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ppt ppt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ppt课件

生物化学ppt课件

二酰甘油和己糖结合; 半乳糖脑苷脂广泛存在于 硫酸脑苷脂广泛存在于动

糖基含唾液酸的糖脂; 在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末
神经组织中;

梢中含量最为丰富,可能与 其在神经冲动传递中起递质 作用有关。
33
物的各器官中,脑组织中最
为丰富。
5.4.2 脑苷脂类
脑苷脂:神经酰胺的1-位羟基与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结合而 成,不含唾液酸成分。是脑细胞膜的重要组分。
纯的甘油磷脂是白色蜡状固体,大多溶于含少量水的非极性 溶剂中,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很容易将其从组织中提取出来。
25
组成生物膜的主体结构
26
机 体 内 几 类 重 要 的 甘 油 磷 脂
胆碱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代谢中的甲基供体。 乙酰化的胆碱(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与神经冲动 的传导相关。 27
41

蜡是长链脂肪酸和长链一元醇或固醇形成的酯,天然蜡 是多种蜡酯的混合物。 蜡分子含一个很弱的极性头和一个非极性尾,因此完全 不溶于水,蜡的硬度由烃链的长度和饱和度决定。蜡分布 于生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 蜂蜡存在于蜂巢;白蜡是白蜡虫的分泌物,可用作涂料、 润滑剂和其他化工原料;洗涤羊毛得到的羊毛蜡可用作药 品和化妆品的底料;来源于棕榈树叶片的巴西棕榈蜡可用 作高级抛光剂。
5
5.1 三酰甘油
5.1.1 三酰甘油的结构
动植物油脂的化学本质是脂酰甘油,其中主要是 三酰甘油,或称甘油三酯,它是三分子脂肪酸与 一分子甘油的醇羟基脱水形成的化合物。
结构通式
6
三酰甘油的R1,R2,R3相同时,为简单甘油三酯(如油 酸甘油三酯,硬脂酸酸甘油三酯); 若R1,R2,R3不同
(1)水解与皂化
在酸、碱或脂肪酶作用下,三酰甘油能逐步水解成二酰甘 油、单酰甘油,最后彻底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生物化学(共45张PPT)

生物化学(共45张PPT)

(四)、多糖类
1、来源于植物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多糖。
黄芪多糖、人参多糖、刺五加多糖、麦麸多糖、黄精多糖、 昆布多糖、菊糖、褐藻多糖、波叶多糖、茶叶多糖、葡萄皮脂多 糖、麦秸半纤维素B、针裂蹄多糖、酸多糖、枸杞多糖、当归多 糖、人参多糖、地衣多糖
和有机溶剂,分子量从几十~几百万。浓碱处理 可是其部分或全部脱掉乙酰基而成为几丁质( chitosan),该产品可溶于烯酸。
3、用途
药物辅料:人造皮肤、手术缝合线(不用拆线)
络合回收金属离子(贵重金属离子)
降血脂、消炎、杀菌剂(伤口愈合剂)
食品添加剂(保鲜剂)
同样具有保湿作用、也大量用于化妆品中。
糖类的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
三、纤维素
CH2OH
O
CH2OH O
O OH
O OH
OH
OH
α -1,4
OH
OH
O
O CH2OH β -1,4
CH2OH O
OH
OH
淀粉
纤维素
2、纤维素的生物学功能 (1)作为植物、动物或细菌细胞的外壁支撑和保护的
物质,促使细胞保持足够的扩张韧性和刚性。
(2)作为生物圈中维持自然界能量和营养物质稳恒的贮 藏物质。
2、直链淀粉
(1)占天然淀粉量的20%~30%,药物辅料 中的可溶性淀粉(冲剂中一般用)就是这 一种。
(2)MW在50,000左右。
(3)结构:以 代表淀粉, 代表二个D -葡萄糖残基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则 直链淀粉的结构为:
3、支链淀粉
(1)占天然淀粉量的70%~80%。 (2)MW=1百万左右. (3)结构:主链与直链淀粉一样,以通过α-1,4糖苷键
(2)贮能多糖:在体内作为贮能形式存在, 如淀粉和糖原,在需要是可通过生物体内酶 系统的作用,分解释放出单糖以供应能量。

