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

合集下载

对药用植物学的认识

对药用植物学的认识

对药用植物学的认识
药用植物学是研究利用植物来制作药物的学科。

它研究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药物用途,以及如何培植、收获和加工这些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学是传统医学和现代药物研发中一项重要的学科。

药用植物学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化学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鞣质、黄酮类化合物等。

药用植物学研究这些成分的化学结构、性质和作用机制,为制药工业提供重要的指导。

2. 药理作用:药用植物学研究植物中活性成分在人体内的药理作用。

通过对植物药物的机制研究,可以了解其对人体各个系统的作用,如调节免疫系统、抗菌、抗炎等作用。

3. 药用价值:药用植物学研究植物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评估植物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学提供有效的药物选择。

4. 培植和收获:药用植物学研究如何培植和收获药用植物。

这包括研究植物的生长环境需求、病虫害防治、适宜的收获时间和方法等,以确保药用植物的质量和产量。

总体来说,药用植物学的认识涉及植物的化学、生物学和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研究植物药物的性质和用途,为药物研发和制药工业提供科学依据。

木本药用植物

木本药用植物

木本药用植物
木本药用植物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乔木、灌木、攀援植物等木本植物,它们的药用部位通常是根、茎、叶、花、果实等部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木本药用植物:
1. 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木本药用植物,其树皮和枝叶中含有紫杉醇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炎、镇痛等功效。

2. 黄连:是一种常见的木本药用植物,其根茎中含有黄连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等功效。

3. 丹参:是一种常见的木本药用植物,其根中含有丹参酮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活血化瘀、降血压等功效。

4. 白术:是一种常见的木本药用植物,其根中含有白术酮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健脾益气、化湿止泻等功效。

5.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木本药用植物,其花中含有金银花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等功效。

除了以上几种,还有许多其他的木本药用植物,如人参、黄芪、当归、枸杞、石斛等。

这些木本药用植物在中医药学、植物化学、药物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所熟悉的药用植物

我所熟悉的药用植物

我所熟悉的药用植物1.杏蔷薇科李属李亚属(Rosaceae)小乔木,学名为Armeniac a vulgaris Lam.【性状鉴别】:树冠开展,叶阔心形,深绿色,直立著生于小枝上。

果核表面平滑,略似李核,但较宽而扁平,多有翅边。

叶柄近顶端有2腺体,花先叶开放,白色或带红色,核果黄色或橘黄色。

【药用价值】:杏的核果,杏仁均可入药。

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杏在中草药中居重要地位,主治风寒肺病,生津止渴,润肺化痰,清热解毒。

杏肉除了供人们鲜食之外,还可以加工制成杏脯、糖水杏罐头、杏干、杏酱、杏汁、杏酒、杏青梅、杏话梅、杏丹皮等;杏仁可以制成杏仁霜、杏仁露、杏仁酪、杏仁酱、杏仁点心、杏仁酱菜、杏仁油等。

【资源分布】:杏原产中国,遍植于中亚、东南亚及南欧和北非的部分地区。

现普遍栽培于世界温带地区。

杏在中国分布范围很广,除南部沿海及台湾省外,大多数省区皆有,其中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安徽等地较多,其集中栽培区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等黄河流域各省。

【开发利用】:近年来为了发展杏商品基地,先后在一些老产区建成了一批新品种基地,如河北巨鹿、广宗的串枝红杏基地,山东招远的红金榛杏商品基地,甘肃敦煌李广杏基地和新疆英吉沙杏基地等。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鲜杏生产大国和最大的杏浆生产国,生产出的鲜杏及杏制品质优价廉。

世界杏制品以鲜食为主,加工比例不高,主要加工产品是杏浆、杏干、冷冻杏丁和罐头。

杏浆主要作为饮料商的原料,60%用于做果汁。

全球杏制品主要供应地为土尔其、中国及中东地区,主要消费地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土耳其是最大的杏制品生产国。

