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练习题及课堂讨论材料

合集下载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

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ABCD)A、客观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发展性原理D、教育性原理E、协同性原理2、心理过程包括(CEF)A、感知过程B、行为过程C、认知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意志过程3、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BC)A、自变量B、因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被试的反应 E实验情境4、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点是(C )。

A、指向性和选择性B、指向性和调节性C、集中性和指向性D、集中性和选择性5、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6、“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C)A、感知B、记忆C、注意D、思维7、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小同学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A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8、在学习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时,努力地把自己的注意维持在学习内容上,这时的注意是( B )A、随意后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9、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注意的( C )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10、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注意的( B )A、分散B、分配C D、广度( D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2、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B )特性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3、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A)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相互作用 D.联觉4、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这是( D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5、认出一株牡丹花,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B )A.色觉B.知觉C.感觉D.统觉6、人对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是(A )A.方位知觉B.形状知觉C.距离知觉D.大小知觉7、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性是(A)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8、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以处理并作出解释或判断的组织加工过程是(C)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9、在一定范围内,人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保持对客观事物相对稳定的映象不变,这是( D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0、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像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 D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35、(A )定律揭示了在广泛的范围内,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值是一常数A、韦伯B、费希纳C、华生D、冯特36、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B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对数关系D、常数值39、“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B )现象A、对比B、适应C、后像D、感受性42、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D )A、知觉B、感觉C、对比D、后像46、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更具有容易产生(B)的倾向A、知觉选择性B 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C)A.动机性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痕迹衰退抑制2.短暂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B )组块。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1.心理学是一门()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D.人文科学2. 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学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3.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系统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思维过程是()A.分析B.比较C.抽象D.概括4. 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愤怒 B心境 C应激 D激情5.以下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系统的是()A.能力B.兴趣C.气质D.性格6. 内驱力是指()A.愿望 B动机 C需要 D为满足需要而引起的内部推动力7.()不是一种独立心理过程。

A.知觉B.记忆C.思维D.注意8.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A高创造力一定要高智力 B高智力一定有高创造力C低智力有高创造力 D高智力可能没有高创造9.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10.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A.中间稍快B.中间稍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11.“窥一斑而见全豹”所描述的人的知觉特征是()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12.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哪种功能?()A.调节B.维持C.集中性D.选择二、填空题13. 健康包括和。

14.动机按起源分和。

15.人的记忆系统主要包括、和三大方面。

16.情感分为理智感、、。

1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和。

18.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理解性和。

19.能力按特殊性分为、。

三、名词解释20.气质;21.自我效能感;22.意志;23.表象;24.人格;四、简答题25.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有哪些?26. 气质有哪些分类?27. 如何保持快乐的心境?28. 需要与动机的联系是什么?五、论述题29. 了解他人气质特点对人际交往有哪些作用?30. 谈谈影响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

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

本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套心理学公共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A.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B. 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C. 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学习理论D. 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答案:B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一部分是潜意识的来源?A. 自我B. 本我C. 超我D. 现实我答案:B3.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斯金纳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罗杰斯答案:C4. 以下哪项不是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A. 刺激泛化B. 刺激分化C. 刺激强化D. 刺激消退答案:C5. 以下哪项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核心概念?A. 动机B. 能力C. 信念D. 态度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态度、信念或价值观不一致时,会产生一种心理不适感,即认知失调。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感,个体可能会改变自己的态度或信念,使之与行为一致。

3.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简述其五个核心能力。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其五个核心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内在激励、同理心和社会技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及其对现代心理学的影响。

答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潜意识包含了被压抑的欲望和冲突,这些潜意识内容通过梦境、口误等方式表现出来。

