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表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考试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考试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本次期末考试是我市统一命题考试。

测试内容很全面,命题紧扣课程标准,体现出了新课标、新理念,而且知识面覆盖广,其内容注重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

积累运用、阅读感悟、习作表达等方面有机融合,是一份难度适宜,题目较灵活的试卷。

(二)、命题意图本试卷属于期末综合试题,命题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其中第1小题读拼音写词语、第2小题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是检测学生对本册教材书拼音的掌握情况。

第3小题指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为了检测学生写法的掌握,第4小题选择作品及作者,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第5小题把句子补充完整,此题日日新,又日新,给我们指明了高考改革的方向,检测学生的课外积累能力,第六小题,按课文内容填空,检测学生对本册书积累应用的读背能力和对课文的熟背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第二部分口语交际,出题和现实生活很接轨。

邻居家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又伤身体。

针对这件事情,你打算怎样劝说他。

考查的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第四部分为综合性学习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通过综合性学习,感受到传递信息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并且具备,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道口语交际考查了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此题出的的确很高明。

出题者兼顾了本册中的综合性学习,专程考察的是第六单元的走进信息世界。

利用写出三种信息传递的方式,直接考查了学生综合能力情况。

第五部分为阅读,第一则为课内阅读,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则为课外阅读,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第五部分为写作。

先把题目补充整,再按要求来写,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本次考试有以下几个特点:1、灵活性。

本次命题主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材,重难点突出知识面比较全面,试题特别灵活,但对学困生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语文期末测试题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积累运用,第二部分是语篇阅读,第三部分是表达交流,第四部分是附加题。

本试卷总体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积累对生活的观察等方面的测试等。

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语言文字的实用。

试卷题型灵活,考试面广,有一定难度。

尤其是古诗词运用,句子改写,以及非连续性文本失分非常严重。

可见,平时要多注重诗词积累运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成绩情况这次考试共有455人参加,平均分79.97,优秀率21.99,及格率93.63%,优秀率和平均分都相对较低。

通过查阅试卷,发现优点有: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使学生牢固掌握,2、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字体端正,行款整齐、美观。

3.课外知识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积累运用:本次字词方面进行进行考核的一部分都是易错字和易混淆的生字词。

如“藕、酸、糕、榨”,这几个生字部分孩子很难区分,很容易写错(少笔或增笔)导致失分严重。

四字词语掌握不牢固,中下层失分严重。

句子加工场中形近字运用由于老师忽视了对此类型题的训练,导致失分非常严重。

古诗词运用非常灵活,而且考的很偏,第一小题,一个班没有几个人写对。

2、语篇阅读:阅读题虽然平时训练,但学生答的仍然比较差,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不够细心。

遇到试题,学生答非所问,没有按要求完成习题。

尤其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生没读懂调查表,答非所问,可见学生对于生活中的观察不够细心,不会总结,导致丢分非常严重。

学生审题不严谨,本次课内阅读有两小题是画线题,共4分,每个班有一半人漏写,失分严重。

4、作文展示方面:这部分失分较严重的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内容不具体;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导致失分严重。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文学生活多姿多彩一、基本情况本次检测参考人数人,平均分为分,及格人数人,及格率,优秀人数人,优秀率。

二、试题特点本试卷分为五大板块,共七个大题。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做出了一些调整。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学会倾听4分,光积搏记37分、交流平台4分,阅读30分(非连续文本阅读4分,文本阅读26分)和习作25分,各板块分值也保持不变,但能力型题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和个性阅读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增加了非连续性文本的考察(4分)和与编者的对话(2分)。

3、试卷凸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在题前有人文性表述,学习方法的指点,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知识。

三、学生答题得失分析透过试卷,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学会倾听(4分)听读材料《听的艺术》,紧密结合时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能用文字等展示学习成果”(注:引文均出自新课标,以下略)。

此题绝大多数学生满分,答案就在材料中,用心听,不难回答。

少数学生答题不完整。

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差,有待提高。

不足之处:写的文字分量较大,答案较长。

易问答简短。

二:广积博记(37分)本题有五个小题组成,考查学生字,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

体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识字与写字试卷中1题考查写字,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并且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少数学生失分,对“谎”“奠”掌握不好。

第2题是对识字方法的考察,多数学生答题不规范,没有明确的方法指导。

第3题的第(1)小题考察学生查字典的方法,个别区答卷普遍差:音序不知道大写,部首查字法不知道查什么部首。

第(3)小题形近字辨析掌握较好。

失分原因:基础知识夯实不足,最基本的能力没有掌握。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积累应用”部分试卷分析与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积累应用”部分试卷分析与质量分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积累应用”部分试卷分析与质量分析xx县xx小学 xxx一、试卷分析(一)题型与分值分布1.本次积累应用部分在试卷中占比25%,总分25分。

