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心理学课件5
合集下载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PPT课件

评估与反馈
研究如何通过评估和反馈来促 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临床心理学
心理治疗
研究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析等。
心理咨询
研究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各种心理障碍的成因、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理评估
研究如何对个体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以制 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调查法优点
调查法可以快速地收集大量数据,并且可以对不同被试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普 遍的结论。同时,调查法还可以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进行调查,具有广泛的适 用性。
05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好状态, 包括积极情绪、自我认知、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保 持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领导力
组织文化
研究领导者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以提 高领导效果。
研究组织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革,以促 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03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过程
感知
感知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 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体验和认识。
思维
思维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 行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
•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01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它探讨人类如何感知、思考、情感和行 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
成人发展
成人发展是指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过 程,包括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人 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研究如何通过评估和反馈来促 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临床心理学
心理治疗
研究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析等。
心理咨询
研究如何提供有效的心理咨询,各种心理障碍的成因、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理评估
研究如何对个体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以制 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调查法优点
调查法可以快速地收集大量数据,并且可以对不同被试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普 遍的结论。同时,调查法还可以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人群进行调查,具有广泛的适 用性。
05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和社交层面上的完好状态, 包括积极情绪、自我认知、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良好表现。保 持心理健康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领导力
组织文化
研究领导者的心理特质和行为模式,以提 高领导效果。
研究组织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革,以促 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03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认知过程
感知
感知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 觉、触觉等感觉器官的体验和认识。
思维
思维是人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 行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公共课心理学课件
• 心理学概述 •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 心理学与日常生活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01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科学,它探讨人类如何感知、思考、情感和行 为。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心理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
成人发展
成人发展是指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过 程,包括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人 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
公共心理学PPT课件

问卷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访谈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3、什么是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 某种心理现象已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通常包括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形式。
实验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四、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
——你了解自己么?
这个心理测试是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以著名的美国兰德公 司(战略研究所)拟制的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 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改造后形成的心理测试题,目前已被一 些著名大公司,如联想、长虹、海尔等公司作为对员工心理测 试的重要辅助试卷。
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应为你第一印象的答案, 把相应答案的分值加在一起,即为你的得分。
10、以下颜色你更喜欢哪种? A、紫2分 B、黑 3分 C、蓝 5分 E、黄 12分 F、红15分
D、白 8分
11、下列运动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不一定擅长)? A、瑜珈2分 B、自行车 3分 C、乒乓球 5分 D、拳击 8分 E、足球10 F、蹦极 15分
12、如果你拥有一座别墅,你认为它应当建立在哪里? A、湖边 2分 B、草原3分 C、海边 5分 D、森林 10 分 E、城中区15分
(二)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生物学的观点 2、行为主义的观点 3、认知的观点 4、精神分析的观点 5、现象学的观点
26
28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试验
华生的小艾伯特实验
华生和雷纳1920年,11个月5天,3次,6次,1岁21天泛化,举家迁移
35
36
37
观看催眠视频
38
39
第三章 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访谈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3、什么是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 某种心理现象已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法通常包括三种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形式。
实验法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四、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
——你了解自己么?
这个心理测试是由中国现代心理研究所以著名的美国兰德公 司(战略研究所)拟制的一套经典心理测试题为蓝本,根据中 国人心理特点加以适当改造后形成的心理测试题,目前已被一 些著名大公司,如联想、长虹、海尔等公司作为对员工心理测 试的重要辅助试卷。
注意: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应为你第一印象的答案, 把相应答案的分值加在一起,即为你的得分。
10、以下颜色你更喜欢哪种? A、紫2分 B、黑 3分 C、蓝 5分 E、黄 12分 F、红15分
D、白 8分
11、下列运动中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不一定擅长)? A、瑜珈2分 B、自行车 3分 C、乒乓球 5分 D、拳击 8分 E、足球10 F、蹦极 15分
12、如果你拥有一座别墅,你认为它应当建立在哪里? A、湖边 2分 B、草原3分 C、海边 5分 D、森林 10 分 E、城中区15分
(二)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生物学的观点 2、行为主义的观点 3、认知的观点 4、精神分析的观点 5、现象学的观点
26
28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试验
华生的小艾伯特实验
华生和雷纳1920年,11个月5天,3次,6次,1岁21天泛化,举家迁移
35
36
37
观看催眠视频
38
39
第三章 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公共心理学第5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课件