生物化学ppt课件

生物化学ppt课件

;.
13
五、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 1970年,Smith发现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1992年,Berg的转化实验 ❖ 1977年,Boyer等实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多肽 ❖ 人干扰素、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乙肝疫苗等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的使用 ❖ 转基因动植物及基因敲除(knock out)动植物 ❖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
12
四、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 Watson和Cricket的贡献 ❖ Kornberg发现DNA聚合酶 ❖ Messlson和Stahl的同位素标记实验 ❖ Okazaki片段 ❖ DNA复制机制的完善 ❖ Jacob和Monod等的贡献—转录机制 ❖ RNA如何到多肽链,三联体密码 ❖ 逆转录现象的发现
❖ —François Jacob, La logique du vivant: une histoire de l’hérédité ❖ (The Logic of Life: A History of Heredity), 1970
;.
2
绪论 Introduction
;.Biblioteka 3❖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它主要应用 化学原理和方法来探讨生命的奥秘和本质,着眼于搞清组成生物体物质的分子结 构和功能,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机能的联系。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主要是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 传递和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
;.
7
二十世纪以前
❖ 中国:造酒,制酱、饴、醋,制作豆腐,治疗夜盲症,制糖等 ❖ 欧洲:Scheler,Lavoisier等

生物化学(安医)全套PPT课件

生物化学(安医)全套PPT课件

下公式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100克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 g % )
= 每克样品含氮克数× 6.25×100 1/16%
一、氨基酸
——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存在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 300 余种,但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基本氨基酸仅有20种
COO
+
CH 3 R H
H
C
NH3
甘氨酸 丙氨酸 L-氨基酸的通式
1. 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 glycine alanine valine leucine isoleucine Gly Ala Val Leu Ile G A V L I F P
5.97 6.00 5.96 5.98 6.02 5.48
苯丙氨酸 phenylalanine Phe 脯氨酸 proline Pro
——侧链基团在中性溶液中解离后带正电荷。
赖氨酸 Lys(K)
9.74
精氨酸 Arg (R) 10.76
组氨酸 His (H) 7.59
另外:
1、蛋白质中的很多氨基酸是经过加工修 饰的——修饰氨基酸 如:脯氨酸 羟基化 成 羟脯氨酸 赖氨酸 羟基化 成 羟赖氨酸
2、半胱氨酸Cys常以胱氨酸的形式存在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Protein —— 来自希腊字母,意思是‚头等 重要的,原始的‛ 蛋白质 —— 来源于对蛋清(清蛋白)的研究 分布广:所有器官、组织都含有蛋白质;
细胞的各个部分都含有蛋白质。
含量高:蛋白质是细胞内最丰富的有机分

半胱氨酸
-SH HS-CH -CH-COO + 2 2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生物化学》全套PPT课件
现状
生物化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 物学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揭示生命的奥秘。同时,生物化学在医学、农业、 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A
疾病诊断
生物化学方法可用于检测血液中特定生物分子 的含量或结构异常,从而辅助疾病的诊断,如 血糖、血脂检测等。
脂类分类方法
根据化学结构和性质,脂类可分为简单脂质(如脂肪酸、甘油酯等 )和复合脂质(如磷脂、糖脂等)。
脂类在生物体内的分布
不同生物体内的脂类分布有差异,如动物体内主要储存甘油三酯, 而植物体内则以脂肪酸为主。
甘油三酯分解代谢过程剖析
01
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途径
甘油三酯在体内主要通过脂肪酶的催化作用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进而
药物研发
通过对生物体内代谢途径和药物作用机制 的研究,有助于设计和开发新的药物,提 高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B
C
营养与健康
生物化学在营养学领域的应用有助于了解食 物中营养成分的代谢和利用,为合理膳食和 营养补充提供科学依据。
遗传性疾病研究
生物化学方法可用于研究遗传性疾病的发病 机制和治疗方法,如基因疗法和干细胞疗法 等。
酶活性调节的方式
包括共价修饰、变构调节、酶原激活 和抑制剂作用等。
酶在医学领域应用实例分析
酶与疾病的关系
酶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酶缺陷病、代谢 性疾病等。
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反应,开发酶学诊断方法,如酶活性测定、同 工酶分析等。
酶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补充或抑制特定酶的活性,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酶替代疗 法、酶抑制剂疗法等。
进入血液循环被组织细胞摄取利用。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pt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ppt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和疏水作用力等,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和稳 定性。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和能 量守恒定律。
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可用于解释反应的动 力学和热力学性质。
酸碱反应与缓冲溶液
酸碱反应
酸和碱通过质子转移反应生成水和盐,酸碱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之一。
生物化学教学课件
目录
• 生物化学概述 •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 生物大分子与细胞结构 • 生物化学代谢过程 •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 生物化学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
01
生物化学概述
生物化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两门学 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 内的化学过程和物质代谢。
重要性
02
生物化学基础知识
分子结构与性质
分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组成,通过化学键连接, 具有空间构型和电子分布,决定分子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性质
分子的性质由其结构决定,包括极性 、溶解度、挥发性等,影响分子的物 理状态和化学反应活性。
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化学键
化学键是原子间通过电子转移或共享形成的相互作用力,分为共价键、离子键 和金属键等。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总结词
核酸是生物体中重要的遗传物质,具有多种结构和功能。
详细描述
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由核苷酸组成,具有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一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序列 ,二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双螺旋结构,三级结构决定了核酸的空间构象。核酸的功能是携带和传递遗 传信息。
酶的结构与催化机制
总结词

