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名著赏析要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世界名著赏析

世界名著赏析

世界名著赏析世界上有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流传至今,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赞赏。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部部经典的艺术品,展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才华。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几部世界名著进行赏析。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

该小说通过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的视角,生动地描绘了英国乡村贵族家庭的生活和人际关系。

奥斯汀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如傲慢的达西先生和聪明机智的伊丽莎白。

小说以幽默和讽刺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偏见和虚伪,让读者在笑声中思考人性的真实和社会的不公。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华和空虚。

小说主要讲述了年轻有为的富商盖茨比为了追求自己所爱的女人而不懈努力的故事。

菲茨杰拉德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矛盾和虚幻,通过描写盖茨比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深刻地反映了美国梦的幻灭和人性的脆弱。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被誉为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中心,讲述了这个家族一百多年来的衰落和兴盛。

马尔克斯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将现实与幻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他通过精彩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在繁复的故事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孤独。

《傲慢与偏见》、《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百年孤独》都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作者的独到见解和艺术造诣。

通过对这些名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世界文学的博大精深。

不论是对于文学爱好者还是普通读者来说,这些作品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让我们一起读懂这些世界名著,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吧!。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

西方文学名著鉴赏文学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学也是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西方文学则是人类文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包含着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被广泛地传播和鉴赏。

本文将就几部西方文学名著的鉴赏进行讨论。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

此书的主题是婚姻与尊严,具有较大的社会、历史、性别和人性现实意义,是奥斯汀对英国社会的批评和考察。

在小说中,奥斯汀刻画了主人公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生动形象。

在村庄里住着五个相貌和性格各不相同的姐妹,父亲虽然富有但态度庸俗无礼,母亲则希望女儿们能嫁入豪门,为家族提高身份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伊丽莎白在面对邻居达西和柯林斯的热烈追求时,既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又要处理好家庭和事业的关系。

通过小说人物的台词和行为,作者贯穿了作品的道德主题。

奥斯汀通过对角色的刻画来探究人类的价值观和人性的本质。

她以隐喻、比喻等手法刻画出每个人物的特点,不但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生动鲜明,而且深入人心,引起了读者共鸣。

《飘》《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小说主要讲述南北战争前后的美国南方,女主角斯佳丽由于对爱情的执着和对财富的渴望,逐渐成为了南方奴隶制下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角色。

斯佳丽的性格在小说中体现得非常鲜明。

为了获得利益和个人愿望,她经常不择手段。

同时她也是一个具有韧性和坚韧不拔的人物,尤其在美国南方战争之后生活面临重大变故的情况下,她十分的自我保护和自强不息。

同时,小说也揭示了美国历史上种族和社会阶层的问题,呈现了南方的文化特征,成为一个美国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通过小说中的经历和观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美国南方文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文学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巨著。

文学欣赏西方经典文学作品

文学欣赏西方经典文学作品

文学欣赏西方经典文学作品文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文字、故事和形象语言深刻表达出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卓越的艺术和持久的影响力赢得了世人的欣赏。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几部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并分享其中的精彩之处。

一、《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西方小说史上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之一。

小说以英国乡村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与达西先生关系的描写,展现了社会地位与自由恋爱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首先,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婚姻制度的束缚。

伊丽莎白在面对社会的眼光和经济利益之间做出抉择,最终选择了真爱。

奥斯汀通过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呼吁人们破除旧观念,追求内心真实的幸福。

其次,小说以丰富的幽默描写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阶层的差异。

奥斯汀以伊丽莎白为视角,通过她对他人言行的观察和评价,深刻揭示了人们对外貌和社会地位的偏见,以及虚荣心和傲慢所引发的争斗和误解。

最后,小说融入了对女性地位的探讨。

奥斯汀通过班纳特家五个姐妹的生活经历,呈现了当时妇女在社会地位和婚姻选择方面的困境。

她倡导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对教育的重视,呼吁女性争取平等和幸福的权益。

《傲慢与偏见》以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二、《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迪福《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迪福的代表作,此书以极其真实的笔调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经历。

首先,小说展现了人类在极限环境下的顽强生存欲望和自我拯救能力。

鲁滨逊在孤岛上学习渔猎技巧、建造住所、种植农作物,通过无尽的努力和创新,最终实现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迪福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人类面对逆境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对自然界的尊重和依赖。

其次,小说深刻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鲁滨逊逃离现代文明社会,自愿选择独自生活在荒岛上。

