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及解析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
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
他对中国亿万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稻口中,他一边甩去手上的泥巴一边对我说,农民不富裕谈不到现代化,单产上不去农民就富不起来。
现在我们试验田种的杂交稻每亩产700千克,农民种的亩产能达到800千克甚至更高,因为他们大量采用有机肥。
还有比这更令他欣慰的事吗?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
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
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
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
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
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
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
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
安徽省合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肥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在试题卷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至三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中国石化机械四机公司,90后数控车床技师孙野已算是个“老师傅”了。
从一名普通的大专毕业生成长为数控操作领域的青年能手,他十年磨一剑,用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大学时参加学校和企业的联合培训项目,孙野第一次来到江汉油田。
如今,他已在荆楚大地深耕11个年头。
这一路,孙野走得并不容易。
袖口隐隐约约的毛边,操作台上细细密密的刻痕……高压管汇事业部1号车间就是他的第二个家。
孙野回忆,刚进单位那段时间,年轻气盛的他有些浮躁,工作也相对没那么积极。
后来,他看到组里一位老师傅每天都早早到岗清理好周边工作环境,抢着干本来可能不需要他负责的事,对大家一视同仁,在工作各个方面精益求精。
孙野为此深受触动,干起活也越来越认真踏实。
在研究175兆帕超高压活动弯头时,对于压裂管汇的要求,正常的误差可能是两个丝,但是孙野和团队经过多次调整,专门定制出7种不同的特殊刀片,将误差控制在了一丝五分,甚至是一丝以内,也就是0.01毫米,六分之一头发丝的精度。
高压活动弯头的位置精度、形状精度、尺寸精度都达到了更高标准。
这几块元件体量不大,却是目前全球压力等级最高的高压流体控制元件。
175兆帕,相当于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面积要承受1750公斤的重量。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成都2024-2025学年度(上)2027届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23题,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有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人民日报》)材料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
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
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七宝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2023.11)(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一、积累与运用(10分)(一)(5分)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2)_________,食野之苹。
(曹操《短歌行》)(3)鹰击长空,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出天姥山直插云霄、耸立天外的雄伟气势。
【答案】①.风急天高猿啸哀②.呦呦鹿鸣③.鱼翔浅底④.天姥连天向天横⑤.势拔五岳掩赤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啸、呦、翔、拔。
(二)(5分)按要求选择。
2.假设你为学校“读书节”设计一张宣传海报,下列最适合选用的一项是()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规律C.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反省、知新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下面是某高三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自荐信,画线部分可能存在不得体的表达。
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①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是XX,来自XX市XX中学,学习成绩优秀,曾担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爱好写作。
我获得过第十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竞赛高中组一等奖;也曾代表学校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②以敏捷的反应和出众的口才令对手自惭形秽,③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贵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④能进入贵校中文系学习是我的理想。
⑤贵校的自主招生条件也非常符合我的标准。
⑥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⑦圆我的大学中文系之梦。
此致敬礼!自荐人:XXXXX年X月X日有几处画线部分存在不得体...的表达?()A.1处B.2处C.3处D.4处【答案】2.D 3.C【解析】【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湖北省黄冈市2023_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试卷含解析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2.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粗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⑧调节光图(或转换反光镜)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B.①-②-③-⑤C.③-⑤-④-①D.③-①-④-③3.大肠杆菌和颤蓝细菌都属于细菌,下列不属于两者共同点的是A.有拟核无染色体B.有叶绿素是自养生物C.有核糖体无叶绿体D.有细胞壁和细胞膜4.研究表明缺硒可导致克山病。
克山病是一种地方性心肌病,急重症病人可发生猝死。
医学界专家认为,成人每天硒的摄取量约在40~100μg就可满足人体需要。
