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汇总: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

这种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工伤保险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苦,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无责任补偿”,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9、失业给付:被保险人本人所不能控制的社会或经济因素影响而造成失业时,由保险人给付失业保险金以维持被保险人基本生活水平。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社会保障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为保障公民或特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社会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它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通过提供经济、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的保障,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社会保障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概念,下面解释几个常见的社会保障学名词:1. 社会保险:指由企业和职工等参保主体共同缴纳的强制性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社会保险通过向参保人提供一定的保险金或福利待遇,确保他们在面临风险时得到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

2. 社会救助:指为贫困人口或突发困难的群体提供经济帮助和社会援助的公共服务。

社会救助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和特殊救助等形式的资助,帮助困难群体度过难关,减少社会的不平等和不稳定。

3. 公共医疗保健:指国家为公民提供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公共医疗保健涉及到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医药价格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旨在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提升全民的健康水平。

4. 养老保险:是指为退休人员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的一种制度。

养老保险可以通过个人支付和政府补贴的方式筹集资金,为退休人员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确保他们在老年时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和尊严的生活。

5. 失业保险:是一种为失业人员提供失业救济金的制度。

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风险的补偿和分担机制,旨在减轻个人由于失业而引发的经济压力,帮助他们重新就业或恢复生活能力。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通过提供经济和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轻个人和家庭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提高公民的生活品质。

同时,社会保障也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与简答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与简答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与简答社会保障名词解释与简答1. 社会保障的定义及目的社会保障是指由或其他组织为社会成员提供的一系列保障措施,旨在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及其权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2. 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

每个子系统都有专门的资金来源和管理机构。

2.1 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保险是为了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而设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按一定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退休年龄后可以享受退休金的领取。

2.2 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在医疗方面的基本需求而设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参保人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享受医疗费用报销和医疗服务待遇。

2.3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设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按一定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后可以领取一定的失业救济金。

2.4 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在工作中发生工伤的职工的权益而设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按一定比例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后可以享受医疗费用报销和工伤待遇。

2.5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为了保障生育妇女的权益而设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参保人员在工作期间按一定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后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和享受相关医疗服务。

3. 社会保障的重要性社会保障的实施可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稳定。

社会保障不仅是保障个人权益的体现,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4. 附件本文档中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具体请参阅附件部分。

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参保人员:指符合社会保障制度规定,缴纳相应保险费的人员。

5.2 退休金: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的养老保险待遇。

5.3 医疗费用报销:参保人员在医疗保险范围内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一定比例的报销。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水平,指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包括待遇水平、制度成熟水平、基金运作水平、管理水平。

2、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化,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将社会保障水平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对某一区域的民众或社会群体,由政府制定并给付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保障居民生存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全面社会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服务。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医疗保险,主要是通过强制立法手段来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与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其他保险一起对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承担保障责任。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是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在法定时间内获得失业保险金,以维持其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动员社区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保障退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收入补偿、医疗服务和生育休假的社会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经由法定程序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水平,指某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在一左时期内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包括待遇水平、制度成熟水平、基金运作水平、管理水平。

2、社会保障水平适度化,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将社会保障水平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使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3、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某一时期,对某一区域的民众或社会群体,由政府制泄并给付的,在衣、食、住、行等方而保障居民生存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标准。

4、社会优抚,是指政府或社会对现役、退伍、复员、残废军人及烈军属给予抚恤和优待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福利,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全而社会服务。

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社会服务。

6、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对于遭受灾害、失去劳动能力的公民以及低收入的公民给予特质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7、医疗保险,主要是通过强制立法手段来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与养老、失业、工伤、生冇等其他保险一起对劳动者的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承担保障责任。

8、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集中建立失业保险基金,是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在法泄时间内获得失业保险金,以维持苴基本生活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9、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 动员社区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

10、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保障退休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1、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怎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12、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冇期间对生冇责任承担者给予收入补偿、医疗服务和生育休假的社会保险制度。

13、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左,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经由法定程序而建立起来、专款专用的资金。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汇‎总: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

这种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工伤保险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苦,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无责任补偿‎”,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式,防范风险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P1)②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总和。

(P3)③社会保障原则:就是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如何公平分配的原则。

④社会保障立法:就是要界定社会保障各相关主体的社会保障关系、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和权利,实现社会保障的各项事务法制化。

(P3)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通过统筹互济,为参加保险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时提供经济帮助、确保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P4)3、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遭受贫困或灾害的国民提供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的社会制度。

(P5)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国家通过立法专门为丧亡的军人、人民警察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退伍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具体包括优待、抚恤、按照三类项目。

(P284)5、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制度安排。

(此是课本界定的,广义和狭义定义:见课本P255)6平等:是对两项或多项事物客观状态的比较描述,用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P21)7公平:是主观价值,是一种观念,用来评价事情的合理性,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P22)8效率:是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P23)9社会保障效率:两层含义:一是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的效率;二是就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而言的效率。