名著导读伊利亚特赏析

名著导读伊利亚特赏析

名著导读伊利亚特赏析
摘要:
一、《伊利亚特》的基本概述
1.作品背景
2.作品主题
二、主要人物分析
1.阿基琉斯
2.赫克托耳
3.帕里斯
三、情节解析
1.阿基琉斯的愤怒
2.赫克托耳的挑战
3.帕里斯的评判
四、作品的价值和影响
1.文学价值
2.历史价值
3.哲学价值
正文:
《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创作的一部长篇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英雄史诗,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品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通过描述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军队之间的战争,展现了古希腊英雄们的精神风貌和人性光辉。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英雄主义和人性。

作品通过描绘阿基琉斯、赫克托耳和帕里斯三位英雄的形象,展现了古希腊英雄的勇敢、智慧和忠诚。

阿基琉斯是希腊联军的领袖,他的愤怒成为了推动战争发展的关键因素。

赫克托耳是特洛伊军队的领袖,他的勇敢和坚毅使得特洛伊军队在战争中一度占据了优势。

帕里斯则是特洛伊的王子,他的评判使得不和女神埃里斯的金苹果事件得以解决,从而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伊利亚特》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价值,而且在历史和哲学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从历史角度来看,作品为我们揭示了特洛伊战争的真相,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从哲学角度来看,作品对英雄主义的描绘和对人性的剖析,对我们理解人性和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总的来说,《伊利亚特》是一部描绘英雄主义和人性的史诗作品,它的价值和影响深远,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古代世界的重要窗口。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

外国文学作品赏析外国文学作品赏析3月7日---《荷马史诗》:西方第一部书面文学作品,第一部涉及军事题材的作品,西方的源泉之一。

****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记》和《奥得修记》,它们产生于公元前九至八世纪,是欧洲最早的文学作品,相传为盲人诗人荷马所作《荷马史诗》是以规模宏大的特洛亚战争为背景。

战争发生于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11世纪之交。

《荷马史诗》用神话和英雄传说的形式表现出来,据传说,特洛亚战争是由一个“不合的金苹果”引起的。

它的形式是神话与历史的交流《伊利昂记》直接描述了这场战争,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开端,集中写战争结束前50天内发生的故事,以郝克托尔的葬礼声结束。

《伊利亚特》的战争概念是世界文学中最早的有关军事题材的巨著。

参战的双方无明显的倾向性。

1、战争是部落的经常事业,其目的是掠夺俘虏为奴、瓜分战利品(土地、金属、女人等),参战的双方都有一种责任感。

女性是战争的导火索---妇女是父权社会,男性的私有财产和性奴隶,私有财产是不可侵犯的---战争的本质2、战争是很光荣的事情,古希腊人尚武---崇尚武力及勇敢,战争是最能获取荣誉的场所,一个人只要勇敢无畏就受到尊敬。

史诗一方面肯定互相掠夺的正当性,一方面表现出对勇武精神的尊崇。

英雄人物分析1、《伊利亚特》----人物分析阿喀琉斯:修美高大、是神与人之子、骁勇善战、能言善辩、慷慨大方、重个人荣誉、重友情,顾大节。

阿喀琉斯的脚踵—人类自身的深刻反省。

人类不管多么完美,总有根本的缺陷,最后都战胜不了命运。

阿喀琉斯的愤怒:作战勇猛、责任意识强,重个人荣誉,儿女柔情。

2、《奥德赛》—情节结构:十年返乡之旅,奥德修在外漂泊,其妻不断受求婚者骚扰,线索一是其子外出寻父,线索二是奥德修海上历险。

《奥德赛》-----人物分析奥德修:机智和刚毅,沉重镇定,忠于自己的部落,私心很重,念念不忘个人财富和私有财产,对求婚者赶尽杀绝。

理想英雄人格—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卓越的智慧与理性之光。

西方现代文学名著欣赏

西方现代文学名著欣赏

西方现代文学名著欣赏西方现代文学名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吸引着读者。

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同时也能够体味到西方文学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表达。

一部经典的西方现代文学名著,就是弗兰兹·卡夫卡的《变形记》。

这部小说以一个普通的家庭男子突然变成一只巨大的昆虫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迷茫。

作者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荒谬性,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

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独特性,也在思想层面上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另一部不可忽视的西方现代文学名著是弗朗茨·卡夫卡的《城堡》。

