞防护传感器两种类型。 碰撞信号传感器又称为碰撞烈度(激烈程度)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左前与右前翼子板内侧,两侧前照灯支架下面,发动机散热器支架左、右两侧,左右仪表台下面等。 碰撞防护传感器又称为安全传感器或保险传感器,简称防护传感器,一般都安装在SRS ECU内部。防护传感器和碰撞信号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完全相同。换句话说,一只碰撞传感器即可用作碰撞信号传感器,也可用作碰撞防护传感器,但是必须重新设定其减速度阈值。设定减速度阈值的原则是碰撞防护传感器的减速度阈值比碰撞信号传感器的减速度阈值稍小。当汽车以40km/h左右的速度撞到一辆静止或同样大小的汽车上或以20km/h左右的速度迎面撞到一个不可变形的障碍物上时,减速度就会达到碰撞信号传感器设定的阈值,传感器就会动作。 ⑵按碰撞传感器的结构类型分 按传感器结构不同,碰撞传感器可分为机电结合式、水银开关式和电子式三种类型。 机电结合式是一种利用机械机构运动(滚动或转动)来控制电器触电运动,再由触电断开与闭合来控制气囊点火器电路接通与切断的传感元件。目前常用的有滚球式碰撞传感器、滚轴式碰撞传感器和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 水银开关式碰撞传感器是利用水银导电良好的特性来控制气囊点火器电路接通与切断,一般用作防护传感器。 电子式碰撞传感器没有电器触点,常用的有压阻效应式和压电效应式两种,一般用 一

汽车碰撞分析与估损样题

《汽车碰撞分析与估损》复习题 1.以下有关风险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 A.风险是肯定能发生的客观存在; B. 风险具有可预见性; C.风险必然会造成物质损失或人身伤害; D.风险发生的时间和造成的损失大小具有不确定性。 2.甲乙两人在讨论保险的概念,甲说:保险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有一定代价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一般的损害赔偿的法律关系不同;乙说:被保险人以支付保险费来换取风险保障的权利,所以保险费的支付是取得风险保障的代价。谁正确? A.只有甲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3.机动车辆损失险属于以下哪一类保险? A.商业保险; B.政策保险; C.社会保险; D.强制保险。 4.对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的有关概念,甲说:第三者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受害人,包括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乙说:被保险人是指投保人,其他驾驶人不能视为被保险人。谁正确? A.只有甲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5.一辆汽车在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有效期内发生事故,交警检测发现驾驶员属醉酒驾车,保险公司的以下哪种处置方式最得当? A.不予赔偿; B.仅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被保险车辆的损失进行赔偿; C.仅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受伤的人员进行赔偿; D.先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然后向被保险人追偿。 6.在对事故车进行勘查定损时,如果发现事故车已超过几年未经车管部门检验即视为报废汽车?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7.在汽车与障碍物碰撞的单方事故中,以下哪种碰撞事故最为少见? A.尾部碰撞; B.前角碰撞; C.后角碰撞; D.侧面碰撞。 8.甲说:在汽车碰撞事故中,如果撞击力指向汽车的质心,对车辆造成的损坏要比偏离质心的撞击力造成的损坏更大一些;乙说:在正面碰撞事故中,如果驾驶员在碰撞前急踩制动,汽车在障碍物上的碰撞点一般比不踩制动时的碰撞点低。谁正确? A.只有甲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9.甲说:如果事故车在碰撞中受损十分严重,可能会造成全损;乙说:全损是指估算出来的事故车维修费比购置一辆新车还贵。谁正确? A.只有甲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10. 事故车修理厂在对事故车进行修理时一般参照以下哪种单据? A. 修理任务单; B. 估损单; C. 报价单; D. 数据表。 11. 甲说:事故车在开始修理前没必要一定进行清洗;乙说:清洗事故车的目的是将泥浆、污垢、蜡质及水溶性污染物清除掉,以确保喷漆质量。谁正确? A.只有甲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12. 甲说:对事故车的测量可用来确定车辆损坏的程度;乙说:对事故车的测量可用来确定车辆损坏的方位。谁正确? A.只有甲正确; B.只有乙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 13. 在碰撞事故中,车身焊点将撞击力传递给整车构件,因此它们是整车结构的()。A.刚性连接点; B.柔性连接点;

汽车碰撞理论阐述及碰撞事故再现

汽车碰撞理论阐述及碰撞事故再现 摘要:受出行车辆与日俱增、交通环境日益复杂以及驾驶人员道德素质和驾车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因而需要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再现,以为安全评价对其作一个公平而科学的鉴定。对此,本文从汽车碰撞理论出发,就碰撞事故进行再现。 关键词:汽车碰撞;理论阐述;事故再现 我国每年因汽车碰撞引发的交通事故不仅数量惊人,损失严重,而且屡禁不止,居高不下,这无疑对交通安全构成了威胁。而通过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可明确事故责任归属,对事故加以科学鉴定,同时基于对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评价,既利于车辆设计的优化,也可为交通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足以见得,再现汽车碰撞事故的意义重大。 1. 汽车碰撞的理论阐述 1.1.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发生汽车碰撞后,车辆之间并不存在相对运动可被视为塑性碰撞,且经试验证明,当汽车碰撞速度相对较高时属于塑性碰撞,此时会涉及能量损失,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从而汽车碰撞过程符合和,又因汽车发生塑性碰撞后速度相同,发现汽车碰撞的严重程度与车辆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车辆质量为反比关系,与碰撞前汽车速度没有关系,

