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合集下载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刘春耀一、导入:文章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如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等。

每种形式都有它独特的效果。

我们写作文时,应灵活巧妙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小学生以记叙文为主,我们教学重点也以记叙文为主,兼具议论文、说明文等)二、新课教学1、叙述的运用。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座房子,叙述就是房子的基础和结构。

叙述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使读者了解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经过。

叙述以写人和叙事为主。

不管写人还是记事,都应做到清楚、准确、鲜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否则描写、抒情、议论等无从谈起。

下面试看一个成功的叙述片段:“爸!”在小厨房里洗碗的小于从窗口探出头来:“不光咱家院儿,这片都要拆,这是市政规划,好像以后要从这儿起高楼……”“又是楼!”老于一拍石桌,惊飞了几只正在觅食的麻雀。

“这几年为了盖楼,扒了多少四合院和胡同!我年轻的时候,早起在胡同口转悠,那刚出炉的馒头冒着蒸气,剃头匠吆喝着招揽生意,街坊见面打招呼……”老于微眯着眼,在回忆中微笑。

又突然猛醒过来,深深皱起了眉头:“没了,都没了,胡同也扒了,京味儿也……”他把“京味儿”三个字咬得特别重,引起了旁边几个人的共鸣,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湿润了眼眶。

一时间,小院里寂静无声。

点评:这个片段叙述的是一个老北京眼看象征着“北京的符号”的传统建筑“老胡同”正在拆迁、消失,不由得怅然若失,心中泛起了无限酸楚和留恋。

文字虽然不长,但有一定的感染力。

这感染力主要来自作者简洁、准确而流畅的叙述。

叙述的好坏决定了这篇作文的成功与否,可见叙述的重要。

2、描写的运用。

对文章精雕细刻,好像房子的内外装修。

记叙文的描写主要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

A、人物描写。

包括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细节描写。

如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的外貌动作描写,感人至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doc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doc

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黄琴记叙中结合抒情,可以激发读者的共鸣,以情感人,更好地突出和深化主题。

抒情和议论难分彼此,我们就叫“感受”。

近几年,作文评价标准把“能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列为发展等级。

要引起师生们的注意。

前面我们训练过一次小片段,大家对“感受”有了粗浅的认识,这次课我们强化这种写法。

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记叙文干瘪枯燥的毛病,使之达到丰富生动的效果。

进一步提高语言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记叙,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

叙述的基本特点是在于陈述“过程”(人物活动的过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构成叙述交代和介绍的主要内容。

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或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基础或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渡转换上下文的内容或意思。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

描写的作用是:①具体描绘出自然景色的风貌;②形象地展现人物的形态、举止、言谈及内心世界,③展现人物活动的背景或具体环境。

④可唤起人们的审美情绪,影响人们的感情,引发或加深读者对人、事、物美的感受,使作品更具感人的魅力。

议论,即分析评论客观事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的在记叙文中的作用:①用于文章开头,主要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②用于文章中间,主要是起过度与衔接的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③用于文章结尾,则是为了收束全文、呼应开头、揭示中心、深化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即作者在文章中抒发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它又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都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抒情的作用是:①以情动人、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开拓意境,突出和深化作者的思想感情;③渲染气氛,贯通文章意脉等。

记叙文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记叙文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记叙文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以记叙文各种表达方式的作用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的文体。

它以叙述事件的顺序为主线,通过描写人物、场景、细节等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故事的情节和情感。

在记叙文中,作者可以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增强文章的效果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活动、言行举止等,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例如,当描写一个勇敢的主人公时,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他的英勇、坚定和无畏。

而当描写一个懦弱的角色时,则可以运用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胆小和犹豫不决。

对话也是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情感以及事件的发展。

例如,当两个人物在对话中发生冲突时,可以使用直接的对话来展现他们的矛盾和矛盾的原因。

而当两个人物在对话中表达爱意时,则可以使用间接的对话或者暗示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描述也可以增强记叙文的表现力。

通过描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故事的发展和情感的变化。

例如,当描写一个悲伤的场景时,可以运用昏暗的灯光、寒冷的气氛和沉默的环境来营造出忧伤的氛围。

而当描写一个欢乐的场景时,则可以运用明亮的阳光、热闹的人群和欢快的音乐来展现喜悦和欢乐。

比喻和象征也是记叙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使用比喻和象征,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增强读者的感受力和阅读体验。

例如,当描写一个美丽的风景时,可以运用比喻来形容它如画、如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它的美妙和优美。

而当描写一个黑暗的时刻时,则可以使用象征手法来表达人物的绝望和无助。

通过情感的描写和抒发也是记叙文中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当描写一个痛苦的经历时,可以运用诗意的语言和抒情的叙述来表达人物的内心痛苦和挣扎。

