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及分析

合集下载

平面海报优秀作品分析

平面海报优秀作品分析

• 2.各类视觉印象海报赏 析:
麦当劳外卖的广告——直观生动。 这是麦当劳叔叔经典坐姿,对脚的 特写——鞋 底沾了泥土表示曾去送外卖。 创意简单明快而且富于幽默感,无需文字解 释就能完整的传达其含义,麦当劳对顾客的 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戒烟宣传海报。 海报中央鲜艳红唇上被烟烧出的焦黑的洞触目惊心,给观者很强的视觉 冲击,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用强烈的对比色彩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吸烟的危 害,指向性明确,对吸烟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控诉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警告。
平面海报
优秀作品
赏析
德国当代国际著名视觉设计大师霍尔戈·马蒂斯教授 曾经这样说: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 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
• 1.福田繁雄海报作品分析: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 部进行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 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 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 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 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 这是一张贝多芬音乐 会的招贴海报,整张 招贴采用了并没有采 用艳丽的色彩,这与 贝多芬音乐的特色息 息相关。 • 招贴的图形不规则像 一组即将运动的齿轮, 蕴含着不断涌动着的 巨大力量来诠释贝多 芬的音乐,恰到好处。 • 招贴的图形部分又像 一个音乐厅的俯视图, 将贝多芬的名字和音 乐会的必要信息置入 了舞台的中央,一个 杰出指挥家和交响乐 队仿佛跃然画面。画 面的留白也很到位, 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 • 整张招贴给我的感觉 像是平静下的暗涌, 貌似平静却又富于动 感。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摘要:一、版式设计的元素选择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的版式设计需要根据设计主题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元素。

在色彩方面,多数海报采用鲜明明亮的颜色,以吸引眼球。

同时,通过配色的搭配和对比,突出主题和重点。

在字体选择方面,平面设计大师海报往往采用独特的字体,为海报增添了独特的个性。

图像元素的选择也非常重要,设计师们通常会选择能够与主题相关的图像,在形式上与文字相呼应,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排版方式排版方式决定了版面的整体风格和效果。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的排版方式多样化,并且经常在不同元素之间进行对比,突出主题和差异。

设计师们经常使用网格或栅格排版方式,以保持版面的统一和规范。

文字的排版除了注重字体的选择,还强调了字号、字距和行间距的合理搭配,以提升阅读体验。

三、布局的处理布局是版式设计的核心之一,影响整个海报的视觉效果和信息传递。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的布局处理常常突破传统的界限,采用不同的布局方式来展现独特的创意和思维。

有些海报采用对称布局,通过左右对称的排列方式来强调平衡感和稳定感。

另一些海报则秉持非对称布局的原则,通过错落有致的元素排列,营造出一种动感和有序的视觉效果。

还有一些海报则采用层次感和透视感,通过多张图像叠加和错位排列,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

四、优势和借鉴价值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的优势在于突出主题、突破传统和创意个性。

这些海报的版式设计充分展现了设计师们的才华和创新能力,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有效地传达了信息。

对于其他设计师和平面设计爱好者来说,这些海报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价值。

观察和学习这些海报的版式设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版式设计的重要性和技巧,激发创造力,改进自己的设计水平。

总结: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的版式设计在元素选择、排版方式和布局处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突出主题、创意个性和吸引力是这些海报版式设计的优势所在。

对于其他设计师和平面设计爱好者来说,观察和学习这些海报的版式设计可以帮助提高设计水平,并激发创造力。

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
一、背景分析
艺术家的海报版式设计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们可以帮助艺术家宣传自己作品的思想、精神和风格,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艺术家会精心设计海报来吸引观众。

大师海报版式设计能够满足不同的观众的需求,由于其独特性,它们是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可以为艺术家的作品增加更多的吸引力。

二、内容展示
1、主题突出
2、颜色搭配
颜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它能够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

