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_____________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___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特征的名称,它分为__________标志和__________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___________。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这里的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C 标志

D 变量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D“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B股价指数 C 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密度E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一、填空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和。

2、调查某地区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则调查对象是,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是。

3、调查方案中对调查时间的确定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二是。

4、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和两部分构成。

5、变量数列按其各组取值范围不同分为_______数列和_______数列。

6、通过统计分组,使现象总体的各个组组内____________,不同组之间___________。

7、已知一个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8、统计图是指利用____________或具体事物的形象和_________等形式表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图形,它是统计资料的重要表达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 选取单位方法不同

B 组织方式不同

C 灵活程度不同D作用不同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A 处于较好状态的单位

B 规模较大的单位

C 体现当前工作重点的单位

D 就调查标志而言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3、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所有单位逐一进行调查。下述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抽选一部分地块进行产量调查

B 全国人口普查

C 就钢铁生产企业中的重点单位进行的全面调查

D 到某棉花生产地了解棉花收购情况

4、统计调查中的调查项目是()

A 统计分组

B 统计指标

C 统计标志 D统计数据

5、调查单位是()

A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

B 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 某项调查中登记其具体特征的单位

D 城乡基层企事业单位

6、通过对鞍钢、首钢、宝钢等几个大钢铁基地的调查来了解全国的钢铁生产情况的调查方法是()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 普查

7、要了解我国农村经济的具体情况,最适宜的调查方式是()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8、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 确定各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 确定组距和组数

C 确定组限和组中值

D 分组形式的选择。

9、某集团公司对其下属企业的利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组,其中正确的是()

A 80-90%

B 80%以下

C 90%以下

D 85%以下

90-99% 80.1-90% 90-100% 85-95%

100-109% 90.1-100% 100-110% 95-105%

110%以上100.1-110% 110%以上105-115%

10、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是()

A 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 组数的多少不同

C 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D 总体的复杂程度不同

11、某连续型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00

D 540

12、反映现象总体内部结构及其变化情况时,宜采用的统计图是()

A 散点图B折线图 C 条形图 D 圆饼图

三、多项选择题

1、普查是()

A 全面调查

B 非全面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 经常性调查

E 专门调查

2、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下述内容()

A 确定调查目的

B 确定标志性质

C 确定调查对象

D 确定调查项目

E 确定调查时间

3、典型调查中调查单位的选择方法有()

A 随机抽选

B 选择重要单位

C 划类选典

D 选择中等水平单位

E 选择先进、后进或新生事物单位

4、典型调查的应用比较灵活广泛,其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A 收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情况

B 验证全面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C 研究新生事物 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推算总体数据 E 以上都对

5、对某校大学生状况进行调查,则()

A 调查对象是该校所有大学生

B 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一个大学生

C 调查单位是该校所有大学生D调查对象是该校每一个班级

E 调查单位是该校每一个大学生

6、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而后推算总体资料的方法,它的特点包括()

A 属于非全面调查

B 按随机原则抽选单位进行调查

C 目的在于推算总体资料

D 定期进行

E 与典型调查类似

7、为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而进行普查,则每一个工业企业是()

A 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 填报单位

D 统计总体

E 综合单位

8、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不应计算人口数的有()

A 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 1990年6月29日21时出生,7月1日8时

死亡的婴儿 C 1990年6月29日23时死亡的人

D 1990年6月29日8时出生,20时死亡的婴儿

E 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

9、统计分组的作用主要有()

A 区分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

B 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C 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D 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 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10、在分布数列中()

A 各组次数之和等于100

B 各组频率大于0

C 频数越小,则该组标志值对总体所起的作用越小

D 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E 频率表明各组标志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

四、简答题

1、统计调查中的专门调查包括哪几种?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2、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有何区别?

3、统计调查方案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什么是统计分组?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5、什么是变量数列?在什么情况下编制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五、图表制作

1、某地35家国有企业2000年利润计划完成情况(%)资料如下:

85.2 98.4 110.0 110.6 130.5 118.0 108.6

116.0 117.8 119.5 109.2 92.5 107.8 140.0

90.0 107.0 100.0 86.5 138.2 125.0 115.6

112.2 110.8 105.6 103.8 116.0 119.6 120.5

104.7 108.1 95.0 108.2 118.0 118.0 109.5

要求:(1)编制等距式变量数列(含频率);(2)指出企业利润计划完成情况分布的特征。

2、某企业40名职工月工资额(元)资料如下:

920 1000 550 610 870 860 795 780

895 840 765 700 770 650 980 992

810 815 950 960 750 780 730 965

1020 1080 828 820 816 710 680 850

840 840 828 1095 1050 950 745 750

要求:(1)将职工按月工资额分为:700以下,700~800,800~900,900~1000,1000~1100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布表(含频率);(2)按上述分组编制向上累计的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数列,并以第三组800~900为例说明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的意义。

根据上述资料:(1)按经济类型进行简单分组;(2)按经济类型和企业规模进行复合分组。计算两种分组中各组企业数、职工人数和总产值,并编制统计表。

4、A

要求:(A 公司负债变动情况。

5、根据下列资料,绘制适当的图形反映我国1998年利用外商投资来源结构情况。

第三章 综合指标

一、填空题

1、某地2000年GDP 为100亿元,从反映总体的内容上看,该指标是_____________指标;从反映总体的时间状况上看,该指标是_________指标。

2、由于长期计划的计划任务数的规定不同,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相应就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