除了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对学习产生影响。我们将探讨非智力因素的定 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分类。
学习的优势与劣势
学习有各种优势和劣势。我们将讨论学习的优势类型、学习的劣势类型以及 如何提升学习的优势。
教育政策与实践
教育政策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将探讨教育政 策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公共心理学第5章智力因 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你将了解智力对学习的 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分类以及如何提升学习的优势。让我们开始吧!
第5章概述
本章将探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我们将了解智力的定义、 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以及智力测量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学习的优势与劣势
学习有各种优势和劣势。我们将讨论学习的优势类型、学习的劣势类型以及 如何提升学习的优势。
教育政策与实践
教育政策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将探讨教育政 策对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公共心理学第5章智力因 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你将了解智力对学习的 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分类以及如何提升学习的优势。让我们开始吧!
第5章概述
本章将探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的关系。我们将了解智力的定义、 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以及智力测量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公共心理学第5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PPT课件

公共心理学第5章智力因 素、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ppt课件
• 引言 • 智力因素与学习 •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智力因素如记忆力、注意力等对学习的影响,以及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 、情感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习策略的运用
介绍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术、组织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以提高学 习效果。
学习目标
理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掌握学习策略的运用
学生将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除了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还会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智 力的人可能更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成功往往需要非智力因素的支撑,如毅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等。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深入研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何相互 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培养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学习效果和个 体发展。
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
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智力因素开发与培养 的重要阶段,通过合理的教育和 引导,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
好奇心,提高智力水平。
多样化教学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启发 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有助于 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
力,提高智力水平。
自我开发
学习者应该积极进行自我开发,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 的智力水平。同时,要保持好奇 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 引言 • 智力因素与学习 • 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探讨智力因素如记忆力、注意力等对学习的影响,以及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 、情感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习策略的运用
介绍如何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术、组织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以提高学 习效果。
学习目标
理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掌握学习策略的运用
学生将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效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除了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还会影响个体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高智 力的人可能更容易适应新环境,但成功往往需要非智力因素的支撑,如毅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等。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01
深入研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如何相互 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培养非智力因素来提高学习效果和个 体发展。
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培养
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是智力因素开发与培养 的重要阶段,通过合理的教育和 引导,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
好奇心,提高智力水平。
多样化教学方式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启发 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有助于 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
力,提高智力水平。
自我开发
学习者应该积极进行自我开发,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 的智力水平。同时,要保持好奇 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公 共 心 理 学 教 案(5)

1、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表现为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等生活条件等的兴趣。
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的兴趣,如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数学等的兴趣
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2、兴趣的中心性
3、兴趣的广阔性
4、兴趣的稳定性
5、兴趣的效能
四、理想和信念
莫里斯依据价值观在生活方式中的表现,划分为十三种类型(第87页)
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的总看法和观点,其中包括对人生的看法人生观。它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人性心理的核心,也是个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它指导人的行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个人的世界观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影响下形成的,但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的世界观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规律。学生的世界观萌芽于初中,成熟于高中的阶段。
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的形成是一个人的认识扩大、加深和发展的结果。
儿童时期是理想的萌芽时期,它们的理想主要与生活和兴趣相联系,而且不稳定。少年时期是理想的形成时期,他们的理想大都与未来的职业相联系;青年时期是理想的发展时期,他们的理想具有概括性,是以科学原理为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社会理想,而且比较稳定。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基本需要纳入到一个连续的统一体之中,把人的基本需要看作是一个按层次组织起来的系统。它反映了人的基本需要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的趋向,反映了需要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这就为研究人类的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并且在管理科学和教育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比较完整,在他的需要体系中不仅包括了缺失需要,而且还包括了生长需要。他把生理、安全、归属和爱以及尊重需要称为缺失需要,如果这几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寻找满足这些需要的动机就增强,如果得到满足,需要的动机就减弱,把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称为生长需要,这些高级需要的满足,并不使动机停止,而是动机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心理学(公共课) - 自我意识

