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评估与反馈
研究如何通过评估和反馈来促 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临床心理学
心理治疗
研究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析等。
心理咨询
研究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各种心理障碍的成因、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理评估
研究如何对个体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以制 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调查法优点
调查法可以快速地收集大量数据,并且可以对不同被试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普 遍的结论。同时,调查法还可以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进行调查,具有广泛的适 用性。
05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好状态, 包括积极情绪、自我认知、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保 持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领导力
组织文化
研究领导者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以提 高领导效果。
研究组织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革,以促 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03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过程
感知
感知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 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体验和认识。
思维
思维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 行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
•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01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它探讨人类如何感知、思考、情感和行 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
成人发展
成人发展是指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过 程,包括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人 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公共关系心理学相关知识

公共关系心理学相关知识
道歉并改正
如果负面报道是由于自身的错误引起的,应勇于承认错误,道歉 并采取措施来改正问题。
如何有效地影响他人?
1 2
研究受众
了解受众的需求、兴趣和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研究受众,可以更好地调整沟通策略, 使其更具影响力。
建立信任
信任是有效影响他人的基础。通过真诚、透明 和可靠的沟通,可以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3
使用合适的沟通方式
根据受众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如面对面交流、电话、电子邮件或社交媒体 等。
如何建立信任和长期的关系?
保持诚信
诚信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石。始终保持诚实、透 明和公正,不夸大事实或隐瞒信息。
建立共同利益
寻找与受众的共同利益,可以加强双方的关系, 并提高信任度。
持续沟通
持续的沟通是建立长期关系的关键。通过定期的 交流和互动,可以加强双方的了解和信任。
机遇。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对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心理反应的研究
、跨文化背景下的公关心理研究等。
02
公共关系中的心理学原理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总结词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公共关系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影响公众对个人或组 织的看法和态度。
详细描述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近因效应则是指最近接触到 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在公共关系中,组织形象的形成受到首因效应和近因 效应的共同作用,因此需要特别关注这两个因素。
03
公共关系心理策略与技巧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01
02
03
保持整洁、专业
着装得体,避免过于花哨 或随意的装扮。
自信但不自大
保持自信,但不要显得傲 慢或自负。
倾听并回应

公众心理分析

公众心理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知觉与公众行为


心理学家戴恩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他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 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无魅力,有的中等。然后让 被试者在与魅力无关的特点方面评定这些人。结果表明,被 试者对有魅力的人比对无魅力的赋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 如和蔼、沉着,好交际等。 晕轮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 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 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知觉与公众行为


在公共关系方面经验效应最为典型的表现是怀疑。有些企业 和商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但 是公众的反应却很冷淡,企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往往 在于事前没有做好消除公众疑虑的工作。比如:商家的微笑服 务赢得了一部分公众的好感,但是有些公众对笑脸“斩”客 已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戒备心理,这样的活动对他们起不了作 用。由此可见,忽视公众的经验效应,光凭良好的愿望是达 不到公共关系的目的的。 将10只蜜蜂和同样数量的苍蝇同时放入一长颈瓶中,然后 把瓶子放倒,让瓶底朝着窗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知觉与公众行为



二、知觉的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受各种偏见的影响而造 成歪曲的社会知觉,做出与客观事实不一致的判断。在心理 学中,这种现象称之为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有积极的作 用,但也有消极的作用,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处理好这种心 理定势,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心理定势有: (一)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第一次进入一家商场,或第一次购买某厂家的产 品等都会给公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成为一种心理定势而 影响他今后的行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公共心理学第5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PPT课件

公共心理学第5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PPT课件
公共心理学第5章智力因 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ppt课件
• 引言 • 智力因素与学习 •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智力因素如记忆力、注意力等对学习的影响,以及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 、情感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习策略的运用
介绍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术、组织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以提高学 习效果。
学习目标
理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掌握学习策略的运用
学生将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除了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还会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智 力的人可能更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成功往往需要非智力因素的支撑,如毅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等。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深入研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何相互 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培养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学习效果和个 体发展。
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
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智力因素开发与培养 的重要阶段,通过合理的教育和 引导,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
好奇心,提高智力水平。
多样化教学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启发 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有助于 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
力,提高智力水平。
自我开发
学习者应该积极进行自我开发,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 的智力水平。同时,要保持好奇 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一章)2016.9

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一章)2016.9

S.弗洛伊德
理论贡献: (1)潜意识 (2)性心理:
力比多、恋父恋母情结 (3)本我、自我与超我 (4)心理防御机制 否认(denial),反应结构(reaction formation),转移(displacement),压抑/ 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 (projection),理智化 (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补偿(compensation), 升华(sublimation),及退化情感 (regressive emotionality)。 (5)人的心理发育阶段理论: 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及生殖期
2008.09-2013.06,华南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
1993.06-2001.11,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任教; 2001.11- 今,
于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
教师个人简介
2007.09-2008.09,于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完成青年
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研修;
四、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范畴
(一)公共管理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关于公共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行为的科学 国家 影响 管理者 民族+民族 民众+民众+民众 被管理者 被影响 个体+个体+个体+个体
(二)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现实社会中公共管理主客体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分析
个体 微观点
其他追随者:A.阿德勒( Alfred Adler, 1870-1937 )
O.兰克( Otto Rank , 1884-1939) P.费登(Paul Federn,1871-1950 ) C.荣格( Carl G. Jung , 1875-1961 ) 心灵四层次:个人意识、个人潜意 识、集体潜意识、集体意识