3、同一总体内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之比称为___________指标;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之间的比值则称为_____________指标。

4、当计划指标以最低限额规定时,计划完成百分数以___________100%为完成计划;而当计划指标以最高限额规定时,计划完成百分数则以_____________100%为完成计划。

5、某企业2001年的产值计划比上年提高8%,实际比上年提高了12%,则该企业2001年超额 完成产值计划。

6、已知7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80、60、65、70、72、80、80,这个数

列中,中位数是_______,众数是______,全距是______。

7、已知三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5%、92%、90%,则这三种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_________。

8、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都是反映现象___________特征的指标,

前者反映的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________趋势,而后者反映的则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_________趋势。

9、标志变异指标是说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____________的指标。 如果两个总体的平均水平不同,则需用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其平均水平的代表性高低。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基本的统计指标是()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变异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说明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

A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B 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志总量指标

C总体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3、用有名数表现的相对指标是()

A 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B 结构相对指标

C 比例相对指标

D 强度相对指标

4、某企业2000年的利润计划规定比1999年增长4%,实际增长6%,则利润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为()

A 101.92%

B 150.00%

C 66.67%

D 98.11%

5、某企业2000年完成产值200万元,2001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万元,则产值超额完成计划()

A 115.5%

B 5.5%

C 15.5%

D 5%

6、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最适宜的方法是()

A 算术平均数法

B 调和平均数法

C 几何平均数法

D 综合指数法

7、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结果相同,是因为()

A 各组次数相等

B 各组次数不相等

C 各组变量值多数相等

D 各组变量值不相等

8、如果掌握各组标志总量和各组变量值时,计算平均数应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数公式

B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C 调和平均数公式

D 几何平均数公式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 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值总量比重

的大小 C 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 标志值次数的多少

10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糸数

11、已知本学期甲、乙班学生《统计学原理》的考试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6分和5分,则哪一个班学生成绩相对均衡些()

A 甲班

B 乙班

C 无法判断

D 一样

三、多项选择题

1、某地区年末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有工业企业850家,从业人员45万,工业总产值52亿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1556元。资料中出现有()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总体标志总量E质量指标

2、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E 结构相对指标

3、某企业2000年产品成本计划降低8%,实际降低了1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企业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8%=125%

B 该企业成本实际比计划多降低了2个百分点

C 该企业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为90%/92%=97.83%

D 该企业未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

E 该企业超额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

4、下列现象哪些应采用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平均数()

A 已知粮食总产量及播种面积,求亩产量

B 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实际销售额,求销售额的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C 已知某厂1995-2000年的工业产值,求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

D 已知甲、乙两个市场的某商品的销售价格及销售量,求该商品的平均价格

E 已知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合格率,求这三种产品平均合格率

5、下列关于平均指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把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

B 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是个代表性数值

C 现象总体的同质性是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前提条件

D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

E 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6、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 )

A 分布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 分布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

C 分布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D 分布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E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四、简答题

1、统计上的相对指标包括哪些?计算和应用这些相对指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结果是一致的?

3、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它有何作用?

4、甲、乙两个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000元和1200元,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150元和160元,是否可以认为甲企业职工工资的离散程度小于乙企业?为什么?

五、计算题

1、某企业1999年计划产值3200万元,其实际产值完成情况如下:

计算该企业1999年全年产值的计划完成程度和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2、已知如下资料:

计算12家企业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4、甲、乙两个菜市某一种蔬菜价格及销售资料如下:

试比较两个菜市的平均价格高低,并说明原因。

5、某居民有一笔存款拟存入银行10年,按复利计息,前4年的年利率为11%,后6年

的年利率为7%。请计算该笔银行存款的平均年利率。

6、有甲、乙两个班学生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平均成绩为80分,成绩标准差为12分;

乙班考试成绩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乙班学生平均成绩和成绩的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散程度。

第四章 时间数列

一、填空题

1、绝对数时间数列按指标值所属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__________和 。

2、增长量由于计算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和 。

3、测定季节变动常计算 。

4、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 。

5

、某企业1月1日工人数为100人,2月1日工人数为105人,3月1日工人数为102人,4月1日工人数为108人,则第一季度该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为 。

6、某企业1

月份计划产值为50万元,刚好完成计划,2月份计划产值为70万元,超额完成3%,3月份实际产值93.5万元,超额完成计划4%,则第一季度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7、某地区1995年粮食总产量为4000万吨,到本世纪末计划达到6000万吨,则从1995年到2000年必须保持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8、已知某产品2000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20万吨,增长速度为5%,增长百分之一

的水平值为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四个时间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 历年招生人数时间数列

B 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时间数列

C 历年在校生人数时间数列

D 历年毕业生人数时间数列

2、已知某地区2000年财政收入比199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增长了1.5倍,那么1995年财政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 )

A 0.5倍

B 2.5倍

C 1.25倍

D 1.5倍

3、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 3%?5%?8%

B 103%?105%?108%

C (3%?5%?8%)+1

D (103%?105%?108% )-1

4、某地区1975年粮食亩产350公斤,2000年亩产为600公斤,求1976年至2000年的粮食亩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应开( )方。

A 24次

B 25次

C 26次

D 23次

5、某地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800万元,计划以后每年按6%的增长速度增长,到2000年年末的工农业总产值为( )

A 21808.5万元

B 144160万元

C 8160万元

D 7208万元

6、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1998年为3%,1999年为5%,则1998~1999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共增长了( )

A 2%

B 8%

C 8.15%

D 15%

7、某地1995-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00、860、900、950、1100、1500万元,则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量为( )

A 116.7万元

B 140.0万元

C 128.0万元

D 120.0万元

8、某企业销售额1993-1995年三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6%,1996-2000年五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8%,则八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08.106.1? B 85308.106.1? C 808.106.1? D 5308.106.1?