大一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个体行为B. 个体心理过程C. 社会行为D. 个体心理过程及其行为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哪部分代表人的原始冲动和欲望?A. 自我B. 超我C. 本我D. 他我3. 以下哪个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一个层次?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尊重需求D. 物质需求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斯金纳C. 费斯汀格D. 皮亚杰5. 以下哪个是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A. 观察学习B. 操作条件作用C. 经典条件作用D. 社会学习6. 以下哪个是情绪理论中的“三因素”理论?A. 詹姆士-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沙赫特-辛格理论D. 阿诺德的评价-兴奋理论7. 以下哪个不是记忆的阶段?A. 感觉记忆B. 短期记忆C. 长期记忆D. 永久记忆8. 以下哪个是人格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A. 艾森克B. 荣格C. 弗洛伊德D. 马斯洛9. 以下哪个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认知过程B. 情绪调节C. 社会影响D. 语言发展10.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工具?A. 心理实验B. 心理访谈C. 心理测试D. 心理观察答案:1-5 D C D C C6-10 C D D C 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答: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生物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等。

每个领域都关注人类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如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记忆、语言等认知功能;社会心理学探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心理过程。

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举例说明。

答: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例如,一个学生如果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成绩,那么他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

3. 描述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概念题1.1 什么是公共心理学?公共心理学是对社会群体中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研究,旨在了解和改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1.2 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公共心理学研究对象包括社会心理、性格与个体差异、健康心理、教育心理、组织与领导心理等。

1.3 公共心理学与个体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公共心理学注重研究群体和社会层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而个体心理学侧重于个人层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2. 选择题2.1 公共心理学的目标是什么?A. 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与行为B. 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C. 揭示个体差异对心理的影响D. 研究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答案:B2.2 群体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是由谁提出的?A.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B. 斯坦利·奥维C. 卡尔·韦斯特D. 卢·巴内斯答案:C3. 填空题3.1 公共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个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答案:群体或社会层面的3.2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的__________。

答案:归因过程4. 简答题4.1 请简要解释以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为基础的“权威实验”。

答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实验通过让被试者遵循“权威”的指令,调查他人服从指令的程度。

结果显示,很多人在权威的压力下会违背自己的良知和道德标准。

4.2 公共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如何应用于实际?答案:公共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以应用于制定社会政策、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提高教育质量、改善组织管理等方面,从而改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5. 论述题5.1 请阐述公共心理学在促进健康心理方面的作用。

答案:公共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互动和影响,促进健康心理的发展。

例如,公共心理学可以研究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支持来减轻心理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

公共心理学还可以制定健康宣传和教育计划,提高人们对健康行为的认知和理解,从而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福祉。

公共心理学测试题型及答案

公共心理学测试题型及答案

公共心理学测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A. 描述行为B. 解释行为C. 预测行为D. 控制行为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测量学的主要任务?A. 测量个体差异B. 评估心理特征C. 制定心理测试D. 进行心理治疗答案:D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不包括:A. 本我B. 自我C. 超我D. 社会我答案:D4.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费斯汀格D. 皮亚杰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情绪表达C. 情绪抑制D. 所有选项答案:D6.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A. 观察学习B. 先天本能C. 环境决定论D. 行为主义答案:A7. 以下哪个不是自我效能理论的组成部分?A. 效能期望B. 行为结果C. 情绪状态D. 个人控制答案:B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遗忘的速度:A. 随着时间逐渐减慢B. 随着时间逐渐加快C. 先快后慢D. 先慢后快答案:C9. 以下哪个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焦虑障碍B. 抑郁障碍C. 幸福感D. 人格障碍答案:C10. 以下哪个是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A. 标准化B. 随机化C. 个性化D. 非标准化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们在满足低层次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尝试改变其中一个认知,使之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3. 解释什么是情绪智力,并简述其五个主要领域。

答案: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征答案:A2. 心理学的科学性质是()。

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人文科学D. 交叉科学答案:D3.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C. 认知、情感、行为D. 感觉、知觉、思维答案:A4. 情绪的三个成分是()。

A. 生理唤醒、行为表现、情绪体验B. 认知评价、行为表现、情绪体验C. 认知评价、生理唤醒、情绪体验D. 生理唤醒、行为表现、认知评价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社会认知B. 社会影响C. 社会行为D. 个体心理答案:D6.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

A. 安全需求B. 尊重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答案:C7.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费斯汀格D. 斯金纳答案:C8.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先快后慢B. 先慢后快C. 先快后快D. 先慢后慢答案:A9. 下列哪种学习方式属于有意义学习?()A. 机械记忆B. 理解记忆C. 死记硬背D. 反复练习答案:B10.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这种现象被称为()。