记叙文的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多种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文的多种表达方式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尤其作为作文里的重要分类的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原因、结果等。

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的多种表达方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文章表达方式1、基本表达式——叙述叙述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它的特点是陈述过程。

一篇记叙文必须清楚地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涉及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背景缘由、发展经过、高潮、结局、尾声等要素。

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对文中事件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对人物性格准确把握。

当然,一篇文章中,并非每一要素都要提到,而应根据情况注意详略安排,将最能体现题意、表达中心的详写,将次要的略写或不写。

2、精雕细刻式——描写描写,是把描述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的一种表达方式。

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描写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描述对象的自然属性划分,可分为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根据描写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根据描写对象存在的状态划分,可以分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运用好描写,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

要提高描写能力,首先要提高观察能力,要抓住人们容易忽视的但又反映事物本质的东西。

其次,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力求用精当的语言把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还要善于提炼,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融入观察的事物中,发掘其独特的美。

3、画龙点睛式——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达作者的情感。

写记叙文表面看来只是客观地叙述人物、事件,实则饱含了作者的爱憎态度。

倘能在叙述的过程中适时地插入抒情句,将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

抒情方式比较灵活,既可直接抒情,又可间接抒情,要视其需要选择抒情方式。

要提高抒情能力,首先要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要善于发现写作对象那激动人心的美丽。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

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包括以下几种:
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陪衬、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

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做陪衬,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

衬托经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伏笔:对后文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提示或暗示。

埋下伏笔后,后文一定要有照应。

照应:文章前后内容上的关照呼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使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这些表现手法可以帮助作者更生动地描绘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文章的五种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

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有三种情况。

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

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

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

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

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

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欢迎阅读。

记叙文表现手法及作用初中阶段常见的记叙文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侧面烘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1、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有的事物,衬托有主次之分。

如《藤野先生》中以仙台职员对我的友好态度来衬托藤野先生;另一种描述: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对比没有主次之分,如《故乡》中的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3、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得基础性描写。

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4、抑扬相生:“抑”是压低、否定,“扬”是振发、褒扬;“相生”是说文章要有“扬”有“抑”,相互生发,富于变化。

其中常见的是“欲扬先抑”,即对人欲表扬而先批评,对事欲说对而先说错,对物欲说好而先说坏。

当然“抑”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充分的“扬”。

“抑扬相生”手法中另有“欲抑先扬”,如果运用得体,也能使文章摇曳多姿,翻出新意。

如《白杨礼赞》中为了赞美白杨树而先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5、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

