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环境保护措施》课件
抚仙湖保护与湖区可持续发展

抚仙湖保护与湖区可持续发展发表时间:2020-12-23T12:36:45.91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作者:李树金[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拿抚仙湖来说,随着污染负荷不断加剧,入湖污染量早已远超水环境承载力,水质正在不断下降。
玉溪市三湖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人类活动日益频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拿抚仙湖来说,随着污染负荷不断加剧,入湖污染量早已远超水环境承载力,水质正在不断下降。
拿近20年来的水质监测来看,其水质透明度不断下降、化学需氧量缓慢上升与总氮、总磷持续增加等问题急需解决。
针对抚仙湖湖区管理保护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下面请见笔者对进一步加强抚仙湖管理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讨论。
关键词:抚仙湖;湖区保护策略;可持续发展引言在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问题上,近年来各级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以各种整治等措施实现了保护范围的巨大转变,单一的小流域保护已转变为全流域保护,工程治理的重点也逐渐从应急处置向标本兼治转变,环境保护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需要解决。
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抚仙湖保护治理的严峻形势,这是开展抚仙湖区保护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抚仙湖保护面临的问题(一)公众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现阶段,部分人民群众、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一问题上的文明观念还十分缺乏,许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时代,主要可以表现为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
拿农业生产来说,随意扔农药瓶子、袋子的问题比比皆是,生活中乱丢垃圾、到抚仙湖洗澡、洗车、洗衣服等问题更是十分严重,这些都会对抚仙湖造成一定污染。
现阶段的抚仙湖管理保护保护是以政府部门为主,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在保护湖泊环境这一问题上的主动性、积极性,公众参与湖泊保护的机制、民意反馈渠道也并未建立或者完善。
《保护抚仙湖,倡导绿色生活》课件

摇篮,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玉溪儿女, 是玉溪人民的“母亲河”、“生命之
湖”。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
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对抚仙湖进行
无止境的攫取,使得湖泊不堪重负。
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和不良的
生活方式,“母亲河”处于岌岌可 危的境地,我们无法视而不见。
“为了保护“母亲河”,我们应 该倡导“绿色生活”。
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融为一体的新文明、新时尚。绿色生活作
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了日常生活的
方方面面,绿色生活是我们的选择。
资料卡片 绿色生活方式的5个“R”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e)
重复使用,多次使用(Reuse)
分类回收,循环使用(Recycle) 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方式到抚仙湖旅游,并分析调查数据,
看哪种出行方式的人数最多,它对抚 仙湖有什么影响?请提出建议。
为了保护抚仙湖,沿湖村民分组每天早
晚两次到湖边捡游客丢下的垃圾。村民
不再在湖里使用洗衣粉、肥皂,如果发
现有游客在湖内使用,他们就会上前劝
阻。
旅游景区以燃油作动力的船只被取
缔,取而代之的是人工划桨和人工
脚踏船。
为了加强生产、生活面源污染治理,当 地政府在入湖河道末端建了人工湿地,
实施“环抚仙湖文明走廊”工程,引导
沿湖群众树立环保、卫生意识,改变生
活习惯,选择文明健康的绿色生活方式。
相关链接
你听说过“碳足迹”吗?
“碳足迹”来源于英语单词“Crabon
Footprint”,是指一个人的能愿意是和
《美丽神奇的抚仙湖》课件

抚仙湖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珠江水系的重要源头,抚仙湖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整个珠江水系的水质,关乎珠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以及泛珠 江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地表水水域功能分类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类
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
护良好的生态系统,我国于2002年修改颁布了《地表水环 境质量标准》。在标准中,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 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基本项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 别的标准值。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 低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执行最高功 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 同一含义。
美丽神奇的抚仙湖
美丽神奇的抚仙湖
大海是地球的血液,山川是地球的骨骼和经脉,而湖泊则
是地球的眼睛。
让我们走进抚仙湖,用我们的眼睛去看看地球清澈的眼 睛——美丽而神奇的抚仙湖。
美丽神奇的抚仙湖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中部,
跨玉溪市澄江、江川、
华宁三线,距离省会昆
明市60余千米。
抚仙湖蓄水量大
抚仙湖蓄水量大,占全国淡水湖泊总蓄水量的9.16%,占国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 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 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