但塑性碰撞下的能量损失与两车碰撞前相对速度的平方为正比关系,与碰撞汽车自身质量为反比关系[1]。 1.2.刚体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发生碰撞后,大部分车体基本完好,且能量损失较小并局限于变形位置,故可将其视为刚体碰撞,如汽车交通事故中的正面碰撞便属于刚体碰撞,因能量和动量守恒,故有,而在碰撞后有,由于人体伤害度主要取决于减速度,所以根据上式可以发现,汽车碰撞作用下的伤害度与两车碰撞的相对速度为正比关系,与其质量为反比关系,而与撞前速度没有关系,进而得知质量较小的汽车在碰撞事故中受伤较重。 1.3.弹塑性碰撞理论分析 若汽车在碰撞过程中既发生了弹性变形,也发生了塑性变形,需要同时将两者纳入考虑范围较为合理[2]。为便于汽车碰撞性质的区分,在此提出了这一恢复系数,且当=0时代表塑性碰撞,当 =1时代表刚体碰撞,当0< <1时代表弹塑性碰撞,同时其能量损失满足条件,可见其与汽车质量、碰撞性质、撞前汽车的相对速度有关。 2.汽车碰撞事故再现及安全评价分析 2.1.获取汽车碰撞参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汽车碰撞参数的获取是事故再现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参考,所以掌握参数获取的步骤和方法尤为关键。具体包括

汽车碰撞理论4

浅谈汽车碰撞理论与仿真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碰撞理论基本内容以及仿真方法。首先,概述了汽车碰撞理论的特点、基本原理,着重阐述了汽车碰撞的基本形式,对其中包括汽车对刚体的碰撞、汽车对汽车的正面碰撞、汽车对汽车的追尾碰撞,汽车对汽车的侧面碰撞等内容,对如何鉴别区分这几种碰撞形式做了简单的方法分析。特别对刚体碰撞、正面碰撞、追尾碰撞等做了详细的介绍,重点在于阐明了碰撞速度的基本计算方法。其次,片面的描述了汽车碰撞仿真方法,以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拟、汽车侧面碰撞仿真方法为例,简单介绍了它们的语运用步骤。 关键词:碰撞原理;碰撞形式;碰撞速度;碰撞模拟 1.引言:汽车结构安全设计和交通事故的科学分析都要求掌握汽车肇事特征与碰撞的基本规律。问题的难点在于,在碰撞过程中,汽车在瞬态力的作用下车身结构产生快速的非线性大变形,单单从刚体运动学、动力学来推断碰撞前的车速是不可能的,必须深入研究在碰撞过程中汽车结构的弹塑性性能及相关的变形、能量、速度、加速度及撞击力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这些特征参量与碰撞速度的非线性关系。研究汽车碰撞过程中碰撞速度与结构变形的关系是汽车改型、开发及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它对于现代道路交通事故鉴定分析的重要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国家道路安全局从!台汽车碰撞试验中给出汽车的刚度系数及其变形计算方法,日本著名的汽车交通事故鉴定专家林洋先生多次指明:“汽车车身作为碰撞物体的特性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必须根据汽车车身的损坏状态反推出碰撞事故的产生过程。”在他的著作中给出了汽车典型碰撞过程的汽车变形与碰撞速度的经验公式。美、日汽车试验研究成果中给出低速下汽车碰撞速度与汽车车身变形的线性关系。它的重要价值不仅指出几个典型碰撞下车速判别定量依据,更重要的指明了汽车碰撞速度与结构变形的深入研究方向的重要意义,这也是本课题系统研究的指导原则。 2.汽车碰撞理论基本概述 2.1汽车碰撞的特点 碰撞是瞬间物理过程,碰撞时间极短,它携带碰撞体的很多信息[]1。严格的讲,汽车碰 撞具有以下特点: 1)是车辆之间相互交换运动能量的现象; 2)是相互挤压、通过车身的损坏和固定物的损坏来消耗一部分运动能量; 3)是部分相互损坏而另一部分相互推斥的现象; 4)不仅有运动能量的交换,有时还伴有将部分运动能量转换成角运动的现象; 5)车辆与乘员之间有剧烈的相对运动,这就是乘员的二次碰撞,即乘员受伤害的原因之一; 6)碰撞过程及其短,一般在0.1-0.2s时间内发生。 乘员的运动,以摩擦功的形式消耗掉。碰撞后的运动时间一般为数秒。碰撞与碰撞后的运动是人力根本无法左右的纯物理现象,碰撞与碰撞后的运动结果,将造成车辆损失、

汽车正面碰撞仿真建模与分析作业指导书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零部件几何模型处理的基本方法; 1.2本标准规定了零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命名方法; 1.3本标准规定了白车身与底盘有限元模型的网格划分与检测的基本方法; 1.4本标准规定了白车身与底盘有限元模型的焊点、螺栓、铆钉连接的基本方法; 1.5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正面碰撞仿真分析的基本参数设置、操作流程、评价方法。 1.6本标准适用于M1类车辆正面碰撞仿真分析。 2 引用标准 2.1 CMVDR 294 —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准则 2.2 GB 11557-1998—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 3 术语 3.1整车质量—整车整备质量+两位法定假人质量 3.2 HIC—头部性能指标 3.3 ThPC—胸部性能指标 3.4 FPC—大腿性能指标 3.5保护系统—用来约束和保护乘员内部安装件及装置 4 零部件几何模型的处理 在UG中处理白车身数模,需检查各总成内部零件的干涉和各总成之间的干涉,同时对一些缺失的面和有质量问题的面进行修补。对