大师海报版式设计中要注意颜色的搭配,不能太单调,要使用多种颜色去突出重点,并且能够体现艺术家的作品的特点。

3、文字表达
文字表达也是很重要的,能够让观众清楚地理解艺术家的作品,字体的选择也很重要,它能够使海报更加美观。

文字内容要集中于艺术家的精神内涵,什么时候艺术展开放,什么时候演出,什么主题这些都要清楚表达出来。

4、图文结合
图文结合在海报上也是很重要的,它能够使海报更加生动。

中外平面设计大师作品赏析ppt课件

中外平面设计大师作品赏析ppt课件
.
.
田中一光(日本)
《第二十八回产经观世能》,这张 海报的造型处理方法, 具有明显的日本浮世绘版画"大首绘"的遗风,这是不同门 类艺术互相借鉴的高品位的作品。
.
.
.
.
.
.
原研哉(日本)
原研哉工作室业务范
围包括有海报、包装、推
广项目与活动计划等整体
设计工作。伊势丹、味之
素、竹尾花纸、米其林车
.
福田的海报语言简洁、幽默、巧妙 并深刻,常以简练的线和面构成, 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充分显示了 他对图形语言的驾驭能力。福田把 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以视觉 符号的形式重现在其海报作品上, 并将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形式 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 的媒介,由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 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
.
福田繁雄 (日本)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字 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贝多芬"系列 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 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 在众多平面作品中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 如矛盾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的 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打上福田的 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性作品。
.
福田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 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 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下重复并置, 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 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 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其手法为"正 倒位图底反转"

平面海报设计技巧与案例分享

平面海报设计技巧与案例分享

平面海报设计技巧与案例分享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够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传达出明确的信息。

在当今社会中,平面海报已经成为了各类推广活动的重要宣传资料。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平面海报设计的技巧与案例,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首先,一个成功的海报设计应该有吸引人眼球的视觉效果。

在Photoshop软件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功能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例如,使用渐变工具来给海报添加色彩层次感,运用滤镜效果来打造独特的纹理和光影效果。

此外,利用形状工具和路径工具可以创建出各种有趣的图形元素,增强整个海报的视觉吸引力。

其次,文字排版也是平面海报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设计海报时,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字体和字号来传达出信息,并使其与海报整体风格相匹配。

可以尝试不同的排版方式,如居中、居左或居右,以及调整行间距和字距来优化文字的排布效果。

此外,使用不同的字体类型和粗细,来突出重要的关键词和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海报的内容。

另外,色彩的运用也是平面海报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巧。

在设计海报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活动主题的色彩组合来传达出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可以使用丰富的调色板和渐变工具来创建出饱满的色彩层次。

同时,通过对比色的运用,突出信息重点,提升整体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色彩时要注意其与文字的对比度,确保文字内容的清晰可读。

除了以上提到的技巧,为了更好地展示设计作品,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和功能。

例如,利用图层样式功能可以为文字或图形添加阴影、浮雕等特效,增加效果的立体感。

另外,使用剪贴蒙版工具可以为海报添加形状和风格各异的图像,进一步提升整体视觉效果。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设计技巧的运用,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个关于平面海报设计的案例供读者参考。

案例分享:假设我们的任务是设计一张关于环保活动的平面海报。

首先,我们选择了针对环保活动的主题色彩——绿色和蓝色,以传达出清新、自然的感觉。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及分析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及分析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及分析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海报版式设计由图形、色彩、文字三大编排元素组成,图文编排在海报设计中尤为重要,它是海报设计语言、设计风格的重要表达。

在平面海报设计的开展历史上,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特别是印刷产业的革新,出版业的繁荣,在工业兴旺的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瑞士和法国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大师,设计出了经典传世佳作,并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我们运用感性的对称、均衡、方向、中心、空白、分割、韵律、点线面等编排设计原理或理性网格编排设计原理,对大师的作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来感悟海报编排设计的规律。

【案例一】德国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分析早在15世纪的德国,得力于古藤堡在金属活字印刷术上的创造与革新,人们已将文字与插图混合排版并运用于印刷媒体,它不仅对德国的出版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对工业化兴旺的欧洲及其出版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大批精通印刷术的平面设计家。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鼻祖,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贝伦斯在字体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将繁琐的装饰字体设计为“无饰线〞字体,他为德国电气公司所设计的海报运用简洁无装饰字体和几何形体对称的组合,通过视觉中心点状渐变的光感,表现了德国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特征〔图1〕。

主持人提示:现代设计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后,1919年沃尔特·格多佩斯在德国的魏玛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过不断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包豪斯体系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美国、日本图1和二十世纪的中国。

德国在二战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世界平面设计开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师,贡特尔·基泽,皮埃尔·门德尔,格特·冯德利希,冈特·兰博都是大师级的代表人物。

■贡特尔·基泽是“欧洲视觉诗人〞派代表人物,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激扬的创造力,讲究比例和尺寸、色彩和明暗的比照关系,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特征。

