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六种常见的急救处理

合集下载

小学急救措施方案

小学急救措施方案

小学急救措施方案在小学教育中,急救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给您介绍小学常见伤害的急救措施方案。

烫伤烫伤在小学生生活中经常出现,特别是在处理热水或热食物时。

如果孩子不幸遭受烫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迅速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和手表等饰品;2.将烫伤部位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泡约10分钟;3.如果烫伤部位严重,需要送医院进行治疗。

另外,不要在烫伤部位涂抹破损的皮肤或药膏,否则会引起感染。

割伤割伤通常是小学生进行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发生的。

如果孩子遭受割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迅速用清水冲洗受伤部位;2.用纱布轻压受伤部位控制出血;3.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尽快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割伤的过程中,不要用手和纱布直接碰触伤口,也不要用棉花来包扎伤口,否则会引起感染。

晕厥晕厥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之中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疲劳所引起的晕眩和昏迷,往往与呼吸困难和胸闷有关。

如果孩子晕厥,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让孩子靠在稳定的物品上;2.松开孩子身上的紧身衣服和皮带;3.经常通风并给孩子喝清凉气泡水。

如果孩子的情况没有明显好转,我们需要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恶心呕吐小学生常常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出现体力不济的情况,特别是在饮食和睡眠不足的情况下。

如果孩子恶心呕吐,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让孩子靠在稳定的物品上休息;2.饮用温开水或鲨肝油预防身体失水;3.暂停吃东西,并观察孩子的状态变化;4.如果孩子的情况没有明显好转,我们需要尽快送医院进行治疗。

结语通过本文,我们了解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急救措施,包括烫伤、割伤、晕厥和恶心呕吐等。

如果您是小学的老师或家长,能够了解这些急救措施将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很多便利。

对于爱护孩子的家长来说,了解急救措施是必要的安全知识之一,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校园急救

校园急救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速度:至少100次/分。 下压距离:至少5cm 。 胸部按压/人工呼吸:单人CPR—30:2
胸部按压术的常见错误:
人工胸外按压是建立人工循环的主要手段,要克服按 压术的常见错误:双手手指紧贴胸壁(易致肋骨骨 折)。按压部位定点不准确,影响按压效果,或剑突 受伤,折断,引起肝破裂。按压时施力未垂直,导致 按压力分解。抬手时掌根部脱离胸骨,使按压点移位。 按压间隙未使胸部充分松解,影响心、肺充盈及血液 氧合。按压时缺少节奏感,肌肉张驰不协调。
②进一步生命支持(进一步急救)ALS (由专 业医务人员利用药物、器械、专用设备或专门技 术所进性的进一步急救) D、药物,开通静脉。 E、心电图 F、电击除颤 ③复苏后生命支持PLS 脑康复、ICU
心肺复苏初步急救内容:
A.开放气道: ①判断意识状态:判定无 反应(拍打、轻摇并呼唤 病人)。摇肩不可太用力, 以防加重可能存在的颈椎 损伤。有头颈部损伤者, 仅在绝对必要时,才可移 动病人.(本步骤应在5~ 10秒内完成。)。
要求:开放气道应在2~3秒内完成,在 BLS期间,要始终保持气道开放,气道畅通 意味着供氧,也意味着二氧化碳排出;不畅 通气道,口对口呼吸无效,电击除颤难以成 功,也就没有脑复苏,药物治疗每致失败。
B.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
①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看—听—感觉):判 断无呼吸。

看:胸部或上腹部否 呼吸起伏? 听:病人口鼻有无出气 声? 感觉:抢救者面颊部有 无气体吹拂感?
包扎:一般采用三角巾、绷带或四头带等。

①绷带包扎法:a环形包扎:适用于头部、颈部、腕 部、胸部几腹不等的包扎。包扎时将绷带作环形重叠缠 绕,绷带尾剪开打结。b螺旋包扎:适用于受伤的四肢、 胸部、腰部等处,包扎时第一圈环行缠绕,以后斜上缠 绕,每圈盖住前圈1/3或2/3,末尾同样用橡皮膏固定 或打结。c“8”字形包扎,适用于关节部位,包扎时一 圈向上一圈向下,成“8”字形来回包扎。d螺旋反折包 扎,使用于前臂、小腿等处,包扎时第一圈环形缠绕, 以后各圈斜上升缠绕,每圈反折一次。