(P24)10社会保障中的公平:就是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如何分配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

一、重点名词(120个)1.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国家或社会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以社会消费基金的形式,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及其他不幸遭遇的发生而使生存出现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一定的物质上的帮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措施、制度和活动的总称。

2.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是以国家为主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工作亦即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用社会力量,给这些劳动者以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保证社会安定的一种保险制度。

3.社会救助(social succour):是以政府为主体,在公民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时候给予物质援助,增强弱势者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社会救助是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国家和社会群体兴办的各种公共福利设施、发放的津贴补助、举办的社会服务和各种集体福利事业,以增进群众福利、改善国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福利的内涵是以政府及社会为主题,以全体社会公民与社区居民为对象,以制度化与专业化为基本保证,以保障性与服务性为主要特征,以社会支持网络为主要构架,以物质资助和精神支持为主要内容,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旨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公民和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

5.英国的旧《济贫法》:是160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以“社会救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措施。

主要内容是由教区和地方财政共同负责对有劳动能力无工作和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和孤儿实施济贫。

但济贫与惩戒结合,惩戒重于济贫,不承认救济事业是社会责任及公民基本权利。

6.英国的新《济贫法》:是1834年因救济费用逐年升高,财政不堪负重而修改旧《济贫法》后的修正案,其主要内容是提出要受助者必须进济贫院,并由其统一严格管理和控制,必须在进院之前通过财产审查和资料证明是否确实贫困无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教程》名词解释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式,防范风险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P1)②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各项制度的总和。

(P3)③社会保障原则:就是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如何公平分配的原则。

④社会保障立法:就是要界定社会保障各相关主体的社会保障关系、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和权利,实现社会保障的各项事务法制化。

(P3)2、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依法建立社会保险基金,通过统筹互济,为参加保险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时提供经济帮助、确保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P4)3、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对遭受贫困或灾害的国民提供救助,以维持其最低生活的社会制度。

(P5)4、社会优抚:社会优抚是国家通过立法专门为丧亡的军人、人民警察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抚恤,为军人和人民警察及其家庭提供优待,为退伍现役的军人予以生活安置和就业安排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

具体包括优待、抚恤、按照三类项目。

(P284)5、社会福利:国家和社会通过社会化的福利津贴、实物供给和服务,满足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的一种制度安排。

(此是课本界定的,广义和狭义定义:见课本P255)6平等:是对两项或多项事物客观状态的比较描述,用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P21)7公平:是主观价值,是一种观念,用来评价事情的合理性,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P22)8效率:是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P23)9社会保障效率:两层含义:一是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的效率;二是就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有效利用而言的效率。

(P24)10社会保障中的公平:就是关于社会保障利益如何分配的原则,即社会保障原则。

(P25)11社会保障原则:①生存原则:P26;②正向分配原则:P27;③普遍性与选择性相结合原则:P27;④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相适应原则:P2812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依据法律和政策规定,通过法定程序,以各种方式强制建立起来的用于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专款专用的货币资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和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而建立的物质保障,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

(P37)①养老保险基金:是由在职职工、企业和国家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建立起来的,是保障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水平的物质积累。

(P39)②医疗保险基金:是由个人、企业、国家财政共同承担的保证参加者获得医疗服务的资金积累。

医疗保险基金一般是现收现付制,通过以支定收,使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在年度间大体平衡。

(P39)③失业保险基金:是由在职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缴纳,政府提供财政补贴,用以保障非自愿性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资金积累。

(P39)④工伤保险基金:是由用人单位单独缴纳,为在生产中致残、治病或致死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物质帮助所储备的资金。

(P40)⑤生育保险基金:是对怀孕、分娩的在职女职工提供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的专项基金,它主要包括生育期间的收入补助、医疗护理费用等。

(P40)⑥社会救济基金:是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帮助,包括对失业保险期满后生活困难的家庭实行救济,对遭受意外灾害的灾民提供生活、医疗、生产自救等费用,对生活无依无靠、丧失劳动能力的“五保户”提供的救济、对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生活救济。

(P40)⑦社会福利基金:是国家和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福利性设施、补贴和社会服务,举办各种福利事业而准备的物质基础。

(P40)⑧优抚安置基金:主要用于因战、因病等死亡的军人遗属的基本生活费用,用于伤残军人、人民警察和参战致残的民兵、民工的生活费用,用于补助优抚对象中无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孤老病残人员的生活费用。

(P40)⑨国家社会保障储备基金:在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救助基金出现财务危机时,充当补充、调剂基金的作用。

(P40)13、①现收现付制、②完全积累制、③部分积累制(P45—P46)14、社会保障费:就是用人单位和个人以缴费的形式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P47)15、社会保障税:就是通过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保障基金。

(P48)16、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是指社会保障投资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运用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资本投资或实物投资,以期获得预期投资回报的基金运作行为。