生物化学》ppt课件14

生物化学》ppt课件14

(一)病毒癌基因(virus oncogene,v-onc)
1. 病毒癌基因是存在于病毒基因组中的癌基因,它 不编码病毒的结构成分,对病毒复制也没有作用, 但可以使细胞持续增殖。
2.病毒基因组结构
长末端 重复序列
正常的病毒基因
癌基因
LTR gag
pol
env src LTR
调节和 产生病毒 产生逆转录 产生病毒 产生酪氨酸 启动转录 核心蛋白 酶和整合酶 外膜蛋白 激酶
白 因 子 , 决 定 三 种 RNA(mRNA 、 tRNA 及 rRNA)转录的类别。
2.特异转录因子(special transcription factors) 为个别基因转录所必需,决定该基因的时
间、空间特异性表达。
转录激活因子
分为
转录抑制因子
(三)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
TF
DNA结合域 酸性激活域
(三) 癌基因的分类与功能
根据表达产物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功能分为:
1.蛋白激酶类 2.信息传递蛋白类 3.生长因子类 4.核内转录因子类
跨膜生长因子受体 膜结合的酪氨酸蛋白激酶 可溶性酪氨酸蛋白激酶 胞浆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非蛋白激酶受体
二、抑癌基因
(一)什么是抑癌基因?
抑癌基因又称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或抗癌基因(anti-oncogene),是指存在于正常细 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 基因。
第一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 概念和原理
(Concept and principle: Reg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一、基因表达调控的概念
(一)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 是指基因经过

