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合集下载

机床床身结构优化的轻量化技术

机床床身结构优化的轻量化技术

化 对 于 整 个 工 业 体 系 , 及 整 个 制 造 业 有 着 举 足 轻 重 以
的 作 用 , 成 为 国 家 制 造 业 发 展 的 战 略 目标 。 到 目前 已 为 止 , 内 外 做 了 大 量 研 究 , 实 现 轻 量 化 的 途 径 主 国 其 要 有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通 过 结 构 优 化 设 计 减 轻 床 身 的 ① 重 量 , 部 件 薄 壁 化 、 空 化 、 型 化 、 合 化 , 而 完 使 中 小 复 从 善结 构 的力 学 性 能 , 到使 用更 少 的 材料 而获 得更 好 达
轻 量 化 设 计 是 采 用 现 代 设 计 方 法 和 有 效 的 手 段
进 行 优 化设 计 ,或使 用 新 型材 料
标 [2 I] I。
( 量 轻 但 强 度 不 质
1 实现 床 身轻 量 化 的 途 径
床 身 在 整 机 中 占 有 很 大 的 比重 , 现 床 身 的 轻 量 实
机 床 床 身 结 构 优 化 的 轻 量 化 技 术 木
口 宋冬冬 口 芮执元 口 刘
兰州

口 赵东平
兰州 理 工 大 学 机 电工 程 学 院
7 0 5 300

要 : 量 化 能 够 节 约材 料 、 高 结构 性 能 , 实现 绿 色 制造 、 持 续 发展 的 重要 举 措 。根 据 机 床 的 结 构 特 点 , 要 轻 提 是 可 主
收 稿 日期 :0 1年 1 月 21 1
性 能 的 效 果 ; 选 用 强 度 高 、 量 轻 的 新 型 材 料 , 铝 ② 重 如
合 金 、 强 度 钢 、 程 塑 料 、 沫 金 属 、 合 材 料 和 点 高 工 泡 复

数控螺杆铣床床身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

数控螺杆铣床床身结构的动态优化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 , 其作 动 态特性 分析 并对其 结 构进行 优化 设计 。动 态特性 分 析 结果 表 明原 始床 身的低 阶 固有 频 对
率偏 低且 与机床 的激 振频 率接 近 , 易产 生 共振 并 影 响机 床 的稳 定切 削。 为 此根 据 床 身 的结 构 特 容
点 , 取床 身 的典型 元结 构进行 变量 分析 , 提 以元 结构 分 析 结 果 为依 据 , 对床 身结 构做 优 化 设 计 , 果 结
文 章 编 号 :0 1 2 6 ( 0 1 O 10 — 2 5 2 1 ) 3—0 8 0 0 3— 3
数 控 螺 杆 铣 床床 身 结构 的动 态 优 化 设 计
刘 杰 , 海 军 , 王 王 可 , 兴 伟 孙
( 阳工业 大学 机械 工程 学 院 , 阳 10 7 ) 沈 沈 1 8 0 摘要 : 以数 控螺 杆铣床 床 身 为研 究对 象 , 用结 构动 态设 计 原理 和 有 限元 分 析 软件 的 变量化 分 析技 利
Absr t:By usn het e r o yna i e in a he me h d o ' ie ee e ta ayss s fwa e t t ac ig t h o y fd m c d sg nd t t o ff t lm n n l i o m t r , he d a i h r ce itc a ayss ofCN C c e m i i c i e be s m ihe yn m c c aa trsi n l i s r w lng ma h d i l n f s d.Re ul o nayss h w s s t f a l i s o t a o - r e aurlfe u nce e t o lw a d i i n t e sd f m a hne vir to  ̄e ue c t a h t lw o d rn t a r q e is a o o r n t s o h i e o c i b a in q ny ht e sl e d o r s na e a d i f n e a hie s a i t u t g n t i o d to a i la s t e o nc y n l n ue c sm c n t b l y c ti .I h sc n iin,a c r i gt h tu - i n c o d o t e sr c n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数控铣床床身的优化设计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数控铣床床身的优化设计

