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复习题

民间文学复习题民间文学复习题三、练习题1.劳动歌:劳动歌是民众为指挥、配合、协助体力劳动而唱的歌,多用于体力负荷很重或者动作重复单调的劳动,而且多为集体劳动,如打夯号子、装卸号子、行船号子等。
2.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3.忠实记录:是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
其含义为:要忠实于现场的全部讲唱,包括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各方面,搜集者不加任何改变。
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要忠实于讲唱者的语言。
必须现场做好记录,可用录音、摄影、录像等手段,并会使用相关设备。
记录时要记下讲述者情况、采录者姓名、采录时间和地点等。
4.白蛇传: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白蛇化身的女子与许仙相爱的传说。
其基本情节为:(1)白蛇成仙,带青蛇来到人间;(2)白娘子与许仙邂逅相恋成婚;(3)白娘子被法海施计而现原形,吓死许仙,盗仙草救夫;(4)许仙被禁金山寺,白娘子一斗法海,水漫金山;(5)二斗法海,白娘子被困雷锋塔;(6)三斗法海,小青毁掉雷锋塔,救出白娘子。
关于该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为明编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是一个妖精迷害人并被镇压的故事,其中已有白蛇传的核心情节。
明代冯梦龙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有了完整的故事和细节,但仍然是“妖精缠人”的故事,不过白娘子已经人格化。
到清乾隆年间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白娘子已由蛇妖转变为蛇仙,成为民众理想中的妇女形象。
到近现代,该传说突出了反封建、争自由的主题。
5.牛郎织女传说: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该传说的基本情节为:(1)织女洗澡,牛郎拿去衣裳,牛郎织女相恋成婚;(2)王母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挑担追到天上;(3)王母划出银河,牛织隔河相望,雀桥相会。
牛郎、织女本是星名,先秦时期二者只是神话中的形象,没有爱情关系。
已有文献表明,该传说在东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其时牛郎、织女已有明确的爱情关系,而且有天河相隔、喜鹊搭桥、七夕相会的情节。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民间文学的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哪些?A. 诗歌B. 故事C. 传说D. 所有选项2. 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什么?A. 书面记录B. 口头传播C. 电子媒介D. 印刷品3.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特点?A. 口头性B. 集体性C. 变异性D. 固定性4. 民间文学在哪个时期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A. 古代B. 中世纪C. 近现代D. 当代5. 以下哪个不是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品?A. 《格萨尔王》B. 《一千零一夜》C. 《红楼梦》D. 《伊索寓言》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是_________。
7.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主要是_________。
8. 民间文学的分类包括神话、传说、_________等。
9. 民间文学的功能有娱乐、教育、_________等。
10. 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需要_________的参与。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请简述民间文学的起源和发展。
答:民间文学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人类语言的产生而产生。
它的发展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记录、印刷传播等阶段。
民间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所发展,尤其是在民间口头传播时期,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是什么?答: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
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同时,民间文学还具有教育、娱乐、凝聚社区等多重功能。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3. 论述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
答: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其次,教育部门应将民间文学纳入教育体系,让青少年从小接触和了解民间文学。
此外,媒体和文化机构也应发挥其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民间文学,提高公众对其的认识和兴趣。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民间文学的主要特征是()A. 书面性B. 口头性C. 官方性D. 个人性2.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分类?()A. 神话B. 传说C. 童话D. 小说3. 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是()A. 书面传播B. 电子传播C. 口头传播D. 视觉传播## 二、填空题4.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主要依靠_________和_________。
5. 民间文学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三、简答题6. 简述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区别。
## 四、论述题7. 论述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答案:B. 口头性2. 答案:D. 小说3. 答案:C. 口头传播### 二、填空题4. 答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5. 答案:文化传承;民族认同### 三、简答题6. 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播方式、创作主体和内容形式上。
民间文学以口头传播为主,创作主体多为不具名的群体,内容形式多样,包括神话、传说、歌谣等,而书面文学则以文字形式传播,创作主体明确,内容形式更加规范和系统化。
