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胜过曹操三十里
杨修胜过曹操三十里

插入杨修胜过曹操三十里的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一天,魏王曹操带着他的主薄杨修骑马出外游玩,看到了曹娥碑。
那曹娥碑分正背两面。
正面刻着碑文,背面刻着这样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看后,曹操问杨修曰:“尔能解此八字之意否?”杨修答道:“已解。
”曹操曰:“尔先勿言,容吾思之。
”杨修答应了,他们便一起上马往回走。
走了三十里,曹操说:“吾已解此八个字之意,尔可说来听听,是否与吾解得一样。
”杨修答曰:“此乃四谜:黄者,色也,绢者,丝也,色丝乃一‘绝’字;幼者,少也,妇者女也,少女者,‘妙’字也;‘外孙’,女之子也,即为‘好’字;‘齑臼’,受辛者也,乃一‘辞’(辭)字。
此八个字隐四字谜:赞碑文乃‘绝妙好辞’。
”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的故事

杨修的故事三国时的才子杨修是曹操的主簿,是一位很有名的思维敏捷的官员和有名的敢于冒犯曹操的才子。
无论从命理或者他的聪慧来看,他都应飞黄腾达,但是实际上他最终还是被曹操斩了头:1、曹操差人为自己建造了一座花园,建成他去观看时,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一个“活”字。
许多人看了都不知其意。
杨修却看破了其中的隐意,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
丞相嫌门阔耳。
”曹操嫌门太阔了。
于是,人们再筑围墙,改造妥当,曹操再来看,很高兴,问这是谁知道了我的用意的?左右告诉他,是杨修。
曹操嘴上赞扬杨修,内心里已是很忌讳他了。
2、一天,塞北给曹操送来酥饼一盒。
曹操随手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就放到了案头上。
杨修进来看见了,就让人拿来勺子和大家吃了。
曹操回来问为何这样?杨和答说:“丞相您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您的命令呢?”曹操和大家嬉笑一场,心里却很讨厌杨修。
3、曹操总是担心别人暗杀他,常常吩咐侍卫说:“我在梦里好杀人,我睡觉时,你们都不要靠近我。
”一日他睡午觉把被蹬落在地,近侍慌忙拾起给他盖上。
曹操跳起来拨剑杀了这个违抗命令的侍从,然后又上床装作继续睡觉。
半晌而起,作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假惺惺地追问:“谁杀了我的侍卫?”别人把实情告诉他,他还痛哭了一声,命人厚葬之。
事后,众人都以为曹操梦中杀人。
只有杨修说:“不是丞相在梦中,而是我们在梦中。
”一语道破。
曹操听了更加憎恨杨修。
4、曹操的三子曹植很欣赏杨修的才能,常常邀杨修谈天论地。
有一次曹操想试试自己两个儿子的才干,杨修却暗中为曹植作答案,结果曹植总是对曹操的提问对答如流,曹操便有些怀疑,这时曹丕买通弟弟身边的人,把杨修作的答案偷给了曹操,曹操大怒,说:“这个匹夫竟敢欺骗我。
”从此有了杀掉杨修之心。
很快,机会来了。
刘备亲率大军打汉中,惊动了许昌,曹操也率40万大军迎战。
曹刘两军在汉水一带对峙。
曹操屯兵日久,进退两难。
适逢厨师端来鸡汤。
见碗底有鸡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滚滚长江东逝水(片头歌)

《杨修之死》上课稿导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天,社会动荡,各路英豪演绎着一个个动人而凄婉的故事。
今天我们也来结识一位悲剧式的人物——杨修。
点第二张幻灯片,介绍杨修。
杨修做了曹操的主簿,也就是现在的秘书长,被谢灵运称之为“才高八斗”的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可是,曹操却把他给杀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被杀,让我们一起走进《杨修之死》点第三张幻灯片,明确学习目标。
(齐读)在课前,我要求同学们做了一定的预习,现在请同学们对子互查一下字词。
点第四张幻灯片,检测字词点第五张幻灯片,复述杨修被杀的经过。
从刚才复述的故事中知道,杨修因惑乱军心让曹操给杀了。
事实真如此吗?文中说道:杨修“数犯曹操之忌”,写了哪几件犯忌之事呢?请大家速度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这几件事。
点第六张幻灯片。
《三国演义》最擅长用典型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请大家思考一下,从这些犯忌之事可以看出杨修是个怎样的人。
点第七张幻灯片面对那个恃才放旷的杨修做了那么多的犯忌之事,被称之为一代奸雄的曹操是怎样的心理反应呢?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在这些心理反应中,结合杨曹之间的犯忌之事,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看到P151页,第六行:夏侯惇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有感情的读两遍。
再看到P154页,第一段,大家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点第八张幻灯片,杨修有才,曹操忌才,可曹操身边有才华的人很多,像贾诩,荀攸,司马懿等,却为何要杀害一个小小主簿杨修?请同学们研读文章,结合下面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杨修的死因。
点第九张幻灯片(材料)小结原因点第十张幻灯片,杨修之死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字:狂,逆,险。
杨修的狂——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目中无人;杨修的逆——政敌之子,袁术外甥,参与夺嫡;曹操的险——虚伪阴险,猜忌心重,心胸狭隘。
点第十一张幻灯片:杨修可谓是“一张巧嘴,道破天机。
两片薄唇,招来横祸。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知识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语文知识点:文学常识第1课沁园春雪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雨说》的作者是郑愁予,是台湾诗人。
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
第3课星星变奏曲《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第4课外国诗两首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其着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第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l、《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雨果,法国作家。
2、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等。
3、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
主要着作有《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
4、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
组织编纂《百科全书》。
第7课傅雷家书两则《故乡》选自《呐喊》,作者鲁迅。
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主要通过闰土、杨二嫂二十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揭示了衰败的悲惨景象,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同时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第10课孤独之旅《孤独之旅》作者是曹文轩,节选自《草房子》。
第11课我的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作者莫泊桑是法国着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羊脂球》,长篇小说《漂亮朋友》等。
第12课心声1、《心声》的作者是黄蓓佳。
2、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社会与个人生活的文学体裁。
3、小说有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其中主要要素是人物形象。
九年级语文上册 5.18《杨修之死》杨修简介素材 新人教版