于对称件,可先去掉一半。具体操作可参照样车的实际结构进行必要的几何处理(见附录-1) 5 零部件有限元模型的命名方法 模型处理好后,将各零件以iges格式分别输出,并以三维数模对应的零件号命名。 6 有限元网格划分标准 6.1 整车网格尺寸规定 6.1.1 对于B柱之前的零件,单元尺寸初步定在8-12mm,可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适当的减小尺寸,但是决不能小于5mm,其间需考虑单元的过渡(如顶盖,地板等结构),以确保网格连续、平滑、均匀、美观;对于B柱之后的零件,可适当增大网格尺寸,初步定在20-30mm; 6.1.2 对于倒角,半径小于5mm时可删去,半径在5-10mm之间时划分一个单元,半径大于10mm时划分两个单元; 6.1.3 对于孔,半径小于5mm时可删去,半径大于5mm时应保证孔边沿上至少有4个节点; 6.1.4 对于对称件,网格划分完后镜像生成完整的网格模型。 6.2 网格检查标准

用高中物理知识分析汽车碰撞理论

汽车碰撞地理论分析,具有高中物理知识地就可以看懂! 当前汽车地碰撞实验地一个陷阱就是:不同车型都是对着质量和强度都是无限大地被撞物冲击.然后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汽车地安全性其实是差不多地,这是极端错误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举个例子:拿鸡蛋对着锅台碰,你可以发现所有地鸡蛋碎了,而且都碎得差不多,于是可以得出鸡蛋地安全性都差不多.可是你拿两个鸡蛋对碰呢,结果是一边损坏一半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错!你会发现,一定只有一个鸡蛋碎了,同时另一个完好无损!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对着锅台碰都差不多,但是鸡蛋之间对碰却永远只有一个碎了?这个实验结果与汽车碰撞有关系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原因就在于:当结构开始溃败时,刚度会急剧降低.让我们仔细看一下鸡蛋碰撞地过程吧!,两个鸡蛋开始碰撞一瞬间,结构都是完好地,刚性都是最大;,随着碰撞地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其中一个刚性较弱地结构开始溃败;,不幸发生了,开始溃败地结构刚度急剧降低,于是,开始溃败就意味着它永远溃败,于是所有地能量都被先溃败地一只鸡蛋吸走了.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我们在看看汽车之间地碰撞吧(撞锅台,大家地结果当然都一样!).,开始,两车地结构都是完好地,都在以刚性对刚性;,随着碰撞地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刚性较弱地车地结构开始溃败,大家熟知地碰撞吸能区开始工作;,不幸再次发生,因为结构变形,车地结构刚度反而更急剧降低,于是开始不停地"变形、吸能";,在车地吸能区溃缩到刚性地驾驶仓结构之前,另一车地主要结构保持刚性,吸能区不工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结论:两车对碰,其中一个刚度较低地,吸能区结构将先溃败并导致刚度降 低,最终将承受所有形变,并吸收绝大部分地碰撞能量.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就是为什么你总可以看到,两车碰撞时,往往一车地结构几乎完好无损,另一车已经是稀哩哗啦拖去大修! 回到最近一个一直很热地话题:钢板地厚度对安全性有影响吗?答案不仅是肯定地,而且大得超出你地想象:钢板薄%不是意味着安全性下降%或者损失增大%,而是意味着你地吸能区将先对手而工作,并将持续工作到被更硬地东西顶住(可能是你地驾驶舱),并承担几乎全部地碰撞形变损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总结:在车与车地碰撞中,输家通吃.所以一个拿汽车地刚度开玩笑地车厂,它根本不在乎你地生命. 你永远不能在碰撞实验中看到,不同车型之间地碰撞.因为哪怕就弱那么一 点,结果就是零和一地区别!太惨了!看到就没人买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附:一些特殊例子地解释: 一,轻微碰撞,两车地车灯都碎了.解释:强度高地车灯先碰碎了强度低地车灯,但是在继续地过程中,被后面强度更高地金属杠撞碎.所以在碰撞地瞬间,还是只有一个破碎!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中等碰撞,车防撞杠有轻微痕迹,车严重变形.解释:塑胶防撞杠弹性大,所以实际上两车地吸能区地前杠直接隔着杠相抵.强度高地那个吸能区不变形,强度低地那个吸能区变形后,导致较严重地严重损坏.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猛烈碰撞,两车地吸能区都溃败了.解释:,刚度低地车吸能区先溃败退缩,一直到被刚性很强地驾驶舱结构抵住.,如果还有能量,车车头吸能区不敌车驾驶舱,也开始溃败吸能.,最后如果还有能量,两车驾驶仓结构直接碰撞.聪明地你应该可以看出,刚度高地车驾驶员在缓冲两次后才发生驾驶舱地直接碰撞,你希望是在那个车里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汽车碰撞仿真技术