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平面设计作品赏析平面设计是一门艺术和设计相结合的学科,它主要通过使用文字和图片来传达一种信息或者表达一种情感。

在这里,我将对几个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进行赏析。

首先,我要介绍的是一幅海报设计作品。

这幅海报的主题是环保,设计者通过精心选择了一些形象鲜明的图片和简洁明了的文字来传递这个主题。

海报的背景色是明亮的绿色,象征着自然和生命力。

在海报的中心位置,设计者放置了一只大海龟,它的龟壳上覆盖了各种垃圾,再配上一个警示性的大叹号,传达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海报下方的文字“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简洁明了,激发了观众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整幅海报的色彩搭配简单明快,图片和文字的组合突出了主题,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来,我要介绍的是一张杂志封面设计。

这个杂志的主题是健康生活,设计者采用了一种简洁大胆的风格来呈现这个主题。

封面的主要色调是鲜艳的红色,底部配上了一些简洁的几何图形。

封面的中央位置放置了一张新鲜的水果,和杂志的主题相互呼应。

在水果下方,设计者使用了一种简洁的文字排版,突出了杂志的标题和副标题。

整个封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激发了观众对健康生活的兴趣和渴望。

最后,我要介绍的是一副广告海报设计。

这个广告海报的主题是旅游,设计者通过用一种梦幻的色彩和风景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海报的背景是一个美丽的海滩景色,海浪拍打在沙滩上,阳光洒在波澜壮阔的海面上。

在海报的上方,设计者使用了一种独特的字体,写上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口号:“在这个夏天,尽情放松、享受自然。

”整副海报给人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感觉,激发了观众对旅游的向往和渴望。

这些平面设计作品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和魅力。

无论是海报、杂志封面还是广告海报,它们都通过恰当选择的色彩、图像和文字来传递一种信息或者情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面设计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门艺术形式。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我们能够更加欣赏和理解平面设计的魅力和价值。

经典平面设计作品分析

经典平面设计作品分析

二、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 格”。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自在》系列,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元素与表达 主题的物体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其画面元素安排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 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 “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谛,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
一、(4)陈幼坚作品赏析——国家 大剧院标识 LOGO设计
国家大剧院标识识别设计选用了红色,加强中国文化元素。设计上 下对称,有如大剧院建于水上倒影一样。
陈幼坚认为设计时运用了大剧院之正面透视线条,把建筑设计的精 髓融合于平面标识设计当中,从而表现大剧院的标志性建筑设计将成为 中国人文精神屹立于世界的新象征符号。
国外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一.(1)福田繁雄作品展《贝多芬第九交 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
福田繁雄的作品在其设计作品中,他所运用的置换元素不仅仅是对图形形态 的简单更换,而是对置换元素进行反复推敲,始终保持着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达 到其设计意图。
其著名的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 系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元素的置换。 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 物的发部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 的图形元素,都被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 报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香港品牌”更新后的形象标志保留了原来的飞龙图案,但看起来更富现代 感。带有神话色彩,充满力量的飞龙,把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动力和时代气息 结合起来,并巧妙地嵌进了香港英文名称的缩写“香港”。
由飞龙延伸出来的蓝,绿彩带,分别代表蓝天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红 色彩带则勾划出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彩带飘逸 灵动,代表香港人应变灵活。而缤纷的色彩则代表这个城市多元化,富活力。这 套新的形象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设计大师海报版式设计分析海报版式设计由图形、色彩、文字三大编排元素组成,图文编排在海报设计中尤为重要,它是海报设计语言、设计风格的重要体现。

在平面海报设计的发展历史上,随着工业化的进步,特别是印刷产业的革新,出版业的繁荣,在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和瑞士和法国出现了许多有代表性的平面设计大师,设计出了经典传世佳作,并呈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我们运用感性的对称、均衡、方向、中心、空白、分割、韵律、点线面等编排设计原理或理性网格编排设计原理,对大师的作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来感悟海报编排设计的规律。

【案例一】德国平面设计大师作品分析早在15世纪的德国,得力于古藤堡在金属活字印刷术上的发明与革新,人们已将文字与插图混合排版并运用于印刷媒体,它不仅对德国的出版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同时对工业化发达的欧洲及其出版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大批精通印刷术的平面设计家。

■ “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设计的鼻祖,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贝伦斯在字体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将繁琐的装饰字体设计为“无饰线”字体,他为德国电气公司所设计的海报运用简洁无装饰字体和几何形体对称的组合,通过视觉中心点状渐变的光感,表现了德国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特征(图1)。