些 机 床 的 大 件 ,如 床 身 和 立 柱 。因 此 ,本 文 针
对 某数 控 铣 床 床 身 的 结构 特 点 以及 在切 削加 工 过 程 中 的作 用 ,采用 P r o / E 软 件 对床 身 的 初始 设计 进 行 三维 建 模 ,利用 A NS YS 软件 对 床 身 等部 件进 行
2 所示 。
图 1 床 身三 维 简 图
表1 初始设计床身 的前 四阶固有频率值 ( H z )
2 动态 分析 理论基础
由于 内阻 尼 对 机 床 床 身 的 动 态 性 能 的 影 响 非
收稿 日期:2 0 1 8 — 0 5 - 2 6 作者简介:陈涛 ( 1 9 8 1 一),男 ,江苏南通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为数控技术 。

常 的 小 ,所 以可 以将机 床 视 为一 个n 自由度 的无 阻 尼振 动 系统…,其 表达式 为 :
[ M】 } + [ K 】 } = { F }
式 中 :[ M】 为 此振 动 系统 的 质 量 ; [ K】 为 此 振 动 系统 的刚 度矩 阵 ;{ F} 为 此振 动 系统 的外 激 励矩 阵;{ x } 为 此振 动 系统 各 点 的位 移 矩 阵 ;{ 为 此 振动 系统加 速度 矩阵 。其特 征方程 为 :
侧 宽度 :1 8 5 0 mm;床身 高度 :6 0 0 mm;床 身壁厚 : 3 0 am;床身 内部 筋板厚度 :2 r 5 mm,如图 1 所示 。
3 床身 动态分析
将 建立 好 的 床身 三 维模 型 导 入ANS YS 中 ,对
模 型 的单 元属 性设 定 为S 0L I D1 8 7 ,定义 材料 属 性
了合 理 的分析 和优 化 。

机械工程中新型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

机械工程中新型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

机械工程中新型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近年来,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新型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机床是制造业的基础设施,也是机械加工行业的核心。

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机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的关键。

因此,本文将探讨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的相关问题,并分析新型机床结构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机床结构的分类机床结构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立式机床、卧式机床、龙门式机床、钻床、铣床、车床、磨床等。

不同种类的机床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加工任务。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机床类型。

二、机床结构的设计和优化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是提高机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

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数值模拟、结构优化、智能监控等方面。

a) 材料选择机床结构的材料要求高强度、高刚度、高耐磨等特性。

常见的材料包括铸铁、铸钢、钢板、铝合金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强度、材料成本、材料加工性和材料可靠性等因素。

b) 结构设计机床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机床结构要足够坚固,避免变形和震动;(2)机床结构要足够刚性,能够承受加工力和惯性力;(3)机床结构要有良好的刚度平衡,避免过分刚性或过分柔性;(4)机床结构要便于加工和维护,易于组装和调试。

c)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机床结构设计和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对机床结构进行结构分析和模拟,确定机床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性能指标。

在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荷载情况、接触状态和约束条件等因素,对机床结构进行优化。

d) 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机床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结构优化的方法主要有拓扑优化、参数优化和材料优化等。

