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合集下载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原理,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 通过分析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将民间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1. 民间艺术的概述: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2.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原理:民间艺术色彩搭配注重对比与和谐,善于运用象征意义。

3. 分析民间艺术作品:以剪纸、年画、刺绣等为例,分析其色彩搭配特点。

4.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实践色彩搭配技巧。

5. 创新与传承:将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传承传统文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难点:如何将民间艺术色彩搭配原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创新民间艺术形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原理。

2. 分析法:分析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巩固所学知识。

4. 创新法:鼓励学生将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开展创新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引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色彩搭配原理。

3. 分析:分析民间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4.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民间艺术作品,实践色彩搭配技巧。

5. 创新:鼓励学生将民间艺术融入现代生活,开展创新实践。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色彩搭配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析民间艺术作品的能力和色彩搭配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民间艺术作品的创新意识和传承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民间艺术作品展示:剪纸、年画、刺绣等。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设计流行色的启示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设计流行色的启示

案例一:中 国传统红色 在现代设计
中的应用
案例二:中 国传统蓝色 在现代设计
中的应用
案例三:中 国传统绿色 在现代设计
中的应用
案例四:中 国传统黄色 在现代设计
中的应用
案例五:中 国传统黑色 在现代设计
中的应用
案例六:中 国传统白色 在现代设计
中的应用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流行色融合的成功案 例
其独特性
机遇:将传统民 间美术色彩融入 现代设计,可以 丰富现代设计色 彩,提升设计品

挑战:如何将传 统民间美术色彩 与现代设计流行 色相结合,使其 符合现代审美需

机遇:将传统 民间美术色彩 融入现代设计, 可以传承和弘 扬中国传统文 化,提升设计
内涵
07
结论与展望
章节副标题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对现代设计流行色的影响与价值
案例一:中国传 统剪纸艺术与现 代家居设计的融 合
案例二:中国传 统陶瓷艺术与现 代服装设计的融 合
案例三:中国传 统漆器艺术与现 代产品设计的融 合
案例四:中国传 统刺绣艺术与现 代平面设计的融 合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与现代设计流行色融合的挑战与 机遇
挑战:如何将传 统民间美术色彩 与现代设计流行 色相结合,保持
创新与传承:在 传承中国民间美 术色彩的基础上, 进行创新,创造 出具有时代感的 现代设计作品
国际化与本土化: 将中国民间美术 色彩与国际设计 潮流相结合,创 造出具有国际竞 争力的现代设计 作品
环保与可持续发 展:在现代设计 中,注重环保和 可持续发展,将 中国民间美术色 彩与环保材料相 结合,创造出具 有环保意识的现 代设计作品
创新启示:通过融合传统与现代,为现代设计提供新的灵感和 思路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美术人美版九年级上册

《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间美术的色彩运用规律,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

学生需能够独立完成一项民间美术作品,在创作中锻炼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艺术修养。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要求同学们根据民间美术的特点和色彩搭配原理,完成一件创意美术作品。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了解民间美术的历史渊源、表现形式及色彩特征;2. 选择合适的主题(如民间剪纸、民间绣品等),根据主题确定基本色彩搭配;3. 使用画笔、纸张或手工艺材料(如彩纸、线等),自行设计并创作一幅体现民间美术特色的作品;4. 作品中应体现对色彩运用的理解,包括色彩的对比、调和以及色彩所传达的寓意等。

三、作业要求1. 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符合民间美术的特色;2. 色彩搭配合理,能够体现出色彩的对比与调和;3. 作品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能反映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运用;4. 作业需独立完成,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但不得抄袭他人作品;5. 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附上简要的创作说明或寓意解释。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创意新颖性、色彩运用、艺术性、完整性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注重过程与结果的双重评价;3. 评价结果: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鼓励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对同学们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修改;3. 优秀作品将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进行展示,以鼓励同学们的创作热情;4. 鼓励学生将作品带回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独立完成作品和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同学们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还能在创作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独特魅力。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精选4篇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精选4篇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精选4篇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篇一【人美科标版】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重点:1、明确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总结色彩搭配的规律。