2.桑桑科(Morac eae)桑属(Morus)落叶小乔木,偶有灌木。

【性状鉴别】: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嫩时色青,味酸,老熟时色紫黑,多汁,味甜。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处,多为人工栽培。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熄风,滋液。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 种类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 种类

中国天然药用植物种类
中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中草药植物:如人参、黄芪、黄连、川芎、防风、川贝等,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和保健。

2. 食用药用植物:如枸杞、当归、决明子、淮山等,既可作为食物,又具有药用价值。

3. 茶叶植物:如绿茶、红茶、白茶、普洱茶以及各种花草茶,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等作用。

4. 药用菌类植物:如灵芝、冬虫夏草、松茸、香菇等,被用于调理免疫系统、提升身体健康等。

5. 中药饮片植物:如川芎、板蓝根、广藿香等,常常加工成中药饮片,用于制作中药剂型。

6. 香草植物:如薰衣草、迷迭香、薄荷等,被用作调味品、香料,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仅是中国天然药用植物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种类。

此外,各种植物的药用性和功效也因地域差异和用途不同而有所变化。

贵州药用植物

贵州药用植物

贵州药用植物贵州,中国南方面积最大的省份,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这里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也融合了本地特有的植物文化。

贵州省本土植物超过6000种,其中药用植物超过400种,其中包括野生、更多的栽培植物,以及独特的栽培方式,这些植物构成了贵州特有的药用植物文化。

贵州的药用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比如:芦根、拉立、葛根、大肠草、马兜铃等。

芦根属于湿热性,有清热解毒、补血活血、安胎活表等功能;拉立属于苦涩性,有清火热、调经止痛、消炎止血等功能;葛根是温和的,有缓解痉挛、调经止痛的功能;大肠草属于温热性,有清热解毒、补血助气的作用;马兜铃属于甘苦性,有清热解毒、祛风湿、活血调经等功能。

这些药用植物有着独特的药用效果,在贵州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们被广泛用于药房、中药饮片制作以及临床治疗中。

贵州本土特有的药用植物有着传统的文化底蕴,还与民族特点,气候及地理环境相结合,形成了贵州特殊的药用植物文化。

在贵州,药用植物不仅仅是用来调理身体健康,他们也是贵州民间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一种重要内容,被用于各类文化传唱活动,如民俗曲艺和神话传说等。

贵州药用植物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历史也很悠久。

据史料记载,早在汉朝,就有赵青乔、赵嘉逊等著名的药学家提出了一些贵州药用植物的药膳、药方等。

明朝期间,贵州药用植物也开始大量使用,例如:毛婆子草、重楼草、毛斗草等,有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从而得到了极大的推崇。

今天,贵州药用植物已经成为贵州一大宝贵财富,政府也重视药用植物资源的发掘利用,积极支持传统草药的推广应用,同时积极推进药用植物的研究开发工作,发展草药药研发,加强药用植物资源管理,发挥植物药物在贵州传统药物养生和疾病诊治方面的作用。

贵州药用植物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及中国现代药物发展的重要资源,应该受到充分重视,得到全面支持和发展。

科学研究贵州药用植物资源,发挥传统文化在药物发展方面的作用,不断优化贵州药用植物的质量结构,进一步提高药用植物的药效活性,将贵州药用植物发挥出更好的传统文化价值,为贵州乃至全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药用植物大全