三、多项选择题

1、一个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变量

B 次数

C 现象所属的时间

D 现象所属的地点

E 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值

2、按统计指标表现形式不同,时间数列可以分为( )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时期数列

E 时点数列

3、增长百分之一的水平值是( )

A 表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

B 表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

C 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D 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E 等于环比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 定基发展速度减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积再减1

E 定基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时间数列?编制时间数列应注意哪些问题?

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

3、进行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分别运用哪些指标?

4、什么是长期趋势?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哪些?

五、计算题

1、某工厂2001年某产品的库存资料如下:

已知上年末库存额为250万元。

要求:计算该厂一季度平均每月的产品库存额。

要求计算:(1)第二季度月平均实际产值;(2)第二季度月平均工人数;

(3)第二季度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月产值和季产值。

(2)计算1996~2000年间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

4、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1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多少?如果按这个平均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到2005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

(2)配合时间与销售额之间的趋势直线方程,并预测2003年的销售额。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从狭义上来说,统计指数是指用来反映___________的多个事物构成的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指数和__________指数。

3、已知某产品去年的单位成本为120元,经过技术改造,今年该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为108元,则该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为________。

4、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_______________作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则应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同度量因素。

5、已知三种产品总销售额今年与去年相比增加15% ,而它们的销售价格却下降了5%,则这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为__________。

6、平均数指数是一种通过对___________来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总指数。

7、总指数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计算形式。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统计指数所包含的事物多少不同,可分为()

A 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B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2、一般地,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

A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C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3、在编制销售量总指数时,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A 销售量

B 销售额

C 单位产品成本

D 单位产品价格

4、某商店销售的100种主要商品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12%,价格下降了4%,则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为()

A 112%

B 16.7%

C 116.7%

D 107.7%

5、某企业生产的三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产量持平,单位成本总指数为105% ,则这三种产品的总成本()

A 上涨了5%

B 上涨了105%

C 下降了5%

D 下降了10%

6、某地居民以相同的金额在2001年购买的商品数量比2000年少5%,则该地的物价指数为()

A 95.00%

B 100.00%

C 105.26%

D 110.20%

7、若已知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时,要计算总指数应采用()

A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B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

C几何平均数公式D平均指标指数公式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编制统计指数时,选择同度量因素应遵守的一般原则是()

A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以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D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E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时,都以基期的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2、甲产品今年的销售量为去年的112%,这个相对数是()

A 总指数

B 个体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E 平均指标指数

3、某企业四种产品今年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出厂价格下降了5%,则这四种产品的()

A 总产值指数为109.25%

B 总产值指数为9.25%

C 总产值增长了9.25% D总产值下降了8% E 价格总指数为95%

4、某类产品的生产总费用报告期为20万元,比基期多4000元,产品的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5%,则该类产品()。

A 生产总费用总指数为125%

B 生产总费用总指数为102%

C 单位成本总指数为95%

D 产量总指数为107.4%

E 产量总指数为7.4%

5、在一个具有等量关系的指数体系中,各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A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

B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C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

D 总变动指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额等于

各因素指数的分子与分母差额之和E总变动指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的分子与分母差额之积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指数?它有哪些作用?

2、什么是同度量因素?编制总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

3、什么是指数体系?在一个具有等量关系的指数体系中,各指数之间有何关系?

五、计算题

要求:(1)分别计算三种产品的个体单价指数、个体销售量指数;

(2)分别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价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作简单分析。

2

3

4、已知某企业三种产品的出口资料如下:

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出口单价变动和出口量变动对出口总额的影响。

5、已知某企业销售的三种产品的资料如下:

试根据指数体系分析价格变动、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第六章抽样估计

一、填空题

1、抽样调查是按照________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资料来推断__________数量特征的方法。

2、在抽样调查中,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差异的指标称为抽样误差。

3、如果已知总体单位数为500,样本单位数为50,而总体标准差为20,则在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为________,在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的抽样平均误差为__________。

4、若给定的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抽样平均误差为12,则抽样极限误差为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的研究

B 了解总体各单位的情况

C 用样本来推断总体

D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2、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产生的抽样误差()

A 相等

B 后者大于前者

C 前者大于后者

D 无法判断谁更大

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的是样本指标值与总体指标值之间的()

A 实际误差

B 可能的误差范围

C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D 平均误差值

4、要对某商场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时,通常采用()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5、当总体成数为50%时,总体成数方差有最大值为()

A 1

B 2

C 0.25

D 0.1

6、抽样极限误差与抽样平均误差之间的数值关系为()

A 一定小于B一定大于 C 一定等于 D 可以大等于或小于等于

7、要检验某连续性生产的生产线的产品质量,在一天中每隔半个小时抽取一件产品作样本,这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等距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类型抽样