喜欢自己: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者,自我感觉良好;
对自己的价值有适当的尊重:尊重自己;
21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自我认识
2. 成功体验与失败体验
两种体验取决于是否成功以及个体的期望,也就是说,
自我体验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体验,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认
知与自我期望水平。
25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三)自我行动 1. 整饰自己,以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好印象 整饰自己是个体以适当而得体的言语或非言语行为表 现自己,是一种社交技术。个体通常在社会交往中通过 选择适宜的言辞、表情、姿势与动作,以给互动对象留 下一个好的印象。 (一)自我认识
1. 内容的多重性
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
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
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
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
5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1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理论
第三节 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感谢的大力支持
2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我(ego或self),ego是精神分
析理论中的核心概述之一,self则主要是指个体的自我
14
第六章 自我意识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自我认识
公共关系心理学相关知识PPT课件( 70页)

• 3、服务意识: • 4、信息意识: • 5、创新意识:茅台酒的宣传,美国的买 不到商店,日本的老板无主意商店,美国波 士顿的自动降价商店。
三、公关客体的心理:
(一)心理特征
1、个性心理特征:
是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 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由能力、气质、性格构成。
• (1)能力: • 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进行
• 第十五法则 效率优先——如何保持高效增 值 • 第十六法则 健康之道——保持健康的方方 面面 • 第十七法则 习惯良好——良好的习惯可以 帮助你事半功倍
作为大学生来讲,应为你
以后的职业准备好以下几种能力:
•
(1)社会适应能力;(2)人际交往能力;
• (3)组织管理能力;(4)表达能力;
• (5)动手能力;(6)开拓创新能力;
抑郁质
弱型的人:处事谨慎, 能深思熟虑,比较细腻, 内向性明显,优柔寡断, 易神经过敏,行动呆板。
• (3)性格: • 是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较稳
定的心理特征。
果断
理智
寡断
首先有优劣 好坏之分
4.如果你认为学校里的老师过于严厉,那 么等你有了老板再回头想一想。 • 5.卖汉堡包并不会有损于你的尊严。你的 祖父母对卖汉堡包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称之 为“机遇”。 • 6.如果你陷入困境,那不是你父母的过错, 不要将你理应承担的责任转嫁给他人,而要学 着从中吸取教训。
• 7.在你出生之前,你的父母并不像现在这 样乏味。他们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是因为这些年 来一直在为你付账单、给你洗衣服。所以,在 对父母喋喋不休之前,还是先去打扫一下你自 己的屋子吧。 • 8.你所在的学校也许已经不再分优等生和 劣等生,但生活却并不如此。在某些学校已经 没有了“不及格”的概念,学校会不断地给你
公共心理学PPT课件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事物的认知 过程,包括对人的认知和对社会事件 的认知。
社会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是指人 们在认知社会事物时产生的偏差,如 刻板印象、偏见等。这些偏差会影响 人们对社会事物的正确认知和理解。
社会影响与群体行为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社会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它包括文化、家庭、教育 、媒体等方面的影响。
临床心理学对于维护和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具有重要意义。
06
公共心理学展望
公共心理学的未来发展
跨学科合作
随着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 合,公共心理学将更加强调跨学 科的合作研究,以解决复杂的社
会问题。
技术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公共心理学将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 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
意志过程
决策
决策是人们根据目标和价 值观念,在多种可能的选 择中作出最佳选择的过程。
行动
行动是人们为了实现目标 而采取的实际行动,包括 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估 等环节。
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是人们通过自我 控制和自我调整来克服困 难和实现目标的能力。
人格与个性
人格
人格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 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 ,包括气质、性格等方面。
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指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它包括群体决策、群体动力 、群体冲突等方面。群体行为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
05
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01
02
03
04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 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
科学。
它涉及教学过程中人的心理活 动,如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