药用植物大全

排钱草 豆科
【英文名】Beautiful Phyllodium Twig and Leaf
【性味】味淡;苦;性平;小毒 【归经】肺;脾;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行水;活血消肿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或
灌木丛中。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鲜用或切
片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
猫须草
拉丁名:OrthosiphonariStatus 别 名:化石草、腰只草、肾草 科 名:唇形花科 属 名:肾茶属 分 布:原产印度、南洋群岛;现产于中国广 东、海南、云南南部、广西南部、台湾及福建。 习 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较耐阴,生长适 温为20-30摄氏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主治】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 胆结石;风湿性关节炎。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尿通淋药。 【性味】味甘;淡;微苦;性凉
【药用价值】 1.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卫分证。 2.用于头昏头痛、目赤多泪、咽喉痒痛及
皮肤瘙痒 3.用于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药用植物大全
莲子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学 名:Semen Nelumbinis 别 名:莲肉、莲实、莲米、水之丹
药用植物大全
蒲公英
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药用植物大全
【性味】 :甘,微苦,寒。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功用主治】
1.流行性腮腺炎,乳腺 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2.慢性骨炎:蒲公英15 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 后服。
3.痈疖疔疮:蒲公英, 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 30克,水煎服。
4.清热解毒蒲公英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蓼科植物是一类常见的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蓼科植物中包含多种药用植物资源,这些植物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食用、观赏等多种用途。

以下是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的概述。

首先,蓼科植物中的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其叶子肉质,味道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钙、铁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热淋涩痛等症状。

其次,马齿草(Polygonumtinctorium)是一种可用于制造天然染料的植物,又名靛蓝草,广泛栽培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马齿草的茎叶中含有丰富的靛蓝素,经过提取和处理后,可制成蓝色染料,被广泛用于纺织业。

另外,蓼科植物中的牛蹄草(Oxalisstricta)被广泛用于药用,尤其是在中药领域。

牛蹄草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心腹胀满等症状,具有解毒、消肿、活血化瘀等功效。

同时,牛蹄草还可以用作药用饮品的原料,制作出具有清热解毒、舒肝理气等功效的药用茶饮。

此外,蓼科植物中的蓼籽(Persicariacrystalina)也具有药用价值。

蓼籽是一种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品。

蓼籽中还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

此外,蓼科植物中还包括一些具有药用特性的野生植物,比如蓼科植物中的地胆草(Polygonumavicular)。

地胆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气喘、痔疮等疾病。

另外,还有蓼科植物中的蓼花(Persicariabistorta)可用于治疗腹泻、吐血、便血等症状。

总之,蓼科植物是一类丰富多样的草本植物,其中包含众多的药用植物资源。

这些植物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具有食用、染料、观赏等多种用途。

对于药用植物的利用和研究,不仅有助于开发新的药物资源,还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药用植物价值

药用植物价值

药用植物价值
药用植物具有广泛的价值,可以用于治疗疾病、提高健康,并广泛用于药物、营养补充剂和化妆品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用植物及其价值:
1. 中药草药:中药草药是传统中医药的核心,包括各种植物如黄连、当归、甘草等。

它们具有调和气血、平衡身体、治疗各种疾病的功效。

2. 茶叶:茶叶是一种受欢迎的饮料,如绿茶和红茶。

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物质,如咖啡因、茶多酚和抗氧化物质。

它们可以提供保护心脏、预防癌症、降低胆固醇和促进消化等效果。

3. 薄荷:薄荷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口腔和消化系统问题的治疗。

它具有镇痛、抗菌和放松肌肉的属性。

4. 紫锥菊:紫锥菊是一种北美土著植物,被用于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和预防感冒和感染。

它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如黄酮和多糖。

5. 大蒜:大蒜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调味品和药物。

它含有丰富的硫化物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和降血压的功效。

这只是一小部分药用植物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他植物也具有药用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用植物时应遵循适当的剂量和用法,并注意草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任何人在使用草药作为治疗手段前都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保健人员的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
摘要:通过这一学期公选课对药用植物简单的学习,对药用植物及其保健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药用植物的简要论述。

一、药用植物的概念
主要是指医学上用于防病、治病的植物。

其植株的全部或一部分药用或作为制药工业的原料。

广义而言,可包括用作营养剂、某些嗜好品、调味品、色素添加剂,及农药和兽医用药的植物资源。

也指某些全部、部分或其分泌物可以入药的植物。

药用植物种类繁多,
三、发展历史
中国是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对药用植物的发现、使用和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

到春秋战国时,已有关于药用植物的文字记载。

《诗经》和《山海经》中记录了50余种药用植物。

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整理出来的《五十二病方》,其中记载的植物类药有115
种。