校园常用急救知识点总结

校园常用急救知识点总结

校园常用急救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的急救知识点1. 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一项基本的急救技能,对于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要确定患者是否意识丧失,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然后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的位置是在胸骨下部,频率是每分钟100-120次。

人工呼吸时,要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每次喘气应该使胸部明显隆起。

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来帮助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2. 创口处理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切伤、擦伤或者烧伤的情况,因此对于常见的创口处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急救技能。

首先要清洁创面并用消毒液进行消毒,然后用无菌敷料或者纱布覆盖伤口。

对于较大的伤口,要及时送医院进行处理。

3. 鼻出血处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可能会出现鼻出血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让患者坐下并向前倾,最好是让患者稍微低头。

然后用纸巾或者干净的纱布轻轻捏住鼻腔两侧的软骨部位,持续约10-15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避免用力擤鼻子或者让患者仰头,以免导致出血加重。

4. 骨折处理遇到骨折的情况时,要先用固定布或者其他物品固定患者的受伤部位,然后要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要保持患者平躺,尽量减少移动。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畸形或是骨头突出,要小心避免让骨头进一步扭曲或者伤及周围的血管和神经。

5. 中暑处理在高温天气下,学生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头晕、恶心、体温升高、皮肤发红等症状,就有可能是中暑。

此时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患者躺下休息,并给予清凉的水和盐水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和盐分。

同时用毛巾蘸冷水敷在患者的头部,直到患者症状改善。

6. 窒息处理当学生遇到窒息的情况时,要立即给予帮助。

首先要使患者弯腰前倾,用力敲击患者的背部,以促使患者咳嗽。

如果这种方法无效,可以施行腹部挤压,即站在患者身后,用手臂抱住患者的腰部,然后用力向上挤压患者的腹部。

校园急救知识

校园急救知识

校园急救知识一、伤口止血处理1.伤口清洁:首先确保伤口干净,如伤口有异物,应先去除。

2.止血: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如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加压止血,或使用止血带。

3.包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避免伤口接触外界,以防感染。

4.寻求医疗帮助:对于较大的伤口,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二、烫伤、烧伤应对1.迅速远离热源:在发生烫伤或烧伤时,应迅速远离热源,避免进一步伤害。

2.冷却:用流动的冷水对受伤部位进行冷却,减轻疼痛和炎症。

3.去除衣物:如果受伤部位被衣物覆盖,应迅速去除衣物,避免衣物与伤口粘连。

4.包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包扎,避免伤口接触外界,以防感染。

5.寻求医疗帮助:对于严重的烫伤或烧伤,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三、骨折与脱臼处理1.固定:对于骨折部位,应使用木板、绷带等物品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

2.寻求医疗帮助:对于骨折或脱臼,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四、突发心脏病处理1.就地休息:当突发心脏病时,应立即就地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2.寻求医疗帮助:对于心脏病发作,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五、中暑与晕厥处理1.通风:对于中暑或晕厥者,应立即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休息。

2.降温:用湿毛巾等物品对中暑者进行降温,以降低其体温。

3.补充水分:对于中暑者,应给予适量的水分补充。

4.寻求医疗帮助:对于严重中暑或晕厥,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六、遭遇车祸应对1.安全离开车辆:在遭遇车祸时,应立即安全离开车辆,避免车辆起火或再次发生事故。

2.寻求帮助:在安全的情况下,应立即报警或寻求医疗帮助。

3.保持冷静:在面对车祸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4.注意自身安全:在处理车祸时,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伤害。

七、溺水抢救措施1.自救:在发生溺水时,应保持冷静并尝试自救。

可以采取仰浮等姿势等待救援。

2.寻求他人帮助:在自救不成功的情况下,应尽快寻求他人帮助。

可以向周围的人呼救或者拨打报警电话。

学校急救知识

学校急救知识

学校急救知识一、引言急救知识对于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学校环境中,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可以匡助教师和学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学校急救知识的基本内容,包括常见的急救措施和应急处理步骤。