2、民俗文化与民间美术的关系。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学难点(人美课标版):民间艺术的色彩1、具体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表达热烈、豪放的情绪情感的。

2、指导学生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设计成具有民间形象的图案,并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加以装饰。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民间美术实物等。

作业要求:完成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作业(画纸盘、陶片、石头片、陶罐)。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民间美术的作品欣赏组织教学:常规进行,并检查上节课布置的带来民间工艺品的情况。

导入:提出问题:假期,有许多同学去外地旅游,除了饱览名山大川的景色之外、还带回一些当地很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比如:食品、工艺品,食品赠送亲友都已下肚,而那些工艺品都保留下来,并且时不时拿出来把玩一番,带给你无穷乐趣。

这些工艺品大都是一些民间艺术品,所以都有很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座的同学都去过哪些地方、看到或带回了哪些民间工艺品?拿出来让大家分享分享,并请你介绍一下你为什么选中这一件艺术品,它有什么让你喜欢的地方?谁来介绍一下给大家?(提问调动学生的展示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同学们发言,介绍自己的工艺品:惠山泥人、剪纸、风筝、蜡染、扎染等)师:这些工艺品的确非常漂亮,同学们真有眼光,同学们说这些民间美术品最漂亮的是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色彩)好,今天我们就就同学没带来的这些艺术品来讲一讲民间美术。

授课: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陈部分,它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完美的体现了民间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民间艺术品,种类很多,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总结一下民间美术都有哪些种类呢?(发言、归纳)(美术教案)民间美术种类:(教师边讲解边放课件,增加直观感受,加深印象)1.玩具。

包括泥玩具、陶瓷玩具、布玩具、及综合材料所制玩具等。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引言民间艺术是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和民俗习惯。

在民间艺术中,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在表达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原则和技巧,以及不同地区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

色彩搭配原则对比原则民间艺术中常使用对比的色彩搭配,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增强视觉效果。

对比色彩搭配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鲜明度,使观众对作品产生视觉冲击。

同色彩原则同色彩搭配是指由相同颜色的多种明暗变化组合而成的色彩搭配方式。

这种搭配方式常用于表达某种情感或主题,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同色彩搭配在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形式中常见。

补色原则补色是互补的色彩,通过将彼此互补的颜色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在民间工艺品中,补色搭配常用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或形象,使作品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

色调搭配原则色调搭配是指根据颜色的深浅变化来搭配。

在民间艺术中,颜色的明暗变化是表达情感和意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运用色调搭配原则,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并增加观赏者的观赏体验。

不同地区民间艺术的色彩特点江南水乡江南水乡的民间艺术色彩搭配以柔和而淡雅为主。

这种搭配方式体现了江南地区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水资源,色彩呈现出一种淡淡的水墨意境。

常用的色彩有墨绿、淡蓝、淡红等,这些色彩搭配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西北边陲西北边陲地区的民间艺术色彩搭配以鲜艳而富有对比的色彩为主。

这种搭配方式反映了西北地区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特点。

常用的色彩有红、黄、蓝等,这些色彩搭配给人一种热情、豪放的感觉。

风味特色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在色彩搭配上还有自己的风味特色。

例如,苏州刺绣以精致的线条和细腻的色彩搭配为主,表达出苏州人民温文尔雅的生活态度;四川川剧脸谱以鲜艳的色彩和对比搭配为主,表达出四川人民豪迈活泼的性格特点。

这些风味特色的色彩搭配使民间艺术更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结论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在表达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是丰富多样、鲜艳明快、具有地域特色和民俗气息。

民间艺术是指在民间广泛流传并具有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如中国的民间绘画、刺绣、剪纸等。

色彩搭配在民间艺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表达出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风格。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丰富多样。

由于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和民俗性,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间艺术在色彩上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比如中国南方的民间绘画多用明亮的红、黄、绿等鲜艳色彩,而北方的民间绘画则偏向于冷色调的蓝、白、灰等。

这种丰富多样的色彩搭配使民间艺术作品更具生动性和吸引力。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鲜艳明快。