约成书于秦汉之际的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其中
植物类药就有252种。

此后,著名的本草书籍有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
注》、唐代苏敬等的《新修本草》、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

到明代,《本草纲目》收载的植物类药已达1200多种。

1949年后,对
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开发利用和引种栽培。

编写出版了《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多种药物专著,收载的药用植物达5000多种,
三、药物分类
在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把药物按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

《神农本草经集注》中除沿用三品分类外,又创造了按药物属性分为草木部、果部、菜部、米谷部的方法。

《本草纲目》中采用了自然属性分类法,将
所收药物分为16纲60类,并以生理生态条件为依据,将草类药分为山草、芳草、隰草、毒草、蔓草、石草、苔类等。

这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分类系
统。

药用植物学按植物系统分类,则可反映药用植物的亲缘关系,以利形态解剖和成分等方面的研究。

中药鉴定学、药用植物栽培学常按药用部分分类,分为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全草等类,便于药材特征的鉴别和掌握其栽培特点。

四、具体应用
6、干咳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8、老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取冬天打霜后丝瓜藤*一两、甘草*一钱,水一碗煎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

忌烟酒、辣物,最好与第九条同用。

9、长期咳嗽(肺气肿及气管炎等引起咳嗽):明矾一两,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足心(涌泉穴,两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7天有特效。

16、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同):鸡盹皮4两炒黄研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2钱(约半调羹)、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17、胸闷气胀:白萝卜籽*5钱、煎一碗汤服,一日三次,连用3天有消积顺气之功效。

18、神经衰弱:猪脑1两,加入蜂蜜一调羹,蒸熟吃,一日一次,连吃5-10天。

19、贫血:杀鸡、鸭时,将鲜血流在一张干净白纸上,晒干揉成粉,用葡萄酒调服,一次半调羹粉,一日二次,连服半月。

忌海带。

20、内热口干:芦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吃豆喝汤,日服二次,连服3天。

生津润肺,降火解热。

21、慢性肝炎:每次用白茅根*二两,烧一碗水服汤,一日三次,一般需服半月,忌辣物。

27、小便不通:杨柳树叶1两,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2-3天即可通尿无阻。

29、尿频(小便次数多):生韭菜籽*3两,研成粉,每次2钱用白开水送服,一日二次,一般需服2-10天。

忌浓茶、牛奶。

30、便秘(大便燥结、排便困难):用煮熟的南瓜一碗,加入猪油5钱和适量的盐吃下,一日一次,一次见效,3日可愈。

50、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桔皮,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54、小肠气:生姜汁5钱,先给患儿洗澡,待周身出汗时,用姜汁擦患部,一日二次,连用三、四天,以后不再复发。

57、劳伤腰痛:艾叶*一两,炒黄的蟹壳一两,浸白酒一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一日2-3次,7-10天,可治多年腰痛。

62、腿抽筋:桑树果*一两,煎一碗汤一次喝下,一日二次,5天痊愈。

63、四肢麻木:老丝瓜筋*一两,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服一星期,75、长寿保健药酒:磁石、何首乌*、大枣、核桃、枸杞*各一两,浸白酒或黄酒二斤,两天后按常日酒量吃此酒,如常饮能使老人面部红润,增强抗病力,有延迟衰老功效。

四、皮肤科
77、牛皮癣、顽癣(银屑病):侧柏叶*、苏叶*、各200克,蒺藜*40克,共研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6斤沸煮后小火煮30分钟,涂洗患处,日3次。

79、湿疹(皮肤起红点、水泡、发痒):用绿豆3两炒焦研成粉,用醋调匀涂患处,一日二次,连涂一星期可根治。

忌花椒、胡椒。

81、白癜风:乌梅*30-50克浸泡在95%酒精100毫升中,2周后过滤再加二甲亚矾*5毫升,每日擦患处3次,每次用力擦5分钟。

82、手气、脚气:生大蒜头两只,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3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每日3次。