### 四、论述题7. 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文化多样性: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它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有助于人们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
- 历史传承:民间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
- 教育功能:民间故事、寓言等往往包含道德教育和生活智慧,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
- 艺术价值:民间文学中的诗歌、歌谣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对现代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 社会认同:民间文学加深了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间文学作为一种活生生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民间文学题型及复习资料

民间文学题型及复习参考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 .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不需要文字作为中介,民众直接用(A )进行创作。
A. 口头语言B.书面语言C.民间语言D.方言2 .古籍中记录神话资料最为丰富的文献是(C )A.《庄子》B.《国语》C.《山海经》D.《左传》 3 .下列属于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是(C )A.格萨尔王B.玛纳斯C.江格尔D.梅葛4 .下列不属于民间诗歌的文学样式是(D )A.民歌B.绕口令C.民间长诗D.快板书5 .“今夫举大木,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说的是文学的起源,也是最 早的民间文学。
这是(A )记载的。
A.淮南子.道应训B.搜神记C.诗经D.山海经6.1958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制定了民间文学工作具 体方针是(B )7 .中国神话中叙述事件最早的是(B )神话。
A.兄妹结婚B.开天辟地C.人类起源D.洪水神话8 . “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这段对话对于神话的权威性论述的作者是(B )。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鲁迅 D.郭沫若9 .以著名事件、著名人物、地方风情和山水物产为中心所形成的口头叙事文学是(B )A.神话B.民间传说C.民间故事D.幻想故事10 .密洛陀神话属于(C )族神话A.壮族B.苗族C.瑶族D.傣族11 .民间小戏中,属于道具戏系统的有(D )A.秧歌戏 B,花灯戏 C,采茶戏 D.皮影戏 A.全面搜集忠实记录 B.全面搜集重点整理 C.全面搜集忠实记录 D.全面搜集 慎重整理 慎重整理 立体描写 大力推广 加强研究 大力推广 加强研究 加强研究 立体描写12.屈原在吸收(B )的基础上,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一系列作品。
A.吴地民歌和神话传说B.楚地民歌和神话传说C.岭南民歌和神话传说D.北方少数民族民歌和神话传说13.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拉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女你也去。
民间文学试题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官方性质B. 群众创作C. 个人创作D. 书面传播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民间故事的常见类型?A. 神话B. 童话C. 传说D. 史诗答案:D3.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主要是:A. 书面B. 口头C. 图像D. 音乐答案:B4. 以下哪项是民间文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A. 促进科技发展B. 增强法律意识C. 丰富文化内涵D. 提升经济水平答案:C5. 民间文学的核心价值体现在:A. 娱乐性B. 教育性C. 历史性D. 政治性答案:B二、填空题1. 民间文学是指由________创作并流传于民间的文学形式,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答案:民间群众;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2. 在民间文学中,________和________是最常见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通过故事传递道德观念和生活智慧。
答案:寓言;谚语3. 民间文学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________的作用,它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答案:口头传播4. 民间文学中的神话和传说往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________和________,是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答案:历史;信仰5. 保护和研究民间文学,有助于________和________,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答案:保存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认同三、简答题1. 简述民间文学的主要功能。
答:民间文学的主要功能包括娱乐、教育、传承文化和强化社会价值观。
它通过各种故事和歌谣为人们提供娱乐,同时传递生活智慧和道德教育。
此外,民间文学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它记录了民族的历史、信仰和习俗,对于传承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最后,民间文学通过反映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身份认同。
2. 举例说明民间文学如何影响现代社会。
答:民间文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教育、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等方面。
例如,民间故事和传说常被用于教育领域,帮助年轻一代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大学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民间故事?A. 《白蛇传》B. 《红楼梦》C. 《牛郎织女》D. 《孟姜女哭长城》答案:B2. 民间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是什么?A. 书面B. 口头C. 电子D. 报纸答案:B3. 民间文学中常见的主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爱情B. 战争C. 神话D. 科技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民间文学的特点?A. 口头传播B. 集体创作C. 个人创作D. 世代相传答案:C5. 民间文学在社会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娱乐B. 教育C. 记录历史D. 促进科技发展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民间文学是_________的文学,它反映了_________的生活和思想。