鲜艳明快的色彩是民间艺术的一大特点,它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传递出喜庆、欢乐的氛围。

比如中国的民间剪纸作品常使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红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能够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心情。

此外,民间艺术还常使用黄色、绿色等明亮的色彩,以增添作品的活力和魅力。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具有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民间艺术往往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色彩搭配也因此具有地域特色。

比如中国的苏绣以江南地区为代表,它的色彩搭配多以柔和的粉红、淡紫、浅蓝等色彩为主,给人一种温婉优雅的感觉。

而中国的蜡染艺术则以西南地区为代表,其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常使用红、黄、绿等明亮色彩,展现出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充满民俗气息。

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自然和神秘力量的理解和表达。

因此,在色彩搭配上,民间艺术往往会运用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颜色,以及与民间传说、宗教信仰相关的符号和图案。

比如中国的民间绘画常使用的五彩绳线,就代表着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寓意着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敬和祈福。

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特点是丰富多样、鲜艳明快、具有地域特色和民俗气息。

这些特点使民间艺术作品充满活力和魅力,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并传递出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情感。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9.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

牡丹—— 雍容富贵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 瓶插牡丹 ——
• 娃坐莲花 • • 蝙蝠和桃子 • • 猴子骑大马 • • 莲花和鱼
—— —— —— ——
平安富贵 连生贵子 福寿双全 马上封侯
连年有余
• 民间艺术常常运用谐音、象征的手法赋予自然物 象以一定的意义,来抒发人们心中的祝愿和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
动手试一试
请用民间艺术色彩的特征为你们 的蝴蝶涂上颜色。
注意要点: 1、在结构上:可以依照物象原来的结构上色,也可以在基本型的基础上,
做大胆的创新,加入自己的特点,让作品寓意更深。 2、在用色上:运用纯度高的色彩,在色彩关系的处理上大胆使用对比色。
配色 小妙招
基本色:红、黄、蓝、绿 忌配色:黑X紫、黄X紫、红X紫
民间色彩搭配口诀
软靠硬,色不愣。黑靠紫,臭狗屎。 红靠黄,亮晃晃。分青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要想精,带点青。
文相软,武相硬, 女红,妇黄,寡青,老褐。 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
软色 软靠硬,色不愣。 硬色
(大红、深绿、深蓝、黑 谓硬色, 淡灰、天蓝、粉红、粉绿、淡黄谓软色)
• 风筝
• 年画
• 面具
• 剪纸
• 染织刺绣
• 布老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民间艺术 的色彩搭配
民间艺术包含的含义
广义:
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包括工 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 术形式。
狭义: 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 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最乡土、最自发的艺术语言,体现民 族意识中最美好的愿望。
你认为民间色彩应该 怎样进行搭配呢?
北方的民间艺术风格热烈、质朴 南方的民间艺术风格细腻、雅致

第十四册-7民间艺术色彩搭配

第十四册-7民间艺术色彩搭配
年画:是中国美术中
的一种传统绘画形式, 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了,天津杨柳青年画是 北方年画的代表,其特 点是构图丰满、笔法匀 整、色彩鲜艳。
扎糊类:北京沙燕风筝
风筝:北京风筝扎制精巧,
造型匀称,彩绘典雅,式样众 多。风筝在装饰,多吸收了工 笔画的技法,重彩涂抹,勾画 精到,运用写意手法来描绘的。
1、制作时间:20分钟内 2、运用适合的色彩搭配形式将线描稿填上合适的颜色 3、同桌之间共同完么图案? 2.练习时,思考你为什么用的这些颜色进行 搭配,说明你用色的意图。 3.这些色彩搭配给我们带来哪些感受? 4.你认为这件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5.请同学们点评一下这件作品。
人 教 版 美 术 七 年 级 第 七 课 吉 林 省 第 二 实 验 高 新 学 校
民 间 艺 术 的 色 彩 搭 配
wangchao @design 2012.4.25
主 讲 : 王 超
·
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法
广义上的民间艺术指活跃于民间的 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法等。
民间美术及种类
历史,蔚县是闻名天下的剪 纸之乡。剪纸以“窗花”为 主,庆贺新年。其表现形式 以‘阴刻’和‘色彩点染’ 为主,构图饱满,色彩艳丽, 对比强烈。
染织类:苗族刺绣
刺绣:刺绣多以苗族为特色。
图案多为吉祥动植物造型,造 型夸张,色彩艳丽而又热烈, 充满质朴,表现出独特、强烈 的民族特点和审美境界。
绘画类: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
试比较一下生活的老虎和民间玩具的虎有哪些不同?
我比你可爱, 我头大、眼大、 嘴大、身小
形象
色彩对比
色彩
现实老虎身体颜色暗淡,对比不强烈, 没有较多的色彩。
布老虎使用的黄色不是老虎身上固有颜 色,而是纯度高的原色,显得更鲜艳。 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红、蓝、绿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教材名称:人美版十四册第七课
教学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民间工艺品、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涂色工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创作。

