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二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语文园地二优质课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准备,置办。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

(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故人:老朋友
邀:邀请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这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绿树、村庄、青山、城郭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
词 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句
段 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
用 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 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 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平 台
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 (3)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排好“面”与
“点”,既要照顾全面(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
物(点)。
(4)写场面要有顺序。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
序。如写拔河比赛,先写整体热闹的场面,再写参加比
赛的同学的神态、动作等。
··· ··· 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
语文园地一
(1)阅读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
交 流 平 台
思想感情。如《草原》一文主要描绘了草原美丽的景色 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汉族兄弟的动人情景,抒发了作 者对民族大团结的无限珍惜之情。
(2)阅读时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通过 阅读拓展思维。如《丁香结》一文中介绍了丁香花的颜 色、样子和气味,我们在阅读时可以联想到生活中见过 的其他花,如桂花、玫瑰、菊花等,想想它们是什么样 子、什么颜色、什么气味。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一

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一

你知道怎么用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吗?
1.汉语姓名的拼音法必须以普通话(不能用方言)为准; 2.汉语姓名必须将姓和名分写,并且姓在前名在后; 3.姓和名中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的字母一律小 写、连写;复姓或双字名,字间既不空格也不用半字连 接线; 4.一般情况下姓和名均不加调号; 5.应按《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必要时用隔音符号(’); 6.汉语姓名中的姓和名均无缩略形式,也就是说凡缩写 都是赞美一下。
你喜欢想象王国吗? 为什么?用“我喜欢……, 因为……”说话。
4.假如你会变,你想变成这 里的什么?为什么?友情提示: 当然还可以变成别的,因为这 里是想象王国,允许你异想天 开,你可以像孙悟空一样想变 什么就变什么。
你可以变成……
你也可以变成生活中的伟人、 歌星、影后……
3.运用排比句说理,可将道理说得更充分更透彻。 比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 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一日之计 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看刘 川同学《我和书的故事》结尾一段:“我和书的故 事实在太多了,为了书而欢乐,为了书而哀愁,为 了书而被罚……”既总结了全文,又抒发了和书的不 解之缘。
七、结束语。
孩子们,未来的世界是属于 你们的,当然也需要你们去创造, 亲爱的同学们,请张开你们想象的 翅膀,到想象的王国去翱翔吧!
八、习作例文。
飘在天上的日子
我是一朵云,一朵无忧无虑、自由 自在的云。太阳是我的哥哥,月亮是我 的姐姐,雷电和风都是我的老师,在夜 晚还有星星与我作伴。 清晨我跟着一群燕子一起快乐地飞翔起 来,一起嬉戏游乐,一起飞过湖泊,一 起飞过森林,一起飞跃海洋……
请同学们交流这几个排 比句的作用。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PPT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PPT课件

背景:春秋时
春日
孔子曾在洙、
泗之间弦歌讲
[宋]朱熹
学,教授弟子。 胜日寻芳泗水滨, 求圣人之道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总是春。
哲理诗 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课外拓展
关于春天的诗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日积月累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生平介绍:字元晦,号晦庵,徽 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理 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 人,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古代 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四书章句集注》《劝学诗》 《观书有感》等。
3. 老师大步流星过来,( 怒气冲冲 )伸手一 ( 拂 ),“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 露无遗。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运用动 作和神态描写把句子写具体,写生 动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学习有序 表达。
指亲友相聚 或风光美好 的日子。
花卉。
胜日寻芳泗水滨,
河川名。源出山东省泗水县 陪尾山,分四源流因而得名。
春光明媚的日子,来到泗水之滨游览赏景。
风光,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 此时已春回大地,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轻易,随便
等闲识得东风面, 指春风。
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
万紫千红总是春。 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色。
实战演练 情境:
小明咳嗽了,医生 为他开了一盒止咳糖浆, 方川贝止咳糖浆 商品名称:复方川贝止咳糖浆(罗定) 全码拼音:Fufang Chuanbei Zhike TangJiang (LuoDing) 【主要成分】川贝母、麻黄、苦杏仁、薄荷脑、枇杷叶、 桑白皮、紫苏子、百部、化橘红、甘草等18味。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的黏稠液体;味甜,有清凉感。 【主要功效】镇咳祛痰,润肺定喘。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PPT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PPT课件