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学号:2009********** 班级:2009级****** 姓名:******* 球撞板建模仿真分析实验 (一)试验目的 巩固汽车仿真分析基础知识,使对仿真分析有更深的认识,学习Hyperworks、LS-DYNA 软件基础,学习仿真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步骤。 (二)试验设备 计算机、Hyperworks软件和LS-DYNA软件。 (三)试验原理 仿真分析主要分为数据前处理、后处理和分析计算等几个阶段,本实验主要通过建立球和板的几何模型、画分网格、给球和板富裕材料和截面属性、加载边界条件、建立在和条件、接触处理、定义控制卡片。删除临时阶段、节点重新排号、将文件导出成KEY文件、运营LS0DYNA进行分析仿真等步骤,模拟球撞板的过程,得出响应的仿真动画和仿真计算结果。(四)仿真步骤 1)建模过程 首先建立临时节点,并以此建立球模型和板模型。球为以临时节点为球心,5mm为半径;板距离球心的距离为5.5mm,即板和球的最小距离为0.5mm。 2)画网格 利用hypermesh画出球和板的二位网格。 3)定义模型特性 给ball和plane定义材料为20号刚体材料,其杨氏模量分别为200000和100000,泊松比均为0.3。 4)定义边界条件 将plane板上最外面的四行节点分别建成4个set。 5)建立载荷条件 定义球的位移,即给定球向板方向的距离,由此模拟球撞击板的过程。 6)定义接触 先做出两个用于接触的sagment,在这两个sagment上建立接触关系。 7)定义控制卡片 即建立Analysis-control cards (1)选择Control_Enegy,将hgen设置为2,return; (2)按next找到Control_Termination,将ENDTIM设为0.0001s,return; (3) 按next找到Control_Time_step,将DTINIT设为1*10-6s,将TSSFAC设置为0.6,点击return; (4) 按next找到DATABASE_BINARY_D3PLOT,将DT设置为5*10-6,return; (5) 按next找到DATABASE_OPTION,将MATSUM设置为1*10-6,将RCFORC设置为1*10-6,return. 8)删除临时节点 进入Geom中的temp nodes面板,删除临时节点。 9)节点重新排号 在tool-renumber面板中重新排序

安全气囊系统原理及结构分析

安全气囊系统原理及结构分析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在民用车辆上采用之后,安全气囊时下已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汽车被动安全设备,安全气囊的数量已经成为衡量车辆安全性的参照之一,安全气囊的结构和原理到底怎样?安全气囊需要什么条件才能打开?它有哪些缺点?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说。 安全气囊的原理及结构 安全气囊是“辅助约束系统”(SRS)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防止汽车碰撞时车内乘员和车内部件间发生碰撞而造成的伤害,它通常是作为安全带的辅助安全装置出现,二者共同作用。安全气囊的保护原理是:当汽车遭受一定碰撞力量以后,气囊系统就会引发某种类似微量炸药爆炸的化学反应,隐藏在车内的安全气囊就在瞬间充气弹出,在乘员的身体与车内零部件碰撞之前能及时到位,在人体接触到安全气囊时,安全气囊通过气囊表面的气孔开始排气,从而起到铺垫作用,减轻身体所受冲击力,最终达到减轻乘员伤害的效果。 通常车型的安全气囊系统结构示意图 常用的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由碰撞传感器、控制模块(ECU)、气体发生器及气囊等组成,下面逐一为大家介绍这几个主要组成部分。

安全气囊系统传感器 安全气囊传感器一般也称碰撞传感器,按照用途的不同,碰撞传感器分为触发碰撞传感器和防护碰撞传感器。触发碰撞传感器也称为碰撞强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时的加速度变化,并将碰撞信号传给气囊电脑,作为气囊电脑的触发信号;防护碰撞传感器也称为安全碰撞传感器,它与触发碰撞传感器串联,用于防止气囊误爆。 按照结构的不同,碰撞传感器还可分为机电式碰撞传感器、电子式碰撞传感器以及机械式碰撞传感器。防护碰撞传感器一般采用电子式结构,触发碰撞传感器一般采用机电结合式结构或机械式结构。机电结合式碰撞传感器是利用机械的运动(滚动或转动)来控制电气触点动作,再由触点断开和闭合来控制气囊电路的接通和切断,常见的有滚球式和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电子式碰撞传感器没有电气触点,目前常用的有电阻应变式和压电效应式两种。机械式碰撞传感器常见的有水银开关式,它是利用水银导电的特性来控制气囊电路的接通和切断。 安装在发动机舱前纵梁上面的气囊碰撞传感器,以机电式居多 控制模块(ECU) 对于早期的汽车,一般设有多个触发碰撞传感器,安装位置一般在车身的前部和中部,例如车身两侧的翼子板内侧、前照灯支架下面以及发动机散热器支架两侧等部位。随着碰撞传感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有些汽车将触发碰撞传感器安装在气囊系统ECU内。防护碰撞传感器一般都与气囊系统ECU组装在一起,多数安装在驾驶舱内中央控制台下面。ECU是气囊系统的核心部件,大多安装在驾驶舱内中央控制台下面。大多数气囊控制模块(ECU)都安装在车身中部靠近挡把的位置