了解民间艺术常运用丰富的寓意、夸张的手法来抒发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欣赏民间艺术的能力。

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内涵,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十四册中的第七课。

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来源于劳动人民之手,以其视觉上的优势,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和审美心理的积淀。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

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教学重点:明确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民间美术作品是怎样运用色彩的强烈对比手法的,分析不同的色彩搭配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目光巡视学具准备,稳定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好。

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共处的这一节课愉快而又难忘。

首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
老师:同学们喜欢旅游,老师也非常喜欢。

在旅游的时候,我除了饱览祖国的秀美河山,还会带一些当地的民间工艺品回来留作纪念。

今天,我把这些工艺品带来了,想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欣赏,同学们乐意吗?
学生:(……)
老师:介绍民间艺术品(虎枕、蜡染、挂饰、服饰、套娃等)
挂件:这是民间的福字挂件,具有辟邪的功能,可保一生平安。

虎枕:这是民间小宝宝用的老虎枕头。

拖鞋:这是带有吉祥图案的拖鞋。

马夹:这是一件小马夹。

蜡染:这是一幅蜡染的装饰画
老师:同学们看这些工艺品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
生:(……)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工艺品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就是鲜艳夺目的色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板书: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
三、讲授新课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运用最自发、最乡俗的艺术语言,完美地体现了民间意识形态中最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我国的民间艺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
1、课件出示:广义民间艺术和狭义民间艺术
广义的民间艺术泛指活跃于民间的美术、工艺、曲艺、杂技、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

狭义的民间艺术特指民间美术与工艺。

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民间艺术就是特指的民间美术与工艺。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书上为我们展示了一些典型而且常见的民间艺术作品,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有哪些种类的民间艺术作品?
2、讨论回答: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我国民间艺术种类很多,典型而且常见的形式有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3、民间艺术种类繁多,特色鲜明,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健康、率真而质朴,而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更是形成其艺术特征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一边欣赏民间艺术作品,一边思考以下问题;
(1)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为什么?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下面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

课件展示:欣赏民间艺术作品,配播音乐。

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绵、面具等。

老师:现在我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讨论思考问题。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答题,老师总结
(1)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哪些形象?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
老师:民间艺术中所表现的植物、动物都有深刻的内涵。

老虎——镇宅辟邪、护生立子
鲤鱼——年年有余
龟鹤——延年益寿
雄鸡——吉祥如意
牡丹——雍容富贵
石榴——多子多福
另外还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固定的语言结构模式
瓶插牡丹——平安富贵
娃坐莲花——连生贵子
蝙蝠和桃子——福寿双全
猴子骑大马——马上封侯
莲花和鱼——连年有余
玉兰和海棠——玉棠富贵
在民间,逢年过节时,在门上贴上凶神恶煞的门神,在家里贴上年年有余的年画;结婚的时候在窗户上贴上“喜鹊登梅”的窗花;这些不只是为了喜庆、好看,而是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具有吉庆有余、福禄寿喜、益寿延年、祛病避邪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民间艺术的形象代表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思想,那么民间艺术的色彩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热情、开朗的性格。