朗读提示
朗读时要结合阅读小说的方法。读描 写张飞言行的句子时,应干脆利落;读描 写曹军反应的句子时,语速放缓,语气要 重。“尽皆股栗”要读得低沉缓慢,突出 张飞的神勇。
读一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试着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 心理活动。
巧妙运用省略号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 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
张飞睁大双眼,隐隐约约能够看到后 军青色的伞盖、白旄、黄钺、旗帜逐渐到 来,料想是曹操内心怀疑,亲自来看。
“长坂坡张飞退曹军” 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 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张飞于是厉声大叫道:“我是燕地人张翼德。 你们谁有胆子跟我战个你死我活?”(张飞)声 音响亮得像打雷一样。曹操的军队听到了之后, 都两腿颤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境描写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 从而衬托桑娜夫妇的善良以及他们内心世 界的富有。
屋外寒风呼啸……外面又黑又冷,这 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 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 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 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小屋的温馨舒适表现了桑娜的勤 劳能干。
品读下面的语段,你能试着从人物的动 作描写中说说她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吗?
她锁好防盗门,转身走下楼去,走出不 远,忽又停住,愣了一下神,转回身又向楼 上走去。走到自家门口,她用手抓住那圆形 门把手,左拧一下,右拧一下,当确认锁牢
靠后才转身走下楼去。而转身的一刹那,又 回头盯了一眼门把手。
我认为:她是一个__心__思__缜__密__而__又__性__格__ _多__疑___的人。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一》知识点+同步练习

最新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一》知识点+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同步练习知识点一、交流平台点拨:阅读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首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其次是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

既读进去,又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如,阅读《草原》,读到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

还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

如,《丁香结》写到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到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

二、词句段运用:A、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说说这这样写的好处。

1.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表达效果:从排比句中的“礼品、冠冕、祭献”就可以看出,诗人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花的功用的。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表达效果:将桂林山水中的静清绿的特点描写得细致入微,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3.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表达效果:用排比抒情,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拟人手法把花开、鸟飞、虫叫的情态使用同样的句式并列说明,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使作者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更充分。

B、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分号的用法。

点拨: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

分号一般有四种用法:①明显的并列分句;②一正一反的并列分句;③两个互相补充的并列分句,结构虽然不平行,但意思是并列的;④论结构,论意思。

部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部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学习“词句段运用”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修改后)
材料: 一个乒乓球; 一枚大丝;
学习“词句段运用”
做法: 1.用钢锯将乒乓球锯成两半。在半个乒乓球的中间用针钻个小洞, 洞口大小与铅丝粗细相当,做灯罩。 2.在瓶盖中间也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头上弯一点, 钩住盖底。在靠近洞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3.把铅丝的另一头从半个乒乓球的外面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再用橡皮 泥把洞的里外边粘牢。在乒乓球内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做一个小灯泡。
花架子
释义:指表面功夫, 内功并不深厚。
打圆场
释义:指从中间调和并化解 涉事双方之间的矛盾
学习“词句段运用”
玩具小台灯制作说明书
材料: 半个乒乓球,一个瓶盖,一段铅丝,一块橡皮泥。 做法: 1.在半个乒乓球中间钻个小洞,做灯罩。 2.在瓶盖中间钻个小洞,从洞中穿进铅丝,铅丝一端弯一点儿, 钩住盖底。在靠近洞的盖面和盖底处用橡皮泥把铅丝粘牢。 3.把铅丝的另一端插入乒乓球的小洞里。把洞的两边粘牢。 铅丝的头上用红橡皮泥做一个小灯泡。
学习“日积月累”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黄钟大吕
轻歌曼舞 行云流水 巧夺天工 惟妙惟肖
画龙点睛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栩栩如生
学习“日积月累”
黄钟大吕
释义: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
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 正大、高妙、和谐。
学习“日积月累”
关于音乐方面
高山流水、天籁之音、余音绕梁、黄钟大吕、轻歌曼舞。
语文园地七
情境导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习“交流平台”
7 开国大典
我在课堂笔记本上, 记录了老师讲的 重要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 了解“亮相、行当”等12 个词语的意思,并选一两个说句子。

3. 修改说明书,练习把话写清楚。

4. 了解“高山流水、天籁之音”等12 个词语的意思,并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习如何做课堂笔记,养成做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

2. 了解“亮相、行当”等12 个词语的意思,并选一两个说句子。

教学过程Ⅰ交流平台,学习做课堂笔记师: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做课堂笔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帮助我们记忆,还能促使我们积极思考。

那么怎样做课堂笔记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自由读“交流平台”,边读边思考:课堂笔记可以记哪些内容?做课堂笔记有什么好处?2.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总结。

课堂笔记的内容:可以记录老师讲的重要内容、记录需要继续思考或查阅资料的疑问、记录自己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

做课堂笔记的好处:①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

②有助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③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记忆。

④有助于积累资料,扩充新知。

⑤有助于促使我们思考。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有意识地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提炼归纳答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 课件出示拓展:做课堂笔记应该注意哪几个问题?Ⅱ词句段运用(一),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词语1. 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的内容。

2. 尝试正确朗读词语。

注意读好多音字:行(háng)当行(xíng)头压轴(zhòu)。

3. 小组交流,理解这几个词语。

亮相: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短时的静止的姿势,目的是突出角色情绪,加强戏剧气氛。