2.题型包括诗句情感理解(2分)、诗句和名言警句补充(6分)、句子练习(缩写、陈述句与比喻句转换、转述句、关联词语连句、修改病句、判断句子正误,共14分)以及口语交际(3分)。

(二)知识点覆盖1.诗句情感理解: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重点古诗词的情感把握,涵盖了思乡、爱国、写景抒情等多种情感类型。

2.诗句和名言警句补充:主要针对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以及名人名言等内容。

3.句子练习:对学生的句子结构分析、句式转换、语病判断与修改等能力进行了全面考查,涉及缩句、比喻句与陈述句的转换、转述句的改写、关联词语运用、病句类型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判断等知识点。

4.口语交际:题目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质量分析(一)诗句情感理解1.得分情况:平均得分1.2分,得分率为60%。

2.答题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把握较为常见和简单的诗句情感,但对于一些意境较深、情感复杂的诗句,理解不够准确和深入。

例如,在分析某首边塞诗的情感时,部分学生只答出了“思念家乡”,而忽略了“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这一方面。

(二)诗句和名言警句补充1.得分情况:平均得分5分,得分率为83.33%。

2.答题情况:学生在这部分的表现较好,对于大部分要求背诵的内容能够准确填写。

但仍有少数学生出现错别字、漏字、添字的现象,如将“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卷”写成“券”。

(三)句子练习1.缩句得分情况:平均得分1.8分,得分率为90%。

答题情况: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判断句子的主干成分,存在多删或漏删的问题。

2.陈述句与比喻句转换得分情况:平均得分1.6分,得分率为80%。

答题情况:一些学生在将比喻句改为陈述句时,不能很好地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导致表意不清。

3.转述句得分情况:平均得分1.56分,得分率为78%。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 这也意味着本期工作的结束。

本次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与理解、习作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这学期工作如何,也从期末考试的试卷当中看出来。

深刻的剖析与自我反思, 有助于我们看到昨天, 珍惜今天, 展望明天, 从而借鉴经验, 吸取教训, 以指导自己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 我就这次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我班应考40人, 实考40人。

及格29人, 及格率73%;优秀生3人, 优秀率8%;总分2641,均分66.03。

与上学期比较应是稳中有升与上个名次只差0.84分。

二、针对学生的做题实际, 现小结如下:从整个卷面来看, 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部分学生掌握较好, 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次之, 阅读部分失分较多。

(一)优点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对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视。

2.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 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学生做得也很不错。

(二)存在不足1.基础知识。

一个是“按要求写词语”这题丢分较严重, 尤其是写出含夸张的成语。

另一个“根据字形变化猜成语”一题, 多数学生找不出字形的变化规律所以导致丢分现象。

一方面是平时教学我对这些题的疏忽, 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积累的疏忽。

2.阅读与理解。

主要问题出在“综合阅读”中的6.7、8小题, 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题目的灵活应便能力不够强。

语文阅读重在过程, 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而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学生阅读态度不认真, 文章浏览一遍即开始作答, 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不去认真揣摩, 体会, 感悟。

这些都是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3、习作。

部分学生没有较好地把生活作为习作的主要来源, 围绕实际生活, 理解生活, 表达生活。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濉溪县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中、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表乡(镇): 孙疃镇 学校: 孙疃中心学校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 文参加考试人数分以下人数;低分率参加考试人数分以上人数;优分率参加考试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4085===二、 对试题的评价与建议试卷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本与基础,适当增加难度,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阅读、写作水平总体不错,这次考试效果很好。

三、 考试情况分析1、 基本情况本次考试参加人数34人,平均分86.55分,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4.71%,整体情况,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深厚,积累运用比较充分,习作水平有所提高,它是一份价值的试卷,这份试卷,其涵盖了“识写读背说习作”,并能注重题型的多样性,是一份科学合理的试卷。

2、 教与学存在的问题现在教学多用多媒体取代了语言文字,多媒体的确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手段,但只能是辅助,不能取代,是为了更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

在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最要的是理解能力,还有记忆力、阅读速度等。

语文还需要积累,而很多教师注重理解,而忽视了积累。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与语言交流紧密结合,才能使人更流利的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3、改进教学的意见及措施教师要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采取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密切联系实际生活安排适当“小练笔”;听说读写看整合安排,经基础知识整合安排,设立了栏目,继续丰富拓展“口语交际”“习作”而语文课堂要更丰富、更富有趣味性,平时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也要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大意,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地感情色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文章地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加强对背诵的训练。

小寨小学五年 级一班语文试卷分析表格

小寨小学五年 级一班语文试卷分析表格
通过这次考试依然暴露的上述一些学生明显的不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的建议如下:
一,坚持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提高。首先是识字教学,要把严格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贯彻到底,常抓不懈。让学生受到良好的语言文字的训练。
二,要把学生读当做一个攻克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要注意学生读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和学生的现有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要加强指导和教学。同时努力提高学生读的兴趣,提高读的水平。
作文部分,从学生答卷来看,我觉得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书写中的涂改少了,标点符号也能运用了尽管还有不少不正确的标点存在。至少标点在文中表达意思的重要作用,学生已经充分认识了。




