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医生物化学案例分析答案

合集下载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物化学领域的相关概念和实验方法,
进一步理解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的材料包括:
- 细胞培养基
- 细胞培养皿
- 细胞培养酶
- 试剂盒
实验方法如下:
1. 预先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

2. 将细胞培养基倒入细胞培养皿中。

3. 加入适量的细胞培养酶,并将细胞悬浮均匀。

4. 将细胞培养皿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5.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 细胞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能够正常生长和分裂。

- 细胞培养基的组成对细胞生长有重要影响。

- 细胞培养酶可以加速细胞生长和增加细胞数量。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疾病治疗和生物学研究等领域。

参考文献
1. Smith, A. et al. (2010). Cell culture techniques. In: Methods in Cellular Toxicology.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pp. 45-63.
注意事项
在报告中引用的内容必须能够被确认,并避免法律纠纷。

本文档仅为参考资料,不得用于商业目的或作为专业性报告的替代品。

第01篇:临床生物化学病例分析

第01篇:临床生物化学病例分析

临床生物化学教学网站 uÅO‹R g• 2请分析后点击标题查看问题、病案分析与诊断的具体内容kflIY'[fS;[f–b检验系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关闭窗口uÅO‹R g• 110 uÅSò0u7ÿ 27 岁,有糖尿病史 5 ^tÿ Vàf •÷Qe–b0 Q e–b时血压: 11.5/5.7kPa ÿ •dÿ112k!/ R ÿT|T8ÿ 32 k!/R 00 [ž验室检查』ˆ@|Ö 36.7mmol/L ÿ ˆ@细胞容量 49%ÿ ˆ@钠 134 mmol/L ÿ ˆ@钾 6.0 mmol/L ÿ ÿˆ@ BUNf/ 16.2 mmol/L ÿ pH6.8 ÿ PaCO 2 1.33kPa ÿ ˆ@‘nOSTŒ\?‘nOS_:–3`'00 问题』q该患者可能的病因是什么?q进一步确诊,应该还做哪些检查?0 uÅhHR g•0q uÅNºg |Ö\?uÅSò5^tÿ Q e–b时已经出现昏迷,血压为休克血压并且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血细胞容量高,这是由于高血糖引起高渗性利尿、体液大量丢失的结果。

q pH6.8ÿ P aCO21.33kPaÿ ˆ@‘nOSTŒ\?‘nOS_:–3`'ÿ ˆ@钠降低,说明体内有机酸生成过多,消耗大量的缓冲碱,使肾脏代偿性排钠增多。

肺呼吸增快,二氧化碳排出增强导致PaCO2N –Mÿ 应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qˆ@BUNXžšØf/u1NŽˆ@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氨基酸分解产物尿素不能完全排出所致。

qˆ@钾升高,是因为代谢性酸中毒使细胞内外H+TŒK+N¤换导致。

35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科《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辅导题(AB卷)苏思婷

35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科《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辅导题(AB卷)苏思婷

成人高等教育《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辅导题(A卷)(适用范围:医学检验专业业余专科)教学点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有关胰岛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血糖合成糖原B、使血糖浓度升高C、加速血糖分解D、调节糖代谢E、促进糖吸收2、有关1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见于青少年B、胰岛素绝对不足C、胰岛B细胞的破坏D、常检出自身抗体 E.胰岛素抵抗3、目前我国临床化学实验室血葡萄糖测定多采用()A、己糖激酶法B、葡萄糖脱氢酶法C、邻甲苯胺法D、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E、Folin Wu法4、判断低血糖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是()A、<2.8mmol/LB、<6.0mmol/LC、<8.2mmol/LD、<10.4mmol/LE、<4.5mmol/L5、血清蛋白电泳区带按泳动速度依次为()A、清蛋白,α1,α2,γ,βB、清蛋白,α1,γ,β,α2C、清蛋白,α1,β,γ,αD、清蛋白,α1,α2,β,γE、清蛋白,α1,γ,α2,β6、尿糖阳性的原因可能有()A、一次性摄入大量糖,超过肾糖阈B、肾上腺素分泌过多C、胰岛素分泌不足D、以上均可能E、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下降7、下列能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浓度是()A、空腹血糖浓度7~8mmol/LB、空腹血糖浓度6~7mmol/LC、空腹血糖浓度< 6mmol/L D、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mmol/L E、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7mmol/L8、何种酶检查对肝病早期诊断有较大价值()A、AKPB、ASTC、ALTD、ALPE、γ-GT9、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酶是()A、γ-GTB、MAOC、ALTD、chEE、ALP10、下列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有价值的生化指标是()A、CK-BBB、CK-MBC、CK-MMD、LD1E、LD211、GGT增高明显的疾病是()A、肝癌B、胰腺癌C、急性肝炎D、胆石症E、心肌炎1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人体何脏器细胞含量最高()A、心脏B、脑C、肝脏D、肠E、肾脏13、ALT测定显著增高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慢性肝炎B、乙型肝炎急性期C、胆囊炎D、心肌梗死E、肝癌14、诊断急性肝炎最敏感的指标是()A、胆红素测定B、碱性磷酸盐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蛋白定量E、清蛋白电泳15、常规实验室进行总蛋白浓度测定采用的单位是()A、g/LB、mg/LC、g/dlD、mmol/LE、mol/L16、在急性时相反应中,以下哪项蛋白不增高()A、HpB、CRPC、AAGD、ALBE、CER17、血浆清蛋白的英文缩写为()。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1.糖类化合物有哪些生物学功能?(1)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植物的根、茎、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这些物质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肽聚糖属于杂多糖,是构成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多糖。

