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局势正式教案
叙利亚战争局势

谢谢观赏
叙利亚的舌战
• 10月31日,安理会各成员国代表用无记名方式,一致 通过了安理会第1636号决议,要求叙利亚在联合国调 查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害案过程中,予以“无条件” 的全面合作。 沙雷在随后的发言中说,安理会错误地 假定叙利亚政府与哈里里遇害案有关。 沙雷接着用类 比的方法说,把哈里里遇害归咎于叙利亚,就像把 9· 11事件归咎于美国政府,把马德里爆炸案归咎于西 班牙政府,把伦敦爆炸案归咎于英国政府。 他竖起手 指对斯特劳说:“众所周知,这些国家的安全机构, 尤其是英国的安全部门,完全知道恐怖袭击会发生, 并提前进行了反恐演习。”
叙利亚近期局势
• 叙反对派在声明中指,大马士革、巴尼亚斯(Banias)、阿 勒颇(Aleppo)等地郊区仍接连不断发生反政府示威,示威 冲突导致的死伤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叙反对派要求将叙利 亚中部城市胡姆斯(Homs)划分“人道主义灾区”,接受 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联合国人权事务高专办11月8日表 示,尽管叙利亚政府不久前接受了阿拉伯联盟提出的和平 计划,同意撤出军队,与反对派谈判,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抗议活动中死伤的人数仍在继续上升。据悉,叙利亚数 个月来的暴力示威冲突已导致3500多名叙利亚人死亡。 人权高专办称,尽管叙利亚政府为纪念宰牲节,在上周六 释放了553名被拘禁者,但目前仍有示威者遭拘禁。
叙利亚的决议
• 一、叙利亚政府如果拒绝与负责哈里里遇刺案的联合国首 席调查员、德国检察官梅利斯领导的国际调查委员会合作, “如有必要”,安理会将“考虑采取进一步行动”。 • 二、叙利亚政府如果配合调查,必须拘留调查委员会认 定的涉嫌“策划、资助、组织以及实施恐怖行动”的官员 或其他个人。嫌疑人必须接受调查委员会的讯问。 • 三、调查委员会有权决定审问涉案叙利亚官员的地点和 方式。 • 四、各国对被调查委员会或黎巴嫩政府指认为嫌疑人的人 员实行出国旅游禁令,并冻结他们的资产。 • 五、如果黎巴嫩政府提出要求,安理会授权原定调查结束 日期(今年12月15日)之后,调查委员会将继续工作。
形势与政策-10讲第十讲 危机频发动荡叙利亚

第十讲危机频发动荡叙利亚爆发固然有外部因素作祟,但更多源于叙利亚内政外交的缺陷:巴沙尔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改革非但未能挽救复兴党政权,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削弱了统治基础;阿拉伯政治认同具有的传导性,以及亲伊朗外交政策使叙利亚遭到西方国家和海湾国家孤立。
从长期来看,叙利亚政治版图将出现‚碎片化‛的趋势,尚无一派政治力量可以独揽大权。
叙利亚各派可能在伊斯兰化还是世俗化、联邦制还是单一制,以及库尔德人权利等问题上交锋,共同绘制叙利亚政治图景。
叙利亚的未来不只决定于能否创制出适合国情的制度问题和民族和解,更决定于国际社会的作用。
2010年岁末,始自突尼斯的中东政治动荡潮很快波及到叙利亚,使其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
当不少阿拉伯国家出现政权倒台乃至开启新一轮政治重建之时,叙利亚危机仍处于胶着状态,成为当前中东地区最令人瞩目的热点问题。
国内外媒体乃至学术界对叙利亚危机进行了热烈的探讨,焦点大多集中在巴沙尔政权能否支撑得住、能够支撑多久、欧盟与美国能否出兵等问题上。
研究这些问题固然对于了解叙利亚危机的前景走势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考察,进一步探究叙利亚危机的根源以及叙利亚未来的政治生态问题可能更有助于掌握叙利亚危机的未来发展趋向。
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叙利亚危机频发自2011年3月危机爆发以来,叙利亚政局持续恶化,迄今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和平抗议阶段。
2011年3月18日,叙利亚南部的德拉市(Dara‘a) 爆发大规模民众示威游行,要求结束复兴党统治、废除1963年通过的‚紧急状态法‛、增加工资和社会补助等。
抗议运动迅速蔓延至中部城市霍姆斯和哈马。
巴沙尔政府动用军队镇压抗议运动,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同时,巴沙尔也积极进行改革,宣布废除‚紧急状态法‛和国家安全法庭、释放政治犯、放松对媒体控制、进行民族对话、实行多党制、提高库尔德人地位、改善民众生活等。
2011年7月,巴沙尔政权已重新控制了叙利亚中部和南部的主要城市。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爱和平》第一课时教案

第 10 课 我们爱和平
战争带来的伤害
生命伤亡,痛失亲人
财产损失,能源浪费
破坏环境,失去家园
文化遗产,大量破坏
当堂检测:
一、填空。
1. 我们热爱( ),但战争( )远离。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还在经受着战争的煎熬,战争给人类造成了( )。
2.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 )。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 ),和平终将取代( )。
5.战争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都造成了巨大伤害。( )
三、论述题。
说一说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伤害?