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案例(一)案例背景云南省玉溪市抚仙湖是珠江源头的第一大湖,也是我国内陆湖中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水资源总量占全国湖泊淡水资源总量的9.16%,是滇池的13倍、洱海的7倍、太湖的4倍。
但是受流域磷矿开发、山地垦植、人口快速扩张等因素影响,抚仙湖2002年局部暴发蓝藻,污染负荷逐步增加,大部分水域水质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流域生态退化日趋严重。
2017年开始,抚仙湖地区被纳入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围绕突出问题,推动抚仙湖流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具体做法一是加强流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与管控。
玉溪市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在整合原有多项规划的基础上,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编制了抚仙湖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划定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合理规划抚仙湖流域人口、产业、城市建设等发展水平,构建了以抚仙湖为核心,以山体、河流、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为生态屏障的生态安全空间格局。
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四条红线”,即抚仙湖最高蓄水位沿地表向外水平延伸110米范围内不得建永久性设施,严格控制生活生产取水并严禁取水做景观,污水零排放、垃圾无害化和设施景观化,严禁建设高密度地产项目,加强国土空间管控。
二是推进腾退工程。
按照“湖边做减法、城区做加法、减轻湖边负担”的原则,推进抚仙湖流域腾退工程,还自然以宁静。
强力推进抚仙湖“四退三还”(退人、退房、退田、退塘,还湖、还水、还湿地),抚仙湖一级保护区内共退出农田8400亩、鱼塘493亩,最大限度地减少面源污染。
22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16家私营企业全部退出抚仙湖一级保护区,退出地块面积1343.19亩,拆除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
《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建设》课件

• 2.帽天山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 3.澄江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博物馆
• 4.建设金莲山古墓群博物馆
1.建设抚仙湖博物馆
• 通过建设教育基地,使该馆成为高原深水专门的教育展示
中心。 • 建设的基本理念是“接触湖泊,可以弄清自然与人类的关
系;了解历史,可以开拓新的未来之路”。
2.帽天山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4.建设金莲山古墓群博物馆
• 金莲山在抚仙湖西岸,毗邻帽天山,距澄江县城4千米。
• 金莲山出图器物以陶器和青铜器为主,有助于人们完整系 统地了解澄江盆地青铜时代的人类生活。
3.培养公众环保技能
• 在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之后,还应该付诸实践,为公众传授必要的、
基本的环保技能,使之在生产生活实践汇总充分利用环保技能来保护 环境。
抚仙湖流域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建设的内容
• 建设抚仙湖为中心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在串联起以湖泊烟花 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博物馆。
抚仙湖流域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建设的内容 • 1.建设抚仙湖博物馆
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建设
抚仙湖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储备库,对玉溪 市、珠江流域乃至全国的淡水资源储备都具有重大
的战略意义。
环境保护教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建设
• 抚仙湖流域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建设
• 抚仙湖流域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建设的内容
抚仙湖流域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建设 • 1.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 • 2.培养正确的环保意识 • 3.培养公众环保技能
• 到目前为止,帽天山共发现化石点30余处,采集化石5万余
块,经科学家鉴定有40个门类、100多个种的古生物化石, 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化石动物中特异门类最多、埋葬保存 最佳、外形最精美、品质最优良的动物化石群。
《抚仙湖环境保护措施》课件