杨修简介杨修,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
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4岁。
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
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
杨修九岁时,有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杨彪,杨修因父亲不在家中,忙砌茶让座,并端出水果招待子孔君平。
孔君平拿起一颗杨梅玩笑地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
”杨修立即问孔君平:“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为杨修敏捷的才思目瞪口呆。
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工匠们不解其意,忙惊动去问杨修。
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
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
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
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
”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
”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是受的意思,为辞。
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
”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
欲进兵,怕马超拒守。
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
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
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
九年级语文教案 杨修之死阅读与写作练习9篇

九年级语文教案杨修之死阅读与写作练习9篇杨修之死阅读与写作练习 1教学目标:1.了解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
2、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理解本文精巧的构思。
教学重点:目标1、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介绍《水浒》理清情节结构一、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我们初步品味了“四大名著”的魅力,但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各有其独特之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智取生辰纲》一文,仔细品尝《水浒》的滋味。
二、介绍作者作品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原籍东都,一说钱塘。
曾中进士,做过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家,从事著述。
三、口述故事经过。
四、分析故事情节五、从情节来看,小说构思有何巧妙之处?1.善用伏笔:杨志误失生辰纲实际在前文有多处暗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伏笔。
(略)2.善用景物描写:善于运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是本文的又一艺术特色。
它主要表现为对天气炎热的描写。
3.巧用双线索: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处处小心都管掣肘押送失败暗线:吴用智取生辰纲预设机关团结合作智取成功六、布置作业:《名师伴你行》第二课时分析人物性格一、处理作业:二、分析杨志的思想性格:(讨论如下问题)1.杨志何以那么重视生辰纲的安全,这表现了他思想上的什么特点?2.杨志为什么对军健那么凶?这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3.杨志和虞侯、都管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几方面?你对这些矛盾是怎样理解的?4.由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作者塑造杨志这个人物形象都用了哪些方法?间接描写:反面衬托、侧面衬托直接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三、综述本文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的艺术特色。
(学生试述,教师总结)小说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
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杨修之死》

5、读了教曹植斩门吏和为曹植作答教,我认为杨修卷入曹室争斗 之中,自惹其祸。
归 纳 性 格
目中无人 耍小聪明
关于杨修的死因,如果深入 探究,有人说归之于杨修,有人 推之于曹操,有人说另有他因, 你持何观点?
其一: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恃 才
因为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置军 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 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他的被杀是咎由 自取。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 也。 --明· 李贽评《三国演义》
其二: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因为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 曹操忌妒他的才能,考虑到留他在 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 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为人应该 性 格 决 定 命 运! 要尊重别 谦虚谨慎, 人,不该 说话不能 自己做主 恃才放旷; 的事情不 不要卷入 要擅自行动。 别人的争斗;
恃才傲物:依仗自己的 讨 才能而骄傲自大,轻 论理解 杨修和纪晓岚都素负才名,而 视旁人。 结局却截然不同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审时度势:了解时势的 ?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特点,估计情况的变 化。
认为……对 讨厌 只要 呵斥 指挥 土山 用两三个手指拿 抓取
主要人物
曹 操
杨 修
罪名:惑乱军心
杨 修 被 杀 ?
鸡 肋 事 件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 因为杨修为人“ 恃才放旷,数犯 曹操之忌”
速读课文 自主思考
思考: 课文写了杨修犯 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 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 心理反应?(请用简洁的语言概
括。)
杨 修 数 犯 曹 告发曹丕事件 操 之 教植斩吏事件 忌 代作答教事件 失利葬修
鸡肋事件 园门阔事件 一盒酥事件 梦中杀人事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8课杨修之死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8课杨修之死一. 教材分析《杨修之死》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杨修因为多嘴多舌,多次触犯曹操,最终导致被杀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但是,对于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成语,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古代历史和人物的了解有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成语的意思,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杨修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理解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人际关系,做到言行谨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的基本内容,重点词汇和成语的意思,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人物。
2.难点:分析杨修的性格特点,理解曹操的心理和行为,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解释重点词汇和成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进行问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杨修的事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探究学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杨修的性格特点和曹操的心理。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杨修之死的教训,提出正确的言行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入杨修胜过曹操三十里的故事,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一天,魏王曹操带着他的主薄杨修骑马出外游玩,看到了曹娥碑。
那曹娥碑分正背两面。
正面刻着碑文,背面刻着这样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看后,曹操问杨修曰:“尔能解此八字之意否?”杨修答道:“已解。
”曹操曰:“尔先勿言,容吾思之。
”杨修答应了,他们便一起上马往回走。
走了三十里,曹操说:“吾已解此八个字之意,尔可说来听听,是否与吾解得一样。
”杨修答曰:“此乃四谜:黄者,色也,绢者,丝也,色丝乃一‘绝’字;幼者,少也,妇者女也,少女者,‘妙’字也;‘外孙’,女之子也,即为‘好’字;‘齑臼’,受辛者也,乃一‘辞’(辭)字。
此八个字隐四字谜:赞碑文乃‘绝妙好辞’。
”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