二、常见的急救措施1. 心肺复苏术(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处理方法。

在学校中,如果遇到学生或者教师蓦地心脏骤停,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术。

具体步骤如下:- 检查患者是否故意识,是否有呼吸。

如果没故意识和呼吸,需要即将进行CPR。

- 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其他人员提供匡助。

- 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打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 按照30:2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2. 创伤处理在学校中,常见的创伤包括擦伤、割伤、扭伤等。

处理创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镇静,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 对于擦伤和割伤,应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进行包扎,以防止感染。

- 对于扭伤,可以采用冷敷的方式减轻疼痛和肿胀。

- 如果伤口出血严重,应迅速施加压力,并尽快就医。

3. 烧伤处理在学校中,烧伤是一个常见的意外事故。

处理烧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即将受伤者从火源处移开,确保自己的安全。

- 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并防止烧伤扩散。

- 将干净的湿纱布覆盖在烧伤处,以保持伤口湿润。

-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者烧伤深度较深,应即将就医。

三、应急处理步骤1. 发现意外事故时,首先要保持镇静,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可以让其中一人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让其他人提供匡助。

3.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术、创伤处理、烧伤处理等。

4.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继续进行急救措施,直到专业人员接手。

5. 在急救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四、结语掌握学校急救知识对于保护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学校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学校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

学校常见事故应急处理办法一、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火灾是学校常见的事故之一,其应急处理办法至关重要。

当火灾发生时,首先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尽可能将火源隔离。

同时,教师和学生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有序疏散。

校园内应设立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和消防栓,并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检查。

二、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办法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等也是学校常见的事故之一。

当地震发生时,学生和教师应迅速躲在桌子下或墙角等危险度较低的地方,避免其上方坠下的物品伤及人员。

在台风来临前,学校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学生撤离至安全地带。

三、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交通事故可能发生在学校附近的道路上,对此,学校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学校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并组织教师及工作人员迅速抵达现场提供帮助和疏导交通。

同时,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做好对伤者的紧急救治。

四、校园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办法校园意外伤害常常是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如摔倒、碰撞、划伤等。

学校应为每个班级配备急救箱,并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急救培训。

当发生意外伤害时,教师应立即进行初步的判断和处理,并将伤者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五、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食品安全事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问题。

学校应加强食堂管理,并定期对食品进行检验和抽检。

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学校应立即暂停供餐,并通知家长和相关部门。

同时,对受影响的学生进行医学检查,做好相关记录和报告。

六、游泳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游泳溺水事故容易发生在学校的游泳池或水域周边。

学校应制定严格的游泳安全规定,并派教师和救生员进行监管。

当有学生溺水时,救生员应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同时通知校方和急救人员,对溺水者进行及时的紧急救治。

七、课堂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办法在上课期间,学生突发疾病是常见的情况之一。

当学生出现晕厥、呕吐、高烧等突发症状时,教师应立即联系家长并请假,同时安排其他同学将其送往校医室。

学校日常急救措施

学校日常急救措施

学校日常急救措施学校是一个集中大量学生的地方,有些突发状况时需要及时的急救措施来保障学生的安全。

以下是学校日常急救措施:一、晕倒急救1. 就地躺卧如果有学生突然晕倒,首先要立即扶起其身体,保持其头部在一个轻微仰起的位置,然后把其身体缓缓往地上放平,让其就地躺卧。

2. 解衣松带学生晕倒后,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这时需要疏通气道。

用手解开学生的领带、皮带或松开紧身衣物,让其呼吸畅通。

3. 喝清水如果是温度过高、疲劳等原因引起的晕倒,可以让学生慢慢喝一些清水,以便于缓解症状。

4. 及时就医如果情况不好转,学生还需及时送到医院,尽快得到医生的治疗。

二、烧烫伤急救1. 用水冲洗学生被烫伤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20~30分钟以减轻疼痛,并清除伤口上的异物细菌。