(2)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糖在生物体内分解时通过氧化磷酸化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

生物体内作为能源贮存的糖类有淀粉、糖原等。

(2)在生物体内转变为其他物质:有些糖是重要的代谢中间物,糖类物质通过这些中间代谢物合成其他生物分子例如氨基酸、核苷酸等。

(4)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糖蛋白是一类生物体内分布极广的复合糖,其中的糖链在分子或细胞的特异性识别过程中可能起着信息分子的作用。

与免疫保护、发育、形态发生、衰老、器官移植等均与糖蛋白有关。

2. 葡萄糖溶液为什么有变旋现象?D-吡喃葡萄糖在乙醇溶液或吡啶溶液中可以形成结晶,得到两种比旋光度不同的D-葡萄糖,前者的比旋光度为+113o,后者的比旋光度为+19o。

如果把这两种葡萄糖结晶分别溶解在水中,并放在旋光仪中观察,前者的比旋光度由+113o降至+52o,后者由+19o升到+52o,随后稳定不变。

葡萄糖溶液发生比旋光度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具有不同的环状结构,当葡萄糖由开链结构变为环状结构时,C1原子同时变成不对称碳原子,同时产生了两个新的旋光异构体。

一个叫α-D-吡喃葡萄糖,另外一个叫β-D-吡喃葡萄糖,这两种物质互为异头物,在溶液中可以通过开链式结构发生相互转化,达到最后的平衡,其比旋光度为+52 o。

3. 什么是糖蛋白?有何生物学功能?糖蛋白是广泛存在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一类含糖基(或糖衍生物)的蛋白质,糖基与蛋白质的氨基酸以共价键结合。

糖蛋白中的寡糖链大小不一,小的仅为1个单糖,复杂的有10~20个单糖分子或其衍生物组成的。

有的寡糖链是直链,有的为支链,组成寡糖链的单糖主要有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岩藻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葡萄醛酸和艾杜糖醛酸等。

广州中医药专科 《生物化学》复习题

广州中医药专科 《生物化学》复习题

成人高等教育
《生物化学》考试题
(适用范围:业余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蛋白质分子中,氮的含量约占()
A.50%~55%
B.6%~8%
C.19%~24%
D.13~19%
E.0%~4%
2.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是()
A.氨基酸
B.多肽
C.脂肪酸
D.葡萄糖
E.果糖
3.下列哪种氨基酸是L-α-亚氨基酸的是()
A.亮氨酸
B.苏氨酸
C.胱氨酸
D.异亮氨酸
E.脯氨酸
4.下列属于芳香族氨基酸的是()
A.赖氨酸
B.精氨酸
C.苯丙氨酸
D.丝氨酸
E.甘氨酸
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可以通过肽键连接起来,形成的化合物称为()
A.蛋白质
B.肽
C.脂肪
D.多糖
E.氨基酸
6.蛋白质分子中形成的酰胺键称为()
A.二硫键
B.氢键
C.肽键
D.离子键
E.盐键
第1 页共6 页。