8、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平均误差()

A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大

B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增多而变小

C 随着抽样单位数的减少而变小

D 不会随着抽样单位数的改变而改变

9、现从一批产品随机抽取50件来进行调查,得知该产品的合格率为95% ,则在概率为95.45%的条件下,合格率的抽样极限误差为()

A2% B5% C 6.2% D10%

10、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时,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比原来减少一半,则样本单位数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B3倍C4倍D5倍

11、对一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得知,样本的一级品率为85% ,若抽样平均误差为1.5% ,则在概率为95%的保证条件下,估计这批产品的一级品率范围为()。

A大于86.5% B 在82.06%与87.94%之间

C在83.5%与86.5%之间D不少于95%

12、从某仓库中随机抽取500包产品,测得它们的平均重量为456克,产品重量的标准差为25克,则在可靠程度为95.45% 的保证条件下,估计该仓库中的产品平均重量范围为()。

A453.8克~458.2克B454.9克~457.1克

C450.8克~465.4克D431克~481克

三、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具有的特点是()。

A 它是一种建立在随机性原则基础上的调查方法

B 抽样调查的结果不存在误差

C 抽样调查的最终目的是由部分推断总体

D 抽样调查存在误差

E 抽样调查的结果比全面调查的结果差

2、影响抽样误差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A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B 做调查的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

C抽样时间的长短 D 样本单位数的多少 E 抽样方法不同

3、按抽样的组织方式不同,抽样方法可分为()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C阶段抽样

D等距抽样E整群抽样

4、总体参数的优良估计量应符合以下标准()

A 无偏性

B 准确性

C 一致性

D 有效性

E 可靠性

5、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 总体各单位之间标志变异程度的大小

B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

D 总体参数的大小

E 抽样方法和组织方式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有哪些作用?

2、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计算题

1、某地2000年从10000户农户中随机抽取100户,测得户均年收入为18000元,标准差为2500元,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地农户户均年收入的可能范围。

2、用不重复抽样方法从某校2500位学生中随机抽取75位来调查其每月消费支出情况,结果表明,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为350元,消费额标准差为85元;月消费额450元以上的学生比重为20%。试在可靠程度为95.45%的条件下估计:(1)该校学生月平均消费额的可能范围;(2)月消费额为450元以上所占比重的可能范围。

3、某厂从生产的一批零件中任抽1%来检验,其资料如下:

根据质量标准,使用寿命在800小时及其以上者为合格品。试以95%的概率保证程度分别对整批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合格率作区间估计。

4、某校有学生3000人,用重复抽样办法随机抽取200人,结果发现65人收看世界杯足球赛,试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校学生对世界杯足球赛的收视率及收视人数;若允许误差不超过5%,应抽查多少人。

5、现对某市50000户职工进行家计调查(用不重复抽样),得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为500元,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50元,如果可靠程度为95.45%,允许误差不超过10元,问应抽查多少户?如果允许误差减少一半,又应抽查多少户?

第七章假设检验

一、填空题

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应用了____________原理,它认为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发生了,则应怀疑原先“假设”的合理性,从而拒绝原先的

假设。

2.进行假设检验时,根据以事先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为界限,小于显著性水平α的区间就是________区间;大于显著性水平的区间则是______区间。

3.某种电子产品以往的次品率为2%,今年采取某种技术革新措施后,对产品的样本进行随机抽检,这种产品的次品率是否有所降低?在显著性水平α为5%的条件下,此问题的原假设为0H :___________,备择假设为1H :____________。

4. 设某市职工工资服从正态分布,已知上月的平均工资为1250元,本月随机抽100名职工,得到月平均工资为1320元。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本月职工的工资水平与上月工资水平相比是否有明显变化?此问题的原假设为0H

:______________,备择假设为1H :_______________。

5. 假设检验是依据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的,这种推断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而是有可能犯两类错误,它们是_________错误和__________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假设职工用于上、下班路途的时间服从正态布,经抽样结果得知这一时间为1.2小时,调查人员根据以往的经验认为,这一时间与往年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为了证实这一看法,需要用的假设方法是( )

A 双侧检验

B 单侧检验

C 左单侧检验

D 右单侧检验

2.某广告制作商称,有30%以上的看过其某广告的电视观众喜欢此广告。为了证实这一声明是否属实,应采用假设检验是( )

A 双侧检验

B 单侧检验

C 左单侧检验

D 右单侧检验

3.下列对总体参数特征值的假设,哪一种写法是正确的( ) A H 0:

0θθ≥ 1H :θ<0θ B 0H :0θθ≤ 1H :0θθ≠

C H 0:0θθ≥ 1H :θ>0θ

D 0H :0θθ= 1H :θ>0θ 4.设某地区水稻的亩产量为650公斤,且服从正态分布,现采用某种新化肥喷施后,从中抽取100亩稻田,测得其亩产量为670公斤,在显著性水平为0.01的条件下,是否可以认为该种化肥对水稻有增产作用?该问题应采用的假设是( )

A H 0:650≤X 公斤 H 1:X > 650公斤

B H 0:≥X 650公斤 H 1:X <650公斤

C H 0:= 650公斤 H 1:X ≠650公斤

D H 0:≤650公斤 H 1:X ≠650公斤

5.某市前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13.5%,现为了了解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该市老年人协会进行了随机抽查,发现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5.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调查结果能否说明目前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该问题应采用的假设是( )