行当: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主要根据角色类型来划分,如京剧的生、旦、净、丑。

压轴:①一次演出的戏曲节目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一出戏,现也指一场演出排在最后的较精彩的节目。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 能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梳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

2. 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 能体会片段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试着写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4. 朗读、背诵古诗《回乡偶书》,说出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能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梳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

2. 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Ⅰ交流平台,理解人物形象1. 师:同学们,在这个单元,我们一共学习了三篇小说,请说一说这三篇小说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老支书、桑娜、老班长)2. 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班长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预设: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

桑娜: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3.师:本单元所学的三篇小说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给我们塑造了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又是怎样来理解这些人物形象的呢?今天我们就再次回顾《穷人》中的相关语段,来思考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

(1)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

“他现在在哪儿?老天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出桑娜对丈夫的担忧。

(2)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

“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写桑娜在自己的丈夫生死未卜的情况下,还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可见她对女邻居非常关心、同情,表明她是一个善良的人。

(3)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预设:这里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桑娜的细心和对两个孩子的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板书:阅读目的——阅读方法)
词句段运用
(一)看例子,仿写人物入迷的情景。

1.请同学们分别阅读情景描写的三段文字,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感悟。

2.指名同学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谈谈认识,说说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情景,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分别点评,点拨指导。

(1)第一段文字描写的是一群同学围观竹节人搏斗的情景。

这段先写了地点,然后从围观者人数之多、动作、声音、注意力等方面,写出了围观者围观时的情景,从侧面写出了竹节人搏斗的诱惑,或者说玩竹节人给大家带来的无穷的乐趣。

(2)第二段文字描写的是座位后面同学看前面同学玩竹节人的情景,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是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玩竹节人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

(3)第三段文字写的是罗丹忘我工作的情景。

这段话中有对罗丹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还运用了想象和夸张。

大量的细节描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罗丹。

4.教师总结:写人物入迷的情景,要写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还可以用上夸张、想象。

(板书:入迷——表情、动作、语言……)
5.出示:【课件3】试着写一写人物入迷时的情景。

(1)爸爸看电视或者看书入迷了……
(2)两位老爷爷在大树下下棋入迷了……
(3)美术老师画画入迷了……
……
5.学生交换阅读,互相提提建议。

学生阅读三段文字后先自己感悟,看三段文字都描写了什么,然后教师点拨,让学生知道这三段文字都是描写人入迷时的情景的,更要知道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表现出人物的入迷程度,使学生在今后写作时学习细节描写,积累人物入迷的相关句段。

(二)学习用序数词逐项说明理由的表达方法。

1.学生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部分一段话,注意加点
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的好处。

2.分组交流讨论:你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什么?你认为用这种方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3.教师检查,指导:
(1)这段话讲的是人们认为的天体上的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作者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板书)的方式,把四个条件一一列举出来了。

(2)用这样的方式说明理由会使听众或读者觉得条理清晰,理由充分,说理性强,说服力大。

(板书:说理)4.请同学们从下面两个选题中自选一个,用自己刚刚学到的方式讲出自己的理由。

5.学生汇报,师生评价,主要评价依据:①是否用上了刚学到的方式;②理由是否充分,并且相互独立,与其他各项没有交叉或相容关系。

日积月累
一、指导预习
1.自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春日》。

(2)简介作者。

(板书:朱熹)(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
3.(板书:《春日》)解诗题。

(“春日”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
二、逐句学习,理解诗意
1.出示:【课件4】“胜日寻芳泗水滨”。

胜日: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

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师生共同评价,目的是为了让全体同学明确:说明理由、表达观点时,理由要充分合理,条理清晰,不含糊其次,不语无伦次。

按照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意——欣赏诗句——练习背诵这样的步骤安排对古诗的学习,符合古诗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累。

2.出示:【课件5】“无边光景一时新”。

光景:风光景物。

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

全句的意思:那里风光无限,刹那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3.出示:【课件6】“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随意。

识得:认识到。

东风面:春天的面貌。

我国夏季多为东南风,故称春风为东风。

全句的意思:哪里都可以领略到春风的气息。

4.出示:【课件7】“万紫千红总是春”。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

总是:都是。

全句的意思: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三、欣赏诗句,体会意境
1.诗中哪一句描写了作者看到的景色?(“万紫千红总是春。

”)
你能想象出作者当时看到的景致吗?(在春风的吹拂下,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
2.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景色的?(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描绘春天的景色。

虚实结合,寓哲理于感性形象之中,不仅把春天描绘得生机勃勃,而且蕴含了深刻的道理。

)
四、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出示:【课件8】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练习背诵。

自由背,同桌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