当堂检测答案:
一、填空。
1. 我们热爱( 和平 ),但战争( 从未 )远离。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还在经受着战争的煎熬,战争给人类造成了( 巨大创伤 )。
2.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们认识到和平的( 珍贵 )。我们相信:正义终将战胜( 邪恶 ),和平终将取代( 战争 )。
(思考:1939年中国处于什么时期? 1945 年在中国发生的大事件?)
参战国家:德国、日本、意大利发动侵略
中国、苏联、英国等国奋起反抗
2.出示二战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被卷入战争,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伤亡人数超过1亿,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苏联伤亡人数超过2700万,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者被物底打败,正义战胜了邪恶。从此,人类保卫和平的决心更大,反对侵略的警惕性更高。
3. 战争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造成了( ),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等造成了( )的损失。
二、判断。
1.战争只是造成了人员伤亡,并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杂多变的关系》优秀配套课件 教案

李克强总理访问日本反映了什么?
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国家关系
1.阅读教材第13—14页“探究与分享”。 2.指导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各国的发展战 略,完成表格。并思考下列问题? (1)面对同一个事物,为什么各国会从自己的 角度提出不同的概念? (2)概念虽然不同,但有相同之处。各国是如 何面对相同和差异并彼此借鉴的?
1082天
深化合作,寻求发展 当地时间2018年5月8日晚,应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东京羽田国际机 场,将出席第七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对日本进行正 式访问。李克强总理表示,当前形势下,中日韩作为 世界三个主要经济体和本地区重要国家,对维护经济 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引领区域一体化进 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负有重要责任。期待在时隔两 年半后恢复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第七次会议上,三国 增进互信,共谋合作,为地区发展繁荣与和平稳定贡 献力量。
1955年5月14日,苏联、 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 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 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 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 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 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 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 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 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 织,简称华约。
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 位及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联盟的瓦解的事件。
从苏州黄泗浦出发,到达萨摩 国。
郑和 下西 洋
船队 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
港 集 结 , 至 福州闽江口五虎门 内 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 30 多个 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 曾达东非、红海。
麦哲 伦环 球航 行
远洋 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大西洋, 海船 绕过南美大陆南段的麦哲伦海 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抵达 菲律宾群岛,向西穿越印度洋, 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最后回 到了西班牙。
叙利亚局势分析-形势与政策叙利亚局势分析

叙利亚局势分析-形势与政策叙利亚局势分析叙利亚局势分析目前叙利亚内部可以归为四个势力。
从控制区来说,政府军:反对派:伊斯兰国:库尔德人,大致是3比3比比。
赤坂的答案把占全国这么大面积的沙漠算进去了,这样容易让读者对势力情况产生误导。
不好。
叙利亚反抗军在当前是叙利亚最强势的存在之一,而不是什么占8%,占2%。
目前主要的交战态势是:政府军vs反抗军,政府军vs伊斯兰国,反抗军vs伊斯兰国,库尔德人vs伊斯兰国。
目前个人判断,依然是僵持后期,但战况已经从混沌转为明晰:1.反抗军对政府军,在南北两个方向,均已经开始占据优势。
但由于政府军有俄罗斯和伊朗外援在,急切还不能胜。
黎巴嫩真主党是个变数。
2.由于国际干涉,ISIS已经从最高峰跌落。
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实力。
足以对政府军和反抗军两个方向形成局部优势。
因为后两者的主力依然在对峙中,无法将主要精力用来应付ISIS。
3.库尔德人尽管胜利,但是并没有扩张领土的欲望。
当前尚无法对ISIS的核心地区造成威胁。
4.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的策略是削弱ISIS。
如果可以,将它往政府军的控制区驱赶。
5.反抗军的三大派系之间的争斗是个隐忧,但在短期内,矛盾还不会爆发。
一旦政府军被完全击败。
那么,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自由军和胜利阵线之间的敌对。
叙利亚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但也正是历史上的征伐与杀戮,给叙利亚留下了今天繁杂的宗教与民族构成,表现为同一民族间分属不同宗教派别、同一宗教派别又分属不同的民族。