答案:口头传承,广大民众2. 民间故事通常包含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元素。
答案:人物,情节,主题3. 民间文学的创作过程往往是_________的,它体现了_________的智慧和创造力。
答案:集体,人民群众4. 民间文学的传播不依赖于_________,而是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方式。
答案:文字,口头讲述,表演5. 民间文学在不同文化和地区之间具有_________,它有助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普遍性,文化交流,文化认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主要区别。
答案:民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播方式、创作主体和内容特点。
民间文学主要通过口头传播,由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内容贴近生活、富有地方特色;而书面文学则通过文字记录,通常由个人创作,内容更加系统和规范。
2. 举例说明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教育娱乐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
例如,民间故事和传说可以作为教育资源,帮助年轻一代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民间歌谣和舞蹈则可以作为娱乐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民间文学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也有助于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处。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特点?A. 口头性B. 集体性C. 个人创作D. 传承性答案:C2. 民间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什么?A. 书面文字B. 口头传播C. 网络传播D. 电视传播答案:B3. 民间故事中,下面哪个角色不是传统民间故事中常见的?A. 英雄B. 仙女C. 巫婆D. 宇航员答案:D4. 民间文学中,以下哪个元素不是常见的主题?A. 爱情B. 战争C. 魔法D. 科学答案:D5. 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通常是?A. 专业作家B. 民间艺人C. 政府官员D. 学者答案:B6. 民间文学的流传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其影响最小?A. 社会环境B. 经济状况C. 个人偏好D. 地理位置答案:C7. 民间文学中,以下哪种形式不属于民间文学?A. 民谣B. 民间故事C. 史诗D. 小说答案:D8. 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什么?A. 书面记录B. 口头讲述C. 媒体播放D. 网络下载答案:B9. 民间文学的保存和研究对于哪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A. 文学创作B. 历史研究C. 法律制定D. 经济分析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民间文学的功能?A. 娱乐B. 教育C. 政治宣传D. 宗教仪式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民间文学是______文学的一种形式。
答案:非官方2.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不受______的控制。
答案:官方3. 民间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
答案:古代4. 民间文学的传播往往与______和______有关。
答案:节日仪式5. 民间文学的保存对于______和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文化历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
答案:民间文学的主要特点包括口头性、集体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它是以口头形式创作和传播的,通常由民间艺人或普通民众集体创作和传承,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异。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试题参考

民间文学概论复习试题参考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民间文学的特性?A.口头性B.传承性C.变异性和民俗性D.书面性答案:D.书面性。
解释: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传统,具有传承性、变异性和民俗性,但并不是书面性的。
2、“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传说,它属于哪一类别的民间文学?A.神话B.传说C.民间故事D.民间歌谣答案:C.民间故事。
解释: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体裁,它以叙述人物及其命运为主要内容,如“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等。
3、下列哪一项不是民间歌谣的功能?A.娱乐功能B.教育功能C.讽刺功能D.记载历史功能答案:D.记载历史功能。
解释:虽然民间歌谣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其主要功能是娱乐、教育和讽刺,而不是记载历史。
二、简答题1、简述民间文学的定义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传统,它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多种形式,它不仅是人们娱乐、教育的方式,还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2、分析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变异性。
答案: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传统,它依靠人们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由于传承人的不同和历史变迁,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种传承性和变异性是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3、举例说明民间文学与民俗的关系。