2. 盖盖子伤口表面烫伤后,可以先用清洁无菌的毛巾、棉絮、纱布等覆盖伤口,保持伤口干净、湿润。

3. 千万别涂药学生被烫伤后,不要涂抹药膏、食用的油脂等东西,以免加重烧伤。

4. 去医院就医如果烫伤面积比较广,或深达肌肉,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如果是轻微烫伤,可以选择贴上药膏或口腔含片进行处理。

三、意外伤害急救1. 快速处理伤口学生因摔倒、被物体碰撞等意外伤害引起的伤口,应迅速处理。

使用音波器将绷带或纱布包裹在伤口上,防止血液流失过多。

2. 少移动伤处如果学生受伤,应尽可能减少活动,并保持伤处远离引起伤害的物体。

如果伤势比较重,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3. 注意伤口清洁学生在受伤后,一定要注意保持伤口干净、湿润。

创面上的血液和污垢应及时清洗。

4. 加强紧急处置能力学校应加强紧急处置和急救培训,让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应对意外伤害的能力。

四、结语学生生命安全和健康十分重要,学校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加强学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应对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对于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提升学校安全环境十分有利。

校园急救知识

校园急救知识

校园急救知识近年来,突发疾病在校园中时有发生,因此,掌握一些校园急救知识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能为自己提供及时的救援。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校园急救知识,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意外摔伤:如果同学摔倒受伤,首先要保持冷静,确保自己的安全。

然后检查受伤部位,如果出现明显畸形或者流血,应立即止血,可以使用压迫法,用干净的布包住伤口,同时用力压迫。

如果伤口不断流血,应尽快送到医院。

2.烧伤:如果同学被热水、热油等液体烫伤,要立即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冲洗,然后可以涂抹一些消炎的药膏覆盖伤口,最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起来。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伤势严重,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

3.窒息:窒息是指因异物堵塞气道而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的现象。

如果同学出现窒息的情况,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方法是将受害者平躺,用力压在胸骨上方的位置,用掌心用力向下按压,力度应适中。

没有特殊急救训练的同学最好不要尝试进行人工呼吸,以免误操作。

4.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导致血液无法供应到各个器官的一种严重病情。

如果同学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首先检查呼吸和脉搏,如果没有呼吸或者脉搏,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按压应尽量用力,胸部下压至少5厘米深,频率大约为100-120次/分钟。

5.中暑:校园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救情况之一。

如果同学中暑,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处,并用湿毛巾或冷水给其头部降温,同时让其尽量保持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如果情况严重,出现高烧、意识丧失等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6.昏迷:如果同学突然晕倒并失去意识,应先确保其安全,然后拍打双颊或用手指按压唇角刺激其呼唤,如果无反应,应紧急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他人帮助。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掌握一些校园急救知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希望同学们平时能多关注急救知识,常怀善心,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及时帮助他人,保护自己的安全。

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一些急救培训班,提高急救技能,为校园的安全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六种常见急救处理
一.晕厥(一卧二呼三注意)
1.平卧:当同学晕厥发作跌倒时,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或下肢抬高位20—30cm,这样可增加脑部供血。

不宜帮运,如要,要用担架或木板搬运,不可几个人随意搬。

没躺平搬运,对循坏,呼吸都不利,唾液多时,还会引起窒息危险。

2.呼叫:打电话给医务室老师,同时叫同学也来叫医务室老师。

,这样就万无一失,以最快速度通知我们。

打电话时要告知班级,楼层。

发生什么,尽量说详细些,我们会相应做些准备。

3.注意:当同学开始清醒时,不要急于坐起,更不要站起,应再平卧几分钟,然后徐徐坐起,以免昏晕厥再次发生。

二.抽搐当同学意识丧失,突然倒地,身体发硬,四肢抽搐,还可伴有口唇发紫、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律,有时出现舌咬伤、大小便失禁等,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按如下步骤去做:(1)安全:注意安全避免外伤,移开周围课桌等对患者可能造成伤害的东西。

不移动患者,除非患者处于危险之中。

迅速使患者躺下,用软垫子保护头部,抽搐时不可强行按压肢体,以免造成窒息或骨折,用布条塞入上下舀齿之间,以防舌咬伤,不可塞入上、下门牙,以防损伤门牙。

(2)通畅:保持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抢救通道通畅,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方,解开衣领,以便使唾液流出口外,不会发生窒息。