常用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综合运用

常用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综合运用

五官是受大脑控制的,当大脑决定了 五官是受大脑控制的, 一件事,嘴巴也就顺理成章地张开了: 一件事,嘴巴也就顺理成章地张开了: 小弟弟,不可以朝窗外扔东西的, “小弟弟,不可以朝窗外扔东西的,这样 是有损公德的,你们……”原本我想再讲一 是有损公德的,你们……”原本我想再讲一 些大道理的, 些大道理的,可是那个小男孩的脸已经涨 得通红了。他怔怔地看着我, 得通红了。他怔怔地看着我,没有我想象 中理直气壮的反驳。 中理直气壮的反驳。他的神情应该是羞愧 反正我是这样觉得, 的,反正我是这样觉得,应该还有一些委 他就这样带着复杂神情看着我, 屈。他就这样带着复杂神情看着我,什么 话也没说。而我后续的那些大道理也给硬 话也没说。 生生憋回去了。 生生憋回去了。 这不是我预见的结局, 这不是我预见的结局,我倒有些不知 所措了,不可否认还夹杂着一些失望。 所措了,不可否认还夹杂着一些失望。
常用表达方式 在记叙文中的综合运用
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必须运用叙 述和描写。但一篇记叙文只运用这两 种表达方式是不够的,难以表达浓情 深意。作为“以情动人” 深意。作为“以情动人”的记叙文, 不仅情感要真实,还应该是浓厚、深 切的。这就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使文章的情趣加浓,意味加深,更具 感染力。
如:抒发上大学的儿子和妈妈离别时母子间的 依依深情: 依依深情: 妈妈的一举一动是如此的轻柔缓慢, “妈妈的一举一动是如此的轻柔缓慢,把儿子的 全部衣服一件件展开,轻轻拂平, 全部衣服一件件展开,轻轻拂平,再整整齐齐的叠 然后小心的放入衣箱内。她就这样默默地、 好,然后小心的放入衣箱内。她就这样默默地、细 心的抚摩着、折叠着、整理着, 心的抚摩着、折叠着、整理着,仿佛要把自己对儿 子的一片的爱心、一缕深情储蓄在这衣服里。 子的一片的爱心、一缕深情储蓄在这衣服里。”表 面写的是妈妈的动作, 面写的是妈妈的动作,实际上字里行间跳动的是一 颗爱心! 颗爱心! 再如: 一觉醒来,我伫立在窗前, 再如:“一觉醒来,我伫立在窗前,望着办公室 里王老师伏案耕耘的身影,心里默念着:老师啊, 里王老师伏案耕耘的身影,心里默念着:老师啊, 老师,你也该休息了!你那瘦弱多病的身体,禁得 老师,你也该休息了!你那瘦弱多病的身体, 住这么熬吗? 平时的言语充溢着对老师的敬仰。 住这么熬吗?”平时的言语充溢着对老师的敬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一读,记一记
• 记叙: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 及所做的叙说和交代。它是记叙文的基础。 •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或景物。好的描 写可以使记叙文逼真传神,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 抒情:抒发和表达作者的感情。记叙文中的抒情能 使读者产生共鸣。 • 议论:作者对某个对象发表见解,表明自己的观点 和态度。记叙文中,它能升华文章主题,画龙点睛。 • 说明:用简明的语言真实的反映客观世界中的各种 事物或事理。记叙文中一般不常用。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 纹,无论多曲折,终掌 握在自己手中。
1、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阅读文学作品能让我们获得丰富的体验。 它能带我们进行神奇的想像之旅:夏洛蒂· 勃朗 特的__________ (填书名)表现了对人间自 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____ (填人名)的《格列佛游记》揭露了当时统治 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 主义的危害:老舍的《骆驼祥子》记叙的是旧 北京人力车夫的 的故事,《名人传》中 让我们体会到了 。
2、 根据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1、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 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韩愈《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中的“ ,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 消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 月即飞雪”渲染了边塞的苦寒;杜甫《春望》中的 “ , ”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2、我爱春天,在清新的早晨感受“春眠不绝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忆一忆,想一想
如何在一篇记叙文中综合运用这些表达方式? 课文题目
表达方式
使用场合
《爸爸的 记叙 花儿落 了》 记叙
《丑小鸭》
1、“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2、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 来给我。 3、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怀着恐惧的心情, 奔向学校去。 4、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 5、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6、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支, 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
) 我决定回家乡看看我的外公外婆以及那久违的炊烟。车 开得很快,我没来得及回想家乡的景象便在车站下车了。顿时, 我有一种惶恐的感觉。( ) ——选自《从那一刻开始》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左顾右盼,寻找记忆深处的炊烟。但它 仿佛被哈利· 波特施了隐身术般,不见踪影。走得很久很慢,明 明很短的路,却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我有些失望,觉得自己与家 乡与炊烟已失去了往日的默契。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来。我便快步向家走去。( ) 这一刻开始,我的心与家乡紧紧地贴合在一切,我知道, 它一直都在。 我张开手臂,向家跑去。而那炊烟,像一朵不知名的花, 淡淡地绽放,风一吹,甜蜜的花粉散溢在心田。 ( )