导致叙利亚民族以及教派矛盾冲突。
叙利亚内战已具有教派冲突性质1970年,以阿齐兹·阿萨德为首的复兴党务实派发动政变上台。
2000年阿齐兹·阿萨德去世,其儿子当时仅34岁的巴沙尔·阿萨德通过修改宪法继任叙利亚总统。
叙利亚长期以来的贪污腐败令不少大企业沦为总统及其亲信的家族企业,引发广大中下层民众的不满。
巴沙尔·阿萨德上台后尽管有所改革,但因决心不足、又不像其它一些中东国家有充足的石油”黑金”支持,叙利亚经济近年来举步维艰、失业率节节攀升,国内不满情绪蔓延。
叙利亚危机解决方案

叙利亚危机解决方案引言叙利亚危机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自2011年叙利亚爆发内战以来,该国面临着极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数百万人被迫流离失所,成千上万人丧生。
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国际社会需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实现叙利亚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政治谈判政治谈判是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
国际社会应该促使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组织坐下来进行全面和平谈判。
这样的谈判应该尊重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寻求共识,推动政治过渡和各方的参与。
国际调解和支持国际调解是政治谈判的关键。
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充当谈判的中介人。
此外,国际社会可以提供人道援助和经济援助,支持叙利亚的重建和发展,鼓励各方加入谈判并寻求妥协。
联合政府形成一个遵循全体叙利亚人民意愿的联合政府的形成也是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一条途径。
这样的政府将能够凝聚各方利益,合理分配权力,并制定实施包容性政策,从而实现国内各方的和解与和平共处。
建立人道主义桥梁为解决叙利亚危机,各方应建立人道主义桥梁,以确保紧急援助到达叙利亚各地。
这需要国际社会提供足够的援助和资金支持,以满足叙利亚人民的基本需求,包括食品、水和医疗设施。
此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合作,确保援助的及时和安全送达。
反恐合作叙利亚危机给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恐怖主义组织在该地区崛起并威胁到世界和地区安全。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这需要通过信息共享、军事合作和联合行动来消除恐怖组织的根基。
同时,国际社会还应帮助叙利亚政府重建和强化自身的安全机制。
国际支持与经济重建解决叙利亚危机还需要国际社会提供经济支持,协助叙利亚实现经济重建。
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专业知识,帮助叙利亚恢复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创造。
这将有助于稳定叙利亚局势,为持久和平奠定基础。
结论叙利亚危机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努力。
政治谈判、人道主义援助、反恐合作和经济重建是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关键因素。
《叙利亚危机》时事解读教案

第三课“叙利亚危机”解读政治科组刘畅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叙利亚危机”是什么,形成原因,以及给我们处理内政外交的启示。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时政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提高政治敏锐力和政治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国际大事的关注,进而提高国际视野、和平意识,增强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叙利亚危机”形成原因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视频教学一、了解叙利亚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通称为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包括戈兰高地,全国总面积为185180平方公里。
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叙利亚是世界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历经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等大国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法国委任统治,1944年独立,1963年起由阿萨德家族领导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至今。
从2011年年初开始,爆发了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
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中心位置,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二、叙利亚危机形成原因历时两年半,国家面临分裂,国内政局动荡,经济面临崩溃,百姓死伤无数,叙利亚这个国家是怎么啦?叙利亚危机,要追溯到2011年席卷阿拉伯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在阿拉伯之春这场反执政当权者的运动中,埃及和利比亚都实现了政权的更替,这两个国家的人民都成功推翻了本国执政多年的铁腕统治者。
叙利亚是继埃及和利比亚政权运动后爆发危机的。
叙利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首都大马士革更是世界名城。
1973年,经全国公民投票通过,叙利亚实行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
叙利亚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
关于叙利亚问题的研究PPT课件

«
02
1970年11月,以哈菲兹·阿萨德 (现叙利亚总统之父)为首的复 兴党务实派因不满激进派过度的 左倾政策而发动政变,推翻了贾 迪德政权,上台后开展“纠正运
动”,中止了左倾政策.