2015年广西中医综合动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试试卷

2015年广西中医综合动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试试卷

2015年广西中医综合动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黄芪桂枝五物汤主治A.风水B.血痹C.自汗D.肠风2、齿痕舌常与下列哪个舌象并见____A.胖嫩舌B.瘦薄舌C.裂纹舌D.芒刺舌3、甘遂人散剂的一般用量是A.5~10克B.3.6克C.0.5~1克D.1.3克4、治疗肝火犯胃,嘈杂吞酸者,宜首选A.吴茱萸汤B.龙胆泻肝汤C.左金丸D.清胃散5、下列哪味不是治疗梅毒的药物A.大风子B.苦参C.硼砂D.轻粉E.土茯苓6、肝主疏泄在女子性与生殖中的作用是A.调畅气机B.调理冲任C.调节月经D.调节气血7、肺痈之溃脓期,治疗方法应选用A.清肺、化痰、排脓B.清热、解表、排脓C.清热、解毒、排脓D.排脓、解毒E.以上都不是8、”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所阐述的阴阳关系是A.相互转化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D.对立制约9、小陷胸汤证邪结的部位是A.胸中B.心下C.两胁D.少腹E.心下至少腹10、下列方剂中,含有柴胡、枳壳的是____A.四逆散B.复元活血汤C.血府逐瘀汤D.小柴胡汤11、柴胡、升麻都具有的功效是A.解表生津B.清热解毒C.疏肝解郁D.升举阳气12、下列哪项对鉴别风寒犯肺证和风寒表证最有意义____A.咳嗽的轻重B.口渴或不渴C.是否发热恶寒D.是否舌苔薄白13、急慢惊风均为适宜的平肝熄风药是A.羚羊角B.天麻C.白蒺藜D.钩藤E.蜈蚣14、手厥阴之别络由何穴分出A.通里穴B.内关穴C.外关穴D.支正穴15、可用黄芪而不可用白术治疗的病证是A.气虚自汗B.阴虚盗汗C.脾胃气虚D.气虚水肿E.气虚胎动不安16、治疗血瘀证,常酌配补气、行气药物,其机理是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以上都不是17、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关系A.阴在内,阳之守也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C.阳在外,阴之使也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18、一贯煎的药物组成是A.北沙参枸杞子当归生地黄川楝子麦冬人参黄芪玉竹B.北沙参枸杞子当归生地黄川楝子麦冬人参黄芪玄参C.北沙参枸杞子当归熟地黄川楝子麦冬人参黄芪玉竹D.以上都不是19、湿热腰痛的主方是A.四妙丸B.妙香散C.石韦散D.肾著汤E.五皮散20、《本草经》谓“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的药物是A.郁金B.香附C.合欢皮D.玫瑰花E.绿萼梅21、患者水肿8年,未进行系统治疗,出现心悸,喘咳,不能平卧,小便不利,下肢浮肿,畏寒肢冷,舌淡,苦水滑,脉弦滑。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患者,男性45岁,因腹痛,腹胀。

发热4天就诊。

体检:体温39℃,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胆红素780umol/L,未结合胆红素5.1umol/L,粪便呈灰白色,尿液颜色深黄,粪胆素原和尿胆素原均阴性,血常规检查除白细胞升高外,其余均正常。

初步诊断:胆总管阻塞分析:1.黄疸介绍: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

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因巩膜含有较多的弹性硬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首先被察觉。

2.黄疸分类: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也称为显性黄疸。

这里可以判定为显性黄疸。

3.黄疸产生原因:1.)胆红素生成过多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溶血)后,非结合胆红素形成增多,大量的非结合胆红素运输至肝脏,必然使肝脏(肝细胞)的负担增加,当超过肝脏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与结合能力时,则引起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

此外,大量溶血导致的贫血,使肝细胞处在缺氧、缺血的状态下,其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必然会进一步降低,结果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2.)肝细胞功能低下或有功能肝细胞量减少这是由于肝脏的肝酶功能低下,或者由于晚期肝硬化、或暴发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内残存有功能的肝细胞量很少,不能摄取血液中的非结合胆红素,导致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中浓度更为增高而出现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3.)肝细胞破坏结合胆红素外溢在肝炎病人中,由于肝细胞发生了广泛性损害(变性、坏死),致使肝细胞对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发生障碍,故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增高,而部分未受损的肝细胞仍能继续摄取、结合非结合胆红素,使其转变为结合胆红素,但其中一部分结合胆红素未能排泌于毛细胆管中,而是经坏死的肝细胞间隙反流入肝淋巴液与血液中,导致血清中结合胆红素浓度也增高而出现黄疸。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复习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复习题.