通过拓扑优化,可在保证结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实现结构轻量化。

内圆磨床床身结构的动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内圆磨床床身结构的动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原型 床身 结构 的动 力学模 型及分 析
的大小 和结 构的模 态振 型 等特征 。床身结 构 的动态 特性与 机床 整机 的性能 有 着 密 切 关 系 , 高 床 身零 提 件的动 态特性 , 保 证 机 床 的 加工 精 度 具 有 重 要 意 对 义 。往 往 由于床 身 结 构 设计 的不 台 理 , 和床 身结 构 的动刚度 不 足 而 导 致 其 在 工 作 状 态 下 产 生 大 幅 振 动 , 起工 件和 刀具之 间 出现 较大 的相 对振 幅 , 而 引 从 降低 了 机 床 的加 工精 度 L|。 因 此 , 身 的 动 态 特 2 J 床 性 与其 结构尺 寸 、 状和 筋板 布 局有着 密切 的关 系 。 形 由于对较 复杂 的机 床 床身进 行拓 扑 动态优 化 比
修改 , 出了 四个 改 进方 案 分 析 床 身 内部 筋板 数 提 目和布局 的变化 对 结 构 动 态 特 性 的影 响 , 为实 现 床 身的优 化设计 提供 有利 的依 据 。 二、 改进模 型及 其动 态特 性分 析 改 进 后 的床 身 外 型尺 寸 与 原 床 身 相 比基 本 不 变, 床身 底部采 用 非封 闭结构 , 壁厚 1r- 内部 筋 外 6r ,  ̄ n 板 厚 1r 2 m。同时 , a 为保 证床 身导轨 具 有较 高 的静 剐

纵 向垂直 筋 板 , 进 c型 内部 有 两 条水 平 筋 板 和纵 改 向垂筋 板 , 其动 刚 度都 很 高 , 是 , 轨 振 动 模态 的 但 导 相对振 动位 移量 却很 太 。 表 1 床身的固有 额卓、 振型及振动模杰相对位移量
改 进 b型 : 床身 内部 有 二 条 水 平筋 板 和 三条 纵
向垂直筋 板 ;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床身静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床身静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

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床身静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床身静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引言:高速立式加工中心是一种先进的机床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模具制造等领域。

床身作为高速立式加工中心的支撑结构,其静态和动态特性对加工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床身的结构优化和动态特性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1. 床身结构设计和分析1.1 结构设计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床身的设计主要考虑到机床的刚性,稳定性,和振动抑制等特性。

床身通常采用整体铸造或焊接结构,以确保高强度和刚性。

在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合适的床身结构和尺寸。

有限元分析可以模拟床身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和位移情况,为床身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1.2 床身静态特性分析床身的静态特性是指在不考虑外界作用力的情况下,床身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床身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变形和位移等参数,进而评估床身的刚性和稳定性。

2. 床身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设计2.1 动态特性分析床身的动态特性是指在加工过程中床身的振动和共振情况。

它对加工精度和工作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模态分析和动力学仿真可以研究床身的共振频率和振动模式,进而优化床身的结构。

2.2 动态特性优化设计床身的动态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2.2.1 结构调整根据动态特性分析的结果,可以对床身的结构进行调整。

例如,通过改变床身的刚度分布或增加支撑梁的数量来改善床身的共振频率和振动模式。

2.2.2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改变床身的动态特性。

比如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可以提高床身的刚度和降低共振频率。

2.2.3 减振措施在床身设计中引入减振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振动幅度和共振频率。

例如,通过在床身中添加减振材料或减振结构实现振动的消除或抑制。

结论:通过对高速立式加工中心床身的静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可以改善床身的结构刚性和振动特性,提高加工精度和工作稳定性。

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

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

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机床床身是机床的骨架,承担着机床整体结构的支撑和稳定作用。

机床床身的结构设计直接关系到机床的精度、刚性、稳定性等性能,是机床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机床精度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机床床身优化设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机床床身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箱型、蜗壳型、门式和梁式等。

不同结构形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进行优化设计。

在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刚性机床床身的刚性决定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因此,需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刚性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截面和材料,增加连接点和支撑点,提高床身的整体刚度。

2. 静态和动态刚度平衡在机床工作过程中,床身不仅要承受静载荷,还要承受动载荷,因此需要考虑静、动刚度的平衡。

静载荷下,应通过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来提高刚度;而动载荷下,则需要在结构中增加减震和吸振装置来保持机床的稳定性。