方财政,资金明显不
足。
因此,要坚持大力探索创新筹融资模式,多渠道筹
集抚仙湖保护治理资金,减轻和缓解地方财政投入
压力,建立抚仙湖保护治理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6.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贫营养型深水湖泊,水量丰富,
水质好,它的保护和治理在我国环保领域具有深远
的意义。
因此,为提高抚仙湖流域的科研力量以及抚仙湖保
要污染源与入湖河流监视平台等。
2.构建抚仙湖全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流域抚仙湖生态补偿问题设计多部门多方面,是政
策性问题。
制定政策或通过立法、建立合理、可行个规范的补 偿机制。
3.建设环境教育、宣传及公共参与基地
构建抚仙湖教育与宣传体系及基地、抚仙湖保护的
公众参与平台构建、建立沿湖地区节水减污机制、
1.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
玉溪市东片区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地区,特别
是红塔区、江川县、通海县,水资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
民生吃水、生态建设的“瓶颈”,水资源制约越来越突出。
2.抚仙湖退人、退房、退田、退塘和还湖、还水、还湿地 “四退三还”项目
(1)湖滨缓冲带内“退田、退房、退塘”还湖工程
1.建设全流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与预警平台
2.构建抚仙湖全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3.建设环境教育、宣传及公共参与基地 4.构建抚仙湖综合管理领导责任制
5.建设抚仙湖环境保护与防治投融资平台
6.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1.建设全流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与预警平台
包括制定抚仙湖水环境三级标准体系方案,设立抚
仙湖水资源监控与预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台、构建抚仙湖流域主
《抚仙湖污染负荷现状》课件

抚仙湖保护治理一直以来只要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但玉 溪市每年财政总收入 304 亿元,净上缴 220 亿元,由于地 方财力有限,已难堪重负,保护治理压力巨大。
试一试
试着从地理、生态、人文等多个角度,
分析抚仙湖生态脆弱产生的原因。
抚仙湖流域80%的降雨量集中在雨季,特枯水年的水量仅 为正常年的三分之一,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大大减少了 可利用的水资源。
由于历史原因,抚仙湖流域原生态植被基本被破坏。现有
植被系统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系统。
抚仙湖流域沙漠化严重,蓄水保土性差,因流域水土流失
致泥沙入湖每年21.2万吨,治理难度较大。
旅游业发展引起的环境压力加大
3.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时虎皮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量大面广治理难 度大
2013 年,径流区共有耕地 13.7 万亩,复种指数高、高污 染作物比重大、农业农村面源产生的总氮和总磷分别占流 域污染源的88%和80.9%,是抚仙湖污染负荷最大的“贡 献者”。
4.保护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抚仙湖污染负荷现状
抚仙湖污染负荷现状
抚仙湖主要污染负荷及其来源构成 抚仙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抚仙湖水位下降虾蟹被“抛弃”到太阳下晒干
抚仙湖主要污染负荷及其来源构成
从污染物入湖贡献分析: 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径流、人畜粪便是化学需氧量入湖负 荷的重要贡献源。 农田径流、干湿沉降、东北部磷矿区、人畜粪便是总氮的
加大
3.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时虎皮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量大面广
治理难度大
4.保护治理投入严重不足
1.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保护难度大,流域生态修复任务重
抚仙湖流域属滇中高原湖盆区,以高原地貌为主,由于受 构造盆地影响,区域内地势周围高、中间低,相对高差大, 径流区陆地面积仅为水域的2倍,惠水面积小且无过境河 流,疏远基本靠降水补给。
抚仙湖生态环境治理规划