A H 0:P ≤13.5% H 1:P > 13.5%

B H 0:P <13.5% H 1:P = 13.5%

C H 0:P ≥13.5% H 1:P <13.5%

D H 0:P=13.5% H 1:P ≠13.5%

6.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

0H ,备择假设1H ,则称( )为犯第二类错误。 A 0H 为真,接受1H B 0H 不真,接受0H

C 0H 为真,拒绝1H

D 0H 不真,拒绝0H

7.在假设检验时,要使犯弃真和取伪这两类错误的可能性同时减少,唯一的做法是( )

A 增加总体单位数

B 增加样本单位数

C 提高显著性水平α

D 降低显著性水平α

三、多项选择题

1.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关系是( )

A 由样本指标去估计总体相应指标的范围是区间估计

B 由样本指标去判断总体相应指标是否可信是假设检验

C 由样本指标去判断总体相应指标的拒绝区间和接受区间是区间估计

D 两者都是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下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

E 两者都是统计推断的组成部分,但前者的准确性比后者大

2.对总体参数的假设可能有( )

A

0H :0θθ= 1H :0θθ≠ B H 0:0θθ≥ H 0:θ<0θ

C 0H :

0θθ≤ 1H :θ>0θ D H 0:0θθ≥ 1H :0θθ≤ E H 0:θ>0θ 1H :θ<0θ 3.以下表示属于单侧检验的有( )

A

0H :0X X = 1H :0X X ≠ B H 0:0X X ≤ H 1:X >0X

C H 0:≥X 0X H 1:X <0X

D H 0:P

0P ≤ H 1:P 0P ≥ E H 0:P 0P ≤ H 1:P >0P 4.某电视台声称,其电视节目在当地颇受观众欢迎,收视率达30%以上。为了检验该电视台的说法,现在当地进行了随机抽查,发现有32.5%的观众收看了该台的电视节目。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该电视台的说法是否属实?该问题应采用的假设有( )

A H 0:P ≤30%

B H 1:P > 30%

C H 0:P ≤32.5%

D H 1:P > 32.5%

E H 0:P=30% H 1:P ≠30%

5.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

A 弃真错误越小,取伪错误越大

B 取伪错误越小,弃真错误越大

C 弃真错误越大,取伪错误越大

D 弃真错误越小,取伪错误越小

E 在一定的样本容量条件下,可以同时使犯两类错误的概率都很小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假设检验?它是如何应用“小概率原理”的?

2.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关系如何?

3.在什么情况下用双侧检验,在什么情况下用单侧检验?

4.什么是弃真错误和取伪错误?两类错误的关系如何?

五、计算题

1.某食品公司销售一批果酱,按标准规格每罐净重为250克,标准差为3克,现该公司从生产果酱的工厂进了一批货,抽取其中的100罐,测得平均净重为251克,问:该批果酱是否符合标准?(α=0.05)

2.某糖厂用自动打包机包装产品,每包标准重量为100公斤。每天开工后需要检验一次打包机工作是否正常,即检验打包机是否有系统偏差。某日开工后测得的几包重量为99.3,98.7,100.5,101.2,98.3,99.7,99.5,102.1,100.5。问:该日打包机工作是否正常?(α=0.05,已知每包重量服从正态分布)

3.根据以往的调查可知,在校大学生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15元。为了了解目前在校大学生生活费支出情况,现随机抽查30个学生,测得其平均每月生活费支出为250元,标准差为30元,试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在校大学生生活费支出是否较以往有明显提高?

4.某商业保险公司声称,本公司在当地的保险市埸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市埸占有率达32%以上。为了解该公司说法的可信度,现随机抽查150名参加商业保险的人员,结果有54人是在该公司投保的,问:该公司的说法是否属实?(α=0.05)

5.某医院调查了339名50岁以上的人,其中205名吸烟者中有43个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在134名不吸烟者中有13人患慢性支气管炎。调查数据能否支持“吸烟者容易患慢性

支气管炎”这种观点?(α=0.05)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1、现象之间普遍存在的相互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2、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相关系数等于0说明变量之间 。

3、若商品销售额和零售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93,商品销售额和居民人均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85。据此可以认为,销售额与价格之间存在 相关关系,销售额与居民人均收入之间具有 相关关系,且前者的相关程度要比后者的相关程度 。

4、对A 产品的产量(吨)X 和单位成本(元)Y 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直线方程为Y c =80-1.85X ,则当产品的产量每增加1吨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 元。

5、反映回归直线方程精确度的指标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当变量X 按一定数额变化时,变量Y 也随之近似地按一定的数额变化,这时,变量X 与Y 之间存在着( )

A 正相关关系

B 负相关关系

C 直线相关关系

D 曲线相关关系

2、如果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 )

A 无相关关系

B 低度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相关关系

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r <+∞

B -1≤r ≤+1

C -1<r <+1

D 0≤r ≤+1

4、当所有的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bx a y c +=上,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

A r=0

B r=1

C r=-1

D |r|=1

5、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 前者不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 两者均需确定

C 前者需要确定,后者不需确定

D 两者都不需确定

6、设个人收入(万元)为自变量x 、消费支出(万元)为因变量y 的直线回归方程为

c y =-4.5+0.87x ,则回归糸数b 的经济意义是( )