用高中物理知识分析汽车碰撞理论

从吸能说起看汽车碰撞理论分析 汽车碰撞的理论分析,具有高中物理知识的就可以看懂! 当前汽车的碰撞实验的一个陷阱就是:不同车型都是对着质量和强度都是无限大的被撞物冲击。然后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汽车的安全性其实是差不多的,这是极端错误的。 举个例子:拿鸡蛋对着锅台碰,你可以发现所有的鸡蛋碎了,而且都碎得差不多,于是可以得出鸡蛋的安全性都差不多。可是你拿两个鸡蛋对碰呢,结果是一边损坏一半吗? 错!你会发现,一定只有一个鸡蛋碎了,同时另一个完好无损!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对着锅台碰都差不多,但是鸡蛋之间对碰却永远只有一个碎了?这个实验结果与汽车碰撞有关系吗? 原因就在于:当结构开始溃败时,刚度会急剧降低。让我们仔细看一下鸡蛋碰撞的过程吧!1,两个鸡蛋开始碰撞一瞬间,结构都是完好的,刚性都是最大;2,随着碰撞的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其中一个刚性较弱的结构开始溃败;3,不幸发生了,开始溃败的结构刚度急剧降低,于是,开始溃败就意味着它永远溃败,于是所有的能量都被先溃败的一只鸡蛋吸走了。 我们在看看汽车之间的碰撞吧(撞锅台,大家的结果当然都一样!)。1,开始,两车的结构都是完好的,都在以刚性对刚性;2,随着碰撞的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刚性较弱的A车的结构开始溃败,大家熟知的碰撞吸能区开始工作;3,不幸再次发生,因为结构变形,A车的结构刚度反而更急剧降低,于是开始不停的"变形、吸能";4,在A车的吸能区溃缩到刚性的驾驶仓结构之前,另一车的主要结构保持刚性,吸能区不工作。 结论:两车对碰,其中一个刚度较低的,吸能区结构将先溃败并导致刚度降低,最终将承受所有形变,并吸收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你总可以看到,两车碰撞时,往往一车的结构几乎完好无损,另一车已经是稀哩哗啦拖去大修! 回到最近一个一直很热的话题:钢板的厚度对安全性有影响吗?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大得超出你的想象:钢板薄20%不是意味着安全性下降20%或者损失增大20%,而是意味着你的吸能区将先对手而工作,并将持续工作到被更硬的东西顶住(可能是你的驾驶舱),并承担几乎全部的碰撞形变损失! 总结:在车与车的碰撞中,输家通吃。所以一个拿汽车的刚度开玩笑的车厂,它根本不在乎你的生命。 你永远不能在碰撞实验中看到,不同车型之间的碰撞。因为哪怕就弱那么一点,结果就是零和一的区别!太惨了!看到就没人买了! 附:一些特殊例子的解释: 一,轻微碰撞,两车的车灯都碎了。解释:强度高的车灯先碰碎了强度低的车灯,但是在继续的过程中,被后面强度更高的金属杠撞碎。所以在碰撞的瞬间,还是只有一个破碎! 二,中等碰撞,B车防撞杠有轻微痕迹,A车严重变形。解释:塑胶防撞杠弹性大,所以实际上两车的吸能区的前杠直接隔着杠相抵。强度高的那个吸能区不变形,强度低的那个吸能区变形后,导致较严重的严重损坏。 三,猛烈碰撞,两车的吸能区都溃败了。解释:1,刚度低的A车吸能区先溃败退缩,一直到被刚性很强的驾驶舱结构抵住。2,如果还有能量,B车车头

汽车碰撞估损 aa车辆事故及损伤形式解读

车辆事故及损伤形式 以下先介绍几种常见的车辆事故类型,然后分析碰撞力的大小和方向、车辆结构等因素对车辆损坏情况的影响,最后介绍车架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在碰撞事故中的损坏情况。在事故勘察中要仔细检查,综合考虑,系统分析,这一点十分重要! 常见的碰撞类型 汽车碰撞事故是指汽车与汽车或汽车与物体之间发生相互碰撞,从而造成车辆损坏、被撞物损坏甚至人员伤亡等各种损失。按照碰撞方向和事故所导致的后果,可将车辆事故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尾部碰撞和翻车等几种类型。以下我们以轿车为例说明常见的几种事故及其损坏情况,如表4-1所示。 汽车碰撞类型图解 碰撞形态碰撞方 向 碰撞后果 车辆的主要变形和损坏部 位 两车正 面碰撞 A、B两车 前部受损 保险杠面罩及保险杠、格 栅、两侧前照灯、空调电 磁扇、空调冷凝器、发动 机水箱及其支架等,严重 时损坏部位会扩大至发动 机舱盖、翼子板、纵梁、 前悬架机构,甚至导致气 襄膨开。 两车正 面一侧 碰撞 A、B两车 前部的一 侧受损 保险杠面罩及保险杠、格 栅、一侧前照灯、一侧翼 子板。严重时损坏部位会 扩大到空调冷凝器、发动 机水箱及其支架、发动机 舱盖、一侧纵梁、一侧悬 架机构、一侧气襄膨开。

两车正面一侧刮碰A、B两车 均为正面 一侧面受 损 一侧的后视镜、前后门、 前后翼子板刮伤,严重时 前挡风玻璃破碎和框架变 形、一侧包角、前门立柱、 前照灯等损坏。 斜角侧面碰撞发动机舱位置A车为侧 面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一侧前翼子板、前悬 架机构、侧面转向灯等损 坏,严重时一侧前翼子板 报废,发动机舱盖翘曲变 形、前门立柱变形、发动 机移位等。 B车前保险杠面罩及转角 部、前翼子板、一侧前照 灯等损坏,严重时一侧翼 子板将严重损坏,并会导 致一侧前悬架、轮胎、空 调冷凝器、干燥器、高压 管、发动机水箱及其支架 等部件受损,气襄膨开、 发动机舱盖变形。 两车斜角侧面碰撞前门位置A车为侧 面碰撞受 损、B车 为前部碰 撞受损。 A车前门、前柱、中柱、 后门轻微变形、门窗玻璃 破损,严重时损坏程度会 扩大至仪表板、门槛板、 车顶板、一侧翼子板和一 侧前悬架机构。 B车前保险杠面罩及转角 部、前翼子板、一侧前照 灯等损坏,严重时损坏范