连用7-10日,有消炎和杀死细菌之特效。

83、手汗、脚汗太多:明矾*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让其自然凉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109、前列腺炎:麝香0.5克,白胡椒7粒,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将脐用酒精洗净,将麝香放入肚脐内,再将胡椒粉盖在上面,后盖圆白纸一张,外用胶布贴紧,每隔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110、前列腺肥大:冬瓜籽*30克、黑木耳15克、秦皮*15克,水煎服,日2次。

116、流泪眼、沙眼:干桑叶*1两,加一碗水烧开、每日洗眼3-5次,连用一星期。

117、视力衰退(老光、老花、视物不清):白菊花*2钱,枸杞子*2钱,每日用开水泡饮(一剂可泡三遍),连饮半至一月,有清水明目之功效。

忌吃辣物、海带。

119、白内障(晶状浑浊、使视力下降):白蒺藜*250克,羊肝250克,白糖200克,研为末,每次服15克,日服2次,8周见效。

121、中耳炎(耳内长期流水、流浓、胀痛):鲜韭菜汁5钱,加入明矾半钱,溶化后滴入耳内,一次1-2滴,一日2次,连用5天。

122、耳鸣、耳聋:当归*15 钱,黑豆30克,红糖30克,水煎服,日2次,2周见效。

菊花*30克,芦根*30克,冬瓜皮*30克,水煎服,每日2次,2周见效。

126、扁桃体炎(嗓子二侧发起红肿、痛、一般多发于着凉后):黑木耳一两,炒干研成粉,每次用半调羹粉与蜂蜜调匀口服,一日二次连服5天永不再发(此方在扁桃体炎正在发作时用)。

128、口臭:芦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日一次,早晨空服,连服一星期。

清火解毒,治内热胃火。

130、鼻炎(包括过敏性、萎缩性和鼻窦炎,有的流脓流水、鼻涕多、有的闻味不灵敏):用黄砖一块,放火上烧烫,取下,将一调羹醋倒在热砖上,此时有大量热气上冒,患者用鼻闻其热气,一日二次,连用7天,消热、消炎,解毒通窍,治各类鼻炎,有特效。

131、流鼻血:藕节*、芦根*等量,一起切碎,煎一碗水一次喝下,一日二次,连用5日,清热止血,永不复发。

139、脱发\头屑\头痒:每次用桑树根皮*4钱,水二斤,烧开洗头,一日一次,洗后勿用清水过头连用5天,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固发作用,并治头屑\头痒,可再生发.
141、头发增亮:啤酒\醋按2:1混合.每日用毛巾吸湿再涂头发一次,连用半月. 142、白发变黑:何首乌*\黑芝麻各三两,一起炒干研碎,用白糖水调服,每次3钱,一日一次,连服半月,可补肾健发.忌蚕豆.
143、减肥:干荷叶*\干冬瓜皮*按1:2配好,每日用一两泡一斤左右热水喝,有去厚腻\刮油手之功效,忌肥肉.
五、发展前景
目前全国中药大面积栽培的约250多种,达到33.3万公顷(500万亩)以上,从品种和种植面积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但市场交易亟待规范,种植技术需要完善。

突出表现在流通市场中药材品质低下、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种植过程中管理水平差、病虫草害严重、农药使用不当等。

随着中医药对癌症、老年痴呆症等顽症治疗作用的凸现,中药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怎样更好地发挥我国中草药的出口优势,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加速中药现代化进程、中药材种植实施GAP标准等就是我国政府采取的重要举措。

药用植物在医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受到重视。

植物化学分类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有利于寻找和扩大药用植物的新资源。

在现有人工选种和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单倍体、多倍体、细胞杂交、辐射等育种方法将在培育新品种方面起更大作用。

组织培养为药用植物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途径,并可作为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

此外,药理筛选与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的应用,将为研究不同药用植物类群在成分和疗效方面的差异,以及扩大范围寻找有效药物、探求药用植物内在质量和进行药用植物综合研究等开辟新的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