(P48)17、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是指国家授权专门的行政监管机构依法对社会保障基金收缴、管理、支付、投资运营及保值增值等过程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社会保障基金正常稳定运行的制度和规则体系的总称。

(P55)18、①征缴监管;②支付监管;③投资监管(P57—P58)19、社会监管:是指社会保障基金直接利益关系者、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部门,通过社会舆论和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等手段,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监管。

(P59)②政府监管:政府通过立法和建立具体的监管部门实施监管。

政府监管按部门区分,主要有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监管、财政部门监管和审计部门监管。

(P59)20、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办,通过国家立法保障退休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P73)21、给付确定制(defined benefit,DB):也称为“受益确定制”,是养老保险的一种支付责任模式。

是指在收取保险费时先考虑未来养老金要想达到的水平,根据今后养老金水平决定现在的养老金缴费费率。

(P78)22、缴费确定制(defined contrbution,DC):是养老保险的一种支付责任模式,是指先确定现在养老金的缴费额,由现在的缴费水平决定未来的养老金水平。

俗称“以收定支”。

(P78)23、保险水平:P8124、遗属年金(survivors pension):是指参保雇员为其家属建立的附加年金。

是养老保险的一部分,是在参保人去世后惠及及其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金。

(P82)②企业年金:企业依法为增加员工养老金福利、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举办的养老保险。

(P95)25、①国家机关:P91;②事业单位:P9226、医疗保险:政府主导,国家立法,依法筹资,当参保人遭遇疾病时向其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制度安排。

(P99)27、国民健康医疗保险:又称国家保障型医疗保险或全民医疗保险,指国家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

(P103)28、①社会医疗保险模式:P104;②商业医疗保险模式:P104;③合作医疗保险模式:P105 ④强制储蓄医疗保险模式:P10529、两定点三目录:所谓“两定点”指定点医院和定点药店,其需要经过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批准。

所谓“三目录”指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

(P107)30、①按服务项目付费:P110;②总额预算制:P111;③定额付费制:P111;④按人头付费:P111;⑤按病种付费:P111。

⑥工资制:P11231、失业保险是国家根据相关法规,对暂时失去工作的劳动者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P130)32、失业:是在法定劳动年龄之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却找不到工作的这样一种个人状态(或这样一种社会现象)。

(P131)33、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市场关于劳动力供求信息不全或不及时,用人单位找不到本可能找到的人,劳动力找不到本应该找到的用人单位所造成的失业。

(P132)34、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的急剧变动,原有劳动力结构不能或来不及进行相应调整而产生的失业。

(P132)35、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P133失业保险等待期:(P138)失业保险工资替代率:(P139)36、工伤:又称工作伤害或职业伤害。

工伤包括因公伤亡和职业病两种形式。

(P1657)37、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者在法定的特殊情况下因遭受意外伤害或者职业病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的制度。

(P158)38、补偿不就过失原则:P162;39、工伤保险费率: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征收的工伤保险费与缴费工资总额的一定比率。

(P166)②差别费率制:P167 浮动费率制:P16740、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它是确定职工工伤待遇标准的基本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劳动功能障碍鉴定和生活自理障碍鉴定。

P170 41、工伤预防:是指采取积极的措施事先防范职业伤亡事故以及职业病的发生,减少事故及职业病隐患,改善和创造有利健康的、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工作环境中的安全和健康。

P17642、工伤康复:指综合运用现代医学、教育、职业、社会等一切措施,对工伤职工进行治疗、训练、教育,并以辅助手段尽可能地补偿、恢复工伤职工丧失或削弱的功能,使一个工伤职工恢复正常人具备的工作能力,从事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并最终无障碍地融入社会。

(P180)43、职业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工伤职工保持并获得适当的职业,从而促进他们参与或重新参与社会。

(P180)医疗康复:(P180)44、生育保险制度:是在女性生育期间对生育责任承担者给予收入补偿、医疗服务和生育休假的社会保险制度。

生育保险一般由政府发起,由法律保证。

生育责任的承担者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

(P194)45、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生存危机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P218)46、贫困:狭义贫困主要集中于物质的贫乏,通常是指没有足够的收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一种状态。

广义贫困不仅包括了狭义贫困,还从物质扩展到精神和权利等方面。

(P218)47、绝对贫困指缺乏为维持身体健康而绝对必需的物质导致生存受到威胁。

(P219)48、相对贫困是相比较而言的贫困。

是建立在将穷人的生活水平与其他较为不贫困的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相比较的基础上的,通常这要包括对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的总体平均水平的测度。

(P219)49、医疗救助:P24350、残疾预防:是指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社会成员出现生理、智力、精神或感官上的缺陷(初级预防)或防止缺陷出现后造成永久性功能限制或残疾(二级预防)。

(P266)②残疾人:P262 ③残疾人福利:P26551、残疾康复:是指为使残疾人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或)社交功能上的最佳水平,通过专业化的程序和技术,对生理的、心里的、行为的残疾人实施再教育和再塑造,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