答案:民间文学和民俗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都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在中国的春节期间,人们会讲述一些有关春节由来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与春节这个民俗活动密切相关。
在一些婚礼仪式中,人们也会讲述一些有关婚礼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与婚礼这个民俗活动密切相关。
因此,可以说民间文学和民俗是相互依存的。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民间文学的定义?A.民间文学是由民间口头传统传承下来的。
B.民间文学是由普通民众创作的。
C.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文学。
D.民间文学是由专业作家创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复习题三、练习题1.劳动歌:劳动歌是民众为指挥、配合、协助体力劳动而唱的歌,多用于体力负荷很重或者动作重复单调的劳动,而且多为集体劳动,如打夯号子、装卸号子、行船号子等。
2.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3.忠实记录:是民间文学采录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
其含义为:要忠实于现场的全部讲唱,包括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各方面,搜集者不加任何改变。
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要忠实于讲唱者的语言。
必须现场做好记录,可用录音、摄影、录像等手段,并会使用相关设备。
记录时要记下讲述者情况、采录者姓名、采录时间和地点等。
4.白蛇传: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白蛇化身的女子与许仙相爱的传说。
其基本情节为:(1)白蛇成仙,带青蛇来到人间;(2)白娘子与许仙邂逅相恋成婚;(3)白娘子被法海施计而现原形,吓死许仙,盗仙草救夫;(4)许仙被禁金山寺,白娘子一斗法海,水漫金山;(5)二斗法海,白娘子被困雷锋塔;(6)三斗法海,小青毁掉雷锋塔,救出白娘子。
关于该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为明编宋代话本《西湖三塔记》,是一个妖精迷害人并被镇压的故事,其中已有白蛇传的核心情节。
明代冯梦龙的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有了完整的故事和细节,但仍然是“妖精缠人”的故事,不过白娘子已经人格化。
到清乾隆年间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白娘子已由蛇妖转变为蛇仙,成为民众理想中的妇女形象。
到近现代,该传说突出了反封建、争自由的主题。
5.牛郎织女传说:中华民族民间自古流传的关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
该传说的基本情节为:(1)织女洗澡,牛郎拿去衣裳,牛郎织女相恋成婚;(2)王母将织女捉回天宫,牛郎挑担追到天上;(3)王母划出银河,牛织隔河相望,雀桥相会。
牛郎、织女本是星名,先秦时期二者只是神话中的形象,没有爱情关系。
已有文献表明,该传说在东汉时期已经初步形成,其时牛郎、织女已有明确的爱情关系,而且有天河相隔、喜鹊搭桥、七夕相会的情节。
后来传说又同“两兄弟型”“毛衣女型”“难婿型”故事结合。
6.英雄史诗:是产生于古代社会的歌唱英雄、描写战争、记述民族历史的长篇叙事诗。
其故事内容一般是讲述英雄如何率领本民族的民众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并征服分散部落、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
在情节上有神话色彩、传奇内容。
它以宏大的结构与篇幅叙述本部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表现正义战胜邪恶、分裂归于统一的主题。
7.节令歌:是在与节令有关的节庆仪式活动中所唱诵的歌谣。
上古时期的节令歌大都在祭祀仪式上唱诵,是巫术与宗教活动的组成部份,也就是法术歌的一种。
后来人们在节庆活动中仍然有巫术与祭祀活动,但许多活动法术色彩已很淡,已经演变为节日里举行的一般习俗行为或文艺活动,此时念诵歌诀只是习俗行为的一种,歌诀已不再被当作咒语。
8.自然崇拜:指在人类社会早期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团体中,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
该种信仰认为某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具有生命、意志和神奇的能力,因而将自然事物本身如太阳、大地、石头等作为崇拜的对象,祈求它们的保佑和关照。
它是原始宗教的基本形式。
9.山东快书:山东快书源于鲁西南一带,传说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统上主要讲述英雄武松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勇敢侠义、武艺过人的英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山东快书也有其它题材,但以说武松为主,故原名“说武老二的“(因武松行二)或“说大个子的”(因武松个子大),也叫“竹板快书”“滑稽快书”。
建国后,评书家高元钧在上海用山东语音演唱、录制快书,定名为“山东快书”,后沿用至今。
10.山川名胜传说:是解释特定地方的自然物与人工物的由来、命名与特征的传说。
这类传说往往由视觉上富于美感的特点引发想象,编出趣味盎然的故事。
看起来是在解说山水名胜的形成和特征,实际上表现的是当地人们对家乡景物的喜爱,和生活中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愿望。
这种传说使自然风光平添了人文情趣,因而更富于魅力。
11.爬山歌:是流传在内蒙古西部和晋陕北部的一种山歌,当地叫“爬山调”或“山曲”。
它一首只有两行,有时可以将许多首连在一起,组成一个诗篇,表达更为丰富的意思。
12.谐音歇后语:是歇后语里较特殊的一类,就是后一部分在意思上能解释前一部分,同时利用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作者的真意。
13.《江格尔》:是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宝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平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
14. 采茶戏:主要流传于江西和两广地区的一种民间小戏,它最早源于茶农的采茶歌,又配以舞蹈,后来吸收地方戏曲成份,用以演出生活故事,成为带有浓郁歌舞色彩的小戏,表演时用茶灯、扇子、花篮等做道具。
15.类型:类型是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常用术语,1910年由芬兰的阿尔奈提出该概念(英文为“type”)。
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民间故事学家将许多故事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归纳出数量有限的故事类型。