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现状及趋势

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现状及趋势 发表时间:2019-01-14T16:17:21.7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作者:章辉 [导读] 汽车碰撞的安全关系到车体的安全和乘员的安全。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自从汽车诞生以来,汽车的安全性就有了提高。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汽车作为一种便捷的现代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因为汽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关键词:汽车;碰撞;模拟;抗撞性 引言 汽车碰撞的安全关系到车体的安全和乘员的安全。这在我国汽车研究领域还没有深入到这一领域,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是在车身碰撞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车体的防撞能力,减少伤害事故,车体结构的改进已经比较完善,车体结构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当困难。 1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现状 1.1车辆建模技术与数值模拟计算 车辆建模技术是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开发及评价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已经运用混合建模技术将理论分析模型和车辆实验数据结合,充分利用各动力总成现有的标准数据,建立模拟汽车主动避擅系统中车辆行驶复杂工况的纵向动力学模型,并实现了基于通用软件的仿真,现有的建模技术基本可以满足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要求。比较简洁的模型如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的应用于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可模拟车辆运行全过程的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它分别实现了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简化、发动机模型简化、液力耦合器及自动变速器模型和车辆驱动系模型。各单元模型按照图1所示动力传递路线组合,就能得到适用于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纵向车辆模型。基于Matalab软件实现整个模型,再利用汽车主动避撞系统实车实验平台进行实车实验验证。数值模拟计算对汽车的碰撞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碰撞过程中,汽车结构经历复杂的变形,具有物理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商品化有限元软件结合并行有限元方法和并行计算技术开始利用多个CPU并行处理,以求解大规模动态非线性复杂问题。它们都是基于区域分解的并行有限元法,例如并行版的LS—DYNA 3D的RCB方法,该类方法适用于任意复杂的模型,同时也尽量减少处于内部的分区边界,将分区之间的影响减到最小。 1.2仿真实验 汽车与行人碰撞安全性的实验评价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实际车与实验用碰撞假人进行碰撞实验,另一种是利用模拟假人的部件对实际车或汽车部件进行冲击实验。实验过程中,假人的运动特性与实际事故中行人表现出来的特性差别较大,因而常利用模拟假人的部件对实际车或汽车部件进行冲击实验。目前欧洲和日本正在开发完善生物拟合性能较好的假人,如本田公司开发的POLARII——DUMMY。美国UN ECE工作组正在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开发行人碰撞GTR(Global Tech—nicalRegulation),而且根据JARI(日本汽车研究所)和日本MLlT(国土基础设施交通厅)的工作,制定了头部冲击实验程序,他们下一步将制定下肢与保险杠冲击的实验方法。目前已经开发出具有较好生物拟合特性的行人仿真计算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行人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学特性计算机仿真的结果与实际碰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尤其是头部与汽车的冲击部位,其平均准确率可达到91.9%。因此,采用计算机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混合实验方法在汽车与行人碰撞性能评价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3实际科研开发 从事汽车安全的科研机构分别从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方面着手研究,主动安全方面的研究项目有辅助制动装置、电子行人发射器和接受器、自动弹出式发动机罩、汽车前保险杠安全气囊和前风窗安全气囊,以及一些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被动安全方面的研究项目有改变保险杠结构和性能、改变发动机罩结构和性能、改变翼子板支撑结构和性能、改变汽车前端造型。目前在成员防护系统方面的研究异常活跃。一些汽车制造厂商也采取措施来提高汽车碰撞的安全性。著名的钢铁公司正致力于研究制造高安全性能的轻型钢材料。通用汽车内侧板和前后梁采用激光焊接技术,从而减少总重和焊接数量。底盘总成的各零部件采用逆向淬火双相钢,提高刚度和抗撞击特性。F一150皮卡车架液压成型制造,车身采用最优化抗碰撞特性设计,在撞击传到客仓之前吸收能量,前梁呈折叠式坍塌,消耗撞击能量。美国汽车商正在优化汽车前端结构件几何形状匹配,加大结构件吸收撞击力的能力。 2汽车碰撞研究 2.1直接碰撞过程 直接碰撞过程是指汽车和汽车从开始接触瞬间到脱离接触的瞬间所经历的时问。一般情况下,碰撞作用阶段经历的时间在70—120ms 以内,在碰撞前期及变形阶段汽车的横摆角速度、横摆角等参数都几乎不会有变化。而在后期及恢复阶段这些参数会发生变化,因此,在研究碰撞变形有关的内容时,以碰撞接触后恢复阶段作为研究阶段。 2.2碰撞后过程 汽车与汽车脱离接触瞬间到车辆停止的时间,当脱离接触后和可能会发生二次碰撞的问题,也可能在脱离接触后汽车与周边固定物再次发生碰撞的问题,这也是汽车安全性能研究的问题。 2.3碰撞研究的方法 汽车碰撞安全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撞试验研究和虚拟试验研究两种方法。汽车实车碰撞试验主要通过实车碰撞试验,根据碰撞试验结果做分析研究。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采用虚拟仿真模拟碰撞试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作为碰撞试验的主要手段。 3解决汽车碰撞安全性问题的发展趋势 车辆建模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安全性研究,更贴近实际运行工况的混合建模技术是车辆建模的发展方向,优化数值模拟计算从而提高仿真运算速度是汽车碰撞仿真技术发展的核心。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可以利用商品化有限元软件结合并行有限元方法和并