这部小说以一个男子试图进入一个神秘城堡的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官僚制度的荒谬和人类对权力的渴望。

作者通过对官僚主义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困扰和个体的无力感。

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成为西方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除了卡夫卡,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作品也是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瑰宝。

他的小说《老人与海》以一个老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鲨鱼搏斗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思考,探讨了人类的勇气和坚持。

作者以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描绘出了一个老人孤独而坚定的形象,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成为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除了以上提到的作品,西方现代文学中还有许多其他值得欣赏的名著。

例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以其独特的意识流叙事方式和对女性主义的思考,成为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其复杂的结构和对人类生活的全面描写,成为西方文学中的瑰宝。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赞赏。

总之,西方现代文学名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

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赏析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其中涵盖了许多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人性探索,引领读者进入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境界。

本文将就几部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赏析,通过解读小说中的细节和情节,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欣赏这些杰出的文学作品。

《人类群星闪耀时》《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法国作家塞弗林的作品,这部小说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体制下的种种不公以及社会底层的贫困生活的生动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丑陋和社会的黑暗。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阿兰,是一个渴望知识和自由的年轻人,他通过不屈不挠的努力考上大学,但面对封闭的体制和权力的阻碍,他感到无力和困惑。

他的努力和追求代表了社会底层的人们渴求改变现状的心声。

通过对阿兰的塑造,塞弗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人性中的复杂和纠结,引发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思。

《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杰作。

这部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主线,讲述了一百年来这个家族的兴衰和命运。

马尔克斯通过奇幻、写实、荒诞的手法,展现了布恩迪亚家族世代循环的悲剧。

小说中丰富的人物和众多的情节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庞大而壮丽的画卷,同时也揭示了人类命运中的孤独和无奈。

马尔克斯以精湛的笔触塑造了许多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容易投身到故事中,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

这本小说通过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年轻人在大都市中的迷茫和无助。

霍尔顿对社会的虚伪和偏见感到失望,并向往纯真和正直的生活。

他试图保护那些他认为在混乱世界中还保有纯洁的孩子们,以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腐败现象的忧虑。

塞林格通过鲜明的写实风格和霍尔顿的独特性格,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深思和触动的内心世界。

《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西方文学名著导读与深度解析

西方文学名著导读与深度解析

西方文学名著导读与深度解析西方文学名著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几部西方文学名著进行导读与深度解析,带领读者一同领略其中的魅力。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的风貌,让读者深入了解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小说主要讲述了伊丽莎白·班内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故事。

通过伊丽莎白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的存在,以及人们对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追求。

奥斯汀以幽默的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虚伪,让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的现实。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

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为主线,通过七代人的故事展示了一个虚构的马奇亚多镇的历史变迁。

马尔克斯以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将现实与幻想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生动,他们的命运交错纠葛,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

通过对时间、孤独、爱情等主题的探讨,马尔克斯向读者传递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青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视角,描绘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成人世界的反叛。

霍尔顿在纽约的冒险经历中,他对虚伪、不真实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小说以幽默而又深沉的语言,勾勒出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和对人生的思考。

塞林格通过霍尔顿的内心独白,让读者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引发对真实与虚假、成长与困惑的思考。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巨著。

小说以拿破仑战争为背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托尔斯泰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对人物心理的深入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脆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学名著赏析要点总结19世纪中后期文学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福楼拜●写实主义:现实主义的另一个译名,更加突出它在美学方面的特点。

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

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为美学概念现实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式之一。

●自然主义: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在法国兴起后波及到欧美各国,基本出发点和前提是描写真实。

以真实客观描写现实和人性,人的机体为目的。

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发展,描写的视野更加宽阔。

在文学创作中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与实现方法。

先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代表人物:左拉●各国文学特点英国:关怀小人物命运法国:由浪漫主义转变而来,描写城市生活现象与心理。

俄国:结合农奴解放,塑造小人物、多余人和新人形象。

采用传统的讽刺手法,民族气息浓郁。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1)叙写人情风俗史2)强调客观性和真实性3)描写普通人生活勃朗特三姐妹4)描写典型环境夏洛蒂《简爱》5)细节真实艾米丽《呼啸山庄》6)坚持人道主义7)以小说为主要题材《简爱》,自传性作品,第一人称写。