主持人提示:现代设计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实践后,1919年沃尔特·格多佩斯在德国的魏玛建立“国立包豪斯学院”,强调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通过不断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战后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包豪斯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美国、日本和二十世纪的中国。

德国在二战以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世界平面设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师,贡特尔·基泽,皮埃尔·门德尔,格特·冯德利希,冈特·兰博都是大师级的代表人物。

■ 贡特尔·基泽是“欧洲视觉诗人”派代表人物,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激扬的创造力,讲究比例和尺寸、色彩和明暗的对比关系,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特征。

《和平运动》海报(图2)将文字嵌入图形之中,强调方向的版式编排,使版式中的文字与图形形成运动感。

■ 皮埃尔·门德尔用理性的哲学思想处理图形、表现主题。

慕尼黑巴伐利亚国家剧院戏剧海报(图3)以简洁的图形、文字、色彩来表现主题思想,以中轴线为依据,对称的版式结构,给人庄严、稳重、典雅之感,在文字编排上增加了一定的不对称因素,既庄重又活泼。

黑色与高纯度色彩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格特·冯德利希的海报设计几乎全部由文字元素组成。

这与他早年从事字体设计以及长期以来研究字体与版式的视觉语言分不开。

他善于发现字母形式美的图1 图 2 图3感染力,强调大与小,细与粗的强烈对比,在字母与版式的组合上寻找游戏般的快乐,他的海报充满力量,主体明确,构图严谨,成为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的典范。

1989年6月,在慕尼黑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广告柱艺术双年展》上, 来自29个国家的艺术家参加了这次展览,冯德利希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字母广告柱》(图4),内容上运用斯坦尼斯拉夫的格言设计,形式上用点、线、面的版式设计语言来表现。

点,在他的版式中可以理解为一个字母或是一个字母的某个局部;线,可以理解为一行文字;面,可以理解为版式中表现的一组文字,一块空白或是一个大的字母与文字的组合。

产生设计元素的形状、方向、大小、位置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用字母、文字、点、线、面的抽象概念去设计整合版面,使版面产生简洁,明快的时代风格。

格特·冯德利希在自由命题的海报设计中,常反映现实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1994反战海报《永不再要》(图5)运用三个“NEVER ”文字组成一个残缺的法国纳粹党徽,文字的编排所形成的视觉流程,通过版面运动的导向把观者的视觉引向画面的视觉中心,色彩纯度、明度、肌理等视觉元素的强调与对比,更加突出了海报主体。

《国际平面设计展览会》海报(图6),通过字母与空白版面的深浅对比,把画面纵向分割成多个层次,使二维的平面具有三度空间的效果,犹如运用西方绘画的空气透视法,将一幅风景画分割成具有清晰的近景、柔和的中景和轻柔的远景一般。

版面的主次分明,清新明了,各层次间的对比强弱适度,自然组合成了同一视觉元素重复透迭的版面风格。

1969年设计的《阅读 发现 感受》海报(图7),将书作为主体图形,图形和文字延中轴线错落有序的组合,同类设计元素在不同面积、不同位置的交替变化,使整个版式产生如音乐般节奏感和韵律感。

■冈特·兰博运用摄影、拼贴等技术,将元素打散重构。

把现实的影像变成有着抽象意义的影像图形。

简洁的文字编排,形成具有超强视觉冲击力的平面设计作品。

《漂泊的荷兰人》戏剧海报(图8),图形鹰与文字、背景、肌理等诸多元素在位置、重心、对比等方面的综合应用,使版面分割的面积产生差异,但面积的重量感却又相似,形成均衡画面效果。

【案例二】瑞士平面大师作品分析瑞士是二战前后世界最重要的平面设计交流中心。

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平面设计家,对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是20世纪50年代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的包豪斯学院解体以后,瑞士的设计师继承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发展出一种网格结构系统,在数理逻辑的基础上将版面分割出一系列分界线和骨格点,在图 4图 5图 6 图7 图8版面的结构中寻找图片与文字的相互联系以及图形与文字的位置,使得平面设计版面简明扼要,清晰明了,既有高度的视觉传达功能,又有强烈的秩序感和时代感。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的这张《苏黎世音乐厅》音乐会海报(图9),画面被网格等分为三个垂直列,下端形成文字段落,圆形元素通过大小方向对比和有规则组合,使版面理性而有秩序感。