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巴纳姆效应C. 霍桑效应D. 斯特鲁普效应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教育心理学C. 社会心理学D. 管理心理学E. 神经心理学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决策?()A. 个人经验B. 社会文化背景C. 情绪状态D. 认知偏差E. 信息的可获得性答案:ABCDE3. 以下哪些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认知重评B. 问题解决C. 表达抑制D. 社会支持E. 放松训练答案:ACDE4. 以下哪些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A. 相似性B. 互惠性C. 接近性D. 外貌吸引力E. 权力地位答案:ABCDE5. 以下哪些是压力的来源?()A. 工作压力B. 经济压力C. 人际关系压力D. 个人健康问题E. 社会环境变化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

公共心理学作业思考题

公共心理学作业思考题

《公共心理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填空题1、心理学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3、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的心理是_____________的机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映。

5、实验法所谓严格控制条件,一是指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谓测验法,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7、调查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1、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 意志过程B. 认知过程C. 能力D. 情感过程E. 人格2、人的心理具有哪些特性?A.共同性B.能动性C.整体性D.社会性E.客观性3、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A.观察法B.实验法C.分析法D. 测验法E.调查法4、心理学的实验法有:A.模拟实验法B. 自然实验法C. 实验室实验法D.现场实验法E.观察实验法5、特是哪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A.1869B. 1879C. 1889D.1899E.18976、行为主义代表人物A.冯特B.马斯洛C.华生D.罗杰斯E.比奈三、简答题1.学习心理学对师范生未来的教育工作有何意义?2.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3.系统观察法有哪些优缺点?四、分析题怎样看待类似“心理热线”、“咨询热线”等这类节目主持人的自杀事件?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心理现象2、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人脑、客观现实4、控制自变量的实施、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5、运用测量工具来衡量心理、行为特性6、填写问卷、访谈7、弗洛伊德二、不定项选择题1、CE2、BDCE3、ABDE4、BCD5、B6、C三、简答题1.首先,心理学有助于师范生了解未来教育对象的实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心理学练习题及课堂讨论材料一、练习题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包括那些内容?2、怎样正确认识心理的实质?3、学习心理学小意义是什么?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有哪些?根据心理实验法的一般程序,设计一心理实验方案。

第二章中学生的生理特征与心理教育1、中学生生理发育表现在哪些方面?2、中学生性意识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怎样对中学生进行初潮和经期的心理卫生教育?4、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遗精及手淫现象?5、如何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6、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性道德教育?第三章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与心理教育(上)1、什么是注意?2、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有哪些/3、如何根据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培养他们的注意力?4、如何优化中学生的注意品质?5、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6、中学生记忆力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记忆力?第四章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与心理教育(下)1、什么是思维?中学生思维发展有哪些特点?2、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3、创造型学生有什么特征?4、什么是创造力?如何培养和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5、什么是想象力?培养中学生想象力的教学措施有哪些?6、如何开发中学生的想象力?第五章中学生个性心理教育1、什么是自我意识?中学生自我意识有哪些特点?2、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3、如何对中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4、气质类型有哪些?怎样对中学生景象气质教育?5、什么是性格?影响中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6、中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有哪些?7、如何预防中学生的人格障碍的发生?第六章中学生学习心理教育1、什么是学习?中学生学习活动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有什么作用?3、怎样正确认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4、如何地中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5、什么是学习困难?学习困难有哪些类型?它是如何产生的?6、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调节考试焦虑?7、中学生学习困难的教育策略二、公共心理学课堂讨论材料1讨论题目:心理学史专题:联结主义的发展讨论内容:联结主义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研究阶段:1.启蒙期。

1943年是联结主义的起始年份以心理学家麦卡洛克和皮茨对生物网络进行研究提出第一个关于人工神经元模型--M-P模型为标志。

2.第一次高潮1958年心理学家罗森布拉特提出知觉机模型。

它由简单的阈值性神经元组成具有生物性神经网络的某些基本功能这就形成了联结主义的第一次高潮。

3.低潮期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家明斯基和佩珀特出版的《感知机》一书以异或问题为例给联结主义模型以沉重打击。