A 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87万元

B 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增加0.87万元

C 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平均减少3.63万元

D 个人收入每增加1万元,消费支出减少3.63万元

7、如果估计标准误差0

=yx s ,则表明( )

A 全部观测值与回归值都相等

B 全部观测值都落在回归直线上

C 回归值等于Y

D 全部观测值与回归值的离差之和为零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相关关系的有( )

A 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

B 劳动生产率与职工收入

C 圆的半径与圆的面积

D 身高与体重

E 机械化程度与农业人口

2、测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糸的方法是( )

A 对现象做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

C 绘制相关图

D 计算估计标准误

E 配合回归方程

3、相关关系按相关变量的多少可以分为( )

A 完全相关

B 单相关

C 直线相关

D 不完全相关

E 复相关

4、当两个变量完全相关时,下列统计指标中可能的是( )

A 1-=r

B 0=r

C 1=r

D 0=yx s E

1=yx s

5、相关系数的数值可以为( )

A 可以为正值

B 可以为负值

C 可以大于1

D 可以等于-1

E 可以等于1 6、相关系数9.0-=r ,说明现象之间存在着( )

A 高度相关关系

B 低度相关关系

C 低度负相关关系

D 高度负相关关系

E 低度正相关关系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有何区别?

2、拟合的回归直线方程=c y a+bx 有何要求?参数a 、b 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估计标准误差?其作用如何?

五、计算题

1、 某地区历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统计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的相关系数r ,并判断其相关的方向和程度;

(2)以国内生产总值为自变量,财政收入为因变量拟合回归直线方程,并说明回归系数b 的经济意义;(3)当国内生产总值为4亿元时,财政收入的估计值是多少?

要求:(1)绘制家庭月收入和月食品支出之

(2)拟合回归直线方程,并估1000元的家庭用于食品的支出;(3)

第九章 统计综合评价作业

一、单选题

1. 利用功效系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同度量处理,若有逆指标,( )

A. 改变处理后的指标的符号

B. 对处理结果取绝对值

C. 无须进行特殊处理

D. 对处理结果加上1

2. 利用标准化对评价指标进行同度量处理,若有逆指标,( )

A. 改变处理后的指标的符号

B. 对处理结果取绝对值

C. 无须进行特殊处理

D. 对处理结果加上1

3. 利用相对化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同度量处理,若有逆指标,( )

A. 改变处理后的指标的符号

B. 对处理结果取绝对值

C. 无须进行特殊处理

D. 对处理结果加上2

4. 利用功效系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同度量处理,其满意值是( )

A. 所确定的指标阈值的上限

B. 最高值

C. 平均值

D. 最优值

5.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数是( )

A. 依据专家的经验和现象的特点确定的

B.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C. 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

D. 一种主、客观相结合赋权的方法

6. 聚类图是用以描述指标之间( )的图形。

A. 可比性

B. 相关关系

C. 有效性

D. 亲疏关系

7. 采用几何平均法综合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 )。

A. 比算术平均法综合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B. 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不允许出现负数

C. 计算所得的数值界于0和1之间

D. 所得的数值越小,表明效益越好

8. 采用算术平均法综合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 )。

A. 比几何平均法综合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B. 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不允许出现负数

C. 计算所得的数值界于0和1之间

D. 所计算的结果与几何平均法不一定相同

9. 采用最优值距离法综合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 )。

A. 比几何平均法综合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B. 比算术平均法综合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C. 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不允许出现负数

D. 计算所得的数值越接近0,说明效益越好

10. 利用总分评定法进行综合汇总,对于( )计量的评价项目,可以设置不同的评分等级并请相关评判者按既定的评分等级评分。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11. 因为各个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 )不同,所以,对各个评价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

A. 作用强度

B. 相对强度

C. 影响程度

D. 概括能力

12. 综合评价利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其评价结果( )。

A. 可以在任何单位之间进行比较

B. 具有唯一性

C. 完全是客观的

D. 仍有相对性

13. 评价指标应尽量选择( )的指标

A. 相关系数高

B. 相关程度低

C. 定量

D. 精确度高

14. 系统聚类法是通过判断指标之间的( )来筛选指标的。

A. 相似程度

B. 相关系数

C. 有效性

D. 可比性

15. 以下指标:①产值利润率、②物耗率、③增加值率、④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都是逆指标的有( )。

A. 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6. 以下指标:①产值利润率、②物耗率、③增加值率、④流动资产周转天数,都是正指标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17. 功效系数法是用以( )。

A. 确定指标的阈值

B. 消除评价指标不同量纲的影响

C. 项目评价的满意程度

D. 消除标志变异的影响

二、多选题

1. 以下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经功效系数法处理后的数据若小于0,说明处理不得当

B. 要运用功效系数法处理数据,对被处理的数据的分布特征是有限制的

C. 处理后的数据在0——1之间波动

D. 对比标准化法处理法,功效系数法较少有客观性

E. 功效系数处理后的结果,数值越高越好

2. 以下是逆指标的有( )

A. 资产负债率

B. 万元产值综合耗能

C.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D.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E. 物耗率

3. 以下不是逆指标的有( )

A. 资产负债率

B. 万元产值综合耗能

C.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D.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E. 物耗率

4. 以下是正指标的有( )