■ 布鲁诺·蒙高兹在版面设计时,对字型的差异很敏感,常根据不同的文字确定不同的版面形式,图形文字与大面积的空白形成虚实对比,空白空间的大量使用,更好的突出了主体,使版面传达出清晰、有力的信息。

《Mayakouskikij 》展览海报(图10)。

■尼古拉斯的作品运用网格将版面横分为12 列,纵4列,在每个右侧骨格点上编排文字,白色的文字和右侧色条图形的疏密关系形成动与静的对比。

(图11)【案例三】法国平面大师作品分析法国的平面设计与其绘画艺术一样。

充满高度浪漫和激情,并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19世纪末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新艺术运动在法国崭露头角,历时20余年,一反维多利亚矫揉造作的风格,为平面设计的新设计风格过渡期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了欧美数十个国家。

主持人提示:20 世纪产生了许多对世界平面设计有重大影响的大师。

被称为“现代海报之父”的谢列特以及20世纪上半叶现代海报艺术的开拓先锋让·卡吕,杰勒德·帕里斯·克拉韦尔和卡山大。

现代艺术运动从法国印象派开始,影响欧洲平面设计的设计观念和表现方法,特别是形式风格上的影响。

立体主义的形式,未来主义的思想观念,达达主义的版面编排,其中现实主义对插图和版面的影响最大。

■杰勒德·帕里斯·克拉韦尔的作品设计核心是传达的表现,他在每个项目设计前都会先分析要传达的内容,把握传达的信息核心,把所有的信息整合成最简单的观念,表现力求简洁而强列,字体常常采用手绘方式,具有强烈的表现色彩,热烈而奔放。

人的眼睛在获取信息的时候,眼睛的注意力会自觉或不自觉在版面四个角上的某个角作停留,片刻后会继续往下一个角移动,“和平海报” (图12)设计将手写体的文字放入版面的四角,通过文字的方向形成视觉流程,围绕在版面的四周,手绘的图形增加了海报的感染力。

是一种反主流、反传统、否定性的形式特征。

■让·卡吕是现代海报艺术的开拓先锋,以一种新的视觉表达法一扫平面设计界的沉闷状态,受立体主义绘画风格影响,采用简单明了的结构,无装饰字体,活泼的象征性图形成为自己设计的要素,现代感强烈,画面构图简洁有力。

人的视觉对中心点很敏感,对版面中心的认知也不例外,图9 图10 图11图12 图13这里所探讨就是版面米字形的中心点,很多设计师会将版面的重要信息元素放在其中,以突出重点,但这样四平八稳风格的版面太多了,人们可能会产生视觉疲劳,使设计没了新意。

为了打破这种版式格局,设计师往往根据自己版式设计需求,制造一个中心区域,运用文字、色彩的导向作用,将主体图形通过视觉程表现出来。

《富士海报》(图13)应用设计原理,使字母“O”与“ODEONR”排列组合,“ODEONR”文字的排列很有特点,方向感很强,视觉流程将人们的视觉引向了版面的趣味中心。

■卡山大是上世纪最著名的海报设计家。

将先锋运动如立体主义的创作经验带入商业设计中。

他用自己设计的字体来传达海报的信息,采用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和前卫艺术风格的特点,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风格典范,影响今天的设计师,卡山大认为,一张海报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海报必须设计有观赏性,二是很迅速的传达视觉信息,三是吸引观者视线,使之于海报产生联系。

1913年,卡大山所设计的横渡大西洋的海上轮船海报是著名的装饰艺术风格的平面设计杰作(图14)。

将船的自然形态通过几何图形及装饰手法加以提炼,使之成为简洁明快的设计图形。

大小船烟冒出的黑图14烟将画面有机的联系到一起,感性和理性的冲突,中对齐的文字编排,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用象征性的图形,突出主题,色彩鲜艳,构图明快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主持人提示:以上运用版面形式原理分析了德国、瑞士、法国大师的海报设计作品,实际上一幅好的设计作品同时融合了多个形式原理,它的既对立又统一共存于一个版面之中,在这里之所以将其分解分析,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清晰的理解和学习原理,在设计实践中掌握运用和原理。

参考文献: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冯德利希著,《从纤细到特粗》,云南出版社,2001.7朱国勤倪伟王文霞编著,《编排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童慧明李雨婷编著,《100年100位平面设计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9《艺术与设计》总第04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