4.再度兴起1986年,鲁梅尔哈特麦克莱兰德和PDP 研究小组共同编辑出版了《并行分布加工:认知微观结构的探索》。

5.第二次高潮80年代末联结主义已开始占上风并露出取代认知主义而成为认知心理学新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的趋势。

联结主义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第二次高潮。

2讨论题目:中学生的早恋与性行为讨论内容:对于中学生早恋,尽管学校仍是明令不许,家长也不赞成,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在心理专家眼里却是正常的。

虽然正常,可对于这些尚属幼稚的学生来说却实在不易把握--不管你怎么想,怎么看待,中学生谈恋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尽管学校仍是明令不许,家长也不赞成,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在心理专家眼里却是正常的。

虽然正常,可对于这些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却实在不易把握和控制。

讨论材料:学生妹六次怀孕记者不久前在博爱医院采访时,该院妇科一位姓李的医生说,有一个学生妹曾在她手里做过4次人流。

第一次是该学生读初三年级的时候。

她找到李医生,说自己很久没有来月经,化验尿液后呈阳性,做B超后,证实怀了孕。

李医生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觉得好玩,就怀上了。

李医生说,那名学生长得很漂亮,也挺野。

谈话中了解到,她父母刚离婚,她随母亲,但母亲不久就出国了,把她放在外婆家。

外婆根本管不住她,她觉得挺寂寞,没有人关心,就找了一个男朋友。

李医生跟她说了一通道理,说她还没有长大,人流以后会对身体、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等等,叫她千万不要有第二次。

但没想到过了两三个月,她又找到李医生,这次她是和一个男生一起来的。

她又怀孕了。

李医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帮她解决问题后,非常严肃地对她说:“下次我可不管你了。

”又讲了一通道理后,她连连点头,说我听你的,以后不会再做了。

李医生还语重心长地对她说,如果有什么事可以跟她讲,自己毕竟年龄比她大许多,并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学生妹。

李医生吓唬她说,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说一个女人做过好几次人流,后来结婚了,想怀孕却怀不上,以至影响到家庭和睦,不得不离婚。

没想到这名同学听后,满不在乎地说,结不结婚、生不生都无所谓。

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女学生没有再找过李医生。

没想到有一天,读高一的她又找上了门,还是那个问题--怀孕了!李医生说,你再这样下去,谁都救不了你了,到头来受伤害的是你自己。

女学生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敢了。

但过了一段时间,她又来了,说这次是同学过生日,喝醉了导致的。

李医生跟她谈了近两个小时。

后来她还来过两次,原因是出血太多,并且有血块,所以找上门。

李医生说,血块肯定是自然流产,前后算起来,这名学生在短短的两年间至少怀孕6次。

她告诉李医生,她身体好像不如从前那么好了,经常觉得累。

这时她才真正意识到后果的严重。

怀孕学生多数不以为然博爱医院妇科主任于天德女士说,每个月来她们医院做人流的学生大约有十几个,年龄最小的才十三四岁。

她们一般自己来或由男朋友陪同,从来没有见到有父母在场的情况。

据于主任估计,学生怀孕后一般不愿到大医院就诊,到小门诊就医的会更多,因为更加秘密。

于主任说,到她们医院来做人流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一副满不在乎、不以为然的神情。

于主任说,其实她们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得很少,甚至怀孕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有一天,来了一名17岁的高中生。

她对于医生说,她两三个月没有来月经了,腹部有一个肿块,不知是怎么回事。

她这么说的时候,一脸轻松的样子,并且补充说,要是总不来月经就好,方便多了。

于医生对记者说,如果不是腹部有个肿块,那名学生还不会来医院就诊,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4个月了。

当于医生把这个消息告诉她时,她茫然地瞪大了眼睛。

学生哀求于医生给她做人流,于医生说不行,你怀孕期超过了规定可以做人流的时间。

后来这名学生在医院住了一晚,做了引产。

也有学生感到害怕,流眼泪的。

于医生还接触过两例处女膜完好怀孕的情况。

就在不久前,来了一名穿校服的女孩,说月经不来了,不知是不是月经不调。

于医生就怀疑她怀孕了。

于医生问她有没有过性行为,她说没有,旁边没有人时,她轻声地对于医生说,有过,但是体外排精。

于医生叫她验尿,结果呈阳性,做完B超后,证实已怀孕2个月。

做妇科检查时,于医生告诉她,她的处女膜还是完好的,但做人流后,处女膜就保不住了。

女孩一听,当时就哭了。

少女怀孕对身体多有损伤于天德是深圳有名的妇科专家。

她说,青春期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老师、家长和周边的其他人都不应感到过度紧张,关键是如何引导他们。