«
03
1982年逊尼派宗教极端分子穆 斯林兄弟会(长期跟埃及军官 团体对抗的宗教组织)发动叛 乱,被老阿萨德强硬镇压下去, 死伤人数估计在2万以上,80万
1925-1927年
叙利亚地区爆发过 反对法国人的大起
义
1943年7月
叙利亚恢复宪法, 举行议会选举,成 立了自己的政府。
1946年4月17日
日、英、法军队被 迫全部撤出叙利亚。 叙利亚把这一天定 位独立日和国庆日
4
独立后,叙利亚的民族和宗教矛盾重重。在宗教上有逊尼派和什叶派之争,在民族上有阿拉伯 人和库尔德人对立。叙利亚逊尼派占8成以上,什叶派不到2成。什叶派中又以支派阿拉维派为 主。两派的分歧在于对于谁有资格担任哈里发(伊斯兰教政教合一的教主)。逊尼派认同协商 推选,人人都有资格担任哈里发。而什叶派则认为只有圣裔穆罕默德的后代才有资格担任哈里 发。 另一方面,还有阿拉伯人跟库尔德人的民族矛盾。库尔德人是中东地区第四大民族,仅次于阿 拉伯、土耳其、波斯人。库尔德人是逊尼派,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但 是库尔德一直未能建国,长期以来受到所在国的打压。独立建国是库尔德人的梦想,为此和阿 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冲突不断。 上世纪5-60年代,叙利亚的宗教和民族矛盾都被掩盖在民族运动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 的大潮下。反殖民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各殖民地纷纷独立,阿拉伯人分裂成22 个国家,泛阿拉伯主义兴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风靡一时,
1968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利亚局势教案一、叙利亚简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1945年3月,叙利亚与埃及、伊拉克等7个阿拉伯国家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阿拉伯国家联盟成立。
叙利亚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但是不多的石油正面临枯竭的境况。
人口增长过快,失业率在逐步增高。
2012年2月27日叙利亚新宪法草案公投结果公布结果。
叙利亚内政部称有近6成选民参加了投票,草案获得近9成支持率。
首都:大马士革(Damascus)世界著名古城,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位于叙利亚西南巴拉达河右岸。
市区建在克辛山山坡上,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迄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
有人口370万(2002年)。
公元661年,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在此定都。
750年后属于阿拔斯王朝,后由奥斯曼统治4个世纪之久,独立前法国殖民主义者统治了30多年.城中著名的古迹有倭马亚大清真寺、阿拉伯医学博物馆、努尔丁浴池,以及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物凯桑门和圣保罗教堂。
首都大马士革,流行着一种在沐浴中相亲的习俗。
当男子想要结婚时,其母便代其四处奔走,认真物色新娘人选,姑娘被初步看中后,男家母亲便邀这位姑娘及其母亲一同赴公共浴室相见,并一起洗浴聊天,经一番“面试”后拍板。
结婚时,新娘往往被打扮得珠光宝气,象个美丽而骄傲的公主。
人口:2369.5万(2010年),其中阿拉伯人占80%以上,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土库曼人和彻尔克斯人等。
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法语。
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
其中,伊斯兰教逊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75%(约占全国人口的11.5%)。
宪法:1973年3月12日经全国公民投票通过。
宪法规定叙利亚是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国家,是阿拉伯祖国的一部分,复兴党是社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
实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
叙利亚宪法规定伊斯兰教法是立法的主要根据。
总统为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
2000年6月10日,阿萨德总统病逝,为使阿萨德次子巴沙尔(35岁)能合法接班,叙议会召开紧急特别会议,将宪法规定的总统候选人年龄从40岁降为34岁议会:人民议会是叙利亚立法机关,享有立法权。
其职能是:提名共和国总统人选;通过法律;讨论内阁政策;通过国家总预算和发展计划;批准有关国家安全的国际条约和协定;决定大赦;接受和批准议员的辞呈,撤销对内阁成员的信任。