A. 资产负债率

B. 万元产值综合耗能

C. 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D. 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E. 全员劳动生产率

5. 权重( )

A. 亦称权数

B. 不可以是绝对数

C. 不可以是负数

D. 可以主观确定

E. 不可以主观确定

6. 运用功效系数法进行同度量处理,( )

A. 必须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比较标准

B. 应考虑正、逆指标的特点,区别处理原始数据

C. 处理后的数据在0——1之间波动

D. 必须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阈值

E. 对正、逆指标的无需区别处理

7. 以下不是客观赋权的方法是( )

A. 变异系数法

B. 统计平均法

C. 最大组中值法

D. AHP构权法

E. 变权综合法

8. 综合评价结果的主要方法有( )

A. 总分评定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几何平均法

D. 加权调和平均法

E. 最优值距离法

9. 综合单个项目评价结果的几何平均法,( )

A. 与算术平均法的计算结果一定是不一致的

B. 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不允许出现负数

C. 计算所得的数值界于0和1之间

D. 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不允许出现0

E. 比最优值距离法综合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10. 综合单个项目评价结果的算术平均法,( )

A. 比几何平均法的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B. 单个项目的评价结果不允许出现负数

C. 计算所得的数值越大越好

D. 以上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统计学原理试卷1(专科) 05工商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2.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求平均数 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3.统计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A、搜集统计资料方法的设计 B、统计分类和分组的设计 C、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D、统计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设计 4.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A、全面调查与专门调查 B、定期调查与连续性调查 C、连续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D、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5.为了了解城市职工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作为研究城市职工收入水平及生活负担的依据,需要进行一次专门调查,最为适合的调查组织形式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6.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非全面报表 7.某工业企业产品年生产量为10万件,期末库存量为万件,它们()。 A、是时期指标 B、是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8.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 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C、受各组标志值和次数的共同影响 D、不受各组次数的影响 9.时间数列中所排列的指标数值()。 A、只能是绝对数 B、只能是相对数 C、只能是平均数 D、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10.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A、环比增长速度等于定基发展速度-1 B、环比增长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1 C、定基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11.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 A、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 B、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对样本进行全面调查 D、了解样本的基本情况 12.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而另一个现象的数量相反地由大变小时,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 A、线性相关 B、非线性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统计学》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 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 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 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 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统计学原理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测试一 注:这是基础统计前两章的测试题;准备本月下旬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班50名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则总体是(C)。 A.每一个学生 B.每一个学生的性别 C.全体学生 D.全体学生的性别 2.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A)。 A.每一个人 B.每一户 C.每个省的人口 D.全国总人口 3.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0分,这四个数字是(A)。 A.变量值 B.标志 C.指标 值 D.指标 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B)。 A.离散变量 B.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5.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关系是(C)。 A.理论与应用的关系 B.工作与结果的关系 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D.工作与经验的关系 6.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的90%的五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7.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B)。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家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家国有商业企业

8.对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组,再按企业规模分组,属于(C)。 A.简单分组 B.平行分组 C.复合分组 D.再分组 9.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C)。 A.100 B.500 C.650 D.700 10.统计表的宾词是用来说明总体特征的(A)。 A.统计指标 B.总体单位 C.标志 D.统计对象 11.下面属于时期指标的是(A)。 A.商品销售额 B.商场数量 C.商品价格 D.营业员人数 12.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13.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为3611人。该数字资料为(D)。 A.绝对数 B.结构相对数 C.比较相对 数 D.强度相对数 14.某商场计划11月份销售利润比10月份提高2%,实际提高了3%,则销售利润计划完成程度为(A)。 A.100.98% B.95.10% C.99.00% D.105.10% 15.平均数反映了(C)。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 C.总体中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6.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B)。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 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 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 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 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 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 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 B 20个城市 C 全国的高中生 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 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A 24 B 25 C 26 D 27 4.两组数据相比较()。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 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A 产量指数 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 C 生产工时指数 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 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A 1.8% B 2.5% C 20% D 18% 8.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标准差降低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到原来的()。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是()。 A 低度相关关系 B 完全相关关系 C 高度相关关系 D 完全不相关 10.合理施肥量与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 A 函数关系 B 相关关系 C 没有关系 D 正比例关系 11.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自变量x和误差项 的方程称为()。 A 回归方程 B 回归模型 C 估计的回归方程 D 理论回归方程 12.平均指标是用来反映一组数据分布的()的指标。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总体(population) 2.样本(sample) 3.同质(homogeneity) 4.变异(variation) 5.参数(parameter) 6.统计量(statistic) 7.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8.概率(probability) 二、最佳选择题 1.若以舒张期血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人,其中有36名高血压患者,此资料为(B) A.计量资料 B.计数资料 C.等级资料 D.以上都不是 2.参数(D) A.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统计指标 B.无法由样本信息推测 C.任何情况,都无法计算 D.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值 3.资料类型转换(A) A.计量资料可以转换为计数资料 B.计量资料不可以转换为等级资料 C.等级资料可以转换为计量资料 D.资料类型不可以互相转换 4.属于计量资料的是(D) A.血型 B.病情程度 C.职业 D.细胞计数 5.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要求样本(D) A.总体中的一部分 B.总体外的一部分 C.总体中随意部分 D.总体中的随机部分 二、是非题 1.所谓“随机”就是“随意”或“随便”的意思。(×) 2.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对象。(√) 3.统计学中的变异是指研究对象有异常。(×) 4.小概率事件是指某随机事件发生概率小于等于0.05的事件。(×) 5.同质的观测值之间无差异。(×)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略) 二、最佳选择题 1.B 2.D 3.A 4.D 5.D 三、是非题 1.× 2.√ 3.× 4.× 5.× 一、名词解释 1.均数(arithmetic mean) 2.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 3.中位数(median) 4.百分位数(percentile) 5.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range) 6.方差(variance) 7.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8.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9.医学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 10.正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二、最佳选择题 1.中位数是表示变量值的(A)指标. A.平均水平 B.变化范围 C.频数分布 D.相互间差别大小 2.来自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B)小的那个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时更可靠.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离均差平方和 3.正态曲线,横轴上从 到2.58范围与曲线围成的面积为(B%) A.47.5 B.49.5 C.95.0 D.99.0 4.一组数据:4、9、15、43、6、4、7、8,共8例,其平均值是(B) A.11.5 B.7.5 C.8 D.12 5.某次随机抽样调查81例,S=36,则该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A)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三、简达题(共30分) 1.简述统计的职能 2.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3.简述季节波动及其特征 4.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若干因素 5.简述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 统计学试题答案 三、简答题: 1. 统计是现代国家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信息、进行咨询、实行监督,也即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2. (一)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二)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三)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3. 季节波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季节性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随着时间的重复变化,而引起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动。 季节波动一般有三个基本特征:(1)季节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2)季节波动每年重复出现,具有重复性。(3)季节波动的波动轨迹具有相似性。4. (一)总体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二)样本单位数目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的组织形式 5. 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依存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数量上的推断和认识,以便作出预测和决策。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判断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密切程度。判断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一般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编制相关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DOC)