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16.AT分类法:是国际上通用的故事情节类型分析法。
1910年,芬兰的阿尔奈(Aarne)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分析比较了芬兰和北欧其他一些国家以及某些其他欧洲国家的民间故事,将这些故事的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归为一个类型,并写出简洁的提要,然后分类编排,统一编号。
该索引发表后,影响很大。
1928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汤普森(Thompson)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这二人的分类体系被合称作“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
该分类体系将故事类型编为1至2499号,分为五大部分:动物故事、普通民间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
17.童话:童话又叫“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
简答题复习指导三、练习题1.简要说明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
民间故事的特点主要有三种:(1)贴近生活。
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与传说,它是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
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与主要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
(2)泛指性。
指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主人公姓名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
故事表述时间时,故事的叙述注重关键性情节的交代,而不做面面俱到的细节描述。
(3)类型化。
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
同一故事在传播过程中会生发出许多大同小异的多种说法,同一母题会表现为多种异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称为“类型”。
类型分析是故事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简述传说的主要价值。
传说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1)娱乐价值。
一方面民众在勤苦劳作之后,可以通过传说的生动离奇的情节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充实,另一方面,民众在长期的传统社会中总是处于困苦和压抑之中,那些传奇性情节实现了他们在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慰藉。
(2)教育价值。
传说往往寄寓着民众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理想等,在传播中以“可信”的讲述方式和传奇性的情节对一代代的民众起着观念培育和道德教化的作用。
当然也会有一些消极思想具负面影响。
(3)文化资料价值。
传说承载着民众思想与文化的发展史,包含着民众的生活习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资料。
(4)文艺借鉴价值。
一方面传说的素材被借用到民歌、史诗等体裁中,对民间文学的其它文体而言有借鉴价值。
3.民歌的功能有哪些?民歌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抒情娱乐功能。
民众可借助民歌抒发、渲泄自己的感情,使平日常处于劳苦、忧虑的内心得到补偿和平衡。
(二)教化规范功能。
有些民歌传达着民众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特别是教诲性的儿歌,对孩子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实用功能。
许多民歌有着更为直接的实用功能。
劳动歌可以指挥、协调、鼓舞劳作;祝酒歌是一些地方招待客人的一种礼仪;有些地方的情歌是恋爱求偶的工具;有些民歌还被用在政治斗争中起舆论宣传作用。
(四)文化资料价值。
民歌记载着民众的生活与观念,从中可以见到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的发展状况,有些资料是文字记载中见不到的。
4.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快书快板的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1)表述紧凑,叙事精炼。
快板书的讲述是随着快板击打的节奏吟诵的,节奏较快,语速匀称,不能有较大的停顿,因而快板书的表述显然比有唱腔的鼓词、曲词等节奏快,也比散说体的评书紧凑,在同样长的表演时间里,快板书所传达的内容含量要大得多。
快板书艺人一般口齿特别伶俐,舌如利剑,话似连珠,语言明快酣畅,造成快板书表述的"快"。
相应地,快板书的叙事也很精炼。
每句话的意思都是相对完足的,一个意思不多作演绎。
但叙事精炼的同时快板书也有较多的细节描写。
(2)情节紧张,冲突激烈。
快板书的主要魅力除了其语言的明快动听以外,就在于其情节的生动精彩。
它所讲的故事都有一个完整、曲折的发展过程,经过起承转合的几个阶段,高潮过后迅即煞尾,显示出快板书干净利落的特点。
(3)张弛有致,庄谐并出。
快板书讲故事比其它文体更注重紧张的情节,但也不能自始至终都紧绷着,也要有较轻松的内容和节奏来调节,所以优秀的艺人编创和表演快板书都讲究急速与舒缓相搭配,使张弛有致,说到紧张时如同疾风骤雨,说到舒缓处仿佛流水潺潺。
5.简述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主要区别。
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带有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人们有时用“故事”来统称三种文体。
但它们也有本质的不同:神话的内容充满神奇荒诞的幻想,情节是超人间化的,主角是神;故事的内容是生活化的,神奇的幻想较少,情节按照现实的逻辑来构想,主角是人。
传说的内容虽然也有较强的虚构性,但是都与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而故事的内容都是泛指性的。
6.举例说明歇后语中经常出现哪些人物形象类型?以人物形象作为逗引素材的歇后语占有很大比例。
出现在歇后语里的人物都是民众耳熟能详、且具有生动典型特征的形象,因为这种人物形象不因表意鲜明,而且适于作为大众话题、能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这些人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种名人,包括文学故事中的人物、历史人物、当代社会名人等。
歇后语中经常出现文学故事中的人物,他们多取材于古典文学名著和传统评书等,其中的一些生动典型的人物在歇后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
另一类是无名无姓的类型化人物,如残疾人、乞丐、穷人、蠢笨的人等,他们是最易于被人拿来取乐的对象,也有生活中常见的其他人物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