开辟一条便于搬运的通道,同学们不要围观,占据抢救通道,耽误抢救时间,安排有人去校门口接应救护车。

(3)安静: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干扰,不能采用任何措施企图弄醒及刺激同学。

同时呼叫120和医务室老师。

总之,在没有医疗设备条件下,晕厥,抽搐,等神志不清情况下,最主要,最关键的就是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胃内容物和唾液就会顺利流出,不会引起窒息,窒息是致命,其他症状暂时不会影响生命危险。

等待救援。

三.鼻出血常常看见同学们头后仰,用纸巾填塞鼻腔,头后仰容易导致鼻血倒流进入咽喉和胃部,造成不良刺激。

严重的还会吸入气管及肺内,造成危险。

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处理:1.不要惊慌,判断哪侧鼻孔流血,用大拇指按压流血一侧的鼻翼推向鼻梁,并保持5-10分钟。

止血后方可放松,身体直立位或前倾坐下,止血后勿剧烈咳嗽和清除鼻腔血凝块。

2.或以冰毛巾敷於鼻梁上方。

3.如果无法止住鼻血,请前往医务室或医院检查治疗!(注意经常性流鼻血者要警惕,及时查病因治疗)
四.扭伤(肌肉拉伤,摔伤且皮肤没破损的没骨折的) 处理:第一时间就是冷敷,用冰块或冰棒,没冰块就用自来水冲。

冷敷一般1—2小时敷一次,每次敷20分钟左右,每日可多次。

冷敷可以起到两方面的效果。

其一,可以减轻疼痛,冻僵感觉神经系统而起到抗刺激的作用,冷刺激超过了创伤的疼痛,因此疼痛会得到缓解。

其二,可以阻碍局部供应,减少损伤的组织流血,从而使损伤范围不再扩大。

伤后24小时内受伤宜冷敷,不宜热敷及按摩。

24小时后,可外贴活血和消肿胀膏药,可热敷或用较轻的手法对损伤局部进行按摩。

如果伤严重的话,应抓紧时间去医院,切不可自己处理。

受伤后,尽量少走,抬高患肢。

五.眼睛异物主要症状:异物感、疼痛和反射性流泪等
处理:切记不可用手揉搓眼睛。

应该轻闭双眼,将上眼皮提起、放下,反复几次;也可将眼浸入注满清水的脸盆中,不断眨眼;哭也是一种方法,用眼泪冲掉杂物。

寻求医务人员帮助。

六.烫伤经常有学生被学校开水机的开水烫伤
处理:烧烫伤后要立即用水冲,如过了5分钟后才浸泡在冷水中,则只能起止痛作用,不能保证不起水泡,因为这5分钟内烧烫的余热还继续损伤肌肤,所以先用自来水冲15分钟左右,然后到医务室外涂烫伤药膏。

饮食小贴士
七、边走边吃有五大危害:(1.消化不良2.不安全3.不卫生4.诱发炎症5.不雅观)
1.消化不良:在室外边走边吃,专家介绍,虽然我们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咀嚼、吞咽食物,但在身体忙于应付耗费较大的肌肉活动时,血液供应会从胃肠等消化系统转移到肌肉,会引起消化不良。

2.不安全:边走边吃的时候,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吃上面,忽略了路面的情况,容易带来安全问题。

3.不卫生:边走边吃的时候,还很容易将空气中的尘埃、微生物以及有害气体吃到肚子里,这对健康非常有害,也极不卫生,道路上车来车往、尘土飞扬,细菌、病毒、虫卵、花粉等都会落到食物上。

4.诱发炎症:边走边吃的食物只是干食,缺乏必要的汤水滋润,对口腔、咽喉和消化道都会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如果经常采取这种方式吃饭,势必诱发这些部位的炎症。

5.不雅观:边走边吃也不够雅观。

八、胃不好和容易犯低血糖的同学,身上,包里放些干粮和糖果,肚子饿了随时拿来吃,不要等身体不舒服了来医务所拿药吃,胃病养比治更重要。

同学们觉得药是万能的,其实是药三分毒,尽量少吃药。

温州市第二十一中 2014年4月2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