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民间艺术究竟使用哪些颜色?又是如何进行搭配的?
(2)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
课件出示:真虎和布老虎比较
这是生活中的老虎,这是民间的玩具布老虎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布老虎和真老虎有什么不同?
学生:(……)
老师:布老虎和真老虎的颜色虽然都以黄色为主,但是布老虎使用的黄色不是老虎身上的固有颜色,而是纯度高的原色,显得更鲜艳。

布老虎身上又添加了红、蓝、绿色,由于对老虎的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取舍、添加,因而产生了鲜艳夺目的艺术效果。

实验分析: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山西民间玩具布老虎的色彩搭配。

课件出示:山西玩具布老虎(提取主要颜色进行色相、色调、纯度、对比、冷暖方面的分析)
提问: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哪几种颜色?
布老虎身上主色调是什么?
这几种颜色的纯度如何?
这几种颜色的对比怎样?
这几种颜色的冷暖如何?
结论:色相:红、黄、蓝、绿(四种颜色)
色调:以黄色为主色调,添加红绿蓝
纯度:红、黄、蓝(三种原色,纯度高)
对比:黄与蓝、红与绿(两种互补色对比)
但是表现各不相同,一组为大面积的黄和小面积的蓝,另一组为大面积但分散的红和小面积但集中的绿。

冷暖:暖色多,冷色少(以暖色为主)
布老虎的色彩搭配特点:布老虎身上主要选用了四种颜色,以黄色为主色调,采用纯度较高的原色进行搭配,使用互补对比色进行搭配,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下面,我们再看看其它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呢?风筝以蓝色为主色调,运用纯度很高的黄、蓝、红、绿两组互补色进行对比搭配,显得格外醒目。

面具:以黄色为主色调,与蓝色、红色进行对比搭配,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刺绣:绣片以蓝缎作底,以大红为主色调,配以黄、绿、玫瑰红等色,并在花纹的空间钉以金色亮片,鲜艳的色彩交相辉映、富丽堂皇。

蜻蜓:以绿色为主色调,和红色、黑色进行搭配,清新亮丽、对比鲜明,令人赏心悦目。

这四件民间艺术作品主要使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由于主色调不同,使用比例不同,因而效果各异,精彩纷呈。

通过对这些民间艺术作品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有很多相同之处。

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结论:民间艺术作品主要选用红、黄、蓝、绿四种;民间艺术作品大多运用纯度较高的三原色进行搭配,纯度高,色彩鲜艳;民间艺术作品大多使用互补色对比进行搭配,色彩对比强烈。

四、学生作业;
我们了解了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特点,今天,我们也可以做一回民间艺人,用所学的民间色彩搭配的方法彩绘图形。

同学们有兴趣吗?
希望同学们团结合作,涂出有浓郁民间色彩的作品。

(老师发稿,小组合作)
学生彩绘图形,老师巡视辅导。

课件展示知识窗(同学们可以自学一下,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知识窗:
民间美术中的“五彩”:青、赤、黄、白、黑
年画“点套“口诀:红靠黄,亮晃晃;
分青绿,人品细;
要想俏,带点孝;
要想精,带点青;
红忌紫,紫怕黄;
黄喜绿,绿爱红。

五、作业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自评互评,给学生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六、小结
同学们,在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发现在民间艺术中经常使用的色彩只有少数的几种,但在劳动人民灵巧智慧的手中却变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民间艺术热烈、质朴、纯真的艺术特点,更让我们领略了民间艺术利用强烈对比的色彩搭配方法所形成的辉艳浓郁的艺术风格。

同学们都知道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因此,我希望同学们主动地学习民间艺术,积极地了解民间艺术,努力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更加灿烂辉煌。

七、课后反思:
本章节的内容,内涵较深,相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往往觉得民间美术土、粗、俗,要使学生对其认可并喜欢,必须先使学生对其深度有一定了解,所以,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只就色彩谈色彩,应从民间美术的内涵入手,加深对民间美术的了解,增强兴趣,进而感受民间美术的形式美感,探讨民间色彩搭配的规律。

是否能把学生从肤浅的认识带入到对民间美术理解的氛围中,是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