3. 质量和成本机床床身是整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必须得到保证,但同时还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在结构设计中,要尽量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制造成本,提高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4. 适应性和灵活性机床床身设计要适应不同的加工要求,可根据不同加工工艺和工作环境需求来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处理方式。

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方便进行后期的维护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

总之,机床床身的结构优化设计是机床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机床整体性能和质量。

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刚性、成本、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打造出性能优良、高效稳定的机床床身结构。

平面磨床床身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平面磨床床身结构分析与优化设计
型 进行 模态 和 刚度分 析 , 使 模 型 单元 划 分 困难 , 会 单
图 1 床身有限元 分
析模型
图 2 施加约束 与载荷
力载荷 , 以均 布载荷 的形式 加载 。床 身直接 安装 在垫 铁上 , 可简化 为在所 有 地 脚 螺栓 处 全 约束 处 理 , 床 对 身施 加约束 与载荷 后如 图 2所示 。
身结构进行静、 动态性 能分析 , 探讨床身的不同结构 对静、 动态性能的影响 , 在对结构不做重大改动的基 础上实现磨床床身结构的优化。
划分 网格后 的模 型如 图 1所示 。
和动态特性 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 的质量 , J改变床 身的结构布局和进行尺寸优化可改善其静刚度和动 态特性 , 对提 高磨床 的加工 精度具 有重要 意义‘ 。 2 J
笔 者应 用有 限元 方法 对 某 型 卧轴 矩 台平 面磨 床 的床
床身承受的载荷主要来 自于床身结构 自重 、 立柱 和 工作 台 自重 以及 由磨削 力 引 起 的作 用 在 其 上 的压
设计 与 制造