辨一辨,说一说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 没有什么关系。 ( 议论 ) 2、爸爸病倒了,他住在医院里不能来。 ( 记叙) 3、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 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 描写) 4、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 么怕呢! ( 抒情) 5、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 (说明)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左顾右盼,寻找记忆深处的炊烟。但它 仿佛被哈利· 波特施了隐身术般,不见踪影。走得很久很慢,明 明很短的路,却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我有些失望,觉得自己与家 乡与炊烟已失去了往日的默契。 天色很快便暗了下来。我便快步向家走去。忽然,整个人 打了一个颤,便定在了那儿。眼前,是一缕淡淡的炊烟,带着点 儿谷黄色,以一种淡定的姿态,悠然向上升起。有微风吹拂过, 一种真切的味道充斥着鼻腔,我感到一股厚实的温暖,是家乡的 味道。 这一刻开始,我的心与家乡紧紧地贴合在一切,我知道, 它一直都在。 我张开手臂,向家跑去。而那炊烟,像一朵不知名的花, 淡淡地绽放,风一吹,甜蜜的花粉散溢在心田。 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心中的家乡会永远存在,像炊烟 一般的真实,充满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走过生命的每一步旅程。
写人物
写景物
1、可怜的小东西!
2、这时他的样子才好看呢! 3、啊,这儿美丽极了,充满了春天的 气息!
对丑小鸭同情、怜爱
对景物赞美
1、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 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2、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 鸭是那么丑陋。
评论人或事
忆一忆,想一想
如何在一篇记叙文中综合运用这些表达方式? 课文题目
写人 写景
1、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 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直接抒情
2、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
间接抒情
忆一忆,想一想
如何在一篇记叙文中综合运用这些表达方式? 课文题目
表达方式
使用场合
记叙:写毕业典礼经过,回忆往事 描写: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心 理;写花(景) 抒情:表达对母校的留恋 表达对爸爸的怀念
《爸爸的 记叙 花儿落 了》 记叙
《丑小鸭》
1、“你这个丑妖怪,但愿猫儿把你抓去才 好!” 2、鸭儿们啄他,小鸡们打他,喂鸡鸭的那个 女佣人也用脚踢他。 3、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 脸涨得通红。 4、丑小鸭不禁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5、他们白得发亮,脖颈又长又柔软。 6、空中是很冷的,云块沉重的载着冰雹和雪 花,低低地悬着。
选自——选《从那一刻开始》
示例:一朵花
学一学,写一写
记叙:悬崖上,夹缝中,有一朵小花。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伴。 说明:这是一朵朴实无华的孤独小花。 描写:清风吹来,雪白的花瓣、淡黄色的花蕊连着淡绿色的细
枝轻轻颤抖,像一位多愁善感的孤女在偷偷哭泣。 抒情:小花啊,你为什么哭泣,为什么流泪?可是思念远方的 亲人,还是悲叹自己惨淡的身世? 议论:不要哭泣,不要流泪。你虽没有牡丹的高贵,但你有自 己的典雅;你虽没有夜来香浓郁的芳香,但你也有淡淡的芳香; 你虽没有栽插在镶金边的花盆中,生长在温暖德尔花房里,但你 扎根大地,吮吸着天地之精华,分享着万物的灵气;更重要的是, 你有着自身宝贵的顽强的生命力。
表达方式
使用场合
记叙:写毕业典礼经过,回忆往事 描写: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心 理;写花(景) 抒情:表达对母校的留恋 表达对爸爸的怀念 记叙:讲述丑小鸭的经历 描写:写丑小鸭及周围人的语言、 神态、动作、心理;写环境 抒情:同情丑小鸭的遭遇,赞美大花 园的美丽 议论:评论人或事,发表观点
《爸爸的 记叙 花儿落 了》 记叙
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炎炎烈日下体会“ , ” 劳动的艰辛(《观刈麦》);我爱秋天,在风霜高洁,霜叶胜红花的原野, 抒发“ , ”的与众不同的豪迈情怀(《秋词》); 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塞外,领略“ , ”的惊 喜与壮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灵活表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彩纷呈
——记叙文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一学,写一写
请你任选一个事物,至少运用三种表达 方式,写一篇短文。可参考下列事物,也 可另外选择。
一盏灯 一棵树 一米阳光 一颗流星 一支粉笔 清洁工 课间十分钟
我选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丑小鸭》
读一读,补一补
当暮色悄然降临的时候,不远处袅袅升起一缕炊烟,安 然地与天空相吻。从那一刻开始,人们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 开始了与家人齐聚的闲适。 这已是我的记忆。离开家乡很长时间了,我已渐渐忘记 他们熟悉的音容笑貌,忘记了炊烟的模样和香气。 一天,正奋笔疾书,心里莫名地想起很久没给外公外婆 打电话了,特别想他们。我竟情不自禁地拨通了那个熟悉而陌 生的号码。电话那边传来外公惊喜的声音,他关切地问我最近 的生活情况。(
选自——选《从那一刻开始》
读一读,补一补
当暮色悄然降临的时候,不远处袅袅升起一缕炊烟,安 然地与天空相吻。从那一刻开始,人们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 开始了与家人齐聚的闲适。 这已是我的记忆。离开家乡很长时间了,我已渐渐忘记 他们熟悉的音容笑貌,忘记了炊烟的模样和香气。 一天,正奋笔疾书,心里莫名地想起很久没给外公外婆 打电话了,特别想他们。我竟情不自禁地拨通了那个熟悉而陌 生的号码。电话那边传来外公惊喜的声音,他关切地问我最近 的生活情况。声音有点嘈杂,我可以想象这时人们都已在回家 的路上,我仿佛可以看到有点模糊的炊烟升起,想起了与好友 在屋前玩“跳房子”这一游戏的光景。“都很好。”我只能简 短地说一句,因为此时已经泪流满面了。 我决定回家乡看看我的外公外婆以及那久违的炊烟。车 开得很快,我没来得及回想家乡的景象便在车站下车了。顿时, 我有一种惶恐的感觉。还好,扛着锄头的老伯伯向我咧开嘴笑, 白白的牙齿闪现了一种健康的美,心情便舒坦了。 ——选自《从那一刻开始》
记叙文中综合运用表达方式口诀: 描写刻画人或景,叙事生动又传神; 抒情直接或间接,故事感人引共鸣; 议论评价人或事,作者观点要显示; 说明一般不常用,简明扼要写特征。
在 成 长 中 喜 爱 写 作 !
在 写 作 中 快 乐 成 长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