对于这一届五年级学生来说,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而学习不肯动脑,有依赖性,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的,主动性。同时基础知识极差例如拼音有80%的同学不过关。特别是声调,读不准。写作的兴趣和水平也不高。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共6个小题。分值是40分
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共二个大题占30分。一是课内阅读理解,试卷选的是《桥》中的片断,共4个小题,分值是14分。二是课外阅读《他要感谢那只手》这是学生没有见过的一篇短文。目的是检查学生真实的阅读理解水平。共5个小题占分值是16分。
第三部分是作文,题目是《这就是我》要求介绍自己的特点。我觉得这个作文题目出的非常好,既结合了课文所学的写作知识,又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同时在所有的人中学生最熟悉的就是自己,所以学生会在所有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表现自己,而且又获得一个全面认识自己的机会,很注重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因此是一个好的作文题目。
从答题情况来看:
首先我看到学生在这半年的学习中,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卷面的整洁度提高了很多,乱涂乱改的地方少了明显减少。同时答题的规范性也得到了提高,比如标点的使用,答题的格式,以及句子的完整性都好于上学期期未学生答题的情况。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四大部分:基础知识(占30分)、积累与运用(占15分)、阅读理解(占25分)、习作(30分)。

本次考试参加学生41人,及格34人,及格率82·5%,优秀6人,优秀率15%,平均分70·93,最高分93,最低分14·5。

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字词识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

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坏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

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

1、根据拼音写词语。

大部分学生能正确美观地书写,主要的错误出现在“颤抖”“骏马”“眼疾手快”这几个词语,其原因有:学生对词语理解不到位,平时书写时不专心,对字的结构把握不好,也有个别同学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

2、选择读音错误的一项。

这一部分错误率不高。

从整体看,这题错的较多。

主要错在“监”的字上,其做错原因有主要是学生对字的读音掌握不牢,多音字掌握不好。

(2).积累运用。

1、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高,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不好,但也有同学出现错误,主要有四大名著及这些作品有关的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除了田忌赛马之外,你还知道的有哪些,有一部分学生分答不上来。

2、用读例句,体会人物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写。

有个别学生用已有的词语写了写,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

3、古诗积累。

这部分较为简单,学生几乎都能答对,主要的错误是课外积累的名句写不出来,如“岂因祸福避趋之”。

(3).阅读理解。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25分,共有2篇短文。

第一篇是文言文《自相矛盾》,第二篇是四大名著文本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是学生卷面的整洁度也存在问题,有的学生一场考完后,自己的试卷写的很乱,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不良,所以教师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1.教学中只看到文本中的生字词,停留在课文背诵理解上,忽略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教学中没重视加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训练,特别是造句能力,培养孩子的造句要符合格式的意识。
3.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关注度不够,对拖拉、磨蹭的学生,没有让他们树立好正确的时间观念。学困生的阅读能力还需提高,在学困生这一块上还要多下功夫,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为方向,逐步提高成绩,争取全班的全面进步。
本次期末检测试卷总体来看,个人认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一是应加强学生的书写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不但会写,而且应该把字写正确、写端正。
二是应加强课内外阅读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高年级更应该如此。因为几乎所有的语文考试都有这方面的题目出现,而且它还占有相当大的分值,阅读概括能力的好坏与教师平时的训练有相当大的关系。
阅读短文《迷人的张家界》篇幅不长,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完成,正确率较高,还是在仿写句子当中,学生的失分还是较多,没有能抓住重点去写,或者写的过于简单。重点的句子好在哪里,学生还是根据自己原有的思维去写,没有用上老师讲的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去描述。只有少数学生能把短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来。
2016至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表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
参考人数
A
B
C
D
合格率84.85%
18.18%
题类
答题状况
一积累运用
二阅读实践
三习作展示
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还是不牢固,大部分学生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比较扎实,第1题抄写句子能做到书写工整,行款整齐。第2题失分较多得是烟雾迷蒙的蒙,好多同学少加一小横;第3题读音的苍劲有错的,应该读jing;用词语造句普遍扣分,因为写的句子过于简单;第4题中的白石老人的自勉写错的较多,课堂上没有重点强调。少数孩子对于同音字、形近字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如尊敬,遵守;苍劲、给予的读音,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阅读短文《丑石》篇幅太长,内容比较含蓄,学生理解不了,答案就在短文中,可是就是找不到,失分最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不理解,由此判断。学生稍不注意就想不出答案。
平时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是写一件事情,本次作文是以写景和抒情为主。学生感觉比较陌生,找不到想要表达的感情。缺乏想象力,语言干瘪,过于简单,缺少吸引力,没有情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