机械研究与应用 ・
平面磨 床 床 身 结构 分 析 与优 化 设 计
应 鸿烈 , 杨绍 荣
( 金华职业技术 学院 , 浙江 金华 3 10 ) 20 7

要 : 面磨床床 身动静 刚度直接 影响机床 的加 工质量 通过 建立某型平面磨床床 身有 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静 态 平 和模态分析 , 对床 身结构进行改进 , 然后在 此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 , 优化后 床 身质量 下降 1 .% , 56 而结 构的 固
1 引 言
平面磨床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零件加工设备 , 广 泛应用于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各种平面 加工。床身是磨床的重要基础部件 , 起着支撑和连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变量 /mm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取值范围 /mm 200 ~ 400 400 ~ 600 700 ~ 1 100 200 ~ 400 12 ~ 15 700 ~ 1 200 700 ~ 900 200 ~ 900
初始值 /mm 250 575 950 250 15 873 870 500
( a) 横隔板间距
表 2 优化前后床身结构动静态性能比较
设计变 优化
量 /mm 前
x1 250
x2 575
x3 950
x4 250
x5
15
x6 873
x7 870
x8 500
优化 后 345 441 927 314 15
1 190 779 213
刚度 /( N /mm)
基频 /Hz
优化前 优化后 优化前优化后
近似模型通过数理统计和实验设计的方法,在设 计变量和响应之间建立一种函数关系,用来近似复杂 的实际问题。常用的近似模型有多项式响应曲面、径 向基函数模型、Kriging 模型等[4]。响应面法是用于处 理多变量问题建模和分析的一套统计处理方法,能够 在不确定数据集趋向于何种曲线时,对整个数据集进 行整体的拟合,能够很好地解决在多个设计变量同时 作用下目标的优化问题。因此文中选择建立响应面近 似模型进行优化求解。 1. 2 优化流程
图 2 遗传算法求解流程图
图 1 优化流程图
1. 3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处理方法
在优化设计中经常遇到的是多目标优化问题。对
于多目标优化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评价函数法、分层求
解法、目标规划法。评价函数法借助构造某种适当的 评价函数,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来求解[5]。
折衷法是评价函数的一种处理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
优化流程图如图 1 所示,首先根据实际问题确定 设计变量及其变化空间,利用中心复合设计法进行实 验设计,根据实验设计结果进行样本点采集; 然后对各 组样本集合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结构的响应。通过 拟合设计变量和系统响应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二阶响 应曲面,在响应面上进行寻优求解。通过自由随机法, 根据建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在整个二阶
关键词: 机床床身; 优化设计; 近似模型; 多目标 中图分类号: TH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 2354( 2010) 08 - 0065 - 04
机床床身内部筋板的结构、布局及垫铁位置在很 大程度上决定了机床床身结构的动静态性能。目前国 内基本上通过研究床身内部筋板结构来提高床身结构 的动静态性能。东南大学的汤文成等运用有限元法对 TH566 型数控加工中心机床的床身结构进行分析,阐 述不同筋板布局形式对床身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1]。 天津大学的张学玲等以一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 通过提取床身典型元结构和框架结构进行优化,并以 床身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以元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分 析为依据,提出了床身结构若干改进方案[2]。床身结 构的动静态性能不仅与筋板的结构、布局有关,也与垫 铁的位置有关,这些因素互相影响,显然仅优化筋板布 局或垫铁位置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最优结构。另一方 面,床身是机床的大件,其质量占整机质量的 20% 左 右,合理地设计床身结构,使床身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 件下质量最小的优化设计,可降低机床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文中以某型号机床为研究对象,以床身内 部横隔板间距、厚度及垫铁间距为设计变量,运用实验 设计方法建立床身基频和刚度的二阶响应曲面,在近 似模型上采用折衷法的多目标问题处理法,运用遗传 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对优化的床身结构进行拓扑 优化设计,合理地设计床身铸造时的出砂孔。优化后 床身的质量减小,而刚度提高。
最小二乘法,根据实验设计的结果,分别构造基频和刚
度与设计变量之间的二阶响应曲面,两个响应曲面的
最大相对残差分布为 0. 61% 和 0. 74% ,因此近似模型
满足精度的要求,能够代替实际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采
用折衷法按照式( 1) 进行多目标优化问题处理,利用
遗传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
表 1 设计变量的设计空间
设计者选取多目标中的一个作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
而把其他目标函数视作可以变通的约束,设置一个不
希望超过或小于的值,把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
题进行优化。
文中采用折衷法对床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
模型为:
max k
( 1)
s. t. f - [f] ≤ ε [f]
X
l i