议员任期4年政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简称复兴党。
成立于1947年4月,是一个泛阿拉伯的民族主义政党:党纲确定,该党是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政党,其任务是复兴阿拉伯民族,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社会主义祖国。
对外主张反帝、反殖、反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遵循不结盟政策。
对内实行国有化和土地改革等政策和措施)自1963年以来一直为叙执政党。
全国进步阵线是复兴党领导下的统战性组织。
参加内阁和全国进步阵线的党派共5个,全国进步阵线之外的合法在野党共3个,主要反对党共4个,群众组织共8个。
2011年8月4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签署法令,宣布实行多党制政体,作为推动政治改革、回应反对派和反政府示威者核心诉求的一项举措教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初中基本上实行义务教育制。
高等院校有大马士革大学、阿勒颇大学、十月大学和复兴大学人均GDP(与其阿拉伯国家的比较):阿拉伯国家22个成员国包括西亚的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北非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非洲东部的吉布提和索马里以及印度洋西部岛国科摩罗,总人口约3.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左右;总面积为1426平方公里,约占全球的9.5%;通用语言为阿拉伯语。
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近30年来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拥有石油和天然气,使得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很快,而其他一些缺少石油的阿拉伯国家也在发展多元化的经济,但总体来说发展不太均衡。
据美国财经杂志《全球金融》2012年公布的全球最富国家排行榜中卡塔尔名列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为9万多美元;科威特人均GDP为4.0万多美元,位居全球第14位,阿拉伯国家第2位;阿联酋人均GDP为3.65万美元,位居全球第18位,阿拉伯国家第3位;巴林人均GDP为2.86万美元,位居全球第33位,阿拉伯国家第4位;阿曼人均GDP为2.67万美元,位居全球第36位,阿拉伯国家第5位;沙特阿拉伯人均GDP为2.42万美元,位居全球第38位,阿拉伯国家第6位;黎巴嫩人均GDP为1.5万美元,位居全球第54位,阿拉伯国家第7位;利比亚人均GDP为1.48万美元,位居全球第57位,阿拉伯国家第8位;突尼斯人均GDP为8561美元,位居全球第89位,阿拉伯国家第9位;埃及人均GDP 为6352美元,位居全球第104位,阿拉伯国家第10位;叙利亚人均GDP为5023美元,位居全球第111位,阿拉伯国家第11位;摩洛哥人均GDP为4751美元,位居全球第117位,阿拉伯国家第12位;伊拉克人均GDP为3766美元,位居全球第124位,阿拉伯国家第13位;苏丹人均GDP为2465美元,位居全球第138位,阿拉伯国家第14位。
从以上数据和排名可以看出,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都已迈入富有国家行列。
然而,其财富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在高新技术和高端制造业方面与发达国家、金砖五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叙利亚动荡原因分析在阿拉伯之春背景下发生的叙利亚革命在近年半的时间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了激烈的内战,反对派仍在努力尝试推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领导的现任政权。
从2011年1月以来,已经有超过60,000多人在冲突中丧生,大约有300万人因战争无家可归,并且暴力冲突持续蔓延到的首都大马士革和阿勒颇城。
死亡人数应该是数十倍于利比亚当时卡扎菲镇压民众时死亡的总数,民众表示无论阿萨德现在怎么做,在2万余人被杀的事实下,都已无法赎清其罪过。
(一)动荡之导火线:当局逮捕涂鸦少年2011年1月,叙利亚当局逮捕15名涂鸦少年,受此事的影响,叙利亚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不过十个月的时间里已导致5000多人死亡。
与反对派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关系密切的叙利亚人穆罕默德·法图赫(《Levant News》电子报主编,目前驻伦敦)讲述了那10个月前那场示威的起因。
“叙利亚发生反政府示威有其原因。
当时,在叙利亚南部城市德拉,约15名少年被逮捕,他们被指控在墙壁上书写反动口号———‘人民想要推翻这个政权’。