—— — — — — — - 、
1 抚仙 湖生 态环境 污 染 的现 状 以及发 展趋 势
随着 天然湖滩 湿地 变成 了农 田 、 民区和旅 游度假区 . 土流 失变 居 水 得更加严重 了; 而地表土壤 流失, 加剧 了氮 、 、 磷 钾等营养物质 的人湖 量 , 这些也将影响水质 。 抚仙湖 的富 营养化发展正在 由营养盐逐步积累的量 变过程向藻类大量产生 的质变过 程过 渡 ,随着藻类数量的持续增长 , 湖 水透 明度呈加速下降的趋势 【。 2 抚仙湖作为径流区内大量工农业 污染物 】
的 环境 。
图 1 磷石膏废 渣资源 化利用 工艺流程
31 城 镇及 主要 风帚 区 污 染控 制 规 划 方案 .. 2
除了北岸的凤麓 、 右所 、 龙街 3个城镇之外 , 东岸 的海 口镇 、 岸 的 南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仙湖 生态 环境 修 复的重 要性分 析
抚仙湖作 为云南省第三大高原湖泊 , 不仅以拥有巨大的淡水容量成为 玉溪市乃至滇中经济持续发展重要的水 源保证 , 而且在调节区域气候 . 改 善生态环境 、 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抚仙湖污染 的 控制, 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性表现在: 首先 , 抚仙湖生态环境全面 的管理对 保护抚 f湖水质 , f J I 整治沿岸脏 、 、 乱 差的环境现状 . 建立人与 冉然和谐的湖 滨生态有着积极 的作. 。 F 其次, H 通过各种 污染控制和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 . 可以有效地收集村落生活污水和固体垃圾废物。拦截湖泊的面源污染 , 是
治理抚仙湖水质 的重要途径。再次, 抚 湖的生态建设兼顾旅游观赏品位
修复方案。
图 1 , 加强堆 渣场底 部防渗处理 , 断渣场底部浅 层地下水 与周围浅 )并 切 层地 下水水力联系 ; 对堆渣场渗 出液 处置 , 严格 限制选矿废 水汇人 堆渣 场 内; 设置泄洪沟 和引洪沟 , 防止暴 雨进人渣 库 ; 在渣库 下游建集水池 , 收集淋滤水 , 有计划 地返 回磷化工生产流程使用 . 杜绝外排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一试
根据自己所学的植物学只是,合理设计缓冲带 内的植被组成。
3.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
抚仙湖整体水质目前为Ⅰ类,但水质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湖岸带水质明显差于湖心处水质。
护的技术支撑,必须进行科研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建
设。
要污染源与入湖河流监视平台等。
2.构建抚仙湖全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流域抚仙湖生态补偿问题设计多部门多方面,是政
策性问题。
制定政策或通过立法、建立合理、可行个规范的补 偿机制。
3.建设环境教育、宣传及公共参与基地
构建抚仙湖教育与宣传体系及基地、抚仙湖保护的
公众参与平台构建、建立沿湖地区节水减污机制、
抚仙湖环境保护措施
抚仙湖环境保护措施
抚仙湖环境保护工程类措施
抚仙湖环境保护非工程类措施
抚仙湖环境保护工程类措施
1.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 2. 抚仙湖退人、退房、退田、退塘和还湖、还水、还湿地 “四退三还”项目
3.抚仙湖北岸生态湿地项目
4.入湖河流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
玉溪市举全市之力讲北岸环湖路以内的村庄全部迁出,建 设抚仙湖北岸万亩人工湿地。
4.入湖河流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 (1)北部五河小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
(2)西部尖山河小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 (3)南部大鲫鱼河小流域水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工程
抚仙湖环境保护非工程类措施
1.玉溪市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
玉溪市东片区属严重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地区,特别
是红塔区、江川县、通海县,水资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
民生吃水、生态建设的“瓶颈”,水资源制约越来越突出。
2.抚仙湖退人、退房、退田、退塘和还湖、还水、还湿地 “四退三还”项目
(1)湖滨缓冲带内“退田、退房、退塘”还湖工程
设立“河长制”与重点污染控制区负责人制的长期 机制。
4.构建抚仙湖综合管理领导责任制
落实领导责任制,健全环保协调和考核机制,是抚
仙湖“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通过强硬的行政管理体系及奖优罚劣制度,从源头 上杜绝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进入河道污染水体。
5.建设抚仙湖环境保护与防治投融资平台
抚仙湖流域水环境保 护与治理需要大量资 金,但目前自己主要 来自省、市、县的地
1.建设全流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与预警平台
2.构建抚仙湖全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3.建设环境教育、宣传及公共参与基地 4.构建抚仙湖综合管理领导责任制
5.建设抚仙湖环境保护与防治投融资平台
6.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1.建设全流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与预警平台
包括制定抚仙湖水环境三级标准体系方案,设立抚
仙湖水资源监控与预警片平台、构建抚仙湖流域主
方财政,资金明显不
足。
因此,要坚持大力探索创新筹融资模式,多渠道筹
资金和政策支持。
6.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抚仙湖是我国最大的贫营养型深水湖泊,水量丰富,
水质好,它的保护和治理在我国环保领域具有深远
的意义。
因此,为提高抚仙湖流域的科研力量以及抚仙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