根据资料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适当补充含硒物质可以降低发病率B.硒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C.硒的作用重大,只要有了硒,人体就能正常生长发育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5.某同学经常出现肌肉抽搐,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后肌肉抽搐现象没有得到改善。
该同学经常肌肉抽搐的原因最可能是体内缺少A.无机盐B.葡萄糖C.维生素D D.糖原6.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中,最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和化合物、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依次是A.C、O、水、水B.C、H、水、蛋白质C.C、O、水、蛋白质D.C、O、蛋白质、蛋白质7.下列关于脂肪和磷脂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组成B.使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可使脂肪呈现橘黄色C.在人和动物的肝脏中,磷脂含量丰富D.磷脂和脂肪都属于脂质,二者结构完全相同8.下列关于蛋白质及其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抗体与机体的免疫密切相关,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下降B.大部分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C.有些蛋白质可以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D.血红蛋白能够运输氧气,说明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9.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
福建省漳州市乙级学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漳州市乙类级联盟校高一年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心雕龙·隐秀》说:“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譬爻象之变互体,川渎之的启发性和暗示性,以唤起读者的联想,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发现作品中隽永深长的意趣。
这正是中国文学的艺术妙谛。
唐朝司空图在《与李生论诗书》中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在《与极浦书》中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在《二十四诗品》中又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这都是要求诗歌通过有限的字句启发读者无穷的想象。
注重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中国古代的抒情诗由于篇幅短小,所以特别注重含蓄,要求短中见长,小中见大,言近意远,含蓄不尽。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两句并没有明说下雪,只说山上的鸟都飞走了,路上人的足迹也不见了。
这样,读者便可以想象出一幅铺天盖地的雪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安排了一只孤舟,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垂钓江雪之中,不为外界变化所动。
那种我行我素、遗世独立的情趣,蕴涵在字里行间,很耐人寻味。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材料二:含蓄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是诗人创作的共同追求,也是读者鉴赏再创造的需要。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
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
北京市通州区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取材于张勇《古代的工匠精神》)
1. 依据材料一,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匠精神同当今企业对技术的追求不约而同。
【答案】6. C 7. D 8. C
9. (1)时圆时缺的就像那月亮,但终究没有增减。
(2)大家相互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10. B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实力。
C.更:再。句意:洗净酒杯重新饮酒。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实力。
C. 出类拔萃:“萃”读作cuì意思是“草丛生的样子”
D. 格物致知:“知”读作zhī意思是“学问”
3. 依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就努力追求 ,很多古文献都有对工匠精神的描述。
B. 工匠精神追求“精确”,北宋工匠预浩在汴京建立开宝寺塔就是典型例证。
C. 工匠精神在明代特别受重视,蒯义、王世贞、郭文英等都仰仗技术做了高官。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今日,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留意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约而同。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测评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上年 8:00-10:00)说明:
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 120 分钟,满
分 100 分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6 分)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印刷中活字书未占主流,应为不争之事实。
因为在西方人未改变
我们的印刷术之前,所流行的是雕版而非活字。
就是说,祖先发明了活字,
认真地尝试过各种质料的活字,且以活字印制
过并非少量的文本,但主导方式依旧是雕版。
探讨其原因成为经久不衰的话
题。
韩国学者认为:“中国一直没发明金属活字所用之油墨。
”中国学者承认:我
们“金属活字的着墨技术也没有解决”。
但其实那只是水准问题,中国铜活字的
印刷质量赶不上韩国,但并未到不及格的程度,不然康熙帝是不会允许千卷《古今图书集成》付印的。
第二种解答是审美,即活字书无法像雕版书那样满足中国人的审美需求。
不错,书法家与优秀雕工联手完成的雕版书极富美学价值。
韩国学者说:他们“虽已发明出金属活字,但其印本比不上宋元朝雕版印本美丽”。
而中国的
活字书在制作精良及美感上又显然在韩国活字书之下,中国人竟然兼选印本
连续谱中美学之上端与下端,且选择下端的还是太平盛世中的帝王。
就是说,
美感是可以屈就的。
就商品而言,价差较大时美感未必是所有购买者的选项。
第三种解答是中文活字的一次性投入太大。
这一解答如成立,必是两种结局:其一,门槛太高无人投入;其二,虽有过活字书的制作,但无人跟进。
而在中国,两种情形均未发生。
华隧、康熙都投资于铜活字,乾隆使用木活字后跟进
页码 / 总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