车辆碰撞模拟仿真分析假人模型

关于车辆碰撞仿真分析用人体模型的认识 ——学习笔记及认识总结 李良 车辆工程 30608020406 人体模型:以人体参数为基础建立,描述人体形态特征和力学特征的有效工具,是研究、分析、设计、评价、试验人机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辅助手段。 根据人体模型的用途进行分类: 1、设计用人体模型——汽车用H 点人体模型 2、作业分析用人体模 3、工作姿势分析用人体模型 4、动作分析用人体模型 5、人机界面匹配评价用人体模型 6、动力学分析用人体模型 7、运动学分析用人体模型 8、试验用人体模型——汽车碰撞试验用人体模型 一、概况介绍 车辆碰撞仿真分析用人体模型 车辆碰撞过程中,车内成员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具有大位移、非线性、多自由度、瞬时性等特点,建立适合于这些特点的、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人机模型,是进行车辆碰撞过程车内成员运动响应分析的关键技术问题。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二维和三维人体模型,应用于汽车碰撞过程中乘员运动响应的仿真分析、汽车碰撞行人事故中人体运动的仿真分析等问题的研究。 人体模型的结构:(以 MUL3D 汽车碰撞人体运动响应 为例) 1、人体模型的组成:13个刚体——头部、颈部、胸部、腰腹部、臀部、左右上臂、左右前臂和手、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和足。 2、相邻刚体之间的铰接约束形式根据人体关节的解剖学结构特点选取。 胸部与左右上臂之间的肩关节 ——万向节 人机系统匹配评价用人体模型 车辆碰撞仿真分析用人体模型

左、右上臂与左、右前臂之间的肘关节——转动副 左、右大腿与左、右小腿之间的膝关节——转动副 其它各关节——球面副 3、为了描述和计算人体与车身有关结构之间的碰撞力,根据碰撞接触的可能形式,将人体模型各组成部分的形状用椭球加以描述,将车身有关结构部分的形状用平面加以描述,按椭球与平面的贯穿接触来计算贯穿接触力。 二、虚拟现实中多刚体人体模型的构建 1、人体Hanavan 模型概述 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人体运动,首先就是要建立逼真的人体模型。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看,还要建立运动技术的力学模型,必须知道内在规律和约束条件两类因素。人体的外形主要是由人体的骨骼结构和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运动决定的。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皮肤的形变随着骨骼的弯曲和肌肉的伸展与收缩而变化。人体外形模型构建通常采用棒模型、表面模型和体模型三种方法。棒模型是将人体轮廓用棒图形和关节来表示。表面模型是由一系列多边形和曲面片的表面将人体骨骼包围起来表示人体外型,该模型可以通过修改表面点来表示人体的运动,也可以消除其隐藏面,真实感较强,但有限的多边形面表示人体表面光滑性不够。体模型是由基本体素的组合来表示人体外型,如采用圆柱体、椭球体、球体等体素来构造人体。 人体在忽略受力产生形变的情况下,可看作一 个由关节点连接的多个刚体所构成的系统。人体运 动仿真系统的人体模型通常采用的是汉纳范 (Hanavan)模型。它将人体分解为1 5 段,由头、 上躯干、下躯干、左上臂、左下臂、左手、右上臂、 右下臂、右手、左大腿、左小腿、左脚、右大腿、 右小腿、右脚组成,每一段皆为匀质 的不可变形的刚体,各段之间以绞链相连接[5]。对 于一般的刚体,任意时刻只要知道它的空间位置、 姿态,就能在空间中描述这个刚体。而人体不同于 一般的刚体,人体是由200 多个旋转关节组成的复 杂形体,仅仅依靠三个位置量、三个姿态角不能模拟真实的人体运动,需要提供所有的关节数据。所以人体运动的仿真要远复杂于一般的刚体,也就更具挑战性。