1、标准氨基酸蛋白质变性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 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称蛋白质变性。

2、酶酶的活性中心 :酶蛋白构象的一个特定区域,能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产物,又称为活性部位。

米氏常数(Km 值同工酶 :是指有机体内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组成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

酶原 :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

酶原激活 :酶原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向酶转化的过程,酶原的激活实际是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3、维生素 :是维持生命正常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水溶性维生素 :是能在水中溶解的一组维生素,常是辅酶或辅基的组成部分。

包括维生素 C 和 B 族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 :由长的碳氢链或稠环组成的聚戊二烯化合物,包括维生素 A 、D 、 E 、 K ,其中维生素 A 和 D 是激素前体。

4、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 :代谢物脱下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 ADT 磷酸化生成 ATP 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 (或高能硫酯键 ,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 ADP (或 GDP 磷酸化生成 ATP (或 GTP 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 ATP 。

呼吸链 :物质代谢过程中脱下成对氢原子(2H 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氢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线粒体进行,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5、血糖糖异生 :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

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内,乙酰 CoA 与草酰乙酸合生成柠檬酸,柠檬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后最终又生成草酰乙酸,形成一个循环,该循环的第一个柠檬酸上有 3个羧基,所以称为三羧酸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化学案例分析
1. 有人用丙酮酸(钠)来减肥。

试用丙酮酸的来源去路、三羧酸循环及脂肪合成与分解代谢知识分析这一方法的原理、适应对象及局限性。

分析:丙酮酸是葡萄糖氧化阶段的一产物,增加丙酮酸的量可使得糖酵解途径降低,产生的磷酸二羟丙酮减少,从而合成的甘油量也减少,尽管丙酮酸的量多,生成的乙酰CoA也曾多,从而加快脂肪酸的生成,但是合成脂肪同时需要甘油和脂肪酸,而这两个的比例明显不合,自然就合成少量的脂肪。

另一方面,乙酰CoA是三羧酸循环的原料,乙酰CoA增多,三羧酸循环加强,产生大量的能量供机体的消耗,加快脂肪的燃烧,这样,也可达到减肥效果。

不过这个适用对象主要是欧美人,因为他们以肉类食品为主,摄入的淀粉类食物较少,而以淀粉为主食的人群则不适合。

2. 一个45岁的男性病人患轻度心脏病,要进行食物治疗和用药物进行降胆固醇治疗。

请你给出食物治疗的建议。

解释药物降胆固醇的可能作用点。

治疗后进行脂蛋白电泳哪些指标会变化并说明理由。

分析:导致心脏病的原因之一为血浆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影响受累器官的血液供应,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脂质浸润,从而引起心肌缺血,
甚至心肌梗死。

所以,治疗的基本原则为:降低VLDL、LDL含量和提高HDL含量。

1、胆固醇来自LDL。

2、HDL能将来自外周细胞的胆固醇转化成胆固醇脂,并运转到肝脏进一步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壁上沉积。

所以建议患者应多吃蔬菜、水果、富含纤维和果胶的食物。

因此,治疗之后,VLDL和LDL的含量会下降,HDL含量升高,胆固醇含量也下降。

3.一个病人长期饥饿(超过一个月),其中血中的生化指标(mM/L)最可能是(应用生化知识详细解释理由)
葡萄糖非酯化脂肪酸酮体氨基酸
A 2 3.0 10 5
B 4.5 1.5 5 4.7
C 12.0 2.0 10.0 4.5
D 4.5 0.5 0.02 4.5
E 4.49 2.0 8.0 3.1
答案:首先排除A答案,因为长期饥饿,葡萄糖的浓度降低,糖异生加强,氨基酸减少,而在这几个答案中,它的氨基酸量最高,所以不对。

其次,由于长期饥饿,糖异生加强,氨基酸的量减少,酮体增多,于是就排出D答案,因为它的酮体的量很低。

同样的对比B和E答案,E的酮体高于B,氨基酸低于B,所以E答案是有可能的。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患者是高血糖患者,他的葡萄糖的量会处于很高的水平,
但是不能氧化供能,糖异生加强,氨基酸减少,所以C答案是有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