一、填空题 1、统计是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 ______________ 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______________ ,总体单位是 _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 ___________ 特征的名称,它分为 ____________ 标志和 __________ 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 ____________ 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 ______________ 。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 20 万元、 50 万元、 65 万元、 100 万元。这里的 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 25 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多项选择题 C 标志 D 变量 1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 D “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 债率 B 股价指数 D 人口密度 E 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 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 总体有哪些特征? 3、 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 C 人均粮食产量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 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试题库答案在最后面,答案仅供参考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 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 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 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 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_____________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___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特征的名称,它分为__________标志和__________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___________。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这里的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C 标志 D 变量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D“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B股价指数 C 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密度E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 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 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 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 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 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 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 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 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 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 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统计学-复习试题(含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对于未分组的原始数据,描述其分布特征的图形主要有( ) A. 直方图和折线图 B. 直方图和茎叶图 C. 茎叶图和箱线图 D. 茎叶图和雷达图 2. 在对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进行比较时使用的统计量通常是( ) A. 异众比率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离散系数 3. 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100和 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4. 在参数估计中,要求通过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评价统计量标准之一是使它与总体参数的离差越小越好。这种评价标准称为( )A. 无偏性 B. 有效性 C. 一致性 D. 充分性 5. 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 A. 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 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 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 可能包含也可能不包含总体均值 6. 在方差分析中,检验统计量F 是( ) A. 组间平方和除以组内平方和 B.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C. 组间平方和除以总平方和 D. 组间均方和除以组内均方 7. 在回归模型 εββ++=x y 10中,ε反映的是( ) A. 由于x 的变化引起的y 的线性变化部分B 由于y 的变化引起的x 的线性变化部分 C. 除x 和 y 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 的影响D 由于x 和y 的线性关系对y 的影响 8. 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 ) A.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相关B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彼此无关 C 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D 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相关 9. 若某一现象在初期增长迅速,随后增长率逐渐降低,最终则以K 为增长极限。描述该类现象所采用的趋势线应为( )A. 趋势直线 B. 指数曲线 C. 修正指数曲线 D. Gompertz 曲线 10. 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 A. 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B 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C 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D 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 二.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解释总体与样本、参数和统计量的含义。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2. 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解释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三. (20分)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为比较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10个工人,让他们分别用三种方 (1) 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试说明理由。 (2)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

统计学题库(含答案)

绪论 1.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2.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3.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4.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5.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6.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7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8.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9.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10.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11.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12.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13.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14.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15.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16.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血压患者, 这是____C____。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7.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下表。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治疗前115 110 129 110 116 109 109 102 104 治疗后116 90 108 92 90 110 87 120 91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A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A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9.统计一批肝炎病人的住院天数是____A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0.某项新手术方法的成功与失败例数是__C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1.一批按贫血儿童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检查记录分类的资料是__E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2.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个体是__D___。 a.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b.全部零售食品的卫生情况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1.女性是品质标志。错 2.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错 3.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错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对 5.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对 6.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错 1.各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容易造成重复劳动,故不宜提倡。错 2.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错 3.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对 4.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对 5.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对 6.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错 1.为了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方法C A.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 B.采访法 C.直接观察法 D.报告法 2.第2章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B) A.各百货商店

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员工 C.一个百货商店 D.每位工作人员 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对 4.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因此在统计调查中不宜频繁组织普查。对 5.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对 6.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错 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错 2.统计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错 3.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错 4.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错 5.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对 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对 7.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B) A.上方 B.左方 C.右方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