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吉两省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说明: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4分)㈠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现代诗派翟长兴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

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

《现代》杂志成了三十年代现代派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汇聚了沪、京、津等许多大城市的诗人,也集中刊发了一大批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1932年诗坛刮起“戴望舒旋风”,其诗论被现代诗派奉为金科玉律。

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现代派诗歌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结晶,它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

在上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

现代派诗人是都市的漂泊者,又是一代寻梦者。

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

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

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

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

这点深受法国象征诗人魏尔伦的影响,魏尔伦的《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与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感。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很好地实践着戴望舒所主张的“诗是由真实经过想象而出来的,不单是真实亦不单是想象”。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8题;共18分)1. (1分) (2019高二上·北仑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最后要谈的是基因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

(甲)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雄心太大,鉴于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在它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其他人类公敌手里怎么办?这些信息被滥用或被错用又怎么办?(乙)“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这里讲的是人类的奥秘彻底揭开之时,人类基因组计划只是序幕,)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骇人听闻,人类至今安全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奥秘还不为人所知!这是一个有关世界及各个国家的安全问题,应该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白宫可能很早就认识了这一问题并开始考虑了。

(丙)“21世纪反对生物恐怖主义计划”或者别的题目已经说明白宫的考虑已不只是停留在经典的、传统的生物武器上了,如生物神经毒气等。

在不久的将来,敌对分子将可以利用致命的病因和基因工程生产的衍生物,制造与人类基因有关的生物武器。

人种之间、族群之间、群体之间,确确实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些细微差异已经足以成为第一代能识别“敌”“我”的种族或群体特异性生物灭绝武器。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双刃剑B . 滥用C . 骇人听闻D . 不只(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1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贪官胡自华痛哭流涕地写下了《我的忏悔》,他说自己对吃喝玩乐等不良风气和社会不正之风,由反感、厌恶,逐渐发展到自己从中迎合,感到习以为常,慢慢深陷其中。

B . 为了孕育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学社的成员们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文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黑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性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

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

“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

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利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

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

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

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下·磁县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划横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沛公欲王关中A .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B . 常以身翼蔽沛公C . 道芷阳间行D . 项伯杀人,臣活之2. (2分)下列加线字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忧虑,担心B . 轩裳圭组劳吾形于外劳累C . 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通“逸”,安逸D . 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至今3. (2分) (2018高三上·佛山期中) 下列对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径造庐访成(到……去)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鱼的肉)B .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了解)以手抚膺坐长叹(坐着)C . 投诸渤海之尾(兼词,之于)流连信宿,不觉忘反(住两晚)D .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有节操抱负的人)4. (2分) (2017高一下·银川月考)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寒暄雕梁画栋走头无路内帏厮混B . 诡密百无聊赖彩绣辉煌寻死觅活C . 蹙缩文彩精华咀嚼赏鉴腮凝新荔D . 蹒跚浑世魔王抄手游廊轩竣壮丽5.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光彩的那一天,倚马可待。

B . 地产商们得知某厂房宣布拍卖的消息后,纷纷看好这块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的地块,厂房受到买家追捧,成为众矢之的。

C . 李女士勇敢地站出来,在媒体上现身说法自己的遭遇,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因贪小便宜而上了骗子的当。

D . 荣誉的桂冠不会平白无故地降临到一个人的头上,成功者的每一步足迹,都深深嵌着难以言喻的沉重和艰辛。

黑龙江省2020-2021学年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2020-2021学年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国内真人秀发展势头迅猛,《极限挑战》《花样姐姐》等户外真人秀节目红极一时。

随着较早的几档明星户外真人秀取得惊人的收视成绩与口碑,越来越多的电视台意识到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节目形态创意层出,涉及体验类、游戏类、剧情类等各种模式。

随着户外真人秀节目逐渐进入霸屏时代,相关问题也层出不穷。

大量节目相似雷同,大多引进国外节目模式,缺乏自身创新力度,争抢明星资源哄抬出场费,节目制作费用减少导致节目质量滑坡……户外真人秀节目发展需要突破当前桎梏,才能防止进入恶性循环。

让综艺走出演播室、把镜头直接对准现实生活,户外真人秀这种天然的优势让综艺节目更贴近生活、贴近大众。

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可以参与节目,进入综艺镜头之中,综艺节目也逐渐从“全明星”阵容向“星素结合”,甚至素人真人秀模式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引导真人秀节目健康发展——自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导思想以来,“秀”已经开始摆脱原来的“星味”,向接地气的方向发展。