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侄子掌管的安全机构对这些孩子使用酷刑。
当家人去找省长要求释放孩子时遭到冷酷对待,省长让家长干脆‘忘了’他们的孩子。
于是,在接下来的周五,人们走上街头举行和平示威,但他们遭到当局实弹镇压,很多人被杀害,你可以找到那些恐怖的照片。
开始就是这样。
实际上,示威者最初只是要求追究那些施加酷刑者和腐败者的责任。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改变,人们将矛头指向最高执政者。
”法图赫表示,叙利亚人将这场运动称为“革命”。
“这个词才能概括发生在我们国家的情况。
”他说,“过去几十年(从阿拉伯复兴社会党1963年掌权开始),我们一直遭受压迫。
当老阿萨德死后,巴沙尔·阿萨德于2000年继位,我们都希望给他一个机会,来清理他父亲的历史,但不幸的是,巴沙尔置若罔闻,上台后开始新的压迫。
”危机为何持续如此之久?法图赫认为,这是由于巴沙尔政权和支持者制造了大量暴力事件。
“不像埃及和突尼斯,叙利亚军警都建立在家族和部落基础上。
过去40多年,我们并没有一支国家化的军队。
而且,巴沙尔还通过讨好公务员和商人阶层,来维持大城市的稳定。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他告诉记者。
(二)叙利亚动荡的具体原因:叙利亚面对艰巨的经济和社会困境1、公民权利缺失: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军队、复兴党及官僚机构牢牢稳固着阿萨德政权,其统治通过对社会团体的控制和渗透延伸到社会基层,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
该国实行一党专政,不存在自由选举。
叙利亚从1962年就处于紧急状态法的管理之下,这项法令禁止群众集会和组织运动;当局也有权盘问任何人,并监督私人通讯和审查媒体。
直到2012年4月19日叙利亚政府通过法案,废除实施48年之久的紧急状态法。
在叙利亚内乱以来,每个人都知道不能使用卫星电话超过12分钟,因为这样可能被监听。
然后,还必须把SIM卡取出来20分钟。
如果把它作为调制解调器,那么上网时间必须限制在5小时以内。
叙利亚一些群众感慨说:“叙利亚革命是一个孤儿,”,“它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
”“直到现在,我们都还在一个巨大的监狱里面,”“这个社会已经封闭了50年。
”2、经济困境:石油面临枯竭失业率节节攀高巴沙尔在执政后,重视国内经济建设,推动现代化进程。
尽管提出了对外开放政策、对内实行渐进式经济改革,建立市场经济,设立经济特区等措施,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改革方案、对改革国有经济缺乏政治决心以及国际环境不佳,叙利亚的经济改革难以深入。
叙利亚原本是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农业、石油、加工业和旅游业。
在过去,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国家工商部门为超过50%的人口提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但随着国内石油资源的枯竭,叙利亚经济每况愈下。
目前,叙利亚的失业率约20%,大部分是年轻人,其中一半的失业人口年龄小于25岁。
尽管政府一再强调解决失业的重要性,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叙利亚政府束手无策。
3、贪污腐败:叙利亚几乎变成总统的家族企业政府部门腐败问题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作风盛行。
民众不满巴沙尔家族的贪污腐败。
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的贪污腐败问题一直都为社会所熟知。
他的叔伯兄弟等都掌控着叙利亚的垄断行业和要害部门,不同程度地涉嫌贪污腐败,对巴沙尔总统的威信造成负面影响。
反对派表示:半个世纪以来,叙利亚已经变成家族企业。
总统、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和情报机构垄断了政权,对异己思想的丝毫苗头进行镇压。
人民对此已经感到厌倦。
4、教派矛盾: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除了经济和政治诉求之外,叙利亚也存在着教派矛盾,这也是造成该国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该国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68%的叙利亚人是逊尼派,但他们被占全国人口20%的什叶派所统治,各个民族之间矛盾不断,教派间利益的此消彼长,也会影响到中东地区什叶派和逊尼派总体力量的平衡。
三、叙利亚内部局势分析(一)巴沙尔政权:内忧外困,四面楚歌领导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势力状况:阿萨德家族利用阿拉维派这一占全国少数人口比例的派别,统治着占国民大多数的逊尼派民众达4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