美好人生=尊严+真爱+金钱。

突出点:1)女性经济独立2)女性求职3)以圣经为武器司汤达,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缺乏父爱,一生未婚,习惯于玩世不恭。

格言“不自由,毋宁死。

”第一部作品《阿尔芒斯》(《红与黑》前奏曲)◆《红与黑》副标题:1830年纪事地点:维利叶尔小城主人公:市长--德瑞纳,农民、工厂主--索黑尔,索黑尔儿子—于连,市长夫人,维德夫人(仆人),维拉木尔侯爵,维拉木尔侯爵女儿—玛特尔。

书名的政治象征:1)“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教会。

2)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教会的复辟时期。

3)法国的红军装,教会的黑袍4)热情与阴谋5)于连中枪血染胸膛,玛特尔身穿黑色丧服亲吻于连被砍的头颅。

于连的心理活动:瞬间的自卑——自尊的反抗——胜利的满足——瞬间的自卑……于连人物形象分析:个性复杂的人物,性格分裂。

自尊自爱、勇敢真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体。

既热情又冷静,既确立自主又表现出屈服和依附,性格不固定。

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个人奋斗的典型,不同于只求温饱的青年,也不属于甘愿出卖灵魂、最终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的一类。

有理想、有才华、有抱负,不满于现状,要求民主平等,富有反抗精神,想通过各种手段跻身于上流社会。

艺术成就:1)从传统封闭结构向现代开放结构过度2)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3)杰出的心理描写◆《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有文学史上的拿破仑之称。

缺乏母爱,渴望光荣,为还债写作,活在5万杯咖啡上,收到女读者来信12000多封。

《人间喜剧》,97部小说合集。

作品串联方法——人物再现手法。

《高老头》主人公:高老头、付托冷、拉斯蒂涅、雷斯多伯爵夫人、但斐纳(高老头女儿)。

描写“三史”:贵族阶级衰亡史,资产阶级发家史,金钱的罪恶史。

拉斯蒂涅的三课:1)付托冷的教导:心变黑 2)极端利己 3)高老头之死:上流社会的冷酷无情。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关心农民苦难,忏悔的爱情,晚年出走,立足于基督教的禁欲基础之上。

《忏悔录》,托尔斯泰的平民化生活。

托翁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

三大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编年史诗,被称为“人民的史诗”《复活》——流浪汉小说特点《安娜·卡列尼娜》——传记史诗“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开场白。

心灵辩证法:描写心理过程本身,展示人物心理发展过程。

对人类心灵艺术揭示的意义:1)推进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揭示的许多心理活动过程具有惊人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2)改变了小说的结构形式:由闭锁式到开放式。

3)开创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多种艺术手法:动态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人物瞬间心理揭示、独特的内心独白。

西方文学发展历程两大源头: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艺术及文学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及文化理论。

六大思潮: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 2)18世纪新古典文学思潮 3)法国大革命前后启蒙思想主义思潮 4)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 5)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实主义思潮(20世纪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6)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

◆希腊神话神话的定义: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学样式,也是人类思维形式中最古老的一种。

它只能产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产生在人类对外界现象不能作科学说明的时代。

希腊神话是西方最早的人民口头创作,大约产生在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之间。

神话分类:神的故事,英雄传说。

艺术特征:想象力极强,故事性极强,哲理性极强。

希腊神话的深刻性在于它揭示了人的两大情欲带给人们的悲剧性和喜剧性的人生体验。

希腊神话十二主神:1.宙斯:天神之父,雷电之神,地上万物的最高统治者,掌管天界,是第三任神王;以贪花好色著名。

2.赫拉:宙斯的姐姐和夫人,宙斯正妻,代表女性,美丽的天后;婚姻的保护神,尤其是已婚的女人的保护者。

3.雅典娜:智慧女神和女战神,宙斯与美狄丝结合的产物;她是智慧,理智和纯洁的化身。

4.阿波罗:太阳神,宙斯和勒托之子,和阿耳忒弥斯是双生兄妹。

5.阿尔忒弥斯:美丽的女猎神和月神,青年人的保护神,宙斯和勒托之女,与阿波罗是双生兄妹。

6.狄俄倪索斯:酒神7.波塞冬:海神,宙斯的兄弟;掌管大海;脾气暴躁,贪婪。

8.哈得斯:死亡之神,宙斯的兄弟;掌管冥府,同时也是财富之神;有一顶可以隐身的帽子;残忍,可怕,但很守信。

9.德墨忒耳:克洛诺斯和瑞亚之女,宙斯的姐姐;农业女神。

10.阿佛洛狄忒:爱,美和欲望之神;从海中的泡沫中生出。

11.赫维斯托斯:宙斯与赫拉之子,神中唯一丑陋者,但妻子却是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火和锻造之神,为众神制造武器和铠甲;铁匠和织布工的保护神。