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酶类CK-MB,α-AMY等。
底物/代谢产物类:包括TG,TC,HDL-C,LDL-C,UA, UREA,Cr,Glu,TP,Alb,T-Bil,D-Bil,NH4+,CO2 等。
无机离子类:包括Ca,P,Mg,Cl 等。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吸收曲线
波长从200nm-400nm 的电磁波,称为紫外光,波长从400nm-760nm 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以波长(λ)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而绘 制出的一条曲线称为吸收曲线,在一段波长范围内,有最大吸收波长 λmax 和最小吸收波长λmin,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可获得最大的测 定灵敏度。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二、连续监测法
连续监测法属于动态法检测的一种,适用于酶活性测 定和代谢物检测,多有酶的参与。该法是通过适当的 仪器,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原理是:在酶反应的最适 条件下,用物理、化学或酶促反应的分析方法,在反 应速度恒定期(零级反应期)来连续观察和记录一定 时间内底物或产物量的变化,以单位时间酶反应初速 度计算出酶活力大小代谢物的浓度。计算方法有:1) 绝对法:酶活力(U/L)=△A×(反应液体积/样品体 积)×(1000/消光系数);2)相对法:酶活力 (U/L)=〔 △A (测定)/ △A (标准) 〕标准物的 活力或浓度。
两点终点法
两点终点法也称因定时间法,它可以用一种试剂或两 种试剂。这种方法是近年来,可加双试剂的生化分析 仪问世后,才被广泛应用。优点是可以消除样品、试 剂的颜色、浊度,以及一些干扰物对测定的干扰。原 理是:加入样品→试剂1 →读取A1 →试剂2 →读取 A2,其中要读取两次吸光度值,第一次相当于读出样 品空白的值,加入试剂2至第二次读数才是实际呈色 反应,因此A=A1-A2。比浊法也是一种终点法,不过 是一种浊度测定,而不是比色测定。比浊法可分为化 学比浊法与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又分为透射比浊 法和散射比浊法。免疫比浊法目前主要用于血清特种 蛋白的测定,如载脂蛋白(apoAI,apoB 等)、补体类(C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自从1950年以来,由于电镜技术、超速离心
技术、各种色谱技术和电泳技术、x—射线晶体衍
射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发明和发展,加上
许多优秀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和遗
传学家参加到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中来,生物化
学进入了突飞猛进大发展的新时期。集中体现在
对蛋白质、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从分
由于这些有机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 很大,所以称为生物大分子 。
除上述四大类物质外,生物体还含 有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激素、 生物碱及无机离子等。
-
5
2.生物体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 和代谢调节
生命活动包括生物体与外界的物质 交换(摄人营养和排出废物),能量交换, 信息传递,生长发育,遗传变异,运动, 生殖,应激性等。
离提纯和一般性质的测定,发展到确定其化学组
成、序列、空间结构及其与生物学功能的联系,
进而发展到人工合成、人工摹拟,并创立了基因
工程。
-
10
1944年,麦克劳德(Macleod)和麦卡蒂 (Mc Carty)(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1953年,Watson和Crick 提出DNA双螺 旋结构模型
生物化学
-
1
绪论
第一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三章 酶
第四章 脂类与生物膜
第五章 糖类代谢
第六章 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
第七章 脂类代谢
第八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九章 核酸的酶促ຫໍສະໝຸດ - 解及核苷酸代谢2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研究范围 二、生物化学的发简史 三、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955年,Sanger (英)确定牛胰岛素的一级 结构
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 国
1973年,基因重组技术建立.(美)
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 划完成
11
三、生物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分子遗传学或狭义的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遗传 物质(核酸)的复制、转录、表达、调控及其与 其他生命活动的关系。
些饲料添加剂
-
13
课程特点及学习与安排
内容多 复杂而繁琐
按生物分子的功能分类(不同于化学的结构和 官能团分类)
理论性强、概念多且前后交错
随时消化/温故知新 及时总结归纳/比较分类 理解的基础上必要的记忆
-
14
-
3
一、生物化学的研究范围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研究生命有机体 化学组成和化学变化的科学,即研究生 命活动化学本质的学科。
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体,包括病毒、 微生物、动植物和人体。
-
4
1.生物体的化学组成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有机化合物,均 由c元素和H、o、N、P、s等其它元素组 成,其中最主要的是蛋白质、核酸、多 糖和脂类。
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 技术学科,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 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其中基 因工程是整个生物工程的核心。
-
12
四、生物化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1、生化知识的应用。 医疗保健、发酵工业、农业生产
2、生化技术的应用。 工业、农业、医学
3、生化产品的广泛应用。 酶制剂、食品添加剂、营养补剂和某
1877年,Hoppe—seyler首先使 “Biochemistry”这个词,生物化学作为一门 新兴学科宣告诞生。
在这个阶段、生物化学的主要工作是从生 物材料中分离和签定了各种氨基酸、羧酸、糖 类,发现了核酸,开始进行酶学研究,基本上 解决了酶的催化特性、作用条件和作用机理。
-
8
从20世纪韧到20世纪40年代,伴随 着分析鉴定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放射性 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生物化学进入 了动态生物化学发展时期.基本上阐明 了酶的化学本质以及与能量代谢有关的 物质代谢途径。
因此,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 基础和推动力。
代谢调控是近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一 个重要方面。
-
6
3 生物体的信息代谢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的 生物合成,包括DNA的复制和RNA的合 成,以及蛋白质的合成构成了生物体内 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通路。这也是分子 生物学的主要基础和研究核心。
-
7
二、生物化学的发简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