汽车碰撞分析与估损终极版

汽车碰撞分析与估损 一、单项选择 1、发生保险事故,保险车辆违反法律法规中有关机动车车辆装载规定,但违规装载并非保险事故发生原因的,增加(B10%)的绝对免赔偿 2、A车肇事造成两行人甲、乙受伤,甲医疗费7500元,乙医疗费用5000元,A车使用的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0元,则A车交强险对甲、乙的赔偿为(C 6000元,4000元) 3、订立保险合同,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的,保险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单应当附(B格式条款),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合同的内容 4、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为防止或减少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施救费用,由保险人承担,最高不超过(D保险金额) 5、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劫、抢夺、经出险当地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立案证明,满(B 60)天未查明下落可向保险公司索赔 6、下列损失,保险人在交强险内负责垫付(C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 7、全车盗抢险的保险金额(D 由投保人和本公司在保险车辆的实际价值内协商确定)8、轿车按(A 发动机排量大小)可以分为微型轿车、普通级轿车、中型轿车、中高级轿车和高级轿车 9、客车按(A长度)不同可以分为大型客车、中型客车、轻型客车和微型客车 10、查勘一辆事故时,其型号EQ720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辆轿车) 11、一轮胎上如下一组说明“195/60 R 14 85H”其中“H”是表示(D速度范围代码)12、VIN码1GNDM15ZRB122003代表的汽车生产国为(C美国) 13、从门门框后延伸到后保险杠位置的一大块板件是指(D后侧围板) 14、汽车空调系统的蒸发器一般安装在(B仪表盘下面)部位 15、车身板件的连接方式中,车顶板与立柱属于(A焊接) 16、根据国家强制标准的规 定,汽车制动系统必须满足 行车制动系、应急制动系和 驻车制动系的要求,部件可 以共用,但至少应用(B二) 套彼此独立的控制装置 17、有的汽车发动机除装有 主氧传感器外,还装有副氧 传感器的作用的检测(A三 元催化器的净化功能) 18、按一般的碰撞损伤顺序, 承载式车身结构最先出现(A 弯曲变形)。 19、汽车经常高速通过减速 带或马路牙,会导致车架产 生(C扭曲变形)。 20、下列情形(D单(双)方 事故,单车车损在2万元以上 的案件)必须查勘第一现场。 21、用悬挂式测量仪测量驾 驶室底部的对角线长度,如 相差(B6)mm以上,说明车 身存在菱形损坏。 22、通过检查(D车轮外倾) 可以判断悬架是否损坏。 23、查验保险车辆的使用性 质时,不符合要求的(D货 运车辆是否按规定路线行 驶,超高、超宽没有) 24、营业车辆投保火灾爆炸 自燃险,发生部分损失时, 在保险金额内按照被保险机 动车实际损失的(B80%)计 算赔偿。 25、在确认肇事驾驶人和报 案人身份对于报案人为(B 修理厂)的,要求重点向被 保险人重新核实出险情况。 26、被保险人和本公司对修 理项目、方式、费用意见不 一致时,应本着协商、自愿 的原则共同委托有资格对保 险标的的损失进行鉴定的机 构进行损失鉴定,本公司对 上述鉴定费用(C予以负责) 27、在碰撞事故中,容易受 到损伤的发动机部件是(C 散热器) 28、车轮碰撞后出现(A轮 辋弯曲超出了第一介)损伤 时,车轮就会在转动时发生 严重的摇摆,需要及时更换 29、在对汽车转向系统调整 之前,(A悬架系统)需要符 合规范需要,才能满足转向 调整的正确性 30、发动机机体组如因碰撞 造成损坏,一般应考虑(B 更换)处理 31、行李箱盖的拆卸和更换 工时通常包含(C拆装或更 换行李箱锁、锁栓,锁扣等 部件) 32、一辆事故车的后后翼子 板上被撞出凹坑和裂口,如 果维修费用是3280元,更换 新的原厂件的费用是4350、 更换合格的副厂件的费用是 3100,更换拆车件的费用是 3000元,那么在估损时,以 下哪个判断最适合(C更换 合格的副厂件) 33、低合金钢和薄型钢材最 好的焊接方法是(A MIG焊 接方法),它可在各种情况下 进行洁净、快速的焊接。、 34、在焊接过程中,为避免 母材被氧化,大多数的钢材 焊接采用(A二氧化碳、氩 气)。 35、在外侧工件上被钻或冲 的孔中进行,电弧穿过此孔, 融透里面的工作,这个空被 融化的金属填满的焊接方式 是(C塞焊)。 36、当送丝定时脉冲被触发 时,将电弧引入被焊的两块 金属板的焊接方式是(D点 焊)。 37、如果漆需要50%还原,意 味着一份还原剂要与(B两 份)。 38、EFI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主 要功能是(B保持系统的绝 对油压和喷油器喷口处的进 气压力的差值为一定值) 39、目前汽车空调普遍采用 的制冷剂是(B R134),其对 臭氧层的危害较小。 40、汽车在碰撞时需要(D 碰撞传感器、安全传感器) 同时闭合,才能激活化学反 应以彭开安全气囊。 41、以下(C差速器)部件 属于汽车动力传动系。 42、对于车辆前置前驱的布 置方案中,变速器和差速器 装在(C转向驱动桥)。 43、车轮定位的调整中(D 车轮前束)是最后的调整参 数。 44、当计算机估损系统中零 件列表中的记录数为0时, 可进行(C修改折扣模式) 45、世界上最早的自动估损 系统是美国(A,ADP) 46、目前,我国的人保,太 保等保险公司应用计算机碰 撞估损软件,通过(B理赔 标准化)实现事故车辆维修 规范化,最终达到车辆承保, 理赔,修理等全程业务的标 准化和规范化。 47、如果需要了解二手车的 大致价格,或者车辆的信息 非常有限,可以通过(D简 易估价法)进行粗略估算 48、车辆本身技术价值主要 由(D车辆本身技术状况) 决定,同时还受到市场供求 关系、汽车技术的升级换代 等因素影响 49、二手车作为一种资产, 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资产,有 自身的特点,其特点不包括 (D买卖方便) 50、二手车的手续一般不包 括以下(C汽车违章记录) 51、二手车的附加值贬值很 快,二手车出售时附加值一 般占(C 30%)左右 52、如果一辆轿车购买时的 价格是35万元,现在已经形 式了12万公里,同款车型目 前市场价为25万,那么该车 目前的市场价价值大致是(B 10)万元 二、多项选择 1、发生以下(ABCDE地震、 恐怖活动、核辐射、罚没、 政府征用) 2、根据09版机动车刀枪保 险条款,发生全车损失,被 保险未能提供(ABCE 行驶证 原件、机动车登记证书、机 动车来历凭证、附加税凭证 及收据),每缺少一样,增加 赔率1% 3、《保险法》规定,(B运输 工具航程保险合同)和(D货 物运输保险合同)保险责任 开始后,合同当事人不得解 除合同 4、下列损失和费用,保险人 交强险和商业险下都不负责 赔偿有(ABD因交通事故产 生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 其他相关费用、交警调解的 精神损害赔偿、被保险人所 有的财产及被保险机动车上 的财产遭受的损失) 5、承保了机动车上人员责任 险的机动车,被保险机动车 造成下列人身伤亡,保险人 均不负责赔偿的有(ABDE违 法、违章搭乘人员的人身伤 亡、驾驶员下车后,标的倒 车将其撞伤、车上人员因疾 病、斗殴行为造成的自身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