12.赫拉克勒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

附加:阿瑞斯(Ares):宙斯与赫拉之子;战争之神;粗暴而嗜血,但并非真正的勇士。

赫尔墨斯(Hermes):宙斯和迈亚之子;众神中最快者;盗窃者的守护神,商业之神,黄泉的引导者。

◆《荷马史诗》荷马(Homeros),生于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的爱奥尼亚,是古希腊最著名和最伟大的诗人。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处理的主题分别是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间的争端,以及特洛伊沦陷后,奥德修斯返回绮色佳岛上的王国,与皇后珀涅罗团聚的故事。

◆《神曲》原名《喜剧》,意大利诗人阿利盖利·但丁(公元1265-公元1321)的长诗。

写于1307年至1321年,全诗为三部分《地狱》《炼狱》《天堂》,谴责教会的统治,但仍然未摆脱基督教神学的观点。

全诗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诗,一共100篇。

诗句是三行一段,连锁押韵,各篇长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

全诗14233行,地狱4720行;炼狱4755行;天堂4758行。

地狱形似一个上宽下窄的漏斗,共9层。

第一层是候判所,生于基督之前,未能接受洗礼的古代异教徒,在这里等候上帝的审判。

在其余8层,罪人的灵魂按生前所犯的罪孽(贪色、饕餮、贪婪、愤怒、信奉邪教、强暴、欺诈、背叛),分别接受不同的严酷刑罚。

炼狱(又称净界)共7级,加上净界山和地上乐园,共9层。

生前犯有罪过,但程度较轻,已经悔悟的灵魂,按人类7大罪过(傲慢、忌妒、忿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分别在这里修炼洗过,而后一层层升向光明和天堂。

在净界山顶的地上乐园,维吉尔隐退,贝雅特里奇出现。

贝雅特里奇责备但丁迷误在罪恶的森林,希望他忏悔,并让他观看表示教堂种种腐败的幻景,饮用忘川水,以遗忘过去的过失,获取新生。

随后,贝雅特里奇引导但丁游历天堂九重天。

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天使。

在九重天之上的天府,但丁得见上帝之面,但上帝的形象如电光之一闪,迅即消失,于是幻象和《神曲》也戛然而止。

《神曲》的四重意义1、字面意:但丁游历地狱、炼狱、天堂的情景。

2、寓言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3、哲理意:通过自觉受苦,可以改善人性,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4、神秘意:神秘的层面具有不可言说性。

◆《圣经》文学《圣经》是对历史的描述,它包括六十六本书,历时一千六百年,至少由四十位不同的作者写成。

旧约(旧的盟约)包含三十九部书,大约写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400年。

新约(新的盟约)包含二十七本书,大约在公元40年至90年间写成。

《圣经》是古代希伯来人(犹太人)在长期的苦难的生活中逐渐地积累和创造出来的。

基督教认为,人不应该成为人自身享受的对象,人本身是微不足道的。

基督教的要旨在于谦卑。

《旧约全书》的参孙的故事表示了民族意识与个人情欲的两元对立。

《新约全书》里这种民族意识被大大地泯灭,它把情欲当作一种个人的、一种内心世界里需要加以抑制的东西,并把它推倒了一个比较极端的地步。

基督教三大苦难:肉体苦难,人生诱惑,死亡。

◆歌德与《浮士德》西方文学的第四里程碑;歌德:伟大与怯懦,感情丰富又十分理智;疯狂又智慧超群;凶恶阴险有优质天真,过于自信又逆来顺受。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

1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著探索者的形象。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

2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

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

意义:向人们指出了精神净化的道路,指出了人生的意义和人们应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们引向崇高的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伟大道路。

《浮士德》的艺术特色: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2在人物塑造上:辩证的方法。

3形式多样化。

自由韵体,民歌体,古希腊悲剧的诗体。

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象征、比喻的手法。

◆三一律:是古典主认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简爱》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简·爱》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

《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和反抗、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这本小说的主题是通过对孤女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反映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呼号和责难,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