她说,由于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器官、心理都不成熟,保健知识不是太多,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差,遇到感情问题时一定要用理智来控制,不要超越范围。

有的少女吃到了苦头才后悔,已经晚了。

人流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它的害处更是显而易见的。

于天德从医学角度阐述了人流的危害性:首先将对女性的心理产生影响,给将来的感情、家庭生活带来阴影。

比较年轻的女性遇到异性时,痛苦的回忆会使她产生恐惧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生活的和谐;对于那些不以为然的女性而言,今后在性生活方面更不能控制好自己,无所谓往往是人生失败的开端;生理方面,由于学生发育还不完全,好比是一个不成熟的果子,在人流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性器官损伤,引起盆腔炎,造成不育。

其次,由于学生都是瞒着家长来做的,学习负担也很重,术后得不到休息和营养保障,将来会落下很多病症。

学校关键在引导就中学生恋爱现象,记者采访了福田区某中学的保健医生兼健康教育课谭老师。

她说,从1992年国家教育部要求开设这门课程以来,她一直在上这门课,课程主要包括青春期生理卫生、性知识等。

由于没有教材,开始一个阶段一直处在摸索之中。

讲多了觉得不对劲,讲少了也觉得不对劲。

在与各校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慢慢才掌握了一个比较恰当的度。

经调查,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欢迎开设这门课程,认为在中学生中开展性教育很有必要。

谭老师认为,学生谈恋爱现象的确有,但大部分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多是出于好奇。

由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平时很孤独,那些自认为在恋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兄妹式的感情。

谭老师说,有一次她在课堂上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对公开恋爱的学生,有一天,老师让他们谈谈到底对方哪一点吸引自己。

女学生说,漂亮(指男方);男同学摸了半天的头,说,我天天跟她走在一起,觉得很好玩,有亲近感。

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

谭老师说,其实学生对爱情的理解还很肤浅,以后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他们的观念。

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大部分出于好奇,或者是一种兄妹式的感情。

谭老师开玩笑说,现在的学生跟我们这些“老同志”不一样,他们的思想很开放,很前卫。

作为校方,历来是明确反对学生谈恋爱的,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反对不反对,而是如何引导他们。

年轻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你说他在谈恋爱,他说没谈;你越反对,他越反感,越要在一起。

发现谈恋爱的苗头时,我们一般都像朋友一样找他们谈心,让他们自己去认识。

在处理这事的过程中,不能像咱们那个时代那么简单,一个批评或者处分了事。

学生其实还是孩子,他们都很单纯,很可爱。

学生觉得一切正常记者在一家中学采访时,与高一年级的6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座谈。

他们是3名男生和3名女生。

与他们座谈很有趣味。

记者问他对中学生恋爱这个现象怎么看,他们一时挺茫然,不知怎么回答。

后来有的支支吾吾说,这事好像挺多,愿意谈就谈呗,这很正常。

记者:会不会影响学习?学生一(男):这要看怎么个谈法。

除了上课,我们还有下课,利用业余时间谈恋爱就不会影响学习啦。

谈得昏天黑地当然会影响学习。

不过也听说两人谈上后互相鼓励,学习成绩噌噌往上冒的。

记者:你们有没有谈过恋爱?学生一(女):有很多人追过我,但我没谈。

学生二(男):曾经谈过,吹了。

学生三(男):喜欢过一个女孩子,有一个月,我特别想她,真是狂想。

有一天突然忘记想了,后来就不想了。

学生四(女):没有谈过,我也不会去谈,觉得太早了。

(其他两个学生没有发表意见。

)记者:在公共汽车站,我曾经多次看到谈恋爱的学生搂搂抱抱,在大庭广众之下亲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