但需要正视的是,很多真人秀节目仍然没有摆脱明星阵容撑场子的局面。

当前,综艺节目明星出场费的哄抬导致节目制作费用缩减,已经影响到了节目本身的质量,也逐渐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虽然素人户外综艺节目模式还未成型,但诸如《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素人音乐节目的成功,充分展现了普通大众的智慧和魅力,也给户外真人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东方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综艺节目《极限挑战》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将六位“极限男人帮”的明星扔进茫茫人海,让他们依靠群众的帮助完成各项任务:让明星变成普通人,体验快递员、幼儿园老师、家政人员等职业的酸甜苦辣,求助路人搭车、发微博寻人、搬运货物、问路等情节让观众有了实实在在的参与感。

黑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在文化拯救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误区。

第一是生吞活剥,比如当下流行的汉服运动。

穿上那些被简单复制的汉服,就像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演员。

当年的上海裁缝们引进了满族直筒式旗袍的概念,然后加以彻底改造,测量人体的18个尺寸,从而打造出东方窈窕淑女的身体曲线,而这才是有价值的传承方式。

其次是文化造伪。

浙江某商人要重建圆明园,这个消息让许多人目瞪口呆。

你不可能使用原来的建材,也无法还原传统的工艺,结果势必弄出一堆低劣的赝品。

还有就是民族节日,借元宵节推销汤圆,借端午节推销粽子,借中秋节推销月饼,这不都是商人进行文化造伪的例证吗?道德过度也是一个需要反省的问题。

一方面道德匮乏,一方面却又道德过剩,最典型的例子是那些针对个人道德的人肉搜索事件。

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社会正义方面,比如说对贪官的追踪方面,它扮演过非常正面的角色。

有些贪官被摘掉乌纱帽,就是缘于网民的人肉搜索,它是民间政治监督的有效手段。

但是对普通公民的搜索和道德围剿,我认为还是过度了。

搜索权力的边界究竟在什么地方?这是需要尽快加以界定的。

篡义阐释往往也是灾难性的。

我们今天阐释古代文献时,一定要注意原典的初始语义,当然你可以在这个前提下发挥,但不能严重脱离原义。

《论语》中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是儒学现代化的价值瓶颈,今天很多人要继承儒家传统,却从这句话里发现它是愚昧落后的东西。

为了完成儒学的现代化,必须对这句话开刀,加以全新阐释。

于是就有人说,这句话表明孔夫子对妇女和儿童的尊重,因为“小人”可以解释为儿童,“难养”的意思就是要尊重他们,好好地伺候着他们,这不是非常符合现代价值观吗?但是“小人”在孔子的语典里是有特定含义的,它有时是指底层百姓,但更多是跟“君子”相对,指那些道德卑下的人。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黑龙江省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7分)1. (2分) (2019高一上·浦东期中)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__________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__________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

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__________,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A . 鄙视基础制约B . 藐视基本束缚C . 轻视原本压制D . 蔑视本来约束2. (2分)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反语的一项是()A . 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C .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D . 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为应对雨雪天气,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上线路除冰雪,检查维护设备,组建打冰扫雪突击队,保证线路设备状态良好,确保线路畅通。

B . 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

C . 从民族层面来说,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民一直抱有的强烈的大团圆意愿,还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那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D . 某种角度,学术批评乃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术进步的重要途径。

4. (2分) (2017高二下·朔州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

吉林省吉黑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吉黑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至四单元及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之一。

在过去的几年中,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人工智能技术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

其中,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尤为重要,因为它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语言和思维,从而更加准确、便利地与人类进行交互。

而ChatGPT技术作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代表,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那么,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是否会让大量的从业者失去工作呢?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并不是一个取代人类工作的工具,而是一个帮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工作的工具。

ChatGPT等技术能够自动完成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让人类从一些烦琐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创造力和提升专业水平。

相较而言,人类仍然需要掌握一些高级技能,如创新力、判断力和领导力等,这些技能是目前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全部的人类工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ChatGPT等技术来替代人类做一些工作,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确会让一些人失业。

首先受到冲击的是那些从事与数据相关工作的人。

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量的客户查询和投诉,从而减少人工客服的需求量;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收集和整理数据,无须人工录入;人工智能可以自动化处理财务报表和账目,从而减少会计从业者进行人工处理的工作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查找和借阅图书,从而减少图书管理员的需求;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大量的银行交易和查询,从而减少银行职员的需求。

同时,一些从事与流程相关工作的人,也会因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而失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