Xi

Xui
( i 期
响应曲面上初步寻找最优解,再以自由随机法寻找的 最优解为新的样本空间,利用遗传算法反复迭代求解, 进行进一步的寻优,验证最优解的真值。如果满足精 度要求,优化求解过程结束,如果不满足则修正响应曲 面进一步迭代求解。响应曲面的精度直接影响结果的 优劣,文中要求拟合的近似模型的误差值在 1% 以内。
数学模型为:
max K
( 2)
s. t 0 < βi ≤ 1 M ≤ Mlimit
式中: K——— 刚度;
βi ——— 单元 i 的伪密度; M——— 结构扑优化后的质量;
Mlmit ——— 设定的优化后结构质量。
设定优化后床身质量下降 10% ,运用密度法对床
身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优化后的拓扑图如图 5 所示。图
扑图和床身结构的实际需要,在床身内部水平横隔板
和床身底面开出适当的出砂孔,并减小床身底面壁厚,
床身结构删除材料后的结构如图 6 所示。
68
机械设计
第 27 卷第 8 期
( a) 床身底面拓扑图
( b) 床身内部拓扑图 图 5 床身结构柘扑图
图 6 优化后的机床结构
对优化后的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后床身结 构性能 如 表 3 所 示。床 身 结 构 的 刚 度 为 1. 74 × 105 N / mm,比原床身结构的刚度值大了 1 × 104 N / mm,增 加了 5. 8% 。虽然基频为 204. 5 Hz,比原床身结构的基 频下降 7. 3 Hz,但整个床身质量由原来的 1 496. 6 kg 降到 1 424. 3 kg 减轻了 4. 83% 。
式( 1) 表明寻求设计变量 Xi( i = 1,2,…,n) 的最 优值,使结构在基频接近原结构的约束条件下,结构刚 度最大。 1. 4 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进化发展 起来的高度并行、随机、自适应搜索算法。它使用了群 体搜索技术,将种群代表一组问题解,通过对当前种群 施加选择、交叉和变异等一系列遗传操作,产生新一代 的种群,并逐步使种群进化 到 包 含 近 似 最 优 解 的 状 态[6]。利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模型能够解决任意维数 函数的组合优化问题,能够找到响应面中的全局最优 解,同时遗传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离散变量的问题。遗 传算法求解流程图如图 2 所示。
1 设计方法
1. 1 实验设计方法及响应面近似模型的建立
实验设计方法是用来研究设计参数对模型设计状 况影响的一种取样策略。实验设计是构建近似模型过 程中的重要环节,决定了构造近似模型所需样本点的 个数和这些点的空间分布情况。
文中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 CCDs) 进行实验设计, 该方法最早由 Box 和 Wilson 于 1951 年提出[3]。由于 这种设计方法具有序贯性、预测效率较高等特点,在实 际设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能够 在提供较少的实验次数下,充分考虑实验设计变量之 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图 3 某型号床身结构的三维图
2010 年 8 月
陈叶林,等: 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67
2. 2 设计变量 床身内部横隔板的间距( x1 ,x2 ,x3 ,x4 ) ,横隔板
的厚度 x5 及垫铁的间距( x6 ,x7 ,x8 ) 为设计变量,研究 它们对床身结构性能的影响,设计变量如图 4 所示。
式中: ε——— 在优化过程中允许床身基频的改变量;
k——— 机床刚度;
[f]——— 原床身结构的基频;
f——— 优化后床身结构的基频;
Xi ——— 设计变量; Xui ,Xli ——— 设计变量的上下限。
2 算例
2. 1 研究对象 某型号外圆磨床床身由灰铸铁铸造而成。床身长
2 900 mm、宽 1 170 mm、高 707 mm,壁厚 15 mm。前床 身上有 V - 平型导轨,导轨总长 2 800 mm,前床身内部 有 8 块横隔板和 1 块水平横向筋板。后床身分别有 2 块 横、纵隔板。床身内部的横隔板厚度为 15 mm,床身底 面由 11 块垫铁支撑。原床身上设置了多个出砂孔,有 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原床身结构的刚度为 1. 64 × 105 N / mm,基频为 212. 8 Hz。为了进行优化设计,将床身 内部的出砂孔全部填上,设计初始模型如图 3 所示,对 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床身刚度为 1. 68 × 105 N / mm,基 频为 214 Hz。
表 3 拓扑优化前后床身结构性能比较
床身结构 优化前 优化后 变化量
刚度 /( N /mm) 1. 64 × 105 1. 74 × 105 5. 8% ( +)
基频 /Hz 212. 8 205. 5
3. 43% ( -)
质量 /kg 1 496. 6 1 424. 3 4. 83% ( +)
第 27 卷第 8 期 2010 年8 月
机械设计
JOURNAL OF MACHINE DESIGN
Vol. 27 No. 8 Aug. 2010
*
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陈叶林,丁晓红,郭春星,郭媛美
( 上海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 结合基于近似模型的尺寸优化及拓扑优化技术,提出了机床床身结构优化设计的策略。首先以床身结构的刚 度和基频为设计目标,以床身内部横隔板间距及厚度、垫铁间距为设计变量,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法生成实验所需的设计 变量的样本点,对生成的样本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样本点的响应,借助最小二乘法建立近似模型二阶响应曲面。采用 折衷法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采用密度法对床身结构进行拓扑优化。实例计算结 果表明,优化后床身质量减轻了 4. 45% ,而刚度提高了 5.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