公共课心理学7情绪

公共课心理学7情绪

(6) 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挫折的应对: 才能 梦想 积极的情感 审时度势
第一节 情绪概述
三、情绪分类
《礼记》——“七情”:喜、怒、哀、惧、爱、 恶、憩。 伊扎德提出人具有8到11种基本情绪,它们是 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 害羞、轻蔑和自罪感。 基本的四种情绪是:喜,怒,哀,惧。
第一节 情绪概述
四、情感分类 1、道德感: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自己或他 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 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与人的求知欲、好奇 心、探求和热爱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 3、美感:要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外观 时产生情感体验。
过了个体资源所及的内在或外在要求的过程。
人们进行应对时采用的策略主要是两条:一是
直接面对问题的——问题指向的应对;另一种是
为了减轻压力——情绪指向的应对。
第三节
情绪、压力与健康
应对策略类型 问题指向的应对方法 通过直接的行动或问题解决行 为来改变应激源及与其关系
举列
攻击(摧毁、消除或削弱威胁) 逃跑(使自己远离威胁) 寻找其它途径(磋商、交涉、妥 协) 避免未来的应激(增加个人承受 能力) 躯体指向的活动(使用抗焦虑药 物、放松) 认知指向的活动(有意的分心、 幻想等) 调试各种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导致 额外焦虑的疗法
第十章 情绪
第一节 情绪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态与其主 观状态是否一致而引起的体验与反应。 在这定义中包含了这些要素:
1、客观事物及自身状态 (1)引起情绪的事件 (2)自身状态 2、主观状态 3、体验与反应
第一节 情绪概述 二、情绪的功能 1、动机功能: 2、适应功能: 3、健康功能: 4、信号功能 :

心理学(公共课) - 自我意识

心理学(公共课) - 自我意识

喜欢自己: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者,自我感觉良好;
对自己的价值有适当的尊重:尊重自己;
21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自我认识
2. 成功体验与失败体验
两种体验取决于是否成功以及个体的期望,也就是说,
自我体验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体验,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认
知与自我期望水平。
25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行动 1. 整饰自己,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好印象 整饰自己是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表 现自己,是一种社交技术。个体通常在社会交往中通过 选择适宜的言辞、表情、姿势与动作,以给互动对象留 下一个好的印象。 (一)自我认识
1. 内容的多重性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
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
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
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
5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1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理论
第三节 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感谢的大力支持
2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我(ego或self),ego是精神分
析理论中的核心概述之一,self则主要是指个体的自我
14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自我认识

公共关系心理学相关知识PPT课件( 70页)

公共关系心理学相关知识PPT课件( 70页)

• 3、服务意识: • 4、信息意识: • 5、创新意识:茅台酒的宣传,美国的买 不到商店,日本的老板无主意商店,美国波 士顿的自动降价商店。
三、公关客体的心理:
(一)心理特征
1、个性心理特征:
是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 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由能力、气质、性格构成。
• (1)能力: • 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进行
• 第十五法则 效率优先——如何保持高效增 值 • 第十六法则 健康之道——保持健康的方方 面面 • 第十七法则 习惯良好——良好的习惯可以 帮助你事半功倍
作为大学生来讲,应为你
以后的职业准备好以下几种能力:

(1)社会适应能力;(2)人际交往能力;
• (3)组织管理能力;(4)表达能力;
• (5)动手能力;(6)开拓创新能力;
抑郁质
弱型的人:处事谨慎, 能深思熟虑,比较细腻, 内向性明显,优柔寡断, 易神经过敏,行动呆板。
• (3)性格: • 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
定的心理特征。
果断
理智
寡断
首先有优劣 好坏之分
4.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 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 5.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 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 为“机遇”。 •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 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 着从中吸取教训。
•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 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 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在 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 己的屋子吧。 • 8.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 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 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卷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访谈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3、什么是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 某种心理现象已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通常包括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形式。
实验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四、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
——你了解自己么?
这个心理测试是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以著名的美国兰德公 司(战略研究所)拟制的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 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改造后形成的心理测试题,目前已被一 些著名大公司,如联想、长虹、海尔等公司作为对员工心理测 试的重要辅助试卷。
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应为你第一印象的答案, 把相应答案的分值加在一起,即为你的得分。
10、以下颜色你更喜欢哪种? A、紫2分 B、黑 3分 C、蓝 5分 E、黄 12分 F、红15分
D、白 8分
11、下列运动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不一定擅长)? A、瑜珈2分 B、自行车 3分 C、乒乓球 5分 D、拳击 8分 E、足球10 F、蹦极 15分
12、如果你拥有一座别墅,你认为它应当建立在哪里? A、湖边 2分 B、草原3分 C、海边 5分 D、森林 10 分 E、城中区15分
(二)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生物学的观点 2、行为主义的观点 3、认知的观点 4、精神分析的观点 5、现象学的观点
26
28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试验
华生的小艾伯特实验
华生和雷纳1920年,11个月5天,3次,6次,1岁21天泛化,举家迁移
35
36
37
观看催眠视频
38
39
第三章 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测试结果:
180分以上:意志力强,头脑冷静,有较强的领导欲,事业心强, 不达目的不罢休。外表和善,内心自傲,对有利于自 己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有时显得性格急噪,咄咄逼 人,得理不饶人,不利于自己时顽强抗争,不轻易认 输。思维理性,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很现实,对金钱 的欲望一般。
140分至179分:聪明,性格活泼,人缘好,善于交朋友,心机较深 。事业心强,渴望成功。思维较理性,崇尚爱情 ,但当爱情与婚姻发生冲突时会选择有利于自己 的婚姻。金钱欲望强烈。
40分至69分:性情温良,重友谊,性格塌实稳重,但有时也比较狡 黠。事业心一般,对本职工作能认真对待,但对自己 专业以外事物没有太大兴趣,喜欢有规律的工作和生 活,不喜欢冒险,家庭观念强,比较善于理财。
40分以下:散漫,爱玩,富于幻想。聪明机灵,待人热情,爱交朋 友,但对朋友没有严格的选择标准。事业心较差,更善 于享受生活,意志力和耐心都较差,我行我素。有较好 的异性缘,但对爱情不够坚持认真,容易妥协。没有财 产观念。
13、你更喜欢以下哪种天气现象? A、雪 2分 B、风 3分 C、雨 5分 D、雾 10分 E、雷电 15分
14、你希望自己的窗口在一座30层大楼的第几层? A、七层2分 B、一层 3分 C、二十三层5分 D、十八层 10分 E、三十层 15分
15、你认为自己更喜欢在以下哪一个城市中生活? A、丽江 1分 B、拉萨 3分 C、昆明 5分 D、西安 8分 E、杭州10分 F、北京 15分
(一)心理学工作者都研究哪些领域?
1、 人格及其发展
2、学习心理
3 动机与自我:女警在母亲被杀时躲避 听到惨叫不敢出门
女子收养贫困大学生反被残杀 其女遭凶手强奸 大学女生内衣一天被偷4套 专家称恋物癖所为
4 教学与管理心理——皮格马力翁效应
5 社会心理——从众,首因效应,刻板印象,晕轮效 应
6 心理健康与辅导
1、你更喜欢吃那种水果? A、草莓2分 B、苹果3分 C、西瓜 5分 D、菠萝10分 E、橘子15分
2、你平时休闲经常去的地方 A、郊外2分 B、电影院 3分 C、公园5分 D、商场10分 E、酒吧15分 F、练歌房20分
3、你认为容易吸引你的人是? A、有才气的人2分 B、依赖你的人3分 C、优雅的人5分 D、善良的人10分 E、性情豪放的人15分
心 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采取、执行决定)


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一般、特殊能力) 气质(多血质、胆汁质等) 性格(谦虚、勤奋、合群)
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 2、系统性 3、发展性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
文献法
调查法
观察法
测验法
7、你喜欢看哪类电影、电视剧? A、悬疑推理类2分 B、童话神话类 3分C、自然科学类 5 分 D、伦理道德类10分 E、战争枪战类 15分
8、以下哪个是你身边必带的物品? A、打火机 2分 B、口红 2分 C、记事本 3分 D、纸巾 5分 E、手机10分
9、你出行时喜欢坐什么交通工具? A、火车 2分 B、自行车 3分 C、汽车 5分 D、飞机 10分 E、步行15分
实验法
1、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或动物 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 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2、什么是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书面或口头问题的回答,了解被试的心理 活动的方法,调查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团体。调 查法通常包括问卷法和访谈法。
4、如果你可以成为一种动物,你希望自己是哪种? A、猫2分 B、马 3分 C、大象 5分 D、猴子 10分 E、狗15分 F、狮子 20分
5、天气很热,你更愿意选择什么方式解暑? A、游泳 5分 B、喝冷饮 10分 C、开空调 15分
6、如果必须与一个你讨厌的动物或昆虫在一起生活,你能 容忍哪一个? A、蛇2分 B、猪 5分 C、老鼠10分 D、苍蝇15分
LOGO 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Contents
1
什么是心理学?
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பைடு நூலகம்
3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
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一、什么是心理学
读心术?算命?催眠?心理咨询?……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冯特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想象)
情感过程(喜、怒、哀、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